04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17:1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4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4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

第一篇:04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

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

(黄121,郑101,陈63)

一、人格的动力

(一)自卑感与补偿作用

1、自卑感

2、补偿作用

3、自卑情结

(二)追求优越

1、虚构目的论

2、人格发展的目标

3、追求优越的内涵

二、人格的结构

(一)生活风格

1、生活风格的定义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

(二)、创造性自我

(三)社会兴趣

三、人格的发展

(一)、生活风格的发展

(二)、生活风格的作用

四、人格的适应

(一)、适应的性质

(二)、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五、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1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家,个人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阿德勒的回忆中,他的童年是痛苦的。阿德勒是家里六个孩子的老三,4岁时才学会走路,他的童年是在其哥哥的阴影下度过的。阿德勒小时候不断患病,特别是得了佝偻病,致使他的身体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戏时总落后于他的哥哥和其他伙伴。他4岁时还险些因患肺炎而丧生,有两次差点被车撞死。由于体弱多病,他得到了妈妈的特殊照料,但这一切在他的弟弟出生后就结束了。

阿德勒在学校里也被自卑感困扰着。他成绩平平,有一年数学非常糟糕,不得不重修这门课。老师劝告其父亲带他离开学校,跟鞋匠去当学徒。这件事更激发了阿德勒的动力。他发疯般地学习,不久成为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1895年,阿德勒如愿考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1902年,当他写了一篇评论弗洛伊德《梦的解释》的文章后,弗洛伊德邀请他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Vienna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阿德勒接受了这一邀请,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10年,阿德勒出任该协会主席,但由于在很多观点上与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分歧,仅隔一年他就正式从弗洛伊德派中分裂出来。此后,他另组成他所谓的个人心理学学会,吸引了许多追随者。1926年他离开欧洲大陆赴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后来定居美国。早在人们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之前,阿德勒就将精神病视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他说:“社会生活的适应不良,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

阿德勒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个人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以区别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他所说的个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切为“性”的动物。弗洛伊德推崇潜意识的本能决定论;阿德勒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社会动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并提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主张治疗的目的是发掘受压抑的早年记忆;阿德勒认为治疗的目的是鼓励将生活格调置于社会利益之上。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由几个主要概念组成: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作用、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阿德勒用这些概念说明了人格发展的目标、动力和途径,通过个体整个的发展再现了社会因素的作用,生动地描绘了个体成长的轨迹。

个体心理学从人的整体性和能动性出发,认为人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奋力以求实现,但都是为了克服自卑感,志在上升到优越状态,超越并支配别人。这种自卑感不管是由实际的身体缺陷、损伤引起的,还是由主观感受到的心理或社会无能引起的,正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借助补偿作用去追求优越的生活目标。在补偿过程中,个体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反过来又制约着个体进一步的补偿活动。另外,个体在追求优越的同时,也发展着自身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在人格理论与研究方面的贡献是卓越的,甚至是显赫的。同时,个体心理学的影响又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在传统的心理治疗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教育,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个体心理学的许多观点如今已不再被人赞成,但作为这种心理学体系与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却仍为世人所推崇。

一、人格的动力

在个体心理学理论中,动力问题是首要的问题。阿德勒从一开始就反对弗洛伊德性本能的观点,并从人与外界的关系来理解这个问题。

最初,阿德勒把人与外界的关系理解为人对外界的侵犯,因而提出侵犯驱力(aggressive

drive)的概念,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受它的驱使,为满足而战。但阿德勒的侵犯驱力概念与弗洛伊德性驱力概念不同。这一驱力不是作为直接依附于器官和它所倾向取得的快乐来理解的,而是作为从属于代表一个联系各种驱力的超级心理场(superordinated psychological field)的总体来理解的。侵犯驱力是个人在求生求胜的内在驱力驱使下,欲超越别人的表现;它是由环境要求与驱力力量的关系来激发的,并且它的目标是由原始驱力的满足以及文化和适应来确定的。这样,驱力便成为整个人格的一部分,它从人格整体中,从超级心理场中得到它自身的方向,并且能与同自我相一致的人格一起在文化与顺应中变化。

后来,阿德勒从这种侵犯驱力概念中又发展出了男性的反抗(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泛指个体通过具备更多男性品质,使自己变得更有权力的现象。这一概念进而又把人格发展的动力理解为对自卑感的克服。早期,阿德勒把侵犯性和力量看成是克服自卑感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受当时文化条件的影响,阿德勒把虚弱、懦怯、顺从等特性等同于女性;把侵犯和力量、勇敢、自由等特性等同于男性,为了克服自卑,因此有力求男性化的倾向。

最后,阿德勒系统地发展了自卑感的观点,认为不仅实际的身体缺陷和损伤会引起自卑感,而且主观感受到的心理或社会的无能也会引起自卑感。儿童受自卑感的驱使,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当他达到此水平后,又会开始感到欠缺,并再一次发动向上的追求优越。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迹象,而是大多数人之所以进步的原因。

(一)自卑感与补偿作用

在阿德勒早期的理论中,是把自卑感与身体缺陷联系在一起的。若身体上有缺陷,如虚弱、多病、笨拙、丑陋、残疾等,在生活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受到轻视或侮辱,因而产生自卑感。后来阿德勒从强调身体缺陷转而强调主观上的自卑,扩大这个概念的范围,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不完美的感觉,因而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自卑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卑感,就想完成某事来克服此种自卑感,成功之后得到短时的满足,当看到别人的成就时,又感到自卑,又被驱使争取更大的成就,由此周而复始,永无终结。

1、自卑感

(1)定义。自卑感是个体心理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阿德勒认为,当个体面对困难情境时,一种无法达成目标的无力感与无助感,对自己所具备的条件、作为和表现感到不满与失望,对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到缺乏重要性,对适应环境生活缺乏安全感,对自己想做的事不敢肯定,这就是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按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而且也是正常现象。

对自卑感的强调,是个体心理学的特色之一。阿德勒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动机的原始基础集中于性因素的说法,而认为普遍存在的自卑感才是行为产生与发展的最原始决定力量。

(2)形成。对于自卑感的形成,阿德勒认为它肇端于幼年时的无能。阿德勒认为自卑感起于依赖成人抚育的婴儿期,在成人的保护与管理之下,婴儿的心目中,成人是伟大的、万能的,自己是渺小的、无助的;为了生存,自己必须依赖成人的慈爱和怜悯,不论是想吃奶、想爬起来、想弄干净身子或是想得到心爱的玩具,都得依靠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这就是说,在与他人的最初交往中,婴儿就体会到了无能与自卑。随后慢慢长大,对需要满足的追求力不从心,更加重了儿童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是后来各种内心冲突及与他人竞争的心理根源。

(3)作用。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有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从积极面看,个人在自卑心理作用之下,如能处理适当,可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力求补偿缺陷,取得成功,是健康的表现。例如狄摩西尼在海边口含石子练习演说,以纠正自己口吃的毛病,最终成为希腊的演说家。但若处理失当,因自卑而逃避现实,终而在不知不觉中

养成不敢面对现实的习惯,甚而导致对社会、对世界的敌对态度,这种因自卑感(意识的)而转变成内在(潜意识)心理倾向,即称为自卑情结。自卑感一旦转变为自卑情结之后,就会阻碍个体人格的正常发展。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一种变态,这是人类因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对个体起有利的作用,也对社会起有利的作用,因为它使得个体始终寻求改善。面对无限的宇宙,人类正是因为感到自己的无知,觉得自己渺小,所以才致力于科学,以便用更理智的思维方法去应付环境。可以说,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2、补偿作用

(1)定义。补偿作用(compensation)从广义上说,补偿即以成功的行动替换原先失败的行动,或对原来行动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使之完美。更确切地说,补偿即指个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其他方面的不幸给精神上造成很大的痛苦,感觉到低人一等,从而奋发图强,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优势,使一定能力的缺陷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所弥补。阿德勒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有意识的统一体。当自卑感产生时,人们会设法去克服它,以满足自己求得优越的愿望。故简而言之,个体对自卑感的对抗就叫做补偿作用。补偿作用就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优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2)途径。由于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活动的,因而补偿作用可有两条途径:(1)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例如罗斯福从事畜牧,以补救自己羸弱的身体,却成为一位有名的骑师兼探险家。(2)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如失明者发展听觉与触觉来进行弥补,如名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失明且失聪,但训练敏锐的触觉来沟通,不但克服了自己的生理障碍,而且奉献一生帮助与她情况相同者及救助一些需要特殊帮助的人。

(3)性质。为了摆脱自卑感以求得优越感,人们千方百计地去追求权力,想要胜过别人,更希望支配别人或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补偿有的是现实的,如罗斯福、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阿德勒喜欢用拿破仑的个性作为例子。他认为,作为统帅的拿破仑,他的特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从幼年起就有特别强烈的自卑感,而自卑感引起了力图取得优越地位的欲望。在拿破仑童年时期的最初的四五年中,这种自卑感就以好胜的目的表现出来,并调整着他的意志和行动。除了积极的作用,阿德勒也看到了补偿作用的消极性质,在很多精神失常的患者身上,这种消极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往往以幻想的方式去超越自己,以消灭因自卑感而带来的痛苦。这样,疏远现实,神经病患者就过着一种想像和幻想的生活,并且应用很多策略来使他有可能躲避现实的要求,并希求达到一个会使他免除任何社会劳务和责任的理想境界。

(4)超补偿作用。个人在某方面有缺陷时,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的努力,这种过度夸张的补偿作用称为超补偿作用(或过度补偿)(over compensation)。在阿德勒看来,身体器官上的缺陷确实造成了很多障碍,但是这些障碍是可以摆脱的。如果主动运用意识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则器官有缺陷的人也可能会和身体正常的人一样获得成功。从许多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器官上有缺陷的人,尽管遭受到许多困扰,但他们却经常比身体正常的人有更大的成就。而这一切都是补偿与超补偿作用的结果。但是补偿与超补偿的另一结果,是缺陷不但不能克服,反而矫枉过正,像身材矮小者,希望借运动改变自己的体型,但因过分操练而造成运动伤害。

超补偿作用一方面产生了艺术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这种过度的夸张使人脱离了现实的生活轨迹,而用一种不真实的态度去应付生活的问题,他们曲解了生活的意义,歪曲了人类真正的爱情与同情,也使自己陷入了贪权与孤独的境地。

3、自卑情结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能力有限,也由于生活条件的复杂以及各种社会势力的压制,我们常因自己的目的难以达到而觉得自己渺小、无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必须加以改进,因为长期地忍受这种卑微之感,会使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产生人格的裂变。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他从两个方面对自卑情结作了系统的说明。

第一,自卑情结是以个人自卑观念为核心,由潜意识欲望和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这里所提的自卑观念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本身或自己所处环境不如他人的观念。

第二,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者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而这种文饰作用又会加深个人的自卑感,使个体愈加显得悲观、失望与逃避。

(二)追求优越

1、虚构目的论

阿德勒提出虚构目的论(fictional finalism),即指导行为的中心目标是个人虚构出来的,并将之作为人格的统一原则。他说:“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最终的虚构目标相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经常听到这种虚构目的,例如“如果我能取得博士学位,就能踏上康庄大道”、“一旦有足够的钱,我就会十分幸福”、“具有重要地位,才能被人接纳”、“假如能娶一位贤妻,生活就更有意义”等等,这些假设反映出追求安全感的自我观念,也就成为奋斗目标。这种虚构目标指导行为的观点,使阿德勒的理论摆脱了弗洛伊德的决定论。

阿德勒一开始便假设个人前进的方向及奋斗的目标的重要性,显示他重视人的未来;不过他也没有忽视过去经验的重要性,并认为个人的过去经验、现今处境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决定。

根据阿德勒虚构目的论的观点,健康的人和精神病患者间的重要差异在于:健康的人会依照环境情况来调整他的虚构目的,而精神病患者,却不惜一切代价固执地坚持他们的虚构目的,无视现实情况的改变。

2、人格发展的目标

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把全部的心理表现都结合到这个目标上,哪怕是虚构的目标。这个目标到底是什么呢?阿德勒认为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一种优越,它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人的追求总是指向优越,并且最终追求的是一种自卑感中的补偿和创造。对此,可以从阿德勒的动机等级图中看出来(见图6-1)。

(沈德灿,197)

在图中,阿德勒强调与低下感和不确定感相联系的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生活。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而且不断地要求你去克服它,只有克服了它之后,才会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样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不止,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3、追求优越的内涵

(1)定义。在阿德勒看来,人具有寻求优越的动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和完美,这是人类普遍的基本活动动力。例如步行羡慕坐车,坐车又羡慕搭飞机,从儿童早期开始一直持续一生,这种动力就叫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追求优越是人追求的一种目标,它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是一种对现实完美的寻求,是一种伟大的向上驱力,也是人的一般目的。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1927)一书中系统地论证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心灵以自尊作为它的目标。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目标,但这个目标隐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只有在欣喜若狂或精神错乱的情况下才能明确地显现出来。不论一个人希望成为艺术家、文学泰斗或是家中的暴君;不论他希望和上帝交谈或是使别人屈服于他;不论他认为自己的痛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而别人必须向他致敬;也不论他在追求着古老的神明和永难达到的理想王国,从而背离了正常生活的轨迹,在他生命的每时每刻,指导和激励他的,都是他对权力与优越地位的渴望,对自己俨若神明的想法和对自己特殊魔力的信念。正是由于这种内在驱动力,个体才达到了在人格上追求完美和完整的发展,在世事上追求成就满足与自我实现。

那么这种对优越或完美的寻求来源于何处呢?阿德勒认为它是天生的,是生活的—部分;事实上,它就是生活本身。从生到死,对优越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中,这种对自尊与优越的追求是内在的,是一切进步的基

础。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个体水平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引导着人和种族永远不断地进步。

(2)生活的三大问题。在人的生活中,会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交、职业和恋爱。阿德勒相信在这三方面的问题当中,追求优越以不同的面目表现出来,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良好适应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

第一,社交:三大问题中社交问题出现得最早。在社交问题上,对自尊与优越的追求也是个体生活的基本目标。由于社会是复杂的,个体必须不断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类型与生活方式,以求符合该社会的标准与规范,避免成为一个被社会隔绝,被生活艰难击倒而束手无策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个体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是顺从与固执、直率或是言不由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胜过别人,赢得他人的尊敬或取得成功。儿童对社交问题的顺应便是他将来应付其他问题的原型。

第二,职业: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职业问题也开始出现。能否使兴趣与职业相适应,能否在职业中尽情发挥潜能,成了个体追求优越的标准。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其子女对职业兴趣发展的人,她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对孩子的教育与感化,将对孩子成年后的职业兴趣与生活范围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对孩子职业兴趣的培养真正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及所提供的训练,为少年儿童未来从事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也已经注意到自身在这方面的重要性,除了提供各种器官协调性训练之外,也开始强调兴趣对职业成就的重要影响,这种兴趣与训练以及一般学科的教学是同样重要的。阿德勒发现,从儿童早期开始这种训练,是非常有成效的,这种效果在天才身上尤为明显。

第三,恋爱:我们生活于两种性别的环境里,所以必须训练自己对待异性的态度。倘若具有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当面对爱情时,就不能客观面对问题,荒谬地让性关系表现为自卑感或优越感的满足,例如以傲慢自大、顽强和具攻击性的征服态度来对待伴侣,以发泄其情绪。如果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们会发现很多人所追求的伴侣,实在是一个牺牲者。在爱情与婚姻的实际情况中,需要一种格外的同情心,认同于另外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学习如何用对方的眼睛来看、用对方的耳朵来听以及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此才能正常地满足家庭与婚姻生活之本能。因此阿德勒认为爱情与婚姻关系惟有系于整个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幸福圆满。

总之,个体心理学把人类生活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类是和他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社交问题;第二类是与爱有关的各种问题;第三类是与职业有关的问题。这三类问题贯穿了人的一生,当一个人在某一类问题范围中有适应失调的情形时,将很难跨越至另一范围,倘若个体对社会交往的态度是压制与控制他人,那么在恋爱的问题范围内将会利用性欲作为控制他人的工具。

人格在这三类问题上的发展就是追求优越的结果。

(3)人生追求的一般方向。人生的追求多种多样,最一般的追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快乐:快乐是弗洛伊德本我所遵循的原则,阿德勒继承了此观点,认为对快乐的追求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活的目标之一。

(2)德性或道德:它源于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的三个层次中,超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阿德勒进一步发展了道德原则的作用,认为对至诚之性之德性或具有正直、善良品性之道德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之一。

(3)权力与尊重:从权力意志中可以看出阿德勒对权力是何等强调,他认为每个人在克服自卑的同时,始终在追求着权力。只有拥有了权力,个体才能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个体也希望自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许许多多的行为与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4)胜利或成就:取得胜利、获得成就是补偿作用的结果,也是个体所追求的生活目

标之一。人们都想用自己的成功或成就证明其自身的价值。

(5)知识与财富:个体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富有,以使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人们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并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物质上的支持不仅能使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与成就。

(6)艺术与创造力:人总是追求美与善,而艺术是创造美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通过艺术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艺术成就又需要人的创造力,人只有通过全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达到艺术与现实的完善。

以上六类基本的追求,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个体对优越的追求。然而从方向上看,所有的追求不外两大类:一类是带有社会兴趣或社会情感的追求,这是正常的有效用的追求;另一类是没有社会兴趣的追求,或个人优势的追求,这会导致失败,是无效用的追求。

(4)优越情结。阿德勒后期主张人们不断追求的是优越和完善。他把追求优越作为生命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从强调个人优越转向强调社会优越和完善。而这种追求优越和完善又是来自于天生的,所有人出生时就具有这种需要。阿德勒相信追求优越对人是有益的,但若过分注重和获取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则易产生优越情结。所谓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是指怀有优越感的人,其自觉之优越条件并不真实,只是以优越感来掩饰其自卑感的心理。优越感(superiority feeling)即指个人过分夸张自己的优点或条件(如相貌、学历、财富、社会地位等),借以贬低别人,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理倾向。其实,怀有优越感的人,其自觉的优越条件,未必是客观真实的。自身未具有真正优越条件而却怀有优越感者,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人可能是由于内心空虚而表现的一种防御作用。换言之,这种人所以表现优越感,其用意乃是用以掩饰自己的缺点。有优越情结的人表现为专横跋扈、自负自夸,缺乏社会兴趣,不被人喜欢。

阿德勒的权力意志或追求优越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理论,是—个中性概念,它在各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不同才有是非之分。而人的追求很容易被引入错误的方向,以致习惯上把优越的概念理解为对他人的强势,把权力的概念理解为对他人的压制,而不是理解为一般性的克服困难的优越、专业熟练与胜任等意义上的权力。这往往引起了人们对阿德勒学说本身的误解。

二、人格的结构

(一)生活风格

补偿作用是人格发展的基本事实,而补偿作用的实现却与个体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阿德勒看来,人的追求优越与权力的崇高目标是普遍存在着的。个人有多种多样的行为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标。这样,不同的人用以追求优越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涉及个体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有关生活风格的问题。

1、生活风格的定义

生活风格(或生活方式)(1ife style)意指个体在其环境中所表现的独特生活形态与方式,如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对生命做贡献的希望。个体的生活主要在于克服婴儿期无助的感觉并追求优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人所采用的手段也大相径庭,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格;这也是个人行为表现中所显现出来的动机、特质、兴趣、价值等明显独特的组合体。简言之,生活风格就是个体追求优越的方法。

生活风格是由创造性自我发展并建立起来的,大多形成于儿童的4岁或5岁之前,个人据以集合经验,渐渐塑成自己所独有的特质,也形成了个别人格的独特性,因此生活风格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其个别的生活风格,正如我们不能发现两

片树叶完全一样,我们也无法发现两个人绝对相同。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

阿德勒指出,生活风格是在儿童时代初期内形成的。

每个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有赖于他的家庭环境与幼年经验。这种早期形成的生活风格会牢固地保持下来,并且难以改变,这就为应付以后所遇到的生活问题提供了规则。生活风格并不是由遗传而强授予个人的,主要是由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如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儿童在家庭中的处境、兄弟姐妹的多少及家庭气氛(family atmosphere),指家庭成员间的情绪关系)等所决定的。例如炎雄豪杰的子女,因预期不能做出父辈所成就的伟大业绩,往往便形成了不十分努力前进的生活风格;而非常贫穷人家的子女,也许外表能力都不差,却常常怀有卑微的态度。被宠坏的儿童占有欲甚强,被冷落的儿童较为怯弱。长子处事多持保守的态度,次子与之相比则显得争强好胜。因此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企图,都是从这种特殊的情境中磨炼出来的。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邻居的特性和各种社会的压力也决定着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个体心理学所说的生活风格实际上就是一种儿童面对幼年挫折经验的方法。每一个人用以对付生活困境的方式是不同的,个体归纳、概括了自己所用的方法,并使之固定下来,便成为自己人生目标所特有的持续存在的生活风格。

可以看出,阿德勒像弗洛伊德一样,也强调生命早期在形成人格上的重要性。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时间里,个体忙于构建自身心理的整体性,他利用由遗传得来的材料和从环境中获得的印象,并将它们修正,以配合对优越的追求。在第五年末了,儿童的个性已经形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追求的目标、趋近目标的方式、情绪倾向等等,也都已固定下来,也就是说,生活风格已初步形成。

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是人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的手段,但在现实的追求中,每个人达到目标的方式却各异,并且每个人特有的这种反应形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生活风格具有独特性,人人不同。生活风格包含着一套行为方式,个体借助于它就能去补偿自身真实或想像的自卑,这种形成于生活早期的行为方式为个体解决以后的生活问题提供了准则。

(二)、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在晚年提出创造性自我这一概念。心理学家霍尔认为这一概念是阿德勒作为一位人格理论家的最高成就。

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是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促使个体在能够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自由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用、最适合的一种组合。

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由环境与遗传简单作用的结果;相反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环境与遗传作用的影响,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它们加以组合。因此,即使两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似、个人的人格结构相似,也绝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甚至同一家庭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又像有生理缺陷者,有的人可以经过补偿作用,成为对社会极有贡献者,但也有人终其一生陷于自艾自怨的可怜情境。在阿德勒看来,差别即在于创造性自我的不同。

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是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独特的生活风格,是塑造人格中有意识的主动力量;而人格是直接参与自己的命运,并自己决定与外界的关系,提高了意识的地位,更加重视自我。这一观点与弗洛伊德认为命运系于被动地由过去经验和本我所决定完全不同。

创造性自我赋予生活以意义,为生活制造目标,并且制造达成目标的手段。总之,创造性自我体现出人生的主动原则。

(三)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人是社会动物,在本性上具有天生的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友好相处、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社会兴趣的范围非常大,它不仅包括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情感,或反映人的性格特征的情感,而且还包括人对整个生活的评价态度,甚至对宇宙的情感。阿德勒重视认同感及同理心,认为每一个人都能从他人的角度去看自己和世界,与他人分享的程度以及关怀他人的程度是心理健康的指标;从社会法规、社会文化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观点来评价生活情境。法的关系、伦理及美学的评价,都建立于社会兴趣之上,因为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生活的一切问题都具有社会价值。个体心理学的使命就是去帮助人认识这些价值,并以适当的方式去适应生活情境。

这样,“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被引向同一轨道。在阿德勒的观念中,把补偿人的缺陷的功能给了社会兴趣,也给了追求优越。他强调社会兴趣是对人天生缺陷的真正和必要的补偿。在阿德勒看来,正是由于有了社会兴趣,才使个体能适应各式各样的生活情境,这种适应在社会层次上和心理层次上都是可以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这两个概念属于同一序列性质。它们都产生于人的缺陷感和无能为力的基础上,两者的作用都是作为最初的刺激,以发展适应自然界和社会的机制。

虽然社会兴趣是遗传而来的,但它必须加以认识才能得到发展,并且只有当儿童处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这种潜能没有被认识,社会兴趣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人就会过着最不幸的生活。阿德勒认为:所有失败者——神经病患、精神病患、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必须解决三个重大问题:职业任务、社会任务、爱情和婚姻任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阿德勒提倡,我们生活的意义“应该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

阿德勒从人格早期决定论的观点出发,认为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了儿童社会兴趣的程度。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他把人分为四种类型:(1)统治支配型(ruling-dominant type):这种人倾向于统治支配他人。(2)索取依赖型(getting-learning type):这种人总是竭力从别人那里获得他想要的一切。(3)躲避型(avoiding type):这种人以碌碌无为、回避问题的方式在人生中避免失败。(4)社会有益型(socially useful type):这类人正视问题,试图以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加以解决。前三种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缺乏社会兴趣;只有社会有益型者才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因为他们是为人类谋取更多福利的人。

三、人格的发展

(一)、生活风格的发展

儿童发展生活风格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儿童往往把自己周围环境中最强的、最有感染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如父亲、母亲。一个人基本的生活风格虽然在四五岁时形成,以后不易变更,却能导入比较实用的及社会的方向,所以从5岁以后,则以学校学习和职业社会两阶段为主:学校学习为第一阶段,进入职业社会为第二阶段;两个阶段健康的发展形成对完美目标的追求。

1,学校阶段。在学校里,个体生活风格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有密切的联系。阿德勒说,学校是家庭的延长。因为父母不能完全担负起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使他们适当地解决生活的各种问题,所以学校教育便显得必不可少。

学校生活对生活风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人能像老师那样清楚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心理上的许多层面,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所造成的错误是会持续

下去,还是会被纠正过来,完全掌握在老师手上。教师是人类未来的象征,他们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

2,职业阶段。离开学校进入职业生活时,个体的生活风格便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业已形成的生活风格能否与现实的职业情境相适应,是个体所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我们在学校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能顺应以后的工作。工作所要求的各种技能,有时会与我们的兴趣产生矛盾,这时,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改变自己的兴趣,使其适应职业;二是坚持自己的兴趣与生活风格,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后者往往难以做到,其结果常常是因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产生人格的偏离。

实际上,阿德勒并不主张追求个人的优势,正相反,他强调的是追求有效用的一面——即符合人类一般利益的一面。后来,他的儿子科特·阿德勒用图表示个体生活风格的形成发展与人生追求目标的密切关系。

(沈德灿,206)

可见,阿德勒是把完美的追求作为生活风格的正常发展,他所说的完美指的是与社会利益的结合,称为健康的生活风格(healthy style of life)健康的生活风格可以使人逐步达到完美并与他人协调相处,为礼会发展做出贡献。如果为了逃避生活问题而追求个人的优势,则其生活风格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之上,它与社会目标相抵触,将会导致各种失败,例如酗酒、堕落到犯罪、自杀等,阿德勒称为错误的生活风格(mistaken style of life)。

(二)、生活风格的作用

不论是在学校阶段还是职业阶段,都可能出现病态的发展而导致失败。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可能是在健康与病态之间的交替选择,这是人格发展的规律,也是生活风格发展的规律。生活风格反映了个体的独特性,从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中我们可以了解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弗洛伊德强调性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阿德勒没有否认这一点,但他认为性因素在儿童生活中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么重要。在儿童的生活风格之中,权力意志是无时不在的。性因素在生活风格上占有相当的位置,但若视为个人生活的中心,便言过其实了。

个体心理学不同于古典精神分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阿德勒十分重视人格发展的过程与途径。阿德勒认为,个体受自卑感的驱使,去追求优越的生活目标,这一切都是借助补偿作用来实现的,而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生活风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风格与人格发展过程紧密相关,起着制约性的作用。它代表着一个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决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式和水平。它既是补偿过程的产物,同时又制约着进一步的活动。

四、人格的适应

从追求优越和社会兴趣等概念出发,阿德勒阐述了人格适应的性质。在人格适应和治疗方法问题上,如何对待潜意识和性本能的角色,阿德勒与弗洛依德有明显的分歧。

(一)、适应的性质

阿德勒认为,适应良好的个人有勇气面对问题,追求优越和完美,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适应不良的个人只追求个人的优越而缺乏足够的社会兴趣。各种心理疾病都是由错误的生活风格所导致的。无论是健康的或是错误的生活风格都是在童年期形成。阿德勒认为,生理缺陷、娇宠、被忽视等童年条件都可能产生错误的生活格调。

1、身体缺陷。阿德勒认为,身体或器官缺陷乃是自卑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个体会通过补偿作用追求优越的生活目标。另一些人并没有去追求这种积极上进的生活,而是滥用自己的弱点,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支配。从被攻击型的儿童,纤弱的女孩和多病的人们身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而且,他们以后还会不断使用同样的方法,直到他们的生活计划和生活骗局被清楚地揭露出来为止。

2、受到骄纵。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父母或其他人的宠爱和骄纵,儿童往往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论做什么,都会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或顺着自己,他不会想到别人和社会,也不会主动地去发展与别人的关系。傲慢放纵、任性而为就造成了儿童极强的挫折感,很难适应现实生活。

3、被忽视。人之所以与别人交往,主要是这种交往能满足个体的许多需要。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被别人所忽视而不被期望时,往往会曲解生活的意义,对他人、对社会变得毫无兴趣且不信任,充满委屈与敌意,甚至会出现病态攻击。

总之,从这三种情境中长大的儿童,因残缺地长大,害怕受到攻,为逃避问题而永远学不会独立自主。他们几乎都需要帮助,以修正他们对待生活意义的偏差态度。

(二)、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在阿德勒看来,如果不健康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格调缺乏理解,那么即使他有最多的痛苦经验也不会改变其生活格调。因此,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对自己的生活格调全貌有透彻的了解,把自己的生活格调置于社会利益之上。

而要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要评鉴其生活格调。阿德勒评鉴一个人的生活格调的主要方法是出生顺序、最初记忆和梦的解释。

1、出生顺序(birth order)。儿童在家庭中的排行会使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因而在他们的生活格调上留下无法拭去的印记。阿德勒曾研究过长子、次子、幼子和独生子的各种生活格调,认为出生顺序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格调。其实,出生顺序对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还与儿童如何对待这种影响密切相关。儿童有可能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也可能把有利因素变为不利因素。

2、最初记忆(first memories)。阿德勒认为,诊断患者生活格调的—种最佳方法是要求他说出他能够记住的最早事件。回忆出的事件无论是真实的或是幻想的,都无关紧要。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个人生活的主要兴趣都围绕着他所记住的事件上,而最初记住的事件乃表现了这个人的生活风格。

3、梦的解释(dream interpretation)。阿德勒赞同弗洛伊德关于梦在理解人格中的重要价值的观点,但不赞同弗洛伊德的解释。他认为梦是个人生活风格的反映,它定向于现在和未来,即指向目标,而不是愿望的满足或反映深层的冲突。因此,对梦的解释的目的在于确定个人的生活格调。

在了解患者生活风格的基础上,为了使患者面对自己的自卑感,阿德勒学派的治疗主要是采取鼓励和肯定,以帮助患者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阿德勒总数力图使患者打破自我偏见,鼓励他们在应付生活中的问题时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此外,阿德勒的治疗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是被动地听、问或做些解释,他除了解释之外还把主要时间用于对患者的劝告。虽然他同患者谈及过去的经历,但更强调改变现状,选择和追求未来行为的目标。他治疗儿童问题行为的疗法,最著名的是采取直接指示,改变儿童生活中显著影响的成人(父母或教师)的行为。阿德勒的治疗方法与当代的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有相当大的共同性。

五、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一)对精神分析的积极影响

(二)对心理治疗的广泛影响

(三)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

(1)关于出生顺序对人格影响的研究(2)重视从社会的含义去理解人、看待人(3)创造性自我概念的提出(4)强调人格的独特性(5)使意识成为人格的中心

(四)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影响(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

阿德勒在批评弗洛伊德性因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发展的个体心理学理论,阐明人格发展并非源于生物因素,而主要决定于社会因素。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人格的发展是个体通过补偿作用克服自卑感,获得权力意志与优越地位,形成独特的生活风格,并

培养自身社会兴趣的过程。

阿德勒提出追求优越的权力意志概念使人的个性增加了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素;提出的自卑感与补偿作用的概念使我们看到了人格发展的根源与途径;提出的生活风格的概念为我们理解人提供了参照;而社会兴趣的概念则使我们充分了解了人格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此外,阿德勒还突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否定了遗传与环境的决定论,这就成了从精神分析走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环节,把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阿德勒的理论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1、首先,他在批评弗洛伊德学说的过程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偏向。例如,他否定遗传的天资因素,在人格形成的系统观上是有缺陷的,有的地方与当代生理心理研究在人格的自然因素方面背道而驰。

2、其次是,过分简单化的倾向。尽管个体心理学是一种较为实际的理论,但也严重低估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比如,过于夸大自卑感与补偿作用,并企图以此解释人的一切行为。

3、对人的社会性理解的主观抽象化。阿德勒在阐述人格发展制约因素时,特别注重个体的出生顺序,却忽视现实社会关系对塑造人格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始终没有看到众多制约因素的现实联系的基础在于人的实践获得。这是对人的社会性理解的表面化与抽象化的表现。阿德勒还认为,要了解人的心理,揭示其人格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他的生活目标。而这种目标有的是现实的,更多的则是虚构的。明显地,这种观点把人的存在变成了观念上的存在,人的行为受虚构的目标所指引,而不是以客观必然性来认识和指导人的行为,难免会带有主观的盲目性。最后,对于阿德勒提出的反映人的社会性实质的“社会兴趣”与“追求优越”,由于它们都是一开始就作为人类存在的要素,于是,阿德勒得出最后的结论:“社会兴趣是天赋的,克服缺陷的渴望也是天赋的”。表现出阿德勒对于“社会兴趣”、“追求优越”的解释,是以另一种形式重复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潜意识欲望的天赋性观点。就这一点而言,个体心理学对人的存在的社会制约性的强调,不过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种比较温和、貌似更加合理且容易为人接受的不同提法而已。

霍尔在他的《人格理论》一书中曾表示:从某种含义来看,阿德勒在他的观点上的生物学化正如同弗洛伊德和荣格,他们三个人都认为人有一种先天的性质来形成其人格:弗洛伊德强调性,荣格强调思想原型,而阿德勒则强调社会兴趣。

第二篇:03第三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

第三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

(陈67,黄112,郑168)

一、人格结构

(一)、意识

(二)、个人潜意识

(三)、集体潜意识

1、人格面具(或人物)(persona)

2、阿尼玛(或阴性基质)(anima)

3、阿尼姆斯(或阳性基质)(animus)

4、阴影(或阴暗自我)(shadow)

5、自身(self)

二、人格动力

(一)心理能

(二)、心理能的分布和移动

(三)心理能的运行与转换

三、人格类型(心理类型)

(一)、两种态度

(二)、四种机能

(三)、八种人格类型

四、人格发展

(一)、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二)、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三)、中年时期(从35或40岁到退休)

(四)、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五、荣格理论评价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

出生于瑞士的开斯威尔的一个宗教家庭。宗教信仰是荣格早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他于1900年获巴赛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接着到苏黎士大学精神病诊所任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出版后,他开始在实践中运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并将应用效果写成《早发性痴呆心理学》(1907)一书。1906年荣格与弗洛伊德有了通讯联系,次年他俩在维也纳首次会面,倾谈足足持续了13个小时之久,很快成为挚友。1909年荣格陪同弗洛伊德访问美国克拉克大学,在此期间两人都发表了演讲。1911年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全力支持下出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但是,荣格对精神分析、潜意识和力必多的理解与弗洛伊德是不同的。在荣格出版了《潜意识心理学》(1912)之后,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914年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并退出该协会,两人关系决裂。此后,荣格不再支持精神分析论,转而大力倡导分析心理学。他在去世那年出版的一本自传《回忆·梦·反思》中的第一句话,“我的一生就是潜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Jung,1961),道出了他的心理学特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许多基本论点上,大体上还沿袭了经典精神分析论,同时也有不少修正和发展。

一、人格结构

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精神(或心灵)(psyche)。精神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或是潜意识的。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他在一生中应该做的是,在这种固有的完整人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警惕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的、相互冲突的系统。分裂的人格是一种病态人格。

精神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所组成。在荣格看来,人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这一结构不仅由无数要素所组成,而且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错综复杂的。同时这个结构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来自身体内部的不断刺激。

对于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有人用图示的方式作了生动的描述。

(郑学,169)

(黄希庭,113)

这幅《曼荼罗与自性体验》的图画是基于荣格的一位患者克里斯蒂安娜·摩根,在荣格的帮助下运用意想和灵感绘制的心理完整性的原型。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靠积极想像技术,3

荣格完成了他的原型心理学研究。

(一)、意识 对荣格而言,意识是人心中惟一能够被个人直接知晓的部分。它在生命过程中出现较早,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自觉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过程,产生出了一种新要素,荣格将其称为自我。自我(ego)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自我是意识的中心。尽管自我在整个心理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它作为意识的门卫却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某种观念、情感、记忆和知觉,如果不被自我所承认,就永远也不会进入意识。它像过滤器那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正是由于自我的这种重要功能,才保证了人格的同—性和持续性。对自我的理解上,荣格与弗洛伊德的观点颇为相似。

(二)、个人潜意识

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是由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所构成。荣格的个人潜意识概念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概念相似。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对个人来说是极易获得的,它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

在个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的特性,荣格称之为情结(complex),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当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意思是指他执意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像是上了“瘾”。情结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恋母情结的人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与母亲这个概念有关的活动中。有恋父情结、性爱情结、权力情结、金钱情结或其他类型情结的人,情况也是如此。

情结可以成为人的调节机制的障碍。荣格认为,有许多情结深深根植于他的病人的神经病症状中。情结也往往是灵感的动力源泉,对在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事业的迷恋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于情结的形成,最初荣格认为它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验。后来他认为情结起源于人性中某种比童年时期的经验更深邃的东西,即他所谓的集体潜意识。

(三)、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人类种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沉积物,荣格认为: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亿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每一世纪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与个人潜意识不同,集体潜意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因为它的内容到处都能找到。

这些镂刻在人脑中的祖先经验,荣格称之为原型(archetypes),它是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是那些经历许多世代一直保持不变的经验累积于心中的结果,是一种对世外某些方面进行反应的先天倾向。例如,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每天看着太阳东升西落,这种深刻印象,最后凝结在集体潜意识中成为一种太阳神或上帝的原型。我们对太阳神或上帝的崇拜,是千万年来的经验镂刻在人脑的结果。每一个时代中每一个成员所经历过的经验,都有相应的原型,例如出生、死亡、上帝、太阳、男人、母亲、英雄等。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它们代代遗传,决定着个人对世界反应的倾向性。

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它没有一个清晰画面,而更类似于一张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原型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有很多,人生有多少个典型的情景就有多少个原型。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诸如出生的原型、再生的原型、死亡的原型、力量的原型、巫术的原型、英雄的原型、儿童的原型、母亲的原型、上帝的原型、魔鬼的原型、骗子的原型,还有许多自然物或人造物的原型,如太阳、月亮、风、火、水、武器、劳动工具等等的原型。在这些原型中,荣格研究得比较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 4

和自性。

1、人格面具(或人物)(persona):这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或精神的外部形象(outward face of psyche)。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是人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而发展起来的,是别人据以了解那个人的那部分精神。人格面具只是个人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过分偏重人格面具,必然会牺牲人格结构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所以,这个原型有时也被称为顺从的原型。一切原型都必须是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种族的,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人的人性的一部分。显而易见,人格面具有利于人在社会中生活,它促使我们与其他人,甚至与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人格面具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目的、取得个人成就,同时,它也是社会生活与共同福利的基础。

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所起的作用并非完全是积极的,有时也可能是消极的和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这种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违背自己的本性,不考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和需要,把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这种情况被荣格称为“面具膨胀”(inflation)。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荣格病人中有许多是这种面具过分膨胀的受害者,这些人大多是社会名流,且很有成就,但他们却在某一天突然感到自己的生活异常空虚和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多年来都在欺骗自己,自己的兴趣与情感都不是真实的,而是假装出来的。荣格的工作就是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对它给予适当的抑制,以便使自己人格的其他部分赢得伸展的空间。

2、阿尼玛(或阴性基质)(anima):这是男性精神中所带有的女性特征。阴性基质是男人在漫长岁月中与女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经验的沉积。其作用是:(1)使男人具有女性特征;(2)为男人在男女交往(包括母子交往、朋友和爱人间的交往)时提供参照系。这种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母亲。它会极大地影响男人对女人的选择,影响他对某个女人是喜欢还是讨厌。

3、阿尼姆斯(或阳性基质)(animus):这是女性精神中所带有的男性特征。阳性基质是女人在漫长岁月中与男人交往所获得的经验的沉积。其作用是:(1)使女人具有男性特征;(2)为女人在男女交往中提供参照系。这种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父亲。它会极大地影响女人对男人的选择。

相对于人格面具,荣格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称为精神的内部形象(inward face of psyche)。它们的心象总是投射到异性身上,并决定两性关系的性质。

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异性的原型。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的。这种原型保证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荣格指出:“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永恒的女性心象,这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的形象,而是—个确切女性心象。这一心象根本是无意识的,是镂刻在男性有机体组织内的原始起源的遗传要素,是我们祖先有关女性的全部经验的印痕,或原型。”

异性原型为我们建立起一种无意识的标准,影响到我们对异性的选择和反应。荣格指出:阿妮玛有一种先人之见,它喜欢女人的虚荣矫饰、多情善感、软弱无力、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性;而阿尼姆斯则选择那些真诚勇敢、聪明多智、体魄健壮的男性。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因为人格面具的过度发展而受害,但在阿尼玛和阿妮姆斯上,许多人的情况则相反,这两种原型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因为我们的传统社会过分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别性,鄙视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和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征。在我们的文化中,那些所谓的“假小子”和“假妹子”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为阿妮玛和阿妮姆斯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 的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可以预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见到更多的“假小子”和“假妹子”。

4、阴影(或阴暗自我)(shadow):也称同性原型,这是代表一个人自己的性别,并影响这个人与同性别的人的关系的原型。它是精神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它很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一个,是人身上所有那些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在荣格看来,阴影的动物本性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他认为,不利用自己阴影的人容易变成忧郁的毫无生命力的人。像一切原型一样,阴影也寻求外部的表现形式。它象征妖魔鬼怪等形象并投射于世界。

阴影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因而有必要加以压制。通过外在的社会法制与道德规范以及内心的人格面具,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压抑自己天性中的兽性一面,他会变得文雅起来。但是,为了这种文雅,个体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就是削弱了他的自然活力与创造精神,因为阴影不仅是最坏东西的发源地,也是最好东西的发源地。荣格认为一个人缺乏来自于阴影的深邃的先天智慧与直觉,其生命将缺乏活力、没有朝气、流于浅薄和平庸。

5、自性(self):这是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它们处于和谐状态,即把人格统一起来,导致人格的统一、平衡和稳定。荣格认为,自身可以用曼荼罗(见补充讨论)词表示。自身就像曼茶罗一样,位于构成精神的许多对立部分的中间位置,使精神和谐而均衡。

如果一个人的自性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他将感到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感到自己精神即将崩溃。荣格认为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性的充分发挥或实现。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极少有人完成这一工作,只有像耶稣和释迦牟尼等伟大的宗教领袖才接近于这一终极目标。自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我,通过自我,尽量使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到达自觉意识,使那些无意识的东西成为意识到的东西,使人格获得充分的个性化。荣格认为依靠某种宗教体验和修炼方面,如瑜伽和坐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自性。

曼荼罗

曼荼罗(mandala)是印度教密宗与佛教密宗所用的象征性图形,供举行宗教仪式和修习禅定时使用。曼荼罗表征宇宙诸神聚会的圣地和宇宙力量的聚焦点。作为宇宙缩影的人的精神上“进入”曼茶罗并向其中心“前进”,象征经历宇宙的分解与复合。在日本和我国西藏地区,曼荼罗基本上分为两类,分别代表宇宙的胎藏界和金刚界,前者的运动是从一到多,后者则是从多到一。西藏的唐喀(卷轴)曼荼罗绘有外圈,其内侧有——个或几个同心圆,围绕一方框,有线条从中心延伸到四角,将方框内部隔成四个三角形,每一三角形的中央和中部绘有五个圆圈,内有神的象征物或神像,最常见的是五尊自生佛。荣格认为,作为最古老的宗教象征的曼荼罗,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个曼荼罗常以回环的环状出现,但有时它也可能是一个正方形或圆形,甚至还包括其他的几何形状。最早的曼茶罗是太阳光轮。在西方,曼荼罗常是十字形、三位一体的象征性标记、哥德式大教堂的玫瑰窗上的彩色图案等。自然界也有许多曼荼罗,如原子结构和雪花。不论其结构形式如何,它们都有一个中心。在荣格看来,这个中心就像精神中的自身原型。因此,个人的曼荼罗便体现了他的人格。

荣格认为,曼荼罗象征常常自发地出现在患者的梦和想像中。他相信,曼荼罗是一个整体性的原型符号,它把人格统一起来,给它以稳定感和一体感。因此,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必要创造出一个自己的曼茶罗。荣格的学说中充满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他的这一原型概念后来不曾有回响,没有引出相关的研充。

(黄希庭,116)

(沈德灿,300)

二、人格动力

荣格不仅有系统的人格结构理论,而且提出了人格动力学说。他认为人格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相对闭合的性质。这是因为它或多或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能量系统,尽管它需要从外部世界或自身肉体中获得能量,但是,这些能量一旦为心灵所吸收,就完全属于精神能量,而不是物理、化学或生物的能量,并且心灵可以任意决定如何使用这种能量。

荣格认为,来自于身体内部或外部世界的精神能量,主要通过各种感觉刺激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产生。所有这些内外感觉给我们的心灵提供连续不断的滋养,如同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一样。由于感官不断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能量,从而使心灵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它的平衡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如果心灵是完全封闭的,它就像一潭死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如果心灵是完全开放的,其结果将是无穷的混乱。因此,健康的人格应该是介乎于两种极端的中间状态,即相对闭合的状态。

(一)心理能

人格的动力是心理能(或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荣格用力必多来称呼这种心理能。但是,荣格所说的力必多与弗洛伊德把力必多仅限于性欲是不同的。他把力必多(或欲力)(libido)定义为一般生物的生命能量。它从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为个人的心理发展提供能源,是人格的动力。不同量的心理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心理活动中去。被分配给不同心理活动的心理能,在量上是随时发生变化的。

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将“里比多”解释为单纯的性能量。相反,他把“里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逐渐用“心理能”取代了“里比多”。荣格认为,心理能可以是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在意识中它表现为各种努力、欲望和意愿。同时,它既可以表现为食欲、性欲,也可以表现为情绪和情感。

心理能不能像物理能那样作直接的定量的测定和计算。但是,可以通过比较,把握某一心理活动所用能量的相对大小,这就是荣格所提出的心理值(psychic value)。所谓心理值,是用来衡量分配给某一特殊心理要素的心理能的计量尺度。当比较高的心理值被投放到某种观念或情感时,这就意味着这种观念或情感有相当大力量左右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例如,一个赋予权力很高心理值的人,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官场上投机钻营,讨好上司,欺骗和压制下属,或想方设法去做显著的政绩,力求保官和升官。

我们不能绝对地测定某一心理要素的心理值,但可以相对地估计它的大小。我们可以将一个心理要素与另一种心理要素相比较,看哪—种心理要素占用了个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确定哪种心理要素所具有的心理值就更大。例如,我们发现一个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工作上,却很少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生活上,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前者的心理值远远大于后者所拥有的心理值。对心理值进行估计和测量的方法包括:(1)观察他对不同活动对象的选择。(2)为达到目标而克服障碍所费的时间。(3)对梦或幻想进行分析。(4)生理指标的测量,如脉搏、呼吸和皮肤电等的测定。

(二)、心理能的分布和移动

在荣格看来,人格系统中的能量分配是由两条原理决定的:等值原理和熵增加原理。第一条原则称为等值原理(principle of equivalence),即是说,每一个人能应用的力必多是固定的,如果它被投入人格系统的某个结构,那么就会在其他结构中显示出来。如果在意识中集中了较多的力必多能量,那么潜意识活动中的力必多能量就会减少。力必多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永远不会从心灵中消逝,它只是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了。有时甚至从意识活动转移到无意识活动中,例如以幻想或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条原理称为熵增加原理(principle of entropy)。这是指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一般是从能量多的心理成分流向拥有较少能量的心理成分,以实现心灵不同结构或

成分之间的平衡,这就像热力学中所说的热量流动的规律((即熵增加原理)一样,从热量高的地方流向热量低的地方,以至两方的热量达到均衡。例如,一个人的人格面具过分发展而阴影呈低度发展,那么心理能就会从人格面具原型流入阴影原型之中。但是,来自外界的能量总是使心灵处于不平衡状态,使人产生种种紧张感、压迫感与冲突感,人格结构不同成分之间的能量极差越大,人所体验到的紧张感和冲突感就越强烈。荣格认为,某些精神病人如自闭症为了逃避无法对付的强烈刺激,便环绕自身建立一层外壳保护自己,不与外部世界交流。正常人则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使熵增加,产生相对平衡的状态。

荣格以为,人生的生活目标就是按照熵增加原理,寻求人格系统中的能量分配达到平衡。虽然力必多是完全被用于维持人格系统的,但仍有一定的能量闲置未用。力必多有这种剩余,是由于人格系统不能成功地在系统内部平衡能量强度所致。例如,如果心理能由人格面具输送到阿尼姆斯原型,而阿尼姆斯原型又不能吸收其全部能量,就会有一些能量剩余出来。这些剩余能量既可能使阿尼姆斯原型膨胀起来,也可能被转移来创造新的象征或类似物。这些新创造出来的象征将引导我们从事新的活动,产生新的兴趣,获得新的发现和走向新的生活方式。

(三)心理能的运行与转换

荣格认为心理能可以沿着前行和退行两个方向流动。前行指人把心理能投放到外部活动之中,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在前行过程中,每种心理机能都会吸取各种生活经验和心理能量,使人努力与环境条件和要求相一致。退行是指把能量从外部活动中抽回来,流入无意识之中,以激活无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内容。前行与退行是两种对立,但又是相互联系的过程。通过前行,使人消耗能量以应付外部世界,通过退行使人保持和聚集能量。退行还有一个好处是它激活了无意识中拥有的丰富的种族经验和智慧,有助于人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实际上我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从无意识中汲取能量,梦为我们提供力量和智慧。能量的前行与退行类似于涨潮和落潮,从而使人的内心世界得到调整和平衡发展。

荣格认为心理能量和物理能量一样,是可以发生能量转换和形态的变化的。首先,当一种新的活动模拟本能活动时,本能的能量就会被纳入到这种新的活动中。荣格把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输导。即心理能量必须经过一个能量输导系统,发生能量转换,纳入到新的活动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做功;其次,心理能是通过模仿或制作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的。荣格发现,原始部落以各种仪式和舞蹈来转换心理能量,而现代人则通过“有意志的行为”,用科学和技术把梦想变为现实,从而实现心理能量的转换。

荣格认为,象征是一种有意义的意象,是促使心理变化的一种工具。当理性的源泉不足时,精神就会产生一种象征。它是自发地从潜意识中产生的,是建基于潜意识原型之上的,是原型的外化,原型通过象征来表现自己。这样,人们通过对象征的形式及其内涵的分析,就可以追根寻源地找到潜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原型。荣格还认为,象征并非固定不变,它不仅仅是一些符号之类的东西,还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力量。荣格把这种力量称之为象征的“超验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荣格发现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整体象征就是“曼荼罗”,它是最古老的宗教象征之一,代表着人的整体精神,而且是人格的中心。它可以使各种矛盾冲突的力量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象征具有这种超验的功能,它能帮助人们探察潜意识心灵的奥秘,能够预测个人未来的心理发展水平。

三、人格类型(心理类型)

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实验中就发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其情结的表现也不同。1913年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人格。1921年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又作了详细的阐述。荣格对心理类型的研究已成为分析心理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也使他成为人格差异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一)、两种态度

荣格认为,在与世界的联系中,人的精神有两种态度(attitude)。一种态度是指向个人内部的主观世界,称为内倾(或内向)(introversion);另一种态度则是指向外部环境,称为外倾(或外向)(extroversion)。前者性格迟疑、爱思考、孤僻、退缩、常提防戒备、不愿抛头露面;后者性格开朗、爱交际、坦率、随和、乐于助人、常做无把握的冒险。一个人只是或多或少地属于外倾型或内倾型,而并非整个都是外倾的或整个都是内倾的。“只有当外倾机制占优势时,我们才把一种行为模式称为外倾的”(Jung,1921/1971,p.575)。

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对于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喜欢安静,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结果感兴趣。外倾型的人好社交,为人活泼、开朗,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荣格还认为每个人都不是绝对内倾或外倾的,许多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或某种态度类型相对占优势。

(二)、四种机能

荣格还提出四种思想功能(functions of thought):(1)感觉(sensing):指明事物存在于什么地方,但不说明它是什么事物;(2)思维(thinking):指明感觉到的客体为何物,并给它命名;(3)情感(feeling):反映事物是否为个体所接受,决定事物对个体有何种价值,与喜欢和厌恶有关;(4)直觉(intuiting):在没有实际资料可以利用时,对于过去和将来事件的顶感。

他认为思维的功能是评价事物正确与否,情感的作用是判断和确定事物价值,该事物是否可以被接受。思维与情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人们用它们来进行判断和评价,因此可称之为理性功能。感觉是一个人确定事物存在与否的功能,但不指明那是什么事物。直觉是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感觉与直觉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因没有理性参与,又称之为非理性判断。荣格说:“感觉告诉你存在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可以接受,直觉告诉你它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三)、八种人格类型

荣格把两种态度与四种功能结合起来,划分出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1)外倾思维型(thinking extrovert type):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冷静;善于思考问题但固执己见;感情受压抑。这类人较为理性,有逻辑,对细微的差别不敏感,所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们都属于此类。

这种类型的人以男性居多,典型的例子是科学家,他们为激起其热情的领域而贡献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目标是找到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和规律。达尔文、爱因斯坦等是这种类型的典范。

这种类型的人因重视逻辑、秩序、原则,相信自己的“生活规律”是绝对真理,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憎恨不合理性,排斥情感,对人性的弱点缺乏理解,忽视人际关系中的艺术,所以会显得刻板、冷漠、无情和傲慢。若过分压抑情感,则情感会作为补偿以反常的方式来影响他,造成痛苦和挫折,或变得专制、固执、自负、迷信,且不接受任何批评。极端的例子就是所谓的“科学狂”。

(2)内倾思维型(thinking introvert type):离群索居,沉溺于玄想;实际判断力缺乏,社会适应性差;智力高,忽视日常实际生活;情感受压抑。此类人对内部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兴趣,荣格本人、叔本华、尼采都属于此类。

内倾思维型仍以男性为多,典型的是哲学家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因专心于内心的实在,他们对外部世界很少注意,对周围的人、事往往心不在焉,会引起不合时宜的注意;与人在一起时羞怯而沉默寡言或反应突兀;独处时会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内倾思维型与外顷思维型的人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为了让思维不受干扰,他们也排斥感情,因关注内在世界、耽于冥想、忘掉他人而显得冷漠无情;不理解、不体谅他人,因其根

本未注意过,极端的情况下他会因完全割断与现实的联系而成为精神病患者。他们易变得顽固执拗、刚愎自用,且敏感易怒,有时压抑的情感会以变态和狂热的方式影响其思维并体现在作品中。

(3)外倾情感型(feeling extrovert type):极易动感情,外界的细小变化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多愁善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受压抑。此类人中女性比男性多很多,其中首推那些在政治领域取得很大成功的女性。

这种类型的人因固守已有的价值观念,有历史感和传统感;对人际关系特别有兴趣,善于处理尴尬场面,息事宁人,使社会及家庭生活得以维持、协调;是令人愉快的客人,也是团体活动中受欢迎的人;有道德感且真诚动人。其优秀者是热情、能干、有魅力的人;另一极端则不免浅薄、虚伪、浮夸卖弄、矫揉造作,失去了人情味。因其压抑思维功能,这种类型的人思维能力不发达。另外,这种类型的人往往能自然地找到不错的配偶。

(4)内倾情感型(feeling introvert type):安静,有思想,感觉敏感;情感深藏在内心,沉默寡言,态度既随和又冷淡;属于那种所谓“水静则深”的人;思维受压抑。此类人常常是害羞的女性,虽然她们很少表达感情,但内心中实际上情感丰富,她们还兼具忠诚、爱家等品格。

内在情感是由一些原始的情感意象所激发的,所以会表现出原始的、不同寻常的和创造性的特点。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不关心外部世界,其适应性也很差。与外倾情感型的热情友善不同,这类人天生有一种叫人不解的行为方式,显得古怪反常。这种类型的人也多见于女性,虽常常会给人冷漠无情之感,实则不然,他们只是缺少表达,而内心有着强烈的情感,对人的痛苦也不乏同情,其情感表现正可用水静则深来形容。他们有时神情忧郁、压抑,但有时也给人以内心恬静,怡然自得之感,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内倾情感型的创造性会表现在诗歌、音乐之中,也会表现于倾注在子女身上的富有牺牲精神的深情里。

(5)外倾感觉型(sensing extrovert type):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直觉受压抑。此类人可能会成为赛车手、流行歌手等。

这类人其感觉取决于他们面对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对外部世界的把握正如它所看到的那样,一只猫就只是一只猫,他不会加以权衡、评价。对他来说,惟一重要的是感官的对象。这类人以男性居多,他们对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有兴趣,现实、实用,按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待生活。他们常常易于接近,快活并善于享乐。这类人没有理性,情感一般也是浅薄的,生活只是为了获得一切能够获得的感觉。他们中极端的人可能堕落成难以满足的追求感官享乐的人或浮夸的唯美主义者。依感觉的差别,他们可能沉溺于不同类型的嗜好,而有变态的、强迫性的行为。

(6)内倾感觉型(sensing introvert type):沉浸于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对外界世界淡漠寡味,了无生趣;不关心人类的事业,只顾身旁刚发生的东西;直觉受压抑。此类人可能是某一类的艺术家,如毕加索、斯特劳斯等。

这类人感觉受内心状态的影响很大,仿佛出自心灵深处。感官经验是更重要的,对象则退居第二位,甚至微不足道。此类型的人男性很多见,许多艺术家、音乐家即属于此类。此类型的人同其他内倾型的人一样,远离外部现实世界,耽于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有时他们会不堪承受源源而来的各种印象,需要时间吸收、理解这些印象,常被集体潜意识表象所纠缠,以为看见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人和物。他们多为一种标志着内倾特征的东西难于表达而感苦恼,认为惟有借助艺术,才可能表现自己的种种感觉经验,但他们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任何意义,因为同外倾感觉型相同,他们也没有理性,情感功能不发达。外表看来,他们安静、随和、执着、自制,实则由于思想、感情的贫乏,他们往往并不有趣。

(7)外倾直觉型(intuiting extrovert type):做决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凭预感;异想

天开,喜怒无常,好改变主意;富于创造性,对自己许多潜意识的东西了解很多;感觉受压抑。此类人直觉极其灵敏,他们能对人、环境产生瞬时的直觉反应,比如那些优秀的古董商。

这种类型的人依靠他们的直觉能能力来生活,总是试图从每一客观情境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不断地从外部世界中寻找新的可能性对他来说是极重要的,新奇的事物才是他生存的营养。他忍受不了那些已成事实、为人熟知的事物,会顽固地反对;他不尊重风俗习惯,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宗教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他专注于追寻新的事物时,会对他人的情感和信念无动于衷,但他也有建立在他“直观合理”看法上的道德和信念。他喜欢冒险,肯为未来牺牲一切,认为“坐失良机”只因胆怯软弱。他“只知耕耘不问收获”,因他追逐新的事物的特性让他几乎不可能把一件事做到底,所以他很轻易地把自己的生命虚耗在一连串的直觉上,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发现、创新拱手让人,而自己最终一事无成。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十分脆弱,不是靠得住的朋友,会有许多兴趣和爱好好,但很快就会放弃掉,同时也是不会忧愁的人。

(8)内倾直觉型(intuiting introvert type):偏执而喜欢做白日梦,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苦思冥想,很少为人理解,但不为此烦恼;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此类人可能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空想家或思想奇怪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视自己为不被理解的天才,却被别人视为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局限于自己的直觉有感知的东西,遵循着构成其问题的感受行事,与现实和传统都没有联系,不可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内倾直觉型的人若是个幻想家,他会在直觉的冥想中自得其乐,在幻想中确定自己;若是个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他会最擅长从感知到造形的变化,或者他会以他的艺术“向世界,向绚丽多变的色彩展示一些非凡的奇异的事物,这些事物既庄重而又平庸,美而又怪诞,崇高而又滑稽”(刘韵涵译,1988,40页)。荣格认为,除了艺术家是当然的正常人,其他人若不能达到把体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是疯子。其实,生活在幻想中对他们还不够,他们必须找到在一个集体里能被承认的恰当的表述,但在当今世界这几乎不可能。正常情况下,这类人只是奇特,但完全无害,可是他们被内心的幻象紧抓不放,就可能产生问题。

荣格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和思想功能的模式是由儿童身上的先天因素决定的。这种先天固有的模式由于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他强调,对一个人天性的任何强制性改变都是有害的。

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婚姻恋爱、职业选择,都应该考虑性格类型的适应性。

(陈少华,73)(荣格人格类型的测量工具由Myres 与Briggs所发展得一份量表, 称为麦

布二氏心理类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Myer与 Briggies除了融合荣格所提出的两种态度与四大心理功能,又加上处理事情、应付外在事物的两种态度)

四、人格发展

荣格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关键概念是个性化(或个别化)(individualization)。所谓个性化是指个人的精神的各种成分经历完全分化并充分发展的过程。个性化的过程就是逐步认识诸如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思维的四种功能以及精神的其他组成部分。只有当这些以前是浑沌的、未分化的精神组成部分都被认识、被分化,它们才能找到表现的机会。一旦个性化过程出现后,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就发挥效力。超越功能是一种对人格中所有对立倾向和趋向加以统一、完善和整合的能力。人格发展中的个性化和整合作用(或统整)(integration)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都是人生而固有的。个人的精神从一种浑沌的、未分化的统—状态开始,逐渐发展为一个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统一的人格。虽然发展的这个目标很难达到(荣格认为,只有耶稣和佛祖才达到了这种水平),但却是人格自我实现的努力方向。

荣格在心理治疗中发现,由于患者年龄不同,其心理病因和症状亦有很大差异。若想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治愈心理疾病,就必须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为此,荣格提出了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在《精神分析沦》(1913)中,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荣格认为这一阶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第一人称“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父母的依赖。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和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中年时期(从35或40岁到退休)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的家庭,但他们往往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的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用荣格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再需要培养自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生命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

4、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荣格认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之中。他们喜欢回忆过去,更多考虑来世生活问题。在这里,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心灵个性化过程的另一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他不是单纯从迷信的角度盲目地信仰灵魂转世,而是认为一种为世界上这么多人所深信的信念,一种成为许多宗教所信奉的教义,是不能被心理学研究所忽略的。

五、荣格理论评价

(一)、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作为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直接的对立物,与其说是一种学术分裂的产物,毋宁说是一种学术发展的产物。刘耀中在他的《荣格、弗洛伊德与艺术》一书中说得好:“弗洛伊德打开了那扇心理学的门,但为心理学带来光亮的却是荣格”(刘耀中,1989,第2页)。刘氏在这里所说的心理学特指肇始于诊断和治疗精神疾患者着重研究潜意识现象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而言的。随着时代变迁和心理治疗实践的进展,从弗洛伊德到荣格,精神分析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剖析,二者的理论观点虽多共同之处,但无论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范围,还是从方法上看,荣格都超越了弗洛伊德。荣格在1914年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在许多方面修正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这正是动力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深入并扩大对潜意识的研究。弗洛伊德和荣格都对潜意识进行了研究,但荣格对潜意识的阐释远远超山了弗洛伊德的狭窄范围。在弗洛伊德更重视潜意识生物本性的时候,荣格把握的则是潜意识的象征本性,认为潜意识意识不只是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中受压抑的心理内容,也不仅仅限于性欲范围和个人的方面。荣格认为,潜意识同人类的整体发展历史有关,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缩影、仓库;潜意识不全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和卑污低下的,它同样也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和高尚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他认为,或多或少属表层的含有个人特性的个人潜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即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不是来源于个人经验,不是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的。集体潜意识与个性心理相反,具有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都有的大致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的基础。集体潜意识的观念贯穿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全部理论体系,是他的理论的最重要核心,导致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在许多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2、发现集体潜意识中的许多心理原型。荣格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集体潜意识中的许多心理原型。他认为原型是构成集体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是一切心理反应的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对这种先验形式,可以从心理学、哲学、美学、神话学、伦理学等不同方面去理解。原型作为心灵的底蕴,在诊疗中它具有治愈力,在艺术中它具有创造力,在人格发展中它是指向,在非理性行为中它又具有破坏力。原型可以被认为是构成了各门科学的启发动力。因此,荣格强调原型不只具有认识论上的意义,而且涉及想像、情感、直觉等一切心理活动。荣格的研究者认为,荣格这样做,实际上是要为包括潜意识在内的人的感性争得地位,把人的心理联结为一个整体,从而深入追寻其基础到人的自然本能和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原始心理结构。因此,荣格的理论被认为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丰富和深化了对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解,涉及到了对人存在的深邃态度,表现了荣格精神和心灵的伟大。

3、发展力比多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荣格对力比多实质的理解也与弗洛伊德不同。弗洛伊德主要把力比多理解为性爱,荣格则把力比多看作普遍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进而,荣格根据力比多的指向,把人分成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个基本类型,又从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个方面解释人格的基本功能,构成一种复杂的类型理论。

4、产生心理治疗的持续影响。有关心理治疗,荣格和 弗洛伊德之间也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弗洛伊德方法重要之处在于追溯精神病症的儿童期根源。弗洛伊德从始至终本质上是一个职业医生,以自然科学为依据进行工作,认为心理过程就其一切方面来说是一种进化现实的表现。因此,弗洛伊德总是倾向于从过去寻找病因。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认为只是寻找童年的精神创伤,甚至会产生不是治疗而是摧残的后果,他始终坚持在精神病症中寻找建设性因素。

荣格的特殊贡献首先表现在他坚持主张人们不应该把精神病症看做某种完全消极的东西,要是我们能做到最后理解它,就将为心理发展的新可能找到一种启示。其次,在人类天

性当中,除开性与自我实现之外还有其他的重要冲动,在生命的第二个一半里,文化或精神冲动要比前述两种冲动越来越显得重要。荣格的第三个贡献是认为应该在现在,就像在过去那样,找寻精神病症的原因,也应该在力比多为克服某种障碍,并继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受到挫折当中去找原因。

荣格认为,在治疗方面,惟一的方法是依据患者的年龄、发育程度、气质等修正治疗手段。另外,荣格强调心理治疗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上面,关系是主要因素,理论和方法只是辅助的。荣格的心理治疗体现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在观点和方法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持续的影响,迄今仍在引导着治疗实践。

(二)、对心理学的促进与启发

就具体方面而言,有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提到:

1、提出心理类型学说。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心理类型学说,是人格心理学主张类型说的先驱者之一。如今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已融入人们的日常语汇,这是他的分析心理学的又一影响广泛的贡献。内倾和外倾的观念,在精神病学、心理学及在广大读者的思想中像野火一样蔓延。荣格提出人们依赖四种心理功能,就个人而言,从横向看,是功能相互补偿的机制,从纵向发展看,是从单向演化为多种功能的平衡、和谐的发展,以实现人格的整体性。荣格提出心理类型以后,在评价心理发展水平时,类型成了一种新的指数。荣格心理类型学说对心理学发展的广泛意义在于重视了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肯定了其现实的合理性及实施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2、拓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无疑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他把潜意识视为构成人的统一的精神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潜意识与意识相互对立补偿的关系中,明确提出了集体潜意识与原型这些新概念,使人认识到对潜意识的内容、作用与根源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合理性。

3、对心理学跨文化与本土化研究的启发。荣格认为,为了理解人类心理,必须考虑到有不同种类的社会、国家和传统的事实,与此相关联,人们必须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去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这反映在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色彩,对于今天在心理学中开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或本土化研究也是一种思想启发。

(三)、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局限与不足

当然,荣格的学说思想也有使人难于把握与接受的地方。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荣格所强调的心灵,其实质所指是不明确的。在荣格正确地提出该注意研究潜意识的同时,过于强调潜意识在个体整个心理与行为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有失偏颇。同时,过于强调文化历史对个体人格的积淀而忽略了社会现实条件的客观存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影响,在潜意识与意识、意识与存在之间摆错了位置,以致颠倒了关系。这对心理科学研究可能会带来某种危害。

其次,荣格由分析治疗精神疾患得到的认识概念,由个体的精神失调问题推广到整个社会问题,以至世界性战争等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显得缺乏社会历史背景的客观现实或社会存在的依据,把有客观规律可循的社会历史现象试用主观的心灵现象去加以解释与理解,难免不落入主观空想与武断臆造之嫌,而为有科学见识的心理学家所不取。

第三篇: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

拥有失败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

原创: 清泉浅井

这几周一直在读日本哲学家、心理咨询师——岸见一郎先生解析阿德勒心理学的书。《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接受幸福的勇气》、《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前三本比较简单易懂,尤其是前两本,以对话的方式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地讲解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读起来很轻松,假期里花上一天时间,就能读完一本。最后一本比较艰涩,包含更多思辨、推导的过程,很适合在读完前三本后,细细反复钻研,学习阿德勒和岸见先生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最后一本是真正“授人以渔”的。

0

1目的论,而非原因论

对于阿德勒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大概和我一样,感觉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起弗洛伊德、荣格两师徒,却几乎无人不晓吧。阿德勒是与这两位齐名的世界三大心理学家之一。常有人误解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其实他们是平等的同事关系。

与弗洛伊德凡事从幼年经历中寻找原因的“原因论”不同,阿德勒提倡的是“目的论”.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决定论”.因为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除非我们使用时光机穿越回过去,否则过去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岂不是束手无策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遇到一些困难就拼命去“原生家庭”里找问题,把一切都归咎于儿时父母的养育方式,却越深究越觉得无力、无奈,只剩自怜自艾,而毫无建设性的行动了。

就像我们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研究了半天,把为什么会生病都说透了,就是不提供治疗方案,对治疗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岸见先生认为,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或说“决定论”,其实会使人陷入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与此相反,阿德勒的“目的论”相信人的自由意志,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没有必然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以及此时此刻的自己,决定要过怎样的生活。

为了解释“目的论”,阿德勒举了“脸红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的例子。

通常我们会以为患有“广场恐惧症”的人,是因为害怕见人,害怕被众人瞩目,才选择一个人躲起来。但阿德勒从“目的论”的角度解释这种行为,认为患者恰恰是因为担心自己在公众场合,无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无法接受自己不是世界中心,而选择了从一开始就逃避到众人中去。而“广场恐惧症”不过是逃避的手段,为了逃避这一“目的”被患者需要。

“脸红恐惧症”也是一样的道理。书中举了以下这个例子。

一次一个女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无论如何想治好这个毛病,然后去向自己喜欢的男生告白,希望能同对方交往。

心理医生却判断这位女生是自己“需要脸红恐惧症”,因为她最惧怕的是被自己喜欢的男生拒绝,以及失恋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所以,就像广场恐惧症患者一样,她选择了从一开始就逃避,活在“如果……就……”的幻想之中。

于是,心理学家对她说:“脸红恐惧症很好治,但我不会给你治,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的人生。你还要用‘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但是如果我给你治好了,事态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话,你一定会再次跑来要求我让你患上脸红恐惧症。”

这两个例子都很好地阐述了阿德勒的“目的论”理论,即,我们当下所谓的一些“不幸”、“困境”,有可能只是一种借口,其目的是逃避必须付出的努力,因为努力过后也有可能会失败。当下的“不舒服”,和努力过后可能会有的失败,有些人宁愿忍受前者,也不愿遭受后者。那么这时候,那些“这不怪我”,“我也是没办法”,“如果不是……早就……”就成了达成逃避目的的必需品。

那么,其实如果真想摆脱这些困境,方法也极其简单,就是调整目的,拥有“失败的勇气”“不完全的勇气”,积极付出努力,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如此一来,真正最困难的问题就出现了——如何才能拥有“失败的勇气”,“不完全的勇气”呢?

0

2你的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

阿德勒说:“我们只有在认为自己有价值时,才能拥有勇气。”这种勇气,让我积极地付出努力,不害怕可能会到来的失败。只有当我们清楚认识“失败”并不会拿走我们的“价值”,才能拥有这种勇气。

我们常常混淆一些概念,比如“成功”与“幸福”.日本近代哲学家三木清在《人生论笔记》中曾详细谈过这个问题,我也曾在私塾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研读探讨过。他对“幸福”和“成功”的看法与阿德勒不谋而合。

他说“成功”是量的东西,而“幸福”是质的东西。可量化就可模仿,而质意味着“独一无二”.美也是如此。

当我们以为美是可量化的东西时,就会彼此攀比,于是很多人选择去整容。但是当我们明白每个人的美都是独一无二的时,不仅不会苛求自己的鼻子要多高,眼睛要多大,皮肤要多白,也能够欣赏每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美。

就像一棵树上的每片叶子都有所不同。我们会有偏好,却无法量化自己的偏好一样。美和幸福,都是不能比较,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存在。需要用心感受。

成功却相反,是可量化的东西。有标准,且标准随着时代和地点不断改变。在“士农工商”阶级贵贱区分严明的古代,自然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在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今日,世界上最受追捧的都是了不起的商人。

在县城或是小镇里,女孩子早早嫁人,相夫教子,是最成功的模版。但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却未必了。相夫教子很好,经济思想独立的女青年同样受人尊重,被人羡慕。

因此,当我们把“成功与否”作为自己是否价值的评判标准,就会发现自己时而有价值,时而无价值;在这有价值,在那里无价值。

更进一步来说,躺在病床上,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是否有价值呢?植物人是否有价值呢?

当我们把价值与“做些什么”挂钩时,不能做什么就意味着没价值。但真的如此吗?对深爱孩子的双亲而言,虽然孩子不好好学习会生气,但跟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相比,只要孩子好好地活着,也会觉得欣慰不已吧。

事实上,当我爷爷去世时,我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他的生命。只要他还活着,我就觉得幸福。

所以你看,价值,未必真的需要我们去“做些什么”,“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

我们不用特别去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是存在,我们就已经对某些人有价值了。

这就是哲学上经常探讨的“doing”和“being”的问题了。

我们不需要在与人的竞争中获胜,取得“成功”,才具有价值,事实上,竞争是最消耗精神和健康的事情。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成功并不赋予我们额外的价值,失败自然也不会剥夺我们的价值,那么又何必害怕失败呢?

既然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那么每次“做些什么”就应该是“加分”.而不是设立一个理想的自我,然后通过每次“做些什么”给自己“减分”.承认“being”的价值,然后加分。

03

人生是活动而非运动,当下必须完成前文,我们探讨了拥有勇气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行为,或他人的评价而存在。

接下来我想阐述拥有勇气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清楚认识到人生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运动和活动,做了以下对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般的运动有起点和终点。对于这种运动而言,“效率”是关键。比如上学或上班,我们会希望尽快抵达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运动,因为未抵达目的地,都被认为是“未完成”或者“不完全的运动”.相较之下,活动的动作经常保持在完整的状态,不问“从哪里到哪里”,也不问“效率”,不必“非得在某个期限内完成”.就像跳舞。没人会在意跳舞的人打算移动到何处。在舞蹈结束时,舞者可能会抵达某处,也可能不,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每一个舞步。

旅行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的例子。旅行的关键并非用最高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从出发那一刻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旅行之中。

那么人生究竟是讲究效率的“运动”,还是当下即完成的“活动”呢?

大多数人恐怕都会把人生想象成一条直线。年轻人会觉得自己在直线的前半部分,老年人觉得自己在直线的后半部分。然而,这种认知都建立在一种预设之下,就是我们都能活到某个年纪。

现实点来说,年轻人也可能已经到了直线的后段,老年人也可能只到了直线的中段。因为直线的长度是不可知的。

另外,如果人生是运动,将会出现第二个问题。就是运动追求高效。但是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最高效的人生,难道不是一出生就立刻死亡吗?但是显然,没有人会向往这种“高效”.因而,看似理性的“追逐效率”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建立在极其不理性,甚至天真的认知之上的。就是排除一些意外发生的可能,以为明天一定是今天的延续。在地震海啸高发的地区,或者身处战争中的人大概就不会这么觉得的。人祸尚可避免,在天灾面前,人的脆弱无力才真是“人人平等”的。

那么将人生类比为“跳舞”“旅行”应该是更理性合理的。

马丁路德说:“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还是会继续种苹果树。”

人生就像跳舞和旅行,每个当下即是完成,过程就是目的,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喜悦即可,享受着享受着自然会到达某个地方,但即便不到达某个地方也不影响收获喜悦。我们不需要达到某个目标后才能快乐,而是现在就要快乐,更准确的说,只有现在才能快乐。

当下即是完成,当下必须完成。

最后

除了我总结的以上内容之外,阿德勒心理学还有许多启发人心,令人豁然开朗的见解。比如“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生活形态”……

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并不成熟的读后感,引起大家读一读阿德勒的兴趣。

最后的最后,想跟私塾学习的同学们,和其他正在努力追求幸福和人生真谛的朋友们说:

人生中总有许多不幸和痛苦,但也一定有许多幸运和快乐。经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赋予它们什么意义。人生没有正解,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意义。

古希腊哲人认为,诡辩家是“智者”,哲学家是“爱智者”.智者拥有某些知识,而爱智者正因明白自己无知,才无休止地追寻智慧。愿我们都能无所畏惧地做一名“无知”的爱智者。

第四篇:人格理论小结

人格理论小结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这也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奥尔波特认为所谓人格,即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他所定义的人格是指“在个体内心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就我们而言人格是后天学习所得的,包括知识等内容,是人的特性。它使得一个人产生与他人不同的独特行为的倾向,给予他人影响的刺激作用和社会性的作用。它是某一个人具有特征性的行为倾向,具有持续性和一贯性,包含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的综合特性。

所以我们可以将人格定义为:各种心理特征的整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结构:主要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这里需要重点阐述的是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基本特性有如下五点:

1.独特性,体现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个别特性以及整体行为模式上。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格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遗传上完全相同但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许多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人格也不完全相同。

2.相对稳定性,人格表现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上,个人在行为中的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不能算是他的人格特质,只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质才能算他的人格特质。

3.整体性,人格不是指单一的人格特质,也不是指许多人格特质的整合。4.功能性,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格具有可塑性。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人格比较稳定,但自我调节对人格改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性,人格中的社会性和生物性,遗传和环境,先天和后天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以上人格的概述只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各种的人格理论。所谓的人格理论是指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学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有六大理论,其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如下:

1.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防御机制、性欲。认为无意识心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2.新精神分析学派——荣格、阿德勒、霍妮、埃里克森等:社会文化、早期经验。认为无意识和社会文化共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3.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认为人处在人格特征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人格由特质组成,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

4.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S-R(刺激-反应),观察学习。认为人格即惯常的行为方式,通过塑造行为可以学习人格。

5.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的潜能、自我实现。认为应重视人的内 在体验,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能力。

6.认知学派——威特金、凯利、米歇尔: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信息加工。认为信息加工模式不同而导致行为差异。

首先,提到人格理论大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的原欲与人格。然而此处我们将会将精力转向新精神分析学派的文化与人格。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无意识和社会文化共同影响人的行为。

我所要阐述的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中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1>.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其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可分为三层,即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意识——个人心中唯一被自己直接知晓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中心。个人潜意识——曾经被意识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所组成。包括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性为情结。情结:一个人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控制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集体潜意识——处于个体人格的最低层,主要内容为原型。原型: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潜在性、可能性,原型的集合构成集体潜意识,影响人的精神层面,带有民族烙印。其包括:1.人格面具:人格最外层,人在公共场所的外在表现;2.阿尼玛(人格内部形象):阴性基质,男性精神中带有女性特质;阿尼姆斯(人格内部形象):阳性基质、女性精神中带有男性特质;3.阴影:人身上最好和最坏东西的发源地,具有动物性;4.自身: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自我的本性,用以协调人格各组成部分,使人格处于和谐状态、统一体、对整合的追求、具有稳定性和自我实现。

荣格将心理能量作为人格的动力。

其次荣格将人格按其态度类型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较窄,有时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向型: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又将人格按其根本机能分为思维、情感、感觉与直觉。思维和情感是理性机能。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机能。

故而荣格进一步将人格分为:

思维外向型——按规则办事,但武断、压抑,缺乏鲜明个性。情感外向型——容易动感情,爱交际,但思维压抑,寻求和谐。感觉外向型——寻求感官刺激,追求新经验,情感浅薄,直觉压抑。直觉外向型——凭预感做决定,但感觉压抑,新事物敏感,但不能坚持到底。思维内向性——智力高,但适应性差,情感压抑,冷漠、固执。情感内向型——思想丰富,但是思维压抑,沉默、忧郁。感觉内向型——受情境影响做决定,不关心他人,艺术性强。

直觉内向型——偏执,观点稀奇古怪,以自己内部经验引导自己的生活,脱离实际,艺术家属于这类。

荣格还提出了健康人格指标:即个体化——把个人内部各种对立极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种自我内在统一、一致。1.实现个体化,使人格面具影响减到最低。2.让个体的阿尼玛、阿尼姆斯被觉察,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3.内向或外向的态度达到适当的平衡,既不极端外向也不极端内向。4.四种功能达到优势位置。

由上可知虽然分析心理学难以理解,缺乏验证性且不够简捷。但其开创了心 理类型学说,开创了人格理论的个体研究新领域,成功的提出了集体潜意识这一概念实在是功不可没。

<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所谓个体心理学,是把个体视为独特的一个整体,部分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得到理解。其理论强调社会性,认为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整体人格内在于每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体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一个体又为其整体人格所塑造。每一个体既是一幅画作,又是画作的作者。个体是他自己人格的画作者。阿德勒的人性观是积极的。可以将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概括如下:人的行为的动力是追求成功或卓越;人的主观知觉塑造他们的行为和人格;人格是统一的,并且具有内在一致性;所有的人类活动价值必须从社会关注的角度给以判定;内在一致的人格结构形成个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由个体创造力塑造。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

此理论的重点便是阿德勒构建的人性观。阿德勒的人性观包括六个方面: 1.虚构的目的:在阿德勒看来,这个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性、超越、完美,他称之为追求优越感。他将人类精神的所有外在表现均视为朝向这一目标的运动。

2.寻求优越:阿德勒主张,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自卑感,弱小无助的儿童依赖于更大更强壮的成人照顾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自卑感的证明。阿德勒认为,这种感觉标志着人生一开始就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他把这种抗争叫做寻求优越。寻求优越是人生的推动力,所有其他动机都可归入其中。

3.自卑与补偿: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4.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统一性、个体性,也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和希望对人生做出贡献的愿望等。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在5岁左右就基本形成了,不过只是潜意识地表现出来。健康的生活风格表现为行为有弹性,能屈能伸。不健康的生活风格表现为为自己订立死规则,不知道变通,标准太死板、太教条。故阿德勒提出了三种途径来帮助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第一是出生顺序(环境的影响);第二是早期记忆(一个人目前的世界观,揭露个人生活现实的最佳线索引导);第三是梦的分析(潜意识梦境,梦是对现在问题的感觉,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5.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指个体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进行合作。是人类价值的唯一判断标准。

6.创造性自我: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遗传积极地建构它。创造性自我能够使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社会兴趣正确与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注重遗传、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并且持积极的人性观,强调意识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成功的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研究方向。但其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此理论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无客观标准来确定成功与卓越,有主观唯心之嫌;其社会环境也过于狭隘只指家庭环境。

其次,在特质论中着重讨论现代特质理论的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3>.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 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即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1.外倾性(E):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2.神经质(N):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3.精神质(P):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这三个因素上不同程度的表现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格特点。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这个量表在人格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如此但其所提的基本人格类型究竟有多少种呢?而且这一人格理论虽有生物学倾向,但过于倾向于遗传了吧。

<4>.人格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大五”人格特质有: 1.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2.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3.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4.随和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5.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由于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麦可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人格测定量表之一。

故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只要对人进行描述的题目足够广泛,具有代表性,无论是用他人评定法还是自我报告法,均可证实存在5个强健因素构成人格总体。5个因素分别反映了人格的一般心理倾向(内外倾向性),人际关系性向(社交性),对规则认同与遵循倾向(责任感),情绪反应性(情绪稳定性)和智能倾向(开放性或智能)。5个广义的人格特质是普遍适于存在的,不以语言、文化、种族等的不同而不同。各个特质的分数组合形态众多;各种分数组合形态的意义和心理机制尚未被有效地揭示出来。

特质理论虽然貌似复杂,究其实质,它是我们最易理解,最易接受的人格理论。前面理论旨在探讨人格的成因,即“为什么”的问题;而特质论旨在将人格逐层剥离、提取,使我们能从微观的水平来审视构筑人格大厦的砖石,因此它是一种静态的人格分析理论,它所关注的是人格的元素,即“是什么”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异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特质论力图为我们勾勒出人格的框架,形同一个坐标,为个体的心理定位提供标准与尺度。

再次,在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人。该理论主要把人格等同于行为,人格是个人行为的综合,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认为所有行为都是学习而来的,通过塑造行为可以学习人格。而且可以通过测量行为来研究人格,很重视环境对个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验法,强调提出可验证性的假设,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测量行为反应的变化。

<5>.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其理论中讲到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 化,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反射的基本要素是刺激和反应比。行为学习理论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指出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并提出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如何习得、如何改变、如何消退。人格仅仅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如果我们能认识、操纵、预测人的行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人格问题是不能解释和解决的。这便将人格等同于行为。

斯金纳的人格观点是: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些方式的组合。不接受那些决定和指导行为的人格或自我概念。人格研究就是去发现有机体的行为和行为的强化之间的独特联系。当然,做这种分析时,不要违背有机体对环境作出反应的遗传能力;并且,人格研究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判断标准才是合理的。

人格研究途径为:选择从个人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与改变。反对成熟理论,因为他们没有考虑事件的控制或操纵,而后者正是行为科学的关键所在。科学的最基本目的是事件的控制和预测,而阶段理论却是描述性的。因此,斯金纳更乐于从学习角度研究人格。

正常与异常人格的发展按斯金纳的观点,“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个体,他们在本质上无差别,没有必要用不同的强化原则解释他们的行为,同样的强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个体的行为。更强调环境因素决定行为而不是内部因素决定行为。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

人格理论应用于行为矫正:采用强化相倚原理来提高愚鲁者的社会生活技能;减少青少年犯罪者的过失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减肥、减少吸烟量或戒烟;矫正口吃;控制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等。有代币法、厌恶疗法、程序教学法、系统脱敏等疗法。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在学校教育中,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有重要的影响。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力量,认为个体行为或人格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

班杜拉对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为此理论加入了认知成分。他提出的相互决定论,认为奖励和惩罚之类的外因和信念,思维和期望之类的内因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影响系统中的一部分。在班杜拉的这个模型中,不仅认为环境会影响行为,而且行为也会影响环境。这里,班杜拉将环境分为潜在环境和实际环境,潜在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实际环境是由我们的行为创造出来的。班杜拉认为,大部分行为是在没有外部强化或惩罚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日常的大部分行为为自我调节的机制所控制。尽管人们经常为得到外部奖励而工作,但我们也会为了获得内部奖励而向着我们自己制定的目标而努力。班杜拉还认为,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我们也能通过看,读或听别人行为来学习。即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1.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2.保持过程即示范信息的贮存;3.动作复现过程即记忆向行为的转变;4.动机过程即从观察到行为。

自我效能感理论,即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预期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期。效能预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由三个过程组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

班杜拉认为不适应行为也和正常行为的学习一样,是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不当习得的。他认为,不必从个人的早期经验中去寻求创伤性事件,也不必去发掘潜在的冲突,更不必去追究病态行为最初获得的强化史。强调认知的作用,认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和信念很重要,成为个人烦恼的一个持久的根源是设置过高的目标。治疗的方法是让受辅者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新的行为。班杜拉的治疗方法还有系统脱敏法、代币法、模仿疗法、厌恶疗法、自我反馈疗法(内在行为疗法)。

然后,人本主义人格理论重视人的内在经验,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能力。其观点如下:具有强烈的现象学的倾向,强调主观体验。坚持人在本质上的统一与完善。认为人具有自由与自主倾向,人能够克服自身发展的限制。反对还原论,主张按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意识经验。认为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能实现自己的潜能,能超越自我。

在这里主要讲述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洛·梅的分析性人格。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逐级上升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低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为人类所有,有更多条件,不易被察觉,易被忽略,但其一旦被满足就会使人们体会到幸福感。所以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人们就追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之后就想被爱,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

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真实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的过程。自我实现的人其实是人格和谐统一的结果。自我实现很脆弱,易消失。故人们缺乏自我认知,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文化环境的约束;人的发展和持续的成长过于依赖与自己的潜能都会影响自我实现。可见非自我实现的人为基本需要不足所驱动,自我实现则被生命价值或共同动机所驱动。

此处有必要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原欲与人格理论加以区别:马斯洛是从需求层次上来描述个体的人格。弗洛伊德则从本能、行动力上来描述个体的人格。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有一个终点(青春期),而马斯洛则认为人格发展是没有终点的。两者划定的人格发展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不同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性本能,而马斯洛则认为是发展的需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马斯洛则更像是一个思潮,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8>.罗洛·梅的分析性人格,是倾向于对存在的分析的存在主义观。罗洛·梅将人格定义为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其人格特征有以下几点:1.中心性:个体在本质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存在体。2.自我肯定:其勇气包括生理勇气、道德勇气、社会勇气、创造勇气。3.参与:即为卷入,参与的程度要把握好,参与过多就会丧失自我中心性。4.知觉: 发现外在、潜在的威胁或危险的能力。5.自我意识:人类独有的自己观察自己的能力。6.焦虑:个体对威胁他的存在的反应。

罗洛·梅认为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一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是一切生命肯定、确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无意识。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受原始生命力的推动。

罗洛·梅还认为所谓的影响到个体存在的形式的非存在形式对人格的影响如下:正是死亡等非存在威胁赋予生命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使个体的存在真实化、绝对化、具体化。过于遵从非存在的形式会失去自我的存在。只有意识到死亡、焦虑对存在的威胁,才能理解它的身上的存在的潜在性,才能升华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才能发展人格。

由此罗洛·梅给心理治疗提供了完整的哲学体系。但其存在主义的理论缺乏相应的技术,思想也过于抽象,术语上更是有些含糊,影响了人们对其理解、研究和应用。

最后,由于认知学派的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已经很详尽,故此处不再多加阐述,只是另外提两个类型理论。类型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德国,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上的差异,可以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类型理论主要有三种,当然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的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也属于此列。

<9>.单一类型理论,单一类型是根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法利提出来T型人格理论就是单一类型理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T型人格的细分:根据冒险行为的性质分为:T+和T-。

T+:表示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方向。如赛车,探险等。T+型人格根据活动特点又可分为:体格T+类型和智力T+类型。体格T+:如运动员。智力T+:如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探新。

T-:表示冒险行为朝向破坏性质,如酗酒、吸毒、暴力等。

<10>.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此处讲A—B型人格。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型人格类型,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常用到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有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一种不安定性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B型人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节奏的生活,在需要耐心和谨慎思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人好,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对于冠心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

从六大理论的整体来看,它们都隐含着一些相似之处: 人格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或多或少的都有在如下假设中阐述:人性的态度是善是恶;人格心理发展的驱动力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人格心理发展的诱因是前动性还是反应性;人格心理现象的内容是可知还是不可知;人格心理现象存在的状态是稳态还是异态;人格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类型是主观还是客观;人格心理现象的的影响因素是属于素质决定论还是属于环境决定论;研究人格的角度是整体说还是元素说;关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可改变还是不可改变等等。

人格结构中隐含着人生种种的心理矛盾:弗洛依德的原欲与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以及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之间的矛盾。阿德 勒的“自卑与超越”的矛盾。霍妮的“真我与假我”的矛盾。多拉德与米勒的“趋避”、“双趋”、“双避”、“双重趋避”的冲突;罗杰斯的“两我”理论,说明人生的基本心理矛盾,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修正和改善“两我”。实质上这些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剖析人生的心理矛盾。

人格发展隐含着根本动力:支持人类生存的,推动人类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始动力”就是“至高无上的求生欲望”。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荣格的“心理能量”;阿德勒的“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奥尔波特的“机能自主性”;马斯洛的“需要”;凯利的“内部的认知动力”。

人格发展阶段隐含着人生发展的轨迹:人的一生就是从幼稚到成熟,再由成熟到衰老的一个过程。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于人生发展轨迹的研究。弗洛伊德的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的五阶段论。荣格的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四阶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的八阶段。奥尔波特的完善统我机能的发展八阶段。

不同的人格理论有之点睛的专有名词:如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潜意识”;荣格的“中年危机”、“集体潜意识”;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社会风格”;奥尔波特的“特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威特金的“场独立”、“场依存”;凯利的“构念”等。这些名词皆是其所在的人格理论的核心。

健康人格模式或指标隐含着理想的人生模式:人格模式就是人认识、适应和改造世界,从而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行为方式。以怎样的方式解读世界,以便创造幸福的生活呢?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人格。例如:对于健康人格特点,荣格提出的个体化;艾里克森提了8标准;奥尔波特提了7标准;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5标准;马斯洛提了15条标准,虽各不同,但却具有8个共同特征:A、客观性 B、人际关系融洽 C、有创造性 D、情绪上的安全感 E、独立性和自主性 F、强烈的道德感G、高峰体验、H、注重现在。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有其相一致且相呼应的研究方法甚至是评判、治疗的工具:弗洛伊德有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生活失误分析等研究方法。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的个性问卷(EPQ);班杜拉的系统脱敏疗法、代币法、厌恶疗法、自我反馈疗法等;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凯利的“固定角色疗法”。

阐述完人格心理学的六大理论,以下便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之处: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阴影”是否可以看成是具有生物性倾向的人类的本性,而“自身”是否可以看成是具有社会性的倾向的人类的本性呢?如果说“人格面具”是外在的伪装,那么“自身”是否就是内在的本质呢?荣格在他的健康化指标中提到要“个体化”,所谓“个体化”首先就是要将“人格面具”的影响减到最低。我觉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多多少少都带有“人格面具”,这不仅是社会特殊环境的要求,更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如果一个人将其“人格面具”的影响减到最低,这样一来这个人在社会化的环境中不是会与社会脱节吗?那么其人际关系能和谐吗?就如心理学上讲求“黄金法则”——向希望别人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可是当整个社会都在以“反黄金法则”行事,那么坚持“黄金法则”的人也许是纯粹的自然人,却不见得是完美的社会人吧?

在荣格所讲的“心理能量”中提到了“等量原则”和“熵增加原则”我不是太理解,故没有在阐述理论中提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有提到“约拿情结”——即人想展示自己的潜能,但在现实中又必须掩饰这些潜能,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矛盾。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低调,一种示弱。那么“约拿情结”究竟算是人的社会行为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约拿情结”使人既不会焦虑又不会失礼于人前呢?

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一些书中很少介绍,这种量表在什么时候用最为恰当呢?它是否真如它的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涵盖全面呢?为什么在平时的人格测验中大家几乎都不使用它呢?

罗洛.梅的分析性人格理论认为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一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是一切生命肯定、确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无意识。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受原始生命力的推动。那么“原始生命力”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究竟是什么?或者“原始生命力”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的?当“原始生命力”占有了一个人的整个自身,无视他人的独特性和欲望,无视他人的整合需要,无视社会的共同准则时它是否就是一种于个人为“善”,于他人乃至社会为“恶”的生命推动力呢?那么这时这个“原始生命力”是否就意味着是自私呢?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人格以及人格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更加全面的理解它。

第五篇: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以对个体的深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它又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分析论所作的假设是有关所有的人,但它特别关注个体差异研究以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此外,精神分析足以代表心理动力论,十分重视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在精神分析论里,行为是各种动机、驱力、需要及冲突之间斗争与妥协的结果。行为能够直接地或通过一种微妙的、伪装的方式来体现动机。同样的行为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动机,或同一个人的不同动机。例如,进食能满足饥饿者的需要,也能象征性地满足爱的需要;或是精神分析者满足帮助他人的需要,满足发现心理功能的新方面的愿望,满足对他人私生活的好奇,又或者是这些或那样动机的复合组成。医生在满足帮助他人的需要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病人由于疾病与躯体伤害所引起的焦虑。因此,任何行为和目标能在同一时刻满足各种不同动机。行为的这种性质是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最后,行为发生在不同的觉知层面上,个体于是或多或少会觉察到自己各种行为背后的力量。

精神分析关于人的观点,其核心即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能量由此流出,由此转移,或象水坝挡水一样积累起来。总之,能量是有限的,倘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则以其它方式释放的能量也就相应地减少。人用于文化目的的能量抽取自性目的的能量,反之亦然。如果能量在某一表现渠道受阻,他就会发现其它途径,通常是阻碍最少的途径。所有行为的目标都是享乐,也就是紧张的减除或能量的释放。

除了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之外,还认为人是受性和攻击的本能所驱使。弗洛伊德之所以认为攻击在人类行为中很重要,主要是基于观察,但对观察所作的解释,可见他的哲学观。在漫长而血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弗洛伊德在1920 年出版了他关于攻击和死之本能的理论。

除了强调攻击驱欲之外,弗洛伊德还极为强调性驱力,以及这些驱力的表现与社会之间的冲突。重视性表现的压抑,似乎和弗洛伊德及其病人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有关。弗洛伊德认为,追求愉悦的人也就处在与社会、文明相冲突的状况之中。人依据“快乐原则”而作用,寻求各种欲望“毫无约束的满足”。然而,这样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要求背道而驰。原本要释放在追求快乐与满足的能量,现在必然被压抑并且遵循着符合社会目标的途径。弗洛伊德相信科学活动、艺术追求,实际上全部的文化产物,都是性与攻击的能量以较为直接方式表现受阻时的表现形式。个体与社会冲突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痛苦和神经症。

总而言之,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为性及攻击的驱力所驱动,朝向快乐的追 求而运作(紧张的减除),遵循规律的法则而发挥功能,但是经常意识不到行 为的决定力量,并且基本上与社会对本能表现的限制相冲突。

弗洛伊德自己否认他的精神分析论与哲学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弗洛伊德发现哲学家的思想远离科学的严密性,他把精神分析看是心理学 的一支,科学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人格理论,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所进行的观 察。他明白理论终将会改变,也明白精神分析论对科学心理学的终极贡献就是 他所进行的观察,弗洛伊德的观察主要是以对病人的分析为基础的,而且他几乎不用数理的方法在实验室里验证精神分析的一些原理。

精神分析这个词有三个含义:一种人格理论,一种治疗方法以及一种研究技术。

依据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精神生活能够以我们对现象觉知到的层次来描述:意识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前意识与只要我们注意就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潜意识则与我们没有觉察到,并且也不可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除非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通过分析梦、口误、神经症、心理症、艺术作品以及宗教仪式等现象,弗洛伊德试图理解潜意识的本质。他发现,在精神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潜意识是不合逻辑的,没有时间观念的,也没有空间观念。潜意识中的现象有流动性和可塑性,这在我们理性而清醒的生活中是观察不到的。但在梦中、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表现中,潜意识的表现就变得非常清晰。

1923 年弗洛伊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来界定,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依据理论,本我代表一切驱力能量的来源。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起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与攻击的本能,本我依据快乐原则来获得,即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和本我正好相反的是超我,这一结构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对好的行为给予奖赏,对坏的行为给予惩罚。超我有时在非常原始的层面作用,因此相当不合现实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分辨思想和行动,只要想到某些事情,即使没有导致行动,也会有内疚感。理论中第三个结构概念是自我。本我追求快乐,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自我的功能就是根据现实和超我的要求,来表达并满足本我的愿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则依据现实原则——本能的满足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这时将获得最大的快乐并遭受最小的痛苦及否定性结果。依据现实原则,本我的能量可以被阻碍,转移,或者是慢慢地释放,这都得根据现实的要求和良知而定。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一个能量系统,所遵循的法则和其它能量系统相同。能量的表现形式可以改变或转移,但本质上还是相同的能量。在这样一个理论构架之下,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过程观点,也与能量的表现、受阻或转移的方式有关。根据理论,所有心理能量的来源都存在于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正寻求表现并消除紧张。这种状态称为本能或者称为驱力,它们是不间断的、不可避免的力量。将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包括先前的自我本能和性的本能,后者是指个体具有一种返回无机状态的目的。生之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死之本能一直是理论中争议较多且最不易接受的一部分,而多数分析学家更多地用侵犯性本能来代替。性本能和侵犯性本能都被看作是本我的一部分。在精神分析论中,本能的特点是朝向紧张的立即解除并以获得满足和快乐为目标。满足的途径是通过外部剌激或物体。精神分析中的所有过程都能够被描述为能量投入到某一事物,(称为“宣泄”,译注)或抑制能量的投入(称为“反宣泄”,译注)。后者即抑制本能的满足,由于这一过程会消耗能量,所以经常努力抑制的人,后来也会感到疲乏和厌倦。本能的表现与抑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精神分析论的动力学基础。这里关键的概念是焦虑。在精神分析论中,焦虑是痛苦的情绪体验,代表对有机体造成的威胁或危险。个人处于这种“悬浮飘渺”的焦虑状态之中,无法把自己的紧张与外界的物体联系起来,与恐惧状态不同的是,个体确知恐惧的原因。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的理论有两个。第一个理论认为焦虑是性本能未释放的结果——受阻的力比多。在后一个理论中,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是危险正在逼近自我的信号。在此焦虑是一种自我功能,警告自我要对危险采取行动。个体发展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来对抗焦虑。我们在潜意识中发展出一些方法来曲解现实,把真实感受逐出意识之外,使我们不再感受焦虑。其中最原始的一种防御方式是投射,投射就是把自己内心不为外界接受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认为那是他人的想法。第二种防御机制是否认,可能是对现实的否认。另外一种对付焦虑和威胁的方法是把事件从记忆中抽取出来,或者把情感的成分从记忆或冲动的内容中抽取出来,在这种抽离(isolation)的防卫方式中,冲动,思想或行为并没有从意识中被否认,而是否认了与之相伴的情感成分。采用抽离之防卫机制的人通常也会使用抵消(undoing)之防御机制。在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中,个体有了不为人接受的冲突或想法时,就以承认并表现其反面来防卫。还有一种防御机制是合理化个人对行为重新解释,使其看起来合理且易于接受。最主要、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即压抑,压抑就是把思想、观念或愿望从意识中除去。

发展理论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个人以生理发展为基础而经历的各发展阶段;第二是从发生学的观点,强调早期事件对以后一切行为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理论对思考过程的发展,强调从原发思考过程进入次级思考过程。原发思考过程是潜意识的语言,在此现实和幻想是难以分辨的。继发过程是意识的语言,是学习、思维、记忆和现实验证的语言。与些相对应的是自我,以及稍后的超我的发展。

精神分析论中的发展理论,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来源在于躯体的紧张状态,大多集中在身体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性感带。按照理论,躯体的主要性感带的发展和改变是由生物成因来决定的。分别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对同性父母认同的发展是性器期的重大事件,并且也是一般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艾里克森是自我心理学的领袖人物,以心理社会的观点描述了发展的过程而非仅以性欲的发展来描述,划分了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精神分析论强调早期生活事件对日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其它理论则认为 人在整个一生中极有可能发生改变。

应用与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人格的临床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差异和对人的深层次研究。此外,该理论的核心是对无意识过程和动机之间相互作用的强调。本书的一 个核心主题就是人格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了观察人的各种方式并与这 些方式结合在一起。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人格理论与心理治疗或改变的方式有 所关联,理论和治疗将反映某些共同的基本假设。我们将考察精神分析的基本概 念是如何反映于对人进行评价的各种途径以及心理疾病的理解和治疗中。

评价——投射技术

虽然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了许多不同的人格测验,但是与精神分析理论联系最 紧密的当属投射技术,主要有两种投射技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精神分析理论与投射测验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看: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和人格功能的复杂组织,人格被看作是一种过程,个体通过这一过程把组织和结构附着在情境的外部刺激之中。在反应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投射技术使最大限度的反应独特性成为可能。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和防御机制的重要性,投射技术不涉及给反应提供线索的指导和刺激,并且测验的目的和对反应的解释也是隐藏的。3.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从人格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获得对人格的整体理解,而并不是把行为解释为单个的部分或人格特征。为了获得对人格的整体性解释,使用投射技术的临床心理学家一般是根据测验反应的模式和组织而不是把单个的反应理解为个人的突出特征。

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编制的,罗夏认为大体上,墨迹测验的资料与对无意识及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解是有关联的,因而他本人也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对被试的反应给予解释。在对罗夏测验的解释过程中,人们感兴趣的是反应或知觉形成的方式,反应的原因,以及反应的内容。符合墨迹结构的知觉表明了适应现实的良好心理功能水平。但另一方面,不符合墨迹结构的不良反应表明了不现实的幻想或奇异的想法。被试反应的内容造成了对被试人格的多种解释反应的解释并不仅仅根据一个反应,而是从整体反应结果而得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每一个反应都对个人的人格提供了假设或可能的解释。随后再根据对其它反应的解释,整个反应模式的解释以及被试进行罗夏测验时所表现的行为的解释来检验这个假设。关于被试进行反应时的行为表现,测验者记录下所有的异常行为,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解释的资料来源。

最广为使用的投射测验当属墨里和摩根编制的主题统觉测验,墨里认为,TAT 测验是用来揭示无意识的过程和被抑制的趋向。其中所包括的假设就是,被试并未意识到他们讨论的正是自己,因而他们的防御也就可以忽略了。被试在TAT 测验上的反应可以根据墨里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印象来系统地记分。TAT 测验应用于人类动机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中。TAT测验假设,表达出来的幻想(TAT 图片中的故事)和潜在的动机之间,和行为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这些假设的检验得出了形形色色的结论。幻想既和行为动机的表达有关,也可看作行为动机的替代性表达。所以,举例来说,具有强烈攻击动机的人可能会在幻想(TAT 测验)及行为中表现其动机,但也有可能只在幻想而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投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研究目的,可以同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理论有关。

他的理论最关键部分均来源于对这些病人的观察。在研究过程中,他断定这些病人的心理功能过程和神经失调的人相比并无特殊之处,但在所有人身上,这些过程是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的。因而,虽然他的理论究其来源是以对病人的观察为基础,但精神分析理论也是关于人格功能的一般性理论,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异常行为的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切心理疾病都和努力满足滞留于早期某一发展阶段 的本能有关。因而,患有心理疾病的个体仍旧寻求以婴儿的方式获得性与攻击的 满足。但由于本能的满足与过去的创伤有关,所以它将会引起的焦虑以及让自我 处于危险。因而,同样的行为就会引起快乐和痛苦这样一种冲突状态。

总结心理分析的心理疾病理论,即个人在发展中受到的阻碍和欲望与恐惧的 冲突有关。这些欲望和恐惧曾经是儿童时期生活的一个部分,现在又进入到了青 春期和成年期。焦虑是冲突引发的痛苦的体验,个人通过防御机制试图解决冲突。但是,如果冲突太激烈的话,防御机制的使用就会导致脱离现实的神经症状或精 神病。症状表现了发生在欲望(或驱力)与焦虑之间的无意识冲突。任何一种异 常行为都有冲突的存在,而这样的冲突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的欲望与恐惧之间的 矛盾。在这个意义上说,成人在某些条件下有些方面和孩子是相同的,如同那些 有压力的人可能会变得更加活跃、更令人讨厌。

心理分析的成长理论说明,个体的人格是由于适度的挫折而循着正常的过程来发展。在发展的特定时期,如果挫折过多或过少,人格就不能正常发展从而产生滞留现象。这样一来,无论情境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个体都会不断地重复某种行为模式。

弗洛伊德在早期以发泄催眠法来改变行为。他所持有的观点就是,将受阻的情绪释放后才能解除神经病症状。后来他发展了第二种方法称为“清醒暗示法”这种方法是弗洛伊德把手放在病人的头上,鼓励病人回忆并面对被压抑的过去的情绪经验。以后随着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兴趣渐浓,他把自由联想法作为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在自由联想中要求病人向分析者报告浮现于脑海的每个想法,不要延迟报告,不要隐瞒不说也不要阻止任何想法进入意识状态。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通过自由联想,病人和分析者都能超越梦的外显内容而进入梦的潜在内容,进入表现潜意识欲望的的潜在意义

起初,弗洛伊德认为只要使潜意识的想法进入到意识状态来,就足以达到改 变及治疗的目的。这与早期强调被压抑的记忆是心理疾病的基础是相互吻合的。弗洛伊德后来认识到这不仅涉及到记忆的恢复。更确切地说,对隐藏的欲望和冲 突获得情绪上的领悟也是必要的。心理分析中治疗与改变的过程就是要抓住从前在潜意识里的情绪与欲望,并且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与这些痛苦的体验斗争。

总之,心理分析可以看成一个学习过程,在其中个体重新开始并完成被精神官能症打断的成长过程。有关的原理就是让病人在松弛的环境中,重新面对以前 不敢触及的情绪体验。所应用的方式就是利用病人情感转移的关系,并使之产生 情感转移的神经官能症。情感转移是指病人对分析师产生一种态度,就像他在早期对父母形象所表现的基本态度一样。

在早期与弗洛伊德分裂的许多分析家中,创建了自己的思想流派的理论家有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和卡尔.G.荣格。他们俩都是弗洛伊德在早期的重要追随者,阿德勒是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而荣格则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他 们都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了性本能因而和他发生了分歧。与荣格的分裂对弗洛 伊德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因为他已经把荣格视为其继承人。也有其它的理论家与 弗洛伊德决裂并创建了自己的流派。但是,阿德勒与荣格是其中最早的也是最著 名的两位。

可能弗洛伊德与阿德勒最重大的区别就在于阿德勒对社会驱力和有意识思 维的重视程度要甚于对本能的性驱力与无意识过程的重视。阿德勒在早期对器官 缺陷及其补偿感兴趣。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某种器官缺陷感的话,他就会努力通 过加强该器官或发展其他器官来获得补偿。阿德勒理论突出的一点还有,它强调了人们怎样对自我的感受做出反应,怎样对把他们的行为引向将来的目标做出反应,以及兄弟姐妹间的出生顺序对其心理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荣格继阿德勒之后数年,于1914 年与弗洛伊德分裂并创建了分析心理学。与阿德勒一样,他并不赞同对性欲的过分强调。相反,荣格把力比多视为一种普 遍的生命力量。他认为性欲虽然是一种基本的能量,但力比多还包括其它追求快 乐和创造性的能量。荣格接受了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强调,但他又加进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按照荣格的观点,人们将过去几辈人的经验积累于集体潜意识中。集体潜意识不同于个体潜意识,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所以集体潜意识为所有人类共享。集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普遍的意象或象征,也称为原型。荣格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强调了人们是怎样应付相反的力量之间的争斗。荣格的理论还提出了内倾与外倾两种相反的态度。每个人在与世界接触时,其中一种态度会占据优势,而另一种态度总处于劣势。

凯伦.霍妮在德国接受了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她于1932 年移居美国。之后 不久,她与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决裂,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与精神分析的训练 程序。霍妮与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分歧可能在于个体是受普遍的生物因素还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霍妮对文化因素的重视是源于下面这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弗洛伊德对于女性的论述使霍妮思考文化的影响作用;第二,霍妮和另一个精神分析家弗洛姆的交往使她重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作用。第三,霍妮在治疗中发现,欧洲和美国的病人在人格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促使她更加认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些发现还使她得出如下结论:人际关系是所有健康的以及不正常的人格功能的核心。在对神经症的作用方面,霍妮强调的是个体怎样对付基本焦虑。她的神经症理论认为,患神经症的人在对付基本焦虑的三种方式上存在着冲突。这三种类型或神经症倾向被称为趋向他人,反对他人和逃避他人。三者均体现了神经症的本质特征,即个体缺乏变通性及无法实现自我潜能。

沙利文的理论被称为“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极为关注在焦虑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婴儿和母亲的早期关系的重要性。母亲在最早与婴儿的接触中,可能会把焦虑传送给孩子。因而,焦虑就其特征来说从一开始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自我是沙利文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同样有其社会起源。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交往时所体验到的感受,以及来自孩子对他人评价的反响评价或感知。自我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与焦虑和安全体验有关的部分,包括与愉快的体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与难以忍受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部分。沙利文对社会影响作用的强调贯穿于关于人的发展的所有观点之中。

对理论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这个人格理论时,必须记住三点。第一,我们要弄 清楚我们考察的是理论发展的早期还是晚期。虽然精神分析学在强调无意识和早 期事件这个方面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但自1900 年《梦的解析》出版到1938 年弗 洛伊德逝世的几十年间,该理论的确有了重要的发展。其次,在评价精神分析理 论时,我们要弄清楚我们考察的是理论的全部还是部分。最后,在评价精神分析理论时,我们必须把精神分析理论与精神治疗法区分开来。

弗洛伊德的重要贡献,应首推他观察的丰富性以及他对人类行为细致入微的 分析。其次是他注意到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同时也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解释。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表面上相似的行为可能有极不相同的前因,而相同的动机又可 能导致不同的行为,弗洛伊德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因此他建立的理论几乎能解释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没有一个理论能像精神分析理论那样解释如此广泛的行为,也很少有理论能够注意到个人的整体功能。

从理论的整体来看,值得一提的缺点主要有两个,第一点有关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的看法,第二点有关精神分析理论的科学地位。实质上,这两方面的批判都是针对精神分析理论用以解释行为的能量模式和界定概念的方式提出的严重质疑。

下载04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04第四章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人格理论[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心理咨询期末论文 读阿德勒《超越自卑》 这学期我选修了心理咨询这门课,一方面是对心理方面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自己有时候情绪会不太好,想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和调节方法。 期末......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12.135篇

    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 ——迷茫时期的勇气心理学(珍藏贴) 1.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强,看起来比一般人优秀的人,其实有着强烈自卑感。 2.人只有彻底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对困境,培养自......

    荣格、阿德勒、NLP相关读书报告

    《人格心理学 读书报告班级: ********班 学号: ******** 姓名: 王*___* 日期: 20年12月28》日这一次读书收获颇丰,因为在了解人格理论的过程中,我看了不同种类的四本书,有近代的,也......

    旅游心理学人格理论作业——情景剧5篇范文

    旅游心理学人格理论作业 情景剧:我要投诉 事件简述:张先生等15名游客和某旅行社签订了上海三日游的旅游合同。旅游团上午8时到达机场,准备乘坐9点钟的飞机。由于突下暴风雪,飞机......

    《心理学》个人笔记

    第三章注意 一、概念解释 1、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2、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

    个人心理学感悟

    个人心理学感悟 一开始觉得学心理的人热别的神秘,现在的觉得学心理学的人特别的艰辛!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请听我细细的讲来! 就可以知道人家的心理活动,看一眼就可以知道对方的......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篇

    《自卑与超越》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阿德勒自卑与超......

    心理学专业个人自我鉴定范文大全

    心理学专业个人自我鉴定范文自我鉴定是个人对一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进行自我总结,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自我鉴定吧。我们该怎么去写自我鉴定呢?以下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