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7:5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一篇: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 要:职工岗位创新是在一线生产过程中,职工自发进行的开放式、渐进式的群众性创新行为,同时也是当前公司降本增效、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重要手段,更是公司一项长期工作,成本控制需要从细节着手,岗位创新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有效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职工发现问题、主动改进的意识,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就岗位创新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寻求解决办法,提升该项工作的成效,让岗位创新工作焕发新活力。

关键词:实践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142-02

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还将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各大钢铁企业如何实现困境突围,赢得一席生存之地。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只有通过审视企业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企业自身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

面对极其严峻和困难的钢铁行业形势,龙钢公司积极号召全体职工眼睛向内找差距,紧盯成本要效益,全面调动各级人员挖潜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在产品和服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凸显在生产成本的竞争上,钢铁价格的持续下跌,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企业的自身局限,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体制、新举措,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重大挑战。龙钢公司工会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借鉴相关企业的经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4月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岗位创新、降本增效”工作,旨在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节资降耗的工作热情,鼓励广大职工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控、营销采购、生产运行、工艺技术、设备能源、安全环保、工程项目等方面工作中去。

通过一年多的推进和运行,该项工作得到一线职工的认可。2014年共收集岗位创新项目281项,审核通过167项,其中金点子42项,组织现场验收后共认定项目130项,其中A级项目4项,B级项目27项,C级项目99项,预期年创效不完全统计1644万元。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向纵深开展,提升全员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节约意识,龙钢公司于2015年2月份对岗位创新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实行了“简政放权”,这一举措充分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创新动力,截止5月份,公司岗位创新项目达617项,其中A级项目17项,B级项目127项,C级项目383项,D级项目90项,预期年创效不完全统计2000余万元。岗位创新工作在龙钢公司的实践

1.1 开展岗位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岗位创新落点在于企业每位职工,职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职工创新能有力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不仅创造物质层面的成果,同时还能创造精神层面的成果。一方面公司的一线职工,对于一线生产情况非常熟悉,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流程、时间安排等,他们是职工??位创新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职工通过创新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和成本,提高收入,这是岗位创新的主要动力;而企业则可将职工的创新成果进行更大的范围推广、实践和持续优化,最终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创新,全面提高企业效益。

1.2 工会组织在岗位创新工作中的作用

在职工创新工作中,工会组织的平台作用和推手作用不可替代,工会组织全力为职工创新工作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在普及、推广及表彰先进等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一方面各级工会以鼓励岗位创新为重点,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资源共享、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围绕企业当前的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不断创新积极营造创新文化的氛围,积极培育务实创新、追求卓越、鼓励尝试、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努力营造人人能创新、事事可创新的环境氛围,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岗位创新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创新方法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岗位创新工作开始在公司实践的半年多时间里,广大职工对于创新的认识多半停留在传统概念上的“颠覆式”的创新,前所未有的创新。因此常常听职工抱怨自己岗位没有可创新的源点,自己没有创新的能力也懒得去创新等等。部分一线职工并没有真正立足岗位,沉下心来深入思考本岗位的创新工作应该如何去做。另外,广大职工不同程度的存在创新思路太窄的情况,对创新的认识局限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上,没有大胆思维,深入思考,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其实还包括理念、管理、产品、营销、服务等各个层面的创新。

2.2 缺乏创新知识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职工的学习能力远不如私企,多少还存在铁饭碗的思想;加之职工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老工有经验没学历,新工有学历没经验;另外,因为大部分岗位职工工作内容的单一,决定了其知识层面比较窄;加之一线职工因工作性质的原因,缺少与外界的学习和沟通,因此自主创新的路越走越窄。

2.3 缺乏有效创新

每个月从基层上报的创新成果比较可观,但是非常有效值得全面推广的项目为数不多,不同程度的存在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创新泡沫”,甚至有职工把创新当差事,为了收入的提高所做的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行为。在企业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我们更加需要和追求的应该是有效创新,每位职工应将创新与企业发展、自身成长很好的结合起来,把创新当成责任和使命,用一种大气和豁达,拼劲与闯劲、释怀与舍得的心态去创新。

2.4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一年多的创新工作实践中,公司岗位创新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曝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岗位创新工作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创新成果如何实现固化,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三是创新成果如何实现行之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四是创新成果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即由个人创新到班组创新最后上升到企业的创新。

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岗位创新工作

3.1 从可操作可模仿的创新方法入手

企业创新需要落到实处,工会组织要加强引导一线职工掌握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是事关创新的成败。根据企业目前的职工队伍的综合素养,我们需要的是从具有可操作性、可模仿性的创新方法入手。比如加强对小计小改的深入研究,先从“改进式”创新入手,从模仿学习创新,进而在更高层次模仿并进行更高水平创新。创新需要一步步去做,创新需要从小处着眼,贴近需求,简单快捷;一?的创新更应该应着力于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易于推广的项目,因此我们的一线职工定要在“如何可行”上去多思考、做好文章,下好功夫,每一步都需要有可行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山东电力基层班组的“头脑风暴法、创新十二法”等,根据自身岗位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班组创新方法,并让这种创新方法在一线岗位横向流动。

3.2 实行多措并举,上下齐动的创新模式

一是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和探讨,对职工技术培训常抓不懈,通过有效的方法,激发职工学习创新知识,拓宽自身创新知识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学习邯钢的网上练兵,通过攻关式的学习法,既掌握和提升了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又了解了相关岗位的技术知识;二是定期加强组织班组间、职工间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将相互间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充分结合,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取更多的创新灵感,更好发挥职工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三是充分利用发达的通讯设备和宣传平台,加强职工对外界的认识和沟通,拓展创新知识面。

3.3 注重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

工会组织需要引导和鼓励职工首先要有奉献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善于创新、勇于攻坚的团队,因此要引导职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班组团队和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上,在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赢得更大的发展平台与价值实现空间。

工会组织需要注意创新文化的培育,逐步追求“有效创新”。加强营造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要把培育创新文化与培养创新人才结合起来,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认可,创新价值得到尊重与实现。应注重激发每名职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能和主人翁责任感,为职工创新提供必要的精神与物质支持,建立职工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双轨激励模式,既调动职工个人的积极性,又体现团队协作,效益共生,实现同一目标下的价值认同,在有效创新中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3.4 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

一方面是制度的保障。对于创新成果不仅以数量论成效,同样要以质量论成效,充分发挥创新小组成员的专业作用,制定相对公平的评价机制,对于创新成效不佳的团队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成果固化、推广和应用的相关制度,并持续进行跟踪和督导,对不适宜的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将创新制度规范化,使得该项工作开展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是要根据企业实际,灵活运用一些宣传手段和载体,促进创新成果的固化和有效推广,最大程度的激励职工的内在潜力。比如将个人创造力汇聚、整合、提炼,形成可推广的岗位创新成果,从而将“有效的创新成果”制作成画册,将创新的背景、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包括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适用范围以及安全性、实际应用等加以说明,并配有创新过程中的原始图片,使职工的劳动成果一步步跃然纸上,这其实对于职工来讲是莫大的荣誉,是一种精神动力,因为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承载着创新者的汗水和心血,加以珍视会极大提高职工的创新进取心,也更好的宣传了创新成果,鼓励了职工个人甚至是班组团队的创新热情,也有利于企业汇聚整合创造力。

第二篇:工程硕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工程硕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解决办法*

刘建秀汤富强郑民欣宁向可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摘要:校企合作在工程硕士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实际,针对课程学习、遴选导师、学位论文等不同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供高校培养工程硕士部门参考。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ster’s Student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LIU Jian-xiu, TANG Fu-qiang, ZHENG Min-xin, NING Xiang-ke

(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School-business collabo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ster’s student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with students’course studies, selection of supervisors and preparation of degree thesis, specific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for improving the situation.Key words: master in engineering;training;problem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已经为我国的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它不同于普通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之处是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1]。近年来很多科研院所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对其培养模式和目标,尤其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和管理、论文设计及回岗后的工作反馈,全面地作了讨论和分析。我们承认工程硕士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并且收到了喜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它依然存在很多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课程学习阶段的问题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方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半脱产方式,部分课程要选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授课。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在课程学习阶段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一些企业希望以工程实际为中心选择课程,而学校则是按工程领域培养人才,并且认为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应比工学硕士生的专业面更广,更需要打好理论基础。这样便出现企业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愿望与学校按人才培养规律打好理论基础的矛盾。

第二,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工程硕士生大部分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出差较多,业务繁重,脱产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导致学习质量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全国各高校大都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都是满天灌,单科独进。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2],让工程硕士生无法消化吸收所学课程,尤其是对那些毕业时间较长、年龄偏大、基

础和专业知识相对陈旧、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感到更难。结果是学生出勤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有些教师讲课脱离实际,需加强工程实践的锻炼和调研。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很高,他们在授课时偏重于理论教学。这种讲课方法对于从实践工作中来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因其工作本身就是实践,而且只有实践,很少有时间探讨这些理论问题。

二、遴选导师的问题

目前工程硕士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和企业各出一名导师,共同指导学生[3]。双导师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吸收校外新鲜血液加入导师队伍,集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于一体,突出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单

一、封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校内外两位导师合作指导、切磋经验、互相交流,有利于工程硕士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并能促进导师实践经验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实施阶段,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导师的遴选问题。高校对硕士生导师的确认,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但是在企业的导师选择上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因为作为企业导师候选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由于其主要从事一些实践工作,如果按照高校的标准来遴选企业导师,在实施时就会比较困难。况且除了大型企业,一般企业没有足够的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这就难于选出企业导师。

第二,企业导师的作用问题。由于企业导师的人选一般都是各个企业的领导或技术骨干,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或者只是在举行论文答辩时才临时出现,在整个学习阶段和论文工作中,失去了双导师的意义。

第三,学校导师的层次问题。现在学校导师方面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指导工程硕士学生的比例逐年在减少。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师资也出现紧缺,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因其自身科研任务非常繁重,有的还担任行政工作,因此目前承担工程硕士生指导工作的,主要以副教授为主。这意味着工程硕士生难得在著名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课题研究,这是企业所不希望的。二是在工程硕士导师队伍中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比例越来越少。

第四,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之间在协调上存在问题。学校导师相对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无法解决学生带来的实践性较强的问题,而企业导师正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这时候就会出现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协调问题,两者协调好是互补,协调不好就可能相轻,不利于对学生的指导。

三、论文阶段出现的问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高校培养出的工程硕士生质量好坏直接体现在硕士生所做的学位论文是否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了工程硕士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攻克科学技术难关的能力等[4]。因此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一,论文选题。根据有关规定,工程硕士的论文课题必须来自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要求论文选题内容来自企业生产和科研实际,能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去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难题,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在选题方面,学校对创新有一定要求。而作为企业,它的主要标准是能用于实践,最终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益。企业认为工程技术革新一般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他们认为,只要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便是理想的工程硕士论文选题。这些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课题,其学术水

平可能存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解决好学校和企业在选题上的矛盾。

第二,论文写作。学位论文要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下完成,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其时间均不少于1年半。但是在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些要求有时很难做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两位导师之间或学生与两位导师之间的三方交流,则由于种种原因而并不顺畅[5]。然而,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这种交流对学生能否提交一篇优秀论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论文答辩。有些学校在进行工程硕士的论文答辩时,答辩组成员由学校和企业双方抽调的人员组成,这时有可能出现答辩组不能客观评价论文质量的情况,一般是要求过低,即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论文就行,最终的结果是只要参与答辩的都能通过。另外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毕业率,也会变相降低论文标准,最终使其质量很难达到硕士的水平。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

(一)课程问题

由于工程硕士与高校其他硕士性质不一样,它培养的是直接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属于订单式培养。因此在开设课程方面,就要结合其特点,多开一些与工程实际相关的课程,对一些基础课程(如数学、自然辩证法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课时应该适当缩减。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结合工程硕士生的特点,提倡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工程硕士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考核可采用写读书报告、写论文、搞设计的形式[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参与和实际动手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师问题

在企业导师的遴选上,除了要有一定的标准外,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企业确实没有符合标准的导师人选,可以聘请其他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6],这时该企业可以选出一名经验较强的本企业技术人员与聘请的高级工程师一起作为企业导师。这样做既方便了与本企业沟通,还对本企业尽快培养自己的导师有很大帮助。企业还可以按工程领域成立工程硕士生指导小组,实现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对于企业导师来说,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间分配上,企业可以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为企业导师减轻其他工作方面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导师的职责。

(三)论文问题

对论文的选题,企业希望研究生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如果按照学校的选题标准,这些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课题则难以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面临的问题除了发现知识外,更多的是如何应用当今已有的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去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工程问题,其实质是知识的应用问题[7]。由此可见,只要精心指导,工程硕士以工程技术改造为课题作为学位论文,其学术水平同样能达到要求,因此在选题方面还是以企业的标准为主较好。

在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学生、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的三方交流机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

为了防止工程硕士论文的答辩走过场,应该在论文答辩前对论文实行盲审,其方式是在论文答辩前将其送审稿交由校外的专家进行评审,并由这些专家写出评审意见。只有盲审通过才能参加答辩。盲审保证了对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真实性。

总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尚需做许多工作。要继续收集企业、学生、学校对工程硕士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使工程硕士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冰,沈岩,康飞宇.工程硕士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及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2]陈子辰,沈满洪.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的十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9). [3]高述珉,沈岩,刘惠琴.校企合作培养应届推免工程硕士生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

[4]陈皓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 [5]张海英,汪 航.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5).

[6]纪 承.基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 [7]林建一,陆洪,王玮.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应对措施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

第三篇: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知识体系零散,基础知识不扎实,阶段考试成绩不稳定:

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对某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习题处理有困难。在后续课程中涉及到

此类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进一步的学习困难。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久而

久之,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解决方法:

(1)自己应该先分析自己。自己对自己最了解,知道自己的学习中哪个环节最薄弱最需要帮助,只要把这个环节打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事半功倍了。也可和老师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找出关

键问题出在了何处。

(2)制定学习计划。老师为学生其制定好一个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包括时间计划、学习内容

和形式等等。因为中学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过程,有些问题累积的过多,需要系统的来

解决,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真到综合训练和考试的时候,问

题依然会存在。

(3)要从思想上让学生下定决心,努力实施。解决自己沉积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

要有恒心、耐心,切忌耍小聪明,敷衍了事。无论采取什么方案,都要扎扎实实的去做。要

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是自己的,家长和老师是来帮助自己的,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己一

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跟家长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才能让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

题。

二、平时的作业题都会做,但考试总是考不了高分

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老师在每节课后留的作业都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正确率也比较高,可

是一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分数就不理想了,平时会做的题也做错了,稍微综合一点的题目

也不能拿满分。如果长期下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考试时底

气就不足,做题犹豫不决,耽误考试宝贵的时间,就会直接导致成绩下降。

解决方法:

对于平常的课后作业、练习的目的是用来巩固、加强所学知识点记忆、理解和运用,并检测对

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般多为专用知识点练习题目,综合性不是很强。期中、期末考试是阶

段检测性考试,是综合考察学生们对本阶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题目中往往会把知识点进行综合,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他们只是对基本知识点达

到了理解掌握的层次,还没有达到综合运用的层次,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没有能够形成知识

系统。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分析这个题目的设计思想,在今后遇到相

关问题的时候,就会比较熟练。

另外,学生在平时完成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不要有拖拉的毛病。因为考试的时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气氛、心态都和平时有所不同。大家在平时如果对待作业和练

习以考试的状态处理,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比较从容自如,更好的把握每一道考试题。

三、考试前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复习什么

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每次到考试前复习的时候,看着自己的课本或笔记,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该看、该记、该练,既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心情。因为没能进行充分的准备,盲目

应考,总会给自己造成遗憾。

解决方法:

应考也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付每一次的考试,都要认真分析考试目的和重点。

期中期末考试属于阶段检测性考试,目的是用来检测学生对本阶段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

对于期中期末考试一方面要梳理自己所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重难点在哪里、典型题目、以往试

卷等等,期中期末考试中也不乏一些原题出现。书要学到只剩下目录,也就是对于自己所学内容烂

熟于胸,就能把本阶段知识点、重点、难点、典型题目、自己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有的放矢,就

容易把握复习要点了。凡是自己记不起来的、模糊的,一定是自己掌握不好的,需要在考前下功

夫的内容。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题目设置的综合性更强,应考就更复杂一些。

四、平时见了老师也没有什么问题问,可是老师问的问题总是不会

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每次老师问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自己总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看

到其他同学问的问题,自己也不明白;而且老师提问的时候,自己也答不上来。长此以往,自己

就对知识点理解出现了误区,掌握不好,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造成隐患。

解决方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点的学习不够认真。对于同在一个课堂上听课,因为自己的走神,可能会漏听很多信息,甚至是对这个知识点很关键的信息。这样,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就

会产生一知半解的情况,好像知道,又不全知道。自己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误会:这个知识点我掌

握了。但是一到做作业、考试的时候,这种误会就会造成题目不会做、或者做错了还不知道。所

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仅捕捉老师讲解的知识点的关键信息,而且要积极开动脑筋,跟上老师的节奏。这样就能保证真正的学会本节课的内容。

有的学生是真的有问题要问,但是因为某些情况:比如面子啊、时间啊等等,不好意思问老师,或者没能来得及问老师,把问题给耽搁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要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多提

问,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五、总觉得老师留的作业太多,总是完不成作业

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每天做业到很晚的时间,因为自己的效率低,花了好多时间还完不成,时间长了以后就对做作业产生了厌恶感,每次看到作业都烦,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把自己弄

得身心疲惫,经常受老师批评,成绩还上不去。

解决方法:

课后作业内容和数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去设置的。老师大多数时候都是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安排作业的。有些学生对待作业的习惯不好,总是认为作业一定要有大块的时间去做,比

如自习课或者回家后再做作业。

其实做作业是要有技巧的。

(1)做个计划。分析自己今天的作业按学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类,按照自己的情况,每块内容大

致用多长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提高效率。对于不同类别的作业,利用不同的时间来处理,比如背诵、听写类的可以安排在课

间和同学一起进行;朗读可以在早晨进行等。

(3)杜绝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看电视写作业、听音乐写作业等等,这样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课代表的检查,而是来巩固

所学知识点。不要因为可能这项作业老师不检查自己就偷偷不做了。如果因为某种情况实在不

能完成当天的作业,一定要请家长给老师做出解释,不能为了赶作业而影响睡眠,这样得不偿

失。

六、上课时不能够专心听讲,总是走神

这一问题的主要现象是:课堂开始还能跟着老师走,可是听着听着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了,思路就跑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再回过神来时已经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如果学生的自制力差的话,课上听不懂的东西课下就很难自己主动的去搞懂。

解决方法:

上课走神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1)被一些突发事件所干扰。比如窗外忽然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有个什么突然的声音等等,自己的思路走了就回不来了。

(2)因为课间和同学们讨论的事情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思路还一直处在课间问题的兴奋状态。

(3)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主动走神。

(4)因为视力问题,因为看不清黑板而降低对课堂注意力。

但是,无论任何情况,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解决的办

法也有几种,学校教室要保持安静。老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授课效果和效率,声音洪亮,板书清晰、方式新颖,用来引导学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学生自身也应该注意避免课间的强烈运

动和玩笑、避免过多的参与与自身无关的事情中去。上课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来强

迫自己跟随老师的节奏走。

第四篇: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逐渐南移,新建了不少的新社区,我们朝阳街道就属于其中之一,计划生育管理逐渐成为新社区目前计划生育的一大难点。正视计划生育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我街道计划生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现在根据我在社区工作的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在座的各位互相探讨与交流,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一、计划生育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属地管理落实不到位。从二00五年实行计划生育实行属地管理现在,虽说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新建居民区、拆迁户、外来人口的日益增多。属地管理的体制没有全面落实到位,形成计划生育管理上的“盲区”。加强属地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已成为提高社区计划生育水平的迫切要求。

(二)“人户分离”“空挂户”“下岗”职工给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难度。这种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原因有很多种一是不少农村居民到城里购买商品房户口仍在农村,但实际居住在城里。二是不少居民有好几处房子,往往户口在甲地居住却在乙地。三是不少居民迁入新居但户口仍在原地不愿迁走。四是企业下岗职工给居委会增加了压力。众多原因导致“人户分离”“空挂户”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人原籍地“不再管”、户口地“管不到”、实际居住地“难以管”、街道与街道之间衔接又不能到位。最终导致这部分人计划生育管理失控。

(三)社区工作量太大,计生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计生工作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社区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任务也越来越多,社区工作繁重复杂,导致计生干部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计划生育工作中。

(四)流动人口给社区的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流动人口涌进城市,这些流动人口有很大一部分是育龄群众,由于她们居无定所活动性很强,又脱离了户籍地的约束,少数人想方设法钻一些社区管理松懈,服务不完善的空子,达到她们计划外生育的目的。再有现在不管是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还是部分常住人口,口袋鼓了,就想方设法的计划外生育,在他们眼中那一点点的社会抚养费换一个人多划算。

(五)育龄妇女婚育情况掌控难。城市居民居住结构的变化打乱了原有的邻里关系和管理模式,城市封闭住宅区、封闭“电子门”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瓦平房、“四合院”的居住结构,邻里之间互不了解,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育龄妇女婚育情况难以掌控,导致出现了计生管理的盲区。

二、加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属地管理网络,加大管理力度。一是强化领导力量.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一把手”负责制,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切实把“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协会。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老模范、老离退休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引导、监督、协调等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居委会、信息员、楼组长作用,开展多形式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居民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使超生者无藏身之地,使社区计生管理无死角。四是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阵地“计卫”联手,做好服务与随访工作。

(二)强化基础工作,对特殊人群明确归属,规范管理。各社区要组织信息员核实所有育龄群众的信息,做好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建立档案专人管理。对“人户分离”的现象实行现居住地管理,由户籍地街道或者居委会移交给现居住地。双方填写好交接管理单。“下岗”职工由单位移交到现居住地管理。已经破产或改制没有移交的,现居住地直接调查登记,纳入管理。“空挂户”一律移交到现居住地管理,查不到现居住地的到公安局调其户籍,按原户籍地址发送交接管理单。这些对象需要出具证明及办理相关证件时一律由现居住地把关、盖章。特殊对象由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把关。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到位。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保证是前提。没有经费的保证就是有再好的思路,再好的工作方法也只是纸上谈兵。前面谈到要社区组织信息员进行第一手资料

(五)社区生育政策落实亟需加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法制 化、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社区内失业无业、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部分人法制观念淡薄,以为没有人管,或是管得不严,违法生育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我们已实行了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但由于邻里之间不熟悉情况,又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居住区域的计生等工作,致使管理出现空档,对违法生育现象难以及时了解和控制,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落实。

第五篇:中国食品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管 制 经 济 学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姓 名 胡 克 学 号 120107100112 学 院 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班 级 12经济(1)教 师 朱晓燕

2014年12月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四面楚歌”,各种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

关键字:食品安全;管制;法律制度;消费者

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不止于当今,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管是食品开发商利欲熏心,各部门责任边界暧昧不清,还是法律惩罚力度欠缺,质监松懈等问题,都是引发食品问题的表面因素,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现有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导体系制度上。以下从多个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做具体分析。

(一)法律体制的羸弱

1.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作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核心的《食品卫生法》,并无法对整个链条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而有力地监管,致使许多执法空隙和安全隐患的存在。

首先,现有的一些食品其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不仅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甚至远远低于国际指标,而更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形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巨大漏洞,这都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的行为愈演愈烈。

其次,对违法者处罚相对过轻。根据我国现有《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违法者均做罚款处理,违法企业也仅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但相对于某些暴利型产品,罚款显得微不足道,处罚行为显得杯水车薪,违法者不怕被罚,食品安全问题只增不减。

2.执法部门的失责

执法部门的不作为。执法部门针对食品违法者的执法行为不到位,不能尽其所责是执法部门最大的不作为。在食品法已经存在缺陷的条件下,执法人员不能严禁恪守法律条款对食品违法问题做严厉的打击,甚至为避免麻烦和安全对违禁食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于消费者的投诉,更是存在处理速度慢,推诿扯皮等突出现象,严重损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生产环节问题

1.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

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就造成了标准的难以实施,产品质量的信息难以汇总。不利于企业增强良性竞争意识,提高食品质量。而作为食品来源的农鱼牧业,其质量状况受到农药、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影响。无法从食品源头进行监控,必然导致食品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生产利益驱使

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追求利润最大化,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使利润缩减。相对而言大企业控制较严,但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大企业的严格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更有利益的驱使下的食品生产者,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与不顾,生产违法违规的食品以牟取暴利。

(三)管理缺陷

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整个体制错综复杂,各部门要么职责分工不清,分段执法、各依一法,重复执法,要么无人监管、相互推诿。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违法渠道。而有些政府为了经济指标的提升,放松对监管部门的监管,从而导致质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没有把握好质量关。

(四)消费者的盲动

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食物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多数消费者由于低收入,消费能力不足的基础上缺乏相应的常识,往往忽略食品的质量问题。更有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购买无质量保障食品,认为这种食品使用并无大碍。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无疑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对食品安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却面临着索赔困境。原因在于①食品质量责任不易认定;②消费生产信息不对称,费者举证存在困难③食品安全鉴定费用高,消费者自认倒霉心态严重。这些都是造成权益受损后索赔难的重要原因。

三、食品安全管制

(一)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集成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变多头管理为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一垂直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制,治理环境污染,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农牧业中化学制药的使用,保障消费者获得安全的食物供应。

(二)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对此,我国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三)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促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四)新闻媒体要严守职业道德,避免跟风乱报道

强化企业责任。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的食品,不仅是它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因此,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要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不能仅仅把重点关注在最终产品的监测上,而是要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种植或规模养殖,控制原料质量。

四、总结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损害,引发了消费者对不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谴责,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不满,使食品安全的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分析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并就根本入手研究解决办法是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最佳,也是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新闻网.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EB/OL].http://news.china.com/focus /shipinanquan/.

[2]百度百科.食品安全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Yj0DYKyB allYyf7UuqxpMAUDkqk7X9sC0IMt0rvoS_LIoL3C7oJuTC2VYqYR81SslGwWpiPPTTHOLhr8w0Ydy9OUjmn2eF1v6RQWhMpUKW .

[3]周凯 .“问题馒头”拷问超市食品安全监管【J】.中国青年报,2011. [4]中国政策论坛.六部委直面食品安全问题 呼吁做食品要有良心【M】.学术期刊,2011.

下载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岗位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在九年级学生普遍没有升学意识,虽然每天来得很早,但学生到教室后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虽然在上次家长会和学生会议上针对早自习读书的状态,对......

    味多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味多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味多美基本情况介绍 (一)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烘焙、西点、咖啡和西点为主导的股份制连锁企业。......

    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小编推荐]

    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知识体系零散,基础知识不扎实,阶段考试成绩不稳定。 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对某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习题处理有困难。在后续课程中涉......

    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刘彬斌 一、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 首先笔者认为,现阶段渎检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四难”现象,长期打不开局面: 1、线索......

    XX公司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ERP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 需要部门间协商的问题 1. 会计期间问题 由于车间生产周期、考核等原因,导致车间和仓库会计期间不统一,比如有的车间每月16日出报表,而有的......

    班级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班级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班级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集体,每一个成员的大学时期发展都与班级息息相关,班级问题同样也是同学们学习与生活问题的缩影,因此发现并解决班级问题是每......

    水利站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水利站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水利设施不完善,工程老化失修,设施损坏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不能满足灌溉需要,这一点......

    浅谈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浅谈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英语听力水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