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企业文化分析

时间:2019-05-14 17: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娃哈哈企业文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娃哈哈企业文化分析》。

第一篇:娃哈哈企业文化分析

娃哈哈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报告

娃哈哈——笑到最后?

——娃哈哈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报告

目 录

第一篇 企业概述....................................................5 1.娃哈哈企业概述..............................................5 1.1 企业总体介绍...........................................5 1.2 娃哈哈的发展历程.......................................6 1.3 企业产品...............................................7

第二篇 企业文化概述...............................................11 2.企业文化的概念.............................................11 2.1 企业文化的要素.........................................11 2.2 企业文化的层次.........................................11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12 2.4 走近娃哈哈企业文化.....................................12 2.4.1 娃哈哈企业文化特色................................13

2.4.2娃哈哈的企业文化==宗庆后个人文化..................14 2.4.3高度扁平化的组织架构..............................15 2.4.4决策=理性+直觉...................................16

2.4.5 独特的营销网络——联销体..........................17 第三篇 娃哈哈典型案例分析.........................................18 3.娃哈哈典型案例综述.........................................18

3.1 案例分析一:非常可乐,非常成功?.......................18 3.1.1 产品定位——从农村开始?.........................19 3.1.2 产品设计——模仿还是抄袭?........................19 3.1.3 产品定价——注定了低价策略?......................20 3.1.4 产品宣传——缺少明星气质?........................20 3.1.5 企业组织——活在当下?...........................21

3.2 案例分析二:娃哈哈与达能之争...........................23 3.2.1 娃哈哈与达能的资本博弈...........................24 3.2.2 深度剖析.........................................24

3.3 TO WIN THE GAME.......................................26 3.3.1 产品层面.........................................26 3.3.2 企业层面.........................................27 4.后记.......................................................30 5.参考资料...................................................31 6.附录——调查问卷...........................................31

【摘要】 仅仅20年,娃哈哈企业似乎创造了商业界一个又一个 奇迹。较强的企业文化、宗庆后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固然是娃哈 哈创造娃哈哈神话的的根源。然而娃哈哈的过去的辉煌能否延 续?“非常可乐”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达能并购案”的出 现具有其必然性?从娃哈哈的发展历程来看,娃哈哈神话的时代 已经过去了,在当今市场上娃哈哈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应该如何取 胜?面对种种的不可知,我们不禁疑问:娃哈哈能否笑到最后?

【关键词】娃哈哈 企业文化 博弈 困境 赢得竞争

引言

娃哈哈是中国企业成功的典范,娃哈哈的成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 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成功。

——《世界商业评论》

尽管这个品牌没有多少贵族气息,但她却凭借其淳朴的秉性、平实的价格运作,笃定地坚持着自己单一的品牌路径,坚守健康、大众 化、高品质的一贯品牌特性。而这也正是娃哈哈品牌的成功之处。

——潘承烈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理长 管理学教授

对品牌的追求,在最多数人的心中构筑起安全感,也许是“娃哈 哈”品牌长盛不衰的根源,造就了“几无国人未买单”的传奇。

——新华网

“娃哈哈”是国人认知度最高的品牌之一,也是成功地与狼共舞的 少数优秀企业之一。娃哈哈集团公司在独创“宗氏兵法”的宗庆后的领 导下,创造出成功的成长模式和营销模式。

——《销售与市场》

第一篇 企业概述

1.娃哈哈企业概述

1.1 企业总体介绍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

销部,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教师,借款14万元创办娃哈哈企业。到今天

仅仅20年时间,娃哈哈创造了从借款14万到营收187亿元的经营奇迹;20年,娃哈哈创造了从校办企业经销部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的神

话。现在的娃哈哈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 料生产企业,其产品已达到全国年人均消费10瓶以上的数字,跻身全国大型工 业企业百强之列。公司在产量、资产、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各项指标上已连 续多年位居全国饮料业第一,继续稳坐行业龙头老大地位,成为中国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企业。

目前娃哈哈公司拥有总资产88.7亿元,在职员工18000余人,在全国

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 国大地上建立了蜘蛛网式的销售网络,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 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出口到香港、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04年娃哈哈“非常可乐”成功进入美 国市场。

公司从保健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起家,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创

新,目前已形成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6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乳饮料、瓶装水、八宝粥 罐头已连续几年产销量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娃哈哈纯净水、娃哈哈果汁饮料 相继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2年,娃哈哈迈出跨行业经营第一步,涉足 童装行业,并在全国首批建立了800家童装专卖店,使娃哈哈一举成为中国最大 的童装品牌之一。

注:该图显示了娃哈哈 企业1995至2006年 各项指标的增长情况。由此 可见,娃哈哈企业正以十分 迅猛的速度发展。

050100****** 年份

娃哈哈公司曾先后获得80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在竞争几乎是白

热化的中国饮料产业,娃哈哈凭借优良的品质、稳健的营销网络、良好的品牌形 象,一直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成为最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饮料品牌。历年 来,公司获得的各项荣誉如下:

公司历年获得的各项荣誉

国务院520家国家重点企业

“娃哈哈”为中国驰名商标

连续三年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连续三年获“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

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全国工商企业信用评级AAA级信用单位

2001-2005连续五年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娃哈哈瓶装纯净水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

娃哈哈果汁饮料为中国名牌产品

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

2005CCTV我最喜欢的中国品牌

1.2 娃哈哈的发展历程

艰苦创业

1987年,娃哈哈成立之初,创始人靠代销他人的汽水、棒冰及文 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 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 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 服液,靠确切的效果,靠“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 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 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 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历史转折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 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 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 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 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战略合作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 品饮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并坚持合 资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权经营管理,一次性引进外资450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 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挑战两乐

1998年,娃哈哈经过十多年的历炼,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推 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在饮料界主动扛起了向 国际大品牌挑战的民族工业大旗。自98年5月投产以来,非常可乐 异军突起,现年产销量已超60万吨,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 足鼎立之势,打破了非常可乐推出市场时一些人的“非常可乐,非死不 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的预言,也打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 话,鼓舞了广大民族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信心。

非常可乐的开发、推广成功进一步稳固了娃哈哈的发展基石,提 高了娃哈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娃哈哈的新世纪发展开辟了崭新的 领域。

多元发展

2002年,娃哈哈继续秉承为广大中国少年儿童带去健康和欢乐的 企业宗旨,选择了与孩子们生活、成长紧密相关的童装业作为跨行业 发展的起点。引进欧美的设计人才,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设计,一 流的面料,高起点进入童装业,按国际“环保标准”组织生产,并采取 零加盟费的方式吸引全国客商加盟,在全国首批开立了800家童装专 卖店,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童装品牌之一,初步显示了娃哈哈跨行业 经营的信心和决心,为开创企业发展新支点,进一步向多元化企业进 军奠定了基础。

被并购

2007年,合资方达能以娃哈哈企业违反《商标使用合同》为由,欲强行并购娃哈哈企业。

1.3 企业产品

经营十多年,娃哈哈已在多个市场拥有了近十多种、几大系列产品。具体介 绍如下:

产品系列

产品

示意图

饮料类

瓶装水

饮用水

娃哈哈纯净水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

非常可乐

运动饮料

激活

思慕C

营养快线

茶饮类

茶饮料

娃哈哈茉莉香茶

呦呦奶咖

娃哈哈呦呦奶咖,呦呦奶茶

呦呦奶茶

乳饮类

乳品

娃哈哈AD钙奶饮品

果汁类

果汁

娃哈哈系列果汁

医药

保健

保健品

医药保健品

食品类

罐头食品

大厨艺营养湿面

罐头食品

娃哈哈无糖八宝粥

休闲食品

瓜子

娃哈哈瓜子

服装类

服装

童装

娃哈哈健康童装

日用产 品类

日化产品

日化产品

护肤膏、洗发香波 等

第二篇 企业文化概述

2.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 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 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内容包括: 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2.1 企业文化的要素

企业文化理论系统可以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1、企业环境 决定企业的行为。

2、价值观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 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3、英雄人物 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文化仪式 是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地宣传和 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

5、文化网络 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 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2.2 企业文化的层次

企业文化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牵制,共包括四个层次。

1、物质层: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主要指厂容厂貌、产品的外观 包装、企业技术设备特征等,以及员工和典型人物的形象等方面;

2、行为层: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文化。它包括企

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 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

3、制度层: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职工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 同程度,也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

4、精神层:这主要指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伦理道

德、企业精神和风尚等。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的具有隐性的内核,决定了 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和原则。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企业目标对员工的行 为具有指导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企业文化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对员工的 行为形成约束。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以人为本的的企业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了企业 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都会激发企业 员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并努力维护企业的利益。

企业文化的调适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协调和调节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 突,使企业的发展更顺畅。

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说到:“如果经济发展给 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发展也离 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1993你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拉斯·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 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由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 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 人去操作这个市场。”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伴随一种清新鲜活的文化,每一个企 业的文化体现着企业的个性和色彩。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娃哈哈公司的企业文 化,探究娃哈哈文化是怎样引领娃哈哈走向成功,又将会把娃哈哈引进一个怎样 的未来。

2.4 走近娃哈哈企业文化

娃哈哈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系统,它具有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控 制、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等独特的功能。娃哈哈文化通过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 念,培育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行 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 氛围,凝聚成能够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 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娃哈哈公司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

企业文化四

个层次关系

年来始终不懈地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 整的“家”文化系统。

娃哈哈的“家”文化

娃哈哈宗旨

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

娃哈哈精神

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

娃哈哈经营哲学

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

娃哈哈座右铭

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

娃哈哈工作要求

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

娃哈哈行为准则

忠诚 创新 负责 亲情

娃哈哈工作作风

拉得出 打得响 过得硬

娃哈哈人才观

唯德唯才 有用即才 人皆为才

娃哈哈团队意识

道相同 心相通 力相聚 情相融

娃哈哈核心价值观

敬业爱岗 能上能下 崇尚科学 精益求精

2.4.1 娃哈哈企业文化特色

(1)“小家”、“大家”、“国家”文化

娃哈哈的“家”文化,包括小家、大家、国家三个“家”,分别对应个人、企业、国家。三家之间的关系,是对企业各种关系的概括,因此也是娃哈哈“家” 文化的逻辑起点。娃哈哈认为企业必须把员工的“小家”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才 会有整体战斗力。小家凝聚起来的目的是发展“大家”,即企业。当“大家”发 展起来后,企业应该寻求的是“报效国家,对社会负责。”娃哈哈相信:大河有 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便是娃哈哈的三家文化思想的体现。

(2)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者并重的全方位文化

A、以下几点体现其物质文化

①娃哈哈卡通人物,其可爱、健康、快乐的造型与娃哈哈宗旨相吻合;

②全国34个生产基地,69家分公司,建筑面积达 9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 一流厂房,展现了一个现代龙头企业的崭新风貌;

③分布在全国各地,总价值达54亿多美元的91多条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生 产线,是娃哈哈崇尚科学、精益求精科学价值观的体现;

B、以下几点体现其行为文化

①娃哈哈连续3年独家赞助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连续4年独家赞助杭 州市西湖狂欢节;娃哈哈出资为杭州心脏病患儿赴韩国治疗;娃哈哈全体员工捐 款救助广西患病小孩,这一活动体现了娃哈哈“健康”、“欢乐”的企业宗旨。

②娃哈哈利用行业龙头地位,联合纯净水企业竭力维护产业发展;娃哈哈捐

资捐物支援98抗洪斗争;娃哈哈为“抗非”斗争捐赠近900万元产品;娃哈哈积 极踊跃捐款参加“春风行动”为下岗职工送温暖;1992年元旦,娃哈哈果奶推出。为兑现“凭报纸换产品”的承诺,兑奖期一再延长,共多送出果奶30多万瓶等,这一些活动和行为体现了娃哈哈“诚信与对社会负责”,为国家做贡献的理念。

C、以下几点体现其制度层面

①娃哈哈的组织结构是高度扁平化的,总经理直接控制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总经理对各部、分公司采取分级授权管理,各部、分公司直 接对总经理负责。这样的组织架构同样为强调高效、执行的文化理念服务。

②娃哈哈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制定了大量的各类制度。生产中有工艺要求,岗位有岗位职责,科研有开发程序,各项管理都有管理制度,亲情有员工关怀制 度等等,这些制度即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D、以下几点体现其精神层面

①娃哈哈文化中,忠诚是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有着重要的地位。企业十分 强调忠诚的重要性,通过党、团员宣誓,年终考核评比等多种手段,旨在加强忠 诚意识教育。娃哈哈把这样的传统文化因子吸收进自己的文化体系中,不仅极大 地丰富了文化内涵,而且对于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②娃哈哈把“自强不息”作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干部、员 工的斗志,激发了公司上下的拼搏热情。特别是在企业取得全国龙头地位,各项 经济指标飞速发展,员工生活日益富裕、房子、车子都已变得寻常之时,还能始 终保持开拓者本色,依然发扬奋斗精神是十分具有进步意义的。

(3)一切行动听指挥

娃哈哈文化是中国革命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文化诸多文化因 子相结合的产物。娃哈哈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积极的因素吸收进企业文化中,丰富了企业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在高度扁平化的企业管理当中,“一切行 动听指挥”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行。

(4)主动高效

娃哈哈在进行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即重实效性,决不做只重形式,徒有虚名的表面文章。娃哈哈的经营哲学、工作要求、人才观 中,都很好的文化理念的实效性。娃哈哈“家”文化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发展要 求,结合企业实际,体现了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文化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 重要支撑。

2.4.2娃哈哈的企业文化=宗庆后个人文化

成功者有成功者的哲学。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决策者独到的、长远的战 略目光。一个英雄人物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宗庆后带 领他的团队,在短短的二十年里创造了娃哈哈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娃哈哈企业文 化中处处体现宗庆后的个人文化,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

下面是宗庆后的个人简历:

时间

事件

1945年10月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大学学历

1963—1964

浙江舟山马目农场支农

1964—1978

浙江绍兴茶厂 生产技术调度

1978—1979

浙江工农校办纸箱厂 业务员

1979—1980

杭州光明电器仪表厂 生产销售管理

1981—1982

杭州胜利电器仪表厂 生产销售管理

1982—1986

杭州工农校办厂 业务员

1986—1987

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 经理

1987至今

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91年

获得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2年

获得国家科委“国家火星二等奖”

1993年

获得中华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经济管理者”和“五一” 劳动奖章

1994年

获得“中国经营大师称号”

1996年

获得中企协“全国优秀企业家”

1998年

浙江省“双对口”优秀个人

2003年

十大“IT风云人物”

2004年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

除此之外,宗庆后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200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 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2005年度中国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等荣誉,并光荣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宗庆后的个人经历造就了他强势的领导风格。

宗庆后说:“不设副总,相信自己,我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相 信我的个人市场感觉”。宗庆后个人独特的文化特点构成了娃哈哈企业的文化。娃哈哈的企业文化,事实上是宗庆后个人在总结个人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得出关 于成功的人生信条。例如娃哈哈精神便是对总庆后精神的最好的写照。

2.4.3高度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娃哈哈实行的是一套典型的以营销为平台的企业组织形势,对内高度计划管 控,对外高度市场运作。

对内高度计划管控,指的是娃哈哈在企业资源的管理上实行“中央集权制”,企业所有的物流、商流、现金流都由总部控制。其主要运作流程如下:杭州总部 设立销售总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和供应部三个运作中心。每月月初由销售总公 司提出当月销售计划,在月中确定具体数目。企管办则把销售公司的计划下达给 娃哈哈设在各地的生产分公司(分厂);同时企管办依据该计划向供应部提交采 购清单,由供应部统一在全国各地采购并划拨给个分厂。各分厂则根据销售公司 的指令将货物运送至指定地点。

对外高度市场运作:指的是“全国营销一盘棋”,所有销售分公司归总部领

导,其计划的下达、人事的任免均与生产分厂无关,这样生产分厂无权进入销售 领域,保证了娃哈哈的销售政策的统一,并且防止了串货现象的发生。串货控制 住了,联销体的“价差”体系就能正常运转,从而能有序管理经销商。

娃哈哈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总经理

(宗庆后)

销售公司 市场拓展部 策划部 企管办 生产部 财务部

各分公司 经理

娃哈哈的组织架构是高度扁平化的,娃哈哈集团直到现在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通过各个部长担任。这种宽跨度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4.4 决策=理性+直觉

娃哈哈的重要决定都是由总经理拍案敲定的。宗庆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

市场一线跑。2002年8月,为新建分厂考察选址,宗庆后12天跑遍大半个中国。娃哈哈企业的决策大多是在宗庆后在跑市场一线的基础上的得出的理性分析以 及个人敏锐的商业直觉做出的。

在宗庆后看来,“没有效益的品牌便没有任何价值”。盈利是企业家的天职,所有的品牌打造及营销设计都是建立在“盈利是可见的”这一前提下的。在宗庆 后敏锐地商业灵感支配下,娃哈哈率先使用了“实证广告”,广告语没有文化品 位和艺术性,但对受众有煽动性,能直接拉升销售业绩。

组织结构图

2.4.5 独特的营销网络——联销体

娃哈哈创立的独特的联销体销售模式,将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3万-4万

个二级经销商和娃哈哈绑定在一起。娃哈哈的联销体销售模式不同于可口可乐和 百事可乐的直营体系,也不同于健力宝批发市场模式。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与两 乐相比,更好地整合了社会资源,企业成本低,可以转化为价格优势。再者市场 推广速度快,另外较易实施“农村路线”,形成局部优势。娃哈哈通过广告强力 拉动,强力冲开市场,造成销售预期,再通过网络强力推动,完成市场推进。这 一极度的“封闭式销售”架构(即经销商之间划区而治,互不串货,违反者会遭 严厉处罚,乃至取消经销商资格),使得其经销网络保持了非常稳定的价格体系。

组织结构图 娃哈哈企业总部

A省/区分公司 X省/区分公司

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一级批发商 特约二级批发商 特约二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商 三级批发商 零售终端

特约一级批发商

第三篇 娃哈哈典型案例分析

3.娃哈哈典型案例综述

娃哈哈企业20年来,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是有其必然性的。较强的企业

文化、宗庆后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是娃哈哈创造一个个娃哈哈神话的的根源。娃 哈哈的过去是辉煌的,但是在今日看来娃哈哈仍然是成功的吗?达能并购案的出 现是否意味着娃哈哈的企业文化和企业运营已经出现了问题?看似成功的非常 可乐是否能在未来仍然保持成功,还是会应验“非常可乐,非死不可”的诅咒? 从娃哈哈的发展历程来看,娃哈哈神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当今市场上娃哈哈 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应该如何取胜?面对种种的不可知,我们不禁疑问:娃哈哈能 否笑到最后?

下面,我们将通过娃哈哈史上被誉为最成功的“非常可乐”以及使娃哈哈陷 入困境的“达能并购”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讨,娃哈哈能否笑到最后,在当 今市场中娃哈哈怎样才能笑到最后。

3.1 案例分析一:非常可乐,非常成功?

【案例回顾】

1998年5月的某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之后,一句“非常可乐,中 国人自己的可乐”广告宣言,在原本平静的中国可乐市场掀起了波澜。

自1998年夏季直到1999年春季,非常可乐广告促销攻势如潮,市场推进进 度迅速攀升,1999年下半年,非常可乐销售1.5亿元,整个夏季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平均以达15%紧跟在可口可乐之后,位居百事可乐之前,而在个别 省份如湖南,非常可乐销量直逼可口可乐,大有赶超之势。

然而经历了最初的强劲发展势头后,非常可乐很快停下了脚步。据零点调查 公司2000年10月的市场调查显示,中国可乐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占有 率分别是57.6%和21.3%,两者之和几乎是80%,可口可乐的年销售量更高达 3.2亿箱。2001年以后,“两乐”的市场占有率没有明显变化,而非常可乐的占 有率一直在10%到15%之间徘徊。

正当所有人都感叹,一个令国人瞩目和骄傲的非常可乐品牌就这样在世界强 手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鼎足而立,三分天 下的局面,造就了一段传奇般的经营神话的时候,形势的急转直下,也让暂时的 振奋鼓舞马上变成了警醒和深思。

3.1.1 产品定位——从农村开始?

非常可乐从诞生之日起,就声称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明显可见其针对 中国市场,打民族牌的用意。其预期的是一条传统的单一发展线路,即:

障碍? 障碍?

国内农村市场 国内城市市场 国际市场

失误一:把立足点放在农村消费者,忽略了城市消费者乃至国外消费者崇尚 前沿、流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

3.1.2 产品设计——模仿还是抄袭?

下面是三种可乐产品的设计比较。

非常可乐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三种可乐产品以下特点:

特点

非常可乐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款式

罐装、塑料瓶装

罐装、塑料瓶装、玻璃瓶装

罐装、塑料瓶装、纸杯装

颜色

红,白,少量黄色

红,白

红,白,蓝

形状

近似圆柱形(塑料瓶 装)

曲线型(塑料瓶装,玻 璃瓶装)

近似圆柱形(塑料瓶 装)

倒锥形(纸杯装)

容量

335毫升(罐装)

600毫升(塑料瓶装)

1.25升(塑料瓶装)

2升(塑料瓶装)

335毫升(罐装)

200毫升(玻璃瓶装)

600毫升(塑料瓶装)

1.25升(塑料瓶装)

2升(塑料瓶装)

335毫升(罐装)

150毫升(纸杯装)

600毫升(塑料瓶装)

1.25升(塑料瓶装)

2升(塑料瓶装)

失误二:非常可乐与“两乐”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没有突破,也缺少个性和 新意,没有突出“中国”这一文化概念。这也与其宣传的“独特的民族特色”有

悖。企业没有在产品上寄托一种个性化的,流行、时尚的前沿文化。而只是广义 地宣传“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这种徘徊在主流文化边缘的产品很难为消费者 记住,并且单纯的模仿更会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为市场所不接受。

3.1.3 产品定价——注定了低价策略?

农村市场是可口可乐相对没有开发的市场上。如果非常可乐率先进入,我们 可将此情况简化为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注意,可乐,对于农村消费者,可以近似认为是一种奢侈品,因而富有价格弹性。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益上升。

双方的博弈树(Game Tree)如下:

低价(25,25)

可口可乐

低价 正常(20,-5)

非常可乐

正常 低价(-5,20)

可口可乐

正常(10,10)

我们容易发现,均衡结果是双方都选择低价。这样双方基本上平分了农村市 场。可以说,非常可乐的低价策略在农村市场确实能为其争夺到半壁江山。

可口可乐在城市及国际市场已经占有较大市场份额,非常可乐要打入该市

场,也必须首先改变价格策略。同样地,我们将此情况简化为完全信息的动态博 弈。注意,可乐,对于一般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可以近似认为是一 种必需品,因而缺乏价格弹性。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益下降。

双方的博弈树(Game Tree)如下:

低价(-8,-8)

可口可乐

低价 正常(2,8)

非常可乐

正常 低价(-15,-5)

可口可乐

正常(1,10)

我们容易发现,均衡结果是可口可乐选择正常价格,而非常可乐不得不选择 低价。市场份额可口可乐远大于非常可乐。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低价虽然可以帮助非常可乐相对较好地参与到城市市场 的竞争中,但却步履蹒跚,并不会带来太大的优势和强有力的竞争力。

失误三:要打破其尴尬的市场僵局,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

3.1.4 产品宣传——缺少明星气质?

失误四:相比于百事可乐借助一大批明星、时尚音乐作为宣传,非常可乐的 文化底蕴就显得异常单薄:既没有一个典型的代言人,也没有可以作为消费者为 之津津乐道的亮点。非常可乐仅仅是一种供人解渴的饮料,而百事可乐是时尚,是流行。

此外,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都在各种宣传手段,例如电视广告、宣 传海报、网络做足了功夫、非常可乐显得黯然失色。

3.1.5 企业组织——活在当下?

一、娃哈哈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整个企业缺乏这种激发战斗力的氛围。

凡是娃哈哈成功的模仿都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特色、有创新的模仿。然 而非常可乐的创新有限。非常可乐目前的尴尬处境不能说与这种简单的模仿无 关。非常可乐给人的感觉总是在跟着可口可乐走,并没有推陈出新。产品诉求与 可口可乐越来越接近,但在总策划上显然略逊一筹。如果遇到对手的强力对抗,非常可乐优势不大。

何谓创新,或产品推陈出新,或产品形式、包装推陈出新,或服务的推陈出 新。不仅如此,创新应该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去。娃哈哈缺乏一种明显的创新 导向,这与宗庆后的“稳健”不无关系。纵观娃哈哈近几年的发展,显然没有很 好地达到创新的要求,无论是从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制度,还是从市场营销战略,无论是从产品的开发,还是从企业的发展策略,都在呼唤着一种创新的“活力”。

二、娃哈哈的“联销体”的商业模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

“非常可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阻碍是自身一手创立的“联销体” 的商业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娃哈哈的营销策略显得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娃哈哈的“联销体”商业模式如下:

这种商业模式显露出的弊端总结如下:

组织结构图 娃哈哈企业总部

A省/区分公司X省/区分公司

特约一级批发商 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一级批发商 商

特约二级批发商特约二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商 三级批发商 零售终端

维持供应链上经销商忠诚度的动力出现衰退。只有娃哈哈不断推出强势产

品、热销产品,才能够有高利润,才能维持价值链上的利益分享,也才能维持经 销商的忠诚度。但是在产品越同质化的今天,借助差异化优势来扩大市场越来越 难,经销商获利越来越难,获利空间越来越低。当经销商的利益受到侵蚀,这种 利益共同体不再稳定。

“联销体”商业模式的运用具有局限性。“联销体”的商业模式是娃哈哈在

发展饮料行业时发展和运用起来的,其适用性只在于饮料行业。娃哈哈在童装行 业却仍然使用该商业模式,服装行业得不到有力发展的实践证明,这种商业模式 不是通式,并不适用于服装行业。

“联销体”的商业模式,使娃哈哈始终维持在二三线市场。“联销体”的商

业模式适合中国流通业态分散状态下的利益共同体,在流通高度集中的一二线市 场并不适用,娃哈哈想靠此模式打入国际市场更是不可能。在二三线市场也向高 度集中的趋势发展的今天,“联销体”模式使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三、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落后,人才匮乏。

非常可乐的整个策划、推广等过程都是宗庆后严格按照自己的思路监督打造 的,其他的人员仅仅是执行而已,很少有自己的思路、理念在里面。这对于我们 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一个这么大的企业,产品的打造和推广居然是老总一手包办 了,这说明什么呢?娃哈哈的用人机制出现了问题!娃哈哈应该正视自身的机制 上的缺陷,在部门的分工和激励机制上实现质的转变。或者我们可以看一下娃哈 哈的简单组织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总经理直接控制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总经 理对各部、分公司采取分级授权管理,各部、分公司直接对总经理负责。这样的 组织架构同样为强调高效、执行的文化理念服务。由此可知,娃哈哈公司式一个 宽管理跨度的组织。宽管理跨度在一定程度上固然好,但是合适的管理跨度受到 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下属工作任务的相似性、任务的复杂性、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组织管理系统的先进程度、组织文化的凝聚力等等。

宗庆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愿意承认:“娃哈哈现在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指的问题是“大企业病”,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已不适应新的要求。

组织结构图 总经理

XX省分公司 XX分公司 XX省分公司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企业全个队伍的进军,娃哈哈的发 展应该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利用起整 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使企业运作的更加高效。可以说娃哈哈已经有了做跨国企业 的经济实力,但是后备的管理、人才需求是否也能跟得上是娃哈哈必须面临的问 题。

四、品牌深度上匮乏,自身定位缺乏远见。

今天,我们已经站到了新世纪的门槛里,品牌国际化已不再是个有没有准备 好的问题,而是“要么吃,要么被吃”的问题,而非常可乐仍困于“中国人自己 的可乐”这个牢笼,其实质是品牌经营战略的矮化。追溯到企业的定位层面,娃哈哈自身的定位不够明朗,没有适应时代的潮流。

首先,娃哈哈发展一直打着“民族品牌”的旗号,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其对

民族品牌的定位就出现了少许偏颇。打造中华民族的民族品牌,不必要盲目排外,不必要过分强调自身的独立,在国际化的今天,独立于世界是不可能的。就非常 可乐来说,抱定“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个定位,是把品牌置于一个低层次上营 运,有一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意味,从而为自己将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娃哈哈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战术要求而制约了战略的高度。另外,过份强调口头上 的所谓的“民族精神”,给商家在国际间的合作和开发带来不良的副作用,也不 利品牌的发展。

3.2 案例分析二:娃哈哈与达能之争

【案例回顾】

『娃哈哈与达能的完美婚姻』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5家公

司,共同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产品。当时,娃哈哈 占到了49%的股份,达能与百富勤加起来占51%。之后,香港百富勤在境外将股 权卖给了达能,使达能跃升到了51%的绝对控股地位。达能立刻提出,将“娃哈 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但遭到国家商标局拒绝,此后,在1999年 双方签订《商标使用合同》。

根据该合同,娃哈哈集团除了可以在名称中继续使用娃哈哈字样外,不得在 产品中使用娃哈哈商标。《商标使用合同》上有这样一条:“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 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 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宗庆后说:“这一条款简单说,就是娃哈哈要使 用自己的商标生产和销售产品,需要经过达能同意或者与其合资。”

从1996年至2006年来,娃哈哈相继又与达能合资建立了39家合资公司,占目前娃哈哈集团公司下属公司总数的39%。

此后,娃哈哈集团又建立了61家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这些公司总 资产达56亿元,仅2006年的利润就高达10.4亿元。

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经营也因此一度被作为经典案例、中外合资成功的典范 被引用。

『娃哈哈与达能高调决裂』

2006年,达能以《商标使用合同》中的一条款:娃哈哈集团“不应许可除

娃哈哈达能合资公司外的任何其他方使用商标”为由,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 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宗庆后怒斥达 能低价强买。

娃哈哈与达能谈判进程如下:

2007-04-03 娃哈哈遭遇达能强行并购,宗庆后称陷入圈套。

2007-04-05 娃哈哈“捍卫民族品牌”健力宝发信驰援。

2007-04-12 达能对娃哈哈发出“通牒”限宗庆后30天履约。

2007-04-13 回应达能最后通牒,娃哈哈抖出达能阴阳合同。

2007-05-09 娃哈哈达能暂时“休战”或重回谈判桌。

2007-05-09 娃哈哈达能闭门谈判,诉讼战可能性已不大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发出感叹:“由于当时对商标、品牌的意义认识不 清,使得娃哈哈的发展陷入了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宗庆后提及当年签署的商 标使用合同追悔莫及,“由于本人的无知与失职,给娃哈哈的品牌发展带来了麻 烦与障碍,现在再不亡羊补牢进行补救,将会有罪于企业和国家!”

3.2.1 娃哈哈与达能的资本博弈

从当初的完美联姻,到高调决裂,达能和娃哈哈彼此演绎的,实际是一样典 型的资本博弈。当初达能和娃哈哈合作,双方就各有各的盘算,双方对合作的情 况也相当的了解。

从达能而言,并购是其战略和经营的手段。目前为止,达能收购了乐百氏

92%的股权,上海正广和50%股权,汇源集团22.18%的股权,乳品行业上海光明 酸奶和保鲜乳二个项目的45.2%股权,并购了蒙牛乳业49%的股权等一系列与合 资公司有竞争性的企业。并购是达能获取高利润最直接的方式。达能与娃哈哈的 合作,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大利润。进一步而言,达能并购娃哈哈以及其他一些大 企业的行为,显然不是为了将这些企业经营壮大,而是为了资本运作——将企业 股权低价收购后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或上市,以套取巨额资金和利润。因此,为 了达到并购娃哈哈的目的,达能早在10多年前就设下圈套。

另一方面,从娃哈哈而言,当初的合作是为了获取技术,宗庆后欲实行的是 “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但是,达能除了坐享分红之外,并没有给娃哈哈带来技 术投入。2006年11月起,娃哈哈的经销商除了继续与合资公司下属的销售公司 签订合同之外,还需与杭州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并要求各经 销商处办理该销售公司金卡账户外,尚需在该营销公司开立金卡账户,经销商的 所有贷款都将分别打入两个不同的账户。这样的财物操作,显然是为了把合资公 司和非合资公司的经营分开来,把非合资公司的销售账目独立结算。

3.2.2 深度剖析

这场10年的合资历程以及今天达能和娃哈哈的并购与反并购斗争,其实演

绎的事是资本市场的博弈。在这场博弈当中,娃哈哈陷入了被动的不利境地。纵

观整个娃哈哈的整个发展历程,娃哈哈陷入这样的境地是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的。

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娃哈哈企业思想封闭,不能适应市场国际化,资本运作无国界的现代 企业运营模式。

第一,娃哈哈企业狭隘的“家”文化成为了发展的最大限制。娃哈哈的经营 哲学是“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这种以人为本,为祖国奉献自我的 精神,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但是,娃哈哈企业,没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度,陷入了过于狭隘的思想中。在与外企合资的过程当中,娃哈哈坚持的三原则之一“坚持娃哈哈的全权经营”,合资方没有一个人进入娃 哈哈企业的管理层。同时,宗庆后认为达能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状况,达能的迅速 发展得益与娃哈哈的合作。从这点看来,娃哈哈过分以企业自我为中心,以“小 家”思想封闭自我。娃哈哈企业没有意识到“家”的概念,在今天以国际市场为 舞台的背景下,应该是“大家”,是无国界的。

第二,娃哈哈缺乏对国际市场、跨国界竞争的认识。之所以,在达能提出收

购娃哈哈51%的非合资公司时,宗庆后发出“达能是恶狼,从一开始就设圈套” 的呼喊,对达能的恶意并购只能做出无奈的反应。根源于娃哈哈对国际市场缺乏 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娃哈哈只具有20多年的历史,相比于国际上的具有 较长历史的企业来说,仍然是稚嫩的。娃哈哈企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对国 际市场的“险恶”认识不清,娃哈哈在经营上,又把目光局限于国内市场,不积 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化竞争,不积极主动了解国际市场,致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上 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被“暗算”却全然不知。

二、娃哈哈企业文化根本上是宗庆后的个人文化的体现。

宗庆后的个人文化一直是娃哈哈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娃哈哈 “励精 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 的企业精神,正是企业创始人宗庆后 在总结个人经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宗庆后成为《2004年胡润百富榜》中十位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之一。宗庆后具有强势文化的思想,大权独揽,不设副总 经理,亲自跑市场,他的铁腕控制力无疑是创造了娃哈哈的神话,然而这种神化,已经却使娃哈哈面临着被挤出市场的危险。根据我们的分析,宗庆后以下几点个 人文化,对娃哈哈陷入与达能之争的困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宗庆后狭隘的排他性文化思想。由于个人经历的限制和影响,宗庆后 的个人思想带有狭隘的民族色彩。宗庆后虽想把娃哈哈企业推向国际化,走向世 界,但是宗庆后却始终没有接纳和认同世界市场的游戏规则。与达能合作,宗庆 后坚持不接纳合资方人员进入管理层。与达能合作,但并不听取合资方意见,甚 至多次提出“娃哈哈不缺少资金,要合资就必须按照娃哈哈的意思办,否则把钱 拿回去的”的威胁。宗庆后认为外资并不能给娃哈哈带来任何新的发展效益,合 资只是为了“加快发展适度而已”。宗庆后过于狭隘的民族观念,排斥甚至鄙视 外资的思想,导致了他轻视市场的险恶,为娃哈哈陷入困境的埋下了伏笔。

第二,宗庆后过份自信的态度。宗庆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的采访中,说 道:“(与达能)合资时,我们没从银行贷过款,并且银行里一直就存有近10亿 的现金。引进外资只是为了提高发展速度。”在宗庆后看来,娃哈哈能够只依靠 自己的力量在市场上游刃有余,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宗庆后也从来不认为达能 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威胁。娃哈哈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势如破竹,更是强化了宗庆 后的信心。但是在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永恒的赢家,娃哈哈也不例外。对娃哈哈发展的过份自信,使得宗庆后在10年的合资过程中放松了对达能的警 惕,以至于达能强制并购时,娃哈哈显得措手不及。

第三,由于宗庆后的个人经历的限制,宗庆后依然显得稚嫩。宗庆后并没有 掌握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对国际市场认识不清,因此10年前签订《商标使用 合同》的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达能对娃哈哈企业品牌形象及其生产销售能力 的认可和肯定。他根本不会想到,正是那个决定会把娃哈哈推向今天困境。

3.3 TO WIN THE GAME

3.3.1 产品层面

我们以“非常可乐”为例进行说明。

娃哈哈企业对非常可乐目前的状况过于乐观,非常可乐存在的以上4点失误 将可能把非常可乐带上绝路,应验“非死不可”的结局,娃哈哈在非常可乐上笑 不起来。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娃哈哈没有坚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无论是产品设 计还是宣传造势,都徘徊在主要市场和主流文化的边缘。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小组高呼,必须秉承:Customers and Culture comes first的原则。为此针“非 常可乐”要生存发展,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我们认为基于可 乐产品的这种特殊性,要取得成功,更大程度上需依靠“文化营销”。

具体应做到:

(1)定位高瞻远瞩(High Position)

采用“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定位,可以更快、更广地拓展产品的生存空间。为产品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而不是人为地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农 村(国内)

国际市场

城 市(国内)

(2)产品具生命力(Energetic Production)

产品的文化是企业和消费者双方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消费 者的角度,怀着“以消费者为本”的心态,将自身的独特企业文化与可乐这种产 品的特有文化有机结合。我们小组,以深厚的中国文化为依托,以娃哈哈企业文 化为基础,结合消费者,设计出非常可乐的文化发展路线图:

中国文化

企业文化

(WaHaHa)

非常可乐

精彩 欢乐 健康

(Wonderful)(Happy)

Healthy)

(年轻人的主流文化 社会文化

(3)将企业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中(Leading Cuture)

产品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则是产品的根基。娃哈哈的核心企业 文化——“家”文化——为非常可乐的发展提供了很坚实的企业文化背景。

在“家”文化的指导下,要突出“精彩”“欢乐”的文化取向,非常可乐要

尽量选择与年轻人生活贴切的各种商品作为其文化的载体,例如与快餐行业—— 乡村基、真功夫的长期合作,与MP3MP4制造商、各手机制造商、电脑厂商密 切合作。努力将非常可乐的可乐文化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并在主流文化不断延伸 和发展。要突出“健康”的人文理念,娃哈哈必须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和各 项热点活动。如关爱艾滋病患者,关心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站在奥运 会、世界杯、CBA等各大体育赛事的巨大商机面前,要努力把握,有主人翁的 意识。

3.3.2 企业层面

明道篇——价值取向

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做一个更全面的发展计划,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产品改为红、黑色,商标用飘逸的毛笔 字体,象征中国深 厚的文化底蕴

“家”文化

娃哈哈要打扮成什么模样呢?恐怕现在连宗庆后也说不清楚。无可否认,娃 哈哈自成立以来发展还比较平稳,这与宗庆后慎重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但是,只 要回顾娃哈哈走过的路,我们不难看出发展的“随意性”。宗庆后说娃哈哈要走 多元化发展道路,减低企业的承担的风险,这十几年来,娃哈哈的“多元化”确 实让人始料不及,在娃哈哈瓜子、娃哈哈罐头食品、娃哈哈大厨艺营养湿面等产 品都投入了巨额广告进行宣传,但大多以市场表现平平告终。奶粉、石油、房地 产等方面,娃哈哈都想过或者尝试过涉足。由此可以看出,娃哈哈的发展需要一 个整体和前瞻性的规划,立足企业的使命,让员工看到自身所在企业的发展宏图,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

优求篇——组织运营管理

逐渐改变现有的组织模式,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宗庆后以后很难会出现第二个宗庆后,因为宗庆后的存在,娃哈哈具备培养 宗庆后的土壤。现在在娃哈哈,总经理直接控制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没有任何中 间环节,这种管理模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中都是罕见的。自娃哈哈创立以来,这种特殊的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历史也说明它是成功的,至少目前企业在这种 模式下运行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有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宗庆后只 是时代的“产物”,现在的娃哈哈已经不出于这样的时代了,因为娃哈哈是宗庆 后一手带大的,现在谁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然而,企业还要继续发展,没了 宗总,娃哈哈应该怎么走下去,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认为,娃哈哈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必须勇敢面对现在特殊的管理模式,并尝试逐渐改变它。宗庆后需要逐渐的放权,一步一步地培养起得力的帮手,设 立副总经理一直,最终实现改变直管的局面。这不仅能提高高层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树人篇——人才发展篇

建立起干部储备制度,维持发展的稳定

娃哈哈在市场上面的动作比较多,十几年来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这是值得

我们肯定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另一方面,对“家里”的关注似乎相对少些。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就要求优质干部的供应是持续,这才 能维持企业发展的稳定。余世维过说:“公司在内部培养人才应该从干部储备(MA)开始。”无论是总经理还是部长,随时都要有后备人选,前面的人倒下了 或者调职了,马上有人可以顶上,尽可能的减小这方面变动带来的动荡。

世界500强的CEO中,有170多个是GE(通用电气)培养出来的,他们都 在GE的储备干部研究班学习过。在我国,华为有华为大学,海尔有海尔大学,形式与GE的研究班一样。娃哈哈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建立起一种制度,随时为 企业管理层输送有能力的干部,稳定企业的发展。

第二篇:娃哈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何谓企业文化?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我的话简单来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的灵魂,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

二.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

三.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四.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五.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4]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显。

而在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体现在了人才的竞争上面,只有员工有了使命感,归属感等,企业才会有活力,企业才能更加持久地生存壮大。

我所欣赏的企业文化之一是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

娃哈哈公司发展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娃哈哈集团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它所拥有的这些成就,发展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迅猛,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力量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然是企业文化的奠基作用和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向导作用。那么,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什么呢?又有哪些是各类企业发展值得借鉴的呢?

企业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家”文化的企业理念是支撑娃哈哈集团走向今天的发展动力和发展原则,是娃哈哈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家”文化的提出,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的团队意识做了指示作用。“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娃哈哈企业的宗旨、精神经营哲学、座右铭、工作要求、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人才观、团队意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有本企业特色,并适合于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主要围绕“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的理念,认真,严格,主动,高效,创新,负责的自我要求,使娃哈哈企业一步步迈向新纪元,走向

蓬勃发展的道路。

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娃哈哈企业创业初期的艰难困苦,难以相信这样规模的企业是如何摸爬滚打走到今天的成功的,是什么支撑着这样的企业勇往直前的。企业初创时期,企业创始人宗庆后提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十六字方针,作为企业精神,一度催促着整个集团的向前拼搏,这既是创业时期艰苦困难现实的反映,又是创业者矢志奋斗的精神支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这个企业精神是娃哈哈文化的起点,也是娃哈哈走向成功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后,娃哈哈企业进入发展阶段,也就是“二次创业”时期,审时度势,提出“产品上档次,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水平”的主要战略口号,引进外资,完成了“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跃进。

文化需要土壤,娃哈哈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前进脚步,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中,娃哈哈“家”文化理念日益明晰,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日渐形成。

“家”文化业在不断改善,它处理的是三“家”之间的关系,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这三者的关系。娃哈哈企业认为,每个员工“小家”都要凝聚起来,共同发展企业“大家”才能更好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员工和企业是相辅相成的,皮毛相依的。作为一家行业龙头的企业,娃哈哈把责任与义务认识的很清晰,不止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回报社会报销国家,为国家和社会尽责。正确对待这三“家”的关系,是娃哈哈整个“家”文化系统的逻辑起点和总括。

创新是当代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停滞不前的传统规模发展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可能得到更好的收益。娃哈哈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家”文化理念中重要的一点,并且很成功的付诸实践中。例如,第一只产品儿童营养液开启了国内儿童营养健康饮品的先河。此外,在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品牌经营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潮流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带领企业走向更成功的天地。

娃哈哈,响亮的品牌,一提及,就会联想到“健康”和“快乐”,这也是娃哈哈的企业宗旨。一方面,娃哈哈开发了一系列有益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产品,如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饮用纯净水等,深受市场欢迎。另一方面,企业连续多年赞助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两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娃哈哈企业文化的宗旨,显示了大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它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同时,更带到着经济的发展。当今,娃哈哈仍处于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的阶段,这是娃哈哈迈出的“三次创业”步伐。这个时期,娃哈哈继续在提出一系列的文化理念,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家”文化不断地趋于完善。

娃哈哈“家”文化是企业发展走向的指示明灯,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进器,是员工队伍的粘合剂,是员工队伍战斗热情的激发器,总之是推动娃哈哈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

同时,“家”文化也给社会中各企业以启示,启发各企业的个性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等等,也为社会各阶层以及人们带来了除物质层面的利益与发展,更带来了精神层面的熏染与前进。相信娃哈哈企业将以更饱满的热情,走向更成功的领域。

第三篇:娃哈哈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文化

企业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始于1987年,由宗庆后同志带领两位退休老师,靠借款14万元起家。作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的一家校办企业,创业之初,以为学校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后来,在宗庆后同志的倡导并带领下,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只儿童保健品,企业由此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经过18年时间的努力经营顽强拼搏,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2003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到370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利税19.47亿元,利润13.67亿元,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18年来,娃哈哈公司共生产饮料1530万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老百姓平均每人提供了41瓶饮料;18年中,娃哈哈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4%,共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相当于每天创造价值756万元;上交税收28.4亿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年来,娃哈哈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加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公司所以能在短短18年时间里各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善于把握机遇等等。此外,正如宗庆后同志所说,文化是企业大厦的地基。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始终不懈努力培育、建设的娃哈哈“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完善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1、起源阶段

娃哈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企业的初创时期。作为一家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创业初期的是非常艰苦的:百余平方的营业用房,14万元的借款和两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可谓一穷二白,就这样娃哈哈开始创业起家。

创业之初,企业以为区属中、小学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区属学校来一个电话,就要蹬着三轮车将货送上门,有时候,冒着严寒酷暑送一车货去却只能赚取几元钱的利润。宗庆后同志虽然名义上是校办企业的总经理,但实际上既是搬运工又是送货员,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

这样的创业背景,对创业者的精神风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业者们相信:只有在精神上首先站立起来才能去面对艰苦,克服困难,开创光明。因此,宗庆后同志提出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要求,这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既是他在那种条件下自我激励的需要,也确实是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前提。

作为校办企业,除条件差底子薄之外,还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被人瞧不起。在计划经济占主导的时代,校办企业既不列入国家计划,又没有什么优惠待遇。因而那时候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校办企业肯定搞不好,就是在企业内部也有自己看不起自己,妄自菲薄的思想倾向。宗庆后同志又根据当时的这种现实状况,提出了“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口号,勉励自己和同事们一定要争口气,做出点成绩来给人家看看。

“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这十六个字就是娃哈哈的企业精神。这个精神由企业创始人宗庆后同志亲自提出,既是创业时期艰苦困难现实的反映,又是创业者们矢志奋斗的精神支柱,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极强的指导意义。这个企业精神是娃哈哈文化的起点,相伴着娃哈哈走过了风雨18年历程,当然后来也是整个娃哈哈文化系统的重要核心。

2、发展阶段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向前推进。

1993年5月,鉴于国际品牌加紧在大陆市场设摊抢点的严峻形势,娃哈哈公司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以“产品上档次,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战略口号,企业从此迈入了“二次创业”时期。

娃哈哈的“二次创业”前后历时十年,此间企业成功实施了“引进外资”,“西进北上”及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等重要发展战略,完成了“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跃进。

在实施这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的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环境同时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企业内部而言,经济规模从几亿元发展到近百亿元;发展区域从杭州一地走向全国20多个省市;产品结构从几个产品增加到十大类近300个品种;员工队伍中知识员工数量大量增加。在企业外部环境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牌影响力的日益增加,企业需要面对的是全国的消费者和整个社会,企业的一言一行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舆论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娃哈哈有责任与义务为整个行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需要土壤,娃哈哈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前进脚步,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中,娃哈哈“家”文化理念日益明晰,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日渐形成。

企业经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对带有根本性的关系,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娃哈哈对此的认识是这样的:首先,每个员工“小家”都要凝聚起来,而凝聚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企业“大家”,也只有企业“大家”的发展才会有员工“小家”的幸福。员工与企业,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皮毛相依的关系。其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细胞,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为国家和社会尽责。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即娃哈哈经营哲学,是娃哈哈整个“家”文化系统的逻辑起点和总括。

娃哈哈的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回顾娃哈哈整个“二次创业”进程,我们知道:一方面,娃哈哈成功开发了如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饮用纯净水等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益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企业连续多年多次,斥资数千万元大力度赞助了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万名少年天安门“申奥有我”活动、杭州西湖狂欢节等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给大众带来了“欢乐”。企业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娃哈哈对自身究竟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响亮回答——“健康”和“欢乐”是娃哈哈的企业宗旨。

娃哈哈在市场中诞生,在市场中成长。长时期的市场实践,使娃哈哈深刻体会到“诚信”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娃哈哈看来,“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整个人类的美德。所以,“先以诚信施于人,才能取信于人”便很自然地成为娃哈哈的座佑铭。

娃哈哈在“二次创业”进程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人员大量增加,外地分公司数量激剧增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日益汹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秩序的控制、各个环节的严格按照指令执行,就显得非常必要。娃哈哈认为,令行禁止的思想基础是每个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忠诚”是娃哈哈公司的组织基石。

为了鼓舞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干劲,也为了广泛而有效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二次创业”期间,娃哈哈公司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如春节团拜会、集体婚礼、春风行动、庆功宴、出国旅游、三峡游等等。通过这一些活动,使得公司对全体员工的亲情得以很好体现,形成了浓浓的“互助、互爱,一家亲氛围”。

目前,娃哈哈公司大专以上的知识员工大约有1000余人,这支人才队伍90%以上都是在“二次创业”时期引进来的。因此,“二次创业”时期也是娃哈哈公司人才大量引进、培育和成长发挥作用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围绕着“人才”的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人才?”“如何看待学历、资历、身份与人才的关系”等都随着人才工作的深入而日渐得到深化,从而形成了既符合企业需要,又与中央精神相一致的“人才观”。

娃哈哈是因为勇于创造才迎来成功的,第一只产品儿童营养液开启了国内儿童营养健康饮品的先河。此后,在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品牌经营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企业的全面进步。近年来,随着创新理念为全社会所认识,特别是由于饮料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饮料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娃哈哈公司对于全面创新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不仅在舆论上多次提出“必须走全面创新的企业发展道路”,并且在机制和制度上,如成立创新成果评定委员会,制订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等加以真正、切实地落实。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管理专家也曾经指出: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而许多重大的损失、事故甚至是灾难则一再地提醒着我们:工作必须认真,丝毫马虎不得。娃哈哈通过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同样深刻地认识到”认真、主动“等理念和作风,必须作为每位员工的工作要求得到强调和发扬。

在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娃哈哈从遵循管理原理出发,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通过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融合群体智慧,逐渐明确了企业的一系列价值标准。明白了企业应该倡导什么,摒弃什么;应该奉行什么,拒绝什么。在此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提出了为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企业主要价值观。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它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娃哈哈“家”文化正是在连续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经营管理活动无限丰富的背景下,自觉总结,不断提炼,逐步形成发展的。“二次创业”时期的十多年,是娃哈哈规模扩张最快,经济增长最快,品牌影响扩大最快,管理思想观念碰撞最多的历史时期,同时,当然也是娃哈哈文化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3、完善阶段 2003年,娃哈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实现了企业提出了多年的“销售冲百亿”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娃哈哈“二次创业”时期的结束和“三次创业”时期的开始。

娃哈哈迈出“三次创业”步伐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知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成为这个时期企业工作的主旋律;二是国内企业界又有一批大企业相继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大企业病”作为娃哈哈也已经再不容忽视;三是在企业内部虽然技术装备、厂房设施、人才队伍素质、科研条件等各方面都已大大改善到了一个新阶段,但企业创造力却与之并不相匹配。

与前两次创业不同的是,娃哈哈“三次创业”是以企业文化为统帅的,或者说是以企业文化理念的明确为旗帜的。在2004年5月份召开的娃哈哈公司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宗庆后总经理提出了一系列娃哈哈文化理念,这些文化理念经过随后广泛深入举行的大讨论,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这标志着娃哈哈“家”文化已经从企业初创期的起源、“二次创业”时期的全面发展在迈向“三次创业”的进程中趋于完善。

二、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

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

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

4、娃哈哈座佑铭: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

5、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

6、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 创新 负责 亲情

7、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 打得响 过得硬

8、娃哈哈人才观:唯德唯才 有用即才 人皆为才

9、娃哈哈团队意识:道相同 心相通 力相聚 情相融

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岗 能上能下 崇尚科学 精益求精

三、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特色

个性是文化的生命。一个文化系统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那它肯定不会有生命力。娃哈哈“家”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全部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是对企业经营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同,同时又在指导和推动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它产生于实践,指导着实践,有着厚实的实践基础,决不是单单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已经深入扎根在员工的心上。

娃哈哈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娃哈哈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文化三者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世界上恐怕没有一种文化是与其他任何文化相割裂的。娃哈哈文化也不例外,作为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作为经营管理文化,它还会很自然地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的文化因子。从文化因子的组成上说,娃哈哈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文化诸多文化因子相结合的产物。

众所周知,中国革命始于艰危,成于困苦。革命的条件非常差,而所要面对的敌人却异常强大,革命的目标又十分高远。因此,在革命文化中就十分强调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强调团结一心,共赴时难;强调奋勇拼搏,战天斗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娃哈哈文化中“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十六字企业精神以及“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工作作风就是对革命文化中这些优秀因子的直接继承。

娃哈哈公司经常举行企业职工运动会、各种文体比赛、劳动竞赛,倡导以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为荣,凡此种种就是对革命文化的宏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积淀深厚,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许多企业在建设、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都会从中吸收优秀的文化因子。娃哈哈也一样,在构筑自己的“家”文化系统时,也广泛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如忠诚,在娃哈哈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有着重要的地位。企业十分强调忠诚的重要性,通过党、团员宣誓,年终考核评比等多种手段,旨在加强忠诚意识教育。而我们知道“忠诚”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苏武牧羊十九年“身在荒漠心在汉”的动人佳话。娃哈哈把这样的传统文化因子吸收进自己的文化体系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内涵,而且对于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又比如企业精神中的“自强不息”,此语本出自《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一个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必须象天体运动那样,孜孜以求,永不停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这是非常积极的因素。它要求我们,在困难面前不逃避、不低头,积极地去面对它战胜它;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呢?又要求我们不自满、不骄傲,不浅尝辄止,不小富即安。娃哈哈把“自强不息”作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干部、员工的斗志,激发了公司上下的拼搏热情。特别是在企业取得全国龙头地位,各项经济指标飞速发展,员工生活日益富裕、房子、车子都已变得寻常之时,还能始终保持开拓者本色,依然发扬奋斗精神是十分具有进步意义的。

在娃哈哈文化系统中有“创新”的理念,有“认真、主动”的理念,有讲究高度执行的要求,这一些在娃哈哈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理念实际上都与现代管理理念相吻合。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自取灭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娃哈哈强调创新,既是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要求。“认真、主动”的理念,在管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理念,自从19世纪末美国人阿尔伯特哈伯德写成那本名为《致给加西亚的信》的著名小册子以来,以“认真、主动、明确使命,绝对服从”为核心的罗文精神就一直被视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亘古不易的目标。“执行力”是近年西方管理界所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据说有研究机构曾对全球一些大企业进行过跟踪调查,得出结论:凡是长期以来效益始终上升的企业大都是讲究高度“执行”的企业,因而“执行力”为我国企业界所热捧,有人甚至提出了“赢在执行”的口号。事实上,娃哈哈文化中一直强调“令行禁止,统一号令,一切行动听指挥”。娃哈哈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既是追求高执行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保证。凡此种种,娃哈哈真正从经营管理需要出发,所形成的文化理念,虽然朴素却最有实效,虽然浅显却深中现代管理的肯綮,体现了娃哈哈“家”文化强烈的时代特点。

2、娃哈哈文化是“家”文化,正确理解和处理三“家”关系是娃哈哈文化的总括和逻辑起点。娃哈哈文化经过近18年时间的积淀,内涵十分丰富,几乎涉及了企业管理、销售、科研,内部、外部等各个方面,覆盖面相当广泛。但我们如果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娃哈哈文化,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家”文化。

这里的“家”是指“小家”,即每一个员工个人:“大家”即企业,“国家”,即国家和社会三者的总称。“小家”、“大家”、“国家”等三“家”构成了娃哈哈文化中“家”的全部。

娃哈哈认为企业所要面对的矛盾和关系虽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员工和企业”、“企业和社会”这“两对三方”的关系是企业中一切关系的逻辑起点和总括。

关于这两对三方之间的关系,娃哈哈认为企业必须想方设法把员工“小家”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才会有整体战斗力。当然,围绕着凝聚和团结有大量的文章可做,娃哈哈文化中关于人才观,关于工作要求、工作作风、团队意识、座佑铭等等,事实上,都是围绕着员工的,也就是围绕着单个的“人”,是关于员工即“小家”的理念。

“小家”凝聚起来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大家”,即发展企业。在娃哈哈看来,企业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生路,所以无论如何,企业发展总是应该摆在第一位的。事实上,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对社会的最大负责。也只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才能有每一个“小家”的幸福生活,所以娃哈哈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也就是“小家”和“大家”的关系。

“大家”发展了之后应该怎么样?娃哈哈作为一个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此的回答是:报效国家,对社会负责。这也是娃哈哈处理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准则。娃哈哈“健康、快乐”的企业宗旨,“诚信、负责”的理念都是在这个准则下的派生。

“小家”、“大家”、“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各种关系的总括,因此也是娃哈哈“家”文化的逻辑起点。

3、娃哈哈“家”文化紧扣时代脉膊,适应发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体现了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民营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竞争力,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成份。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又是民营经济集团军中的佼佼者,创业至今18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高达74%!经济的高速增长,文化是其重要支撑。

娃哈哈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融一体,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点。在这样的时代,经济的增长表现出了与工业经济时代大异其趣的、全新的增长方式,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科技成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了第一生产力。娃哈哈对此是有深刻认识的。1987年,娃哈哈通过与专家教授合作,成功开发出第一只产品儿童营养液,填补了国内空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企业因此得以立足。在“二次创业”时期,娃哈哈通过引进设备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目前娃哈哈公司拥有从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地引进的现代化生产线共90多条,价值约4亿多美金;在娃哈哈科研中心和质检部门,拥有ZL51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Lambda20紫外-可见-近红分光高度计、GC-14B气相色谱仪、全自动定氮仪、AE240Mettler电子天平、Marss微波溶解仪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检测仪器);通过推进信息化管理,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道路(截止目前,娃哈哈公司已投资1.3亿元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拥有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1800多台套,拥有电脑 1200多台,管理人员电脑使用率已超过98%.采用宽带网技术实现了总部与全国35个生产基地、广大供应商和销售客户间的高速互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企业效益迅速增长,竞争能力获得极大提高。娃哈哈以自身的经营实践,尝到了走科技兴企道路的甜头,体会了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在企业文化中因而就有“崇尚科学”的核心价值观。人才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方针、目标确定之后,人就成为决定因素。人才问题,又不仅仅是一家单位、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每家单位,每个部门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问题。我们党在领导着全国人民从事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同样也面临着人才问题。什么是人才?如何用人才?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中央提出这样的人才工作原则是客观的,是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是与党的建设事业的目标相一致的,因而是先进的。娃哈哈正在从事的是整个经济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是波澜壮阔的美丽建设画卷中的一角,娃哈哈同样需要一个对于人才问题的正确认识,“唯德唯才,有用即才,人皆为才”,娃哈哈的这一人才观其精神实质与党的人才工作原则完全一致,也充分体现了人才工作指导原则的先进性。

企业,首先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而存在的。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发展和赢利是其根本目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终极作用也应当是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赢利,如果企业文化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那就是无效的。娃哈哈在进行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即实效性,决不做只重形式,徒有虚名的表面文章。娃哈哈文化的实效性在文化理念中有丰富的体现,比如经营哲学中,强调了“发展大家”,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再如工作要求中,强调了“主动高效”,以高效为衡量员工工作的标准。又如人才观中,提出了“有用即才”,以对企业工作有没有真正的用处,作为判断是否人才的标准,这些都十分直接、明确地体现了文化理念的实效性。其它如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行为准则等等实际上也与工作绩效相关联,是文化有效性的简接体现。

4、娃哈哈文化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者并重的全方位文化。

娃哈哈“家”文化决不单单是几句空洞的、无着落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有骨有肉有血有气的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其在企业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上都有着丰富的展现。

A、娃哈哈文化在物质层面,主要体现在:

①娃哈哈卡通人物,其可爱、健康、快乐的造型与娃哈哈宗旨相吻合;

②全国34个生产基地,69家分公司,建筑面积达 9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一流厂房,展现了一个现代龙头企业的崭新风貌;

③分布在全国各地,总价值达54亿多美元的91多条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生产线,是娃哈哈崇尚科学、精益求精科学价值观的体现;

④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饮用纯净水、娃哈哈童装等产品有益身体健康,给人带来欢乐是娃哈哈“健康、欢乐”宗旨的直接体现;

⑤娃哈哈非常可乐,娃哈哈“激活”唯生素水,娃哈哈茶饮料等产品敢于直面国际品牌,不断创新,是“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等价值理念的直接体现。

⑥大量生动、活泼的娃哈哈广告,全国几千家娃哈哈经销商,娃哈哈三次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这一些是“创新、诚信”等价值理念的体现;

⑦娃哈哈在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地区,三峡庫区建起的十几家对口支援企业,直接解决上万人就业,是娃哈哈“对社会负责”理念的直接体现;

⑧娃哈哈公司总部有两个企业形象展示厅,它是娃哈哈总体形象的物质载体。

B、娃哈哈文化在行为层面,主要体现在:

①娃哈哈连续 3 年独家赞助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连续4年独家赞助杭州市西湖狂欢节;娃哈哈出资为杭州心脏病患儿赴韩国治疗;娃哈哈全体员工捐款救助广西患病小孩。这一些活动体现了娃哈哈“健康”、“欢乐”的企业宗旨。

② 娃哈哈利用行业龙头地位,联合纯净水企业竭力维护产业发展;娃哈哈捐资捐物支援98抗洪斗争;娃哈哈为“抗非”斗争捐赠近900万元产品;娃哈哈积极踊跃捐款参加“春风行动”为下岗职工送温暖;1992年元旦,娃哈哈果奶推出。为兑现“凭报纸换产品”的承诺,兑奖期一再延长,共多送出果奶30多万瓶等,这一些活动和行为都体现了娃哈哈“诚信与对社会负责”,为国家作贡献的理念。

③娃哈哈早在1991年兼并国有老企业杭州罐头厂,突破了“姓资姓社”的争论,取得重大成功;娃哈哈在1996年与法国达能集团成功合资,利用外资壮大自身,体现了“引资用资”的高水平;娃哈哈在1992年至1999年数次尝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职工合作制企业,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切体现了娃哈哈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价值理念。

④娃哈哈不断开展的全体职工运动会,集体婚礼,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职工出国旅游,春节团拜会,庆功宴等活动,充分体现了“亲情”、“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等价值理念。

C、娃哈哈文化在制度层面,主要体现在:

① 娃哈哈的领导制度简而言之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决策之前,充分发扬民主,大家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公司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决策之后,要求各个环节必须认真执行。公司采取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一支笔,党委在企业中参与决策,起到政治核心作用。这样的领导制度与娃哈哈文化中强调高效,执行的理念是相通的。

②娃哈哈的组织结构是高度扁平化的,总经理直接控制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总经理对各部、分公司采取分级授权管理,各部、分公司直接对总经理负责。这样的组织架构同样为强调高效、执行的文化理念服务。

③娃哈哈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制定了大量的各类制度。生产中有工艺要求,岗位有岗位职责,科研有开发程序,各项管理都有管理制度,亲情有员工关怀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即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D、娃哈哈“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体现,前文已有述及,此处不再赘述。

只是除了那此文化理念外,娃哈哈还有自己个性独俱的企业标识、卡通形象、企业歌曲、企业旗帜等等,这都是对精神文化理念的完善。

企业歌曲《寄托一生的家园》歌词

这是我们理想发芽的土壤 这是我们寄托一生的家园 啊,娃哈哈 娃哈哈这是我们放飞希望的地方 这是我们收获梦想的故乡 为你骄傲为你歌唱我们用辛勤浇铸起金色的辉煌 我们用自己的汗水把家园浇灌 高举起咱励精图治的旗帜我们用智慧架设起七彩的桥梁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将梦想实现把艰苦奋斗的号角吹响青春也有过无数冰封的日子 生命里没有不可逾越的关山 开拓开拓 永远向前冰雪消融 有一道彩虹美丽斑斓 关山尽处有一片桃林正吐芬芳 自强不息 追逐着心中不落的太阳

四、娃哈哈“家”文化的作用

娃哈哈“家”文化是企业发展走向的指示明灯,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进器,是员工队伍的粘合剂,是员工队伍战斗热情的激发器,总之是推动娃哈哈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

1、企业发展走向的指示明灯

发展战略是企业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内容,而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所谓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长期的、整体的、方向性的考虑和安排。娃哈哈认为“企业成败,要在战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工作的第一要务。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能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而必须以文化理念为指导,根据企业实际,实事求是地对发展走向作出准确把握。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多元化发展成为各界议论的热点,人们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认为“船小好掉头”,把多元化经营视作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途,是一切企业的必走之路。有人因而也劝娃哈哈要进行多元化经营。面对这样一些观点,娃哈哈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饮料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很大,自己在饮料行业还有许多事情可做。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过早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而是埋头苦干,孜孜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规模,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终于奠定和进一步巩固了饮料行业的龙头地位。有意思的是,几年之后,由于当时搞多元化经营的一些典型大企业集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破产倒闭。而此时的舆论界又转变了风向,大家都把多元化经营视作是洪水猛兽,好象谁涉足了谁就就要倒霉一样。而娃哈哈正是在此时开始涉足了童装行业。娃哈哈认为“健康、舒适、漂亮”的童装与娃哈哈的文化理念十分吻合。更主要的是此时的娃哈哈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可以进行多元化经营。结果进入童装行业几年来,娃哈哈童装年销售额已进入国内童装行业前十位。

1996 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集团实现合资。娃哈哈当时已在国内饮料行业奠定了龙头地位,发展也还顺利,日子很好过。为什么要在此时与人合资呢?娃哈哈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就是想通过合资使企业发展得更快一些,规模更大一此,实力更强一些。因为当时虽说是行业龙头,但年销售收入不到10亿元,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企业的抗打击能力是不够的。合资以后,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规模迅速壮大,实力大大提高,完全达到了“通过合资,发展自身”的根本目的。

娃哈哈公司合资前后经济指标变化对照表

饮料产量(万吨)销售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利润(亿元)上缴税收(亿元)总资产(亿元)

1995年 8.25 8.79 1.78 1.25 0.53 8.28 1996年 19.66 11.15 2.37 1.55 0.82 15.69 1997年 19.37 21.11 4.99 3.34 1.65 20.37 今年5月份,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推动下,娃哈哈公司未雨绸缪,自我加压,奋勇开拓,又提出了“三次创业”的战略口号。“三次创业”的战略目标是:

①在3-5年内,完成全国饮料生产布局,各外地分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5-10亿元,完全实现销地产,并在国外尝试建厂;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双百亿,实现利润30亿元;

②再花5-10年时间,加快国外建厂步伐,初步创立世界品牌;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亿,利润200亿;

③做强食品饮料主业的同时发展好童装、日化行业,相机进入其他行业,真正实现多元化经营;

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公司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五年内实现国内领先地位,十至十五年内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与世界范围内达到引导潮流、主导市场的地位;

⑤实施全面创新战略。实现组织创新、全员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和效益。

可以相信,这一目标必将指引着娃哈哈夺关抢隘,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奇迹。

2、企业快速发展的推进器

有人说,目前是一个品牌经济的时代,而任何一个品牌的后面都是文化,品牌一旦脱离了文化,它便是一架躯壳,徒有其表,无以立足。

娃哈哈十八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娃哈哈的品牌建设。通俗、亲切的各字;健康、欢乐的卡通;诚信、负责的形象;不遗余力地宣传,这一切铸就了“娃哈哈”的名牌地位。“娃哈哈”,在2002年国家工商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娃哈哈品牌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恐怕很少有几个企业的产品能卖到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而娃哈哈无疑是其中之一;恐怕很少有几个产品能被我国十几亿人都知道都买过,而娃哈哈应当是其中之一,娃哈哈依靠品牌的影响力走向东西南北,走进消费者心中。

2002 年,娃哈哈决定实施多元化经营,进军儿童服装领域。当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招设两千家加盟联锁专卖店的消息一经披露,全国各地商家纷纷报名,许多商家根本不问具体情况就愿意把钱款打进帐户,热情之高,世所罕见。细究其中原因也是因为品牌在起作用,是因为商家对“娃哈哈”品牌的信任和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乐观。

娃哈哈目前在全国有两千多家饮料经销商,这些经销商许多是与娃哈哈共同成长起来的,十多年来与娃哈哈心手相连,肝胆相照,对“娃哈哈”品牌情有独钟。正是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这些经销商,娃哈哈产品得以快速地向全国市场输送,得以迅速占领城乡市场。据说连美国可口可乐亚太地区总裁都感叹说:娃哈哈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可口可乐不能比!

娃哈哈目前在全国23多个省市建有69家分公司,娃哈哈外地分公司的经济贡献目前已经约占整个集团的 50%左右。娃哈哈的这些外地分公司有许多都是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十分诚恳地要求娃哈哈去投资建成的。对娃哈哈在当地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十分支持,不仅在管理上不干扰不设卡,给企业以充分经营管理自主权,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提供各种便利,给以政策支持。为什么各地政府都会如此热情支持呢?原因仍然因为“娃哈哈”是名牌,名牌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观念的更新,提高管理水平,而铸就“娃哈哈”金字招牌的是娃哈哈独特的文化内涵。

3、员工队伍的粘合剂

“凝聚小家”,是娃哈哈文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娃哈哈认识到没有员工队伍的高度团结就不可能做成任何事业。因此,通过文化管理的手段,把全体员工粘合起来是娃哈哈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娃哈哈主要通过运用以下手段:

一是加强企业宗旨、理想信念教育,以统一思想认识。娃哈哈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最广大人们的“健康和欢乐”,一再强调,办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时候都必须积极进取。我们目前虽然已经是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是奉献健康、欢乐的路永无止境,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们还要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设厂,到国际经济舞台上去占有一席之地。目的明确了,思想认识一致了,步伐也就整齐了。

二是大力培育亲情,把广大员工的心聚在一起。公司每年都要举行大型厂庆活动,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曾经举行过千人演唱会,职工运动会,由员工自编自导的文艺演出、集体婚礼,庆功宴,春节团拜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通过大量的文艺体育活动,使员工队伍的心相通,情相融。

三是通过民主意识的发扬和经常举行的各种大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员工队伍的民主参与意识。娃哈哈的决策程序要求企业重大决策都要先由广大员工民主讨论,由工会、政治部、党办等团体、部门广泛发动,通过《集团报》、内部网络、党团支部大会等各种民主渠道,要大家广泛发表意见。公司领导充分听取意见后再作出决策。比如,1994年底,娃哈哈公司要走出杭州,走出浙江到远在6000里以外的三峡库区涪陵投资建厂,这是一个重大的投资决策,为此公司发动干部、员工进行广泛讨论。讨论过程中,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具体困难,这让公司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当然大家也认识到企业只有走出去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最后统一认识,开始迈出了“西进北上”之路。

4、战斗热情的激发器

激励作用是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必须自觉追求并着力加以体现的。娃哈哈“家”文化在实施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发挥激励作用,藉以激发广大员工的战斗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娃哈哈文化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起到激励作用的:

首先是在理念上、价值观上树立起不怕苦,不畏难;不骄傲,不服输;奋勇开拓,勇于拼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意识,如娃哈哈精神,娃哈哈工作作风,工作要求等都着力体现这样的价值取舍。通过长抓不懈的宣传、教育,目前在娃哈哈公司内已经形成了自觉接受艰苦砥砺的良好风尚,涌现了许多动人的事例。比如娃哈哈吉林分公司基建时正值东北最寒冷季节,冰冻三尺,大雪飞舞,当地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可是为了赶进度,员工们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与风雪搏斗,最后战胜了恶劣的气候,如期投产。

其次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保证激励到位。娃哈哈公司的分配是凭贡献进行的,谁贡献大、谁业绩优,分配就向谁倾斜。所以比贡献,比业绩在娃哈哈已蔚然成风。在娃哈哈公司员工的收入结构中,按照业绩、贡献不断进行调整的部分约占全部收入的85%以上。这样的分配机制使得激励作风用能够得到较好地发挥。公司鼓励创新、奖赏功臣,比如2000年,公司对娃哈哈AD钙奶,娃哈哈非常可乐等产品的研制者,以及其它一些工艺问题的解决者实施了高达20万、15万元的重奖,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氛围的形成。

第三是通过有效的载体活动,以培育进取意识,宏扬拼搏精神。运动会是深受员工欢迎的形式。运动场上运动员们你追我赶,运动场外啦啦队员你呼我喊,气氛异常热烈。娃哈哈公司近年来,几乎年年举行运动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另外,娃哈哈公司还会经常举行文艺演出,演出的节目由员工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身边的感人事例,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总之,娃哈哈通过这样一些手段和方法,培育了娃哈哈的文化,激发了广大员工的战斗热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第四篇:娃哈哈成长分析

娃哈哈成长分析

(2009-02-12 13:23:45)

标签:

杂谈

背景材料娃哈哈的成长轨迹

1987年5月1日,娃哈哈前身——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于杭州市清泰街160号悄然成立,多年后的中国产业巨子就此起步。当时,经销部仅三名员工——创始人宗庆后及两名退休教师,14万元流动资金,没有任何固定资产。

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向杭州上城区各小学供货,批发销售文具纸张、饮料等日常用品。不久,企业开始经销当年火爆的保健食品“中国花粉口服液”,后来引进了一条简单的“灌装”生产线,为“中国花粉口服液”做配套加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1988年,得知“中国花粉口服液”可能存在激素,本着对顾客负责的态度,宗庆后停止经销该产品;同时,鉴于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商机,宗庆后果断地从普通的小经销商转型为保健食品生产商。

1988年年中,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娃哈哈”品牌正式诞生。同年8月,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上市。凭借着精确的市场定位、超前意识的广告效应——“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儿童营养口服液两年之内红遍了中国,娃哈哈淘了第一桶金。

1990年,仅一项产品,娃哈哈的销售额就近亿元,利税近3 000万元,在当年的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中排名第85位。创业才三年的娃哈哈“意外”的成为浙江省的利税大户、蓝筹企业,此后的娃哈哈一直都是各类工业企业排名的“常客”。

小鱼吃大鱼

1991年,仅100余人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杭州市政府的牵头下,进行了“小鱼吃大鱼”的尝试,以8 000多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2 000多人(包括700多名退休职工)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该厂当时情况为资不抵债、经营陷入严重的困境,这既解决了当时供不应求的娃哈哈口服液的生产场地、熟练工人缺少等问题,同时也承揽了罐头厂近7 000万元的债务,解决了2 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一举多赢。

1991年年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在娃哈哈营养口服液持续畅销的同时,宗庆后敏锐地感觉到保健食品生命周期的短暂性,难以长期持续发展,再次果断地由保健食品转型为食品饮料生产制造商。

1991年年末,娃哈哈果奶(儿童乳饮料)上市,凭借着“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的广告效应及产品质量,产品很快畅销到大江南北。随后,宗庆后根据原杭州罐头厂的研发经验、生产资源推出了八宝粥、银耳燕窝等罐头食品及与外商合资生产的娃哈哈平安感冒液,前者销量也不错,目前仍居国内市场第一位;后者维持艰难,银耳燕窝等罐头食品几年后淘汰。

“销地产”布局

1994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建设,娃哈哈在重庆市涪陵以“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改革思路,与当地政府各出资4 000万元,兼并了当地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有限公司,这是娃哈哈在外省成立的首家子公司。娃哈哈以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涪陵公司一举打开僵局,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娃哈哈系列产品在西南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娃哈哈涪陵公司成为了三峡库区最大的对口支援企业之一,跻身于重庆市工业企业的50强。

尝到“销地产”甜头的娃哈哈,自此开始了全国“销地产”生产力的布局,至2007年,有10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39家与达能合资的公司)。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娃哈哈的许多生产型子公司设在如湖北宜昌、湖北红安、四川广元、吉林靖宇等落后、贫困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娃哈哈的对口支援、对口扶贫工作以及“销地产”布局的做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赞赏。

战略合作

1995年,急于扩大规模的娃哈哈,一年之内推出了红豆沙、绿豆沙、儿童健康饮料、清凉露、果冻、膨化食品、关帝酒、榨菜、康有利等10余种产品,但几乎全线失败(后来,宗庆后不得不承认这是重大的决策失误),不过依靠着果奶、八宝粥等强势产品的发展,当年的销量依旧达8?8亿元,取得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利税超亿元。

1996年3月,基于当时的合资潮流及利用外资发展企业的思路,娃哈哈集团的下属5个企业与法国达能公司合作,在坚持合资不合品牌,由中方全权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娃哈哈一次性引进外资4 500万美元。公司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了大量具有20世纪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通过引进资金及技术来发展民族品牌使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由于对合资企业股权比例的持有量、商标的重要性的忽略以及资本运作的不熟悉,娃哈哈“利用外资”的美好愿望变成了“引狼入室”,留下了很大的发展隐患。

1996年初(合资公司成立以前),娃哈哈痛下决心进军成人饮料——娃哈哈纯净水,娃哈哈纯净水凭借着价格、广告优势高调上市,当年即拿下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销售业绩。次年,娃哈哈AD钙奶强势推出,这使得娃哈哈集团年营业额连破10亿元、20亿元大关。

挑战两乐

1998年,娃哈哈经过10多年的历练,羽翼渐丰,已具备了与世界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娃哈哈推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在饮料界主动扛起了向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挑战的民族工业大旗。在一片“非常可笑,非死不可”的质疑声中(包括合资企业股东达能引经据典的强烈反对),非常可乐系列隆重上市。非常可乐上市当年销售额过亿元,三年后超15亿元;在碳酸饮料领域,坐三望二的位置不可动摇。

第五篇:娃哈哈广告创意分析范文

王力宏娃哈哈全集:http:///programs/view/pKEb_-LCeR8/

创意分析:广告之一:广告把娃哈哈矿泉水最为一个焦点,经过王力宏身体舞动的展现,既展现了王力宏的个人魅力,同时又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在这瓶矿泉水上,放大了矿泉水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耳边伴随着王力宏动听的歌曲,我们都会陶醉在这样一个吸引人的广告中。

广告之二:把娃哈哈矿泉水作为爱的载体,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都喝着同样的水,那就是娃哈哈矿泉水,它所到之处总伴随着爱的存在。这则广告让人感觉娃哈哈矿泉水是一种高尚纯洁的矿泉水,广告词宽阔的容纳性把它传播到整个世界。这则广告很有效地扩大了娃哈哈矿泉水的销售范围,为娃哈哈塑造了一种高尚的品牌形象。

娃哈哈HelloC+啤儿茶爽:

娃哈哈Hello C创意分析:“每天两次C的问候”这一广告语瞬间被大众记住,因为它的贴切与温馨。背景音乐活泼,欢快,为Hello C的出场奠定了欢快的基调。用手打造出的形象的C也是广告中的一个焦点,多次强调C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让大众轻松记住娃哈哈Hello C。

娃哈哈啤儿茶爽创意分析:

这则广告一播出,“你Out了”这一广告词马上风靡全国各地。啤儿茶爽是一个新产品,它与传统饮料很大的区别在于在茶的味道中有淡淡的酒味,整个产品的包装很像酒瓶。产品的创意使广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大胆突破传统饮料的界限,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反复强调“你Out了”这一广告词把哇哈哈啤儿茶爽推入大家的视线中,引起大众想要尝试的好奇心。

娃哈哈红茶绿茶广告: http:///programs/view/mH7iEM_ZId8/

创意分析:很简短的一则广告中,利用“茶”与“茬”的谐音,巧妙地产生了找“茶”与找“茬”两种理解,同时在谢娜与张杰的个人魅力号召下广告起到了一定的传播效应,两人双双找茶,让红茶与绿茶这一对茶引入大众的视线,就像男女成双一样,红茶与绿茶也是天生的一对好茶,简单的一则广告让我们都能牢牢记住它的创意,记住哇哈哈红茶与绿茶。

娃哈哈童装: http:///programs/view/FQvaRvEHS3Y/

创意分析:外国的儿童与中国儿童欢聚一堂,一同衣着娃哈哈童装出现在大众眼前,简单明了的广告宣传,欢快动听的旋律,儿童精彩的肢体演绎,一个共同的手势的反复出现,一句响亮的广告词压轴:快乐童年我最棒,把广告推入高峰,看了这则广告的儿童一定都渴望穿上这代表着快乐的娃哈哈童装吧。

下载娃哈哈企业文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娃哈哈企业文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最终定稿)

    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饮料消费量迅速上升,全球饮料业进行了高速的产业集约,而且消费地域差别也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饮料巨头都在......

    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

    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 一、集团简介 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

    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五篇范文

    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 企业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

    娃哈哈范文大全

    娃哈哈企业文化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4、娃哈哈座佑......

    娃哈哈成功案例分析(5篇模版)

    娃哈哈成功案例分析之一:赢在执行 一、金融危机中逆势飘红的娃哈哈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杭州娃哈哈集团可谓**不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外有雪灾、地震、通胀压力等众多......

    娃哈哈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娃哈哈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娃哈哈公司基本情况 娃哈哈创建于1987年,在创始人宗庆后的领导下,从踩着三轮车代销棒冰、汽水和校簿开始艰苦的创业历程白手起家,现已发展成为......

    娃哈哈与乐百氏对比分析[范文模版]

    背景: 娃哈哈 1、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

    娃哈哈的营销风险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一、娃哈哈公司介绍 (一)娃哈哈公司的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