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丁淦林版《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

时间:2019-05-14 17: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考丁淦林版《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考丁淦林版《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

第一篇:自考丁淦林版《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10、马礼逊--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24、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30、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

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

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

答:

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

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

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

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产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

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

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

3、《共产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产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

4、编辑人员是由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奥、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11、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

3、4、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

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

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

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

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答:

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

2、首创报纸周刊。

3、编排“务求醒目”

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4、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

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三、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是“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但必须严格选报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

四、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及时,应该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

15、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答:

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

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

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7、《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

1、《新青年》分为三人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

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宣传内容是:(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8、《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19、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第七版、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京报》副刊。

4、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20、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1、《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

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

3、违检混检暴检。

22、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个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在我们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设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一、中国早期的新闻事业

(一)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源于生存需要的消息传播。原始社会的口头传播。春秋战国时期有组织的记言记事活动和新闻采集活动。《春秋》曾认为是一种“断烂朝报”,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时事性政治材料,但并不是报纸。汉朝的首都开始设置“邸”,作为封建王朝的地方和中央之间传播信息和事件的中转机构,但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官报──邸报。

(二)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

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三)宋朝的“邸报”和“小报”

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邸报”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宋朝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新闻检查制度。公元999年。为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

“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小报”的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小报”的发行人是一部分进奏官,中央部门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的主人。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

(四)明清两朝的官报和民间报房所出版的报纸

明朝的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清朝的官报由通政司和提塘官负责传发,官报的内容经常受到皇帝和当权大臣的控制。清朝末年,通过官书局等单位,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政府官报,其中主要的有《官书局报》、《政治官报》等。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有时也混称“邸报”。报房在京城,又从京城向外传发。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三部分组成)。报房出版的“京报”有报头。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明末邸报的活字印刷是我国新闻传播技术一大进步)。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的“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但在官方的严密控制下,清朝的大部分“京报”只能刊载一些官方允许发布的文件和消息。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它们所出的报纸仍称“京报”。内容与明朝后期的“京报”相近。(清末《京报》和近氏报有相似处)

(五)古代农民起义军和年代劳动人民的革命宣传活动

早期农民起义者的宣传手段。流行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部农民军的揭贴旗报(以布做成)和牌报(以质轻和便于携带的方形木牌做成)(内容宣传政策,供人传阅,冲破消息封锁,宣传了起义军“免赋”、“均田”、“迎闯王,不纳粮”政策和纪律,报道战况,起安抚人民和瓦解敌人作用)。近代反帝运动中涌现的揭贴、传单和时事宣传画。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揭贴与传单。太平天国时期大量印发的《天父下凡诏书》、《太平救世歌》等宣传小册子。太平天国时期的墙报(黄纸,手写或印刷。揭罪行、号召起义、与地主决斗,法令、任免)(都具有传播新闻和政治宣传作用)。洪仁

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关于创办“新闻馆”和发行“新闻篇”的主张。(《资政新篇》“条陈列款”中提出办报主张。标志中国近代新的报刊思想的萌生)二、十九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一)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开始(1815-1839)

近代化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是和外国的入侵同时开始的,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和最先在我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中国新闻史上通称为外报)。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目的(以传教为名,入侵中国宣传)。1815──1842年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报刊。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的第一份中文的近代化报刊。它的出版发行情况(七年之久),它的创办人和主要编辑人员,它的内容和特点(“宣传‘神理’,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文章、介绍各国情况和科学知识──神赋予。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作,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还用对话体、章回体。木板雕印,中国书本式,每月一期,免费)。1827年在广州创刊的第一家英文《广州纪录报》(英烟商马地臣办。商业消息,贷物行情,轮期)和1832年在广州创刊的英文《中国丛报》(这一时期最长-20年,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外文报,对中国介绍详,受英美政府重视)。(第一家外文报刊《蜜蜂华报》──澳门教会领导人,周刊)这一阶段在中国从事办报活动的几个有影响的外国人:马礼逊(精通中文的英传教士,第一个创办近代中文报外国人,在马六甲《察》,广州主编《广州纪录报》和《中国丛报》中《京报》分析是最早研究中国报刊史文章)、米怜(马助手。《察》主编撰稿人,提出写作四原则,文章要短、通俗易懂、流畅生动)、郭士立(1833广州,宗教、道德、科学为基本内容最早采用《京报》材料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报)、裨治文(美国派的第一个新教传教士,《中国丛报》编辑)。这一阶段外国人在中国从事报刊活动的主要特点(宗教色彩浓,外文报公开宣传殖民政策,以侵略者态度和语调议论中国各种现象。清朝闭关政策,外国人不能在中国活动,故报刊传播范围小,中文报刊出版中心在马来半岛,外文在香港、澳门、广州){1)目的征服中国人心-从宗教宣传到“知识炮弹”。2尽量做到中国化。3}出现由宗教性向非宗教性报发展趋势}。

(二)外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1840-19世纪末)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数字已经接近200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外国传教士主办的。几家主要的由外国传教士出面创办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属教会报,但篇幅最多的是时事政治新闻和评论、商情、科学文化)、《六合丛谈》(上海第一家中文近代报英办,1857月刊)、《中西闻见录》(主要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宗教文字不多)、《益闻录》。教会出版机关广学会的成立。广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前身《中国教会新报》美传教士林乐知自费创办的中文周刊,1868年9月5日创刊上海)的创刊。它的主要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期刊,宗教宣传少。为帝侵略辩是对中“帮助”,介绍“西学”,鼓吹中国“变法”-《新政策》),它的编辑出版情况和它的社会影响(综合性时事刊物,发行网遍及政府教育机关,达4万份,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中影响大),它的主要编辑撰稿人:林乐知和李提摩太。对《万国公报》这一类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报刊的分析和评价。(不象以往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而是大幅度增加时事政治,评论中国时政,推进不平等贸易、商业新闻和评论,广告多了。表明传教和办报是为推行殖民政策服务,目的使中国殖民地化,成为西方资倾销商品场所,使清朝成资国家附庸。)

(三)外国人投资创办的一批中文日报(1872)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香港、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投资创办了一批营业性的中文日报。这些日报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标榜“替中国人说话”,实际上时时维护外国资本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几家主要的外资中文日报。它们在当时的影响。《申报》的创刊。它的办报方针和主要内容(以刊商业新闻为主,也发珍时事政治新闻和评论,刊文艺作品和广告),它的创办人和编辑人员。外国人投资创办的这批中文日报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它们在中国年代新闻史中的地位和影响(1872年上海,英商人美查合资,后为一人。原名《申江新报》。1949年5月停。1913史量才。最初双日。大量商业新闻。挤掉《上海新报》:1)立足中国读者,聘中国人主笔。2)降低售价。3)中国报史上第一次把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基本要素结合起来,上下层都可读,注重重大政治新闻,维护殖民利益。4)做好发行。5)不惜工本电报、电话传消息,广聘通、记。7)附各种增刊。8)重视经营管理)。(《新闻报》1893年2月英商丹福士,1899转美商福开森,经济新闻为主,工商界为对象,重视经营管理,广告,销售前列)

(四)外国人创办的外文报刊和在中国发稿的外国通讯社(1850)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创办了一大批供外国侨民阅读的外文报刊,使用了英、日、葡、法、德、俄等语种,总数在120家以上。几家有代表性的外文报刊。在大陆出版的历史最长的英文日报:《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英商奚安门办,代表英官方观点。1850上海,前身《北华捷报》,1864由字林洋行接办,改名。得到英领事和工部局支持,代表英官方观点,101年最长)。它的创办经过,它的政治背景和言论主张(上海。对象在华外人和卖办知识分子,不迎合一般读者口味,内容更明目煽政府加紧侵略掠夺,公开支清政府,反对中国人反帝反封)。(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重视言论,中外政局关系发表意见。中国各教会有通讯员),它的通讯网和它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外国通讯社在中国的活动情况。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分社的外国通讯社:路透社(1872)。外国通讯社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三、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

(一)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1873-1874)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在部分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中开展起来的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报纸作用的认识(论述了报的多种功能,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强调报对社会变革作用,提出言论自由要求,要求国人自由办报),他们的办报思想和早期的舆论活动。

中国资产阶级办报活动的开始。最早的一批中国资产阶级报刊:《昭文日报》(1873艾小梅汉口,中国人在国内创办最早报刊“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汇报》(1874上海容闳,多次改名,反映资政治上软弱性)(《广报》改名反映资一定的反帝反封革命性)、《述报》(1884中国人在广州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特点:报中法战争,重视图像)。

《循环日报》的创刊,它的特点和政治倾向(早期自办报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1874年1月香港。最早宣传资改良思。“循环”-变法自强之道,能实现弱到强的转变。首创以政论为灵魂的报。别于以传抄上谕、奏摺为主的古报和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的外报。以后办报立言成了资报业的传统)。主编《循环日报》的王韬是中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维新变法先驱)。他的主要经历,他的政论活动,他的政论文风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政论文直抒胸臆,立论鲜明,文不华丽,通俗易懂,突破“桐城派”古人束缚,开“报章文体”先河,为后人效法)。(1828~1897。早期维新思想家。江苏长洲人。秀才出身。曾在上海英国教会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太平天国革命期间,上书献策进攻太平军。1862年因被清政怀疑向太平军献策而遭通辑,逃往香港,后去英法俄等国游历。1874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主张变法自强,批判洋务活动徒袭西方皮毛,提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工矿交通的主张。指出“今日当变者有四,一日取士,二日练兵,三日学校,四日律例”,认为应清仕途,裁冗员,安置旗民,撤除厘金。颂扬英国议会制度。政治上建君民共治国家,经济上国家富强,外交上主权独立)1884年回上海,仍与洋务派交游。著有《弢园文录外编》,这是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文集。办报主张:1)论述报多种功能四条2)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3)提出言论自由要求4)要求允许国人自由办报

(二)强学会时期的资产阶级报刊(1895-1896)

1895年“公车上书”活动和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强学会的成立(标志酝酿几十年的维新变法已由思想启蒙变为上层社会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出现了资政党的萌芽),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开展变法运动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强学会机关报北京《中外纪闻》的创刊,它的主编人和出版发行情况。《中外纪闻》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初名《万国公报》1895年8月北京。梁和麦孟华编辑,免费官绅,多时3000份,宣传变法主张,形式同《京报》。强学会成立后为机关报,增加上谕、外电、报选,后为《中》。5个月)。

强学会上海分会机关报《强学报》的创刊。它的主编人和出版情况。《强学报》的办报宗旨和它的政治倾向(1896铅印,五日刊。徐勤和何树龄。“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

强学会的被封和《中外纪闻》、《强学报》的被迫停刊(引起顽固派恐慌忌恨,上书责康梁“植党营私”,要求查禁,迫压力,光绪查禁)。《中外纪闻》和《强学报》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活动中的地位(培养锻炼了维新派宣传骨干,在舆论界初露锋芒,积累办报经验,为维新报刊大发展奠基础。沉默七个月后,维新冲阻力,在更广泛范围掀新闻史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机关报《时务报》(1896)

《时务报》的创刊。它的主要负责人和出版发行情况。(十九世纪末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的重要刊物之一。1896/08/09创刊于上海,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先后任撰述的有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太炎等。石印。载有上谕、奏折、论说、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办报宗旨。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深受知识界欢迎。数月间销行增到万余份,风靡海内,“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百日维新”期间,被清政府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1898/08/08终刊,由汪康年抗旨改办为《昌言报》)

《变法通议》(政论。43期,涉政、经、文、军。梁第一次全面的维新变法纲领性文件)和《时务报》关于变法维新思想的宣传。《时务报》关于伸民权、开议院(《开议院论》)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宣传(《商战论》)。《时务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论中国之将强》)和呼吁救亡的宣传。

《时务报》的社会影响(以购阅为时髦),它和读者的联系。《时务报》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各地维新派人士对它的支持。

洋务派官僚对《时务报》的干扰(封顽攻,上书禁,张之桐纳轨道败后要汪挤走梁)和《时务报》的易帜。《时务报》在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中的地位。

(四)在维新运动中兴起的其他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

百日维新前夕,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的蓬勃发展。

华南地区的改良派重要报刊《知新报》。它的主要编辑撰稿人,它的特点和它所宣传的主要内容。(澳门1897年2月22日初名《广时务报》,何廷光、康广仁经理,徐勤任总撰述。与《时务报》方针一致,南北呼应,宣传维新主张。不同是在澳门出版,清不及,言论大胆;更注意变法新政报道;发表一批开放言禁,允许出版自由文章。戊戌政变后,仅它存,共133期)

华中地区的改良派重要报刊《湘学报》(唐才常),《湘报》(谭嗣同)。它们的主要编辑撰稿人,它们的特点和它们与湖南地区维新运动的密切关系。

华北地区的改良派重要报刊《国闻汇编》上发表的宣传进化论思想的翻译作品。(《国闻报》严复,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上海、苏州、无锡、杭州、重庆等地出版的鼓吹变法的报纸。

1898年的百日维新,和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对改良派办报活动的支持。顽固势力对改良派报纸的压制和迫害。

(五)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活动的特点和改良派报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起的进步作用(出现中国人办报第一次高潮,改外报独占中国报坛局面,促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

特点之一是报刊宣传和当时的政治活动联系得非常密切,改良派的领导人物都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

特点之二是非常重视政论的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报刊政论家,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一代文风)。“时务文体”是适应新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而产生的(之前的王韬“报章文体”未形成风气,报刊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古文的混合体:古奥拘泥,千篇一律,内容空虚,枯燥无味。束缚了维新派变革的政治激情,且西方新知识、新名词涌进,旧式文言文难适应介绍,故新文体生。因这类政论文多“时务”,又以梁在《时务报》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无拘无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平易畅达、半文半白、雅俗共赏;逻辑性强,感情充沛,富煽动性),梁启超是“时务文体”的代表作者。

改良派报刊宣传活动的进步意义作用表现在: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2、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宣传(提高了报业报人地位)。

3、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4)新闻业务多方面改革,政论写作方面创“时务体”,涌现政论家,最早政论报)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靠少数几个人的演讲游说,翻印具有反满思想的小册子和译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进行革命宣传(效果不佳。因中国资本主义因素还弱,资社会基础弱,维新思想深,许多人对清有幻想,宣传反应不大,直到《中国日报》创刊才改观)。当时的革命党人以主要精力组织武装起义,还没有创办自己的正式机关报,只有在檀香山出版的《隆记报》为兴中会会员所掌握,海内外的大部分舆论阵地为改良派所占领。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1900(1905~1911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爆发)

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第一个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孙中山参与了《中国日报》的筹备工作。《中国日报》的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陈少白。《中国日报》早期的宣传内容及其所起的作用(1)宣传留学生的革命活动。2)报道革命党人的活动。3)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政府官员的卖国罪行。4)呼吁反帝救亡和对保皇势力展开论战。初创与康梁友好,后攻击孙。1902与广州《岭南报》论战,是报史上革与保皇派第一次有影响的论战)。1900年以后大量编印的具有革命思想的宣传小册子。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邹容的《革命军》(揭清反动卖国,号召推翻清,建中华共和国。章作序,《苏报》刊文介绍。引起青年巨大反响。以通俗、犀利文笔宣传资自由、平等、民族主义思。2万字。对从改良到资革命思想起推动作用。时代阶级局限不区别满统治与满人)和陈天华的《猛回头》(用民间说唱文学弹词体载,宣传革命思想,反帝侵略,号召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民主共和国,影响甚大)。兴中会时期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报刊:《开智录》、《译书汇编》、《国民报》(发表章太炎《正仇满论》是革命派最早正面驳保皇谬论文章)、《湖北学生界》、《江苏》和《浙江潮》(鲁迅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发表)。(三自)郑贯公主编的《开智录》是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留学生刊物。沪、杭一带革命报刊的兴起:《大陆报》、《国民日日报》、《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和《杭州白话报》的创刊。

(三)《苏报》和“苏报案”

《苏报》发展的三个阶段(1)1896年6月26日胡璋经营,邹

主笔,文字低劣2)1899陈范经营,亲保皇党报3)陈范倾向革命,章士钊主笔,面目一新,成革命报)。《苏报》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密切关系。“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局和影响。(辛亥革命前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夏,上海《苏报聘》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推荐邹容《革命军》,发表章驳康有为改良主义政见的论文,鼓吹革命。斥光绪帝为“载

小丑”。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六月底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7/7《苏报》被封。章、邹在会审公廨和狱中坚持斗争,宣传革命。表现了勇敢地向封建专制统治挑战的大无畏精神,使报纸成为鼓吹革命的阵地。清政府企图引度章、邹,将他们押解南京杀害,遭社会舆论广泛评击。次年五月,章邹分别判监禁三年和二年。1905/04,邹死于狱中,次年6月章出狱,后东渡日本。此案件进一步暴露清朝统治者的反动本质)《苏报》主编章士钊和重要撰稿人章太炎早期的办报活动和办报主张(戊戌时加入上海强学会,《时务报》后与康梁不合,去杭州《经与报》,1899在是本结识孙中山《苏报》案后《民报》主编,为争言论自由,作不妥协斗争)政论特点:旗帜鲜明,气势雄伟;文字娴雅,博引经史;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有错误观点,文笔古奥)。

(四)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办报活动(慈政变,光绪囚,“六君子”死,康梁外逃,改良派只得把宣传中心移海外,成立保皇会,在日、南洋、美州、奥州设100多分会,办数十种报刊,形成第一次华侨办报高潮)1898-1904

《清议报》(旬刊。改良派海外第一个机关报,梁主编,1898年12月100期。宗旨“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励国耻”,拥光绪,反慈,鼓吹君主立宪,同时发表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变革文章)和《新民丛报》(辛亥革命前资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902/02在日本横滨创刊,半月刊。梁启超主编。初斯着重介绍西方资社会、政、思学说宣传变法维新,抨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积极鼓吹和推进新文体,语言明白流畅,文笔生动犀利,深受读者欢迎。最大贡献是向读者大量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知识、新学说、新思想(“读了又读,直到差不多背得出来”-毛)。后在革命形势高涨下,坚持立宪保皇,反对资革命,在与《民报》就革命与保皇、民主立宪与君主立宪、“土地国有”等问题论战中,受到资革命派的严正驳斥。1907年冬停刊。共出96期)的创刊。它们的主要内容、言论主张、特点和影响。保皇会的成立和海外保皇党报刊的发展。保皇会在海外出版的几家主要的报纸

:《文兴日报》(旧金山)、《新中国报》(檀香山)、《日新报》(温哥华)、《天南新报》(新加坡)。梁启超这一时期的政论活动。(1903拒俄运动后,国内党禁放松)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国内恢复办报。《大公报》(我国出版时间最长中文报1902年6月天津满人英敛之。鼓吹立宪,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见重于时,在华北地区影响大)、《京话日报》的创刊,它们的创办人英

之与彭翼仲。它们的政治倾向及其影响。上海《时报》和创刊及其在新闻业务方面所作的改革(戊戌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1904年6月12日于上海。狄葆贤主持。政治上没大影响。编辑出版方面突出。首创“时评”专栏,编排上“务救醒目”;首次用一到六号字排版,反映事实的重要程度;标题和评论的主眼处“皆加圈点以为识别;彻底摆脱书册式,改为4个版面)。

(五)《民报》的创刊与两派报刊的大论战(1905)

同盟会的成立和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创刊。(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设论说、时评、选录栏。先后由胡汉民、张

、章太炎等主编。撰主者均为重要革命党人,如陈天华、朱执信等。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以排满为中心、民权-以建共和政体为中、民生-以土地国有为中三大主义。共出26期。另有《天论》等增刊)《民报》创办的经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的主张。《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民报》的历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民报》出版的几个阶段(共26期,1~6胡汉民,7~24章辉煌期,25~26汪精卫秘密)和它的社会影响。《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的论战和两派报刊之间全面展开的空前规模的论战。论战的内容(1)关于民族问题2)民主革命3)社会民生和士地国有4)革命是否引瓜分和内乱)、结果和影响。(1)革命派击退了保皇派进攻,批驳了君主立宪主张,削弱保皇派思想影响,使资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2)培养和锻炼了骨干,参加了论战,经受了考验,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准备。3)革命派扩大了舆论阵地。使报刊成政党的论战工具)

(六)资产阶级革命报刊的大发展

东南亚、美洲等地出版的大量资产阶级革命报刊。留日学生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出版的大量革命报刊。鲁迅在留日学生创办的《河南》等革命报刊中发表政论作品。国内革命派报刊的迅猛发展。上海地区的革命报刊:秋瑾和她办的《中国女报》(二期。妇女首要任务是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于右任和他办的《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人称“竖三民”)、《世界公益报》等。武汉的革命报刊:《商务报》、《大江报》的主要编辑撰稿人,它的特色(文学社机关报詹大悲、何海鸣主编。1)以清政府新军下级官兵为主要宣传对象。他们的消息、疾苦、利益。湖北新军1/3参加了该社,为武昌起义打了基础2)敢发惊人之语,对帝和清大胆进攻,播下火种,被封两月后武昌起义爆发)和它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时事短评(评论《亡中国者和平也》-驳斥改良派“和平”上书的主张,《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极大鼓吹性,大乱指革命)。武昌首义后的军政府机关报(《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0月16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言论阵地)。

(七)辛亥革命时期报刊活动的特点和报刊业务工作的改进(分二阶段: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前夕,为报初步展开;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爆发,深入开展)

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活动具有以下特点:报刊宣传与民族民主革命的斗争紧密结合(使报战斗作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宣传和组织联络双重职能),政党报刊在新闻中占有较大比重;报刊政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论是最重要文字体载,文字更通俗、犀利、豪壮);两派报刊的激烈对垒和竞争,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新闻业务,也有很大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宣传面有所扩大(不限资、小资和开明地主知识分子);文字日趋通俗浅显,出现了大量白话报刊;报刊的评论、采访、编辑、副刊、摄影、图象、印刷、发行等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很大改进(版式由书册式向现代报纸演化)。

五、民国初期和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报刊

(一)临时政府的成立和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发展

中国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的颁布。“临时约法”中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款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报纸增加历史空前,社会大变动独特现象,反映对新闻渴求。客观原因:1)旧法律废除新法律保护照)各地军政府当局支持3)各政党、政客、资本家办报宣传自已,图在新政权中捞好处,借机发财)。有关民初新闻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材料(半年内从100种增至500种,总销数4200万份,武汉、上海6家通讯社)。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早期通讯社的出现(1904年1月广州“中兴通讯社”骆侠挺)和民国初年的通讯社活动(1915年7月邵飘萍“东京通信社”,报“二十一条”内和留日反袁,对反袁推动。1916北京新闻编译社消息迅捷。孙中山领导林焕庭1918上海国民通讯社对海外侨民)。政党报纸的蓬勃发展(在“政党政治”观念下,出现各种政党,办报为喉舌,替自已宣传,历史上没起过什么积极作用)。同盟会──国民党、共和党──进步党两大系统报刊之间的对垒和互相攻讦,它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实行总统独裁下的“超然内阁”还是责任内阁、国务院对国会负责还是对总统负责、向外借款)。其他政党报刊的出版情况。几家有代表性的政党报纸和它们的主持人。

(二)“二次革命”前后的反袁宣传和袁世凯对报刊出版事业的迫害

“二次革命”前后(1913癸丑年,袁为独裁,杀宋教仁,解国会。国民党发“二次革命”,随之对国民党报及反袁报扫荡,对报人迫害,“癸丑报灾”,年底130家),国内报刊的反袁宣传。同盟会──国民党系统报刊对袁世凯篡权活动的揭露和抨击。在海外出版的几家反袁报刊。袁世凯对舆论的控制和对新闻出版事业的迫害(创办御用报纸,用金钱收买舆论、以法律条文和暴力手段限制言论出版自由。对反袁报和报人迫害,中国新闻史最黑暗时期)。北京、上海两地的袁世凯御用报纸。袁世凯控制新闻事业的两种手法。1912至于1914年颁布的几个限制报刊言论和新闻采访活动的法令《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例》、《出版法》,和这一时期国内新闻事业受到的迫害。袁世凯筹备帝制期间对国内新闻事业的控制和新闻界的反袁斗争(1915年12月袁刊“劝进”电,禁反言论。激进《民国日报》等先反袁称帝,改良报从支改反,梁《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保守资《申报》反)。

(三)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颓唐,格调低下的“鸳鸯蝴蝶”派为中心的报纸副刊和小报、期刊泛一时,报纸言论退化,历来政论见长变为少或取消,资软表现2)报格低下,津贴贿习报成风,文丐,出现稀奇古怪报,把办报作为从政经济投机敲门砖,有报无社的“马路小报”、“鬼报”3)黄色报泛滥)

北洋各系军阀对新闻事业的严密控制(实行言论禁固政策。黎元洪接袁大总统,初恢复《临时约法》,国会、报解禁。不久张勋复辟和段政府扼杀)。1918年颁布的《报纸法》和段祺瑞执政时期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受到的摧残和迫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闻事业的几个特点(一方面言论退化,报格低下,出现前所未有怪现象,另一方面新闻业务有发展:消息比重加大,电讯增多)。新闻专电、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和报纸副刊的发展。

北洋军阀统治初期,在新闻界涌现的一批有影响的新闻记者。黄远生和他的出色的通讯报道(“报界之奇才”,中国第一个专业记者,通讯文体开拓者(把文学手法引进新闻写作,真实客观、及时报道政局(“北京通讯”揭丑态,首次提出记者“四能”-脑能想、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邵飘萍这一时期的办报活动和他的新闻通信(走的是新闻救国的道路,自办通讯社-1916新闻编译社和大型日报-1918《京报》为改进新闻事业作了贡献)。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诞生和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激进革命民主主义者早期办报活动的开始。六、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闻事业(1915)

(一)《新青年》的创办及其贡献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由旧民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期,以报刊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贯串这时期新闻史的一条主干线)《新青年》是五四运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主义刊物,它的创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内忧外患,政治上袁统治,军阀专政。思想上操纵舆论,提倡旧文化,复古,阻碍人民觉醒。帝压迫下,曾追随辛亥革命部分资、小资知识分子认为要实现民主共和政治,须从思想启蒙着手,开展“改造国民性”思想运动,用资民主思代封思,唤起民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改为本名。1917初迁北京出版。主编陈独秀,曾参加编辑和主撰稿有钱玄同、李大钊、高一

、沈严默、鲁迅等。早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鬼神邪说;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俄十月革命发生后曾积极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后迁回上海,并自1920年9月八卷始,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报,后改为季刊,成为党中央的理论机关刊物,迁广州出版。1925年7月停刊。其间曾休刊。)

《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它创办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企图复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未能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来。它创办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要开展一个宣传民主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这是当时《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内容,也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青年》的编辑成员和撰稿人主要在以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有后来明显地站在右翼立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也有后来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序幕,《尝试集》第一本白话诗集,“白话圣人”)、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鲁迅卓越的“随感录”杂文、论文和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新青年》上第一次笔名)等的发表。陈独秀、易白沙、吴虞等批评孔子、打倒孔家店的文章(对解放人思,唤起对民族命运关心,为新文化彻底胜利至关重要作用)。

《新青年》的宣传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思想,并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后来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李大钊、陈独秀先后在《新青年》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著名论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新》创办来突出宣传马的创举)、劳动节纪念专号(陈,宣传马与工运结合的里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新的结合点”)的编辑出版。这些使《新青年》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这种因素不断增长,使《新青年》向无产阶级刊物发展 二)革命报刊的大发展(1918)

五四运动时期,革命报刊获得空前的大发展。

《每周评论》是一张影响很大的小型政治周报,它是陈独秀、李大钊(因《新》是理论性月刊,不便及时进行政治宣传)为加强政治宣传鼓动工作而创办的,在五四运动中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宣传鼓动工作(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刊物。李大钊等编辑。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较多联系当时国内政治形势,介绍国内外时事,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抨击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也向中国人民介绍十月革命和马主义。“六三运动后陈捕,李逃,第26期由胡适任主编。1919年8月30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闭。)。陈独秀等对美帝国主义和苏俄错误认识的转变。(“希望外国干涉”中内政,对十月观望、非难,后巴黎和会帝侵面目暴,而转“分赃会议”)胡适从第26期起主编,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著文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再论问题与主义》,客观推动了马传播)。

毛泽东早年的革命报刊活动:主编《湘江评论》(名义学联机关报,实指导湖南革命运动,李大钊“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彻底反帝反封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主张“民众的大联合”,有很大的革命影响,但也宣传了一些无政府主义思想(当作社会主义派别)。此后,还接编《新湖南》,1919年12月创办“平民通讯社”,并给长沙《大公报》等报刊写稿。

周恩来早年的革命报刊活动:在南开学校学习时主编《敬业》,编辑《校风》。五四运动中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全国学生会报冠”),大力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鼓动,影响很大。还主编《觉悟》杂志。赴欧洲勤工俭学后,为天津《益世报》写了大量的“旅欧通信”。

著名的革命报刊还有瞿秋白等编辑的《新社会》、学生救国会办的《国民》杂志、北京大学“新潮社”编辑的《新潮》、“少年中国学会”出版的《少年中国》、《建设》、《星期评论》、以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等。

在一些民主主义报刊上,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李大钊除了在《新青年》上,还在《每周评论》、《晨报》副刊等报刊上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1920)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化,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向社,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运兴起,筹建中共党中,迫切有自已阶级舆论工具传播马和共知识,发动组织工人运动,于是无新闻产生)1920年在我国一些城市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共产主义小组很重视创办报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主要标志:1)组织领导,中共2)编排形式和宣传内容,加强社宣传),还创办了(秘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李达主编,共6期,5000份)。这两个刊物进行了反对伪社会主义(宣传社会改良主义,鼓吹发展资)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并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扫除了思想障碍。《共产党》介绍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材料,为建立中国共产党作出重要贡献。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办有《广东群报》,也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

一些共产主义小组还创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工人报刊。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动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动音》、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动者》(以《劳动歌》为题最早译载《国际歌》歌词)、《劳动与妇女》等。这些工人报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条件)当时,1)我国无产阶级已自觉地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2)并涌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3)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在民主主义报刊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吸收外国无新闻事业经验,批继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经验),它们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代表劳动人民利益说话),(理论)联系实际(马与中国结合,用马分析中国,工人报联系工人生活和斗争实际,通俗宣传马观点),联系群众(在工人中组织活动,依靠群众办报),这些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开端。

(四)新闻事业的改革

五四运动时期是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改革时期。主要改革有:

1、白话文(新式标点)在报刊上迅速推广。《新青年》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6卷时全用白话,五四前多文言。1898《无锡白话报》最早)。

2、报纸编排的改进,版面变得生动活泼多样化(五四前编排似古书,注意照片、插图使用,标题字号变化,单行向多行排印,扩大了销路)。

3、一些报纸副刊从消闲读物改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园地。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7版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连载《阿q正传》、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宣传新思潮、《京报》(鲁迅支持,文学方面贡献)、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着重资学术文化)。

4、政论被广泛采用,形式多样化,战斗性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5、各种思想观点在报刊上进行讨论,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6、国际通讯报道的开展(各地大报分别派驻外记者,进行采访,广开国际新闻通讯来源)。俞颂华、瞿秋白等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我国第一批赴苏俄采访的特派员,采写子许多“苏俄通信”。周恩来被聘为天津《益世报》的特约记者,在旅欧时写了大量的“旅欧通信”。

7、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开端(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出版了三期《新闻周刊》,我国首先采用横排的报纸,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我国早期新闻学著作也发展起来。徐宝璜(为新闻学研究会讲课,写了六万字讲义《新闻学大意》,后改名《新闻学》,于1919年12月以北大出版部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蔡元培)、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实际新闻学》《新闻学总论》)对新闻学的贡献。

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革命报刊

1、工人报刊的新发展(1921)

(中共成立后,重视工运,专门成立~领导这方面工作,掀起工运第一次高潮)首先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各地支部创办的工人报刊。主要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劳动周刊》(上海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1921年8月,共41期)及后期的(书记处迁)北京《工人周刊》(“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1924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刊物)。各地支部的机关报有如:《山东劳动周刊》、武汉《劳动周报》等。还有各地工会组织创办的报刊,如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的《真报》(京汉铁路全线罢工中,发挥工人喉舌作用。“二七”惨案后,工运低潮,编辑施祥)、京汉铁路总工会的《京汉铁路日刊》等。这些工人报刊在我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把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同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解释和论证工运意义和必要性,使工运从经济斗争提高到反帝军阀政治高度,有明确政治目标,同五四时的工人报不同)。

2、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的创办(1922)

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的创办(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周报,二大,16开,1927年5月迁武汉,7月停刊,共201期)。主编蔡和森。党的许多领导人为它撰稿。它大力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打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帮人认清帝侵嘴脸,号召反帝;揭军阀丧权辱国,激仇恨;宣统一战线,推动国共合作;批各种错误思,帮人认清路,推动运动健康发展)。中共中央还另创办了两个机关刊物:《前锋》和《新青年》季刊。前者着重政治经济问题的专门研究,后者着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宣传。这些机关报刊都曾受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的创办(1922-1923)

青年团最早的一批刊物是由地方团组织创办的。北京的《先驱》(出版时间最长,也是唯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后成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还有青年团旅欧支部在巴黎创办的《少年》等。周恩来曾指导《少年》的出版并为之撰稿。(青年团二大后)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的创办。该刊最重要、最闻名的两位主编恽代英、萧楚女。1)他们结合青年的实际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青年,(引导走上革命道路),是广大青年读者的良师益友。2)《中国青年》对毒害青年的各种思想派别积极开展斗争,如反对“醒狮”派(国家主义的《醒狮》周报盗用五四“内除国贼,外抗强敌”,反对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为帝、封统治中国辩解)、反对“东方文化”派的斗争等。它还在反对违背党的正确路线的思想斗争中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水平。它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杰出的刊物之一(在舆论上积极支持北伐)。(文风是热情加说理)(3)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

(二)国共合作后的报刊发展

1、工人报刊、农民报刊等的发展(1924)

国共合作后工人运动复兴,新出版了一批工人报刊。最重要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工人》(是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特号》(前身《工人之路》周刊,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工人报刊出版时间最久的一家日报)等。

随着农民运动的兴起,出版了一批农民刊物。主要的有《中国农民》(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农民运动》等(特点是通俗、活泼,从内容到标题都适应农民的需求,文字明白如话)。

革命的军人报刊(《中国军人》、《军人日报》)、学生报刊(中华全国青年总会的《中国学生》)、妇女报刊(《妇女声》)也都兴办起来。

2、共产党报刊的发展(1925年6月4日)

“五卅”运动中,(为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热血日报》(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主编瞿秋白为该报写了许多重要文章。该报和《向导》一起组成“五卅”运动中宣传战线上的核心力量。

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创办了一批机关报刊(初步形成党报网络)。如北京的《政治生活》、广东的《人民周刊》、河南的《中州评论》、湖南的《战士》周报,等等。这些报刊加强了共产党和各地群众的联系。

3、“五卅”运动中的革命报刊

除了共产党创办的《热血日报》,上海一些革命团体还创办了多种报刊。著名的有《上海总工会日刊》、《工商学联合会日刊》、《血潮日刊》、《公理日报》等。《申报》、《新闻报》因刊登帝国主义的宣传品《诚言》(上海租界工部局为遏制群众舆论,出过3期,类似传单的铅印宣传品),受到革命报刊和人民大众的声讨。

4、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创办的报刊(1925)

这些报刊由共产党人主编,或负责创办,或任主要撰稿人。最著名的有毛泽东主编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办的《政治周报》,毛泽东为它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重要文章。还有汉口《民国日报》、上海《民国日报》等(汉口董必武《楚光日报》)。前面讲到的有些革命报刊如《中国农民》等也是国共合作创办的。这些报刊在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工农运动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1924国民党创办中央通讯社)

5、鲁迅利用报刊与现代评论派、甲寅派进行斗争

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是“灰色”的东西,“媚态的猫”,“拿着软刀子的妖魔”),为封建军阀统治辩护,攻击革命运动。章士钊重新出版《甲寅》(“自己广告性的官报”),提倡封建复古。鲁迅利用《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并在他参与编辑的《国民新报》副刊、《语丝》和他主编的《莽原》等报刊上对现代评论派、甲寅派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三)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1923)

中国境内的第一座(1923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在上海创办。北洋政府关于无线电广播法令的演变(《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改变了原来严禁的作法,客观上促进中国广播事业发展)。(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官办的第一座(哈尔滨)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创办。上海创办的我国第一座私营(1927年3月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此外,在天津、北京等也逐步建立广播电台。我国早期广播电台规模小,影响有限(一万台)。《大公报》改组为“新记公司”,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驾马车)经营,标榜“不党、不私、不盲、不卖”(办报方针,密苏里大学评为世界最佳报之一,旧中国唯一获国际新闻奖),业务日益发展。成舍我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创业经验)和《世界画报》。《申报》(史量才经营成绩)、《新闻报》等报进一步发展(这些大报表明,中国报努力创自己风格与特色,具体经验供后人借鉴,但处人民革命运动之外,找不到正确发展路,只能证明中国报不能走资路)。《京报》本是资产阶级报纸,但因主办人邵飘萍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乃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并为共产党做了不少工作。

通讯社事业也有发展,但一般都规模很小,较著名的有胡政之在上海创办的国闻通讯社。

新闻教育有较大发展。新建了不少大学新闻系,如北京的燕京大学新闻系等。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叙述我国报刊历史的专著。

(四)反动势力对人民新闻事业的摧残(1926-1927)

封建军阀多次禁止发售、邮寄、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革命报刊。反对封建军阀的报刊和新闻工作者遭到严酷迫害。邵飘萍(“三一八”宣传报道,以“宣传赤化”)、林白水(《社会日报》时评《官僚之运气》讽潘复)被奉系军阀抢杀。《京报》被查封。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成革命报出版中心,汪精卫“七一五”政变,革命报又摧残(党内左倾)。《向导》停,革命报繁荣局面彻底破坏),共产党人、报刊政论家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等被逮捕,不久被杀害。共产党报刊纷纷被迫停刊或转入地下。

第二篇:《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专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

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

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HE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

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

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

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10、马礼逊

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

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

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

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

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

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

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

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 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24、申报

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

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

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30、每周评论

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

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

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

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

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什么说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

答:

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

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

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

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

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

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

3、《共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

4、编辑人员是由共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奥、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11、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

3、4、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

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

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

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

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

答:

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

2、首创报纸周刊。

3、编排“务求醒目”

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4、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

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三、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是“全世界之知识,无一不具备”,但必须严格选报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

四、报事确而速。他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及时,应该不惜“费重资以求一新事”。

15、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

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

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7、《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

1、《新青年》分为三人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

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宣传内容是:(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8、《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19、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第七版、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京报》副刊。

4、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20、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1、《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答:

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

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

3、违检混检暴检。

22、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答: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个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在我们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设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第三篇:《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及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

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

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ⅰ度笆懒佳浴贰ⅰ妒タ问薄返龋渲小度笆懒佳浴范院樾闳泻艽笥跋臁?BR>

5、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

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

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

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ā泛吞旖虻摹兑媸辣ā纷澹罄闯晌洞蠊ā仿眯屑钦咦迦耍巍缎禄毡ā飞绯ぷ鼙嗉饕鳌吨泄奈鞅苯恰贰ⅰ度闲小返取?BR>

10、马礼逊

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

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

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

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

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

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 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

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

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

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屠钐崮Υ窗熘鞅啵饕谌菰诮蹋笤黾诱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BR>

24、申报

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

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

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1915 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30、每周评论

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

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

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

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

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裁此滴夜糯ㄖ讲谔拼?BR> 答:

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

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炕岬幕疃椭泄笠硇挛偶钦吡说某锉腹ぷ鳌?、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

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产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

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

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

3、《共产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产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

4、编辑人员是由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奥、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

1、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

3、4、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

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

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

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

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

答:

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

2、首创报纸周刊。

3、编排“务求醒目”

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4、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

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三、材料富而当。

15、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

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

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7、《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

1、《新青年》分为三人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

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谌菔牵海?、提倡民主反对封建。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8、《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19、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20、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1、《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答:

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

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

3、违检混检暴检。

22、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答: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个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在我们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设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A、汉

B、唐

C、宋

D、明

2、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

A、《中国丛报》

B、《广州周报》

C、《广州记录报》

D、《蜜蜂华报》

3、最终发展成为英美诸国在华总的言论机关的是()

A、《上海新报》

B、《字林西报》

C、《申报》

D、《新闻报》

4、《申报》创刊于()

A、1882年4月

B、1893年2月

C、1868年9月

D、1872年4月

5、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时务报》创刊人是()A、黄遵宪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唐才常

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王韬

D、严复

7、《新民丛报》的宗旨是()A、“开民智”、“造新民”

B、“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D、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鼓吹变法

8、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A、《中国女报》

B、《中国日报》 C、《神州日报》

D、《大江报》 9、1905年11月,在东京创刊的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A、《大公报》

B、《时报》

C、《大江报》

D、《民报》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出版的专门法规是()A、《报章应守法规》

B、《报馆暂行条规》

C、《大清报律》

D、《大清印刷物专律》

1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黄远生

B、邵飘萍

C、刘少少

D、徐凌霄

12、创办并长期担任《新青年》主编的是()A、胡适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蔡元培

13、五四时期,毛泽东办了()这一革命学生报刊

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B、《新湖南》

C、《湘江评论》

D、《少年中国》

14、最早以《劳动歌》为题译载了《国际歌》歌词的是()A、《劳动界》

B、《劳动音》

C、《劳动者》

D、《劳动与妇女》

15、连续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作品的是(A、《觉悟》

B、《学灯》

C、《晨报》副刊

D、《京报》副刊))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A、1919·

4B、1918·10 C、1920·1

2D、1919·12

17、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刊物是()A、《东方杂志》

B、《北京大学月刊》

C、《实际应用新闻学》

D、《新闻周刊》

18、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向导》是在()创刊的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浙江

1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A、《劳动周刊》

B、《工人周刊》

C、《真报》

D、《中国青年》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月报是()A、《政治周报》

B、《热血月报》

C、《中国军人》

D、《真报》

21、1926·9新征公司《大公报》继刊,由()任总编辑

A、吴鼎昌

B、胡政之

C、张友鸾

D、张季鸾

22、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的时间是()

A、1920

B、1922

C、192

3D、1924

2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在()开始播音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浙江

24、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

A、红色中华社

B、红色中华通讯社

C、中央通讯社

D、国闻通讯社

25、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是()

A、《红色中华》

B、《红星报》 C、《斗争》

D、《青年实话》

26、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大力宣传全面抗战

A、《生活日报》

B、《生活》周刊

C、《抗战》三日刊

D、《全民抗战》

27《新华日报》创刊于()

A、1939

B、1941

C、1937

D、1938

28、《文汇报》的创办人是爱国人士()

A、邹韬奋

B、史量才

C、成舍我D、严宝礼29、1947·6()发表了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

A、《文萃》 B、《新民报》

C、《晋绥日报》

D、《译报》

30、1948年4月2日()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A、陈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二、多项选择题(10%)

1、从1906年到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报刊出版法律有()A、《大清印刷物专律》

B、《报章应守规则》

C、《大清报律》

D、《大清律例》

E、《报纸条例》

2、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报纸有()A、《世界晚报》

B、《立报》

C、《民生报》

D、《世界日报》 E、《世界画报》

3、下列属于传教士办的报刊有()A、《遐迩贯珍》

B、《六合丛谈》

C、《中外杂志》

D、《字林西报》

E、《子子刺报》

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限制新闻出版,而挑起的一系列事件有()A、羊枣事件 B、较场口事件

C、下关事件 D、新生事件

E、“诚言”事件

5、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报刊有()A、《观察》 B、《新路》

C、《大公报》 D、《文萃》

E、《大学评论》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2、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刊于1815年的()。

3、1895年11月中,强学会成立后,将《万国公报》改名为

。4、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新民丛报》和()之间展开。5、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坚三民”。

6、()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

7、《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担任首任主编。

8、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人是()。

9、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是()。

10、上海三报于()年停刊,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瓦解。

四、名词解释(15%)

1、苏报案

2、癸丑报灾

3、邵飘萍

4、四大副刊

5、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15%)

1、《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五四时期新闻报刊业务有哪些新发展?

3、简述《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20%)

1、试论近代在华外报对我国的影响?

2、反“客里空”运动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

4、D5、B6、C

7、A8、B9、A

10、D

11、B12、B

13、C14、C15、C

16、B17、D18、C

19、A20、B

21、D

22、B23、C24、B

25、C26、C27、D

28、D29、C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E

3、ABC4、ABC

5、ABCE

三、填空题

1、小报

2、《察世俗每月统计考》

3、《中外纪闻》

4、《民报》

5、于佑任

6、黄远生

7、毛泽东

8、E·G·奥斯邦

9、《新华日报》 10、1947年

四、名词解释 1、1900年《苏报》由陈范当馆主,开始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爱国学社成立后,《苏报》与该社联手,这时,《苏报》成为革命组织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苏报》在章士钊主持下,革命言论达到最激烈程度。引起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惊恐与忌恨。派人包围《苏报》馆和爱国学社。后邹容被迫害致死。章太炎出狱后,东渡日本,担任同盟会的《民报》主编。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国民党系统报刊连续报道真相,声讨袁世凯。袁世凯乘机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摧残。到1913年,辛亥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500多种报刊,只剩130种。这一年是癸丑年,故称“癸丑报灾”。

3、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作为《申报》特派员,先后撰写了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个全才。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

4、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改变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重要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维新运动前,报刊上流行的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相结合的混合文体。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 1、1革命还是改良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2、1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得到广泛运用2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思想、新知识的园地3报刊政论的内容与形式均有发展4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3、《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内容十分丰富,有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和国内外时事。并设有17个专栏,图文并茂、通俗生动。被称为“战士的良友”。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六、论述题

(1)

1、在政治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为殖民主义政策作辩护。

2、在经济上,行情、船期、广告是其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

3、在文化思想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启蒙作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封建守旧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

4、在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有更直接的影响。A、报刊观念方面B、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的设置方面。C、物质技术方面

(2)

1、“客里空”是《前线》中的一位爱吹牛拍马、瞎编乱造的战地记者。1947·6·15《晋绥日报》发表剧本中相关内容,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随后,解放区兴起反“客里空”运动,号召解放区报纸开展自我批评。通过反“客里空”运动,解放区报纸通讯社都认真检查工作,新闻业务有很大改进,更加重视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当前,尤其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3、当前的一些新闻失实表现

第四篇:《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学习中国新闻史要与学习相关阶段的中国通史,特别是19世纪、20世纪的中国通史相结合。分期:按一般的社会历史分期可划分为四个单元:  古代部分: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初。

近代部分:1815年《察世俗》到1919年。(重点) 现代部分:1919年到1949年。(重点) 当代部分:建国以后。

历史沿革(线索与概况);

重要媒体及文献(开元杂报、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蜜蜂华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循环日报、时务报、等等等);

著名人物(王韬、梁启超、谭嗣同、黄远生、邵飘萍、成舍我、张季鸾、史量才、范长江、邹韬奋、戈公振…等等等);

优秀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伟大的道路》《新闻学》《中国报学史》《实际应用新闻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赤都心史》《饿乡纪程》《中国的西北角》《延安归来》等等等);

重大事件(新生事件、苏报案、癸丑报灾等等等);

古代部分:1.中国古代报纸特征?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3.宋代小报内容、性质、作用。

4.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定本制度、万历邸抄、天变邸抄  5 宋朝小报的特点。

 6.从宋朝邸报到清代《京报》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

近代部分: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申报》、马礼逊、 2.概述中文外报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3.怎样理解外报的性质和作用?

4.《循环日报》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5.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6.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新闻观点)。

7.《新民丛报》、《中国日报》、《民报》、苏报案、竖三民、癸丑报灾、黄远生、邵飘萍、狄楚青与《时报》革新

8.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9.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10.从黄远生、邵飘萍等名记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维新派与之比较异同。12.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13.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趋向(现代报纸雏形的形成 ;著名新闻记者的涌现)。

现代部分:1.《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2.《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报道评论有何特色?后期有何变化?

3.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是怎样从事报刊活动的?有何贡献?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4.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代表性刊物及特点?(《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中俄通讯社;特点与意义。)5.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情况 6.蔡和森《向导》、瞿秋白《热血日报》、恽代英、肖楚女与《中国青年》、《政治周报》、成舍我“世界报系”、邵飘萍《京报》、伍联德《良友》 7.简述“四不方针”的内容。

8.评述新记《大公报》成功经验的现实意义。9.黄伯惠与《时报》再次革新 10.伍联德与《良友》画报

11.国民党政权是怎样建立新闻统治的?

12.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出版情况如何?经验教训?

13.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特点和意义?

1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史量才之死说明了什么?

15.简述邹韬奋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16.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7.简述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特点、学术价值及其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影响。18.《解放日报》整风改版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19.新华社的独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20.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诺。汉斯〃希伯。)21.1937上海《救亡日报》郭沫若

22.1937,11上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23.99天“重庆各报联合版”,“战时文化城”桂林 24.重庆时期周恩来领导下《新华日报》同顽固派的斗争 25.上海“孤岛”抗日报刊,洋旗报 26.战时香港人才云集,抗日报刊活动 27.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28.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29.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新闻学贡献如何? 30.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问题?贡献?

当代部分:

1.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2.“三贴近” 现代部分: 当代部分:

第五篇:大学课件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A、汉 B、唐C、宋  D、明

2、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

A、《中国丛报》B、《广州周报》 C、《广州记录报》 D、《蜜蜂华报》

3、最终发展成为英美诸国在华总的言论机关的是()

A、《上海新报》B、《字林西报》C、《申报》  D、《新闻报》

4、《申报》创刊于()

A、1882年4月B、1893年2月C、1868年9月D、1872年4月

5、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 《时务报》创刊人是()

A、黄遵宪  B、梁启超C、康有为  D、唐才常

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C、王韬  D、严复

7、《新民丛报》的宗旨是()

A、“开民智”、“造新民”B、“主持清议,开发民智”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D、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鼓吹变法

8、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

A、《中国女报》B、《中国日报》C、《神州日报》D、《大江报》

9、1905年11月,在东京创刊的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

A、《大公报》  B、《时报》C、《大江报》  D、《民报》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出版的专门法规是()

A、《报章应守法规》B、《报馆暂行条规》C、《大清报律》D、《大清印刷物专律》

1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黄远生  B、邵飘萍C、刘少少  D、徐凌霄

12、创办并长期担任《新青年》主编的是()

A、胡适  B、陈独秀C、李大钊  D、蔡元培

13、五四时期,毛泽东办了()这一革命学生报刊

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B、《新湖南》C、《湘江评论》D、《少年中国》

14、最早以《劳动歌》为题译载了《国际歌》歌词的是()

A、《劳动界》B、《劳动音》C、《劳动者》D、《劳动与妇女》

15、连续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作品的是()

A、《觉悟》  B、《学灯》C、《晨报》副刊D、《京报》副刊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

A、1919·4  B、1918·10C、1920·12  D、1919·1217、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刊物是()

A、《东方杂志》B、《北京大学月刊》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周刊》

18、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向导》是在()创刊的A、北京  B、广州C、上海  D、浙江

1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

A、《劳动周刊》B、《工人周刊》C、《真报》D、《中国青年》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月报是()

A、《政治周报》B、《热血月报》C、《中国军人》D、《真报》

21、1926·9新征公司《大公报》继刊,由()任总编辑

A、吴鼎昌  B、胡政之 C、张友鸾  D、张季鸾

22、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的时间是()

A、1920  B、1922 C、1923  D、19242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在()开始播音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浙江

24、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

A、红色中华社 B、红色中华通讯社 C、中央通讯社 D、国闻通讯社

25、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是()

A、《红色中华》 B、《红星报》 C、《斗争》 D、《青年实话》

26、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大力宣传全面抗战

A、《生活日报》 B、《生活》周刊 C、《抗战》三日刊 D、《全民抗战》

27《新华日报》创刊于()

A、1939  B、1941 C、1937  D、193828、《文汇报》的创办人是爱国人士()

A、邹韬奋  B、史量才C、成舍我  D、严宝礼29、1947·6()发表了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

A、《文萃》 B、《新民报》 C、《晋绥日报》 D、《译报》

30、1948年4月2日()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A、陈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二、多项选择题(10%)

1、从1906年到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报刊出版法律有()

A、《大清印刷物专律》B、《报章应守规则》C、《大清报律》D、《大清律例》E、《报纸条例》

2、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报纸有()

A、《世界晚报》B、《立报》C、《民生报》D、《世界日报》E、《世界画报》

3、下列属于传教士办的报刊有()

A、《遐迩贯珍》B、《六合丛谈》C、《中外杂志》D、《字林西报》E、《子子刺报》

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限制新闻出版,而挑起的一系列事件有()

A、羊枣事件 B、较场口事件C、下关事件 D、新生事件E、“诚言”事件

5、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报刊有()

A、《观察》 B、《新路》C、《大公报》 D、《文萃》E、《大学评论》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2、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刊于1815年的。

3、1895年11月中,强学会成立后,将《万国公报》改名为。

4、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新民丛报》和    之间展开。

5、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坚三民”。

6、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

7、《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担任首任主编。

8、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人是。

9、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是。

10、上海三报于    年停刊,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瓦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4、D  5、B  6、C7、A  8、B  9、A10、D 11、B  12、B13、C  14、C  15、C16、B  17、D  18、C19、A  20、B 21、D22、B 23、C 24、B25、C 26、C 27、D28、D  29、C  30、C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E3、ABC  4、ABC5、ABCE

三、填空题

1、小报2、《察世俗每月统计考》3、《中外纪闻》 4、《民报》5、于佑任 6、黄远生

7、毛泽东8、E·G·奥斯邦9、《新华日报》 10、1947年

四、名词解释

1、苏报案1、1900年《苏报》由陈范当馆主,开始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爱国学社成立后,《苏报》与该社联手,这时,《苏报》成为革命组织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苏报》在章士钊主持下,革命言论达到最激烈程度。引起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惊恐与忌恨。派人包围《苏报》馆和爱国学社。后邹容被迫害致死。章太炎出狱后,东渡日本,担任同盟会的《民报》主编。

2、癸丑报灾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国民党系统报刊连续报道真相,声讨袁世凯。袁世凯乘机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摧残。到1913年,辛亥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500多种报刊,只剩130种。这一年是癸丑年,故称“癸丑报灾”。

3、邵飘萍

3、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作为《申报》特派员,先后撰写了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个全才。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 《实际应用新闻学》。

4、四大副刊

4、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改变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重要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时务文体

5、“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维新运动前,报刊上流行的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相结合的混合文体。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

1、《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1、1革命还是改良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2、五四时期新闻报刊业务有哪些新发展?

2、1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得到广泛运用2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思想、新知识的园地3报刊政论的内容与形式均有发展4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3、简述《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3、《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内容十分丰富,有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和国内外时事。并设有17个专栏,图文并茂、通俗生动。被称为“战士的良友”。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六、论述题

1、试论近代在华外报对我国的影响?

1、a政治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为殖民主义政策作辩护。

b经济上,行情、船期、广告是其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

c文化思想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启蒙作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封建守旧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

d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有更直接的影响。A、报刊观念方面B、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的设置方面。C、物质技术方面

2、反“客里空”运动及其现实意义?

21“客里空”是《前线》中的一位爱吹牛拍马、瞎编乱造的战地记者。1947·6·15《晋绥日报》发表剧本中相关内容,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随后,解放区兴起反“客里空”运动,号召解放区报纸开展自我批评。通过反“客里空”运动,解放区报纸通讯社都认真检查工作,新闻业务有很大改进,更加重视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2当前,尤其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3当前的一些新闻失实表现。

下载自考丁淦林版《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考丁淦林版《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与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 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重点: 第二节 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夏的国家形态、王权、服内、服外、宗教与意识形态等政治制度。 第三节封建时代的......

    06年4月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试题[小编推荐]

    全国2006年4月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 ) A.《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C.《天下新闻》 B.《特选撮要每月统记......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5篇可选)

    名词解释 1遒邦制:是指处于国家形成前夕的某些民族实际存在的制度和体制。 2儒家模式:是指依靠道德礼教等儒家思想来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模式。 3儒家模式的管理形......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5篇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

    自考07679中国民俗学-复习重点

    中国民俗学 民俗:所谓民俗就是指产生并传承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项。 民俗学:是指专门研究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之文化事项的一门学问。 简言......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

    《中国新闻事业史》王光飞重点2013大同大学(共五篇)

    一、填空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目的:《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