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苹果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苹果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苹果电脑公司在20 世纪70 年代通过Apple II 引发了个人电脑革命, 20 世纪80 年代Macintosh 的推出又彻底改造了个人计算机。2010 年,苹果公司以2213.6 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虽然今天的苹果公司看起来风光无限, 其实苹果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让我们从苹果公司的创新战略、企业文化、营销战略和管理战略来探讨苹果之所以在历次危机中没有垮掉的原因,从而找出对我们有用的启示。1.创新策略
在苹果公司一切都可以被颠覆,所有事都可以被重新定义,甚至包括创新本身。微软的成功向人们定义了创新的概念——所谓创新就是不断推出新技术。而苹果的创新则与众不同——苹果的创新是非传统上的技术创新,以用户为导向的艺术创新和独特的商业模式的统一。然而就是这种创新,在2006——2009年里,苹果只用了46亿美元的技术研发费用却打败了微软惊人的310亿美元,连续三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1.1 技术创新 1.1.1 连续的创新
坚持连续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一个技术获得了相对其他竞争技术的优势,那么就有很强的激励资源从推动竞争技术中抽取出来,因为要使竞争技术具有竞争力需要更多的资源推动。一旦资源主要集中于领先技术,进一步的改良就会使该技术及其发展成为唯一经济的可行方式,因为其他的竞争技术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而苹果公司的创新则避免了这种情况:从开创了桌面出版时代的Laserwriter激光打印机到首次拥有手写笔桌面和字体识别软件的牛顿MessagePad;从第一款配置触控板的笔记本Powerbook520到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笔记本PowerbookG3;从无论是外部设计还是内部配置都引发一场革命的iMac到堪称从新发明了电话的iPhone,正是因为苹果在产品上的不断创新,它才有了更大的竞争力,并最后赢得了整个市场。1.1.2 整合即创新
盛大掌门人陈天桥认为:“创新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无到有的技术创新,另一种则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创新。”而苹果走的就是后者。应当知道,苹果从来没有像微软或者施乐公司那样创造出一项全新的技术,它之所以能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懂得整合其他公司创造出来的先进技术并把它用于实践,生产出领先时代的产品并获得巨大利益。苹果的iPo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PortalPlayer公司生产的播放器为基础的iPod有着巨大的硬件优势:纤薄的外形,超大的容量,高速率的火线接口。而立足于C&G公司开发的SoundJam软件的iTunes具有非常强大的搜索功能且允许创建无数的播放列表(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当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颠覆了传统的音乐产业。硬件(iPod),软件(iTunes)和服务(iTunes Store)这三辆马车使得苹果能从头到尾完全控制用户体验,也使得苹果从这个体系的方方面面获得利润。但是在中国这种方式或许并不适用。早在苹果的iPod之前中国的深圳MP3已经获得了极大发展,也有人建议靠音乐曲库平台来下载维持硬件的生存,但是中国的MP3播放器因为技术太简单,“山寨版”多如牛毛,电子城走一圈,你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种MP3播放器。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企业根本没有把知识产权放在眼里,苹果尽管使用了别人的技术和版权,但他们是按规矩付费的。这两点就决定了苹果iPod-iTunes的模式在中国并不适用。1.2 艺术创新
这方面我觉得管理者自身的审美能力起着决定作用,而苹果的管理者恰恰就拥有极高的品味——那就是乔布斯。比尔.盖茨曾这样评价乔布斯:他拥有难以置信的品位和高雅,他永远生活在未来里,能够明确指出未来的方向。苹果的艺术创新主要三个特点。1.2.1 追求完美
乔布斯是一个一丝不苟、追求细节的人,一个非常挑剔甚至让有些员工厌烦的完美主义者,对完美近乎吹毛求疵的程度如同要把下属逼疯。在首款iPod发布前夜,苹果的员工熬了一整夜更换耳机接头,就是因为乔布斯觉得插进去的响声不够给力。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对完美追求到极致甚至让人觉得有点病态的人。乔布斯的家里几乎一件家具都没有,整栋房子甚至没有一张床,原因是没有一张床令他满意,所以这个百万富翁宁愿席地而睡。1.2.2极简主义
乔布斯的设计理念就是不断简化,他曾经让设计师们将iPod早起原型机上所有的按钮去掉,包括开关按钮。设计师们相当苦闷,挡也正是这种理念,在iPod上开发出了标志性的滚轮来替代按钮。2005年旧金山苹果世博会发布的iPod shuffle甚至去掉了显示屏,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简约,苹果摆脱了传统的营销,将iPod shuffle 更多定位于一个时尚配饰,像珠宝一样。iPod shuffle 搭配服装的能力使它被当作一件时尚物品在市场上隆重推出,印刷广告和海报上,iPod 被贴上了时尚服饰的标签,而不是一个音乐播放器。1.2.3 以消费者为导向
这是苹果的创新源泉,无论是极简主义还是完美主义其实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满意。基于消费者导向的创新信念,苹果总是勇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今天PC 广泛使用的鼠标、图形消费者界面、USB 接口、激光打印机、DVD 刻录机、彩色显示器„„都与苹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没有苹果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这种消费者导向的创新也给了苹果很大的帮助,1998年6 月上市的iMac 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之后的3 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 万台。实际上如果摆脱掉外形设计的魅力,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的所有配置都与上一代苹果电脑如出一辙。得益于iMac的成功,苹果走出了八十年代末期以来的衰落阶段。1.3 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因此苹果独特的商业模式主要体现在两部分。1.3.1通过苹果专卖店为用户提供完美的创新体验 2001 年,在整个PC产业都努力向戴尔电脑学习网络直销时,苹果却与之逆行,选择了在全美国开设了如设计师工作室风格的专卖店模式。在这里,顾客没有任何花钱的压力。他们可以在这里摆弄所有的产品,可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而不用花一分钱(这个在一般商家眼中都是不可想象的)。苹果零售店的另一个创新之举就是天才吧。它是专门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技术支持和实践培训的场所。如果用户的电脑出现故障或者技术问题,他们可以到天才吧寻找解决方法,这为用户提供了非常迅速,便捷的售后服务。这种完美的售后服务其实根本上得益于苹果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的一体化营运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可以找任何一个苹果部门而不会遇到推脱责任的情况。这种专卖店的模式在中国并不适用,苹果专卖店针对的是高端的零售区域而这部分消费者素质较高,收入较高,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他们比较理性不会没事在苹果专卖店里长期逗留——中国消费者则有待观察。不过苹果完善的售后服务却能给我们以很大启示,正如联想,由于不注意售后服务,在收购IBMPC后,让ThinkPad失去了很多忠实的顾客,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1.3.2 制定详细的赢利模式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赢利路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 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iPhone 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同样,由于有上面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前者非常普遍而后者则是由苹果开创的。iPod-iTunes的组合,iPhone-AppStore的模式不仅使苹果成功颠覆了传统的音乐产业和手机产业也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迄今为止,苹果已经出售了超过5000 万部iPhone,而App Store 的程序总量也已经超过20 万款,总下载量约为30 亿次。通过iTunes 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 亿首。在美国所有的合法音乐下载服务当中,苹果公司的iTunes 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的82%。2.企业文化
苹果极力发展的就是由乔布斯一手主导的“海盗文化”。具体就是:激情、自由、自信、坚持。而这些也是苹果可以生产出时尚、令人疯狂的产品的根源所在。2.1 激情
很多人内心都有着英雄的情节,一旦有机会他们就愿意通过努力来成为英雄。乔布斯非常擅长挖掘他人的深层需求,正是利用这一点,乔布斯总是让他的员工坚定地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意义非凡、无可取代,他们正在通过他们的努力改变世界。乔布斯所极力传播的这种使命感促使他的员工像海盗一样疯狂地掠夺他人的成果来优化自身的产品,也像海盗一样卖命地工作。他们每周工作90小时,即便是周日,大多数人也会选择来工作,晚上11点开会更是常有的事。但是,这并不是强迫他们做的,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这是一家令人不得不佩服的企业,就是它的手中诞生了改变世界的iPod、iPhone。2.2自由 这点在乔布斯的公司中都有体现。例,Pixar 最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娱乐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员工,随时随地随便提出的新主意。这些都构成了一种创新文化中的高度个人化的元素。“什么中层、部门、领导,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这是Pixar 员工的描述。而在苹果这种以下犯上的自由文化的最好体现就是乔布斯曾被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踢出家门。苹果的这种自由、平等的企业文化与乔布斯的本性有关。乔布斯是一个嬉皮士,不愿意受到任何束缚,他讨厌规则,追去绝对的自由和平等。正因为这种性格,他才可以做到放权,让所有人和自己一样平等。在苹果,员工之间的竞争是平等的,不存在等级制度,也没有官僚作风。员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提自己想提的建议。在这自由的气氛中,员工的创意得到了激发,伟大的产品也诞生于此。这就像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一样,如果对艺术家进行思想上的束缚,他们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然而这种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并不是没有缺点。由于没有采取那种传统的坚持严格的职权划分, 制定严格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则加剧了公司的内部矛盾和权力斗争, 相继几个重要领导都离开了公司。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斯丹劳、沃兹尼克和前总经理米歇尔.斯哥特等。2.3 自信
在每款产品上市时,媒体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一种是必然引起风潮,一种是绝对的失败宿命。但是在苹果内部从来不会有这样不确定的答案(即使产品不那么完美)。在他们看来,苹果推出的与众不同的产品必然能取得成功。有的书将这种情况表述为自命不凡,但是事实上这与自大、狂妄无关,这只是苹果员工对自己研发的产品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因为他们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用尽一切办法将它们做得更好。一个人在想尽办法做好事情的时候,当然会比他敷衍做出的事情有底气得多。2.4 坚持
坚持、决不妥协可以说是苹果文化中最让人敬佩的了。首先,苹果不向困难妥协。再决定苹果2的机箱生产规模时,乔布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这直接导致了机箱生产的严重不足,此时苹果2的用户催货,机箱供应商也在索要货款,苹果公司的资金周转几乎不灵,濒临破产。但是苹果没有放弃,通过给提早供货供应商承诺一定的奖金苹果成功度过了危机。其次也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苹果公司不会向顾客妥协(众所周知,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iMac的设计中,苹果不顾顾客和媒体的强烈抗议,拒绝为iMac配置软驱,然而事实证明苹果是对的,几年之内软驱就被市场淘汰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苹果绝对不是有意与顾客冲突。iMac的设计是有它的道理的:iMac是一台网络电脑,用户将用网络传输资料或下载文件,这就注定软驱迟早会被淘汰,所以iMac并没有像电脑一样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以此来连接外围设备。从这一点上看,苹果的坚持也体现了它对未来高度的预见性。3.营销战略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则报道说,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苹果迷的大脑被苹果刺激的方式与宗教意象对教徒的刺激方式是一样的而这就体现了苹果的营销策略。一般人把营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营销做产品,第二层次的营销做品牌,第三层次的营销做文化。但是苹果所追求和做到的营销则是被称为“超级营销”的“宗教式营销”。在这里我将对苹果之所以能达到“宗教式营销”进行分析与评价。
3.1 以带有简洁、微妙的故事情节的广告吸引人、打动人
乔布斯曾说:“一直以来,广告都极为重要,其重要性仅次于技术。”也正因为他对广告的重视,在创业初期,他就投入巨资在《花花公子》上大作广告,他意识到了广告是最有效的让陌生人了解自己的手段。有了对广告的重视还要有提升广告内容的能力。通过拿苹果的广告与其他公司的广告比较不难发现,苹果的广告是那么“特立独行”。与其说它是广告,不如说它是一部微型电影,所以它会像一部好的电影那样令人动容。以苹果经典的广告《1984》为例。《1984》一经播出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它以设置悬念的手段吊足了观众胃口。尽管《1984》只播出了两次,但美国三大电视网和将近50个地方电视台都重放了《1984》。据斯卡利估计,当时媒体为他们做了价值超过500万美元的免费宣传。
以一种病态的保密方式达到最好的传销效果
以iPod为例,苹果的市场总监席勒的儿子是一个iPod发烧友,但席勒不能对儿子说任何关于iPod的消息。苹果的员工甚至不能和妻子、父母谈论自己的工作。很多人甚至连公司的名字都不会提及,而仅仅称它为水果公司。很多人认为这种病态的保密方式是乔布斯强大的控制欲在作祟。其实,乔布斯之所以要千方百计地保密产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这种策略非常成功,它激发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好奇心。往往在产品面市之前,媒体已经为它做了大量免费的广告。其实,苹果玩的这种营销模式就是好莱坞营销模式的翻版。一部电影最初阶段会有一个开机仪式。在这个阶段,绝对不会公布剧情,主演也很神秘,这样通过媒体的猜测和报道来增加电影的曝光率。
以苹果零售商店为代表完善的售后服务牢牢地捆住消费者
这点在1.3.1有说明,补充一点,现在的用户更想通过花高价钱买到更好的服务,而不是通过低价格仅仅购买到产品,却不包括服务。而苹果专卖店高质量的服务则让苹果用户感受到了自己“崇高”的地位,这也使苹果成为品味、身份的代名词。
重视用户的病毒式营销
乔布斯从来就没有把消费者仅仅当成消费者,而是把他们看成一起共建苹果品牌的成员。他会给他们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所以乔布斯时常会采用苹果用户的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这样有助于发展苹果的铁杆粉丝,为了让这些粉丝为苹果做免费宣传,苹果采取的策略是时刻给他们带来惊喜,这些则存在于微小的细节之中。只要看看iPhone的包装就知道了,它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以至于有人在网络上组织了一个名叫unboxing的社区,以此来讨论自己第一次打开iPone包装时的感受。要知道消费者在得到一种惊喜的消费体验之后,会把自己的惊喜分享给身边的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品味与追求。而为了让消费者能准确地表达苹果产品的特点,苹果还为他们量身定做了简短、易记的宣传语。这种口口相传的营销模式的威力非常可怕。信息会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和扩散,随着知道信息人数的增加,它的传播范围会更大,传播速度会更快。4.管理策略
苹果公司独特的管理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司的管理和人才的使用上。再细化公司的管理还可以再分为组织架构的管理和人才的管理。这部分我们将就苹果公司的管理策略进行讨论。4.1 公司的管理 4.1.1 组织架构的管理
1997年,当乔布斯时隔13年再次进入苹果公司并担任临时CEO时,苹果有数千名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只注重产品发明,而不是完成规定的任务。没有人去管理他们,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归谁领导。就像一位负责人所描述的:“在乔布斯接管之前,苹果公司卓越、精力充沛但混乱不堪,没有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乔布斯回归后,迅速简化了苹果的组织结构,新的管理流程图十分简单:工程部、软件部、设计团队、公司运营部及全球营销部。这些部门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这样的组织结构非常流畅、简单,容易看明白,而且责任非常明确,有助于通过合理的管理发挥员工的更大价值。4.1.2 人才的管理
苹果对人才的管理与微软不同,为员工提供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是乔布斯所关注的事情他深知,如果让他们处于安逸状态,就会不思进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如果通过“咆哮、威胁、高压”的方式,就会让他们时刻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恰恰是他们发挥最大能量的催化剂。而事实上苹果公司最高明的地方是在于如何在这种高压的管理政策下保持人才不流失。首先在于我在2.1提到过的员工的使命感:他们相信,在改变世界的英雄情结面前,一切的汗水和忍耐都是值得的。其次,苹果真正创造了一种环境,在这里,真正的人才可以完成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完成的工作。正如乔布斯所说:“苹果是唯一一家将方方面面全盘掌控的公司。没有其他公司能够造一台MacBookAir出来,因为我们不只控制了硬件,我们还控制了操作系统。得益于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紧密互动,我们才可以实现目标。在Windows和戴尔笔记本之间就没什么紧密互动可言了。”正是苹果所提供的独一无二的工作环境和乔布斯所极力宣传的使命感,最终使员工也成了苹果的忠实拥趸。苹果公司也十分注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早在1997年苹果公司面临危机时,刚当上CEO的乔布斯果断采取了两条措施: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重新估价;把公司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他们的股票奖金挂钩。这两条措施就凝聚了员工,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士气,唤醒了员工的工作激情。4.2 人才的使用
苹果公司在人才的使用上,强调“精”和“简”。“质量比数量重要。”乔布斯表示,从他与沃兹一起创办苹果公司的若干年前就看到沃兹的独创性和不懈的创造性,并使他成为唯一适合获得“推动电脑革命”的头衔。为制造第一台苹果机而显示出的超凡工程学技能的那些日子开始,乔布斯就相信由顶尖人才所组成的一个小团队能够运转巨大的轮盘,仅仅是拥有少量这样的团队就够了。为此,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他认为对于苹果各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乔布斯不懂技术,没关系,沃兹是电脑天才;乔布斯不懂营销,所以他请来了百事可乐的营销副总裁约翰.斯卡利;乔布斯不懂零售,所以他请来业内公认的零售大师罗恩.约翰逊;乔布斯不懂动画,不要紧,他有“拉赛特,卡特穆尔,阿尔韦”这样的好莱坞黄金组合团队。在选拔出色人才的同时,乔布斯也在毫不留情地开除他认为的“笨蛋”。就像他所说的:“当你发现有些员工并非最优秀的人才而不得不开除他们时,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就是我工作:开除一些不合格的人,我一直非常讨厌以仁慈的方式做这件事情。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一定要做,尽管从不有趣。”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去差选优的情况下,苹果公司汇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而这就是它改变世界的根本。5.结束语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苹果的发展之路其实并不平坦,而在这中间有很多的确是值得我们去认识和了解的,这将会给我们国家的IT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苹果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而中国的情况与之不完全一样,所以在学习苹果的成功经验时我们也应该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1.杰弗里.扬 威廉.西蒙(著)蒋永军(译)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林志共 王静 苹果风暴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詹姆斯.奥格雷迪(著)侯晓蕾(译)改变世界的苹果 北京 中信出版社
4.江洪涛 苹果公司:持续创新打天下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 年第2 期
5.惠苏渊 苹果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及思考 第25 卷 第1 期 工业技术经济
6.赵玉勇 顾玉萍 苹果公司品牌策略是电子商务营销最好启示 信息与电脑2011年第五期
7.苹果公司的企业人才文化 石油政工研究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6期
8.苹果公司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李晓梅,温凤媛 第11 卷第6 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苹果教”是怎样炼成的?
http:// 10.学会则无敌!乔布斯的10
大管理诫律
http://
第二篇:苹果公司案例分析
WAY TO GO
苹果为什么这么“甜”
如果要问谁是今天全球商界最为耀眼的明星,答案非苹果莫属。
由苹果公司一月末公布的本第一份财务报表显示,在2009年第一财务季度(截至去年12月27日),苹果净利润为16.1亿美元,每股收益1.78美元,营业收入为101.7亿美元。与上财年同期相比,其季度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约2%和6%。这些指标都创下了该公司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令人咂舌的强势业绩之外,我们随便翻看几个世界顶级排行榜,便可领略苹果的“耀眼”程度:在《商业周刊》50强排行榜上,苹果连续多年名列榜首;而于最近一期公布的“十大最具创新性公司”排行榜上又力压谷歌、沃尔玛等勇夺第一。
当IPOD已经将曾经辉煌的WALKMAN所占有的音乐播放器市场蚕食殆尽,当IPHONE已经突出索爱、诺基亚、黑莓等重重包围捕获全球手机达人芳心,当MAC经历二十年浮沉起落却依然在当下的PC市场上占有其稳定且重要的地位。我们不禁要问: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诸如索尼、诺基亚、IBM等业界对手纷纷趋于黯淡的时候,为何苹果却能始终保持它所本有的光泽而将这么一段商业传奇愈演愈烈?
接下来,我们的案例分析将通过以下6个部分进行讲述分析——苹果成功为什么?
(1)企业概况(2)企业文化精解
(3)深层解析“三次危机”——苹果公司三项关键性产品(4)“多点合一”解析苹果成功之道
(5)苹果中国-----对苹果公司未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6)结语
WAY TO GO
图四
(2)从设计心理学角度看iMac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iMac是设计的人性化创新。iMac的设计,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又符合生产的要求。iMac的成功得益于她对人性的特别关注和对―产品语意学―的成功运用。iMac界面设计开创了软件操作人性化的先河,减缓了人们内心对高科技技术的恐慌感。(3)对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强力推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IT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数字化产品及其设计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更加广泛的扩延,为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提供了从内核到外层的广泛平台。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将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第二次危机:
(1)危机根源:互联网泡沫2000-2002:
从1995年开始,IT技术突飞猛进。除了传统的摩尔定律支配的电子产品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在通信方面的创新不断,使我们的生活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此为契机带动了一轮新的增长。然而2000年3月左右,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指下跌了66.11%,大量中小企业蒸发,整个IT业都遇到了困难,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公司;覆巢之下,苹果也受到重创。
WAY TO GO 立刻放弃–苹果在价格和卖点上找到了黄金平衡点。事实上节日是iPod销售的黄金期,在圣诞与新年假期的刺激下,苹果的产品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了26%。它使苹果的产品从高档品逐渐向正常品过渡,相对于PC机的替代效用增强。
(3)促销策略(promote)苹果公司与知名音乐家进行联袂演出;与多家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对于iPod产品的宣传,一位充满金属感的舞者形象将苹果反潮流文化的倾向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以奇幻的色彩和另类的音乐打破了广告表现方式上的3B定律,它没有明确的诉求目的,传播的观念只是:iPod everywhere,翻译成中文是“音乐无处不在”,而这最终使iPod成为了追逐新潮感的用户的最爱。(4)通路策略(place)苹果通路策略的成功之处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高水平的服务:
一旦进入苹果零售专卖商店,就有专人服务,向您介绍苹果所有的产品,而且没有那种一定必须购买的压迫感。这种其他商店所没有的服务与气氛,是苹果商店让人持续造访的原因。因为苹果公司知道只要多拜访几次,购买机率就会增加,甚至会变成忠诚客户。
2)通路商店的设计:
苹果商店所创造出舒适的气氛、和蔼的接待、亲切的说明以及具人性化的科技布置,都是其他零售商店所欠缺的。其设计以简单优雅为主,主要装潢包含玻璃阶梯或玻璃螺旋梯,其灯光也选择柔和色系,让消费者有一种不是进入卖场的感受,使人流连忘返。
3)iPod与iPhone等知名产品的带动。
(3)经营策略的创新-“iTunes+iPod”模式 1)独特的经营模式-捆绑销售
将iPod硬件与软件和在线服务成功地整合到一起,进行捆绑销售,是一种独特的经营模式。
WAY TO GO 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在2003年4月正式开业,作为与iPod密不可分的有机体,iTunes音乐商店打通了音乐营销的上游,使得“音乐无处不在”更加接近理想状态。iTunes简化了歌曲导入和压缩的整个过程,更重要的是iTunes是一个强有力的数据平台,能够批量分类数万首歌曲,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音轨。通过iTunes数字音乐管理软件,顾客可以在iPod播放器中对收听的音乐进行搜索、浏览、下载和分类管理;而通过iTunesi在线音乐商店,顾客拥有了唱片公司授权的5亿多首正版音乐的下载源。
同时,这种捆绑销售的模式也有助于苹果公司实现付费方式的创新。在苹果公司iTunesi音乐店成立之前,在线音乐只能通过P2P音乐交换模式进行传输,这曾被唱片公司指责为盗版行为而予以制止。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付几十美元买一张CD却往往只喜欢其中的一两首歌实在太不划算。2003年4月,iTunes音乐店率先采取单首歌曲付费下载模式,该模式与P2P最大的区别在于下载的歌曲得到了唱片公司的授权,即苹果公司向唱片公司支付版费(约占单曲价格的60%—70%),然后再向消费者收取每首99美分的下载费用。这种模式实现了唱片公司、音乐商店和消费者之间三赢的格局。如今iTunes已经变成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的综合网络销售平台,支撑苹果向消费电子公司转型,iPod在美国MP3市场也已经占到65%以上的份额,iTunes更是占据了全球75%的网上付费数字音乐市场。
2)新颖的经营思维-集成经营
苹果公司打破了传统分工理论界限,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和整体分析,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了集成。在企业市场经营方面,建立了一个集成多方竞争优势,联合多方力量,建立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内的“生态系统”。
这种创新思维的提出是苹果公司渡过此次危机并取得成功的根本。
由此,iPod实现了PC、消费电子和音乐等三者的集成,将iPod播放器、iTunes音乐下载、Macintosh视频播放软件有机结合起来,为客户打造了播放、下载和视频等客户价值链系统。由于为顾客提供了高度整合的服务产品,其价值链得到延伸,扩展了收入的来源,iPod播放器的销量大增。(4)“iTunes+iPod”模式的引申
WAY TO GO
——明智的资源整合(联合营销)
苹果公司不仅实现了“iTunes+iPod”模式,还与耐克积极使用联合营销战略,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2006年5月, 耐克公司和苹果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Nike+iPod”的产品,横跨体育、消费电子和娱乐等多个市场。作为现代人缓解节奏、调节心情的生活方式,运动和音乐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两个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同时满足这两种功能,不仅迎合了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还围绕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固有的品牌联系,只要一想到运动就会联想到耐克,想到苹果ipod。“Nike+iPod”用全新的体验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市场关注度,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在构建全新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长期友好关系和忠诚度。
2006年8月初,苹果又与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iPod运用联合营销将这些世界顶尖公司聚在一起,无限放大了边际效用,并跨越行业的界线,与其他国际品牌成为新的组合体,实现了品牌1+1>2的效果。(5)达到的效果:
2001-2007年Apple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WAY TO GO
(其中desktops包括iMac , eMac, Mac mini, Power Mac 和 Xserve产品线,Portables包括iBook 和 Powerbook产品线,Other Music Products包括 iTunes,iPod 售后服务,Apple品牌和第三代iPod产品线)
图六
从收入结构来看,在2003年iPod上市以前,Apple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desktops和Portables,自iPod上市后,其收入占比迅速提升到2006年iPod+ iTunes系列服务的总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总收入的50%。
通过分析发现,2003年iPod上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Apple整体收入的快速增长。
三 第三次危机(2005-2007)(1)危机根源:
2006年iPod增长率从2004年的499.73%下降到31.47%,从而导致Apple在当年收入增长力的迅速下降。
01112
WAY TO GO Who: 基于“iPod+iTunes‖的客户群基础,完成向通信终端市场的延伸,主要目标客户依然是以追求时尚、流行,对互联网等娱乐应用有较强需求的客户群体。成功的原因
(3)成功原因一:创新——内容服务+终端盈利
iPhone的推出,实现了Apple“基于终端的内容性服务”的创新。在“iPod+iTunes‖模式的成功中,Apple看到了基于终端的内容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其整体战略上,也已经开始了从纯粹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向以终端为基础的综合性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而移动增值市场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了更强于互联网内容服务市场的巨大强力。借助iPhone这样一款产品向移动增值市场进入正能满足Apple开拓市场空间的要求。
成功原因二:创新——与运营商的合作方式
在第一代iPhone的销售过程中,Apple的销售模式实现了另一创新,它同运营商的合作方式,受到实际环境的影响,采取了基于其核心合作策略的三种合作方式——与AT&T、与T-Mobile、与沃达丰类跨国企业的合作。
在与AT&T的合作中iPhone的销售采用了运营商独家销售的形式。AT&T在2007年6月29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6个月中具有iPhone在美国的独家代理销售权。IPhone在这六个月中只能接入AT&T的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AT&T每销售一部499美元的iPhone付给苹果150美元的销售分成,每销售一部599美元的iPhone付给苹果200美元的销售分成。IPhone用户接入AT&T的网络服务必须与AT&T签订2年的合约,每月的包月费最低为59.99美元。AT&T会将iPhone用户每月包月费中9美元作为分成付给苹果。
总结:通过以上对三次危机的深度解析,我们认为,是创新造就了苹果公司这三项关键性产品研发及销售的成功。四“多点合一”解析苹果成功之道
通过上一部分对三次危机中三项关键性产品的成功经验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籍此得出苹果在以下3个方面的创新:(1)设计方面的创新(2)经营模式的创新
WAY TO GO(3)商业模式的创新
跳开三次危机和产品本身,结合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苹果的创新还不止于此。下面我们将从以下3点继续对“创新”进行剖析:(1)促销方式的创新(2)软件系统的创新(3)生产策略的创新
1.特立独行的促销方式
苹果的广告,正如乔布斯所言“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我们之所以身在此处,就是要给世界留下一个印记。否则,我们来这里做什么?我们要像艺术家和诗人那样创造一种全新的理念”。今天看来,苹果这种创作理念孕育出的广告的确不同凡响。
在iPod的营销推广中,苹果打破常规地使用了剪影人的效果,平面和户外广告的人物都是统一黑色剪影的效果表现,在红色、黄色、绿色的背景前舞动身躯,手中握着白色的iPod,耳边垂着一根白色的耳机线。
这种特立独行的广告宣传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不仅让消费者鲜明地记住苹果,为苹果带来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也鞭策苹果不断的进行创新。
此外,苹果的―无名英雄广告法‖也是一个典型的广告成功案例(无名英雄广告法即在广告的同时,播放一首很好听的无名歌曲给你听)。
苹果之前投放了一系列电视广告,主角分别是它的三个新产品iPod Nano、iPod Touch、Macbook Air。这三则电视广告的配乐,分别找来三个不怎么出名的小乐团。虽然歌手不出名,但歌曲却显然经过精挑细选,非常好听,好听到观众
WAY TO GO 看完这则广告,连忙回到计算机前面去搜寻这些歌曲的名字。调查显示,从2007年8月到2008年1月,5个月的时间,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发现其中关于这三支广告的关键字,加起来一共有100万次以上的搜索。
轻松优美的旋律让很多消费者不知不觉中侧耳而听,喜欢上歌曲的同时也成为了苹果的忠实fans。苹果的广告就是这么成功,它有能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特立独行的促销手段让其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从而吸引一批又一批的稳定客户群,引起一批又一批的潜在客户的注意。2.软件系统的创新——灵魂的创新
乔布斯曾经表示,虽然苹果同时开展硬件、软件和服务等业务,但真正促使苹果取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苹果的软件。如果说苹果硬件外观设计恰如潇洒美少年,那么苹果软件就可视为其产品的内在灵魂。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出了苹果公司创立至今7项革命性的软件创新,它们分别是:Mac OS X操作系统,iLife套装软件,iTunes音乐商店软件,Mac OS classic操作系统,Newton掌上电脑触屏软件,iPhone智能手机软件系统,iPod音乐播放器软件系统。
总观7项革新,除开以专业图像编辑工具和WINDOWS平台免费软件为切入点的套装软件iLife 和日后为iPhone的触屏技术提供原始技术的Newton掌上电脑触屏软件,iTunes、iPod和iPhone 本身和软件系统的创新都是基于苹果公司独立的操作系统的不断革新。可以说,两次操作系统的变革为苹果公司在技术上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澎湃的动力。(1).灵魂的第一次腾跃——Mac OS 1984年,划时代的Macintosh横空出世,同时也给世界带来另一样值得铭记的产品——第一代Mac OS classic操作系统。它引入了一种新形的文件系统,一个文件包括了两个不同的―分支‖。它分别把参数存在―资源分支‖,而把原始数据存在―数据分支‖里,这在当时是非常创新的。尽管并不是首款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但它却是首款以普通消费者为销售对象的操作系统和首个在商用领域成功的图形用户界面。当时的System 1.0含有桌面、窗口、图标、光标、菜单和卷动栏等项目,层次结构的分明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操作系统的简单易用。
WAY TO GO 从system1.0到Mac OS 9.22,Mac OS classic系列一共沿用了15年。但作为一个100%的图形操作系统,它几乎没有内存管理、协同式多任务并对扩展冲突敏感等问题却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在乔布斯以一种“葬礼”的方式宣布全面停止Mac OS 9的研究生产之后,一项左右了苹果最近10年发展的操作系统破茧而生。
(2).灵魂的二次觉醒——Mac OS X
2001年3月24日,苹果公司如期发布Mac OS X10.0。
Mac OS X 使用基于 BSD Unix 的内核,并带来Unix风格的内存管理和抢占式多任务处理。大大改进内存管理,允许同时运行更多软件,而且实质上消除了一个程序崩溃导致其它程序崩溃的可能性,并且它也是首个包括―命令行‖模式的 Mac OS。
Mac OS X 有着绚丽多彩的用户界面,具备了如半透明、阴影等视觉效果。这些效果,连同在个人电脑上看到的最清晰图形,都可以利用苹果公司专门为 Mac OS X 开发的图形技术来获得。不过 Mac OS X 有的不仅仅是精密的内核与精巧的外形。凭借着多元化的应用程序环境,各种类型的 Mac应用程序都可以在此操作系统中得以运行。而凭借着对多种网络协议和服务的支持,Mac OS X 成为了网上冲浪的终极平台。又由于其对多种磁盘卷格式的支持,并符合各种现有和发展中的标准,Mac OS X 还具备了与其它操作系统的高度协作性。
可以说Mac OS X既是Mac OS classic的重大升级,也是对其的一种自然演化。它继承了旧版本易于操作的特点,但其设计又不再只是让人们易于使用,而是从此让人们以使用为乐。
7181920
WAY TO GO
苹果公司为什么这么甜?我们认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 1.设计方面的创新 2.经营模式的创新 3.商业模式的创新 4.促销方式的创新 5.软件系统的创新 6.生产策略的创新
苹果公司三十多年来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在挫折中凭借创新起死回生,不断的向前发展,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苹果公司运营分析报告
苹果公司运营分析报告 摘要
关键词 苹果公司 运营管理 产业链流程 0 引言
1.风靡世界的苹果
1.1苹果产品的热销和高利润苹果上一季度实现毛利率40%,而多数硬件厂商的毛利率仅为10%至20%。苹 1.2苹果公司制造成本揭秘
科技公司iSuppli的专业分析人员在经过细算后,用图片方式向外界清晰展示了这款手机的每个部件,其中触屏和显示组件最贵,需要23英镑。电子机械部件共20.6英镑,无线天线18.75英镑,闪存11.98英镑,相机10.98英镑,主电路板9.36英镑,动态随机存取内存5.68英镑,总接头和电池管理系统4.49英镑,电池3.68英镑。合算到一起,一部iPhone 4S的制造成本只有112.89英镑(约合1150元人民币)!
2.背景
2.1日本就在2007年以前,日本还是世界毫无争议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心——3G牌照很早发放,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体系创造了大批日本本地化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用户高度成熟„„
2.2韩国在韩国,三星和LG等大集团几乎生产着一切,从产业链最上游到下游的高度垂直整合,为这些韩国企业带来了较强的竞争力。
三星最大的优势在于囊括了研发、元器件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整个IT产业的上游关键零部件上的布局,为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奠定了有利地位。
无论是闪存、显示屏、CPU还是电池,三星都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正是因为在这些生产环节上有着领导地位,使得三星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多数手机厂家充当的仅仅是一个组装车间,而三星覆盖了全部流程,在整个产业链之中控制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根据业内人士的拆机报告,iPhone中价值32%的零部件从三星采购,包括A4、A5处理器、NAND闪存、DRAM内存以及一部分显示屏。另一方面,三星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正大举威胁着iPhone的地盘,三星垄断了全球相当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在iPhone和iPad广泛使用的NAND flash闪存芯片上,三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据了全球4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苹果采购的Dram芯片,三星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控制世界50%左右的产能。三星的高品质显示屏是市场上的紧俏货,包括HTC在内的多家智能手机厂商都要看三星的产能脸色。
2.3中国 中国生产着iPhone中可替代性较强的一些零部件,例如连接器、耳机、表面玻璃和包装盒。日本和韩国的公司生产最值钱的零部件,而中国却要在苹果产业链中忍受低工资、污染和劳动危险。
3.苹果公司经营 3.1管理体制
苹果的战略在于专注于产品线,在产品营销上不耗费太多精力,这也成为苹果的一大优势。苹果拥有整齐划一的战略,而且能够保证公司的各个部分都能围绕这一战略推进。苹果目前拥有800亿美元的现金流。苹果表示,在供应链投资上明年将是今年的两倍,达到71亿美元,另外对于那些关键的供应商,将额外地留出24亿美元,苹果的供应商策略保证了苹果的按时出货以及低廉的生产成本,当然有时也打压了其他的竞争者。
在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苹果公司就开始重视起产品供应链的建立,在供应链管理上进行创新。
3.1苹果营销哲学”,其中强调了三点。
第一点是共鸣(empathy),就是紧密结合顾客的感受: “我们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
第二点是专注(focus):“为了做好我们决定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排除所有不重要的机会。”
第三点,也是同样重要的一点原则,名字令人困惑——灌输(impute)。它强调人们会
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来形成对它的判断。“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他写道。“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最高的质量、最实用的软件等等;但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那么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同样潦草马虎;而如果我们以创新、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也就被灌输到顾客的脑中了。因此,这三个原则也许可以概括为:(1)比别人更好地了解和服务客户,(2)忘记其他一切,(3)确保自己所做的每件小事有效,时时处处都遵循这三个原则。这是非常简单、明确、有针对性的远见,也许正因为此,苹果公司在30年后的今天依然遵循着这些原则。
3.3苹果的巨额利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运营业务的专注。在库克的领导下,这显然仍将成为该公司的发展重点。这位新CEO曾经送给同事们多本《与时间竞争》,这本书讲述的是如何将供应链作为一项战略武器来使用。据物流行业高管马汀透露,库克经常用一句标语来强调效率的必要性:“没人愿意买变质的牛奶。
3.4低价位优势
3.4.1减少中间商利润,直接销售给顾客。零售策略有着莫大的关系。苹果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有300家零售店把iPad直接卖给顾客。这无疑是个优势,因为如果iPad是首先被卖给第三方零售商,那么很大一部分的利润将进入这些零售商的口袋。3.4.2技术优势
自主设计代表苹果不需要为使用第三方知识产权而付费,例如iPad采用的A4芯片是用苹果自己的技术,版权归苹果所有(而非Intel、AMD或Nvidia)。操作系统也是苹果自己的,而不是由微软或谷歌授权。
3.4.3良好的生产体系和严格的控价管理机制,苹果公司能够将iPad的制造和销售成本降到最低。
供应链管理的细节上展开创新。乔布斯花了5000万美元买断了圣诞购物季期间所有可用的空运空间 庞大采购量
得益于庞大的采购量,使得苹果在零部件成本、制造费用以及空运费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折扣,这种运营优势使得苹果可以在无需囤积大量高成本库存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的产品发布。
巨额现金储备
等到投产时,苹果又会亮出一个重型武器:超过800亿美元的现金和投资。该公司表示,今后一年计划将供应链资本开支增加一倍,达到71亿美元,并计划为关键供应商提供24亿美元预付款。这一策略确保了苹果能够获得了充裕且廉价的零部件,有时还会因此限制其他企业的选择。加强保密策略
在产品发布前几周,工厂便会加班生产数十百万台设备。为了追踪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在发布前夕对外保密,苹果还会在部分包装箱内安装电子监视器,使得该公司的总部员工可以追踪中国工厂的状况,防止泄密。零售店则是苹果的最后一项运营优势。一旦产品开始销售,该公司就可以通过零售店时刻了解产品需求,并调整每天的生产预期。如果某种零部件明显会出现短缺,苹果的团队就会部署相应的计划,并申请数百万美元购买设备,以便打破生产瓶颈。
4.尾声
苹果的运营技能可能会在该公司2013年进军竞争激烈的电视机市场时发挥重要作用。这类产品有望将iTunes等现有苹果软件与电视机紧密整合。由于电视机市场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利润率通常仅为个位数,导致市场普遍怀疑苹果在这一市场的竞争力。拭目以待
第四篇:苹果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目录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苹果公司概况及行业现状
(一)苹果公司发展历程
(二)相关背景:iPhone产品介绍
(三)苹果手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四)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状况
三、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苹果手机的营销战略(包括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及目标市场选择)
(二)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
(三)对苹果手机营销策率的分析
四、苹果手机营销策略对我国手机行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五篇:苹果公司营销渠道分析
苹果公司营销渠道分析
手机产品由于天生对运营商的依赖性,其市场基本分为运营商订制渠道和非运营行订制即开放渠道,其中通过运营商订制渠道,在国外较主流,相反,在中国手机市场,通过开放市场销售产品是各大厂家的主导渠道,运营商订制渠道只占销量的小部分,据赛诺通讯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移动订制的GSM手机只占市场全部销售GSM手机的17%,但随着3G市场在中国的逐步成熟,相信这个比重会越来越大;苹果公司手机产品在中国开放市场
(1)独立分销商(国代)全国共有两家,分别为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和深圳天音公司,两个全国代理商(简称国代)在各省省会城市、直辖市分别建有自己的分公司;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指定渠道代理商,双方代理的产品据有排他性,一款产品给到天音,就不能再给到器材了,反之亦然。目前这两家公司分别各代理苹果公司多款手机产品。通过他们的营销网络,能够覆盖全国各地、市、县、乡的各级零售店。这两家公司也是诺基亚、三星、LG、多普达等产品的全国代理商。在全国手机分销实力居于前两位,相互之间各有特点,不分伯仲。当然,iPhone产品的上市就涉及到在这两代理商之间选择代理的问题。
(2)大规模零售商(DKR),也称直供商或直供客户,在中国主要有电器零售公司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迪信通电器及全国其他各省供80家左右当地最大的电器零售商或手机零售商,合计83家大规模零售商,这些零售商和苹果公司签有直供协议,根据协议不通过国代直接从苹果公司进货,比普通零售商享有更大的价格优势和市场支持,但同时苹果公司对其的要要求和管理强度都很高。该类客户相互之间不具有排他性,基本涉及不到渠道选择问题。
(3)普通零售店(KR)直接从上述两个代理商处采购产品进行终端销售。全国目前公有3850个主要KR客户,即M公司销售代表能故天天拜访的客户。经过多年发展,手机零售市场相对成熟,小型批发商(KW)批发业务很小,本文并入KR客户类,不再单列;同时在全国市场有78家授权专卖店,放入KR客户中,不再单独列出。对不同产品上市,零售渠道及KR客户层面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设计到渠道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