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工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改进的建议
新形势下工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改进的
建 议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工人阶级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赋予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工会的宣传教育阵地,文艺体育活动阵地,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等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不可缺少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在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根据本人的体会,我认为应该在认清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新形势下工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互相碰撞,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1、职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于经济转型期的职工思想十分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 需求日益增长且复杂多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成为人们的精神主流。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寻找机会争夺思想阵地。
2、部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谈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理解。企业改制后,有的职工不认同自己是企业主人,有的职工认为只要企业效益好,有工资,是不是主人并不重要。
3、信息传播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信息量空前增大,职工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高新传媒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但不良文化也借助现代化手段乘虚而入,快速传播,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和艰巨程度。
4、投入不足,设备落后,宣传文化阵地数量和功能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5、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缺乏新意,内容陈旧,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在企业,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摆不上位臵,政工干部评职称难,普遍积极性不高,士气不振,形势不容乐观。
6、社会腐败现象特别是某些高层领导的蜕化变质在职工中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对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腐 败现象的存在,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了信心、信念、信任的“三信”危机。
7、理论研究工作严重滞后,使实际工作缺乏指导。工会宣传干部对职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实效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缺乏前瞻性研究,使实际工作缺乏指导,举步维艰。
二、加强和改进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会的重要责任,也是工会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会履行教育职能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自身凝聚力的需要。改革和发展需要广大职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进取,奋力攻坚,也需要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岗位竞争能力和自主择业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广大职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改革发展和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努力为职工说话办事,并通过深入扎实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职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努力培育一支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职工队伍。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再一次证明,各种政 治力量对人的争夺,首先是思想的争夺,放松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削弱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使我们在与各种敌对势力争夺职工群众,争夺思想文化阵地的斗争中处于被动,因此,我们必须有危机感、紧迫感,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和渗透到工会各项工作之中。坚定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摆在“生命线”位臵,摆到灵魂的位臵,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纳入年终综合考核体系,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虚功实做。
2、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繁重艰巨的任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任务重,而且难度大,要求高,只有在高度重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才能收到更大的实效。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始终把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这个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实现这个总要求,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针对新情况和职工思想上的新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就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以及小生产习惯势力还有广泛的影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客观环境,从加强和改进的要求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
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就要充分认识职工价值取向的变化和社会生活多样化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在客观上都要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到方式方法要有创新和发展。从教育内容上看,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适应形势的要求,更要满足职工需要,符合职工实际,受到职工欢迎。从方式方法上看,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要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理论灌输与喜闻乐见的活动、一般号召与典型宣传很好地结合起来,区别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群体的职工特点开展工作。
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就要特别注意现代传媒对职工的影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手段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在工会的宣传教育中,注意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一贯之地不断加大对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力度,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广大职工,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
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就要正确处理好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的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工的工作时间日益缩短,特别是实行双休日以来,人们都有了越来越多的业余文化生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 仅仅把着眼点放在生产岗位上和八小时之内,是远远不够的,主动切入生活,认真做好八小时之外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把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中,不断加强对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指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美化生活,陶冶情操,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且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要充分认识职工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实践证明,职工文化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是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和好载体,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它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了凝聚力;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三是提高了职工文化素质,促进了职工的全面发展;四是增进了团结,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五是占领了思想文化阵地。为此,工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把大多数职工吸引过来,用生动活泼,健康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增强职工抵制不健康、低级趣味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思想的侵蚀。
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就要了解和关心职工的思想变化和实际困难。职工群众思想问题往往是与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联系在一起的。在做好解惑释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职 工解决实际困难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既要向职工群众讲清道理,又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情绪,关心职工疾苦,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多做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通过做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工作,才能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必须抓好工会自身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挑战与机遇面前,要保持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生机与活力,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十分重视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和工会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引导职工群众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己必须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教育职工紧密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自己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使工会取得职工群众的信赖,自己必须担负好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只有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3、加强学习,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不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只是宣教干部的事,需要全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鉴别力,坚持党性原则,把职工思想意识领域里的工作做深、做细、做活。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技术素质,增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不断探索,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工会的优势和工会宣传舆论阵地和骨干队伍的作用,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御各种庸俗低级的精神产品和错误思潮的侵蚀,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总之,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针对性,在实效性上下功夫,努力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上新水平,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才能团结和引导广大职工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传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挑战和策略
传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挑战和策略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针对人的精神层次开展的一项实践工作,可以帮助人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此,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目前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促进传统媒体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思想政治;挑战;策略
传统媒体作为当前国民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对我们国家的新闻舆论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就使得传统媒体单位工作中的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且决定着传统媒体单位能否稳定的发展。对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改变工作人员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正视思想政治工作,敢于挑战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将其解决,进而帮助企业的工作可以稳定顺利地进行。
一、传统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传统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站在个人和企业角度开展,传统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站在个人角度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作为一名员工在遇到事情后,不能只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思考,而是应该站在企业和受众的角度对事情进行分析。当然,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他们的热情,促使其可以参与到工作中,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此外,传统媒体开展思想工作时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可以促进企业往长远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企业做大做强。
二、当前传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所带来的思想冲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从以往报纸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始改变为借助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加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身边的电子设备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国民对其也越加的依赖起来。究其原因,国民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电子设备中的新闻软件轻轻松松地搜集自己所想了解的信息。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传统媒体的地位就开始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其影响,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所质疑,不利于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二)经济压力大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少部分员工缺少主动工作和学习的意识,加之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经济滑坡,导致传统媒体领导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视,忽略了对企业内部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以及对他们思想教育方面资金的投入,种种情况都不利于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三)新形势下员工的心理诉求加大。我们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对自己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挑战。比如,部分企业感觉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并不重要,没有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以至于他们的思想根本没有与之有关的意识,使得想要进步的员工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又如:一些企业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分配工作,使得部分员工在后续的工作中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对此,企业如果不对员工进行思政工作培训,那么势必会让这些员工心理的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很容易就会降低他们在后续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当前传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以人为本”原则。传统媒体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该注重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传统媒体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企业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管理人员转变为广大员工,同时相关领导负责人,还应深入到企业员工工作中,与他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予遇到困难员工经济上的支持和关怀。企业还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了解员工对企业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后续为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铺垫扎实的素材。此外,企业要想将“以人为本”原则落到实处,可以在和内部员工进行交流时,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借此做好他们的思想准备工作。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的重视企业员工,且要懂得尊重人、理解人的态度,去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当然,企业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应该征求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将他们的意愿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在提高他们参与工作意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从而真正地将党的方针贯彻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总而言之,以人为本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可有效解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优化人员的思想觉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二)加强对政工队伍的建设。企业要想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重视对政工队伍的整合,是顺利开展员工思政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可以调整政工队伍人员的配比,改变政工队伍由老员工担任的模式。究其原因是,传统上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开会宣布精神,上传下达,同时老员工做事稳重、踏实,做思想政治工作有说服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老员工缺乏创新精神,年龄大,摆老资格,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年轻的员工很容易出现排斥心理,不愿配合工作的开展,那么可想而知他们的思想品质就无法得到提升。其次,优化政工队伍,引进一些年轻的员工加入到政工队伍中,构建一支具有活力的政工队伍。积极选取一些思想较为先进的年轻工作人员,借此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工作效率。当然,企业还应注重政工队伍年轻员工和老员工的结合,因为年轻的员工具有上进心,创新力强,老员工成熟稳重,他们的结合可以让政工工作有一个互补的状态,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不断地创新,简言之,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此之上建立微信和qq平台,定期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相关平台上刊登一些时下流行的话题,鼓励员工进行探究学习,在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念。与此同时,企业要想将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到极致,还可以借助网络出示一些与他们相关的问题,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完毕后,相关负责人,还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沟通,借此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做好创新,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其中,吸引员工的注意力。因为只有做好创新,才可以避免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出现一人侃侃而谈,其他人昏昏欲睡的现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挑战,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对此,企业要想做好思政工作,就需要注重在开展思政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创新思政工作、增强对政工队伍的建设落到实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所有员工的综合素养,从而促使企业可以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建新.论当前报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6(47):142+144.[2]彭静.试论党报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j].劳动保障世界,2019(17):53-54.[3]韩雁.媒体转型背景下地方党报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新路径[j].新闻世界,2018(12):94-96.[4]宋滢.报社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4):155.[5]唐璐.当前报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9(20):47.[6]贾立辉.新时期报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j].电子制作,2015(02):265.
第三篇: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创新性复合型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主流。因此,结合社会的新发展趋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将对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645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管理工作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此来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认真分析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努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促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1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逐年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已经逐步从原有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生源增多使学生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难以保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中,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缺乏协调性,以自我为中心。不仅如此,由于过度追求个性化发展,导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1.2互联网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
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我们接触到了更多更新奇的事物。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学习、接受、使用新事物的速度往往都是最快的,在享受互联网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互联网为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凸显。纵观我国大多数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这种无限制地沉迷于网络不仅会耽误学生的学习,而且也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除此之外,网络诈骗和网络贷款更是一颗颗毒瘤,毒害着无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给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1.3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对其所需的人才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标准,其所需的人才不再是以往那种单一性的技术人员,新经济需要复合型、个人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在这种就业局面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急躁,在很多学生的就业观念中,自身的技能不能成为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其往往向往着低付出高回报的工作,因此在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在社会上找到满足感。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2.1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要转化为面向不同个体的个性化管理中去,并且能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往的学生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必须要不断创新和提升学生管理理念。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丰富复杂、急需耐心的工作,需要全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工作细致全面的做到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来。充分发挥作用的各种学生组织、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组织各种各样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也应该让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参与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要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科技文化指导中心等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教师工作队伍、加强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充分利用现如今发达的网络技术等一系列促进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手段来实现对学生的全方面管理。
2.2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要?φ?个学生工作的系统和体制进行革新,建立一套既满足当今社会时代的需求,同时又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集成到现有的学生管理机制改革的模式,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建立新的学生管理系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知识,强大的专业质量和广泛交流素养培训模式;创建一个有凝聚力的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团队;加强辅导员和教师工作以及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学校教育逐步改革的实际过程,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逐渐在改革的过程中完善和提高。
2.3丰富学生管理工作手段
学生管理工作要凸现育人作用,就必须根据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创新管理手段,以便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首先要在加强和巩固传统工作领域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工作领域。在巩固和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一些传统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创业指导等新形势下的工作内容,整合学生工作内容。同时,加强学生的爱校教育,用共同愿景凝聚学生,有机的统一学生的发展与高校的建设。其次,要改进学生工作的方法和形式,变灌输为交流,变教导为参与,变命令为指导。另外,当代学生既是信息技术的爱好者,又是受益者。学生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则需要建立电子办公系统,实现办公无纸化,利用现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使学生、院系、学校的信息能准确快速的传递,使沟通更畅快便捷。
3结论
总之,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管理目标,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丰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瀚阅.论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价值工程.,2018(02).[2] 陈平.学生管理的专业化和信息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3] 丁蕊.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
第四篇: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内容提要: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自1955年产生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人员的重要制度,但随着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制度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迎接挑战,使之继续发挥自身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寻求出路:一加强劳动理论研究;二加强劳动教养立法;三努力创办劳动教养工作特色。
关键词:劳动教养 制度 挑战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创立并发展起来的教育挽救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人员的法律制度。40多年来,劳动教养制度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预防犯罪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植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教养制度,因其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在新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原有的理论、制度、经验与模式的缺陷都充分凸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劳动教养工作的历史和现实,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进行理论、制度与方法上的创新,探索并构建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探讨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和出路之前,有必要先简要了解一下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概述
劳动教养是指对那些具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所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挽救措施,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惩罚性、强制性和习艺性等特征。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始建于1955年8月,这是建国初期的阶级斗争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刑事政策所决定的。建国之初,清查出了10万多名反革命分子,其中的一部分用说服教育方法是无效的,采取简单的惩罚方法也不行;在机关、团体、企业内部也决不能继续留用;让他们另行就业又没有单位愿意收留他们。因此对于这些人,就需要一个既能改造他们,又能保障其生活出路的妥善办法……把他们收容起来,实行劳动教养,就是最适当的也是最好的办法。表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这些人的生活、劳动、前途的关怀和负责精神。国家对他们的处理和安排,也正是为了保障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和社会主义秩序不受破坏。
1957年以后,国内的剥削阶级、反革命残余势力已经肃清,为巩固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由第一届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该决定明确规定了劳动教养的目的、性质、工作方针、收容对象、报批程序、批准机关以及劳动教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关。文革期间,劳动教养制度遭受破坏,发展基本停顿。
197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0年2月重新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80年2月29日发布了《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1982年1月21日国务院又转发了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断了十余年后,其适用对象也由原来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为主调整为以那些违反了社会治安又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为主。劳动教养的政治色彩大为减弱,并伴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成为行政法制制度的一部分,劳动教养也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制度。
1982年以后,劳动教养在适用对象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的法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甚至地方性法规等争相扩大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上的扩大化一方面表明劳动教养在行政处罚和刑罚处分之间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却也由于立法上的混乱、制度上的缺陷、救济机制的不完善出现了诸多现代法治原则相悖的情形。
(二)劳动教养的性质、任务
根据现阶段对劳动教养性质的理解,“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施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最高行政处罚”
⑵,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第一、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实施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劳动教养的性质首先是由法的本质决定的。劳动教养作为我国所特有的法律制裁制度,必然具有法的基本特征。而法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强制性,只是不同的法的强制程度不同而已。其次是由劳动教养人员的自身情况决定的。被劳动教养的人都是具有一定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其中绝大多数又是青少年,他们是一批家里管不住,单位管不了,学校不敢管的“马路天使”,他们一般恶习较深,道德品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无政府主义严重,没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更不能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他们大法不犯,罪错不断,劝说不听,屡教不改。对他们仅用一般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采取强制的方法才能奏效。
第二、劳动教养是一种最高行政处罚措施。劳动教养的行政处罚性主要体现在现行劳动教养法律、法规以及部颁规章,属于国家行政法律的范畴;劳动教养的决定、领导、管理和执行机关主要由法律赋予行政权的特定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是触犯了国家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犯罪人员,其中主要是违反了国家治安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犯罪人员。劳动教养的最高行政处罚性表现在:较长时间(1——3年,必要时延长1年)地限制了被劳动教养人员的人身自由。其处罚的严厉程度,是其他行政处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措施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它在行政法律体系中属于最高、最严厉的处罚。
劳动教养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依法准确及时地决定和收容劳动教养人员,这是劳动教养的首要任务,劳动教养机关要切实负担起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充分运用劳动教养这一有效手段,依照劳动教养法律规定,对符合劳动教养的人,要及时予以劳动教养,以充分发挥劳动教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第二、依法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严格管理和教育挽救,促进其转变思想,矫正恶习。依法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严格管理,是教育、感化、挽救劳动教养人员的前提条件,只有对劳动教养人员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才能保证劳动教养场所的安全和稳定,保证劳动教养人员学习、劳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第三、认真做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挽救质量。教育转化是劳动教养的基本手段,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劳动教养场所要根据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条件和劳动教养人员的文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因地、因人制宜,最大可能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文化、技术教育,努力把劳动教养人员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并学得谋生的一技之长的社会劳动者。第四、积极发展劳动教养经济。开展劳动生产是教育挽救劳动教养人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通过生产劳动的锻炼,使劳动教养人员逐步养成劳动习惯,洗刷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污垢,学会自立和就业谋生的本领。通过生产劳动,使劳动教养人员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发展劳动教养经济。
二、我国劳动教养工作的成功经验
在长期的实践中,劳动教养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这些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并加以继承,对于应对新时期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探索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教养工作的基本经验简要概括如下:
(一)以教育人、挽救人为根本宗旨。认真执行“教育、感化、挽救”的劳动教养工作方针和“三像”要求,以把劳动教养人员教育培养成为守法公民和有用之才作为劳动教养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是我国劳动教养工作的根本经验,也是始终不渝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按照劳动教养性质办劳动教养。严格区别劳教人员与罪犯的界限,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深入探索管理教育、生产劳动和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充分体现劳动教养工作特色。同时,努力办好劳动教养学校。
(三)切实保障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尊重劳动教养人员的人格,不准打骂、体罚、侮辱、虐待劳动教养人员,保证劳动教养人员的生活、卫生、医疗、教育、学习和劳动的基本条件以及他们依法应享有的合法权益。
(四)对劳动教养人员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之以文化教育。坚持理论联系
实际、因人施教、疏通引导、以理服人的原则,使劳教场所既是执法机关,又是教育人、挽救人的特殊学校。
(五)坚持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充分发挥管理的矫正和行为养成功能,使劳动教养人员转变不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成为守法的公民。
(六)坚持向社会开放。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把所内教育与社会帮教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七)实行执法公开。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严格执法环节,规范执法行为。
(八)切实加强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努力培育和锻炼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专业化劳教人民警察队伍。
三、当前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劳动教养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其历史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教养理论研究亟待加速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恩格斯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⑴由于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东西不多,加上在管理体制上长期依附于劳改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劳动教养理论研究起步晚,底子薄,成果还处于松散、零星状态,缺乏深度,没有形成体系,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适应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和健全法制的要求,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为此,必须加快劳动教养工作的理论研究步伐。
(二)劳动教养的法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教养制度是在国家整体法制建设不完善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作为其立法依据的宪法无论从理念、原则、规范以及由此确立的法治框架都发生了变化,源于宪法中关于公民义务基本规范的依据,也需要重新加以审视;作为其基本规范依据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补充规定》,因缺少部门法基础且法制化程度较低而影响了劳动教养的法律地位。尽管后来在原有立法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些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了修补性努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劳动教养法制化问题。随着以部门法的法典化运动为标志的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劳动教养制度与现代刑事法、行政法的矛盾与冲突日渐显现。具体而言,体现在劳动教养制度的内容结构上,有以下几方面亟待调整:
首先,在劳动教养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及其法定化标准问题上,从社会危害程度上认定,劳动教养调整对象与刑法调整对象有一定的“同类重叠”,只是刑法中关于罪刑规范的量化因素作了“非罪”调整。因此,劳动教养实际上以刑法作为“准据性”标准。从社会管理的需要角度考察,劳动教养调整对象与同一领域的部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调整对象“同质交叉”,只是行为人主观恶性状态和危险程度不同而已。由此造成劳动教养制度在调整对象的规范方面,难以形成实证性客观标准和独立的法治品格。
第五篇: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作用;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按照党和国家某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把人们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工作。人的思想和精神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上层建筑。从表面看,思想工作似乎是一项不好量化,注重务虚的工作,但是党的历史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新时期下党面临的问题及考验
(一)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
(二)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但是,“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埋头业务工作,不注意研究社会思想政治动向。
(三)一些基层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在思想教育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以及方法手段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切实扭转这种状况,对各种错误思潮掉以轻心,任其泛滥,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对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深化开展工作势在必行,全党同志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警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抓紧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二、新时期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包括引导、保证、服务的涵义,是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群众的引导作用,对完成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任务的保证作用,对党的基本路?的服务作用。引导、保证、服务三者是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引导和保证作用,产生出巨大的力量。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同步,必须与企业发展协调,必须与员工思想变化共振,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才能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积极的政治基因,进而更积极、更主动、更深入地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力保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找准位置,探索有效途径,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新时期下,如何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具体实际的有效衔接。做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划,确定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身体力行。紧密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务求实效,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参与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能与经济建设工作和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相互配合,对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具好的效果。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在新形势下的忧患意识和时代责任感,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紧密联系当前企业在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引导他们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站稳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开拓新思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方法创新的完美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握时代脉搏和企业发展的动态,把传统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传统方式和方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创新的基础上予以扬弃,做到既要继承发扬,又要创新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把廉政风险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主题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重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结合主题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重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群众骨干通过参观学习、参加党建知识培训、“七一”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使学习培训、党课党日活动切实起作用、见效果,不流于形式。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各行业融合。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实质就是从“声势”向实效型转变,如果还停留在依靠行政命令、报告、大会的老套路上,很难收到预期效果。要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其导向引路激励作用,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完美融合。党员干部要一专多能,引导干部职工看清有利条件,正确面对困难,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超前引导,超前营造气氛,提高干部职工认识,有效地引导干部职工理解、支持并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与组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能否把蕴藏在他们中间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兴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既需要物质的动力也需要精神的动力,这两者更需要注重精神的力量。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全体党员干部及职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增强党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依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相互促进,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就一定能找出更多的、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