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
2010-2011学年(下学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08级工商管理专业期中考试
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理论任课教师:沈波涛姓
名:陈伟学
号:班
级:
20071201281 08级工商管理1班
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
绪 论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中美企业文化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造成了中美企业不同的经营模式,使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受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道路上,形成了有别于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西方的企业文化。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美企业文化的不同,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企业为什么会选择不同或者相同的发展方向,这对中国企业的房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带有浓浓的中国儒家思想韵味,能够代表中国的企业文化,耐克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形成的企业文化能表现美国西式的企业文化,本文以这两个企业为代表,探讨中美企业文化的不同.一、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分析
(一)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耐克公司创建于60年代,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断定高档优质跑鞋定会有销路,于是发动了一场制鞋业的革命。耐克追求的个性化的公司文化,具有鲜明特征的公司文化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是由公司创始人菲利普·耐特创立的。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奈特把永不停息的个人奋斗和商业伦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奈特曾经是专业中长跑队员,他的教练彼尔·鲍尔告诉他一个田径队是由一些个体队员组成的,每个人必须永不停息地拼命提高他或她的成绩,径赛运动员的信条是:“没有端点”。后来奈特曾在波兰pricewaterhouse当了5年会计师,他的商业意识也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而pricewaterhouse给奈特的启示是“商业行为有最基本的原则”。耐克的历史是以上两个信条不断对话的过程,是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精神与商业约束相协调的过程。奈特与鲍尔曼开始共同创办蓝带,并于1972年更名为耐克,从那以后,它开始设计带本公司商标的鞋,并在亚洲生产。
(二)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和演变
永不停息是耐克的公司文化。70年代初期,慢跑热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用运动鞋,因为运动鞋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是健康而年轻的象征——这就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形象,运动鞋即将流行起来,但以阿迪达斯为首的“铁三角”却没有掌握这一发展趋势,“耐克”却跑步进入了。1974年,鲍尔曼教练在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脲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项看上去很简单的产品革新推动了奈特的事业,产品迅速打开市场,靠着永不停息的企业理念,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33%,终于挤进原来的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
耐克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型公司,在青翠的俄勒冈州公司所在地,已经培育出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化,耐克一位老资格的经理曾回忆:“那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手足情义的环境中工作。同事们在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绝地谈论体育,并自诩为活跃且反传统的人物。”每6个月,奈特的管理队伍要聚会讨论策略。这个在吵大闹的联欢会以“针锋相对”著称。奈特总是鼓励对抗,甚至怂恿对抗,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接受别人的大声指责。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奈特认为,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极强,对品牌也极为敏感,校园里的明星人物的穿着经常会成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只要设法让最有魅力的运动员穿上耐克,就必定能吸引全国为数众多的人的模仿。最伟大的世界级得明星、大红人乔丹出色地把握耐克公司的独特精神气质,即完美且充满活力的工作作风。耐克通过赞助这位“第一飞人”,同时也成为千万喜爱运动者的偶像。现在耐克成为销售额达4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后,其反传统的形象正受到威胁,耐克公司在迅速变成美国商业和体育相结合而产生的普通矛盾心理的避雷针。随着过去几年曾推动耐克公司发展的消费者——青少年及20出头的年轻一代已经纷纷放弃了旅游鞋,他们厌倦了泛滥成灾的运动员参与的鞋类广告。他们在寻找新颖的、少一点商业气的产品——类似粗皱的皮鞋。这一切影响了耐克的发展。耐克面临着两个问题:怎样才能既实现企业高速目标,又不丧失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的创新、创业的精神。要实现公司目标,企业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1995年2月中旬,董事长召集了31位高级管理层经理在俄勒冈海边别墅开会,其中8位是驻海外分公司的经理。会上,他宣布6月份,42岁的克拉克将接替耐克公司66岁的总裁查德·多纳休。这一新任命受到公司上下普遍拥护。它充分肯定了克拉克以加强通讯联系为手段,博采众长的才干,同时也为耐克公司这位“落伍者”搭起了充分施展的大舞台。但这一新战略要求耐克公司各部门全力合作。在一次中层管理会议,总裁克位克向60名经理阐述“合作经营方式”的重要性,克拉克谈到,耐克公司在使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及加快决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的基因里生长着合作意识,”他总结说:“但以前那种一部分人聚集在大厅里决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耐克将公司的所有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起来,然后全部投及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这两大部门当中去,全力培植公司强大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菲尔·奈特一方面强调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得公司营销能力的培训,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成了耐克的两件有力的竞争武器。耐克在生产上采取了一种虚拟化策略,即:向外部借力,通过整合外部资源,使其为我所有,从而拓展自身的疆域,利用外部的能力和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投资建设生产场地,不装配生产线,耐克公司的所有产品都不自己生产制造的,而是全部外包给其它的生产厂家加工制造出来的。耐克公司的这一妙招,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生产基建投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工人人工费用,而且它又充分发挥了其它生产能力强的厂家的能力,尤其是将产品的生产加工外包给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成要极其低廉,从而力耐克公司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这也是耐克运动鞋之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与其他名牌产品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实施虚拟化生产,耐克公司将设计图纸交给生产厂家,让他们严格按图纸式样进行生产,并保证相应的质量,尔后耐克公司再将自己的品牌和商标贴在这些产品上,并将产品交给公司营销人员。通过公司的行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出去。这种模式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每当推出新款式,耐克即请来乐队进行演奏,通过娱乐的方式传播出一种变革思想和品质。耐克的这种传播策略,不仅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而且还能建立一种高度认同感的品牌资产价值。
二、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分析
(一)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坤厚载物”的责任感,“健行不息”的自强心,一直是浸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深层的人文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强劲动力。从中国移动人迈出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开始,踏实勤勉地承担责任、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就成为中国移动永恒不移的两条精神主线,它贯穿于中国移动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迹——搭建无数基站、建成数万公里传输、打造精品网络、提供一流服务、塑造优质品牌。在中国移动点点滴滴的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透过历史的沉淀,珍惜并传承担当责任的胸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中国移动对过往岁月的致礼和历经光荣的继承。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理念成于千年、相辅相生。“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表达言简而意赅,寓意深远而旷达,既传承了中华悠久历史当中“身、国、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沉积的文明,又彰显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社会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反映了文化体系的特色核心内涵,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远大信仰,表达了中国移动人的理想和胸襟,融合了中国移动人的现代发展理念,是中国移动神圣责任感的承载和追求卓越情结的传述。
(二)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移动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历程。回首过去,中国移动踏着快速、坚实的步伐,坚持“服务与业务领先”,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创造了移动通信事业大发展的辉煌;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以“做世界一流企业”为己任,努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愿景说明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使命、愿景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源泉,是选择使命、愿景的决定因素;而使命、愿景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领域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的承载和表现。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立足于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凝结了中国移动人缔造辉煌历史的精神精髓,表达了中国移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一理念体系的提出,必将凝聚和激励全集团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中国移动新的跨越!
结 论
本文通过对美国耐克公司企业文化的和中国移动公司企业文化的探讨、分析,总结出,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表现为浓烈的个人主义,以自身利益为第一位,讲究“求实、求生存”,它着意创新的精神、功利主义和重视制度管理,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讲究原则性,“法治”观念较强。而中国则是强调群体和谐,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个人归属意识强,注重协调感情,它着意创新精神、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以情为重、忽略制度和条例管理,“人治”观念较强。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立足中国文化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在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使中国企业文化发展适应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篇:企业文化个案研究_以阿里巴巴为例
网络企业文化研究
——以阿里巴巴为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逐渐的壮大,他们在借鉴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成功之后,总结了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是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阿里巴巴的成功也是离不开他成功独特的文化的。阿里巴巴对阿里文化的重视程度非比寻常的,它每年要花50%的精力在其文化的管理上。阿里巴巴、六脉神剑、快乐、江湖。团队提及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是阿里巴巴在中国创造的B2B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它那c2c的淘宝子公司。它们的成功不仅来源于这个市场的空白,还来源于阿里其独特的文化。当事人把阿里的成功归于马云时,马云却对大家说:“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才是阿里巴巴保持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2000年的时候,阿里巴巴就推出了“独孤九剑”的价值观体系,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发展,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也有所修改,但其宗旨和核心是不变的。现在,阿里巴巴的文化分别为: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被尊为“六脉神剑”。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在它的公司中仿佛自己身在江湖,而不是现实中,他们的员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
二、耳熟能详的武侠花名,并一起用青春捍卫自己的名号。段誉、语嫣、乔峰、胡斐、小龙女等来自金庸小说的“武侠人士”出没周,大家往往忽略其真名而只记住其花名。在阿里巴巴,员工讨论公司大小事,不是聚首“光明顶”,就是笑傲“侠客岛”,因为这里所有的会议室也都是以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地名来命名的。“光明顶”是比较重要的会议室,“侠客岛”则是比较轻松的会议室。每逢盛会,所有员工则是根据自己的花名加入不同帮派,争夺“天下第一帮”称号。
阿里巴巴一直主张:企业文化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要挂在墙上,而要印在员工心里;不依靠任何大张旗鼓的宣传,于细节处施以点点滴滴的影响,浸润每一个员工。比如,关心员工的生活起居,策划阿里员工的集体婚礼、趣味运动会、单身舞会,建立 STAFF CLUB,创办内部邮件杂志“感动阿里”,内刊 “阿里人”等等。在招聘新人时,公司就注重选择那些价值观符合公司标准的人。它们要的是那种个人价值观能够与公司价值观相一致或相近的人。它们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阿里巴巴需要的人才,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这是阿里巴巴一贯的形式作风。一个成长型的企业,处于一个新兴的行业里,思想的统一性与文化的统一性是必须的。阿里巴巴在人员的培训方面,与其说是在培训还不如是在努力为阿里巴巴创造一个满足员工多元需求、充满活力与趣味的立体学习环境。在这个立体学习环境中,阿里巴巴根据员工的层级、职能,将笼统的学习细分为:阿里党校、阿里夜校、阿里课堂、阿里 1
夜谈和组织部,另外针对庞大的销售队伍还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培训部门,“送课下乡”项目确保了培训学习资源到达一线员工。
阿里巴巴为了让员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氛围,打造了一个轻松又有活力的集体。每一个阿里人都可以在公司自发成立兴趣小组,开展自娱自乐的活动,阿里巴巴称之为“兴趣派”。其中最有名的是“阿里十派”,其中囊括了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音乐、“杀人”游戏、、摄影、宠物、车友、电影十个五花八门的兴趣派,在这里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员工关系部不放弃每个节日、纪念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员工快乐起来。为了继承和发扬阿里巴巴员工在经历SARS考验时所体现出的积极乐观、互助互爱的精神,每年的5月10日被打造成阿里精神纪念日,阿里集体婚礼、亲友见面都被安排进去,从写字楼办公室,把文化和精神的感悟辐射到员工的亲属、家庭、朋友,共同体会造就共同的理想;愚人节、儿童节、感恩节、圣诞节、中秋节则无一例外成为大家互送祝福、互相找乐的好机会。只有员工快乐工作,才能快乐生活,才能更有激情。工作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买车供房的手段,也是人生中充满激情、享受其中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理念就相当于一个宗教没有信仰,一个组织没有宗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所以人们认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第三篇:以华为企业为例论述企业文化
强大企业是如何诞生的
以华为为例
当我们将企业放在一起比较强弱、优劣时,常常听到人们说哪个哪个企业的待遇高,员工素质高。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作为个体比较时,差异明显,然而就一个企业而言,个人对整个组织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企业组织有强有弱,个人表现有好有坏,这个现象的后面其实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我相信我们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有的人在我们单位是条虫,换了个公司却成了龙;2.我们从外单位挖来的人才,在我们公司施展不开,表现令人失望;3.有的单位的员工,周日晚上兴奋得直搓手:“明天又要上班了!”4.有的单位的员工感觉上班是折磨:“周五怎么来得这么慢啊?”5.踌躇满志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时充满希望,决心大干一番,不久热情消退了,接着棱角磨掉了,人变得乖巧,圆滑。
这样的情况彰显了环境或者风气的力量。在好风气中,恶人能变善,在恶劣风气中,好人也能学坏。组织建设的重点就是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在于对风气的建设。
所以说企业文化通俗点讲就是企业的风气。很多的公司企业,员工散漫,一天到晚都不想上班,就想着放假,拿奖金。工作的时间就是混日子,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做事也不认真;下班了就立马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这样的员工的产生离不开公司的风气。如果不是因为公司的制度不严谨,员工以这样的态度怎么能呆的下去。
就像我们的部队有部队作风,例如好八连的爱民和艰苦朴素,钢六连的坚忍不拔和无坚不摧。我们的学校有校风,例如注重基础、学术民主。共产党有党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企业也各有自己作风。可惜我们没有系统总结过创建作风方面的方法、推广过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作风是偶然的、自然形成的。
我要说的是,这并不是偶然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建设的!如今我们中国有一家IT公司走向了世界,这家公司有着“狼性”企业文化,它便是华为。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说,学习创新便是敏锐的嗅觉,获益便是进攻精神,而团结便是群体奋斗精神。
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情况,A成就突出得到上面重视,并且升职,然后原本和A玩得很好的B就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就会慢慢开始仇视A。狼之所以能在比自己凶猛强壮的动物前获得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团结。即使再强大的动物恐怕也很难招架得了一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狼群的攻击。所以说,华为公司的团队精神核心就是互助!
华为是一个巨大的集体,一个集体大了变回变得很难管理。华为一直贯彻狼性精神。华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现代社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留给了企业,企业只有解决好了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华为对狼性的执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互助网络,任何问题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不然就会暴露出矩阵式管理最大的弱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而华为销售人员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让客户惊叹,让对手心寒,因为华为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只要四天的时间。狼性是华为营销团队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很抽象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扭曲的,这就需要有一种保障机制,使得狼性既可以正本清源地保留,这种保障机制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计划手册里面写着:
华为公司是一个以高技术为起点,着眼于大市场、大系统、大结构的新兴的高科技术企业。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民族的事情。
相信我们将跨入世界优秀企业的行列,会在世界通信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我历史使命,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坚持团结协作,走集体奋斗的道路。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集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
进入华为并不就意味着高待遇,公司是以贡献定报酬,凭责任定待遇的,对新来员工,因为没有记录,晋升较慢,为此,我们十分兼意。但如果您是一个开放系统,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善于与人合作,借别人提供的基础,可能进步就会很快。如果封闭自己,总是担心淹没自己的成果,就会延误很长时间,也许到那时,你的工作成果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机遇总是偏向于踏踏实实工作者。
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有一句名言:没有记录的公司,迟早要垮掉的,就个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员工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华为。
2、遵纪守法,服从公司管理。
3、顾全大局,善于合用。
4、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5、一切为用户着想,减少人为差错,努力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6、团结互助,尊重他人,树立集体奋斗的良好风尚。
7、严守公司机秘,自觉维护公司安全。
8、待客热情礼貌,服务周全,维护公司形象。
9、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10、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不做有损公理道德之事。
11、爱护公司财物,坚持反贪污、反腐败、反盗窃、反浪费。
12、保持环境整洁,注意仪表、仪容。
13、加强品德修养,倡导精神文明。
以上只是一部分,华为企业文化还有很多,以这个很多原则的企业文化手册便可以看出,华为对自己企业的风气建设有多么重视。
总听到有人谈企业文化,但是真正理解企业文化,能够很好建设企业文化的并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强大的企业这么少的缘故。而华为作为一个强大的企业,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以及作重要的一点:做实。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嘴上说手就可以了,而是事迹的行动!
华为公司很多地方做的都很好,人才在华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华为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可抵挡,然而华为的劣势也是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个人色彩浓烈 2.财力相对较弱 3.历史影响
4.低调的公关风格和不足的宣传力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形象
这就是我的一些对华为公司的理解,这次分析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引用华为语录的一句话来说——“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成长。对于华为这样的企业,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向往,但是想要进去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作为一个计通学院的一名学生,我自知自己进不了华为这么强大的企业,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最后选择的企业岗位上,好好做好一个良好贯彻企业文化的员工!
第四篇: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
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克山县运输公司 潘 微
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首先,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各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不能混为一谈。具体表现在:
1、目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育,倡导共同的价值观念、哲学态度和行为准则,提高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企业的忠诚心、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使职工在政治上、思想上与整个国家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正确处理好职工自身与企业、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2、主体不同。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是现代企业家,这首先表现在企业家精神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内涵的界定,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企业家个人的性格、哲学、态度及价值观念,其次表现在企业家经营哲学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家的经营哲学
1的不断渗透,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孕育过程,企业文化是以现代企业家经营哲学为核心有企业价值体系;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则是企业党组织、厂长、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企业党组织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为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3、方式不同。从生成方式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强调外部“灌输”,企业职工一般处于被动地位;而企业文化,内在地规定了它只能从企业内部孕育产生,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领导者的培植、企业员工的共同创造而成,企业职工处于主动创造地位。正是这种内源性,企业文化具有持久魅力。实践表明,培育企业文化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确立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对共同的哲学和价值观的献身精神;培养职工的技术和才能,形成技能与文化合金,强化文化的渗透和功能的发挥;吸引、培植和留住适当的人才,以维持和改进既有的文化及实现共识的能力。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没有一定的程序和环节,而是多元化主体从各自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和职责出发,通过两个结合,采用多层次,多样化,有效果的方式,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又有其一定的相同点。一是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企业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出发,注重焕发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倡导优良作风和好的传统,强
调自我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业,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二是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三是环境相似。无论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生产经营状况、规章制度、产品结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公共关系、经济效益和分配方式等等因素。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切实增加员工“精神收入”
(一)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现实上是需要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1、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诞生同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冲击日益显现出其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种种弊端。因此,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一种适应社会化大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企业文化,是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途径;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
2、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员工所认同和接受,为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向灌输和一个方子包治百病的僵化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形式。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合乎形势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以增强其效果为企业发展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运用与对象群体的文化学研究相结合。企业文化的受众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一致的,我们可以以文化需要的理论来分析这一对象群,并以此为出发点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员工
队伍正逐步向知识型发展这是一种趋势,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而知识型员工应该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他们不再是一般螺丝钉式地被动地适应,而是富有活力的“细胞体”;他们从事的不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灵感;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对劳动过程很难监控;他们的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这给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他们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级、同事产生影响,不盲目崇尚领导和权威;他们不受传统雇佣关系的束缚,流动意愿强,等等。要做好知识型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照搬或延续过去传统的做法显然不行,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适宜的工作方法。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的文化理念相结合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企业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结构和模式。具体说就是:以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为核心,人与物并重,以人为主;软管理与硬管理兼备,以软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结构和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人与物的关系,优化各管理要素的组合,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富有生机和活力。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遵循这一基本轨迹,坚持以人为本,在如何培养人、关心人,提高人的素质
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做工作。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精神相结合。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要素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它是企业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也是企业和职工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依靠企业精神可以把职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出来,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务实”与“务虚”相结合,在研究理论问题的同时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和方式。在各种载体中,当前尤其要重视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工具类载体。一切进入互联网的单位的管理者都要高度重视这个全新的载体。
第五篇:以Google公司为例,剖析企业文化的传播与落地
以Google公司为例,剖析企业文化的传播与落地 Google公司简介
Google(Google Inc.)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然后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最早是由Gmail服务创始人在一次会议中提出。
Google公司的发展历程
2001年9月,Google的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专利正式地被颁发给斯坦福大学,LawrencePage作为发明人列于文件中。
2003年2月,Google接管了Blogger的所有者Pyra实验室,一个主导Weblog网络服务的先锋。似乎这与Google的使命矛盾。然而,这实际上巩固了公司从blog发布改善Google新闻搜索的速度和其搜索相关性的能力。2004年初的一个最高峰时期,通过它的网站及其客户网站如雅虎,美国在线和CNN,Google处理了万维网上的80%的搜寻请求。Google的份额在2004年2月跌落一些,因为雅虎放弃了Google的搜寻技术,决定独力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
Google做事的行为准则是拒绝邪恶的事物(Noevil),他们的站点时常包括富有幽默感的特征,如他们的图标有选择的在特定时机内风趣的变化。很多人推测Google对于Yahoo!的反应是借由从Orkut,Gmail和Froogle搜集到的个人信息,Google下一步将会引入个性化搜索,事实上,在Google实验室网站里,有Google一个个性化的搜寻测试页面。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将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2005年12月20日,谷歌公司宣布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5%的股权。2006年10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笔的并购。2007年10月29日,Google公司在中国向二六五网络公司以约2千万美元的价格购得网域名称“g.cn”,成为史上最短的网域注册名称。
2007年11月05日,Google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2008年9月7日,GoogleMap卫星升空,将为GoogleEarth提供50厘米分辨率高清照片。同年,Google与金融集团汇丰银行(HSBC)以及国际有线电视集团LibertyGlobal组成名为“O3bNetworks”的网络计划,通过发射16颗卫星将网络服务带入地球上还未连上网络的地区,取名为O3b就是指地球上另外未有网络建设的30亿人口,希望借这样的网络计划工程,真正建立在地球上任何区域皆有连网能力的环境。
2010年9月9日,谷歌推出新的功能“即时搜索”(GoogleInstant)。谷歌在官方网站的功能介绍页面上称,新搜索技术可在用户输入词条时立即显示搜索结果。
2011年5月30日,Google宣布将关闭包括Translation在内多个API,称不赢利且被滥用。2011年8月15日,Google以每股$40美元收购曾经的通讯霸主MOTOROLA,总价约125亿美元谷歌CEO拉里·,与摩托罗拉移动上周五收盘价相比溢价63%。该交易已经得到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官方在新闻稿中承认是为了专利而收购。
Google公司的文化特点
Google公司文化上最大的特点是平等、包容和以人为本,不排斥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任何建议,在曾今的谷歌中国办公室里沙发随处可见,员工可以随意喝咖啡聊天,甚至分不清哪里是办公区,哪里是休闲区。“的每间办公室都有独特的名字,比如„立秋‟、„秋分‟,这都是员工自己的创意。谷歌的工作模式就是平等和倾听每一位员工的声音,我喜欢这样无为而治的文化。” 曾经的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是这样向公众介绍他的团队的。
在其他公司为了应付老板发现自己不务正业的“老板键”,在谷歌中国是派不上用场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被老板发现,更不担心因此而遭到批评。
过去十多年来,谷歌的花钱速度在硅谷堪称奇迹。对于员工,谷歌有着较为完善的福利制度,包括免费三餐、免费医疗、滑雪旅游以及洗衣服务等,同时还为员工个人培训提供补贴。此外,谷歌还允许工程师们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自己喜欢的项目,此举是为了鼓励员工开发新产品,以减少公司对互联网搜索广告业务的过度依赖。难怪很多到过谷歌中国的访客总能看到一些员工在工作时间“明目张胆”地玩游戏。
尽管自 1998 年创立以来,Google 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很多,但公司仍坚持营造一种小公司的氛围。午餐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公司的餐厅随意就座用餐,与各个不同部门的同事一起愉快地畅谈。Google 秉承一贯的创新理念,而这有赖于每位员工都能够毫无顾忌地交流想法和观点。这就意味着每个员工都是功不可没的贡献者,而且每个人都要在公司身兼数职。由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对于 Google 的成功同等重要,因此在周五例会(TGIF)上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向拉里或塞吉提出尖锐的问题,在排球场上也会毫不犹豫地战胜公司高管。
Google聘用员工的准则非常包容,注重能力胜于经验。公司在全球各地均设有办事处,Google 员工使用的语言高达数十种,从土耳其语到泰卢固语,包罗甚广。这样形成的团队反映了 Google 为全球用户服务的理念。工作之余,Google 员工会投身于各种趣味活动中,比如自行车越野、品酒、飞行以及飞盘游戏等
Google公司文化如何传播与落地
企业文化落地是指把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或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等方向性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中;把与经营、管理有关的通用类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的一切经营与管理活动、过程中;把个性类的文化理念融入全员的工作、任务中;引导和推动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并让企业的发展成果带上本企业个性特征的文化烙印。
Google公司通过其公司的十大信条将企业愿景、使命和精神等文化理念同其企业发展规划结合,实现了文化的的完美落地。
一、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水到渠成。
创建伊始,Google 就以尽可能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为中心任务。不管是设计新的互联网浏览器,还是采用新的首页外观,都非常谨慎,确保它们最终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达到自己的内部目标或底线。首页界面简单明了,网页载入十分迅速。从不对外出售搜索结果中的展示位置。对于广告,不仅清楚地将它们标记出来,而且广告内容也与搜索结果相关,从而确保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在开发新的工具和应用程序时,秉承这样一种理念:设计出来的产品应该非常出色,用户无需再去考虑其他设计。
二、专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搜索是 Google 的事业。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团队之一,可以心无旁骛地攻克搜索问题,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知道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会对难题持之以恒地反复研究,因此,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即使的搜索服务已经在为数百万用户提供快捷、流畅的信息搜索体验,仍能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不断地改善搜索服务,这也有助于将掌握到的知识技术应用于 Gmail 和 Google 地图等新产品。希望将强大的搜索功能应用于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并帮助用户更多地获取和使用生活中不断增加的信息。
三、越快越好。
知道客户的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客户一定希望能通过网络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而这正是公司目标。希望用户在首页上花费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的理念可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不断精简网页并提高服务环境的效率,一次次地打破自己创造的速度纪录,现在的平均搜索结果响应时间仅为几分之一秒。推出的每款新产品都非常注重速度,无论是移动应用程序还是“Google Chrome 浏览器”(一种旨在跟上现代网络速度的高速浏览器)都是如此。而且,始终致力于提高所有产品的运行速度。
四、网络也讲民主。
Google 搜索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数百万在网站上发布链接的用户;他们帮助确定哪些网站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在评估每个网页的重要性时,采用了 200 多个指标以及各种技术,其中包含的专利算法 PageRank™,它可以分析出哪些网站被网络中的其他网页“票选”为最佳信息来源。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这一评估方法也会越来越完善,因为每个新网站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是另一张待统计的选票。还使用同样的思路,积极地进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开发,并在许多编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出各种创新产品。
五、信息需求无处不在。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因为他们希望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不断开创新的移动服务技术,推出新的移动服务解决方案,帮助全球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比如查看电子邮件和日历活动以及观看视频,更别说在手机上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 Google 搜索功能了。此外,希望通过 Android 在全球范围内激起更强的移动服务创新意识。Android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移动平台,它将开放性这一塑造互联网不可缺少的因素带入了移动世界。Android 不仅能使客户受益,让他们拥有更多选择余地和更富创意的移动体验,也为运营商、制造商和开发人员创造了营收机会。
六、赚钱不必作恶。
作为一家公司,Google 的收入来源分以下两种:一是向其他公司提供搜索技术,另一
个则是向广告客户提供在 Google 和其他网站上投放广告的服务。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广告客户使用 AdWords 推广他们的产品;无数发布商通过 AdSense 计划投放与自己网站内容相关的广告。为了确保最终能够服务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是否属于广告客户),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广告计划和做法的指导原则:
除非广告内容与搜索结果页的内容是相关的,否则,不允许在搜索结果页上显示广告。坚信,只有广告与客户要查找的内容相关时,它提供的信息才能为客户所用。因此,客户可能会发现,某些搜索结果中完全不包含任何广告。
广告即使不花哨也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拒绝弹出式广告,因为这会妨碍用户阅读所请求的内容。还发现,如果文字广告与受众高度相关,则点击率就会远远高于随机显示的广告。任何广告客户(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从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广告媒介中受益。
在 Google 上投放的广告总是明确地标记为“赞助商链接”,因此,这些广告不会破坏搜索结果的完整性。绝对不会通过操纵排名将的合作伙伴放在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的位置,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购买到更高的网页排名。的用户信任 Google 的客观公正性,Google 也不会因为任何短期利益而去破坏这种信任。
七、信息无极限。
一旦 Google 索引中的互联网 HTML 网页数量超过其他任何搜索服务,的工程师就会将精力转到那些以前不太容易获得的信息上。为此,有时只需将新的数据库集成到搜索中即可(例如添加电话号码和地址查询以及商家目录),但有时还需要付出更多富于创造性的努力(例如增加更多的搜索功能,包括新闻存档搜索、专利搜索、学术期刊搜索以及对数十亿图片和数百万图书的搜索)。公司研究人员会继续研究如何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
八、信息需求无国界。
虽然 Google 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创立的,但他的宗旨是帮助全世界使用各种语言的用户获得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 60 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办事处,拥有 180 多个互联网域,而且在所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有一半以上是提供给美国境外用户的。提供 130 多种语言的 Google 搜索界面,能让用户搜索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撰写的内容;对于 Google 的其他应用程序和产品,也计划推出尽可能多的语言版本和可使用的形式。有了公司翻译工具,哪怕是在地球的另一端用客户完全不懂的语言所撰写的内容,客户也可以找到。在这些工具和志愿译者的帮助下,大大增加了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种类,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涵盖了世界上最偏远地区的用户。
九、认真不在着装。
公司的创始人秉承着“工作赋予挑战,挑战带来快乐”的理念创立了 Google。相信,正确的企业文化更容易创造出绝妙的、富有创意的产品,而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装一些熔岩灯和橡胶球就可以了。重视团队成绩,并以促成公司全面成功的个人成就为荣。对活力四射、热情洋溢的员工们寄予厚望,他们背景不同,却为工作、娱乐和生活赋予了非凡的创意。公司的工作氛围非常轻松,但就是在排队等咖啡的过程中、小组会议上或健身房中,新的想法不断涌现,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在彼此之间交流、经过测试,然后投入实际应用,这些新想法往往会催生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新项目。
十、追求无止境。
公司始终将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视为继续发展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为自己设定目前还不能达到的目标,因为知道,通过不断地向这些目标努力,可以做得比预期更好。Google 的目标就是通过创新和反复探索得到合理的结果,并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对这些结果加以改进。例如,的一位工程师发现,用拼写正确的字词进行搜索时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于是他就开始思考搜索应当如何处理错别字。正是这种思考促使他创建了一种直观且更加实用的拼写检查工具。
即使客户不太清楚自己要查找的确切内容,在网络上寻找答案也不是客户的问题,而是要由来解决的问题。会尽力预测全球用户尚未明朗的需求走势,并开发各种可能会成为日后新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以发布 Gmail 时的情况为例,与当时的其他电子邮件服务相比,Gmail 拥有的容量存储空间最大。但现在看来,提供如此大的存储空间似乎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因为如今对电子邮件的存储有了新的标准。这些都是所追求的改变,会一直探索能够标新立异的新领域。归根结底,所做的一切正是来源于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