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V创作
湖南省大学生DV创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近两届湖南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的作品谈起
DV的英文全称Digital Video,亦即数码摄像机,因经济实用的特性,DV成为高校学生尤其是影视专业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拍摄工具。“DV”是作为一种游戏和批判的工具,往往能让创作者自由地选择拍摄对象,用简朴的语言构造现实日常生活,用“非革命式”的语言进行着“个人化”的表达。自2010年诞生以来,微电影就成为这个时代大学生进行影像表达的主流方式。作为一种创作类型,DV微电影成为大学生融入微电影发展潮流的重要途径。而且随着影视传媒的空前发展、电影电视进入网络时代、以及数码特效的频繁应用,影视专业单位、电视台、动漫游戏公司、传媒系统单位、广告公司、婚纱影楼、电教中心等机构对数码影视制作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长。所以现代社会掀起了一股微电影学习热潮。
为了研究湖南省大学生DV创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欣赏了湖南省首届湖南大学生、第2届湖南大学生校园微电影大赛的一部分作品。就我欣赏的一部分微电影我来谈一下我的拙见。
一、大学生DV 创作的优点
1.紧跟时代步伐,也不忘传统文化的宣扬。
像《瑶寨村官》正是新时代可能遇到的真实场景,也把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这一新事物体现出来了。人的安土重迁的思想,以及大学生村官如何调解等现代生活的真实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它也不忘宣传传统文化,像《千年黑茶情》宣扬了安化的黑茶文化。2.传递正能量,给人奋进的动力。
这两年的大部分微电影都是励志,警醒人们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主题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给人奋进的动力。像《凤凰涅槃》讲述一个迷途少年,学习,友情,爱情的打击使他想到自杀。后来经辅导员劝解悔过自新,由最初的被人不信任到后来的爱情学业友情三丰收。以生活中很现实,很常见的故事激励了那些正处于迷茫中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DV 创作存在的问题 1. 思想内涵不够深刻
因为校园生活阅历的客观限制,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选题及选材时很少从社会大视域认识问题,也很难在自己的学校外真正了解、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第一手资料和社会经验可以说存在很大缺陷,这就有可能导致其作品从选题开始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对社会的关注性、价值点和生活底蕴。纵观当下校园的DV 作品,大都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片,且这些剧情片多以校园爱情故事为主,纪录片虽有涉及但数量甚微。这就出现作品题材的选择更多地集中于个人感情生活与学习生活的现象,造成题材单
一、情节单调、缺乏新意、脱离生活等状况;剧本也因为缺乏生活积淀,使人物、情节、细节等经不起推敲。一方面直观的生活感受使得他们的作品很难摆脱小生活圈、小情调、小事件、小众传播的作品选题窠臼;另一方面,缺乏积淀的选题与题材和间接的信息渠道更有可能造成作品内容的臆想生造,因此,作品的肤浅和因袭落套就在所难免。2. 现实问题制约发展
一部完整的DV 作品创作周期较长,大部头的作品时间跨度更大。创作的连续性与日常的教学发生冲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作品的地域跨度。此外,大学生DV 作品的拍摄经费大都以自筹为主,资金短缺限制了作品的质量。有技术实力的高校、学院能够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包括摄像机、后期非线性剪辑机房、DV 磁带等。而在摄制中产生的服装、化妆、道具、场景借用、交通和住宿费用只能由学生自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取材往往是能简就简。再者,大部分的大学生DV 创作过程中往往都是一人身兼导演、摄像、编剧、后期剪辑等数职,这对于学生精神和体力是个很大的考验。而在拍摄过程中剧组成员会往往因为某个细节发生争执,导演的执行力不足,遇到难题就退后,都可能导致拍摄计划破产。3.细节问题
因为资金有限请不到专业演员,所以有些场景演员显得有些做作,感觉情感不真实。大学生因为经验少,所以有些技术没学到家,拍摄效果不是很好。微电影的名字不够新颖和吸引人,大部分名字很直白或者直接将现在流行词或者流行剧稍作修改就作为微电影的名字了。微电影的名字体现了微电影的主题,也影响着人愿不愿意点击进去欣赏你的作品。所以名字可以说是微电影的灵魂,微电影的名字不能草率,应该取得新颖和吸引人。
三、大学生DV创作的解决办法与途径 1.突破局限,拓宽选题选材范围
针对不同兴趣的DV 创作群体,要做到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打开思路,突破局限,对社会现实展开细致观察与思考,关注更多的人群、社会、民间风情等题材内容,选题一定要反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现代视听语言的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追求DV 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创作出有意义、有深度的作品。
2.拓宽渠道,寻求校企互动双赢
在DV 创作中,非专业院校的学生设备质量大多很难达到专业设备技术标准,经常会使色彩的校正、声音的处理、光线的调整等方面出现一些技术上的“硬伤”,还有的学生因为编辑设备不好,后期特技生成速度极慢,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探寻一 些解决途径,比如,与当地电视台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利用电视台的设备进行创作,成品节目有偿提供给电视台播出;与当地设备供应商合作,成立DV 爱好者俱乐部,由公司提供设备,让大学生利用俱乐部提供先进的设备进行DV 创作,这样既解决了设备问题,又为商家宣传了产品,可谓双赢。3.加强学习,树立专业制作精神
在DV 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涉及专业课上所学到的基本原理。例如,画面构图、音乐音响、镜头语言、色彩、用光等,因此大学生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我们创作高水平作品的根基所在。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观赏性,大学生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进行更多的艺术处理,在模仿的同时进行积极创新,同时积极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内容融合到作品当中来。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创作出更具生命力的高水准作品。随着技术的发展,类似于高清作品的制作、环绕声的制作以及3D 作品的制作等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尽早探索。从作品来看,视觉方面: 画面和造型语言上构图、光效、色彩和影调方面意识要到位,注重镜头的稳定性、景别的准确性、剪辑的流畅性、叙事的连贯性。听觉方面: 音效应做到清晰、高保真,准确处理声画关系。在蒙太奇方面: 增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基本句式的掌握。实现以上要求,要重视学生视听素养的培育。首先,高校应为青年大学生DV 创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影视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高校教育和管理者的重视。学校应该多开展相关比赛,成立DV 社团,有效地实现大学生DV 创作的文化传承。大学生们在业余时间邀请专业教师进行规范化的指导和管理,不仅有效地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活动,而且防止了高校创作群体、主创技术人员具有流动性大的问题,能将好的经验在毕业时带走。以社团带动创作梯队培养,有利于创作人员在实践中形成和积累技术经验、方法和理念,使DV 作品质量有保证。
4. 完善机制,增加作品评论与反馈
目前,大学生DV 创作虽从规模和数量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校园或社会团体中,仅仅注重作品的汇集与展映,而对大学生群体创作的组织与引导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就我们需要在作品的评论与反馈机制方面大做文章。
四、结语
如今,DV短片快速地进入了大学校园,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在作品的立意,拍摄的手段,后期的剪辑,以及时间和金钱成本上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但人们对于短片的热情和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得DV短片的质量不断提高。校园DV短片创作是影视专业学生实现职业梦想启航的地方,借助微电影开放性的平台,以DV拍摄为途径,提升自己的影像表达的专业能力。面对当今多元化世界的挑战,影视专业学生放宽视野,积极探索,通过DV微电影进行丰富自由的创作,以影像语言实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现代的DV文化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如果能够将大学生的独特思想和热情加上前辈们的理论经验,DV短片就会有一个不可想象的前景,同时也印证着一个时代的飞跃。
第二篇:DV创作大赛策划书
首届校园DV创作大赛策划书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娱乐生活,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展示与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艺术修养,激发我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弘扬真、善、美,促进校园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我校特举办学生DV创作大赛。
一、活动主题
用眼睛发现真用DV展示美
二、活动内容
1、作品内容:
(1)公益广告类:反映各项公益事业,突出“公”“益”,包括道德、环保、健康、卫生、禁毒、希望工程、尊重知识、权益保护、安全等。
(2)影视短剧类:反映真实生活,主题不限,能展现新一代学生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风貌。题材包括新闻类、人物类、纪录类、故事类、MTV等。
(3)音乐风景类:反映祖国大好河山,优美的画面搭配合适的音乐展示给大家,可以是自然风景,建筑写真,旅游采影等。
(4)电子相册类:本项专为没有DV的同学设置,可以是单一的图片通过转场,字幕,配乐等方式实现交待故事情节以及体现美,但图片必须为自己的摄影作品,且构思必须为原创。
2、作品要求:
(1)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且有青春的气息,有较好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内容充实、生动,重点突出。
(2)拍摄画面清晰连贯,有一定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3)原创性、观念独特,形式新颖,勇于挑战表演和拍摄有较大的难度的表现方式。
(4)公益广告类作品要求有广告语,并体现广告内容和构思。
(5)时间长度:公益广告类3分钟以内;其他5分钟-20分钟。
(6)以普通话(英语及方言需中文字幕)为主要发音语言。
(7)作品以DV摄像机为主要拍摄工具,数码相机为辅助拍摄工具,以电脑为主要制作、编辑工具。注:曾在国内其他类似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也可参加,但只参与作品展播不参与评奖。
三、参赛对象及形式
1、参赛对象:所有在校师生。
2、参赛形式:可以个人或自由组队参与。
四、活动流程
1、报名时间:10月5日截止
2、作品创作期:“十一”放假期间。剪辑软件:按照个人喜好任选,新手推荐使用《会声会影》,将在本校网站上提供下载http://
3、作品收集期:10月15日截止。
4、初期评审:(10月16日-10月22日)评委海选。
5、后期评审:(10月23日-10月27日)评委评审+全校投票。
6、颁奖典礼
7、组织展播、观摩等推广活动。
注:以上时间均为暂定,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及评比细则
1、奖项暂定:
(1)综合类:根据作品的综合成绩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2)专项类:根据作品的专项成绩设立最佳影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喜剧奖。
2、评分细则
(1)公益广告类:
①、作品创意独特,构思新颖(30分)
②、演绎生动,能打动人心或者风趣幽默(20分)
③、深刻表达该广告的内涵或主题(20分)
④、画面音质流畅,拍摄技巧,制作技巧(30分)
(2)其他:
①、作品创意独特,构思新颖(30分)
②、内容充实、生动,突出主题(40分)
③、演绎技巧,画面音质流畅,拍摄技巧,制作技巧(30分)
注:1)本次评分采取观众评分和专家评委评分两种方式
观众投票占最终评分30%,专家评委评分占最终评分70%(满分为100,作品得分=评委打分×70%+观众投票数×30%)。
2)作品播放时间若超出规定时间不参与评奖。
3)评分细则公开,保持这次活动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3、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将选送新浪网及各大媒体网站,参加展播。
七、大赛相关事项
1.高度重视大赛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协调组织作品征集,做到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大赛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氛围。
2.参赛作品视频统一VCD格式,提交方式为刻录数据光盘,或以优盘、移动硬盘等设备递交至团委电视台拷贝入库。作品以作者的姓名及班级命名,严禁在视频中加入作者的姓名及班级相关信息的字幕。
第三篇:DV创作大赛策划书
成长中的影像生活-----宿舍DV制作大赛
一、活动目的
DV创作是紧跟时代潮流,引领时尚,符合当代大学生创新思想的彰显形式,为同学们展示才华、展现自我提供空间与平台。通过记录当代大学生宿舍生活的点滴,记叙当代大学生丰富的学习生活,展现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上进的精神,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弘扬真、善、美,促进公寓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二、活动主题
用眼睛发现真、用DV展示美,以宿舍内的生活小事、趣事为主题,展现我校大学生在公寓内的生活点滴,记录那些感动你我的光影瞬间。
三、承办单位:花江校区男生B区公寓自律委员会
四、具体要求:
(1)影视短剧类:反映真实生活,主题不限,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风貌。题材包括新闻类、人物类、纪录类、故事类、MTV等。
(2)电子相册类:本项专为没有DV的同学设置,可以是单一的图片通过转场,字幕,配乐等方式,从而实现故事情节的陈述以及美的体现。
注意:图片必须为本人摄影作品,且构思须为原创。内容以反映学生公寓宿舍内的真实生活为主。
(3)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且富有青春的气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内容充实、生动,重点突出。(4)拍摄画面清晰连贯,有一定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5)原创性,观念独特、形式新颖,勇于挑战大难度的表演拍摄。(6)时间长度:3——20分钟。
(7)以普通话(英语及方言需中文字幕)为主要发音语言。
(8)作品以DV摄像机为主要拍摄工具,数码相机为辅助拍摄工具,以电脑为主要制作、剪辑工具。
(9)参赛作品视频统一VCD格式,提交方式为刻录数据光盘,所有参赛作品比特率需高于300K。
五、参赛对象及形式:
1、参赛对象:所有在校师生。
2、参赛形式:可以个人或自由组队参与。
六、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2011年11月 11日——2011年11月26日
评比时间2011年 11月28日
七、报名地点:花江校区男生公寓B区10栋一楼辅导员办公室
八、作品收集:将您拍摄好的DV发送到邮箱:424696678@qq.com
九、活动评比方案:
1)本次评分采取专家评委评分方式,特邀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
老师作点评。
2)评分标准:
①作品创意独特,构思新颖(30分)
②演绎生动,能打动人心或风趣幽默(20 分)③深刻表现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内涵及主题(20分)④画面音质流畅,拍摄技巧,制作技巧(30 分)
十、奖项设置:根据作品的综合成绩设立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
特别提示: 1)作品时长若超出规定时间不参与评奖。
2)在上交作品之前请调试好作品,保证作品的音响和画面质量。3)获奖作品将选送公寓区、校园电视等媒体,参加展播。
第四篇:ok中西方DV创作比较及差异
中西方DV创作比较及差异
DV的存在性特征
自从DV诞生,影视作品的摄制就不再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和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DV同时也不再需要组织架构和分工严密的众多合作者,商业利润的考虑也相对淡化了一些。从这一点说,DV对于多数非电视人的魅力来说是与生具来的。体小便宜,功能简便,利于操作都是它超越专业摄像器材的优势,因而更能深入到民间。更深一层讲,DV带来的是一种文化领域中的自由表达,对物质资源的占有不再是那些专职机构的优势,不掌握影像传媒工业制造手段的普通受众,终于从对物质材料的屈从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用画面交流的言语空间。
DV的出现突破了市场化等价交换的原则,废除了不平等为本的前提。因为从表达个人私有的精神空间来说,个体之间的传播是并不平等的。然而影像创作的不平等终于在DV的出现后,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了。DV主要使用者来自民间,它的维系不需要多大资金。与影视体制等级森严的组织形态相比,它是相当自由的组合。普通人的角色,从被动的接受者,轻而易举地转变成为一个自由的创作者,这意味着影像的民主化进程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权利话语。这也是对主流话语的某种挑战。从发展趋势看,DV对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甚至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都会带来一定的颠覆。
95年至今,DV整整发展了10年。虽然这段历史不算长,但DV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DV现在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良心三部曲《黑暗中的舞者》、《白痴》、《破浪》,纪录电影艾格尼斯.瓦塔的《拾穗者》,温德堡的《家宴》,阿巴斯的《ABC在非洲》等等,都是DV的杰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巫布莱尔》,这部以DV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创下一亿美元的票房奇迹,它证明了DV在商业领域里的巨大潜力。
国内的DV创作是典型的个人化制作,拍摄者在开机之前不会去考虑片子到底拍给谁看,什么样的观众会喜欢看,甚至淡化不成文规定的拍摄法则和道德尺度。因此个别节目往往代有某种社会批判性和自由主义倾向,因而不能一下子真正地参与主流媒体的节目播出。作为传统媒体眼中的它者,DV这个新生儿只能拥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它们要么游走于酒吧、校园;要么散发到各个国际国内的电影电视节和影展。而且这些作品一定要贴上标签区别于专业摄像机拍出来的片子,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是DV作品,有可视性。许多DV栏目:如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江西台的《多彩DV》、上海电视台的《DV新生代》等,激发起来的大众对DV的好奇感,大大过于人们对DV内在价值的关注。DV现在给人们的感觉就是:猎奇,底层,批判、边缘。于是DV抓住了少部分人的心里:管他好看与否,你不是DV吗?咱就先瞧个新鲜。
DV题材的选择:边缘还是主流?
相比之下,欧美西方国家的DV创作比中国更为普及,电视台也更为关注这种形式的创作。西方主流媒体的制作,有许多专业人士是使用DV机,直接进行新闻采集和专题片的拍摄制作。其它类栏目DV使用量也是节节攀升,比较强势的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也有诸如“GAME FORTI”一类自助旅游者自拍的电视栏目,他们将电视观众带入电视台难以深入的险峻地带。在某种意义上,DV扮演的已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主流媒体视野的延伸和扩大,有的直接就是主流媒体的有机组成。
中国的电视台并不能像西方媒体那样具有相对宽松的“包容性”。中国的主流媒体(诸如中央电视台),基本上不播出DV作品,个别省级电视台尽管开辟了DV栏目,但播出的时间平均算下来每天仅有几分钟,大部分“主题不鲜明”的节目,都被“枪毙”了。前2年,凤凰卫视摸索着在民间征集DV作品,然而也常常为“边缘作品”的主题所困惑。尽管他们的“包容度”已经较之内地有更大的“空间”,但播出的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因为DV再小,拍出来的镜头再粗糙,也是画面。而画面是具备可信性和说服力的视觉语言,这就必然要承载着价值尺度和道德准则。
其实,既便是西方媒体,对DV的宽容度也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让它成为主流。这是因为DV主要代表的是个人话语,是一种“个人的表达”。而“表达”的本身就隐约地预设了接受对象,也就产生了公开发表的欲望。这种要求被确认的欲望,就是DV作品在公众中急切希望播出,DV人急切获得合法身份和命名的原因。我在英国的2年,很少看到他们的电视台,播出乞丐、妓女、漂流者这样的DV纪录片。大学生们的“实验性”作品,也多以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为主。布鲁内尔大学传播学的一名资深教授对我说:“我们不许我的学生,用DV拍英国的黑暗面”。
在英国的校园里,有时候也能看到欧美国家学校的DV作品交流,另我们不大理解的是,他们评奖研讨交流的主题往往是《纪实美学》或《美感创意》等,而不是我们中国所关注的“纪实作品的故事化”。
DV是用来表达个人意愿的记录,是对人类文明进程更具有深刻意义的事情。但创作者不可能无限度地自由发挥,否则会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对立状态。虽然个人影像话语很努力地在权利话语的领域里突围,但是各种权利机构和话语成规,不可能在短期内弱化。至少在目前,DV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许还是充当配角,放开点讲,充其量只能是民间影像的狂欢。然而,不能忽视的是,这种狂欢正在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侵蚀,这种侵蚀是中国和西方国家都需要警惕和注意的!
中国DV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倾向:那就是从节目的选材上,从关注的兴趣上,一些DV人总是要章显自己异类的存在。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年轻的个别DV爱好者,都要将镜头转向社会的边缘(底层)人群,比西方显示了强烈得多的对边缘人群的关注。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束缚不严,国内的个别DV创作者还怀着逆反情绪拍片。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大量用DV怕成的片子无法在主流媒体公映,基本处于地下状态,越是这样,DV一族就越是关注边缘群体,“你不是不要吗?我偏拍这样的!——好像一个年少的“孩子”在和父母较劲儿。
不少作者醉心于所谓“地下”状态,刻意地表现出边缘题材的嗜好,呈现出的是一种“伪民间化”的取向。从一些DV作品中,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某种沉重的灰色气息。从96年至今,DV镜头很集中地定格在民工、保姆、下岗工人、流浪艺术家等,极个别的作者还试探性地拍摄了三陪女、二奶、吸毒者等。《铁路沿线》中,乞丐们漫骂公安,吃着馊烂的盒饭,唱着南腔北调的歌;《我不要你管》中三陪女的堕落;《平原上的山歌》中被拐卖的云南姑娘。其余诸如《海鲜》里的妓女,《盒子》中一对受伤极深的女同性恋,《旧约》里的同性恋者,《人民公厕》里的弃婴儿等等,被摄者均是一些为常轨社会秩序排斥的人群。他们或者挣扎,或者心安理得,或是自得其乐地生存在社会边缘,在真实纪录这些人物的过程中挖掘曾经被主流媒体、主流话语忽视的天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误导大大影响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世界”。
笔者在BBC电视台的中国电影周上看到纪录片和情节片全部是此类的“瘸腿题材”作品,而真正那些富于情感张力,歌颂生活,表现正常人内心世界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在个别DV创作者的眼中,对生命的沉重感和现实的无助感,成了他们永恒的创作话题,他们试图从平庸的现实生活里,提炼出不平常的东西来,甚或以他们拍摄对象的奇特,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种带有某种猎奇目的的选材取向,和无病呻吟的状态,使他们的视角有了无形的局限,也使DV纪录片的发展和普及,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置疑。
这种倾向来自于对中国影视主角高大全似的英雄主义传统的挑战。中国当代影视传统的主要内容就是突出英雄人物和重要人物。小人物和中间人物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而新时期小人物逐渐在影视屏幕上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小人物中的边缘人物,也就沦落到正常生活轨道以外,为社会正常价值排斥的人物,都一直是弱势群体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物。这说明中国的DV先驱和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在道德和社会论理层面上是交叉相孛的。换句话说,他们不完全为了艺术而艺术,他们的社会理性呼声相当严肃。与西方的同辈们相比,他们的文化内涵要沉重得多,这也给DV这个年轻的孩子承载了太多的包袱。一旦让这样的人物在DV中占据中心地位,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姿态。这些沦落到正常生活轨道之外的人物的遭遇,或多或少接触到一些社会弊端以及边缘人物的种种无奈,这些都免不了成为正统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社会共识的反讽。这种反讽在政治和道德上的擦边,甚至于反叛,对于市场和投资来说,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从美学类型划分上看,中国边缘化的DV作品关注的不是崇高美,也非优美,而更多的是一种“悲剧”。但是这个“悲剧”却又不是传统美学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因为悲剧的定义是崇高美和优美的被毁灭。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把人类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因此今天我们谈到悲剧,前提是“美好的事物”(崇高美或优美)的被毁灭。但,乞丐,二奶,同性恋者,吸毒者,盲流这些人和相关事务,既不崇高也不优雅(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丑”和“卑下”),他们的所谓悲惨经历并不能算做是“美好”事物的被毁灭——就好比一位抗洪英雄的牺牲和一个为了盗窃而坠楼身亡的贼,他们的消亡所带来的价值产生也是不同的,前者的毁灭带来一种永恒精神的升华,而后者似乎最多只有教训。因此,这一类中国DV的边缘化作品,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畸形的“悲剧”作品,因为他们反映社会“丑”和“卑下”的东西多了。
DV创作论:个性还是真实性?
在西方,DV这种本来十分个性化的制作,并没有像国内的边缘化纪录片一样直接带来个人主观艺术的极端放任。相反,就其表面而言,却是对个人主观追求的排斥。这是因为从20世纪初,西方的主流影视艺术就十分强调个性。个人的主观是一切文化艺术理论的基础,DV的存在就是反抗个人的主观。我们熟知的“道格玛宣言”中,欧洲导演们明确表明了对极端真实性的追求。他们严格遵守宣言中的戒规,尽量避免“个人倾向”,“个人口味的介入”许多导演甘愿牺牲个人的口味和美学考虑去达到此目的。绝对的客观真实,反抗天经地义的主体性,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纲领。
西方的理论对中国当然也有影响,在创作上,中国DV一代追求纪实的美学是必然的。但随着新时代来临,促使个体表达的欲望日益高涨,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借助DV表达自我。传统电视纪录片“写实“的纪实手法被剥离出来,不在成为衡量DV纪录片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共同的美学背景下,强烈的边缘化追求的实质是显示个人话语与主流话语的偏离。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影视更具意识形态功能,更具政治和道德上的垄断性,不但在思想倾性上,还在题材上都有成文的规范,不成文的禁忌。在这个意义上,中国DV的反抗性和西方的主要不同在于,中国更侧重于社会意识方面,而西方的所谓绝对真实的追求,除了潜在的某种社会意义外,其主要目标在于影视艺术本身。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有某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
西方人对反主观的绝对真实,纪实美学的追求和中国对“个人化“的追求不尽相同,在本质上其实又有一致的方面。因为真实性也好,边缘化也罢,都是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突围。他们都是对主流话语的一种挑战。权利是无处不在的,它的触角延伸于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社会结集,在无形中控制着话语。知识本身也在“操纵”着表达:任何思想、言语或者直接或间解的表达,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可以说,真实——在许多时候被蒙蔽在各式各样的话语画面之中,我们传达或者接受到的信息,很可能在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带上了意识形态的色彩。
DV的社会功能:创作还是记录?
DV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无形中在遵守着某种律例,它自觉地保持着私秘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某种距离,绝对自由的表达显然是不被主流所接受的,也必将被排斥在公共播映之外。这也就是许多DV影像作品的交流和展示,只能在酒吧或者在校园小范围举行的原因。19世纪之前的西方,沙龙,酒吧,咖啡馆,的确带有一定的自由气息,但是它排斥不了自身对于传播的局限,当代中国的酒吧文化将自由的渴望和身份等级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公共空间”。国内蜂拥而上的各类DV评奖活动,也成了DV爱好者大举创作的摇篮。不知何时开始,大学,影视公司,各级学会,企事业单位,国外驻京办事机构,都打起了DV电影电视节的主意,多如牛毛的评奖活动,给了稚嫩的DV创作者们一个误导:拍片就是为了参展,获奖。
但我们必须清楚,未来DV普及后的主要功能仍是记录,就如照相机和磁盘一样,人们用它来凝固住自己值得纪念的生活画面和资料,这和用DV拍摄下自己值得珍藏的生活流程是一个道理,而只有少数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用它们来进行艺术创作和思想表达。安徽电视台的DV俱乐部网站,有一个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购买DV用于旅游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6%;用于记录家人生活的占7.9%;用DV机拍结婚录像挣钱的占16.2%;希望拍纪录片或情节片当导演的占69.3%。这个数字恰恰于西方国家相反。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DV持有者,大多数把DV使用在自己和家人的以及周边环境生活的记录上,专门用于制作节目和创作作品的占少数。因而,当你手握DV的时候,你应该首先明确你要做什么——是客观的纪录生活片段,还是搞纪录片或情节片创作?
DV片段在国外被当作一种历史资料海量储存,许多有DV的人会时刻让它不离左右,随时随地的拍下或者感人肺腑或者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并有意识地分类保存。“美国911事件”发生时,唯一一个清楚地拍摄下第一架飞机撞楼的镜头的就是一名业余DV爱好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人良好的摄影素质和对DV的热情,这永恒的瞬间也只能与我们失之交臂。看看西方国家里,许多DV机型过时,机体破旧,但是过时也说明历史悠久,破旧更表明使用频繁。西方媒体中许多栏目的内容和素材,都来自于大量DV发烧友平时对日常生活中亮点的积累。我们不妨看看英国SKY TV 真实频道(REALITY TV)2004年8月某日中的节目设置:
《骗子》:真人秀纪实栏目。追踪一对夫妇中男方越轨婚外恋欺骗行为。
《刑警出更》:法制纪实栏目。加拿大警方和移民局缉捕两名中美洲面孔的歹徒纪录片。
《当好时刻变坏》: 纪实专题栏目。资料专题剪辑穿插访谈, 12个真实纪录下来的突发 “好变坏”时刻。
《人质危机》:特别纪录片。聚焦十几次惊心动魄的警匪对峙劫持人质时间的始末。
《世界灾难》:栏目纪录片。世界各地的 “雷劈”灾难事故。
《震惊行为》:纪实专题栏目。资料专题剪辑穿插访谈:10个真实纪录下来的突发震惊行为。
在这6个主打栏目中, 全部为真实纪实节目,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DV素材的使用惊人。这里面除了《历史的碎片》完全为高清机器摄制之外,其余的都大量使用了DV素材。其中,《骗子》和《刑警出更》,由于跟拍偷拍偷情者和犯罪嫌疑人便利的需要,全程为DV摄制。其余的栏目80%以上素材来源于DV资料。这个频道在保证节目 “绝对专业”的基础上,尽其所能地拓展 “真实纪实”这个概念,广泛征集DV素材,斥巨资奖励DV画面的提供者,建立数据库,分类管理DV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DV的迅速普及,这个频道的库藏越来越大。观众在这个特定时段里,尽可能多地品尝到不同口味的“真实”纪录。因此,英国电视台的这个真实频道(REALITY TV)虽然开办的时间不长,但却以其“DV”特色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收视率直线攀升。
中国国内有DV的人不少,而且DV机的档次(从普遍上看)要比西方高出一些。领导干部,老板白领,学生职员,以及一些单位机构,国内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拥有DV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DV的高普及率并不代表其拥有的高使用率。大多数家庭里的DV,成了橱窗里的摆设,一年用不了几次。很多人只有在出国旅游、婚庆、生日的时候,才被主人热情地拿起来“玩一会”。资源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我认识一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他为了学习拍纪录片,家里在入学的第一年,就给他配上了一台2万多元的SONY150DV机。“大三”的时候,他的“苹果电脑非线机”已经是班级里最好的了。最近,他又在张喽买HDV(高清晰DV)。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英国传播专业的一个系里,只有3台“非线编辑机”;我国某学院的一个系里,有80台“非线编辑机”,其中还不算上10台世界最前卫的苹果非线编辑机。英国学习传媒的一个班,有15名学生,只有一个同学有DV机,某学院也有一个班,也是15名学生,7人有DV机,9个同学有电脑非线编辑机。我并不是反对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DV机,也不是反对使用高档DV设备拍节目,只是觉得这些DV设备与使用率不成正比,与储存的可使用资料不成正比,与对社会应有(高质量的节目)的贡献不成正比。
在我国的DV的使用上,大多数持有者也只是懂得开机关机,退带取带。对于色彩、亮度、平衡、焦距等基本功能很不了解。有些立志作记者或当导演的DV爱好者,对于这些几万元的高档DV(大多够播出标准)的使用,也是一知半解。而在英国,我看到,买DV机的人,往往要先去培训,掌握了机器的使用方法后,才决定购买。另外,国内有些人对DV资料的保存也不够注意。拍了看,看了就洗掉重拍。DV的纪录仅仅被当作娱乐消遣,许多DV使用者甚至丝毫没有资料保存的意识。
被摄者看DV:排斥还是接受?
中西方对DV拍摄者的看法也有差异。国内对于手持DV的创作者,往往持惊奇或敌视的态度。这种态度来源于电视媒体中偷拍和曝光性新闻的“牛势”增长。《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第七日》以及各省市一些新闻栏目,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法外监控,使得上班族的各个单位和个人都对记者和手持摄像器材的人具有恐惧感,这就自然而然地把DV创作者也列入到“黑名单”之列。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期间,有一次用DV拍作业,想拍一个地铁进站的镜头,但是走了5个车站,都没有拍成。每次笔者刚把DV掏出来,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质问:“你是那个单位的,这里不让拍啊!拍必须先向我们领导请示。” 几次后,创作热情全无,不得不放弃拍摄。
而不知何时,昔日喜欢出镜的城里人都开始注意“肖像权”了,只要遇见陌生人拍自己,都会不配合,口口声声拿肖像权来搪塞,即使配合,也很不舒服,先是提审似的讯问单位,然后是刨根问底的想知道拍摄内容。《北京的风大不大》这部以剪辑被采访者的反映,而形成的作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既便是DV的拍摄得到允许,或者被“邀请”,也难免受到歧视。似乎只要是DV,就给人感觉“不正规”。以“摄像器材的大小”来揣测媒体重视程度的偏颇观点,依旧广泛存在。笔者曾参加若干大大小小的产品发布会及新闻发布会,凡是手持“大摄像机”的,都被主办方看做主流媒体的来客,热情招待;而凡是DV的持有者,则冷眼相待,不与理睬,闹出不少笑话。
国外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上至皇宫博物馆,下至公路地铁,超市学校,一般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来干扰阻挠DV拍摄。只要你拿起DV,居民和路人都会向你微笑,采访时也乐于向你吐露心声和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性隐私。另外,国外的环境也更适合情节剧的拍摄,不用说高隐秘性的DV,即使是声势浩大的电影剧组,在豪华的都市里取景也不会引起路人的过分注意或大量围观,无形中给创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对于DV的运用,我们要一分为二。这就是记录和创作的区别。记录的功能是资料存储,它不构成作品,仅仅是将画面,有意义的人或事务保存下来;创作的功能是出作品,表达作者的主观意图,同时当作品形成后,成为一件艺术品供大家鉴赏。被记录的资料需要编排、剪辑从而产生意义价值;而作品则是靠其自身与受众的互动产生意义价值。新时期的媒体领域不仅仅需要的是作品,更多需要的是记录存储。没有大量的DV片段存储和资料库,英国SKY TV纪实频道的大多数栏目,是根本开不起来的。我希望DV的使用者们,能意识到,拿起DV不一定就是要拍作品,更多的现实和历史的记录。如果国内的DV拥有者,在克服了低使用率的障碍之后,还能够走出盲目创作的误区,DV在经过一阵“忙乱”之后,必将迎来一个平静扎实、稳键快速的发展。
作者介绍 冷凇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第五篇:首届校园DV创作大赛策划书
首届校园DV创作大赛策划书
作者: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820
信息发布时间:2006-9-18 16:51:05发布人:刁璐璐
总策划:徐扬华
执行策划:黄楠
主办单位:共青团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委员会、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电视台
统筹安排:冯丽阳、吕英杰
文案策划:郑丽娜
技术支持:刁璐璐
大赛组委会执行团队:共青团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河南分校委员会学生团总支
首届校园DV创作大赛策划书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娱乐生活,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展示与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艺术修养,激发我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弘扬真、善、美,促进校园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我校特举办学生DV创作大赛。
一、活动主题
用眼睛发现真用DV展示美
二、活动内容
1、作品内容:
(1)公益广告类:反映各项公益事业,突出“公”“益”,包括道德、环保、健康、卫生、禁毒、希望工程、尊重知识、权益保护、安全等。
(2)影视短剧类:反映真实生活,主题不限,能展现新一代学生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风貌。题材包括新闻类、人物类、纪录类、故事类、MTV等。
(3)音乐风景类:反映祖国大好河山,优美的画面搭配合适的音乐展示给大家,可以是自然风景,建筑写真,旅游采影等。
(4)电子相册类:本项专为没有DV的同学设置,可以是单一的图片通过转场,字幕,配乐等方式实现交待故事情节以及体现美,但图片必须为自己的摄影作品,且构思必须为原创。
2、作品要求:
(1)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且有青春的气息,有较好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内容充实、生动,重点突出。
(2)拍摄画面清晰连贯,有一定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3)原创性、观念独特,形式新颖,勇于挑战表演和拍摄有较大的难度的表现方式。
(4)公益广告类作品要求有广告语,并体现广告内容和构思。
(5)时间长度:公益广告类3分钟以内;其他5分钟-20分钟。
(6)以普通话(英语及方言需中文字幕)为主要发音语言。
(7)作品以DV摄像机为主要拍摄工具,数码相机为辅助拍摄工具,以电脑为主要制作、编辑工具。
注:曾在国内其他类似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也可参加,但只参与作品展播不参与评奖。
三、参赛对象及形式
1、参赛对象:所有在校师生。
2、参赛形式:可以个人或自由组队参与。
四、活动流程
1、报名时间:10月5日截止
2、作品创作期:“十一”放假期间。剪辑软件:按照个人喜好任选,新手推荐使用《会声会影》,将在本校网站上提供下载http://
3、作品收集期:10月15日截止。
4、初期评审:(10月16日-10月22日)评委海选。
5、后期评审:(10月23日-10月27日)评委评审+全校投票。
6、颁奖典礼
7、组织展播、观摩等推广活动。
注:以上时间均为暂定,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及评比细则
1、奖项暂定:
(1)综合类:根据作品的综合成绩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2)专项类:根据作品的专项成绩设立最佳影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喜剧奖。
2、评分细则
(1)公益广告类:
①、作品创意独特,构思新颖(30分)
②、演绎生动,能打动人心或者风趣幽默(20分)
③、深刻表达该广告的内涵或主题(20分)
④、画面音质流畅,拍摄技巧,制作技巧(30分)
(2)其他:
①、作品创意独特,构思新颖(30分)
②、内容充实、生动,突出主题(40分)
③、演绎技巧,画面音质流畅,拍摄技巧,制作技巧(30分)
注:1)本次评分采取观众评分和专家评委评分两种方式
观众投票占最终评分30%,专家评委评分占最终评分70%(满分为100,作品得分=评委打分×70%+观众投票数×30%)。
2)作品播放时间若超出规定时间不参与评奖。
3)评分细则公开,保持这次活动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3、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将选送新浪网及各大媒体网站,参加展播。
七、大赛相关事项
1.高度重视大赛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协调组织作品征集,做到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大赛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氛围。
2.参赛作品视频统一VCD格式,提交方式为刻录数据光盘,或以优盘、移动硬盘等设备递交至团委电视
台拷贝入库。作品以作者的姓名及班级命名,严禁在视频中加入作者的姓名及班级相关信息的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