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语文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出卷人: 审卷人: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
第1 页,共8页
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香楼主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隶书大字。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法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愉快。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
第2 页,共8页
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人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甄仁心里骂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拨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请您海涵。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为你作画,算是答谢!”
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甄仁请之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亲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
“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甄仁先打电话预约,然后打的去了雷默的家。
两人坐在宽大的画室里,喝茶、聊天,甄仁动情地说明来意,再打开册页本,请雷默观赏一幅幅松画。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松干、松枝、松针,凸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浓淡兼施;再以赭色染干染枝,以绿汁涂松针,生意盎然。
甄仁说:“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秀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说:“你没有说外行话,我很高兴。” 画完了,雷默题识:松谷云根图。癸巳春应邀。
过了些日子,有人告诉雷默,在那位领导干部之母的寿宴大厅里,他看见了那幅《松谷云根图》,画的上边临时夹着一张大红纸条,上写寿者的姓名和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雷默马上明白了: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什
第3 页,共8页
么东西!”雷默狠狠地骂一句。(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甄仁把自己的店铺起名为“清香楼”,有自我标榜高洁、高雅之意,但其言行粗鄙,作者以“清香楼主”称之,有讽刺之意。
B.甄仁主要负责店铺的对外联络,妻子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两人各司其职,使清香楼生意兴隆,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
C.雷默是德艺双馨的老画家,他精通多门艺术,所画松树每平方尺能卖万元以上,却不肯轻易出手,求画人口碑不好,即使出高价他也不答应。
D.小说写雷默宴请友人差点闹得不愉快之后,没有接着叙述此事,却转而介绍雷默的才艺为人,看似闲笔,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
E.小说借雷默之口写房地产老板想要高价购买松画一事,不仅凸显了雷默耿直的性格,也为后文甄仁将《松谷云根图》转卖给房地产老板埋下了伏笔。5.小说结尾出人意料,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
第4 页,共8页
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 郑 彬)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6.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B.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C.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意义不大。
D.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太合理的二项是()(5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游市场最新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C.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D.材料二印证了材料一中部分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这一内容,说明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频发会影响客流量。
E.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比其他两则材料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
8.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第5 页,共8页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言语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C.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不相似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字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大王必欲急臣 ...C.而相如廷叱之
D.相如每朝时 ..11.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良好品行。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5分)(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选自《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当时苏轼62岁,被贬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市)通判。②邹同庆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谗人蔽君,忠直见谤。
第6 页,共8页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借《庄子·齐物论》的典故,以梦喻世事,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
B.上片“新凉”二字与下片的“中秋”呼应,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含有无限惋惜和悲叹。
C.“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寒”与本词中的“凉”,都意在以节候之“清寒”,反衬世间真情值得留恋。
D.过片中,“酒贱”源自词人谪居期间经济的贫困,“客少”主要是因为词人被贬在外,远离亲友,以及贫困的处境。
E.苏轼是宋代豪放词的大家,然而这首词却包含哀怨隐忍的心绪,由此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
14.本词中蕴含着词人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请分别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3),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元嘉草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莫道不消魂。(《醉花阴》)(6),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尽火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②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对外界的喧嚣纷扰充耳不闻,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
③近段时间来有关李嘉诚旗下产业撤资、罢工等诸多话题甚嚣尘上,但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静待新的确切消息。
④迪士尼品牌最终是对美国梦想和美国价值的输出,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总体上与国际老牌巨头迪士尼、环球景城等很难琴瑟和鸣。....⑤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⑥是留在京津冀,还是回到家乡,这是个问题。面对高涨的房价,他四处求田问舍最终在海....淀区按揭购买了一套小户型住房,选择在北京奋斗。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1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5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第7 页,共8页
B.丽江古城5A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景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善待每位游客,维护古城形象。
C.绣花是慢工出细活,刺绣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岂止是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夫,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
D.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不仅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大家于百忙之中拨冗前来参加庆祝我七十华诞的宴会,我表示衷心感谢!..B.我们这些老朽已是风烛残年,我们国家足球事业的明天,就要属望你们这些后生小子了!..C.刚才所说的只是晚辈对贵校发展提出的一些刍荛之见,有不当之处敬请海涵!....D.本人收藏器物不登大雅之堂,只是敝帚自珍,偶尔自我玩味罢了,岂敢冒犯高人眼目? ....19.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①
。”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②
。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③。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进入高三,学生将面临高考复习备考的高效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最好按老师的要求来复习备考,因为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安排好时间,必将提高做题效率,高考中也就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①不是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②。③。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在荒野里踽踽独行,最后倒在一片草丛里,这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在了他的掌心。
乞丐赶忙把手掌移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还可怜,生命全部操纵在别人手里。”
“你错了!”露珠说,“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地绽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无怨无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8 页,共8页
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6月月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B(说“它们(指“金”“石”“画”)同样因为影响深远”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的表述。)
2.B(原文是“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3.C(文中说“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CE(选C给2分,选E给3分,选A给1分,选B、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其言行粗鄙”概括不准确;B“书面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理解不当;D“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分析错误。)
5.(6分)①使情节波澜起伏。为甄仁母亲贺寿的《松谷云根图》竟出现在领导之母的寿宴上,情节陡转,但又与前文雷默回绝房地产老板的高价购画相照应,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凸显人物形象。为谋取利益,甄仁竟把为母亲贺寿的松画从“百松多寿图”册中挖截下来,转卖他人,凸显了他见利忘义的形象。③深化主题。结尾批评了一些看似讲道德、有品位的商人见钱眼开、不顾道义的行为,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义。(每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点明作用1分、具体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6.A(B“云南旅游业绩下降”说法不确,扩大范围;C“不具真实性,参考意义不大”错;D“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错,只有三反映了发展趋势。)
7.C、E(C“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错,主要目的应该是为旅游市场决策者提供依据; E“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不确切,应该是各有其不同的价值。)8.(1)抓住当前我国旅游业勃勃发展的大好时机。(2)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3)开发旅游资源,占领文化旅游市场。(4)甄别旅游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服务。(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点得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9.C(不才)
10.A(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作状语;D项名词作动词。)11.B(安排舍人的责问,是衬托蔺相如宽容大度。)12.略
(二)古代诗歌阅读
13.CD(选C得2分,选D得3分。C项“都意在以节候之清寒,反衬世间真情值得留恋”说法错误,前者在于以节候之“清寒”反衬人间的美好,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D项“客少是因为词人被贬在外,远离亲友,也与贫困的处境有关”理解错误,“愁客少”源自作者身遭贬斥,受人冷遇,表达的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悲凉感慨,可有对句的“月明多被云妨”推知。)
14.①经历宦海浮沉后的悲凉(1分)。将世事比作一场大梦,可见内心的幻灭感。(1分)②对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慨叹(1分)。借“人生风度新凉”和“眉头鬓上”的白发道出无法摆脱的怅惘之情(1分)。③对世态炎凉的愤慨。(1分)“多被云妨”、“常愁客少”两句,第9 页,共8页
写尽对群小当道的愤懑和被疏远冷落的凄凉。(1分)④对北方亲友的无限思念。(1分)词人在中秋良宵无人与共,只能“把盏北望”,可见其思念之情。(1分)(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5.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D
①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②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语意不正确。③甚嚣尘上:形容消息广为流传,议论纷纷,也指传闻或某种言论十分嚣张。④对象错误。琴瑟和鸣:比喻夫妇融洽的感情,不能用于事物。⑤玲珑剔透:器物精致通透,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⑥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17.D 【解析】A.语序不当。应先“共商”合作大计,再“共建”合作平台,后“共享”合作成果。B.成分残缺,在“要加强景区从业人员……”的“景区”前加“对”。C.句式杂糅,或说“需要下一番功夫”,或说“非下一番功夫不可”。18.A
解析: A项,“华诞”多用于指称别人生日,是敬辞,此处指自己的生日,使用对象错误。B项,“属望”指对别人的期望;期待。尤指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期望,使用正确。C项,“刍荛之见”是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使用正确。D项,“敝帚自珍”指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此处使用恰当。19.①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②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 ③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每空2分,表达问题酌情扣分)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这个精神素质”,第③空注意整个语段的意思。
20.②不是安排好了时间,就一定能提高做题效率。③不是提高了做题效率,高考就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5分)
四、写作
21.本题为寓意型新材料作文。材料为一个寓言故事,记叙一个乞丐和一颗露珠的一段对话,揭示出人应该乐观,自信,乐于奉献的道理。审题立意可从乞丐与露珠两个角度出发。从乞丐的角度:①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对未来悲观失望;②困境中对未来要充满信心,要积极争取。
从露珠的角度:①生命的意义、人生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在于心甘情愿的奉献;②乐观面对暂时的困境乃至绝境,放大眼界,放宽胸襟。
审题立意或行文中可能出现的偏差:①从小小的露珠救人一命出发,谈小与大的关系;②从露珠救乞丐一命出发,谈珍爱生命;③从乞丐准备吞下露珠出发,以自私自利为话题;④从乞丐可怜露珠出发,谈慈悲为怀、为他人着想;⑤脱离材料,泛泛地谈快乐与幸福。
第10 页,共8页
第11 页,共8页
第二篇: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历史暑假作业三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历史暑假作业三
一、选择题
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 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 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2.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A. 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B. 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3.“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4.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 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 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C. 中美关系缓和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 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 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6.下列两张新中国建国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
7.据报道,针对有关上海合作组织是东方“北约”的说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表示,上合组织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一个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的合作组织,不具备军事职能,不能和“北约”相提并论。下列对这两个组织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 都是区域合作组织 B. 都是军事联盟组织 C. 都是经济联盟组织
D. 都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联盟组织
8.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步伐,这突出表现有()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9.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A. “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10.公元前150年左右,罗马法庭在对面临死刑的公民进行判决时,通常采用拖延审判的办法,以使罪犯远离罗马,估计他到达安全地带以后,才宣布禁止该罪犯返回罗马,死刑实际变成了流放。这反映了罗马法()A. 法治理念遭到破坏 B. 司法原则以人为本 C. 维护罗马公民特权 D. 法律条文不够严谨
11.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C.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12.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A. 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B. 雅典民主并未影响现代民主 C. 雅典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 D. 雅典民主有性别和种族歧视
13.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 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4.截止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3000多公里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参加不结盟运动组织 D. 第二十六届联大
15.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颁布的重要意义在于()
A. 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 B. 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C. 维护平民的利益 D. 严格依法办事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需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
(2)两则材料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17.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是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时代》也比较注意对中国的介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
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材料二 1954年3月10日这一期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
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2)材料二中1954年周恩来“谈论和平”有哪些表现?(4分)1971年“中国人来了”有什么喻意? 材料三 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3)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有哪些?产生了哪些成果?
材料四 1979年1月1日期刊,邓小平被评为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你认为1979年的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被评为风云人物的因素有哪些?
18.阅读下列材料: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它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材料是否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关奴隶的规定说明了什么?(2)你认为材料的规定是否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结合材料的内容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第三篇:云南省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5月份考试 高一化学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5月份考试
高一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钠、镁、氧、氯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只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2.2012年2月新华网报道,加拿大开发出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Tc的简单方法,下列关于Tc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99B. 中子数是43 C. 质子数是99D. 电子数是43
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 随着原子序数的减小,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熔点最高的也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 D. 密度最小的也是金属性最弱的 4.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氖B. 铜C. 碘D. 铁
5.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 B. 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 离子化合物都能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
D. 只有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18种元素
C.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离子半径: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2还原性:S->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A. 只有②⑤⑦B. ②⑥⑦ C. ②④⑤⑥⑦D. ②④⑥
8.下列图示的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②⑥⑧B.③④⑤⑦ C.③④⑥⑦D.③④⑤⑥⑦⑧
9.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0.现在各类碱性电池已经占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这类电池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小型用电器(如照相机、收音机等)中。有一种新型的锌锰电池就是这种碱性电池,它是在传统锌锰电池的基础上改进的。下列对于碱性锌锰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性锌锰电池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B.这种电池较传统锌锰电池(即干电池)使用寿命长
C.碱性锌锰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这种电池的电解质由传统的NH4Cl换成湿的KOH
11.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等特点。研究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镁—空气燃料电池、镁—海水燃料电池、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 C.镁燃料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12.在2CH4+2NH3+3O2===2HCN+6H2O反应中,同一时间内测得v(O2)为bmol·L-1·min-1,L-1·min-1,则a与b的关系为()v(HCN)为amol·A.b=aB.b=aC.b=aD.b=2a 13.已知合成氨反应各物质的浓度数据如下:
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A.0.2 mol·L-1·s-1B.0.4 mol·L-1·s-1 C.0.6 mol·L-1·s-1D.0.8 mol·L-1·s-1 14.已知反应2H2+O
22H2O放出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水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氢气和氧气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氢气和氧气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水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氢气和氧气具有的能量相等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镍氢电池、锂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材料是铅,负极材料是二氧化铅 D.铅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6.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油脂 C.蛋白质D.纤维素 17.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18.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可用一种物质完全吸收,这种物质是()A.NaOH溶液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D.浓硫酸
19.下列关于苯燃烧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苯燃烧火焰明亮是因为苯中氢元素的含量较低 B.苯燃烧产生大量黑烟是因为苯的含碳量较高
C.等质量苯和甲烷分别燃烧,苯消耗氧气少,是因为苯中氢的含量较低 D.苯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1 20.下列对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 B.属于不饱和烃易发生加成反应 C.虽然是不饱和烃,但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D.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生产绿色油漆等 2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的是()A.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褪色 B.乙醇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C.乙醇与钠反应有气体产生
D.灼烧变黑的铜丝伸入乙醇中变红色
2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
A.ⅠB.ⅡC.ⅢD.Ⅳ
23.将0.2 mol下列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缓缓通入0.5 L 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正盐和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烷烃是()A.乙烷B.丙烷C.丁烷D.戊烷
24.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不因反应条件(浓度、温度或催化剂等)的不同而不同的是()
A.铜与硝酸B.乙醇与氧气 C.钠与氧气D.一氧化碳与氧气
25.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3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0分).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锂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总反应方程式为2Li+2H2O ===2LiOH +H2↑。
(1)该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放电时氢氧根离子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移动。
27(12分).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
28(14分).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乙、丙、丁的位置未标出)。
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乙的原子序数与甲、丁原子序数之和相等。(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2)丙、丁可形成AB2型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
(3)丙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丙是________(填名称),其单质与甲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两两化合时,丁与其他三种元素得到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丁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这些化合物中任意两种符合以下条件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原子个数比为1∶2;②分子中价电子总数为偶数)。
29(14分).A,B两种液态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能溶于水,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分子中有8个原子,其中氧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相等,且A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冒气泡。B分子中有9个原子,分子内所有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6,且B只能跟钠反应放出氢气,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1)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只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有氧化钠、氯化钠、氧化镁、氯化镁,共4种。2.【答案】D 【解析】=56。3.【答案】B
【解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4.【答案】C
【解析】氖为0族元素;铜为第ⅠB族元素;碘为第ⅦA族元素;铁为第Ⅷ族元素。5.【答案】B
【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与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的一种静电作用;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们都是电解质,固态时不能导电,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键,如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离子键。6.【答案】A
【解析】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选项A正确;第六周期含有32种元素,选项B错误;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其非金属性不一定越强,如非金属性:氧>碘,选项C错误;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熔点降低,非金属熔点升高,选项D错误。7.【答案】C
2-3+-+【解析】①
S、Cl、K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l只有2T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3,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其中子数=99-43个电子层,其半径比K+离子半径小;②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P>Si,其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S,其阴离子的还原性:S2->I->Br->Cl-;④元素的非金属性Cl>S>Se>Te,其单质氧化性:Cl2>S>Se>Te;⑤非金属性S>P>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2SO4>H3PO4>H2CO3(碳酸酸性比次氯酸强);⑥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O>N,P>Si;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N>P;⑦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Be<Mg<Ca;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Ca<K。8.【答案】C
【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为两极为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石墨)、电解质溶液、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构成闭合回路。其中①②缺少另一电极材料;⑤中的酒精是非电解质;⑧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故不能构成原电池。9.【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10.【答案】C
【解析】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故A正确;碱性电池的使用寿命比传统电池的使用寿命要长,B正确;干电池只能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C不正确;传统的酸性电池电解质为NH4Cl,碱性电池的电解质为KOH,D正确。11.【答案】A
【解析】镁燃料电池中,燃料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酸性条件下生成镁离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镁;由图可知,次氯酸根离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有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该电池工作时,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移向负极,生成氢氧化镁。12.【答案】C
【解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判断。对于同一反应,同一时间内,速率之比等L-1·min-1∶amol·L-1·min-1=3∶2,故b=a。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有bmol·13.【答案】B
L-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式,【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2秒内NH3的浓度变化为0.8 mol·则有v(NH3)=14.【答案】B
【解析】该反应放出能量,说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具有的总能量。15.【答案】B
【解析】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负极材料是铅,电解质是硫酸溶液;铅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6.【答案】A
【解析】糖类(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17.【答案】B
【解析】淀粉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检验的实验步骤: 加催化剂稀硫酸→加热使淀粉水解→冷却后加碱中和硫酸;
L-1·s-1。=0.4 mol·加碱中和后的溶液→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淀粉已水解); 加碱中和后的溶液→加碘水(不变蓝色,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18.【答案】B
【解析】酒精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C2H6O+3O
22CO2↑+3H2O,NaOH溶液可吸收CO2,碱石灰可吸收CO2和H2O,无水氯化钙可吸收H2O,浓硫酸可吸收H2O。19.【答案】A
【解析】烃的燃烧现象与其含碳量和含氢量有关。含碳量越高火焰越明亮、产生的黑烟越浓;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相同质量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越大;根据苯的分子式可知,苯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1。20.【答案】C
【解析】苯分子中不存在典型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其碳碳键是一种介于C—C键和C===C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比较难发生加成反应,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苯具有毒性且易挥发,容易造成空气污染。21.【答案】C
【解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乙醇为氧化剂,金属钠为还原剂。22.【答案】D
【解析】在这几种形式中,电子式只反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而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均能反映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但比例模型更能形象的表达出H、C的位置及所占比例,D项符合题意。23.【答案】C
【解析】设烷烃分子式为CnH2n+2,0.2 mol该烷烃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为0.2nmol; 设生成碳酸钠amol,则碳酸氢钠为3amol,mol·L-1,解得a=0.2 mol,即碳酸钠为0.2 mol,碳酸氢钠为根据钠元素守恒:2a+3a=0.5 L×0.6 mol;
根据碳元素守恒: 0.2nmol =0.2 mol +0.6 mol,解得n=4,该烷烃是丁烷。24.【答案】D
【解析】铜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物不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 ;乙醇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 ;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碳,与浓度、温度等无关,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25.【答案】D 【解析】根据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及题给条件,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可能为C2HCl3;分子中碳原子间形成碳碳双键(碳原子必须形成4个共价键);有机物分子中碳碳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26.【答案】(1)锂(Li)Li-e-===Li+
(2)有无色气体产生 2H2O+2e-===2OH-+H2↑(3)负极
【解析】由总反应式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确定:锂为负极(价升高),钢板为正极;
-+写出相对简单的负极反应式:Li-e===Li;
--总反应式与负极反应式相减可得正极反应式:2H2O+2e===2OH+ H2↑。
-正极有无色气体放出;在其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OH)向负极移动。
27.【答案】(1)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2)Cl2+2Br-===Br2+2Cl-
(3)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四氯化碳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4)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氯气,排除氯气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5)增大 减弱
【解析】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可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强;将含有单质溴的溶液加入碘化钾溶液(含四氯化碳)中,振荡、静止后,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可说明单质溴的氧化性比碘强。
28.【答案】(1)第二周期第ⅤA族(2)CO2(3)碳 C+4HNO3(浓)△,CO2↑+4NO2↑+2H2O(4)O CO2、N2O、N2O4(任写两种)
【解析】设甲的原子序数为n,则(n-1)+n+(n+1)+(n+8)=36,解得n=7,甲为N,由于乙的原子序数等于甲与丁原子序数之和,乙为磷,丁为氧,则丙为碳。氧与碳、氮、磷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有CO2、NO2、N2O、N2O4,其中NO2的价电子总数为奇数,不符合题意。29.【答案】(1)CH3COOH CH3CH2OH
(2)2CH3COOH +Na2CO3―→2CH3COONa+CO2↑+H2O(3)2 CH3CH2OH+2Na―→2CH3CH2ONa+H2↑(4)CH3COOH +CH3CH2OHCH3COOCH2CH3+ H2O
【解析】分析解题的基点:先根据有机物的性质判断其官能团,再结合题给条件确定分子中碳原子数。
A能溶于水且与碳酸钠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因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分子中的氧
原子、碳原子数不可能大于2,推知A为CH3COOH。
B只能跟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只含有羟基,因为B分子中有9个原子(至少有1个氧原子),核电荷数之和为26,分子中碳原子数必小于3,推知B为CH3CH2OH。
第四篇: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历史暑假作业四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年高一年级历史暑假作业四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包括()①德意志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法国启蒙思想 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新”反映在()A.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C. 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 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3.苏联《消息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说明()
A. 美苏关系由盟友走向对抗 B. 表明英国要发动武装进攻 C. 延缓了欧洲国家恢复经济 D. 标志美素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按任期长短排列下列机构正确的是()
①美国参议院议员②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③美国总统④法国总统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②①
5.下图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两人各坐在一枚导弹上,两人左手指尖均对准了引爆装置。这张漫画所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北约组织建立 B. 朝鲜战争 C. 柏林墙修筑 D. 古巴导弹危机 6.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 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 世界正在滑向动荡的边缘
C. 西欧、日本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7.1988年,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与《费加罗杂志》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当被问及什么是法国革命的最好象征时,法国人把《人权宣言》放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它()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B.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特权等级制度 C. 首次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8.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A. 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B. 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 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 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联邦政府的组成
B. 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C. 联邦法律至上
D. 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10.柏林墙修建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A. “柏林危机”的产物 B. “冷战”的产物 C. 两德对峙的产物 D. 美苏争霸的产物
11.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 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B. 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C.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D. 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12.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拒绝了法、德两国领导人提出的修改欧盟条约要求,实际上行使了否决权。卡梅伦回到英国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议会对其进行质询 B. 英国女王要求其辞职 C. 英国选民启动对其弹劾机制 D. 内阁拒绝卡梅伦的决定
13.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A. 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 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C. 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14.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 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B. 提出适时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C.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D. 提出暴力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主张
15.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其在位的16世纪后期约50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下列历史活动不能为“光荣女王”赢得荣誉的是()A.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B. 开展圈地运动 C. 参与殖民掠夺 D. 发动“光荣革命”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
材料二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摘自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那位士兵参加的是哪一场战争?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俄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状况?(2)材料二中约翰里德所写到的“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是指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17.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遗书》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据材料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
材料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3)材料三体现了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尔塔体制是指二战后期美、苏、英三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美、苏分别成为各自半个世界的领袖。
材料二著名教授徐蓝曾指出:“它(雅尔塔体系)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特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1)材料一从什么方面阐释雅尔塔体系的?两则材料体现了怎样的一致性?
(2)依据上述两段材料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第五篇: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试 高一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试
高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 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 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2.下表是《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它所反映的现象是()
A. 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牺牲人数最少 B. 国民党军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C. 片面抗战路线使军队牺牲人数不断上升 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3.法国曾拟定了一份对华条约备忘录中记载:“惩罚主要罪犯,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A. 1840~1850年 B. 1860~1870年 C. 1880~1890年 D. 1900~1910年
4.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二月革命②第一次世界大战③彼得格勒起义④“四月提纲”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5.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 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6.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 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 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 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7.2012年1月28日,阿盟观察团因安全原因中止了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美英法向安理会施压。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与中国投反对票致决议未通过,以
上材料反映了()
①表明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②反对票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③反对票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原则
④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一般来说,美国政府是权力执行机关,不是监督机关,它主要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的监督。但美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应有自卫能力。这在1787年宪法中表现为()①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④总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 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 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10.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 知州“三岁一易” B. 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 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11.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A.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C. 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D. 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12.“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这段话旨在()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建立欧洲共同体 D. 推行“杜鲁门主义” 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选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美苏冷战 B. 和平与动荡并存
C. 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4.公元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有误的是()A. 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罗马成文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的野蛮做法 C. 万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纠纷 D. 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15.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16.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首先出现于明代的()A. 苏州 B. 西安 C. 北京、D. 洛阳
17.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 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 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 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18.1927年底,苏共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这个过渡应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私有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对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尚未最终决定 B. 农业集体化全面推行
C. 小农经济分散性不适应工业化要求
D. 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19.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他的改革()A. 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 B. 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C. 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 D. 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 20.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反映了上帝创世说 B. 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 体现了垄断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D. 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21.某学者把苏联(俄)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全盘集体化方针 D. 加速发展战略
22.《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A. 齐国以铁器做农具 B. 齐国手工业发达 C. 铁器最早用作农具 D. 农业的精耕细作
23.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权,随心所欲,自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外事不慎等。”该领导人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24.下列内容体现了罗斯福新政重新树立政府的社会信誉、争取社会承认的思想是()①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②实行美元贬值 ③兴办公共工程 ④奖励农民压缩产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B. 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 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26.“九土夜市彻天明,楼红陌紫喧箫笙”“市井坊陌,铺席骈盛”,诗词中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 商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明代 27.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A. 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 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C. 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 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28.《英国通史》写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夫人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了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下列不属于撒切尔夫人改革背景的是()A. 经济危机与“滞胀” B. 福利国家的弊端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 D. 知识经济的兴起
29.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 第③段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
D. 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30.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 统治者的重视 B. 中央集权的作用 C. 工匠积极性高 D. 市场需求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5分)问答题
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各自的职能是什么?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在制度方面有所创新,指的是什么?有人说,唐初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请从唐朝中央官制的变化角度分析此观点出现的原因。(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
32(15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43年罗斯福说:“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地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二: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材料三:值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到来之际,美国前总统卡特公布了自己的日记。1978年8月23日的日记里,卡特记录了如下片段:“目前存在的唯一障碍是如何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上取得平衡,既要与中国建交,又遵守我们对台湾人民的承诺。”
材料四: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美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2009年11月17日《中美联合声明》
(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在材料二中提到的“过去的时间”里美国对华采取了哪些政策?推行这些政策的根源是什么?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
33.(10分)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材料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34.(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下台总统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的竹杠”、“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二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又以压倒优势获胜,连任第33任总统。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罗斯福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趋势?(2)联系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总统选举中胡佛失败而罗斯福连选连任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中“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说明当时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故B项正确;A材料中没有显示;C是辽沈战役;D项是三大战役的意义。2.【答案】B
【解析】该表是《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时间来看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从阵亡人数来看这反映的是国民党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所以选B。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辛丑条约》的内容,该备忘录提出于1900~1910年,因此选D。4.【答案】D
【解析】①二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3月(俄历二月),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③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俄历十月),④《四月提纲》发生在1917年四月,因此选D。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法国是总统和内阁共掌行政权,德国宰相也执掌行政权,排除;B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德国皇帝拥有实权,不对议会负责,控制议会;D项错在“完全”上,法德两国议会都不享有完全立法权;而C项符合两国实际情况,元首任命内阁成员。6.【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的是在雅典民主之下,领袖人物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靠人民的喜好而成为领导,所以他们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必须要取悦于人民,这是民主制度弊端的体现,故选C。7.【答案】D
【解析】联合国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的机构,维护国际和平是联合国的宗旨,在涉及到叙利亚的问题的提案中,中俄坚持正义,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俄的做法也是符合联合国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国的一贯的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和主张,故选D。8.【答案】C
【解析】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体现了政府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的监督;美国总统无权解散国会,④不符合史实;①③符合政府的“自卫能力”,故选C。9.【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德意志新体制保持了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照顾了资产阶级在经济方面的利益,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使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所以答案选D。10.【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宋之初,中央、地方政府相互牵制、制约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文由知州
和通判联合署名,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因此选D 11.【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器不良”“技不熟”,可判断林则徐的观点是清政府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材料无体现。中国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制度落后,林则徐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B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提到西欧在军事上与北美合作的 信息,由此判断B项正确。13.【答案】D
【解析】本题的四个历史事件均是发生在美苏冷战期间,并且有冷战也有热战,所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才是最合适的主题,所以本题答案是D。14.【答案】B
【解析】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人主要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但它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习惯法中比较野蛮的内容。B项说法有误,ACD符合历史事实。故答案选B。15.【答案】D
【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这是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是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的体现,故D项正确。16.【答案】A
【解析】从材料“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以看出这是出现了雇佣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在江南地区,故选A。17.【答案】D
【解析】由题目中表格可见:1956—1959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农村人口大量减少,根据所学可以判断这是“一五”计划和“大跃进”运动城市工业发展的结果;1961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减少,判断出是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所致;1962年—1963年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增加,说明经济困难后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这说明城市化进程出现反复。“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不能说明表格的后半段,故A项错误;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不能代表后半段,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题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城市人口的增加再减少,说明城市化进程出现反复,即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故D项正确。18.【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没有明确指出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只是笼统地说“过渡应是逐步的”,故A项正确;1928年,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1929~1933年苏联政府大规模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底”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个体私有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而没有涉及工业化要求,故C项错误;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不是“1927年”,故D项错误。19.【答案】C 【解析】苏联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体制有问题,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而戈尔巴乔夫没有涉及体制问题,即没有对症下药,故A项错误;苏联的改革在赫鲁晓夫时期已经开始,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没有涉及到体制问题,即没有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故C项正确;中国“大跃进”在20世纪50年代,而且很不成功,戈尔巴乔夫不可能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故D项错误。20.【答案】C
【解析】从时间“20世纪初”,人物“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可判断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垄断组织出现,大企业时代到来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影响。故C正确。21.【答案】B
【解析】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分别指的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是指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次,是面对现实的实验,指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即新经济政策;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指斯大林模式的建立。22.【答案】A
【解析】“《国语·齐语》载”反映了描述的内容是关于齐国的,“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说明了铁农具的出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及齐国的铜、铁铸造业,但是没有说到其他诸侯国同行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对比,也就无法确认是否发达,故B项错误;题目中看不出来“最早”,故C项错误;题目没有涉及精耕细作方面的工具改进、耕作方法、耕作制度、水利灌溉等内容,故D项错误。23.【答案】B
【解析】斯大林时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材料中“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评价”可以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通过材料“个人集权,随心所欲”可以排除D项;B、C相比较,从“随心所欲,自我吹嘘”可知只有赫鲁晓夫与之相符。24.【答案】B
【解析】①有利于约束资本家的行为,③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所以这两项符合要求。②有利于刺激出口,④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防止生产的过剩,这两项与题干要求不符。25.【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C项正确,B项从属于C项。26.【答案】C
【解析】由“夜市彻天明”“市井坊陌,铺席骈盛”可知商业相当发达,突破市的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故C项正确;商代、汉代虽然有商业,但还没有发达到那个地步,故A、B项错误;题干强调“最早”,故D项错误。27.【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图片解读及分析问题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为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不断演进和多样化。故正确答案是D。
28.【答案】D
【解析】撒切尔夫人从1979年开始执政,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滞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福利国家由于大量开支,导致国家经济不堪重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从20世纪40~50年代兴起并传播,推动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9.【答案】B
【解析】第②段是在17、18世纪,当时主要的殖民国家是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在18世纪后期才独立。30.【答案】B
【解析】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最高技术水平,但只是为帝王、贵族服务。
31.【答案】(1)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中外朝制度(内朝、外朝)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监督,分工合作,对皇帝负责。(2)两个矛盾: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
举措: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高度集中了皇权。标志性事件: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1)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其职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皇权下的民主”指的是三省六部制下的三省的长官互相牵制监督、分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的色彩”。(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矛盾是指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属于基本知识点。元代的举措要回答设立行省制度,这是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而明代的举措则要答废除宰相制度,这是为了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定要分开来回答。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所以最后一小问的答案也就明确了。
32.【答案】(1)政策:联合中国作战。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击了大量日军,有利于减轻美国的压力。
(2)政策:敌视政策(孤立、封锁、遏制)。根源: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共同利益: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3)台湾问题。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依存性加强,需要 政治经济合作。
【解析】(1)首先必须明确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只可能是联合中国作战。至于原因则要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击了大量日军,同中国联合作战则有利于减轻美国的压力,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的角度、大背景来去解释清楚即可。
(2)“过去的时间”指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所以,“过去的时间”里美国对华采取的政策只可能是敌视政策,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发展上遏制。而推行这些政策的根源只能是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等方面的原因,也可以从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的大背景作出合理的解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则
是主要是指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当然两国也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
(3)从材料中的“目前存在的唯一障碍是如何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上取得平衡,既要与中国建交,又遵守我们对台湾人民的承诺”就不难总结出影响当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其实台湾问题的产生本身就和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台湾问题的产生、台湾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4)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既要从当今世界的大的背景,又要从中美两国各自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考虑。当今世界的大的背景指的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美两国各自自身的实际需要则是指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美两国的依存性加强,需要政治经济合作,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共同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反恐问题等等。
33.【答案】说明:英国政府注重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因素: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核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普遍建立与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等。
【解析】第一小问问题,结合材料二“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因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进步、凯恩斯主义的流行、福利国家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等角度回答。
34.【答案】(1)基本思想: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趋势: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2)不能成立。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他不是“社会主义”异端。
(3)胡佛和罗斯福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但罗斯福在此前提下,注意保障人民利益,因而他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能够连选连任。
【解析】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材料二看到新政的实质是保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回答第(1)、第(2)问。回答第(3)问,要看到胡佛和罗斯福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但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没有克服经济危机,人民怨声载道;而罗斯福的新政更多地关注民生,有利于缓和矛盾而得到广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