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17:0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最终版]》。

第一篇: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最终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

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制造中心,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企业是多个制造产品领域的隐形冠军。例如集装箱占80%、电池80%、玩具70%、电话机50%、鞋50%、个人电脑40%,这些数字体现了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而珠三角中小企业倒闭潮的来袭,温州企业老板逃跑等,都让人们担忧不已。中国制造业一直走的是低成本、价格战、恶性竞争的路线,缺乏品牌认可度和高附加值。随着外围环境的改变,国内融资环境、劳动力增加和物价得不到控制;而与此同时,欧洲和北美的市场需求减少,最终结果是,要么接了也赚不了钱,因此而停工、倒闭或破产。在此情况下,企业的创新成为中国企业必由之路。

【关键词】企业 创新

中国管理者对创新仍保持着一份不确定性的心态,但也合乎情理。本质上,创新是一个无章可循的过程,难以管理,且常以失败告终。一些公司没能激荡出多少新点子;而另一些出于成本考量,虽然有了新创意,却在层层严谨评估中遭扼杀。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如何发挥企业创新机制。

一、中国式的管理变革创新

中国如何把制造力转为创造力,徐少春教授曾提出:“对知识分子的有效管理是中国创造的关键。原因是中国知识分子不缺创造精神,最缺的是对他们的有效管理。”

管理的本质是管理人性,管理需要哲学思想,而在中国管理模式的三角模型中,最重要的是要创新中国的管理哲学。对于中国管理模式的三角模型:一个角就是制度与流程(分行业的成功管理实践)、一个角就是手段与方法(现代管理科学)、还有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管理哲学。中国企业如今的管理仍然靠的是人治,而不是体系和团队;但管理应该是一个体系,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管理需要很多科学的方法与手段。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面对未来新的环境,企业在变革实施时,除了关注战略本身或组织是否有效之外,员工对战略是否了解、认同和支持,员工是否具备了执行变革的能力和思维,主管是否具备带领部属实施改变的能力和技巧,企业是否提供了有效的机制支持和资源,为员工发挥创意和做出贡献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这些将是企业能否制胜的关键因素。承担这些职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从早期单纯的人事管理,向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增值型的人力资本管理方向发展,不断通过机制建设,最大化的激发员工潜能,达成企业战略,帮助企业走得更远。

二、企业文化创新

推进企业文化创新是中国企业获得快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凝聚、规范、引导和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力量,在现代企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不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呢?我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

第一,创新思维: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新一代企业家必须消除过去那种重物质轻精神的发展思路,树立经营与文化并重的新发展观,使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与创新文化培育结合起来,并使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支撑和牵引。同时,经营者首先应该营造一种“创新立企”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的氛围。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创新机制,在制度上实现企业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接轨,达到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使企业文化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打造特色文化:特色就是差异性,是创新的基本要求。越有特色和差异性,企业越有竞争力。独一无二,发掘特色,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彰显个性是企业文化创新最有生命力的表现。同时,企业在打造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努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和吸收外部文化优势的文化。

第三,培养学习型组织:企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于全体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认同感、创新积极性,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此,需要通过制订鼓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使“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全体创新、不断创新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组织行为准则,企业管理层的带头作用对于形成良好的企业团队学习氛围和创新动力具有极大的引导性。

三、结束语

市场竞争无穷无尽,应对竞争之策——创新也就不可一刻停滞。持续不间断的创新过程中,企业品牌价值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是企业赢得竞争和做大做强的唯一法宝,而所有这些创新的源泉来自企业文化创新。?市场竞争与创新活动此起彼伏,永不停歇,要求企业文化自身也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无论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看,还是从中国华为、腾讯、联想、云南白药等中国优秀企业崛起的过程看,国内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

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布置,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建立有效机制,培育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创新经济学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因此,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努力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

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宗教为什么能用一种近于松散的管理模式,绵延几千年,靠的就是文化渗透。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也需要靠文化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构建企业管理创新的软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表彰创新英雄人物,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礼仪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采用的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一般而言分为两种: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1)直接筹资方式

(2)间接筹资方式

(1)股权筹资

(2)债券筹资

股票及债券的某此缺点。

(3)借款筹资

(4)商业信用

(5)国家投资

(6)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和信贷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之间,尤其是国际间投资、筹资的一种方式。通常做法是:不用现汇而在信贷基础上,由其他企业或外国厂商为本企业或我国企业提供生产设备、技术、原材料,投产后以本企业产品返销方式分期偿还设备、技术或原材料价款。

(7)租赁筹资

(8)联营筹资

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一)大力推进以股权融资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二)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应尽快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技术创新和风险经营,保证中小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能够顺利完成;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资金方面,银行可考虑采用英美银行“透支账户”管理方式,即给账户合格的申请者一个可透支额度,并根据情况发展调整这种额度。这种方式不仅可扩大银行的贷款业务,而且有助于控制或降低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和管理成本。

(三)为中小企业开辟债券融资渠道,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我国《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不能参与企业债券的发行,但其中许多规定给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设置障碍。政府应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和债券资信评级的基础上允许中小企业中一批成长性强、资产结构合理、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发行短期企业债券。同时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为不具备创业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

(四)改进和试行适应融资方式转换的融资办法和融资工具】

1.综合授信

综合授信是指银行通过对企业信用等级、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循环使用。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借款十分方便,节约融资成本。2.信用担保贷款

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些机构大多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形式,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非盈利性组织。会员企业

向银行借款时,可以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另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

3.买方贷款

如果企业的产品有可靠的销路,但在自身资本金不足、财务管理基础较差、可以提供的担保品或寻求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按照销售合同,对其产品的购买方提供贷款支持。卖方可以向买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或者由买方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卖方持汇票到银行贴现。

4.项目开发贷款

商业银行对拥有成熟技术及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或专利项目的中小企业以及利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改造的中小企业,将会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项目开发关系或拥有自己研究部门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银行除了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外,也可办理项目开发贷款。

5.出口创汇贷款

对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银行可根据出口合同,或进口方提供的信用签证,提供打包贷款。对有现汇账户的企业,可以提供外汇抵押贷款。对有外汇收入来源的企业,可以凭结汇凭证取得人民币贷款。对出口前景看好的企业,还可以商借一定数额的技术改造贷款。

6.金融租赁

案例:青岛啤酒的筹资策略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但企业若没有资本投入是难以实现盈利的,因此筹资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而筹资又有代价的,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付出的代价也有所不同。就中国上市公司筹资现状而言,股权事资是其主要融资方式,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通较低。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仍将配股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进而又将增发新股作为筹资的重要手段,这与发达国家“内源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顺序大相径庭。其原因主在于以下几点:

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发放率低,股票发行成本低廉,与境外市场高昂的发行成本相比,在与市盈率相适应的条件下,境外市场的筹资成本大概是A股市场的5-6位,A股市场融资效率较高。与此同时,对上市公司经营者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市公司成了大股东“圈钱”的提款机。

2、金融监管力度的日趋加强和银行信贷终身负责制度的实施,使得银行极为惜贷,从而使得企业获取长期贷款比较困难,并且贷款利率相对较高。

3、经营者对负债融资到期还本付息这种硬性约束感到有极大的压力,因而不愿意冒险进行负债融资,致使上市公司争相增发新股,成为除配股之外的又一主要的筹资渠道。】

一、捆绑式筹资策略

然而就在此经济环境之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突破陈规、勇于创新、创造性地采取了增发与回购捆绑式操作的筹资策略。

2001年2月5日至20日,青岛啤酒公司上网定价增发社会公众公司普通A股1亿股,每股7.87股,筹集资金净额为7.59元。筹额效率较高,其筹资主要投向收购部分异地中外合资啤酒生产企业的外方投资者权,以及对公司全资厂和控股子公司实施技术改造等,由此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2001年6月,青岛啤酒股份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作出了关于授权公司董事分于公司下次年会前最多可购回公司发行在外的境外上市外资股10%的特

别决议。公司董事会计划回购H股股份的10%,即3468.5万股,虽然这样做将会导致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但是当时H股股价接近于每股净资产值,若按每股净资产值2.36元计算,两地市场存在明显套利空间,仅仅花去了8185.66万元,却可以缩减股本比例3.46%,而且可以在原来预测的基础上增加每股盈利。把这与公司2月5日至20日增发的1亿股A股事件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回购H股和增发A股进行捆绑式操作,是公司的一种筹资策略组合,这样股本扩张的“一增一缩”,使得青岛啤酒股份公司的股本仅扩大约3.43%,但募集资金却增加了将近7亿元,其融资效果十分明显,这种捆绑式筹资策略值得关注。

二、动因分析

青岛啤酒股份公司之所以采取此种筹资策略,主要是基于增发新股及股份回购等动因来考虑的。

(一)增发新股的动因

1、融通资金,持续发展。从资本运作角度出发,上市公司为了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寻找并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企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上市公司通过配股筹资面临着困境,其主要原因是拥有绝大多数股份的国有股持在者普通资金匮乏,无货币资金参与配股,难以满足上市公司(特别是大股东)筹资的要求;再加上国家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缺乏一个畅通的流通转让渠道,其参与配股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放弃配股,又会使国在法人处于不利的投资地位,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需增发新股。

2、调整股权结构。目前,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普通存在国有股比例过大、社会公众股比例偏小的现象。据统计,在2000年上报的沪深两市A股公司中,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在总股本的比例超过50%的公司有498家,占全部1040家公司的47.88%超过75%的公司有40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9.04%,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形成事实上的“一股独占”或“一股独大”。增发新股由于全部为社会公众股,相对提高了社会公众股的比重,有利于发挥社会股东的监督和决策作用,有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管理结构。

(二)股份回购的动因作用

1、实现经营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及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资金大量闲置,一时又没有投资项目投入的公司来说,与其闲置资金不用从而增加企业资产增值压力,还不如将资金用来回购部分股票,以减轻公司未来的分红压力,同时提升股票内在品质,为股价上涨创造空间

2、改善股权结构,使公司符合绝对控制企业(股权比例底线为30%)的规范。通过回购并注销国有股,能迅速有效地降低国有法人股在全部股本中的比重,改善股本结构。

3、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盈利能力。通过股份回购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更充分地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强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从而提升公司股价,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给公司股东更高的回报,同时增大其他公司对本公司收购的难度。

4、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筹资能力。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出发,上市公司为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并不断加强公司持续的筹资能力,重视证券市场的再筹资能力。】

(三)捆绑工筹资策略的财务效果

上述筹资策略,将给上市公司带来显著的财务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得了生产经营及扩张规模所必需的资金。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具有筹资最大、财务风险小、筹集资金质量高等优点,通过上述筹资组合策略,在市盈率较高的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公司既可以筹集大量资金,又没有增加公司的分红压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调整了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极不合理,非流通股份占绝对控制地位,通过增发社会公众股和回购非流通股,可以大大降低国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同时以满足国家对绝对控制和相对控制企业的目的,有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3、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效率。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大多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该方式发

行费用高,融资速度快,并且在中国发行失败的可能性极小,通过股份回购可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使公司的筹资成本最小化,两方面都对公司提高融资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4、提高了公司每股的收益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价值,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份公司的每股盈余是衡量公司管理当局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通过筹资组合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培育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股份回购缩减了公司股本总额,两方面都对增加每股盈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结果大大增加了每股收益,吸引市场投资者作出积极的反映,推动股价的大幅上扬,在投资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的发展前景也可被投资者所认同。

5、优化了财务杠杆,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增大了其他公司收购的成本,进而有效防止了被其他公司恶意兼并或收购。

6、从纳税的角度考虑,股利应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而资本所得税的税率远低于股利所得税率,将股份回购看做是一种替代现金股利的股利分配形式,无疑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总 结:

资本运作的时代中,企业的筹资必要而且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企业不断地对自己的筹资策略进行创新,并要合理解决筹资与效率效果的问题。在中国由于现阶段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些特殊性,上市公司均以配股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但处于此大环境下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却大但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对市场及公司自身情况的详细分析,作出了回购H股和增发A股捆绑式融资决策。其增发新股突破了配股单一模式,完善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筹资能力;股份回购实现了公司股票价格的平稳和上扬,优化了公司的股本结构。二者的捆绑操作达到了优势互补的效果,并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财务效果,值得我们对现阶段中国企业适用的筹资方式加以深思。

第三篇:关于创新招商方式的建议

关于创新招商方式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任务,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各类招商活动,特别是会展招商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快,活动虽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与不足。

一是招商手段单一,效果不佳。会展招商的一般程序是考察学习、宣传推介和发布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关于考察

学习,由于是团队行动,考察很有可能变成参观,学习很可能是走马观花;关于宣传推介,在会议上作宣传,本身宣传面就比较窄,而发布的项目只是主办方自我感觉良好的项目,有的甚好范文版权所有至是多年发布而无人问津的项目,并没有针对投资者的心意而为,效果可想而知;关于签约,实质上,签约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势,而签约的项目都不是在会议期间新洽谈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早已形成共识的项目,签约放在何时、何地只不过是一个形式问题。另外,有时为了某种需要还存在着多次重复签约的问题,也就是“一炮二响”、“一炮数响”,对此,客商意见很大。

二是招商成本大。一次大团队招商一般参加人员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人,为组织好活动,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及时间,而财力和物力的耗费更是一笔大数字。

三是活动影响范围有局限性。首先是空间的局限性,每次大规模的招商活动都只能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因而只能在特定的较小范围内有影响;其次是时间的局限性,招商活动只能在活动前后对特定地区的投资者产生影响,如果后续跟踪落实工作滞后,往往还会造成人走茶凉的后果。

通过上述对大团队招商引资方式的分析,其有合理性的一面,如能适当控制其频率,每年重点举办两、三次是较为适宜的。但这种大型活动往往盲目性大、成功率低,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和覆盖面小等弊端。因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用新手段、新方式完善、补充传统单一的招商引资方式。

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总体思路和模式是: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为宗旨,以低成本、高效率、广范围、长时效为原则,以推进各区(市)、工业园区、行业、企业自主招商为重点,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为主线,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和领域,把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上新水平,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整合各种优惠政策,真正让外商得实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多项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性文件,各区(市)也出台了自己的优惠政策。但与其他地方相比,并无明显的优惠,更何况在实践中,有些政策可操作性不很强。如我市对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奖励规定与第二产业相比明显重视不够,与第三产业对地方财税的贡献也不相称,这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因而,在不违反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条件下,我们必须制定、整合各种优惠政策,形成科学、规范、全面、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切实让利于外来投资者。

2、科学管理项目,做好项目的开发、包装、推介工作。项目是与外商沟通的桥梁,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我市项目建设工作不尽人意:整体意识不强,重复建设项目多;缺乏严格论证,针对性不强等。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突出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培育和储备一批战备性、前瞻性和主导性项目。

首当其冲是做好xx的“市情项目”包装。xx究竟有何特色项目能够吸引外商把资金放在xx?在这点上,我市要向长沙市学习。长沙市邀请国际知名的四大财务公司之一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长沙市的投资要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形成了中英文版的《长沙市投资环境报告》,这个报告是长沙的“市情项目”,它利用国际化平台包装推介城市投资要素,让投资者很快能确定投资方向。我们要舍得花这笔钱,对xx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投资设计及包装,首先把“xx”这个大项目推出去。

同时,我们要加强对项目的科学开发。对每一个推出去招商的项目,必须请专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包括项目开发的潜能、产业带动的效应、市场预测分析、投资回报等,并对项目的开发方向进行科学指导,使发布的项目达到商业计划书的要求,对开发推介的项目,如果因为不切实际而连续两年招不到商的,要追究项目责任单位的责任。

3、狠抓招商联络工作,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招商引资实质上就是关于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这样一个不断传递的过程,是沟通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一种中介服务,作为招商引资的地方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能起的最有效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牵线搭桥,而目前我们的各级部门对客商联络方面做得不够,我们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建立客商档案库。招商部门的有关科室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公司负责人的联系上,把他们的经营领域、主营业务、企业规模、联系方法、投资意向甚至个人喜好等基本情况整编入册,随时与其保持联系,了解其近期投资意

第四篇: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对策建议探讨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对策建议探讨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越发重要,同样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切实做好创新工作极为必要。基于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言,未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密切关注新时期下的新形势,避免将企业文化流于形式。本文以新时期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论述了企业文化及其应用价值,然后明确了新时期下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最后探讨了如何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

在企业发展面临新时期下的高要求以及高竞争压力时,为了较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除了要关注于自身生产经营外,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同样也是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新时期企业发展推动往往表现在多个方面,也确实在当前引起了诸多企业的高度关注。但是从目前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入手分析,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形式化或者是建设混乱局面,有待于未来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一、企业文化建设概述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科学管理发展而出现的概念,其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兴起,并且越来越受到企业高度关注。从企业文化的界定上来看,当前广义上认为只要是在企业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内容,都可以算作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抑或者是内隐文化等,都是企业文化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要素。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构成相对复杂,同时也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和非物质文化有关,往往还和企业物质生产存在密切关联。当然,目前对于企业文化的解读也存在狭义见解,认为企业文化仅仅是企业发展中思想意识以及情感方面的表现,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象征,同样也对于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上来看,伴随着当前各个企业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其作用价值更是越来越凸显,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从企业员工层面来看,当前各个企业在人才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企业能够具备积极向上且符合员工心理诉求的企业文化,也就可以较好维系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员工凝聚力以及归属感更强,解决了来自于员工层面的不良发展困扰;从企业发展层面来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不仅仅能够较好维系企业方针战略的优化执行,往往还能够较好实现对于企业生产运营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促使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更高,维系企业更为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要求

(一)匹配企业发展战略

在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该积极关注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的匹配关系,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够充分关注企业发展战略要求,避免因为企业文化脱离发展战略而形成明显不适应问题,自身价值也会严重受损。这也就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于文化核心的选择应该充分关注于企业发展戰略诉求,力求能够围绕着企业发展战略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基于此,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力求表现出较强实效性,避免仅仅关注于精神理念以及意识层面的改观,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实际效益。如果企业文化能够密切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建设优化,必然也就可以进一步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有助于推动企业管理者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比如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拼搏、奋斗等核心理念,都可以较好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达成,应该有目的地予以细化,促使两者的结合更为密切协调。

(二)与时俱进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还需要表现出新意,即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与时俱进,促使企业文化内涵可以得到创新发展,避免因为沿用传统滞后的文化理念,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当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与时俱进的要求,并非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理念,同样也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相关人员全方位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容,切实做好继承工作,促使这些传统的经典理念依然能够在新时期发挥出更强的作用价值。对于以往的积极文化内涵予以继承和发扬,同样也需要密切结合新时期下的新思潮,能够努力促使其焕发出新意,避免全盘不动的延续,强调创新发展依然是必要条件。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往往还需要重点结合行业发展新形势,不断增加或者是更新原有企业文化内涵,以此实现对于企业文化作用价值的提升,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以人为本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还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和作用目标就是企业员工,这也就需要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立足于企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构建。一般而言,只有企业员工认同且接纳企业文化内涵,进而才能够促使相应企业文化发挥应有作用,可以有效规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基于此,新时期企业不仅仅需要在运营管理中进一步凸显人文化关怀,要求重点关注员工诉求,往往还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关注员工诉求,在详细全面调查了解企业员工状况的基础上,明确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和具体要求,进而最终更好提升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比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重关心企业员工成长,倡导关心、关爱,以此赢得企业员工的高度认可,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避免将企业文化建设成员工被动接受的任务。

三、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策略

(一)创新文化理念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应该首先关注理念设定,确保企业文化内涵能够较好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尽量避免因为企业文化理念过于滞后,或者是不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致使后续企业文化应用效益受损。基于此,在企业文化理念创新中,往往需要首先关注于企业在新时期发展下面临的新形势,针对自身所处行业进行深入解读,如此也就能够较好规避企业文化理念内涵不适宜现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点分析自身实际状况,往往需要深入进行调查分析,尤其是对于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以及企业员工的心理状况,更是需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以更好提升文化理念设定的适宜性。当然,在企业文化创新理念的设定中,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求针对企业既有文化理念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其中是否存在积极内容,探讨其是否能够在新时期依然发挥出应有作用价值,如此也就可以较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二)创新制度体系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还应该关注于制度层面的优化,力求促使企业文化建设相关制度能够提供较强的支持,避免因为制度混乱致使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在企业文化建设相关制度体系的创新中,往往需要首先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对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工会等相关部门进行积极协调,促使这些部门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应工作中来,避免因为建设人员不足影响到执行效果。当然,为了更好促使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往往还需要注重切实提升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教育培训,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深入人心,避免各个部门消极应付。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体落实中,各个参与人员的职责同样也需要落实到位,逐步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引导所有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得到有序落实,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避免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消极应付问题。

(三)领导以身作则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还需要针对领导予以更高要求,促使企业领导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以此实现对于企业员工的积极引领,确保企业文化理念更好落实。在企业运营管理中,领导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企业员工较为关注的核心要素,如果企业领导能够切实做到以身作则,结合企业文化理念进行贯彻落实,必然也就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实现对于企业文化内涵的积极引导,让基层企业员工受到有效感染和积极影响。这也就需要坚决打击企业领导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权”,要求在企业内部做到一视同仁,尤其是在一些企业文化规定和引导方面,更是需要领导优先遵循。比如在企业文化相关内涵的践行难度较大,容易引起企业员工反感和抵触时,如果能够首先让领导积极参与,以身作则,必然也就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抵触情绪,促使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来自于企业领导方面的言传身教往往也是企業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该注重做好企业领导的宣传引导,让领导在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为企业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四)创新宣传手段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还需要表现在宣传引导方面,这也是促使企业文化能够得到重要抓手,应该力求借助于更为新颖的宣传渠道和方式,促使企业文化理念可以有效渗透和普及。在企业文化宣传手段的创新中,首先应该关注于新媒体渠道的灵活运用,要求将当前企业员工相对比较喜欢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抖音短视频等平台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路径,积极渗透企业文化理念,促使企业文化可以较好传播和发挥影响作用。此外,在宣传手段的创新中还需要关注于具体内容,要求内容可以和形式较为匹配,如果仅仅借助于新渠道来宣传旧内容,同样也达不到理想企业文化创新发展效果。

四、结语

新时期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较好凸显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往往需要首先关注于企业文化创新要求,注重与时俱进发展,促使企业文化更加符合企业以及员工实际状况,进而才能够借助于新型渠道和手段,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

第五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

对策建议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市场经济社会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顽疾,无论对企业自身、政府还是公众个人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也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文章将通过分析探究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寻求防范或解决的相关对策及措施。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概述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信息,记录的是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持续健康发展及相关方,如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及个人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不断活跃,会计信息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上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无论在真实性、充分性还是及时性上都存在一定的失真情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及危害。

(一)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而言,信用都是基石,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将会造成国家财政税收损失、政府宏观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影响国家决策机构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而在这种偏离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各部门、各企业及公众个人的行动就会有所偏差,最终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阻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会计信息失真从结果上看,它隐藏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越来越依赖于市场的自动配置。会计信息失真阻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制造困难,从而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三)损害投资者利益

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的真实状况,导致相关方无法获知一手资料,从而误导投资人、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不但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甚至可能造成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损失,影响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损害企业自身利益,阻碍企业长期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是企业自身。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将会降低企业管理水平,制造了经济犯罪的漏洞,对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纠纷,也会因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而影响企业资金的筹集,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企业外部原因

1.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国有成分比例较大的企业存在政企分开执行力薄弱的情况。近年来,财税政策更新频繁,对于政策的理解、执行往往存在偏差;对于上市公司,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及会计制度本身还不尽完善。

2.法律环境影响

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常出现,企业可能利用与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权钱交易来躲避和减轻相关法律处罚;同时,由于惩罚力度不够,企业违规成本小,也不足以形成对企业管理者的威慑。会计舞弊行为本身就比较隐蔽,即使被发现,操作者也只是承担一定的经济处罚,而刑事处罚制度本身不完善且力度偏弱,也间接纵容了会计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3.外部监督的影响

主要表现是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监督不给力。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情况下,难免会造成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够,严谨性方面弱化,审计流程和取证过程简化,甚至以牺牲执业水平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严重损害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不重视审计连带责任等原因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企业内部原因

1.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由于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主体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就会编造出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粉饰业绩、夸大效益,使会计信息偏离真实情况,或期待资本市场的回报,或为自己谋取私利,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对企业造成了长期的伤害。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影响

一方面,会计人员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近些年,新的财税政策不断出台,会计准则不断修正,而会计人员未能对这些新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地掌握和了解,业务水平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会计业务,整理出的会计信息在准确性、有效性方面存在瑕疵,非主观性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高低不同,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在个人利益驱动下,都有编造、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

3.企业规模和内部各项管控机制的影响

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较高,内部核算体系严密科学,监控机制较强,个别会计信息造假能够被及时发现纠正;规模小的企业,其会计、出纳一人兼任,约束性差,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即使是大中型企业,有些管理层中职责划分不清,由此导致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相互推诿,或在与审计机构协同工作时消极对接、配合不佳,最终造成会计信息披露偏差。同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没有做到真正地贯彻落实,实际的使用效果不佳,或者只关注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没有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对事前控制的前瞻性及预防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降低了内控的监督力度,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断出现。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及监管力度

完善会计准则、会计规章制度、审计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量化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全方位、深层次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化外部监管力度,一方面通过行政法律强化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对中介机构本身也应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连带责任的重视。

(二)加大法律法规惩处力度

对于屡禁不止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要加大法律法规惩处力度。除经济处罚外,还应完善刑事处罚方面的建设,加大因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相关方发生损失的追偿力度,同时,加大审计机构连带责任的处罚力度,真正体现法律的威慑力,发挥审计机构防火墙的作用。

(三)改善公司内部治理规范

完善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和治理模式,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权限;建立健全高效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流程管控;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教育,加强相关人员法律法规宣贯力度,从根本上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建设,结合大数据的整理加工功能,充分识别风险与机遇,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通过信息共享及时分析、纠正偏差、调整策略,降低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概率。对企业在当今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加强保障的同时,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保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建立涵盖工商、税务、银行、质检等各部门综合评价披露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全方位、综合性、立体性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无论是工商部门的年检记录、信息变更,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评级、近年纳税情况,还是银行对企业的资信等级、授信额度、政策倾斜,以及质检部门的信用报告、专项检查等,应充分披露这些财务数据外的企业综合信息,其有助于相关方了解被披露企业的综合信誉度,引导各方决策的准确性。

下载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创新方式分析及对策建议[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

    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摘要: 一个企业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中,行政部门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说,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

    招投标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高发、易发地,而招投标环节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招投标活动由于其本身的利益博弈性、监管主体的多头性和法律政策规定的滞后性、复杂性等诸多原因,导......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辽 东 学 院 本 科 课 程 实 训建 筑 施 工 技 术 实 训 报 告学 生 姓 名:王先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工程造价班级:B1209学号:1413120923指 导 教 师:陈宇超完 成 日 期:2014/5......

    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部分企业追求利益至上,把企业经济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导向。这就使得我国企业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造成这种......

    基层建议积极创新党课教育方式[范文模版]

    基层建议积极创新党课教育方式 当前,为迎接建党90周年,多数党组织均开展了“上党课、学党史、强党性”等系列纪念活动,然而不少党支部进行党课教育时仍沿用过去“你讲我听”的......

    投融资方式建议

    投融资方式建议 东营旅游因产品以黄河口观光和广饶县孙子文化旅游为主,开发方式比较单一。目前,产品主要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发的黄河口景区,胜利油田开发的天鹅湖温泉旅......

    对策建议

    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7-09-05 | 编辑:enablesite | 【大 中 小】 一、三大市场开发重点导向 要继续贯彻“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决策程序的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