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宁蒗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19900427(颁布时间)19900427(实施时间)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1990年3月7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0年4月27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第三章 自治县的经济建设 第四章 自治县的财政管理 第五章 自治县的文化建设 第六章 自治县内的民族关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结合宁蒗彝族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是云南省辖区内彝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县境内还居住着摩梭人、汉族、普米族、傈僳族、纳西族、壮族、藏族、白族、苗族、回族、傣族。自治县辖十五个乡,一个镇。总面积为6025平方公里。第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县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大兴镇。
第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自治县的遵守和执行。在自治县各项建设事业中,要把国家的利益和自治县的人民利益结合起来。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国家、集体的资源和财产,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根据自治县实际情况,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强基础建设,发展商品经济,加速自治县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实际情况的,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和其他建设事业。第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开发山区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山区林业、畜牧业的优势,同时加强坝区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
第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努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要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第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培养彝族和其他民族干部、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并注意从各民族妇女培养干部、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和优惠办法,引进各种专业技
术人员参加自治县的各项建设事业。第
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对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发扬各族人民爱祖国、爱民族、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克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旧的意识,改革妨害民族团结、进步文明的陈规陋习。禁止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传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教育人民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信仰宗教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要加强团结,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扰国家行政、司法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十四条 自治县的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为全县各族人民服务,忠于职守,尽责工作。对于成绩卓著的给予奖励、晋升;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
第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上级国家机关帮助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把宁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自治地方,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第十六条 自治县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各民族公民都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二章 自治县的自治机
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第十七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
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各民族、各方面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按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决定确定。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彝族公民所占比例应与其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同时合理安排其他少数民族公民和汉族公民,并且应当有彝族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第十八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十九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治县人民政府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自治县人民政府由县长、副县长、局长、主任等组成。
自治县县长由彝族公民担任,自治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中,彝族公民比例应占二分之一左右。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正职或者副职领导成员中,至少要配备一名少数民族干部。
第二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根据需要同时或者分别使用汉语汉文和彝语彝文。第二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国家机关的规定,从自治县的实际出发,确定自治县地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员额,并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补充编制内的自然减员缺额。
自治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招工、招干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自主地确定从农村招收的比例。在招收人员时参照各民族人口比例,并适当照顾边远落后地区。
第二十二条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职能和工作,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中应有彝族公民。
第二十三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使用汉语和彝语检察和审理案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于不通晓汉彝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第三章 自治县的经济建设
第二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管理经济建设事业。根据自治县财力、物力、资源及其他具体条件,自主地安排地方基本建设项目,确定地方企业
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规模和性质。
第二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实行以农业为基础,林业、粮食、畜牧业并重,多种经营,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二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增加农业的投入,加强水利、农田的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集约经营,保证粮食的稳定增长,逐步建立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各种加工业的商品生产基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第二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土地资源,严禁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农村的自留地、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山、责任山属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可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第二十八条 林业是自治县的经济命脉,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管理保护好中幼林,大力发展经济林,合理采伐利用成熟林,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
自治县的林业建设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多种形式的经营,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林木种植、采伐、加工、运销的指导和服务,加速林业的发展。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适当集中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帮助农村建立一批苹果、花椒、梅子等商品生产基地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配套设施。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自主确定森林年采伐量,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森林资源低价值、无价值消耗。
责任山由承包者长期使用和经营,在自留山和个人房前屋后及指定的地方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允许继承,产品自主经营,责任山、自留山采伐的商品木材,统一由自治县木材经营部门代购代销。
自治县人民政府实行依法治林,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采伐木材须经批准,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严防山林火灾。
加强对水源林、风景林、行道树的维护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 畜牧业是自治县各族人民传统的经济大业。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私有私养为主,自主经营的政策,同时积极扶持专业户和联合体养畜,大力促进畜牧业发展。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引进良种、防疫治病、草山草场建设、饲料加工、专业技术队伍培训和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方面增加投资,加强服务,不断提高畜产品商品率。第三十条 自治县的自
治机关对贫困山区实行放宽政策、减轻负担和扶持帮助的方针。组织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的配套支持,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第三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
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珍贵稀有的动物和植物。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自主地合理开发利用自治县的自然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制定优惠办法,引进资金、技术,与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合作开发利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集体和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开发性生产,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凡在自治县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应兼顾当地集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应注意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自主的管理隶属于本县的企业和事业,未经自治县自治机关同意,不得改变企业的隶属关系。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扩大和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企业内部要加强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
第三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开放式的、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贸易政策,对国营商业、供销和医药企业实行照顾。自治县的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要增强活力,积极开展购销业务,参与市场调节,发挥主渠道和平衡供求的作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第三十四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逐步发展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开发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并在税收、信贷、物资和技术上予以照顾。
自治县的国营企业要帮助发展乡镇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采取鼓励措施,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手工业和工艺品。
第三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下,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优先安排所需资金、原料,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
第三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县内地域辽阔、居住分散的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城镇和山区集镇的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在流通、信息、金融、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中心作用。第三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实行统一规划,就地改造,自筹资金为主,互相协作,国家适当补助的办法,逐步改善各族人民,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的居住条件。第三十
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积极发展交通、邮电事业,加强城乡和边远山区道路及邮电通讯网的建设。
乡村公路、林区公路,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提倡自建、自养、自用。同时,积极扶持发展民间运输
力量,促进物资交流。
第三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充分利用水力、煤炭资源,大力发展能源建设事业。
第四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加强环境保护事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自治县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
第四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泸沽湖的保护和管理,并制定规划,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事业。
第四章 自治县的财政管理
第四十二条 自治县的财政是国家的一级地方财政。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有依法管理本县财政的自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自治县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的,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第四十三条 对国家安排的各项专用资金和临时性补助款项,任何部门不得扣减、截留、挪用或顶替自治县的正常预算收入。
民族机动金应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和教育事业。
第四十四条 自治县的财政管理,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严格执行财政纪律。要提高各项投资的效益,对造成严重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行政的或法律的责任。
第四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应逐年增加用于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经费,教育经费增长的比例应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的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第四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制定财政预算时,逐步增加对山区的林业、畜牧、交通、能源、水利及智力开发的投资。
第四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外,对属于自治县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征收和从税收上加以照顾的,可以征税、减税或者免税,并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五章 自治县的文化建设
第四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自主地管理本县的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电影、卫生和体育事业。第五
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第五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分阶段的实施九年制
义务教育,加快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办好职业中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并采取切实措施,扫除青、壮年中的文盲和半文盲。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助学和集资办学。
第五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在经济困难,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山区、江边河谷区,继续采取寄宿制、半寄宿制、助学金、奖学金和免费入学等特殊措施,发展农村小学,办好民族中学。
在不通晓汉语的农村小学,可以实行双语教学。
对通晓彝文、傈僳文、藏文的学生,在自治县县范围内,纳入统考,计入总分。干部、职工掌握少数民族语文程度在评定职称中,可作为相应外语水平看待。要在全县各族人民中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五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办好教师进修学校,并采取轮训、送外培训、鼓励在职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第五十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倡导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努力从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对长期从事民族教育的优秀工作者,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五十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档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事业。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各民族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开展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编写地方志。
自治县人民政府积极推广彝文、傈僳文、藏文。
努力开展城镇、农村业余文艺演出活动,活跃人民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十六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机构,充实科研设备。面向山区、面向农村,积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努力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广大劳动者分别进行适用技术、企业管理和当家理财培训,同时鼓励机关、农村、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种适用性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培养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提高劳动者素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建设需要,积极引进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待遇从优。自治
县的自治机关对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振兴各项事业有显著成果和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五十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制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逐年增加投资,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条件。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巩固和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网,加强对高寒、边远山区卫生所(室)的建设,允许个人行医。禁止利用封建迷信,诈骗钱财,危害人民健康。
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医务人员。搜集、整理民间医药资料,开展民族医药的应用和研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常识,改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对动物、植物的检疫、防疫工作,严防各种疫病的传入。第五十八条 自治县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第五十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现代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步改善城乡体育设施,培养体育人才,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增强各族人民体质。第六章 自治县内的民族关系
第六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县内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各族人民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促进各民族相互友爱,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同心同德建设宁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第六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帮助自治县内聚居的其他少数民族建立民族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照顾自治县内散居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自治县的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教育本地区内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关心和帮助人口较少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六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
第六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本着友好、团结、互助的精神,处理好与友邻县的关系。
第六十四条 每年9月20日为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纪念日,每年9月定为自治县民族团结月。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应当受到尊重,按各族人民的自愿方式举行活动。
在自治县成立纪念日和各民族主要传统节日活动中,应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 兄弟情谊。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按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本条例的修改应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本条例的解释权属于自
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性法规(类别)Y(采用标识)1(级别)
第二篇:禄劝彝族苗族自治2017年地方财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17年地方财政 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2月8 日在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自治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稳中求进,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努力抓收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使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94418万元,比上年增收2781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一般公共预
大政府债券置换力度,化解政府性债务,全年政府债券置换3批共计29450万元。盘活存量资金17740万元,集中投入民生事业、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
(四)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深入推进各项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提升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目前,全县除12个乡镇5家县级预算单位因脱贫攻坚和其他特殊情况外,其余80家预算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8个财政专户,已全部归口国库集中管理。同时,出台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关于深化改革预算编审体系实施方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信息公开,提高财政资金透明度。做好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重大专项资金的公开公示工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五)全力保障脱贫攻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统筹安排整合使用财政资金,确保财政资金高效运行。2017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5.72亿元。其中:中央和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04亿元,各级行业部门投入20.08亿元,对口帮扶投入0.85亿元,融资贷款投入2.75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42亿元,统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47亿元、产业发展1.36亿元、民生改善12.59亿元。针对“两不愁三保障”保障任务,一是
安排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县级配套资金202万元,争取上级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资金775万元。二是通过设立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1500万元,按照1:10比例撬动银行贷款,引导鼓励银行加大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产业链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三是设立教育扶贫基金3200万元,县域内高中阶段农村学生实现“三免一补”。四是设立大病救助和慢性病救助基金各1000万元,农村群众大病、慢性病得到及时救助。五是与县农信社签订《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C、D级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合作协议》,全力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贷款,统筹安排用于全县C、D级农村危房改造,补足缺口资金,为顺利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提供资金保障。六是千方百计组织融资,用于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保障。
(六)不断强化财政监管。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严格审批程序,强化资金监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县级回补报账制及各行业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把好专项扶贫资金投向,筑牢上级监督、部门监督、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和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大扶贫资金监管,通过各乡镇(街道)定期自查,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目督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定期和不定期抽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和延伸审计,成立扶贫资金专项检
万元,增长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5000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293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196591万元增加48702万元,增长24.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895万元。
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测算,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2452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088万元、返还性收入783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2142万元、财力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07万元、调入资金7410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585万元),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293万元,年底实现收支平衡。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5000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895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54105万元,年底实现收支平衡。
四、2018年财政工作要点
(一)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加强改善调控功能。密切跟踪和准确把握经济走势,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灵活运用奖补、贴息、债券、政府采购等政策和资源,引导撬动民间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转型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改善财政收入质量,巩固做实收入成果,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二)更加注重责任和落实,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加强分析
研判,掌握重点税源变动趋势,完善税源管控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拓展缴费渠道,进一步规范征管行为;进一步完善财税考核机制,落实收入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做到定任务、定目标,奖惩措施到位,加强协税互税,全力以赴组织收入。一是紧抓增收契机,组织实施土地节余指标完成交易,实现指标流转收益最大化,完成我县75000万元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二是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存量资金进行清查盘点,对其闲置资产进行相应处置,确保实现其他收入20000万元及时足额缴库,加快财政资金的流通速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针对财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早预研预判,尽可能减少各项政策调整对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更加注重统筹和整合,集中保障脱贫攻坚。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财政扶贫机制,整合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和扶持就业等政策资金,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宜居农房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补助。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预算全口径大统筹,所有非税收入实行预算统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大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的力度。二是推进预算编审体系改革,把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着力巩固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成果;加大各类
(八)更加注重科学精细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能。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扩大绩效目标覆盖范围,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收益管理机制,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深化财政平台一体化信息系统应用,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强化会计中介机构管理,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政府投融资管理,建立完善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逐步形成管理规范、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举债偿债机制;加大预算监督力度,完善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制度,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的日常监督。
(九)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解决,发挥好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强化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机制,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努力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认真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财政文化建设,用财政系统优良传统教育干
部、引导干部、激励干部,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改革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石林彝族自治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定稿)
石岗镇“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关于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镇建设战略部署,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办字[2017])6号)和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办字[2017])16号)文件精神,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17年8月15日开始,开展“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将“保文保卫”成果向农村延伸,以问题为导向,以农村“脏乱差”整治为重点,坚持对标看齐、靶向精准,坚持全民动员、三级联动,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坚持建管并重、长效管理,全面完成“一年有变化”目标任务,迅速改善我镇农村环境面貌和提升总体形象,努力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绿色石岗”,为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二、工作重点
围绕我镇道路、村庄、生活垃圾等整治,组织开展十个专项行动,确保全镇农村面貌显著改观、旅游环境持续改善、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着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一)“五道沿线”专项整治。对全镇范围内的国道(高铁高速)、省道、县道、乡道(街道)、村道五级道路沿线,全面开展治违、治乱、治污、治路、治理五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道路沿线洁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改善公路沿线环境面貌,全力实现“交通畅通、整洁有序、生态优美、出行安全”目标。
1、拆除乡道以上道路两侧违章建筑、蓝皮屋,整治废品垃圾、杂物等乱堆乱放问题。(牵头领导:熊振卫;牵头单位:镇城管中队,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2、清理乡道以上道路两侧和房屋门前僵尸车辆,规范农村车辆停放。(牵头领导:杨峰;牵头单位:流湖中队,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3、因地制宜开展景观提升工程,重点是国家省市公路、铁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打造舒朗、大气、生态形象展示。(牵头领导:魏荣盛;牵头单位:镇林业工作站,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4、整治街道、村道环境面貌。清理街道“十乱”,卫生整洁,管理规范,文明有序;清理村道杂物,路面干净,交通畅通。(牵头领导:魏荣盛、熊振卫;牵头单位:镇城管中队、镇清运公司,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二)农村村庄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等突出问题,按照“三拆一改一保护”原则,进行村庄整治。“三拆”,即违章建设和影响村庄规划的危旧房、土坯房要无条件拆除,因灾倒塌和只剩残垣断壁的半边房要无条件拆除,旱厕、危旧(土坯)牲畜栏舍及杂
房和其他无人居住且无保留价值的土坯房、危旧房要无条件拆除;“一改”,即对有人居住又符合规划的危旧房进行改造(拆旧建新或维修加固);“一保护”,即属文物保护单位和有保留价值的旧祠堂、古建筑要进行修缮保护。同时,针对拆除旧房后可能对群众造成一时生产生活困难的情况,如:家禽家畜的过渡性圈养、寿木的存放等,由所在村“两委”先帮助群众妥善解决好实际问题,再进行拆除,使群众拆得安心、住得放心。对清理出来的空地,按照“权属不变、界限不变”的原则,因地制宜,建成“三园”(菜园、花园、果园)。(牵头领导:熊振卫,牵头单位:镇新村办、镇文广站,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三)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实行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构建长效保洁监督体系,全面清除存量垃圾,确保道路干净整洁无污迹。(牵头领导:魏荣盛,牵头单位:镇清运公司,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四)水体污染专项整治。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加快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场建设,做到“一乡一场”,结合新农村建设“七改三网”,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以“河长制”为统领,全面清理河道漂浮垃圾,对河流小溪、水库山塘存在劣V类水质,采取工程治理、生物链自我净化、减少污染等举措,保护水环境,确保“一湖清水”。(牵头领导:毛元昭,牵头单位:镇水务站,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五)净空净土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企业排放不达标或偷排,治理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和堆场扬尘等“四尘”,做到施工现场100%封闭、建筑垃圾及渣土100%密闭运输、裸露场地和土方堆场100%覆盖。治理 “三烟”(餐饮油烟、烧烤油烟、垃圾焚烧浓烟)。(牵头领导:熊振卫;牵头单位:镇城管中队、镇村建所;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六)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以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按照绿色有机循环理念,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科学利用和处理废旧农药包装、地膜等农田废弃物,加快推进畜禽类污收集体系建设和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中心建设,认真落实畜禽养殖“三区”规划,进一步依法依规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专项整治,确保田间地头没有农药空瓶、农药包装袋等农资废弃物乱扔现象,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镇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镇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实现根本性好转,非法采沙、滥采乱挖、乱倒垃圾基本遏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实现全镇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治理。(牵头领导:毛元昭;牵头单位:镇农综站;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七)“三沿六镇”坟墓专项整治。针对全区“三沿六镇”(沿铁路、公路、河道两侧和风景名胜镇,自然保护镇,文
物保护镇,规划建设镇,水源保护镇、农田保护镇)范围内乱埋乱葬进行整治,凡“三沿六镇”内的现有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纪念价值的予以保留外,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治。杜绝“三沿六镇”可视范围内新建坟墓。通过整治“三沿六镇”可视范围内乱埋乱葬现象,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整洁卫生、规范有序、宜游宜居的城乡环境。(牵头领导:阮小斌;牵头单位:镇民政所;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八)烧结实心砖厂专项整治。按照《江西省促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坚决遏制非法生产黏土砖,城镇内生产黏土砖砖厂予以取缔关闭,对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烧结实心砖厂进行限期整治改造,先停产整顿,在规定期限内达到环保要求,取得相关许可,经镇政府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使全镇所有烧结实心砖厂实现“七个确保”:确保安全第一、确保依法有序开采、确保植被保护和有效恢复、确保生态环境不污染不破坏、确保水土保持不流失、确保各项税收足额征缴到位、确保与矿镇周边群众和谐相处。(牵头领导:熊振卫;牵头单位:区国土中心所、经管站;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九)城乡户外广告清理专项整治。本着统一规划、布局合理、视觉通畅、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重点对集镇、国省镇道等户外广告(含店招)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彻底改变户外广告设置“脏、乱、差”的面貌,形成“设置有序、科学布局、设计精美、形式新颖、品味高尚、发布规范”的户外广告新格局。对侵占绿地或遮挡绿化景观,影响建筑物形象和风格,妨碍交通安全的、国道、省道公路沿线未经审批非法设置的、以及虽然审批但不符合要求的非公路标志标牌的、未按有关规定审批或未经审批擅自设置的、以及其它设置不合理的户外广告等,必须重新审批,规范设置。(牵头领导:熊振卫、马力;牵头单位:镇城管中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山分局;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十)乡风文明提升专项整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入开展以“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实施“环境卫生整治、繁荣农村文化、陈规陋俗整治、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家风建设、群众自治提升”六大行动,形成“尚勤劳、重孝道、守规矩、讲卫生”的文明乡风。(牵头领导:邹步晖、马力;牵头单位:镇文广站;责任单位:各村、长征社区、居委会)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召开动员大会,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村、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及职责。广泛宣传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11 月30日)
1、摸底排查阶段。(2017年9月15日至2017年9月30日)以村和各单位为主体,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列出问题
清单,建立台帐,9月30日前把问题台帐报整改牵头单位。
2、集中整治阶段(2017年10月8日至2017年10月30日)。各牵头单位和各村对照自查自纠排查出来的问题清单,组织实施集中整治,落实销帐制度,完成一项,销帐一项,直到全部整治到位为止。
3、全面整治阶段(2017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各牵头单位按照各自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分别组织开展综合整治,指导、督促各村落实各项整治任务,确保11月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镇里将对各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组织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将纳入到对村绩效考核中。各村要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在分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建立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巩固综合整治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压实责任。镇党委、政府成立指挥部,区挂点领导为总负责、党委书记为总指挥。各牵头单位要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对村的督查指导,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清单管理制,建立整改台账,并将每个问题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各村、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逐级强化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全民参与。各村要在交通显要位置设置醒目的综合整治公益广告,通过简报等形式,宣传综合整
治工作动态,设立宣传栏、黑板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深人民群众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理解,拓宽人民群众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渠道,创新人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方式,不断丰富综合整治工作内涵,形成人人关心综合整治、支持综合整治、参与综合整治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督办,完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督查评比、考核通报、约谈诫勉机制。镇农村环境整治指挥部通过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采取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在集中整治期,加密调度),进一步强化日常督查检查力度。我镇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分级巡查督察制度,做到“村监督,镇巡查,区督查”。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按时反馈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的,或对治理工作不作为、进展迟缓的反面典型,采取通报批评、逐级约谈督办、查究问责等方式,鞭策后进。
第四篇:社区自治
充分发挥居委会主体作用 推动社区自治和谐发展
东门街道社会事务科周玲玲
社区自治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其深入开展面临严峻形势。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的领导机构,是居民自治的主心骨,但在社区自治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居委会在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位”“越位”等现象,也使得社区新生自治组织发展困难重重。如何更好地发挥居委会的主体作用,促进辖区居民积极参与,整体推动社区自治工作再上台阶成为当前社区自治工作面临的新型课题,本文试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有所愿”:培育家园意识,增强社区自治归属感
民主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社区民主自治需要群众的参与,需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社区居委会都要把加强对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看成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民主建设的氛围。
针对社区居民多年形成的“小区”概念,对社区认同感不足,对居委会工作不配合不主动的现状,社区应从强化居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入手,加大教育宣传广度和深度,提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使社区自治建设的宗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踊跃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事务,如组织开展新春茶话会、党员活动日等,加强与社区党员、群众的沟通,听取他们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督促广大群众从“要我自治”转变为“我要自治”。
东门街道翠园居委会在选举产生后,召开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加强 1
对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居民认识到社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社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建设好社区就是建设好自己的家,鼓励大家把社区看成是与自己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与社区同呼吸共命运,自觉投入社区建设,主动为社区的发展尽心尽力,社区的事才能办好。同时,定期召开居委会工作会议,检讨成效,邀请部分居民参与,对近期发生、发现的民生问题进行讨论,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难题,让大多数居民体会到更多实惠。充分让居民在小区建设、管理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发挥积极参与,积极支持、认真做好推动小区整体稳妥和健康的发展。居民的社区自治归属感不断提升,并热衷参与社区的自我管理。
二、“有所为”:改善基础民生,凸显社区自治务实性
在社区自治工作推进过程中,居委会要时刻摆正自身位置,充分利用街道以及社区工作站搭建的有力平台,借助部分社会资源,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切实抓好当前民生民本问题,逐步改善辖区居民生活。
广泛沟通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一是当好社区居民的“调解员”。社区居民每当有烦心事,都会主动寻求居委会帮助,居委会要尽力给予协助解决;二是当好社区居民的“走访客”。居委会成员要经常走访慰问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对有特别困难的居民,及时反映有关部门,协助其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三是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知心人”。居委会除了时刻关心辖区居民,尤其是孤寡老人的身体健康之外,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联系辖区医院以及社康中心,提供医疗服务,建立动态档案,为部分重点关注人员建立健康档案。
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综合管理。积极引导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构建
业委会平台,积极探索并寻求建立以居委会为主导,整合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等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构,集中力量妥善处理不稳定因素,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探讨治安守护岗管理模式,成立由居民骨干组成的义务巡逻队,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东门街道书院街七号院,因历史原因一度无人管理,2005年初,居委会牵头组织动员,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举产生全面负责小区事务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得到居民的充分肯定;成立由居民党员组成的“党员议事会”,创新民主自治和居民自治,将社区警务室、物业管理处及义工、党员志愿者这些社区里的活跃力量整合起来,一起推动包括社区基础建设、安全生产、邻里互助等各个方面在内的社区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党群组织、社区工作站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区民主化治理模式。另外,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义工队伍的积极作用,为社区居民服务。近年来,社区义工队伍不断壮大,服务的内容和对象不断拓宽,形成了“社工带领义工,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与义工”的良性机制,社区义工主要由本辖区的党员、居民、学生、低保户等人员组成,义工服务全面、覆盖广泛。除此之外,社区义工还会服务市、区举行的各类大型活动,为活动提供后勤服务。不断发挥着扶困助弱、弘扬社会新风的独特作用。
三、“有所乐”:繁荣社区文化,扩大社区自治共享面
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居民家园生活。社区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多了,性情得到陶冶,邻里间矛盾就相对少了,对社区的认同感也就增强了。使得居民之间能更好的深入了解,营造和谐的社区自治氛围,促使社区居民的齐心协力。
东门街道湖容居委会利用文化公园大家乐舞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举办乒乓球比赛、健身活动、迎新春文艺表演等。发动社区文娱分子房丽云等组织10几支文体队伍,并申请到3万多元的经费,经常带领居民在文化公园开展文娱健身活动。同时湖容太极队参加“庆祝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健身气功比赛”还荣获金奖;老干太极队在第四届武术演练大会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从而进一步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增进居民间的交流。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使得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同时也加强了社区居民的集体荣誉感。
四、“有所获”:总结成败得失,充实社区自治续动力
社区自治建设不断走向新的高度,但是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社区自治发展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为社区自治建设提供新的源动力。
理顺组织关系。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服务社区的理念,转变政府职能,为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准确划分好居委会、街道、各职能部门应当承担的工作职责,确保各方面工作职责落实到位。形成三者之间职责明确,职权明晰,分工协作,管理到位的工作合力,同时,要加强对居委会工作的指导,积极改善居委会的工作条件。
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居委会的角色认知,改革居委会干部编制系统,促进社区居委会干部工作思路彻底向服务社会转变,以促进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和社区工作的科学性,还原社区居委会真正的角色。
夯实物质基础。社区居委会要增强“三自”功能,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必须有经济实力作为物质保障,这样才能
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因此,在经费来源上应采取“财政支持、费随事转、社会赞助、社区自筹”等多个渠道筹集建设经费。
加强信息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街道与居委会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务管理、事务办理、服务受理运作方式网格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各部门要将工作责任、工作重心落实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进一步拓展社区信息服务的功能。要建立健全居委会工作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居委会的工作,引导居委会开展自治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居委会建设。
加强社区自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作用,并不断寻求多方位,立体化的工作思路,从而促进社区自治建设和谐发展。
第五篇:自治总结
洪山殿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
洪山殿镇计生办 王永清
双峰县洪山殿镇共有4.76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9434人,近几年来,在上级计划生育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应对综合改革的形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初步形成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良好工作局面,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供组织保证。
配齐配强村级计生工作队伍是提高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的前提条件。几年来,我镇高度重视村级计生工作网络建设,把能否承担起计生工作的担子,基层计生工作网络是否健全,党员和干部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村党支部、村委会、村计生协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级班子。在换届选举中,我们把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能否积极参与计生工作作为推举候选人的重要依据,对计生工作开展好的给予保护,对违反计生或计生工作抓得不好的给予否决。2004至2005年村级换届中,计生部门积极参与,组织、民政等部门严把候选人的计生审核关,有3名村计生专干被劝退,有2名村支两委候选人因违反计生被否决。
二是优化村级计生工作队伍。全面推行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聘任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服务计划生育工作的能力。从2004年开始,对村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实行定额补助,今年又对村计生专干全部实行工资统发,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统发50%,做到人员精干,待遇落实,职责明确。
三是把计生工作网络巩固在村民小组。全镇469个村民小组共选配462位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把计生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
二、着力夯实基础,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
为进一步下移工作重心,推行村民自治,我镇把夯实村级工作基础,促进平衡发展放在首位。
一是抓思想到位。通过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村计生专干、村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培训班,统一思想认识,让大家明确开展村民自治是计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基层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群众满意率的重要途径,让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有新的提高,从而为推行村民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004年,有26个村主动申报村民自治,今年,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全面铺开,至8月底,全镇41个村已有39个依法制定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二是抓后进转化。建立“后进村”整改制度,对班子薄弱、计生底子不清、管理水平差的村实行重点管理,按“一年甩后进、二年上水平、三年创先进”的要求,狠抓后进村的转化,促进全镇计生工作平衡发展。2005年,连续两年被列为“重管”的大旗村,村党支部书记被撤职,村计生专干被劝退。
三是抓打假治水。对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从严追究责任,2004年,镇里对隐瞒村民违法生育的某村党支部书记予以“取消„十佳村干部‟资格,收回荣誉证书,收回奖金,通报全镇”的处理,有效治理了计划生育工作环境。
四是抓责任落实。建立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的计生工作责任机制,签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工作职责和经济奖惩措施。2004年底,对8个村民自治示范村和8个村民自治合格村进行表彰奖励,对5个出现违法生育多孩、违法生育漏报的村实行责任追究,有2名村干部受到党纪处分,35名负有管理责任的镇、村相关责任人受到经济处理。
三、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依法有序推行。
我镇把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镇里制定了《关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意见》、《关于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补充规定》,印发了《村级计生协会工作考核办法》,对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作出全面的规划、安排,把村民自治工作创造性地结合于“十佳村干部”评比、平安村创建、协会日常工作活动之中,使村民自治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为确保村民自治工作依法、有序扎实推进,镇里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采用抓典型促后进的办法,通过召开现场督战会、请先进典型介绍经验等办法,促进工作平衡发展。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对各责任区、村的计生工作进行季度考核时,都把村民自治作为重要内容,较好地推动了村民自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四、采取综合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关键在于千方百计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利益导向和提供优质服务为载体,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加大政策推动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鼓励和稳定计划生育户的守法行为,从而让群众思想上要求计划生育,行动上支持村民自治。一是把优质服务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近年来,我镇切实加强镇服务所和村服务室建设,投入35万元创建省级示范服务所,改善村级服务室硬件设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育龄群众身心健康得到了切实维护,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得到提高。2004年7月,我们邀请县计生技术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妇科病查治,共接诊育龄妇女551人,查出妇科病患者216人,其中子宫肌瘤3人,内分泌紊乱21人,各种妇科炎症患者192人,使这些对象及时得到合理治疗,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2005年9月,镇计生协会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组织会员募集资金7350元,为34个村49个两女计生家庭解决了小孩上学的燃眉之急。柞子村计生协会发动会员建立了花卉苗木基地,建立了协会会长、理事联系计生贫困户制度,近几年来,该村共有18户贫困家庭在协会的帮助下脱贫致富。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机制。镇里对独生子女户、两女户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包括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补助两女户养老保险费、设立“女孩成才奖学金”、重点扶持计生家庭等。各村也纷纷拟定对计划生育户的优待措施:柞子村对两女家庭的小孩实行全免费入学;永忠村对积极主动参加孕情监测的育龄妇女每次补助5元,为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两女户,投保一份500元的养老保险;前塘村对计生协理事实行风险工资,每月60元与工作业绩挂钩。其他各村也纷纷响应,据统计,共有35个村对两女户补助养老保险费;23个村对自愿放弃再生育的家庭给予奖励;20个村规定了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待措施;13个村对两女户的小孩补助学费;9个村对及时落实孕检和节育措施的夫妇进行补助或奖励。
通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推行,村级班子成员、计生专干、计生协会抓计生工作的自觉性普遍提高,村民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群众参与计生管理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村级民主决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镇计生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一个以“两委负总责,协会为骨干,村民搞自治,群众做主人”的新的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我镇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尚有差距。下阶段,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增强村民自治的生命力,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扎实地推向新的水平。
一、完善网络,进一步构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崭新平台 一是组织机构要到位。镇里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村里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并且配强配齐镇村计生协会工作班子,选配好村级计划生育信息联络员,健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格局。
二是工作网络要到位。对计生协会会员进行重新摸底登记,把那些热心计生公益事业的种养能手,致富先锋和计划生育志愿者吸收为新会员,同时,对会员实行考核评比,每年评选优秀会员,发给奖金或纪念品。
三是阵地建设要到位。不断完善村人口学校、村计生协会、村服务室“三位一体”服务阵地,健全协会活动栏、政策宣传栏、村务公开栏,为计生优质服务的开展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
四是制度建设要到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例会制度、会员联系制度和评比表彰制度等。将会员小组活动落到实处,对计划生育信息实行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机制。镇里每年对村民自治工作和协会工作进行考核,评选出村民自治示范村、村民自治合格村和优秀村级协会,并给予奖励。
二、以人为本,进一步营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良好氛围
一是上情下达,强化思想认识。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结村民自治工作情况。以成功创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契机,不断更新观念,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全力以赴打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品牌。
二是精心策划,强化宣传教育。镇里将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形式,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在开展集中式宣传活动的同时,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计划生育模范户”评选,继续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继续宣讲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好处和自治方法,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率,使宣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人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浓厚氛围。
三、权责挂钩,进一步促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运行
一是进一步打造“阳光计生”,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设立计生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村民的婚育、节育情况,计划生育奖励处罚情况及举报奖励办法等。对计生协会员,通过发放会员联系卡的形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每月一次信息反馈,每季度一次情况碰头,年终一次总结评比,并兑现奖罚措施;有条件的村每年从村集体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计生村民自治的开展和表彰奖励。二是进一步打造“民本计生”,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在落实计划生育户法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督促各村执行好村民自治章程,落实业已公布的优侍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打造“诚信计生”,逐步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在开展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把宣传教育、结对帮扶、解决困难有效结合,使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的生活水平在总体上不低于违法生育家庭,更好地落实“四自”功能作用。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总结
来源:考试大
2007/8/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
三、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依法有序推行。
我镇把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镇里制定了《关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意见》、《关于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补充规定》,印发了《村级计生协会工作考核办法》,对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作出全面的规划、安排,把村民自治工作创造性地结合于“十佳村干部”评比、平安村创建、协会日常工作活动之中,使村民自治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为确保村民自治工作依法、有序扎实推进,镇里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采用抓典型促后进的办法,通过召开现场督战会、请先进典型介绍经验等办法,促进工作平衡发展。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对各责任区、村的计生工作进行季度考核时,都把村民自治作为重要内容,较好地推动了村民自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四、采取综合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关键在于千方百计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利益导向和提供优质服务为载体,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加大政策推动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鼓励和稳定计划生育户的守法行为,从而让群众思想上要求计划生育,行动上支持村民自治。
一是把优质服务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近年来,我镇切实加强镇服务所和村服务室建设,投入35万元创建省级示范服务所,改善村级服务室硬件设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育龄群众身心健康得到了切实维护,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得到提高。2004年7月,我们邀请县计生技术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妇科病查治,共接诊育龄妇女551人,查出妇科病患者216人,其中子宫肌瘤3人,内分泌紊乱21人,各种妇科炎症患者192人,使这些对象及时得到合理治疗,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2005年9月,镇计生协会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组织会员募集资金7350元,为34个村49个两女计生家庭解决了小孩上学的燃眉之急。柞子村计生协会发动会员建立了花卉苗木基地,建立了协会会长、理事联系计生贫困户制度,近几年来,该村共有18户贫困家庭在协会的帮助下脱贫致富。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机制。镇里对独生子女户、两女户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包括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补助两女户养老保险费、设立“女孩成才奖学金”、重点扶持计生家庭等。各村也纷纷拟定对计划生育户的优待措施:柞子村对两女家庭的小孩实行全免费入学;永忠村对积极主动参加孕情监测的育龄妇女每次补助5元,为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两女户,投保一份500元的养老保险;前塘村对计生协理事实行风险工资,每月60元与工作业绩挂钩。其他各村也纷纷响应,据统计,共有35个村对两女户补助养老保险费;23个村对自愿放弃再生育的家庭给予奖励;20个村规定了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待措施;13个村对两女户的小孩补助学费;9个村对及时落实孕检和节育措施的夫妇进行补助或奖励。
通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推行,村级班子成员、计生专干、计生协会抓计生工作的自觉性普遍提高,村民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群众参与计生管理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村级民主决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镇计生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一个以“两委负总责,协会为骨干,村民搞自治,群众做主人”的新的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我镇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尚有差距。下阶段,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增强村民自治的生命力,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扎实地推向新的水平。
一、完善网络,进一步构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崭新平台
一是组织机构要到位。镇里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村里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并且配强配齐镇村计生协会工作班子,选配好村级计划生育信息联络员,健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格局。
二是工作网络要到位。对计生协会会员进行重新摸底登记,把那些热心计生公益事业的种养能手,致富先锋和计划生育志愿者吸收为新会员,同时,对会员实行考核评比,每年评选优秀会员,发给奖金或纪念品。
三是阵地建设要到位。不断完善村人口学校、村计生协会、村服务室“三位一体”服务阵地,健全协会活动栏、政策宣传栏、村务公开栏,为计生优质服务的开展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
四是制度建设要到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例会制度、会员联系制度和评比表彰制度等。将会员小组活动落到实处,对计划生育信息实行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机制。镇里每年对村民自治工作和协会工作进行考核,评选出村民自治示范村、村民自治合格村和优秀村级协会,并给予奖励。
二、以人为本,进一步营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良好氛围
一是上情下达,强化思想认识。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结村民自治工作情况。以成功创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契机,不断更新观念,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全力以赴打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品牌。
二是精心策划,强化宣传教育。镇里将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形式,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在开展集中式宣传活动的同时,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计划生育模范户”评选,继续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继续宣讲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好处和自治方法,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率,使宣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人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浓厚氛围。
三、权责挂钩,进一步促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运行
一是进一步打造“阳光计生”,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设立计生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村民的婚育、节育情况,计划生育奖励处罚情况及举报奖励办法等。对计生协会员,通过发放会员联系卡的形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每月一次信息反馈,每季度一次情况碰头,年终一次总结评比,并兑现奖罚措施;有条件的村每年从村集体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计生村民自治的开展和表彰奖励。
二是进一步打造“民本计生”,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在落实计划生育户法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督促各村执行好村民自治章程,落实业已公布的优侍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打造“诚信计生”,逐步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在开展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把宣传教育、结对帮扶、解决困难有效结合,使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的生活水平在总体上不低于违法生育家庭,更好地落实“四自”功能作用。来源:考试大-公开选拨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