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民生警务”保障民生幸福工程的思考
以“民生警务”保障民生幸福工程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1-11-02 作者: 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更是实施“八项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警务工作作为政府工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把握民生主题,牢固确立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幸福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导向。
一、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打造“民生警务”的初步实践
纵观三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围绕“民生警务”,作了初步的探索实践,主要是实施了“四个工程”:
(一)实施爱民工程。走访零距离。先后组织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领导干部集中上门走访、迎接评议机关和开门评警等活动,累计投入警力6万人次,走访企事业单位3.8万余家、群众26万余户,为困难群众捐款315万元,征求意见建议90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800余件。2010年度全市评议机关,我局列政府部门一组第六位,较2009年度提升2位,比2008年度提升17位。三年间,市局“评议机关”排名由倒数第二上升到中下,再由中下跃升到中上,实现三年三级跳。恳谈面对面。2010年,创新“警民恳谈日”活动,在全省公安门户网站首创“局长与网友”专栏,推出“网上警民恳谈室”,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和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网络与网民“键对键”恳谈,提供网上、网下咨询服务2.2万次。对“警民恳谈日”活动中征求的意见建议,市局专门下发整改方案,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确保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二)实施安民工程。平安安民。积极推行“破小案”机制,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的入户盗窃、盗窃电动车等侵财性案件,适时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作为社会治安“晴雨表”的命案、两抢、八类案件数比“十五”末分别下降了30%、75.8%、36.6%,2011年27起命案保持全破。2009年“打击假币”、2010年“打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考核全省第一。和谐安民。2009年,牵头制定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全面启动“和谐安民工程”,建立五大体系,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技防入户47万户,新增监控探头1.5万个。其中老小区、城中村安防设施改造惠及15万户家庭近50万人,警情下降65%。2010年省综治委全委会首次在非省会城市召开,与会代表重点视察了“和谐安民工程”建设情况。我市见义勇为基金总量1.9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累计颁发奖金843万元。
(三)实施便民工程。窗口便民。在全市率先设立行政服务处,并整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率先研发应用“窗口服务评价系统”,设立“首席代表”和“一号窗口”,行政服务事项集中度达94.7%;实现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年办件量突破百万。网上便民。2008年开通“网上公安局”,实现115个服务事项网上下载、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在全省率先开通“交通违法在线缴费”、“二代身份证遗失、损坏补领”等业务,已办理5万余笔。建成全省服务项目最多、功能最强大的“网上车管所”,全面实现网上办理补换驾驶证、行驶证、体检交表、补考约考等多项业务。开通“平安常州”官方博客(微博)群,新浪微博粉丝数超50万,腾讯微博粉丝数超91万。今年4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专题介绍我局积极推进“全警触网”,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交通畅通便民。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交通管理连续3年保持国家“A类一等”管理水平,常州建设交通“不堵城市”经验成为全国样本。2010年12月全国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大会在天津召开,时任市长王伟成应邀出席并介绍常州建设“不堵城市”经验。
(四)实施利民工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相继推出《“改进作风、创优服务、惠及民生”新八项措施》、《服务企业规范二十条》、《服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十项措施》等创新举措80余项,取消收费项目13个,为企业减负近2000万元。设立“服务企业工作办公室”,实行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与星级企业挂钩联系制度。组织“三个一”活动,三年来走访企业1.5万家(次),征询意见和建议近6000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1500余件,企业满意率达100%。破获涉企案件1500余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4亿元。
二、“民生警务”在民生幸福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稳控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在加快崛起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反华势力对我防范遏制明显加重,利用信息科技内外勾联聚合,对我渗透破坏。各种可以和难以预料的社会风险明显增多,犯罪的涉众化、智能化、职业化、网络化、复合化特征更加突出。我国有2亿多流动人口、4亿多网民、8亿多手机用户,互联网日益成为传播各种思潮、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阵地。推进民生警务,能够最大限度集聚民心、民智、民力,理顺完善机制体制,推进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常州。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如不能更好的保障民生,从民生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力量和情感支持,单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通过扎实开展民生警务,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形成公安工作强大的群众基础。从常州警方对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稳妥解决,到“平安常州”公安微博广受群众追捧,全市公安机关看到了民生警务对于保障民生幸福的强大生命力、广泛影响力和持久原动力。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视民生,关心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公安机关把“民生幸福”作为警务活动的核心理念,把民情、民意作为警务工作的“晴雨表”、“指挥棒”,通过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密切警民间的血肉联系。
三、“民生警务”为民生幸福工程打造坚实保障
(一)坚持党政领导,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公安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置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正是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关注保障民生,做了大量惠及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常州警方适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实施了“和谐安民工程”、“交通畅通工程”,真正把民生警务工作上升为“党政工程”、“民心工程”,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才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保障、服务民生,实现民生警务效能最大化。
(二)坚持专群结合,实现警务活动社会化。现阶段,警务活动社会化是我国警察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民生警务实践中实现警务活动社会化,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机关绩效的标准,更注重对公共利益、民主价值和社会公平的考评。要发挥公安机关“专群工作”的优势,调动群众参与警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提供破案线索、防范漏洞等信息,实现警务工作的前置。同时,针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我局积极推进“全警触网”,争当“网络潮人”、实时“网络互动”、建成“网络集群”,着力构建互动型网络群众工作新机制,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
(三)坚持打防互动,实现警务发展集约化。我们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推进民生警务的基础工程,坚持“少发案、多破案”,做强专业队伍、明确打防职责,提高核心战斗力和攻坚克难能力,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正确处理打与防、破大案与破小案的关系,以“打现行、破积案、抓逃犯”为主线,在严厉打击严重犯罪活动的同时,加大对入户盗窃、盗窃“三车”、电信诈骗等民生“小案”的侦办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把社区警务作为公安机关打造民生警务品牌的主战场,充分发挥社区警务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前沿的作用,将社区警务植根于民生,又服务于民生。
(四)坚持服管相长,实现警务工作人性化。要坚持服务在前、管在其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摈弃生搬硬套、按部就班的做法,工作方式讲究灵活多变,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我们积极探索并推行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实行“警务室+租赁中心”、“警务室+物业公司”和“舍长制管理”等管理模式,已实施的小区居住人员对服务管理满意率达100%。要拓宽服务的途径,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为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深化“网上公安局”建设。要经常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通过网上、网下“警民恳谈”,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
(五)坚持公平正义,实现警务执法规范化。实施民生警务,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公安机关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公安机关文明执法的要求;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公安机关执法行为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因此,要着力在提升执法公信力上下功夫,一是学好法,要通过执法培训、岗位练兵、跟班轮训、网上学法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二是用好法,要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对法律负责的理念,公平正义执法;三是会用法,继续推行“说理式执法”,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六)坚持严优并重,实现警察队伍职业化。打造民生警务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队伍,离不开一支敢打硬仗、敢创一流的队伍。我局各级干部和广大民警主动创新思维,牢固树立“民生警务”理念,大力弘扬“进取、阳光、人本”常州公安文化精神,普遍增强敏感、敏锐、敏捷“三敏”意识,认真践行“高标准、严纪律、快节奏、强素质、求实效”的“局训”精神,在思想深处打牢了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意识。同时,尊重民警的主体地位,发挥民警的主体作用,在工作导向、制度设计等方面更好地向基层倾斜,创新“警营恳谈”形式,激发队伍生机活力,努力构建和谐警营。
第二篇:评论员文章民生幸福工程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增进全市人民福祉
——七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
古往今来,尽管对幸福的感受各有不同,但幸福从来都是人们热切盼望并孜孜追求的。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幸福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任务,呼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传递了浓浓的民生情怀,更彰显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建设幸福宿州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以增进全市人民福祉为目的,全面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将民生幸福工程建设成惠及全市640万人民的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幸福不是无源之水。衣食住行医教娱等,每一项幸福指数都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我们必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实现五年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使广大群众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生活得更舒适、更多彩。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工程。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创业是民生的活水源头。必须把就业创业放在民生幸福的优先位置,扩大就业创业岗位,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建设集岗位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帮扶、创业扶持为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激发全民就业创业热情,形成推动宿州加速崛起的强大动力。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经济运行的调节器。必须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形成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教育公平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努力实现“教育资源优质、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特色明显、教育质量满意”的目标,形成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卫生健康工程。民生幸福,提升健康水平是重中之重。必须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健康体系。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安居宜居工程。安居才能乐业。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群众关注的居住环境改善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抓好城乡危旧房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群众住房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平安祥和工程。群众安全感提升,是一个地方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匡扶社会正气,打击黑恶势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健全高效的公共安全体系,使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建设幸福宿州,要大力实施和谐村居工程。和谐村居建设是幸福宿州的题中之义。必须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全过程,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一定是最有凝聚力、向心力,深藏势能、蓄势待发的城市。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拼搏,共同绘就宿州科学发展、民生幸福的美丽画卷!
第三篇:民生幸福工程总结
“民生幸福工程”工作总结
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八项工程”方案和项目编排的要求,按照区政府“八项工程”任务分解要求,我局在7月初制定了“民生幸福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民生幸福工程”领导小组。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大力推进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执法队伍建设,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监管,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安全发展。现将近期“民生幸福工程”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展安全生产“送知识、送法规、送服务”进社区活动。
社区是群众的聚居区和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安全隐患多、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监管薄弱的特点。针对当前社区安全工作实际,我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计划利用半年时间,通过录像、课件教学及文艺演出等形式,对社区干部及群众较为全面地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印制一批通俗易懂的宣传教材进行发放。
根据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将区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的“送知识、送法规、送服务进社区”活动进行分解,从今
年7月份至年底,按每月上、中、下旬分解任务,主要包括到社区调研及准备宣教活动资料、文艺演出、宣传家庭用电用气及午季防火安全、夏季防雷击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利用每月区安委会例会的时间,分析评讲上月的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拿出改进意见,进行活动分析总结,确保工作按计划与进度保质保量落实到位。同时,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与社区群众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议,认真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二是抓好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区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以6个具有行业(领域)特点的非法违法行为为重点,以5种具有共性的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安委会综合协调职能,与公安、工商、消防、国土、水务、建设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以更加严密的组织方式、更加有力的打击措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坚决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了3家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班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是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
加强企业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是确保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管理制度等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是民生幸福工程之源。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作业行为,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是从根本上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是民生幸福的保证。区安监局成立了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协调领导小组,要求每个办事处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高质量的完成培训任务。
第四篇:民生工程幸福多
民生工程幸福多
坊正小学四年级
许欣怡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逐步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给人们解决了不少困难,使我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萌动着春天的气息。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以前的旧学校,教学楼十分狭窄,光线昏暗,又不美观;有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如今,我们搬进了新教学楼,十分宽敞,房子也不漏水了,可以和政府的办公楼相媲美。
美术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校园进行了绿化建设,种着人见人爱的桂花树、四季常青的柏树。那方方正正的大草坪绿草如茵。操场上,一个个崭新的乒乓球台,一副副新颖的篮球架,一件件锻炼器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为老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前年,学校又为留守儿童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方便。学校图书室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那里,成百上千、琳琅满目的图书让我们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有了新天地。让我们把作业中那沉闷的心情抛到九霄云外,让我们轻轻松松地抛开一天的烦恼、不愉快,尽情地享受那充满乐趣的知识乐园,尽情畅游在那五彩缤纷的知识海洋中。这些都来自于党的“民生工程”的好政策,让我们得到了实惠,我们应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民生工程”这一好政策,不仅在学校中,而且在我们家中也有许多变化。人们通过辛勤地劳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改变了。
从前,房子大多是矮小拥挤的,现在人们有钱了,家家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人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又开始向小康迈进了。如今,已将近一半的农民在城市买了住房,住进了城市。就拿我们桐城市来说吧:目前东部新城正在建设,新八中已经落成,2018年秋将投入使用,桐城师专、市医院正在新区建设,老城区面貌也焕然一新,高铁即将通车…,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今后在党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灿烂,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将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篇:民生幸福
埇桥区着眼民生 打造幸福家园
近年来,我区围绕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抓好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真正让群众拥有幸福家园。
第一,在民生工程建设上: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增收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住房难”等六难问题,重点实施就业服务“全覆盖、零盲点”工程,扩大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覆盖面,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等,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第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一是抓文化事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抓环境治理。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打造生态埇桥、美丽乡村。三是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确保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一是完善平台。整合区长热线、民声热线等便民服务热线,充分发挥区政府门户网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五位一体”办信访平台等载体服务功能,健全群众诉求快速处理机制。二是维护稳定。按照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抓实抓好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应急管理,有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做好群众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不断巩固活动成果,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群众工作制度、机制,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