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策略
摘 要:在教师 教育 中存在着代写论文对教师教育认识扭曲,教师教育投入不足与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以及重抽象 理论 教育、轻教育实践及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严重分离等 问题。确立 发展 性教师教育的思想,探究适合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师资格实施办法,拓宽教育投入来源渠道,完善相关的 法律 法规,形成良性的中小学人才聘任机制,是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策略
一、我国教师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师教育认识扭曲的问题
近几年,教师教育一直是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实施中仍然有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第一,认为教师教育不过是师范教育的一种变形,二者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有一部分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但综合大学在其中起不了什么作用;第二,师范院校按综合模式发展,而教师教育仅是其综合性的一部分,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将不被突出,教师教育将使未来的教师质量下滑;第三,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认为教师职业本身不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教师仅是一个职业而已,是否专业化并不重要;第四,专业 学习和进修只是晋级、评优的阶梯,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专业学习上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倾向,从而 影响 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师教育投入不足与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政策尚未很好落实。教师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之一,就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师教育经费依旧投入不足,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成为制约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校教学资源的相对落后,以及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教师教育将出现恶性循环的态势。例如,基层学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各项费用不能保证,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
3.重抽象理论教育、轻教育实践的问题
我国高师院校和其他综合性大学一样,非常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的科研成果大多是教育理论方面的,有关教学实践方面的论述也是一些实践原则、策略和理论建议,缺乏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师范院校也不乏教材教法方面的学者和专家,但是在学校和学科建设中一直不受重视。教授教材教法的教师大多没有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教学 内容 以教育实践理论和策略为主,师范教育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脱离,使师范生对课堂含义及学生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学生所学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实践类课程门类较少,整体性差;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将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和国外相关领域的 研究 成果与自己所教的课程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是和新课程非同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知识。目前 我国师范院校的教学实践情况是: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的机会很少,仅限于可有可无的教育见习和毕业前的实习。教育实习时间短,仅一两个月左右,且普遍地不受重视;部分学校甚至对实习生采取“自主实习”的政策,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4.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严重分离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直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培养由师范院校承担,在职教师培训由地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部分师范院校承担。多年以来,由于我国大多数省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缺口较大,因而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承担教师职后培训的同时,也承担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由于 经济 利益的驱使,形成了教师教育中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学院等教师培训机构成为职前学历教育场所,淡化了这些在职培训机构的正常职能。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工作基本完成,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开始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但由于培训者的科研能力和高校教师比较相对较低,培训大多是经验交流式的。他们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论提升。虽然这几年高师院校也在不断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科研和师范教学又是偏重理论和策略性的,对课改教学实践研究比较淡漠,因此师范生对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兴趣也不十分强烈。目前学历教育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非学历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师范院校提供的职前教育与教师的职后发展没有统合。
为加快新教师的成长,许多国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入职教育制度,但我国缺乏入职教育这个重要环节,没有形成完善的 科学 的入职教育制度。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为了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分离的状况,构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入职教育制度,实现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运营机制。
二、解决我国教师教育存在问题的策略
1.确立发展性教师教育的思想和机制,走出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误区
第一,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是 社会 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教育是发展性的,师范教育是终结性的,终结性与发展性是相互联系的; 现代 教师教育不仅由师范院校来承担,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高校也可以参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同时师范院校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教师教育,也同样可以参与其他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第二,目前正在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个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众多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广泛参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已露端倪。开放的实质和目的是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应当是开放的,既可在师范院校完成,也可在其他高校完成,同时也可以在高校的指导下通过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完成。第三,在目前高等教育综合化、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师范院校首先要按大学的 规律 和模式来办,大学的综合功能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是唯一的功能。第四,师范院校走向综合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院校在办学中,如果不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可能滑坡,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师范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明显的特色,而且又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因此,在走向综合的过程当中保持和加强已有的特色,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1]。第五,教师职务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具有较深厚的某门基础学科知识只是当好教师的部分前提和基础,执业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 理学 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策略,执业还需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化是国际化潮流,不可阻挡。只有实现教师专业化,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自身才有辉煌的未来。
第二篇:叙利亚问题及我国应采取立场浅析
叙利亚问题及我国应采取立场浅析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导火索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尔·阿萨德及其政府面临执政危机。自2011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政府与民众发生的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一、经济原因
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大部分进口自中东地区。叙利亚频临地中海,地中海是世界上重要重要的石油运输航线之一,南北美和西北欧重要的石油进口航线,进一步巩固对地中海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控制海上生命线可以进一步维护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政治原因
1、叙利亚问题其实也是以美国为首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
在美国眼中,大马士革和德黑兰像是“双城记”,是中东坚定反美的最后堡垒,而且二者也是反美盟友。如今,美国已在国际上组建了对这两国“最严厉”的制裁联盟,两国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国内经济、社会、政治危机,都自顾不暇。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一并解决伊叙难题的最佳时机,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背后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而在俄罗斯眼里,局势却恰恰相反。叙利亚和伊朗是俄罗斯在中东为数不多的盟友。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独联体以外唯一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如今也是退无可退,必须对西方发出强硬信号。如果在这个时候顶不住压力而放弃大马士革,那伊朗政权倒台也将是迟早的事,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将会受到最严重的排挤。所以俄罗斯力挺叙利亚现政府以维护自身利益。
2、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巴以冲突不断,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一直是反美的中坚力量。而美国与以色列一直抨击巴沙尔领导下的叙利亚是真主党、哈马斯等恐怖军事组织的真正后台和支持者。巴沙尔还被认为是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之死的实际策划者,但巴沙尔却予以否认。巴沙尔反对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拉克可战争。因此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政府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
三、宗教原因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是为了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2011年11月27日阿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并于11月中旬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
阿拉伯国家联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特阿拉伯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在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什叶派、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其中逊尼派是人数最多的教派其次就是什叶派。)
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局面。
四、地缘政治原因
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所以,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
五、社会历史矛盾的长期积淀
1、阿萨德家族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的政权,对阿萨德家族政权不满的抱怨一直存在,反对派一直在叙国内活动。
2、叙利亚在黎巴嫩影响力巨大,1998年黎巴嫩总统拉胡德上台,巴沙尔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问题,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对叙利亚怀恨已久。
3、巴沙尔本人痛恨贪腐在还未在政府任职之前就倡导过打击贪腐的运动,其中,自1987年开始执政的前总理祖阿比在2000年3月被开除。他在两个月后因为不愿面对贪污调查而自杀身亡。因此巴沙尔在国内政坛树敌太多。
4、沙尔当政之初承诺将在叙利亚进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善。
5、党派教派淋漓各种利益交织复杂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中东动荡的最新火药桶;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首先,就叙利亚国内来说,是叙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叙利亚问题由来的主因与核心,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如以逊尼派为大的沙特阿拉伯,与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均想借叙利亚问题牵制并压倒对方。再次,是大国,尤其是美国与俄罗斯,围绕传统“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
六、我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应采取的态度及策略
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牵制美国的战略东移,制衡美国在中东的势力,同时为了避免叙利亚国内动荡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在扮演积极的、建设性的角色。中国在叙问题上主张的核心就是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呼吁叙各派政治力量通过政治对话和和平方式来解决叙内部纷争,实现和解,反对外部干涉和制裁。
就在西方加大对叙利亚问题干涉力度的同时,中国仍然没有放弃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努力。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等官员多次与叙利亚各派进行广泛接触、调解,实地了解叙利亚局势的真实情况和叙各派的真实意图,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中国希望各方先停止暴力,马上进入谈判,缓和内部冲突,修改宪法,然后举行大选,和平的解决问题,避免地区持续动荡带来平民的大量伤亡,维护地区的和平。
2013年10月9日
第三篇: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扼要:
通过揭示笔者所接触到的国有企业暴露出来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方面的问题,结合笔者在课程学习中领会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并参考其它相关材料,剖析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一、引言
概要介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指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于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和作用。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策略概述
三、国企人力资源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在国家经济社会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或者说国企固有的弊端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国企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尤其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国企改革还停留在三项制度改革的层面,忽视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导致国企人力资源始终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削弱了国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一)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未能实施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或者说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只是停留在嘴上,即使制定了也未能得到常态化实施,导致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无从谈起。
(二)工作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缺少系统化的岗位设计、工作设计,未能有效建立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即使有专业公司进行了设计,也未能得到持续优化和有效实施。导致后续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等方面的系列问题。
(三)员工招聘选拨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选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选拔机制存在根深蒂固的毛病。国企的主要管理者大多数是行政任命,没有采用经理人选拔机制,导致国企管理者的任用很随意,水平参差不齐;干部去行政化改革未能彻底实施,官僚主义严重;员工招聘和选拔存在论资排辈、任人唯亲、裙带关系;面试和评价走过场。
(四)培训与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培训与开发是长期投资,是系统工程,但是国企大多数不重视员工培训,投入有限,根本原因在于国企管理者只关注眼前利益,需要立竿见影;操作层面上,培训没有做到有针对性,没有充分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只是按管理者要求搞几个项目,走过场了事。
(五)薪酬福利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尽管国有企业的薪酬整体水平处于中上水平,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国企管理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不对等,普通员工薪酬与管理层差距过大,导致国企薪酬对内不公平。
(六)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点:国企普遍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高绩效管理方法,在绩效管理上没有关注关键绩效指标,在绩效考核上停留在人为评价之上,严重阻碍了企业管理绩效的提升。
四、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重点环节)
要点:针对国企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规划、招募、开发、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人力资源规划
要点:切实贯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确定自身的人力资源规划,确保人力资源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二)工作设计
要点:建立岗位素质(胜任力)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人类招聘与选拨标准,真正做到选用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建立人才竞争优势。
(三)招聘与选拔
要点:采用市场化机制,招聘和选拔职业经理人,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步伐,避免行政任命。以内部选拨为主、外部招聘为辅,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合理选拨、晋升。
(四)培训与开发
要点:加大培训与开发力度,基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员工与 2
企业需求,制定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与开发课程,帮助员工提供岗位技能。
(五)薪酬福利
要点: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特征,制定企业的薪酬策略;要基于业绩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分配体系,让能力强、贡献大、忠诚度高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回报。要确保企业薪酬福利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六)绩效管理
要点:基于KPI关键绩效指标,建立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高层领导要采用述职报告制度,中基层员工采用季度绩效考评制度,操作层员工采用月度测评制度。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和晋升挂钩。
五、结论
要点: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国有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有效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许多的弊端,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优势,进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第四篇:我国教育就业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2.我国教育就业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改变我国教育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
一、学科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本专业学生把高校、研究院所作为就业首选,其培训
目标也就是为高校的高层管理输送人才,但高校辅导员职位已接近饱和,教学、科研硕、博生才有胜任;进企业无优势可言,进企业搞管理有对应的企业管理专业,搞技术有大批的工科毕业生;目前,本专业毕业生瞄准了政治部门,但公务员的竞争之激烈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对口单位人满为患,不对口单位无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教育经济和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可见一斑。
二、重理论轻实践。本专业属于文科性质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问题研究方法的探讨,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用人单位更青睐于有更强实际操作能力,能很快适应就业职位的人才。
三、学生自身问题。
1、就业观念单一,期待值高。部分学生一味的想往高校挤,往政府、事业单位挤,总
希望找到一个稳定,工资又可观的工作。但高校、政府、事业单位的需求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在大量扩招的背景下,毕业生的起薪越来越低,也造成了部分毕业生错过一些前景较好的工作。
2、资历低,无法进入理想工作单位。高校、研究所等机构需高学历才能胜任,对于大
多学生而言,再花三年、五年,甚至七年来完成硕士、博士的学历,从年龄、婚恋、家庭、社会压力等方面都是无法承受的。
3、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大多本专业学生都认识到对口就业困难,不对口的就业显得
迷茫,所以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很模糊,平时努力的方向性不强,这势必增加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学科建设;
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四、加强职业规划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在就读期间努力的方向
五、学生自己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变化。
第五篇:我国快递业的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我国快递业的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随着中国快递市场的全面开放,以DHL、FedEx、UPS、TNT为首的国际快递巨头带着雄厚的资本、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进军我国快递市场,在我国快递业国际市场上占据了60%的份额。我国快递业的突出特点是,起点低,发展快,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处于起点阶段,呈现出“制约因素,发展潜力,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见表2。中国快递市场向外资企业全面开放之后,外资快递以增资扩股、兼并收购等方式,正在走向合资控股或独立经营,中国快递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挑战与抉择。基于我国快递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快递业发展既面临着不错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从整个快递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管理水平低,品牌建设力度欠缺。我国的物流快递企业,尤其是民营物流快递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战略眼光,没有强烈的品牌观念。主要体现在:一是经营和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国内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将眼光局限于自己势力范围内的短期利益,普遍缺少长期发展规划,很少制定与业务相关的服务和营销战略等。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我国国内的本土物流快递企业起点较低,不仅体现在行业的准入门槛上,经营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也有诸多弊端。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虽然实务经验较多,但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缺乏系统专业的管理知识。
(2)技术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国外的快递公司都在努力扩大业务,基本实现了 “次晨达/隔夜服务”,但国内的多数快递企业还尚未实现这一点。主要原因有:没有足够的飞机;没有形成规模化运转中心;没有足够的资金和IT技术支持。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快递只是出卖苦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各快递公司在招收业务员时,对收派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基本条件是热悉城市交通路况,有摩托车驾驶执照,自备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有的快递公司对员工只进行简单的培训,根本达不到从业的要求,有的快递公司甚至根本不进行入职前的培训,随招随用,使得快递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
(3)快件延误率偏高。快件延误是当下消费者投诉最多的问题。由于资金实力的限制,一般中小型民企无力建立起自己的空中物流航线,只能依赖其它航空公司。这是制约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瓶颈。为提高运能,顺丰速运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而其它如申通、圆通等企业暂时还只能借助国内其它航空公司的货运航线。此外,目前多数快递企业的城市投递车还没有合法地位,是影响快递速度的又一重要原因。导致快递成“慢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快递分派人员的疏忽或业务水平的不足而出现的错投,使得快件在途中迂回辗转,这同时又涉及到快递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根据我国快递行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对策
(1)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象征,不仅可以在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时对其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快递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树立一面旗帜、培养客户忠诚度的有力武器。以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代表顺丰速运为例,其工作人员统一的着装、标准化的快递包装、次日达或隔日达的高质量运送等使其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良好的口碑。顺丰速运能做到如此,靠的是树立诚信服务理念和构建优质服务体系。无论是在手续的办理上、货物的运输包装上,还是在售后服务环节上都追求高效率,重视客户的要求。依靠服务的规范化和差异化,顺丰速运已成为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领跑者。
(2)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快递企业的低准入门槛不应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民营快递企业应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对于丢件、错投等事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旦发生就要严查责任人;从上到下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上门服务的收派员。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对于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业务员,要做到事无巨细,特别注意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问题,给客户以虚心热情的良好印象。另外,把好从业人员的素质关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适时提高员工的招聘标准,通过业务和技能培训建立高水平的快递从业队伍。
(3)加大网点建设和设备升级力度。对于中小规模的民营快递企业而言,扩大网点数量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必经环节。同时,科技的发展已经使人们对快递企业提出了更高更人性化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众多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国际公司如DHL、UPS等,国内民营公司如顺丰、圆通等,均已大力推行这一项目,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快递业务单数据上传、查询的即时、无缝化,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