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文化师考试大纲
高级企业文化师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 企业文化调研与诊断
一、准确把握行业特点、政策导向及外部环境
1、企业外部环境:①经济环境②技术环境③政治和法律环境④社会和文化环境
2、经济环境:①市场环境②宏观经济环境③税收环境(也是法律环境)
3、政治和法律环境属上层建筑
二、掌握企业内部状况
4、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应把握以下四类指标: ①反映企业收益水平的指标 ②反映企业资产质量的指标 ③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指标 ④反映企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指标
5、反映企业收益水平的指标 ①企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率 ②企业资产总报酬率(企业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额)③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④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⑤利息支付倍数(利息前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净额)
6、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①变现能力②增值能力
7、影响员工行为的三种力量: ①外在经济力量②内在激励③信念和价值观
8、员工价值观包括:①社会价值观②生活价值观
9、工作价值观:即员工关于工作行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等价值判断体系
10、工作价值观由:①工作行为评价因素②组织集体观念③个人要求因素三个方面构成
11、马克斯。韦伯在某组织理论中指出,“人的信仰、传统习惯和道德观念”等思想因素也是行为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并冠以传统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手段。
12、当前员工工作价值取向上的差异:①企业性差异②年龄性差异③素质性差异
13、调研计划原则:①全面仔细②把握重点③严谨科学
14、调研人员应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其座右铭:寻找事物的本来面目,说出事物的本来面目
15、企业文化调研时机分为:①一般调研时机②特殊调研时机
16、一般调研时机:①年度性②阶段性③随机性
年度性调研:调查了解当前企业员工思想状况和本年度企业文化计划执行情况
研究分析工作成果及存在问题,为第二年工作计划做准备。阶段性调研:针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决策者提出调研活力,利用外脑、聘请专家。
17、特殊时机:对调研时间性要求强,充分利用时间,同时要根据调研活动进行适当调整,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企业战略发生重大调整②企业危机出现③企业领导人更换时④原有企业文化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时
18调研的基本方法:①访谈、②座谈、③调研问卷、④观察法
19、调研推进步骤:①收集有关情况、②加工整理素材、③分析研究素材
20、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方向、策略和实施步骤作出的长远、系统和全面的规划(企业使命、愿景)
21、企业战略包括:①总体战略②竞争战略③智能战略
22、企业总体战略包括:①集中经营战略②多元化经营战略
23、竞争战略包括:①成本领先战略②差别化战略③市场控制战略
24、决策:为使未来行动优化或至少达到某种程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组织实施的过程。
25、按决策问题的作用范围分为:①战略决策②战术决策③业务决策
26、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①定型决策②风险决策③非确定性决策
27、按决策的方法:①定性决策②定量决策
定性决策是依靠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判断能力做出决策。定量决策是可以根据具体数据资料,运用一定决策方法,通过数字计算得出的结果。
28、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①程序化决策②非程序化决策 29、29、程序化决策:处理例行问题的决策。
29、程序化决策:处理例行问题的决策。30、非程序化决策:处理例外问题的决策。
31、计划工作性质:①目的性②首要性③普遍性④效率性⑤创新性
32、计划工作总是先于其他管理的首要职能。
33、计划的两大特征是:①面向未来②面向行动
34、孔茨和韦理克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①宗旨②目标③战略④政策⑤程度⑥规则⑦规划⑧预算
35、计划工作原理:
限定因素原理:尽可能的找出和解决限定性和策略性的原因 许诺原理: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 灵活性原理:目标的弹性 改变航道理论:实施弹性
36、审定调研计划基本要素:
①议题或目的②研究对象③文献回顾④测量⑤资料收集方法⑥分析⑦时间表⑧经费
37、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
1、职责:制定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的方向及战略,指导建设工作、指导审定企业文化工作机构
工作方针、措施的决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顺利进行。构成:总经理、副总经理、各中层部门经理和部分优秀员工组成。① 委员会的最高职位由总经理兼任 ② 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各部门的经理,特别是吸收一些相关的关键部门 ③ 借助“外脑”学者、专家进入企业 委员会的主要工作
①确定企业文化建设宗旨②制定原则③调研④工作目标作出规定、指示⑤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38、调研经费落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费的获取②资金占用情况③活动运营成本分析
39、调研活动的经费管理中,需坚持以下原则 ①适度原则②真实原则③效益原则 40、调研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①说明调研目的②调研内容和工具⒆调研地点和时间④调研方法
41、沟通的途径:①口头②文字③通讯/音频/视频
42、对企业文化调研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的测量指标,4个内容维度。①企业文化现状②员工社会价值观③员工行为取向④员工企业价值观
43、企业的文化状况测量指标:
①员工凝聚力②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③企业形象④企业制度及其执行⑤沟通渠道⑥管理水平⑦人际关系⑧培训机会⑨文化娱乐生活
44、测量员工社会价值观的指标
①利益观②进取心③竞争意识④自我意识⑤理想追求⑥集体观念⑦独立性
45、员工企业价值观
①员工的工作动机②工作满意度③对企业发展关心程度④工作责任 感和主动性⑤对企业的忠实度及自豪感
47、①企业目前的物质环境(物质层)
硬件设备、生产经营环境、产品质量、信誉品牌、生活设施、文化设施 ②企业价值观(精神层)
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企业整体面貌(如员工士气、管理人员素质、对外形象和表现社会事物、公益活动)
48、企业文化调研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全面性③动态性④规范性⑮系统思考⑥适度性⑦整体性⑧共生性。
49、企业文化诊断方法 ①比较性②综合性③价值诊断
50、价值链分析法: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力和相互关系。
51、力量分析法:组织中存在良种力量,即推动变革的力量和阻碍变革的力量。
52、帕累托原则分析法(80/20法则):既定情形红有80%的要素通常应规因于这些因素的所有原因中的20%,通常还表示为少量因素,投入和时间对最终结果产生非常大影响。53、53、反映企业成员素质的客观指标
主要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在本企业工资时间、现任职务。
54、反映企业成员一般价值观的指标
①个人独立意识和奋斗精神。②对工作意义的理念。③对工作稳定的重视程度。④对自己所在企业社会地位及个人晋升的重视程度。⑤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组织的偏好。
55、企业成员关于企业的观念、主要测度
①对技术及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②对管理及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③对企业目标的认识④理性评价企业的程度⑤从情感出发评价企业的程度⑥理性的对待企业中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程度⑦从情感和人道主义出发评价企业中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的程度。⑧对企业内外部竞争关系的接受程度⑨对个人与企业关系的理解⑩对企业内个人之间及部门之间差距的可接受程度。
56、企业成员对企业状况的评价测度 企业横向沟通状况、企业纵向沟通状况、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企业机构设置状况的评价、对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评价、对企业知名度的评价、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对企业的喜爱程度。
57、企业文化调研诊断报告的特点 ①写实性②针对性③逻辑性
58、报告格式: ①标题②正文③附录
正文: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附录:问卷、图表、参考文献
59、企业文化调研诊断报告包括三大部分: ①企业文化调研诊断与评价②企业文化现状诊断与评价 ③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60、对调研结果惊醒决策分析的方法: ①德尔菲法②电子会议法③头脑风暴法
1、德尔菲法特点:①匿名性②多次反馈③统计性
2、电子会议法:优点:匿名、诚实、快速
3、头脑风暴法:群体决策、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 案
61、落实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①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 ②对员工进行培训 ③领导者身体力行 ④ 建立激励机制
62、企业文化测评四个基本概念 ①测量尺度 ②信度 ③效度 ④常模
1、测量尺度的种类
① 名义尺度②顺序尺度③等距尺度④比例尺度
2、等距尺度是一组有连续性、单位相等的数值
3、比例尺度具有等距尺度的全部特征、而且有“真正零点”
4、一般来说,物理特征是测量(如重量、长度等)比较可能采用比例尺度
5、效度是指根据测量结果推论变量特征的适合性。
6、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可靠性。一般而言,一个测量工具的信度 至少应在0.70以上才称得上可靠。
7、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信度太低的测量工具,就不可能具有 适当的效度。
8、常模:企业所属群体的平均水平。
第二章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第一节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制定 61、企业文化建设包括:
①企业文化建设与相关环境因素。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发展环境分析、竞争力分析等。② 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 ③ 企业文化发展目标
④ 企业长远发展、调整重点与实施计划 ⑤ 企业文化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⑥ 需要包括的其他内容
62、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在程度和时间上提出具体要求,四个方面构成了企业文化基本结构,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成就。
63、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其构成要素:①企业远景目标②实施目标和任务③企业经营管理理念④职工行为规范⑤企业物质设施⑥企业形象。包括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64、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不同视角 ①从企业运营环境角度进行分析 ②企业历史沿革 ③企业领导人的经营思想 ④企业重大历史事件和转折
65、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本标准主要有 ①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 ②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注重群体性
③是否能够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处理好股东、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 ④企业文化是否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各个发展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 66、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的核心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具体来说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①企业的社会环境②企业价值观③企业精神④行为规范⑤企业宣传媒体与网络等
第一、企业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等。第二、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基石,是员工行为准则与判断是非的标准
第三、企业精神: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认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价值 观范畴)。
愿景、使命、宗旨、经营管理理念(价值观范畴)
第四、行为规范:企业员工工作生活中形成遵守的规章制度,自身修 养的要求
第五、企业的宣传媒体与网络:多维度沟通网络是企业价值观、企业 精神的“运载工具”。
企业文化战略要服从与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
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企业目标及员工的职业生涯相一致。67、企业文化建设总目标的规划原则 ①综合考察企业发展与员工的实际利益 ②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相一致 ③应具有企业自身的特色 ④应该是清晰的、可操作、可测量的
⑤ 应该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并注意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先进经验。68、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69、69、企业文化建设总目标的阶段划分与节点目标 ①物质层建设 节点目标:Ⅵ(视觉)及其规划运用
②制度层的实施 节点目标:企业制度的检讨、制定、实施和创新 ③在组织中形成一致的行为 节点目标:注重行为的趋同制度 ④企业的精神层(企业文化核心部分)节点目标: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物质的反作用 70、企业文化节点目标的标志应该是企业发展目标的阶段成果。71、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认识和分析
(1)企业的历史沿革与脉络:①企业的创立思想②企业的历史沿革与基本脉络
(2)企业领导人的经营思想:①企业创始人的基本要求,对文化有导向作用②企业历任领导人的经营思想
(3)企业重大历史事件回顾:①企业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②重大历史事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4)企业文化对管理创新的影响:①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②企业文化对管理的创新:鼓励还是阻碍管理上的创新,是衡量一种文化先进性与否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是看企业能否不断改进自身管理,发展并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
(5)企业的事业领域与文化传统:①企业自创立以来所涉足的行业领域②企业对其所立足的行业的认识③企业行业的独特性分析。
(三)对企业文化建设资源的认识和把握 72、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构成
①企业人力资源②企业财力资源③企业物理资源④企业技术资源⑤企业信息资源⑥企业管理资源⑦企业市场资源⑧企业环境资源
73、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是企业经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性资源,也是三种基本要素资源。74、企业资源的整合方式是根据企业愿景和反站战略的需要确定的,以企业文化战略为先导和基础的企业发展战略资源整合方式应该是以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为中心,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为重点,利用“软”、“硬”资源的方式进行。
75、企业文化建设年度项目的进度要有一个时间表,在项目管理上起到两个功能:一是鼓励功能,二是控制功能。76、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标准
①思想性②经济性③认可度④队伍建设⑤风险规避能力⑥应用状况能力
77、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实施方案、针对各个步骤分目标进行,主要步骤: ①要全面收集资本,对企业文化状况进行即时的跟踪、自我判断②确认企业文化建设现实与目标的差距③将目标条理化、具体化、进行认真分解,找出差距的原因④在现有文化基础上,根据企业特点,提出修正意见⑤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断重塑更新、优化发展企业文化。78、企业文化建设的长、中期及近期规划 ①企业文化建设长期规划 10年 ②中期规划 4-6年 ③近期规划 2-3年
79、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写作原则
①实事求是②语言简洁、通俗易懂③结构安排合理④贴近生活原则 80、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审核依据与原则
①方向性②人本性③效益性④适应性⑤协调性⑥可操作性
81、滚动计划法是近来年国外采用的一种新的计划编制方法,最早由前苏联提出。计划的目的,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
82、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随着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同而不同。
①一个处于初创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凝聚人心,共度难关 ②一个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应是以文化上的认同吸引各类人才。
③一个成熟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是海纳百川、尊重人的个性、团队个性,是人的个性充分发挥的阶段。
④而扩张与发展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则应是多文化的整合问题。83、年度计划制定的原则
①科学性②系统性③平衡性④可行性⑤预见性⑥指导性 84、目标管理的特征
①面向未来②系统整体管理③重视成果的管理④是自主管理 85、制定企业目标时坚持的原则
①量化原则②实效性原则③可分性原则④激励性原则 86、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发展方式
①公共关系传播②营销③消费者口头④广告等
87、企业文化建设的仪式、礼节饿仪式事是日常活动,对员工的价值观教育。①社会仪式②餐会仪式③表彰仪式④工作仪式⑤管理仪式⑥庆典仪式。88、企业文化建设视角的制度选择主要包括:
①企业领导体制选择②企业组织机构选择③企业管理制度选择(1)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2)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89、专项计划审核方法
①专家审查法②小组座谈法③头脑风暴法 90、市场观念包括:
①市场观念②竞争观念③效益观念④用户观念⑤人才观念 91、企业品牌形象的设计包括:
①产品形象②价格形象③广告形象④顾客形象⑤环境形象⑥员工形象⑦公共关系⑧企业家。
92、全体员工行为(层次)规范设计
①职业道德行为规范②办公③语言④接待⑤日常⑥安全保密
93、企业思想与行为检讨的设计 ①实时跟踪②时间与效果评估③反馈等
94、企业文化项目综合设计的指导思想 ①全面性②高显示度③目标导向型④系统性 95、企业文化项目综合设计的方法 ①内容②框架③核心内容④技术路线⑤团队
96、CIS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AEG电气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IBM公司聘请专业设计公司策划了一套完整的CIS系统,蓝色IBM标志和“IBM就是服务”的精神理念。塑造了良好形象,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电脑公司。
20世纪70年代CIS战略传入日本,率线导入的是金融业、零售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CIS的理论和方法开始进入中国,如广东的“太阳神”。
97、CIS是英文的缩写,一般直译为企业品牌行为战略或企业识别系统。CIS的结构由三个层组成:①企业理念识别M1(价值观体系)②行为识别B1(自觉行为和工作方法)③视觉识别V1(是前两个识别的外在表现)98、CIS功能作用
①信念功能②导向功能③共识功能④激励功能⑤开拓功能⑥提高广告效果、创立品牌之路 99、导入CIS设计规划及实施过程,由1-3年不等,有的长达2年,一般有以下步骤: ①需求评估阶段②企划阶段:(1)确定CIS定位(2)设计一流的形象概念③创痍发展阶段④完成导入阶段(形成识别系统制成标准化手册)⑤监督评估阶段 第三章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 第一节 企业文化宣传推广
100、所谓企业宣传推广,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向社会传播企业形象的过程。101、企业文化传播的意义
①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②为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③使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价值实现成功可能 102、企业文化传播原则
①真实性原则②宣传适度③把握时机,灵活多样 103、完善企业文化礼仪(文化宣传)
企业文化礼仪是企业成员在内外交往过程中,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礼节、礼貌、仪式和典礼等文明交往方式和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规范的企业礼貌②提倡企业礼节③讲究企业仪式④强化工作仪式⑤完善管理仪式⑥坚持表彰仪式⑦创新企业典礼 104、工作仪式(工作方式和程序)如:班前准备、工作交接、工作程序、工作结果检验等。
105所谓文化网络,是指企业中通过非正规传播渠道传播企业文化的途径。包括:①讲故事②教士③幕后题词者④传播小道消息者⑤秘书消息提供者⑥密探和小集团 106、教士(说教者、企业元老)在企业中共作用:
①传播企业价值观②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历史资料和先例③帮助遭受失败、挫折和灰心失望者找回自信。
107、企业文化外部传播渠道:是指企业组织通过正式管理手段和正规媒介向社会传递文化信息的通道。如:企业宣传广告、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企业报刊、产品展览会、大型社会活动、赞助公益事业、面向社会的服装节、啤酒节、企业文化周、企业开放日等。其中主要的对外传播渠道是CIS战略和企业公关关系。108、企业文化手册主要包括:
①序言或概述②主体部分③实体部分④附则
主体部分着重阐述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个性、特征、宗旨,是本企业文化宣言或企业文化总纲。
109、传播过程控制的原则
①增强凝聚力原则②提高竞争力原则③消极因素转换原则
110、对企业文化网络(非正式传播)的控制 ①发现文化网络各种角色,熟悉活动的潜规则②与各色人物和小团体建立友谊③抑制负面影响,协调好两种渠道的关系。111、抑制负面影响,解决以下问题
①保障正式渠道的信息畅通②积极引导员工建立各种非正式组织③引导文化网络。112、对企业礼仪传播的控制
正如《公司文化》的作者肯尼和迪尔所论,“一种公司文化以及他所体现的价值观,就像拿破仑的军队一样,如果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使之仪式化”,没有仪式,企业文化对于员工就只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113、所谓礼仪控制,就是要强化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礼仪、限制、取消腐蚀、消弱企业文化的礼仪。
114、对礼仪控制、管理,应加强以下几点:
①坚持正常工作礼仪②善于制定礼仪③设置控制礼仪和准则。
115、微软公司工作仪式轻伤、随意,因此在办公室可穿着体恤和牛仔服。IBM公司作风严谨、讲究等级,上班着装必须西服。116、宣传维护评估原则:
①目的性②引导性③针对性④可检测性⑤科学性
117、评估宣传对象接触,宣传推广效果 ①接触率②知名度
118、接触率是指接触宣传的实际人数,占所有潜在受众的比例。企业文化内部宣传推广主要通过全员培训进行,接触率、为员工参与培训率。
企业文化对外:大型机械企业产品技术,一般有固定有限客户,可用报刊的文章媒介即阅读率,家电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以家庭普通消费者为对象,选择覆盖率广的电视媒介,可用收视率来评估。
119、评估传播影响宣传推广对象的效果
可信度是衡量企业文化宣传推广效果,一般说来,知名度高的媒体,其媒体接触率越高。企业文化知名度=某地区知道某企业的受众人数/该地区的受众人数×100% 120、评估宣传推广对象对该企业文化认同的程度,有两个指标:满意度和忠实度
满意度又叫“欣赏指数” 忠实度,表示的是宣传推广文化对象接触企业文化的稳定程度。121、评估宣传推广目标,企业文化实现的程度,两个方面评价:①专家评价②综合评价 122、文化传播的特性:①社会性②目的性③创造性④互动性⑤永恒性 精神文化传播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信息交换的精神交往行为。123、不同类型的文化传播包括
①精神文化②媒体文化③形象文化④体育文化⑤服务文化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的重要性
124、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的重要性
①全员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之一(核心目标之一)②全员培训是调动员工普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③全员培训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④全员培训是企业价值理念转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⑤全员培训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125、一般对全员培训目标设置有三种: ①理念目标②行为目标③结果目标 126、全员培训原则
①全员参与原则②导向原则③层次性④效益性⑤持久性 127、审定培训计划
①培训对象是否正确②培训目标是否明确、合适③看其培训安排是否得当 128、确定培训层次
①培训的层级别②培训的职能别
对与企业中层,应偏重于企业管理新知识和理念,以便更好的理解执行高质决策方针。对于高层,应偏重与如何认识企业战略与企业使命方面的培训。培训的职能别是指在全员培训中,必须注重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129、划分培训的方法 ①讲授法②学徒法③讨论法(也称为头脑风暴法)④工作轮换⑤录象⑥情景模拟⑦案例研究⑧自学法⑨商业游戏⑩行动学习法(11)远程教育(12)计算机培训(13)在线培训 130、行动学习方法开发成本低
131、新技术培训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资金充裕,受训者分布地域相距较远,在制造业或服务业使用新技术被列为经营战略的公司,受训者的时间与培训项目的日程安排发生无法协调的冲突,受训者愿意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等。
132、无论哪个部门负责培训,都应遵循“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原则。
133、新技术培训方法有:计算机培训、光盘培训、国际互联网、内部网、远程学习、智能指导、虚拟现实。
134、企业文化培训过程分为四个步骤:①分析培训需求②制定培训计划③实施培训④评估培训结果。
135、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三个阶段是二级企业文化师的工作,高级企业文化师的职责一是要评估培训需求,二是能在培训实施中,讲授课程,三是要能评估培训效果。
140、新技术培训方法开发费用高,管理费用低 141、评估企业理念培训要求,几个方面。①确定企业理念是否达成企业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 ②确定企业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差距
③确定企业历年是否适应企业机构重组,规模缩减,权利下放和团队合作 ④通过员工对自身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注,也将发现个人追求与企业理念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也会转变成对培训的强烈要求。
142、培训效果评估: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四层次评估模型 ①反映评估 如: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 ②学习效果评估③行为评估④结果评估 143、审定企业文化培训计划包括: ①审定企业文化目标②审定培训对象③培训课程④培训教师⑤培训方法⑥培训地点、时间⑦培训预算
144、企业文化师定义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管理人员。
145、高级企业文化师职责(主要工作)
①是进行企业文化调研与诊断、制定、审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实施。②指导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阶段的衔接。③指导培训方法的落实。第三节 经营管理系统的文化创新
146、系统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这个标准是“人”,对外表现为是否达到“客户满意”,对内表现为是否以“员工为中心”、“客户满意度”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以“客户满意”为标准来对照检查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147、147、企业为什么变革?
①企业不变革,就像水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死亡②企业变革必导致文化变革(时机)③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与内、外部生存环境相适 148、企业文化变革时机: 149、企业文化变革管理 ①决策层、管理层的共同理解②相互之间的信任③视变革为培训④要有足够的时间忍耐⑤鼓励参与、提供宽容
150、企业文化变革方法
①当本企业不能提供人才支持时,引入外部人员领导变革 ②诊断文化、有计划的变革③以科技为推动力进行变革④利用文化网络带动变革⑤“水煮青蛙”式渐进变革⑥断绝后落的强迫性变革⑦解冻、全员参与变革 151、跨国公司中遇到的问题是文化冲突
152、美国人类学家欧贝格把文化冲突总结为四个阶段 ①蜜月阶段②烦躁与敌视阶段③逐渐适应阶段④双重文化阶段
153、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并购、重组的最大障碍 154、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变革的转机
155、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催化剂 156、企业文化识别
①区别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民族文化痕迹,但不等于企业文化)②区别正式规范性文化与企业文化(指国家民族文化)
③区别非正式规范性文化与企业文化(人们生活习惯、习俗、仪式等)④区别技术规范性文化与企业文化(是跨国经营或合资时,首先整合的层面)157、企业文化整合法 ①支配注入式整合(指占支配地位公司并购另一家公司,把自己的文化注入被并购的公司)②各自保留式整合(指收购与被收购公司,各自均保留文化的独特性)③融合一体式文化整合(指并购与被并购公司或合资,重建新公司,各方不分主次,而是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补充,形成新文化)④一体吸纳式文化整合(当强势受弱势冲击时,强势保持自身一体的基础上,同时吸纳弱势的文化精华,完善自己,这种方式就是一体吸纳式整合)
158、业务流程再造与传统的运行系统比较起来,有六个特点 ①把多项业务合并为一②让职工参与决策③业务流程按自然顺序进行④为同一种工作,按照不同情况分别设置若干种处理方式⑤超越企业界限、共享资源⑥减少管理成本
159、在一个典型的企业中,经营管理运行系统可分为三大块: ①采购②生产③配送 160、传统经营管理运行系统方法,可以把系统划分为:
①生产管理环节②服务管理环节③营销管理环节④人力资源管理环节 经营管理系统,企业运行系统的组织结构采用什么形式,视外部环境而定 161、外部环境三大力量向企业传统分工理论提出强大挑战 ①企业竞争②消费者③“变”(政府,政策,价格在变,生态环境在变)
162、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运行环境。企业运行系统是否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始终是企业运行袭用文化变革的原则。“以人为中心”是衡量企业运行系统文化变革的对内标准 “以人为中心”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
① 生产运作管理环节②营销管理运行环节③服务管理运行环节
163、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活动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
服务的特点:无形性、不可分性、不稳定性和不可储存性。
164、有形产品的质量、可以从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5个方面来衡量和规范。
165、服务管理运行要最大限度的让客户满意,就必须达到客户经济原则的三项指标的优秀指导数:①客户满意度②速度③差错率
166、审定的专项文化创新设计包括3个方面
①专项文化创新的含义②审定专项创新设计的内容③审定专项文化创新的程序 美国哈佛大教授熊彼得首先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得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指出,“创新“包括五中情况:
① 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167、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对远有企业文化要素的变革和改造,包括:①企业文化理念创新②企业管理模式创新③企业文化个性方面的创新 168、审定专项文化创新的内容 ①物流②信息流③资金流④人流 169、专项文化创新效果评价的方法
①运行系统前后识别测试②工作态度调查③创新后运行效益调查④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工作实况观察⑤人事记录分析
170、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类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类似。A有属性,B有属性,B有属性a结论 171、自主创新模式有三大模式:
①原始创新②集成新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172、主要创新实践: ①思维创新②产品(服务)创新③技术创新④组织与制度创新⑤管理创新⑥营销创新⑦文化创新
173、事业部式结构 采取事业部式组织形式的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效绩,前提条件是事业部经理在其部门内拥作出战术性经营决策的广泛权力。事业部是企业的一个“利润中心“ 第四章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
第五章 174、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有效性原则③可行性原则④系统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三个方面内涵 ⒈技术手段⒉基础资料和信息⒊可用性 175、企业文化评价纬度五个方面
①企业文化整体特征维度②企业文化资源状态维度③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维度④企业文化体系结构维度⑤企业文化功能作用维度 176、企业文化整体特征维度,四个类型 ①团队型②创新型③市场型④层级型
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充满活力。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
市场型企业文化特征:结果导向型企业,企业靠强调胜出,关注的长期目标是富与竞争性的活动和对可度量目标的实现。
177、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维度体系四个方面
①企业文化建设内容②企业文化建设组织③企业文化建设途径④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178、专家咨询法,又叫“德尔菲法”、“老手法”,将第一轮的赋权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进行第二轮评估。
179、层次分析法:美国T.L.萨绨教授20世纪70年代提出 180、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数,有以下步骤
①构造判断矩陈②计算单一准则下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③进行一致性检查 181、一致性检查,主要有三个指标
①一致性指标②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③一致性比例 182、企业文化评价内容至少包括:
①企业文化凝聚②企业文化作用和价值③企业文化状态④企业文化结构
183、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企业文化有以下功能: ①导向②激励③约束④资源⑤辐射功能 其中重点是文化理念体系的导向功能
184、将企业文化纳入评价内容的范围,这是结果评价将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内容,这是过程评价。
185、企业文化建设最为科学的评价方法: ①定量(对数据的分析)②定性
186、从事定性分析的人员应具备5个条件 ①有广阔而深厚的理论知识 ② 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③ 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具体情况较为了解 ④ 对企业经营管理有深入的把握 ⑤ 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187、涉及对企业文化本身质量的评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必须借助定量分析法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对涉及到对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等一部分工作内容时,必须要应用到定性分析法。
188、霍夫斯坦德的组织文化评价模型
他认为:组织文化由价值观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而实践部分由表及里又可以分为象征,英雄和仪式。189、查侍曼的组织文化评价模型
完成的OCP量表由54个测量项目组成7个维度:
① 革新性②稳定性③尊重员工④结果导向⑤注重细节⑥进取性⑦团队导向 190、人类活动的本质:包括着哪些人类行为是正确的,人的行为是主动或被动的,人是由自由一意志所支配的还是被命运所支配的,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娱乐等一系列假定。191、对事物进行测量,方法主要是: ①定量②定比③定序④定类
192、反映在测量单位或尺度上,一般有四种类型 ①名义尺度②顺序尺度③等距尺度④比例尺度
比例尺度具有等距尺度的全部特征,而且具有“真正零点”。
193、信度就是可信度,通常用它来表示测评结果的可靠性。一般测量的信度可通过信度指标a系数来表示,其系数在0.70以上。
194、评价常模,通俗的说,也就是经常出现的模型。195、评价人员的资质要求
①知识②能力③经验④综合素质⑤资质 知识要求:
⒈专业精深的企业文化知识⒉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③丰富的相关科学知识能力要求:
⑪敏锐的洞察力⑫良好沟通协调能力⑬持续的创新能力⑭较强的应变能力⑮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⑯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 综合素质:
① 科学精神②使命和责任意识③严格自律的态度
196、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时机,三个方面: ①根据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周期来确定 ② 根据企业文化建设考核的周期来确定 ③ 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工作
197、对评价资料和评价信息进行审核,可以确保资料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对资料的审核,首先对其来源进行审核,包括材料的创新性。其次对资料收集整理过程的审核,主要审核资料整理的条理性和资料取舍的合理性,最后是对资料内容的审核,包括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完整性。
198、对通过模型得出的数据的审核,四个方面: ①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否坚固
② 检验模型的案例和数据的数量是否足够 ③ 看数据之间的平衡关系和逻辑关系是否符合要求
④ 要将通过模型得出的数据要与企业文化定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看是否有明显不一致的地方。
199、审核评价报告的结构一般为4部分: ①前言部分②正文部分③附录部分④评审部分 200、报告的形式审核主要包括:语言审核,风格和版面审核。201、对评价报告的审核分析主要从以下角度评审: ①科学性②系统性③客观性④针对性⑤时效性
202、分析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联性。例BQ集团文化与企业利润关联分析 文化类型 团队型 创新型 市场型 层次型 相对系数 0.06 0.83 0.85-0.86 创新型与市场型与利润水平之间显正相关系 层次型与利润水平之间显负相关系 团队型与利润水平之间显弱相关系
203、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相关系数 0.98 0.90 0.87 0.86 0.85 0.9 0.91 0.88 导向 创新导向 进取导向 客户导向 结果导向 控制导向 长期导向 员工导向 和谐导向 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中理念的强度值发现,其与企业发展的整体竞争水平有较高的相关度,相关系数均大于0.86,尤其是创新、员工、进取导向和长期导向的作用大小,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十分密切。
204、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创新的建议和措施的内容,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文化需要发展变化的内容,这是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直接目标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调整,发展的内容,这是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第二篇:干部文化考试大纲
干部文化考试大纲
一、政治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6)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党的纲领和路线(2)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二、时事政治(1)对外政策
(2)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三、部队军事工作(1)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2)部队管理的基本原则(3)部队管理的方法(4)部队安全管理
(5)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四、部队政治工作 总队学法规、懂法规、守法规岗位练兵学习资料《政治干部共同内容》第113——320页
五、部队后勤工作
(1)部队后勤管理应遵循的原则(2)部队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
七、部队常用公文写作
八、消防专业知识 1.基础理论(1)火灾及分类
(2)不同状态物质的燃烧形式(3)燃烧类型(4)火灾发展与蔓延(5)轰燃及发生轰燃的条件
(6)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2.消防监督
(1)建筑物耐火等级及选定
(2)建筑火灾蔓延的形式及主要途径 3.灭火救援
(1)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及组训方法
(2)执勤备战职责及要求
(3)灭火与应急救援的指导思想、原则及要求(4)公安消防部队承担应急救援的职责和任务(5)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和保障要求(6)执勤战斗预案的制定
(7)供水能力和油类火灾灭火剂用量的估算方法(8)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石油化工火灾扑救
(9)跨区域救援行动的特点、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10)消防通信调度的基本程序和协同通讯的组织方法(11)大型活动消防保卫勤务及注意事项
(二)常用消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及职责(3)火场总指挥的权限(4)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2.《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19号令)(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原则及管辖分工(2)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3)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备案抽查(4)消防机构的人员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3.《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120号令)(1)消防监督检查的分工(2)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和内容(3)消防监督检查的程序
(4)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5)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的行为 4.《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第121号令)(1)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与分工(2)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管辖
(3)火灾事故调查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4)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
7.《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公通字[2009]22号)(1)执勤战备制度和战备等级(2)灭火组织指挥程序、原则(3)火场重点部位的确定及火情侦察(4)应急救援及现场安全防护(5)灭火救援总结与战评
8.《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勤务规程》(公消[2007]161号)
(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2)交通事故救援(3)建筑物垮塌事故救援(4)自然灾害事故处置(5)公共突发事件处置(6)群众遇险事件处置
9.《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公消[2009]252号)
(1)警官训练
(2)大(中)队合成训练(3)总(支)队演练 10.《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公消[2007]343号)
(1)火灾扑救(2)抢险救援(3)业务训练
第三篇: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06944
中国旅游文化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旅游文化》,张维亚、赵昭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旅游文化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各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公务人员、专业技能工作者和普通从业者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共分7章,分别介绍旅游文化概论、旅游者文化、旅游自然文化、旅游人文文化、旅游社会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等内容。本课程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力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大纲对各章的重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它的目的是:(1)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能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目的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明确命题范围,合理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本大纲在考核的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指对学过的材料的记忆和识别,是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是最低的学习水平。理解:指初步掌握材料的由来,能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概念、原理等的不同表述方法,或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等。
应用:简单应用——指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表现为用某一具体原理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一具体的原理、原则;综合应用——指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对知识间的联系有深刻理解,对理论有深入的论述或能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考生在较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特征、结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基本知识,分析旅游活动中各个领域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系,认识学习旅游文化对于从事旅游工作的意义,以适应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需要,从而胜任各相关专业的工作智能与技能需要,进而健康、文明地发展中国的旅游业。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考生应联系本人所从事或喜爱专业的实际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知识内容、基本概念。
二、考核目标
第1章旅游文化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熟悉旅游文化的特征,掌握旅游文化的主要构成,了解旅游文化的学科背景。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
(三)旅游文化的构成(四)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识记: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内涵
理解:旅游文化定义的发展
应用:根据我国旅游文化的动态,结合我国和世界旅游业发展,分析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
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
应用:试析了解旅游文化特征对从事旅游工作的有何意义
(三)旅游文化的构成识记:旅游行为、旅游消费文化、旅游地文化、旅游业文化
理解:旅游环境文化
应用:构成旅游环境文化的三大要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探讨
(四)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
识记:旅游文学、旅游伦理学
理解: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
应用: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第2章旅游者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熟悉旅游者文化的特点和类型、旅游者行为文化的模式,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旅游动机文化
(三)旅游者行为文化
(四)旅游者消费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概述
识记:旅游者文化定义、旅游者文化分类
理解:旅游者文化特征
(二)旅游动机文化
识记:旅游动机文化、旅游动机文化特点
理解:旅游动机分类、旅游动机文化背景、旅游动机文化类型
(三)旅游者行为文化
识记:旅游者行为文化定义及特征、旅游者行为文化模式
理解:旅游者行为文化影响因素、旅游者行为文化的影响
(四)旅游者消费文化
识记:旅游消费文化的特征
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旅游商品消费文化
应用:旅游者消费文化分析;分析旅游消费行为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
第3章旅游自然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旅游自然文化的价值,认识山、水、生物等自然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观念。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二)山文化
(三)水文化
(四)生物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识记:自然崇拜
理解:旅游自然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山文化
识记:山岳文化、岩溶地貌、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
(三)水文化
识记:吴越文化、水文化的类型
理解:江河文化、湖泊文化、海滨的文化价值
(四)生物文化
理解:植物文化、动物文化
第4章旅游人文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领会人文旅游的价值取向,掌握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征,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掌握与旅游相关的文学艺术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
(二)建筑文化
(三)饮食文化
(四)文学艺术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
理解: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的表现
(二)建筑文化
识记:聚落、坛庙、借景、中国园林四要素
理解:中国传统住宅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宫殿、坛庙和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园林
应用:试述中西园林建造的差异;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原则与方式
(三)饮食文化
识记:中国食文化的特点
理解:中国食文化的地域流派;酒文化;茶文化
(四)文学艺术文化
识记:《水经注》、高山流水、中国旅游文学的类别、中国旅游文学的特征
理解:艺术与旅游文化、工艺美术与旅游文化
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应怎样保护和利用古代艺术
第5章旅游社会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宗教旅游胜地、现代节庆文化、婚俗以及丧葬文化的形式。熟悉各宗教的起源及发展,中外传统节日,中国传统婚俗观念,以宗法制和官吏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以及西方主要客源国的礼仪习俗。掌握价值观对旅游的影响,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分类以及各宗教文化艺术的特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中国礼仪文化的起源。
二、考核识点
(一)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
(二)宗教文化
(三)民俗文化
(四)制度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
识记:价值观、信仰、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分类
理解: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
应用:分析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二)宗教文化
识记:宗教旅游资源的组成、基督教的节日、伊斯兰教崇拜及信奉
理解:中国的佛教、中国道教、中国伊斯兰教
应用: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学分析
(三)民俗文化
识记:民俗文化、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分类、汉族婚礼的“六礼”
理解:中西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葬礼程序及葬礼的形式
应用:现代节庆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如中国情人节——“七夕”热的文化思考
(四)制度文化
识记:宗法制、政治制度、政府体制、政党制度
理解:中国古代官吏制、国外政治制度、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应用:在旅游行为中如何体现礼仪文化
第6章旅游业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文化的构成以及发展趋势。熟悉各旅游组织及其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交通工具的各种形式及其优缺点,住宿业的各种形式以及电子旅游的各相关主体。掌握旅游行政组织的类型,旅游经营商和销售商的分工及其发展趋势,交通与旅游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组织文化
(二)旅游中介文化
(三)旅游交通文化
(四)旅游住宿文化
(五)旅游网络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组织文化
识记:旅游行政组织、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与职责、民间旅游组织
理解:中国国家旅游局的职能
(二)旅游中介文化
识记:旅游经营商
理解:旅游开发商开发旅游产品时应注意的问题、旅游经营商存在的意义、旅游销售商存在的意义、旅游经营商和销售商的分工、传统旅游销售商面临的挑战
(三)旅游交通文化
识记:旅游交通
理解:交通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四)旅游住宿文化
识记:住宿业、商务饭店、汽车旅馆
理解:住宿业的发展、住宿业类型、住宿业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五)旅游网络文化
识记:在线旅游
理解: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
第7章旅游文化环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旅游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掌握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二)生态旅游文化
(三)遗产旅游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识记: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指标
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
(二)生态旅游文化
识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理解:生态旅游繁荣的原因
应用:生态旅游文化开发原则与开发模式
(三)遗产旅游文化
识记:遗产旅游的定义及特征
理解: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
应用:遗产旅游文化与遗产原真性的关系、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模式
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一、填空题:
按照著名宗教人类学家史拜洛教授的观点,人类的宗教信仰大体上有三项重要的功能,即生存功能、整合功能和()。认知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唐人陆羽所写的()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茶叶为主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历史、栽培、采摘、烹制等作了详细的论述。C
A 茶书B 茶录C 茶经D 茶典
三、多选题;
佛教四大名山是()。ABDE
A 五台山B 普陀山C 嵩山D 九华山E 峨眉山
四、名词解释:
旅游动机文化:就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部驱动力的文化现象。
五、简答题:
简述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及职责
答: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间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旅游数据,定期向成员国提供统计资料、研究报告,制定国际性旅游公约、宣言、规则、范本,研究全球旅游政策。
六、论述题:
试述旅游文化的内涵
答: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含义(1)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2)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3)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旅游文化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旅游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而且即使是在旅游文化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5)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多样性;(6)资源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七、案例分析题
九寨沟、黄龙景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九寨沟、黄龙景区和保护区内的原始林区及迹地新林区尽管都比较好,两区经营者确实在认真保护环境,但景区水位下降,景区的优美日益退化,长海、五彩池、熊猫海与火花海的水位已分别比同期下降1.96米、0.34米、1.03米和3.83米。黄龙的“龙背鎏金瀑”过去水波涟涟,现在因毫无瀑布遮掩而“裸胸露脊”了。“以水为魂”的两景区出现如此退化,原因就在于景区周围地带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破坏严重。(资料来源:于代松:《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与绿色营销》,载《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11))
该案例反映了可持续旅游文化的何种特点?
答:系统观特点。可持续发展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看成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因子构成的复合系统。局部的持续,最终是非持续的。
第四篇:2018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接案
1.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2.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二)预估
1.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2.预估的基本步骤
(三)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四)介入
1.介入的分类
2.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五)评估
1.评估的目的 2.评估的方法
3.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六)结案
1.结案的任务
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的特点及需要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四、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五、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特点及需要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六、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残疾人的特点及需要(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七、矫正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八、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九、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一、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二、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三、医务社会工作(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18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发布!
考试内容
一、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一)社会工作的内涵 1.社会工作的目标 2.社会工作的功能 3.社会工作的要素
(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4.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三)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2.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2.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基本处理原则(三)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2.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二)人生发展阶段
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个案工作方法(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2.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二)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三)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五、小组工作方法(一)小组工作的类型(二)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2.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三)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四)小组工作的常用技巧
六、社区工作方法(一)社区工作的目标(二)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2.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3.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三)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四)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
七、社会工作行政(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三)社会服务机构的志愿者管理(四)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五)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内容
八、社会工作研究
(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二)具体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2.个案研究方法
九、社会政策与法规
(一)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二)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三)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四)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
(五)婚姻法中有关结婚、家庭关系、离婚及救助措施 的规定(六)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中有关低保对象及低保待遇申请、审批、发放程序的规定2.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中有关救助对象及救助形式的规定
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中有关救助对象、救助形式及内容的规定(七)劳动就业政策法规
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工 资的规定2.失业保险政策法规中有关保险金领取和停止领取条 件、领取期限及监督管理的规定
3.工伤保险政策法规中有关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 4.劳动争议处理政策法规中有关劳动争议的处理范 围、处理机构、处理程序的规定(八)医疗保障政策法规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法规中有关覆盖范围、缴费办法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规定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法规中有关筹资标准、资金 使用与管理的规定
(九)加强社区治理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 1.加强社区治理的政策法规 2.人民调解的政策法规 3.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 编辑推荐:
2018年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时间及入口 2018社会工作师考试报考指南一点通
第五篇:注册测绘师考试大纲
<一>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试大纲
一、测绘法律法规考试合本要求
1.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绘资质管理的规定、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以及《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资质分级标准》。确认从事测绘活动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的合法性和所从事测绘活动的合法性。确认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有关测绘资质管理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2.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绘执业资格的规定以及《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确认测绘执业资格的合法性和注册测绘师义务的履行情况。确认从事测绘活动的合法性,井分析界定有关注律责任。
3.根据测绘法中有关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的规定。以及《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确认外国人来华从事测绘活动的合法性。确认与外国人合资合作测绘的合法性和履行义务的情况,正确处理涉外测绘活动的有关问题。井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4.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绘作业证件的规定以及《测绘作业证管理规定》,确认测绘作业证的合法性和测绘作业证持有人员义务的履行情况。
5.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绘项目的规定。以及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和测绘收费的有关规定。确认测绘项目招标投标,承包发包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况。确认测绘合同的合法性。并分析界定有关
法律责任。
6.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的规定。以及《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管理办法》 确认测绘项目采用的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重力基准)和测绘系统(包括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重力测量系统)的合法性。以及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7.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以及《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确认测绘活动中采用的规范、标准的合法性。根据计量法以及《测绘计量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确认测绘计量检定人员资格和计量检定机构的合法性确认测绘活动中仪器设备及其他计量器具的合法性。
8.根据测绘法和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有关测绘成果质量的规定,以及《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确认测绘的位保证测绘成果质量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9.根据测绘法和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有关测绘成果汇交、保管的规定,以及《关于汇交测绘成果目录和副本的实施办法》、《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确认汇交、保管测绘成果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10.根据测绘法中有关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规定、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程序规定》(试行),确认提供使用国家秘密测绘成用的合法性以及有关当事人保密义务的履行情况。
11.根据测绘法和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有关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的规定。以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 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确认提供和使用各类测绘成果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况。
12.根据测绘法和测绘成果管进条例中有关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规定以及《重自地理信息被推用核公布管理规定》。确认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合法性和有关当事人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13.根据测绘法中有关国界线测绘的规定,确认所进行的国界线测绘活动的合法性。根据测绘法中有关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的规定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确认所进行的行政区地界线测绘活动的合法性。
14.根据测绘法中有关地籍测绘的规定、物权法中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规定、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地籍测绘的规定,确认所进行的地籍测绘(含权间界线测绘)活动的合法性,并依法解决实际问题。
15.极推测绘法中有关房产测绘的规定、物权法中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规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有关房屋所有权登记的规定,以及《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确认所进行的房产测绘的合法性。并依法解决实际问题。
16.根据测绘法中有关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定。确认所进行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活动的合法性;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17.根据测绘法中有关地图的规定和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以及《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确认地图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的合法性;确认公开出版地图的合法性和编制出版单位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18.根据测绘法中有关测量标志的规定和测量标志保护条例,确认建设、保管、拆迁、使用、检查维修,以及保护测量标志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分析界定有关法律责任。
二、测绘项目管理考试基本要求
1.根据测绘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与质量及安全生产等要求。分析判断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等资源。
2.按照《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国测财字[2002]3号),根据测绘项目的工期、成果质量要求及投入的资源,计算成本和利润,分析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协商确定合同条款。签订正式合同,必要时签署保密协议。
3.按照测绘项目要求,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书,提出各项精度指标,组织编写专业技术设计书,井判定其与项目设计书的符合性和可行性。细化分解项目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合理调配资源,制订具有完整性、层次性和合理性的项目实施计划。确保各工序衔接顺畅。
4.按照测绘项目的专业类别、性质、难度。以及相关人员的技术背景和工作安排等;根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参加项目的各工序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5.按照测绘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与质量要求。根据测绘仪器精度指标、性能等方面的区别,确定投人的测绘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辅助的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等的配备。
6.依据测绘项目要求,对各专业技术设计书的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选择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手段,督促定测绘仪器,明确质量检查方法。
7.依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根据测绘项目的作业现场环境,进行人员、仪器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防护用品用具。制定安全生产方案。
8.根据测绘项目的性质、周期及有关法规,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数据备份、异地存放等防护措施,必要时制定信息安全预案。
9.确定工序(流程)质量控制点,明确评审要素(时间、评审人、内容和结沦),划分评审职责,组织实施阶段评审,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报告。
10.根据《绘技术总结好写规定》(CH/T 1001-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推,撰写技术总结,内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标、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对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评估、认定,明确结论。
11.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要求。督促《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落实,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最终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提交完整的测绘成果
<二>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略)
二、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略)
三、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略)
四、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略)
五、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略)
六、地籍测绘考试基本要求(略)
七、界线测绘考试基本要求(略)
八、房产测绘考试基本要求(略)
九、测绘航空摄影考试基本要求(略)
十、海洋测绘考试基本要求(略)
<三>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大纲
本科目考试内容参照《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综合能力》两个科目的大纲,考试试题的模式参见考试样题中的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