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本站推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郭秀华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
江苏常州
213011)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软实力的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方面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才能满足学校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能展现学校办学底蕴、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向往和追求,赢得教师对学校的认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建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积极践行“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及文化管理核心理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文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注重体现校企合作的特色,着力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学校环境治理、安全保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相结合、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互为促进,共同提高,进一步锻造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主线,构建体现中国南车集团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共同精神支柱;通过构筑平等、民主、进取等要素的学习型组织,追求人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全面和谐;注重软要素将各种文化要素诸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运用于学校管理全过程,创造一种既有严谨的教学秩序,又有开放的创新氛围,既有浓郁的团队文化,又使个性得到张扬,教师主动进取,学生主动学习,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学风校风建设。
一、围绕核心,建设好精神文化
1、创设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明确学校的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围绕做强、做优、做精的教育发展战略,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突出职业教育特 1 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本行业、本省、本地区特色鲜明的适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实践集团公司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及我省“两个率先”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立职业学校、行业培训基地、学生实训基地、社区学院“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服务中国南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办学优势进一步凸现,形成较鲜明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办学特色,基本建成具企业办学特色,联合学院一流,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国南车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塑造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观。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影响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探索新方法,立足职业教育特点,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弘扬“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南车精神,构建体现南车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出“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求实”体现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创新”体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尝试,它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和谐”、“奋进”体现为:群策群力、和谐共处,它是事业成功的源泉。
3、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文化管理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关心人、培育人、尊重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自觉地转变管理观念和行为,形成了“校本、人本、个性、开放”的管理思想,激发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热情,从而调动了他们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的积极性。
二、夯实基石,建设好物质文化
1、全面导入CIS,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在继承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基础上,凭借企业办学的天然优势和行业特色,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的精华,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学校借鉴和延伸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全面导入CIS(College Identity System),完善了学校视觉识别(VI)、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三大系统。通过CIS的全面导入,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推动并发挥了校园文化建设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吸引力。
2、车间式的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根据实训基地“三、四、五” 的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的要求,按照实训室的功能和特点,将实训室分成产品加工型实训车间、公司型实训室、技术应用研发型实训室、模拟仿真型实训室和基础教学型实训室等不同类型。实训室文化建设按不同类型的实训室,分别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同类型的实训室,其布局具有相同的特点,2 所有实训室的标识,制度都采用相同的标准设计、制作,保证相同的风格。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积极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一是完善校园整体规划。根据《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改造”的原则,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兴建完善设施、道路改造及绿化整治工程,使校园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抓好校园景观建设。加强校园文明“七不”规范教育,提倡做文明教师、文明学生;认真落实卫生包干区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校园、教学楼、宿舍楼及食堂的卫生检查考核,确保环境整洁优美;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设计名人肖像、宣传标语、校园雕塑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搭建框架,建设好制度文化
1、构建尊重人性的制度文化。管理制度也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它蕴含着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反映了学校管理者的意志、愿望。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使我校的办学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依法治校;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和深化了校务公开制度,实现民主治校;制定和完善了党群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120多项管理制度,实现依法治校。
2、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一是以完善部门考核办法和强化教职员工的绩效考核,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二是推行目标管理。对校办产业、后勤服务公司、成教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培训工作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盘活全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机制创新调动了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促进了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产生了良好效益。
四、构建体系,打造阵地文化
1、构建品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做人、求知、创新、成才”的校训、“和谐、勤奋、遵纪、文明”的校风,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大赛”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五个基地(爱心教育基地、爱国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基地、学民共建基地)建设。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建设宿舍文化,建造富有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 3 划,加大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2、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一是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以焊接技术为龙头的热加工类、以数控技术为龙头的机电类、以NIIT为龙头的信息技术类”三大专业群平台;二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近几年来,焊接专业、数控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三是积极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效能,启动招生工作以来,效果良好;四是抓好示范专业设施配置,重点加强了“焊接”、“数控”、“机电”专业经费投入,提高专业现代化水平。
3、加强团队建设。学校在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院高度重视团队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各类团队。如“团队型”教研室、“团队型”处室、精品专业建设团队、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实训基地建设团队、辅导员建设团队等。重视团队精神培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统一,突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培养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努力营造自主、向上、团结、和谐的团队文化。
4.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管理工作理念,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建立长效机制,营造“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值班巡逻制度,定期对校园安全设施进行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四是抓好治安、消防、食品卫生工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防范机制,杜绝治安案件、火灾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全面完成主管部门的考核目标;五是开展综合治理活动,努力把校园建成和谐有序、防控有力、安全文明的“平安校园”。由于我校坚持“依法治校”的办学原则,在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中,荣获常州市“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学校发展离不开有效管理,学校管理一般都要经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新的类型,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学校在完善制度管理基础上进行的管理层次升级。实践证明,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才能满足学校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软实力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软实力
——《卓越学校的文化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讲座有感近期,我市在持续开展“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而今,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余清臣讲师关于《卓越学校的文化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的精彩讲座,我感同于他的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包装,教育策划注重内涵;不是忽悠,教育策划遵循教育规律;不是空谈,教育策划注重实用性;不是跟风,教育策划追求个性。”细细回想,结合我校“生源、地域等特点”,我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也是校园软实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作了校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学风校风;“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等校园文化品牌荣获福建省中小学、高校经典诵读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活动方案优秀奖,较好地发挥了校园文化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辐射力的作用。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要在上级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要以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把握好初等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努力创新机制和体制,形成具有杏坂小学特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文化,服务于建设现代化人才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就是要根据《杏坂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师生、服务教学、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明晰思路,与时俱进,充分展示学校办学精神与办学理念;倾力打造“人文走廊”,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和艺术活动,凝练更多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弘扬主旋律,彰显高品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我校精心布置校园走廊墙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体现美。走廊上、墙壁上一句句富有人文色彩的话语,一句句的警句和名言,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达到文化自觉。要考虑教育者自身“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激发广大师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通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来体现四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作为学校文化群体中的一员,不管是老师、职员和学生,任何人都有建设、维系学校文化的责任。二是传承意识。一所学校的文化需要一代代师生的传承,全体成员以自己的言行、价值观、信念、气质和精神延续着这种文化。三是吸纳意识。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还应该注意借鉴其他学校的学校文化、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注意与本校文化的有机融合。四是创新意识。学校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惟有建立在以学校内涵发展基础上的同时又注意创新的学校文化,才能保持学校文化的生命活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树,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最肥沃土壤。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学校在向创建品牌特色目标迈进中,全力打造学校文化软实力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发扬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丰富人文底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彰显教育无穷魅力,在提升内涵、进位争先的征途上不断续写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第三篇:五个文化建设提升检察事业发展软实力
“五个文化”建设提升检察事业发展软实力
李芳栋
2012-08-22 11:11:14来源:检察日报 2012年8月21日
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重要支撑点,是检察干警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是推动检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并走向兴旺发达的一种软实力。河北省石家庄市检察院在检察文化建设实践中,注重从精神文化建设、素质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其育检、立检、塑检、兴检、强检的五大功能与作用,着力提升检察事业发展的软实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用“环境文化”育检。这里所谓的环境文化,特指工作生活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积极浓厚的文化环境与氛围,是培育检察队伍、助推检察事业迅速发展的沃土”。为此,该院在一楼大厅和二楼通往餐厅的宽敞过道上,设立文化橱窗和文化长廊,悬挂箴言警句、工作剪影和干警业余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定期组织联欢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览和球类、棋类比赛,活跃文化生活,陶冶干警情操。此外,还成立了“检察文联”,下设书法、绘画、摄影、文学、体育、新闻等多个协会,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与其他单位进行比赛交流。
二是坚持用“精神文化”立检。精神文化是人们在物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包括精神、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等。具体到检察机关而言,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不仅是我们检察
干警立身做人之本,更是立检从检之本。该院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使干警打牢立检为公思想基础,坚定执法为民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精神风貌。
三是坚持用“廉政文化”塑检。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对检察机关来说,廉政文化是塑造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该院始终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民”为检察干警的形象设计和价值追求,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公正廉洁执法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使广大干警端正执法态度,转变执法作风,增强执法为民理念。同时,广泛开展“读廉”、“写廉”、“说廉”、“唱廉”、“促廉”等“五廉”活动。
四是坚持用“素质文化”兴检。“素质文化”,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对检察机关而言,“以培养检察专业人才、提高检察人员业务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文化建设,是检察事业兴旺发达之本”。近年来,该院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经常组织开展业务知识竞赛、诉辩对抗赛以及“十佳检察官”、“十大精品案件”等评选活动。经常举办短期业务培训班,仅去年以来就先后举办业务培训班12期,还组织6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省检察院、高检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该院开辟了“检察文化大课堂”,定期邀请名家学者前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五是坚持用“网络文化”强检。对检察机关而言,以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化建设,是实现科技强检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该院紧跟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步伐,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已建成省、市、县三级通
信网络和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了与全省、全市检察机关的语言、数据、视频传输,形成了以市检察院为中心枢纽、连接各县
(市)区院的全市检察系统办公、办案会议资源共享网络框架。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使干警可以在网上开会、发通知、收文件、办理公文和案件。大力开展网络宣传报道。以图文并茂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检察工作形势政策、制度规定、大型活动、先进经验、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检察兴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激励和外部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第四篇:提升文化建设软实力 促进审判发展真功夫
提升文化建设“软实力” 促进审判发展“真功夫”
--记爱辉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新成果
爱辉区法院 姜白雪 冷岩
法院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公平正义为特征的、以追求法治为目标的、以凸现法院特点的知识体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外在物质化体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法院文化是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提炼,决定和支配着法官群体的价值取向,是激发法官群体事业心、责任感的内在动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对提高法院队伍素质,确保司法公正,促进审判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爱辉区人民法院围绕“政治建院、公信立院、人才兴院、科技强院、从严治院”五院方针和“忠诚、团结、公正、廉明”八字院风,深入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收到良好效果。2012年8月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一、抓行为文化,在工作实践中求突破
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审判活动、调研培训、法制宣传、走访帮教、巡回审判、开庭旁听等活动性文化,是司法活动和管理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习俗、礼仪、习惯、成文或不成文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法院行为是一种对象性比较明确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定社会价值的载体,人们能够用善恶、好坏、公正与否等对该行为进行评价,是与当事人最紧密相连的法院文化,因此,抓好行为文化建设对法院形象提升具有重要的“窗口”作用。一是工作开展实实在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有效化解各类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依法判处侵害外国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保护外国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市开放形象。深入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活动,上门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问题,防范法律风险。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有效的司法援助。对涉老、涉军、涉企、涉妇、涉幼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二是确保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用相结合,法院审判委员会每年对每名法官集中进行庭审评查,对优缺点进行现场点评,促进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每季度组织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进行点评,每月对审(执)结的案件进行质量评查,将文书和卷宗的评查结果向全院干警通报,由相关人员做出具体改进措施,一并记入法官执法档案,促进法官的办案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书记员庭审记录竞赛,法警技能比武,以赛促练,促进审判辅助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二、抓制度文化,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
制度文化是法院的管理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监督查处、廉政纪律、考评考核、纪律作风整顿等。法院文化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心在于整合司法资源,优质高效地进行司法活动,要着眼于构建和谐法院、文明法院、廉洁法院、高效法院,大力开展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官岗位行为规范、文明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案件流程管理、审判监督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一是把提速增效作为服务工作的切入点。不断优化“窗口服务”职能,倾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品牌。实行“一站式服务”,坚持做到办事流程一张图、收费标准一张表、咨询答复一口清、业务办理一条龙。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开展导诉答疑、预约立案、上门立案、诉前调解、“巡回审判点乡镇全覆盖”等服务方法。
二是把规范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每一项工作开展前,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形成了发现问题、研究措施、总结经验、养成习惯的文化建设模式,在落实过程中院领导做到亲自过问,及时督导,确保效率高、效果好,实现了审判管理工作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飞跃。
三是把风险防控作为廉政工作的着力点。充分运用“外聘执法监督员”、“内设廉政督察员”和“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三种监督形式构建精细化监督体系,对全院作风建设进行有效地监督和评议,积极开展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办案人员的责与权相统一和危机意识。建立了廉政保证金制度,坚持不懈的开展了以廉政建设“五个一”即:“读一本书,看一部专题片,听一次报告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开一次讨论会”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院干警反腐倡廉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抓精神文化,在典型引领中促提升
精神文化主要被表述为: 法官的法律信仰、法治理念以及维护法律信仰和法治理念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等内容。精神文化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院文化体系的核心层位置,决定着法院文化的本质和方向。
精神文化是根本,制度文化是保证,行为文化是过程。通过精神文化的作用,使法官和广大干警的思想境界升华,形成职业群体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产生职业自豪感、集体归属感、工作荣誉感,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起工作的热情与激情。
一是立足长效狠抓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科室、争当人民满意干警活动,培养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长期开展的“远学宋鱼水,近学蓝晓娜”活动,通过学习和宣传身边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蓝晓娜的先进事迹,并以典型为引领,努力形成“优化审判环境、树立良好形象”的工作局面。
二是多措并举狠抓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廉政教育月”活动,我们开展了领导述廉、教育导廉、格言警廉、家庭督廉、文艺唱廉等行之有效的廉政文化活动,建立了廉政文化长廊,积极参加廉政书画作品展。我院的廉政文化还与五四、七一、十一、元旦等节日紧密结合,创作了廉政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各项文化宣传活动,培养了法官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情趣,向社会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法官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大投入狠抓阵地文化建设。我院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重视抓好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干警购买图书、学习资料、电脑等硬件设备,建设了文体活动场所,成立了鼓乐队、篮球队、滑雪队、书法摄影组等各类文体活动小组,并从广大干警的兴趣爱好出发,积极开展徙步健身、竞技比赛、文艺演出、书法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广大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振奋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强健了体魄,推动了法院文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法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司法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层次的必然反映,也是法院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路径,要使一个法院的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必须大力发挥法院文化这种“软实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法官文化素质,增强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彰显司法文明,促进审判发展。
第五篇:积极推进质监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发展
以来,质监局党委把加强质监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促进质监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点工作,先后出台了《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队伍建设体系》等文件。丰富的质监文化活动活跃了业余生活,激发了员工向上的活力,更增强了系统的凝聚力,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了全省质监事业的快速发展,树立了科
学公正、廉洁高效、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新形象,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实践表明,质监文化就像一根纽带,把干部职工个人的价值体现和事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认为推进质监文化建设,是提升质监系统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浙江省质监局提出要通过三至五年的质监文化建设,促使全系统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工作氛围生动活泼,精神生活丰富多彩,道德情操健康向上,部门形象社会认可,质监社会价值实现最大化。
搞质监文化建设,并不是就文化而文化,要选好载体并找准文化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结合点,从浙江质监文化建设来看,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结合点必须把握。
文化建设与理念培育和制度建设结合。质监文化理念是一个文化体系,主要包含质监精神、质监发展愿景,以及围绕质监精神和愿景所应具有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理想追求等。同时,由于全省系统行政、执法、检验检测三大主体不同的工作任务特性,所发展的文化目标有所侧重,衍生出质监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从形态上分,又可以分为行政文化、执法文化和检验检测文化。要把质监理念转变成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职责,切实渗透到行政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业务管理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等质监工作的各个环节。
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必须坚持把质监文化建设作为党委、支部工作的重要职责,把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质监文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质监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政治思想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通过质监文化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得到传播和贯彻。同时,党员是质监文化建设的带头人。要通过党员的认识和言传身教作用来推动质监文化的传播,通过党员人文素质的提高来带动全系统职工文化素质的提升。加强文化建设是党组织增强政治核心地位的重要手段,各级党组织只有从文化层面来研究和思考问题,用先进的文化感召人、引领人、凝聚人,才能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因此,要坚持统筹安排,整体开展工作,确保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文化建设与中心业务工作的结合。质监文化是在质监事业发展过程中凝聚形成的,质监事业培育和催生了质监文化,质监文化对质监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所以建设质监文化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围绕质监中心工作原则,只有围绕中心,质监文化建设才能实现提升质监工作的目标,才能真正转化为质监事业发展的软实力。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质监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寓于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把质监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质监文化的潜移默化和柔性管理作用,不断激励和引导系统干部职工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文化建设与提升工作执行力结合。质监行为文化是质监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质监部门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质监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塑造行为主体的形象,其核心是质监人形象的塑造。为此,要通过对领导层、中层干部和广大职工分类别、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理解质监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体现于日常工作中,使质监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现代管理、专业技能、人文修养等多方面提高队伍素质,通过质监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向社会展现良好的质监风貌。质监文化建设的过程要充分尊重广大职工的要求,突出职工的主体地位,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体现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依靠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要通过文化建设帮助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充分调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建设文化载体,挖掘历史创新形象。要高度重视文化载体构建,把文化建设纳入质监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各项文化活动的经费支持,所需经费列入专项预算。有条件的单位都要建设荣誉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活动室和篮球场。要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继续广泛开展各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组织好全系统一年一次的单项体育比赛、两年一次的检验检测和稽查执法技能大比武、三年一次的系统运动会,四年一次的文艺汇演和五年一次的“五大十佳”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浙江质监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推进“四个一”工程,即“修一部局史、建一个博物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