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标准化战略防略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实施标准战略 引领行业发展
一、中洋集团基本情况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特种水产养殖、房地产开发和金融业的多元化集团企业。目前集团有生态农业基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地产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餐饮管理公司等9个全资子公司。
二、标准化在中洋农业产业中的应用
1、标准化提供中洋河豚的发展机遇
江苏中洋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特种水产经营,主要养殖鳗鱼,当时养鳗业发展很快,中洋集团看到其中潜藏的危机,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1993年开始研究养殖河豚产品。
2000年,公司全面攻克河豚鱼野化驯养、人工繁殖、养殖饲料、安全加工、毒素检测等一系列技术,核心技术“河豚控毒及健康养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产出的河豚产品绿色健康、安全无毒、营养丰富,品质甚至超过长江野生河豚。
仅管人工养殖河豚产品能被安全食用,但是由于当时卫生部水产品管理条例禁止河豚在市场流通,公司存池的80万商品鱼无法全面打开市场。
要想让河豚产品全面走进市场,改变已有的法律法规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唯有通过标准的规范化管理这一道路。
在省质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申请的9项河豚鱼地方标准被立项,同时给予省级暗纹东方鲀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立项。
公司对已有领先的河豚技术、产品进行总结提升,试验、验证,通过制订并实施标准,对河豚鱼种质、养殖、饲料、加工、河豚毒素全过程进行规范,于2002年首部河豚鱼省级地方系列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从而使中洋河豚产品有了生产经营依据。
2003年,中洋河豚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同年国家农业部、卫生部“养殖河豚安全利用工作会议”在中洋召开。
2004年,中洋集团获得江苏省质量管理奖。
中洋河豚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在国内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河豚产业有了全新的进展。
2、标准化让中洋河豚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展好河豚产业,中洋集团将其作为南通地区特色地域产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这项工作得到国家质监总局原科技司刘平均司长的大力支持,并对河豚产业发展作出要求:
一是要求中洋河豚产品有卫生部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达到无毒级的检测报告。
二是要求中洋河豚产品连锁经营,全程监控。
按照刘司长的要求,中洋河豚由国家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所进行急性毒性检测,为无毒级河豚产品,之后连续6年,每年送国家疾控中心检测,同时送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方疾控中心检测,均为无毒级。
在河豚鱼连锁经营上,建立专门机构,统一配送、统一标志、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程序、统一厨师培训、统一菜肴品种,先后在全国开设200多家中洋河豚加盟连锁经营店。
在河豚鱼全程监控上,公司主要采用检测的方法,从河豚鱼饲料原料开始实施监控,种质、水环境、产品、安全性全面检测,并在养殖经营各环节配备检测人员队伍,建立监控体系和制度。公司河豚产品2008年通过国家农业部门抽检,再次证实是质量安全的河豚产品。
这一系列工作,让中洋顺利承担了种质、质量、养殖、经营、毒素检测等五项国家标准的制订任务。
2007年,《地理标志产品 南通长江河豚》通过专家评审,2009年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其中连锁经营作为该标准的重要附录,在标准内容中,不仅规范了连锁经营过程,还包括加工和烹饪要求。实现河豚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封闭管理,责任可追溯,这是中洋河豚市场经营的有力依据。
3、标准化让中洋在河豚行业中有了“话语权”
标准是判断是非曲直、判断产品合格与否、判断贸易是否合理的重要的基础依据。
标准使大家拥有了共同的语言。
标准制订和实施让中洋在河豚行业中有了“话语权”。
为了养殖受市场欢迎的无毒河豚鱼,国内许多养殖企业纷纷采用中洋制订的河豚鱼养殖标准,生产健康无毒的河豚。
为了保护和发展河豚产业,全国数十家河豚养殖企业一致推举中洋集团作为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的会长单位,组织和带领国内河豚经营企业共同发展河豚产业。
为了加强河豚监管,国家农业部、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政府管理部门都先后征求并采纳中洋集团的对于河豚产业经营和监管的意见。
国家农业部在中洋建立唯一的国家级河豚鱼良种场,鼓励无毒河豚苗种规模化生产。省科技厅在中洋建立省级河豚鱼种质资源库,推行无毒河豚苗种的市场共享。省质监局在中洋建立省级暗纹东方鲀养殖标准化示范 3
区,广泛推行无毒河豚的养殖技术和模式。省海洋与渔业局在中洋建立省河豚产业基地,将中洋作为健康无毒河豚的发源地。
标准化促使中洋集团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为全国河豚产业的龙头老大。中洋集团引领了全国河豚产业,并为河豚产业开辟一条崭新的市场有条件准入的发展之路。
4、标准化让中洋农业成为中国现代渔业的标杆
通过标准化的养殖、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连经营,促使中洋农业成为中国现代渔业的标杆。
中洋集团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开始将长江珍稀濒危鱼类物种保护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提出高尚的、可持续的发展愿景,中洋要将企业建设成为长江珍稀濒危鱼类的忠实卫士、成为悠久长江鱼文化传播使者、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珍稀鱼类产品供应商、成为最高雅、美好、清新的渔业生产场所、成为最受社会推崇的农业企业。
中洋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河豚的养殖量从2002年的不足百万尾,逐年增加,到现在的年养殖量千余万尾,规模扩大了整整十倍。为适应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养殖基地及设施也不断扩建提升。现有基地1万余亩,分成总部基地与广东基地两部分。总部基地建有20万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温室、2400亩标准化露天野化驯养池、2幢集约化养殖车间、以及长江珍稀鱼类苗种繁育中心、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工程研发中心、长江珍稀鱼类营养与饲料中心、销售中心、能源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广东基地现有面积6000亩,着重于生态化、规模化河豚鱼养殖,建成了无可争议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河豚鱼养殖基地。
在河豚产业规模的带动下,长江珍稀鱼类的品种规模也逐步丰富壮大起来。公司每年都会引进开发1-2个长江珍稀鱼类品种,至目前为止,已 4
形成河豚、鲥鱼、刀鱼、鲟鱼、大鲵、松江鲈鱼、扬子鳄、胭脂鱼八个品种的规模。其中2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个是长江濒危鱼类。
公司的技术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已有技术及产品通过标准固化后,公司再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优化、提升,先后研究河豚鱼的饲料优化技术、自然环境越冬技术、单雄性繁殖技术„„,不断提升河豚鱼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水平,除了养殖技术外,公司也逐渐转移更多的精力研究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绿色低碳节能技术、智能化现代化设施设备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等,发展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化,一路向着现代农业高歌猛进。
长江珍稀鱼类产业链得以向纵深延伸。有了优质的产品,有了足够的产品,公司不再满足于只做单一的水产养殖,开始将产业链向中游及下游发展。中游开创产品深加工及餐饮服务,建立起专门的长江珍稀鱼类产品管理运营商——江苏中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中洋产品的直营、加盟、网购为一体,打造养生、尊贵、奢华的品质生活。目前已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200多家中洋河豚加盟连锁经营店。建立起年加工能力达千吨的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开发了河豚鱼礼品多个品种,开设中洋河豚礼品直营店。研制以中洋珍稀鱼类产品为原料的专门菜肴近千种,开设并管理的中洋河豚会馆、中洋河豚庄园会所两个高端餐饮机构。下游向河豚鱼生物制品进军,集团已与国内、美国、台湾等多家生化科研院所、企业接洽、合作,成功研究出河豚毒素提取及纯化技术,目前正在进一步探讨河豚毒素生物制品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将整个产业链全面打开,预计可创造数百亿的产业规模。
企业的社会影响也与日俱增。中洋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中洋”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洋牌南通长江河豚是江苏省名牌产品。国家卫生部养殖河豚鱼安全利用研讨会在中洋召开,中洋集团的河豚鱼安全利用放样全国。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在中洋召开,中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放样全省。中洋集团连续参加的两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洋河豚”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特别关注。海安县由于有了中洋河豚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河豚之乡”的称号,连续召开的两届“中国海安河豚节”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
三、标准化在中洋集团各产业中的发展现状
标准造就生产力,标准增强竞争力,标准化让河豚产业顺利发展,促使企业将标准化工作置于战略地位。
2011年,集团专门出台文件,将本年度确定为企业标准年,并在企业内各产业全面实施标准,引领集团各产业质量升级。
1、国家标准制订
中洋集团牵头制定的GB/T 27520-2011《暗纹东方鲀》国家标准颁布,该标准是依据中洋无毒级暗纹东方鲀的种质遗传特性制订,提供了无毒河豚种质鉴定的依据。
毒素检测的国家标准,现在已进入标准验证阶段,关于河豚毒素的定性、定量要求,也都将是在中洋河豚研究现有基础上完成。
2、新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申请立项
现在河豚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有两个技术上的困扰:一是没河豚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现有检测方法有缺陷;二是没有一个河豚毒素限量标准,无法判定河豚安全与否。
“河豚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纳米探针磁性试纸法”、“河豚毒素限 6
量标准”针对性解决河豚实施有效监管技术困扰。
一是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
现在国内采用“小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两种方法有两个缺陷:小鼠生物法需要15天,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8个小时。仪器笨重,价格昂贵。每台机器100余万元,且携带不方便,不便于现场检测。
为了寻找一种快捷、简单、精确、成本低、便于携带,适合于现场检测的河豚毒素检测方法,中洋集团经过10多年努力,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研究了“纳米探针磁性试纸法”。
该技术方法采用的原理和测试是否怀孕方法一样,时间仅需50分钟,判定河豚毒素强弱范围是100个鼠单位。
同时配合仪器定量检测,检测精度为1个鼠单位。且仪器仅需10多万元。
目前该项技术已基本成熟,正在向国家卫生部申请国家标准立项。二是河豚毒素缺少限量标准。
目前国内没有国家标准定量规定河豚的质量安全。
日本《河豚管理法规》明确河豚毒素毒力不得超过10个鼠单位/克。日本实验用小鼠为ddy系列小鼠,一个鼠单位代表0.22微克/克,我国没有ddy系列小鼠,采用昆明鼠作试验,测出的一个鼠单位代表0.18微克/克。
我们已经具备了制定河豚毒素限量标准的科研基础,正在与国家卫生部沟通申请国家标准立项。
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订
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必须将食品安全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即 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中洋生产速冻食品和真空食品,制定的《中洋河豚速冻调制食品》、《中洋河豚真空包装熟制食品》两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通过国家和省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十多位专家审定,获得江苏省卫生厅备案,是目前国内唯一河豚食品获得食品安全标准备案的单位。
中洋集团按照该标准组织食品生产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法。
现在其他品种的河豚,如红鳍东方鲀等,正在按照中洋河豚的发展模式进行运作。
4、中洋河豚菜品标准化体系建立
中洋集团采用中洋河豚作为原料制作的菜肴品种近300种,组成的中洋河豚宴获得中国名宴等多个奖项。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原因,河豚宴的烹饪技艺历来是通过师傅带徒弟这样的传统方式传承下来的,缺乏科学化、定量化、标准化,而且是手工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模糊性,使得菜肴质量很不稳定,难以实现规范化、规模化。
且河豚鱼属于特种水产,河豚鱼的经营过程需严格控制,但目前河豚菜品标准化鲜有人研究。
在分析我国餐饮行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中洋河豚宴基础标准、菜品标准、服务标准、环境设施文化氛围标准,并建立中洋河豚宴标准体系,将对河豚鱼的养殖、烹饪、销售进行规范管理,推动河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中洋河豚宴品牌与形象,同时引领和促进中国餐饮标准化发展。
5、餐饮服务标准规范建立
中洋集团是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公司以中洋河豚为主要 8
经营对象,建立高端餐饮酒店服务机构为发展方向,以中洋河豚会馆对外提供服务。
历年来接待政要名流、商界精英、专家学者数万人次。
为将高端餐饮服务与国际要求接轨,公司参照国际餐饮服务最新标准,通过仪容仪表、礼仪礼节标准、服务操作规范化,摸索出新的富有时代感、具有现实意义,更有效的指导实际工作的服务规范。
从而在集团现有餐饮酒店建立服务业上的示范样板,通过高标准的服务,将集团现有中洋河豚会馆、将来的中洋豪生大酒店打造成地区的航标餐饮单位,推动现代高端餐饮服务的发展。
6、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准则的制定
物业是新兴行业,整个行业的管理层次较低,管理服务停留在简单的保洁、秩序维护上,物业服务的水平总是上不去,国际的物业服务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使业主的房产增值。
2006年,国家制定了GB/T20647.9-2006《社区服务指南 第9部分:物业服务》,该标准是和国际理念接轨的,但是这只是个纲领性的文件,没有配套的实施标准,各物业公司很难贯彻实施。
中洋集团提出将自己管理的小区按照国际国内标准的理念进行服务,制定各项工作、服务标准,把我们的小区打造成最好的物业服务小区,并总结一套对物业服务进行评价的办法。
为了带动全物业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向省质监局申请将我们服务的小区作为江苏省住宅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并制定住宅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准则。
很感谢省质监局给予中洋这样的机会,中洋将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提升全省物业行业的服务水平作出奉献。7、100年寿命房建筑设计规范制定的准备
国外房产的建筑设计生命是100年,而我国的房产建筑设计寿命只有50年,建筑寿命短是资源的浪费。
中洋按百年住宅的理念设计中洋高尔夫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都是按照100年的寿命来控制的,该理念有许多设计上和施工上的技术难关,花费的成本也很高昂,但中洋不惜成本,不计代价,将中洋高尔夫项目作为试验,应用国家住宅性能认定3A标准、国家房产最高奖广厦奖评定标准、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评定标准、国家绿色建筑3星标准、江苏省成品房精装修标准等最高标准,将工程精度确定到毫米级,从设计上、理论上、实际应用上进行总结,为将来设计100年寿命房屋作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准备。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与国家建设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
制定100年设计规范,是中国房地产的战略里程碑,将对中国房屋的建筑寿命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只要能成功,中洋集团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8、最新成品住宅精装修国家标准制定的准备
目前,我省现有成品房装修标准,较粗糙,操作性不强,进行装修档次低、质量差,经常造成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房产交付矛盾,影响了我国毛坏房向精装修房的发展,有必要制订详细的,可操作的精装修标准。
一步到位的成品住宅精装修,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的污染,精装修是未来的房产行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中洋集团承担了江苏省成品住宅精装修示范工程,分别采用高、中、低三种设计标准,进行成品房精装修技术、要求总结,制订中洋高尔 10
夫精装修内控标准,为将来制订更好的更合理的精装修标准做好准备,推动房地产精装修的向前发展。
四、实施标准化的体会和建议
中洋集团实施的标准化战略已经将企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顺利过渡,从粗放式经济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顺利转换,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科技型产业顺利转移,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具备了快速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和必备条件。
企业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提炼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标准工作置于战略地位,从业务和管理两手抓标准的制订和落实,从而实现企业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预见性以及可扩充性,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助力。
第二: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稳步推进。首先是,制订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获得市场欢迎和较高的满意度,解决占领市场的问题。其次,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站稳市场。最后,才将企业的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和生产,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最终能适应市场,并逐步开拓扩大市场。
第三:企业的标准化要赢得市场竞争,必须要有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开辟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有协同合作的意识。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不能孤军奋战,要积极与科研院所、标准化行政主 11
管部门、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以及客户等各方面紧密协作,尤其是与国内竞争者之间达成共识,结成标准化的战略联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发挥整体系统的功能,才能让标准化战略真正服务于企业。
中洋集团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借助标准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满怀信心期待标准化战略能为更多的企业带来全新的转变,共同创造明天更大的辉煌!
第二篇: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苏政发〔2011〕117号2011年8月15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企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企业创新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自主创新,高端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要求,以聚焦高端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载体,着力加大投入,着力激发活力,着力集聚人才,着力优化环境,协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发展质态明显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企业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具体目标:力争全省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实现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培养1000名科技企业家、10000名职业经理人。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4500件,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制(修)订一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改造投入实现倍增。培育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三)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切实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或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切实加大企业创新特别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在重点行业、重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技术研发机构达3000家以上。
(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双百工程”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研发分工,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更多介入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方式。培育建设一批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新型产学研共建研发机构,切实改变科研与产业、研发与应用相脱节的状况,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加强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孵化器”、实验室等各类研发紧密联合体,促进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开发平台开放使用,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引导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打造重点产业链,建立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六)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规模,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鼓励企业大规模开展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产业链配套完善、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质量品牌创优、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百项千亿”技改工程,全面提升企业质态。对装备水平、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传统产业企业,经省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按照制订的规范标准联合认定,企业所得税超过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税率征收的,超收部分的市、县留成,市、县可视情安排支出支持企业发展。
(七)支持企业开拓新产品市场。鼓励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建立企业创新产品市场应用的保险机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投保科技保险,防范化解产品研发与创新风险。通过政府首台首购(用)、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产品市场。支持企业积极推广新产品,对参加国内外品牌会展和由省有关部门组织的重点品牌展销活动的企业,由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对企业展位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八)强化信息技术带动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通过典型引路筛选出一批适合行业应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高全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大力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支撑行动,推动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五化联动”。开发推广云计算、传感制造等新技术,培
育一批信息化服务企业,促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大力实施企业信息化“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全面渗透,打造一批“智慧企业”。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三、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九)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重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配套、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开展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建立海外供应和销售基地、境外加工生产基地。支持省内企业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品牌营销网络,建立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十)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与创新成果挂钩的薪酬制度,在创新收益的分配上要向对创新成果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拉开创新与非创新、高水平创新与一般创新的收入差距,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创新。鼓励企业试点推行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
(十一)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有针对性地对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企业树立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为企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工程师。推进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引导和支持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有效利用专利信息开展技术创新和市场分析,积极构建专利池并建立知识产权联盟,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发布重点专利成果产业化导向目录,鼓励企业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创新权益。
四、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十二)提升质量水平。组织实施“质量强省工程”,大力推广“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作用的卓越绩效标杆企业。广泛开展“QC”(品质控制)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检验监测体系。鼓励企业实施管理体系认证,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奖。
(十三)强化标准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组织研究制订对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技术标准和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
(十四)创新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导入现代管理理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企业决策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完善管理流程,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步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鼓励企业依法登记股权、进场交易。支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由渐进式的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借鉴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总承包总集成等新型商业模式,引导企业突破行业界限和传统思维,通过重组既有模式、改变关键环境等方式,增加企业收入,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使商业模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倍增器。
(十五)加快品牌创建。全面增强企业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打造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使用自主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支持。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驰名、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企业的商品和服务;优先扶持驰名、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面向驰名、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企业开展商标质押贷款;支持帮助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在海关总署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手续;对品牌培育基地内知名品牌企业在土地供给、融资贷款等方面优先安排。研究制订《江苏省名牌管理办法》,完善名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工业大奖。对企业发展品牌中实施的新产品开发、质量攻关、标准体系建设、品牌营销与推广等项目给予支持。倡导企业信用自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整合、记录、披露和使用制度,培育合同诚信企业、质量诚信企业、诚信经营企业、技术合作诚信企业。
五、构筑企业创新人才高地
(十六)着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开展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等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战略企业家。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深入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职业经理人。大力弘扬企业创新文化,倡导以创新为荣的价值导向,营造敢冒风险、尊重创造、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企业创新氛围。(十七)壮大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双创计划”、“333工程”和“汇智计划”,鼓励企业面向海内外招揽人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人才。“十二五”期间,重点引进100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2000名创新创业领军
人才,资助2000名博士到企业创新创业;培养1000名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10000名教授、博士到企业和基层服务,选聘500名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兼职教授),全面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千人计划”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到企业创新创业。
(十八)大规模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大专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优化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百万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大型骨干企业、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重点从我省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选拔培养500名技艺精湛的“首席技师”。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
(十九)创新企业人才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0.6%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在我省企业创新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人才,“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以及省“产业教授”(兼职教授),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市、县可给予奖励,奖励总额原则上累计不超过30万元。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其工作成效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
六、强化企业创新保障措施
(二十)进一步落实鼓励创新优惠政策。本着便利、快速、从优的原则积极受理企业相关申请,进一步落实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软件产品超税负增值税即征即退等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国家进口先进设备贴息政策,制订我省引进先进设备贴息目录。指导和支持企业设立专门账户,正确核算研发费用,更加有效地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简化认定工作流程,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一)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有关创新专项,对国家要求地方配套且符合配套规定的项目,省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中优先给予配套。整合优化省有关专项资金,在支持重点上由单个企业向产业链整体关键环节转变,在使用方向上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创新服务平台倾斜,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和效率,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对新兴产业领域经省级认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新产品以及首台(套)装备,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对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品牌营销网络的省内企业,按收购合同金额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从2011年1月1日起,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生产型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其他类型企业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工作组的企业,省级财政每年给予适当资助;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各市、县(市)人民政府也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创新。
(二十二)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创业投资,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加大对初创期、种子期科技企业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产品等债务融资工具以及上市融资、增资扩股等方式筹集创新资金。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交易、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工作。引导银行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整合全省产权市场资源,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转让服务。支持国家级高新区争取开展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鼓励企业盘活现有存量用地,对用于企业创新的科研试验用地,参照工业用地管理。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划拨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使用。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可依法作为土地使用权人的权益。国家及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企业兼并重组项目涉及的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生产和经营性用地,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批准后,可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二十三)加强企业创新的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协调高效的组织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企业创新作为地方发展和部门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分解落实企业创新目标任务,加强考核评价和督查推进。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省与地方支持企业创新的联动机制,集成各种创新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企业创新工作。省人民政府每2年表彰一批企业创新先进单位。
各市、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意见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篇:发挥工会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发挥工会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为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根据县总工会的统一布署,我镇工会工作委员会组织人员深入全镇工业企业,就企业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在调研工作中,我们走访了工会干部、工会会员、企业职工和企业业主,采取多种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征求意见、建议,以便逐步解决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工会的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基本情况
我镇境内共有40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企业12家,在西河镇境内40家企业中,共有职工2318人,职工中有工会会员1155人。现已有共和水泥有限公司、拓源华冠、民兴煤矿、共和煤业、美中汽配、良建型煤等24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在24户企业建立的工会组织中,活动开展好的占40%,一般的占30%,工作开展较差的占30%。
二、工会作用为何难以发挥
近年来,我镇企业工会按县总工会的要求,为推动我镇新时期工会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工会组织建设和职工权益维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企业业主不重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业主对工会工作不重视、不支持。虽然有部分企业业主积极支持工会工作,为工会活动开展提供资金、场地、时间等支持,但也有企业业主更重视企业效益,对工会组织的作用没有
1足够的认识,对工会工作不关心、不过问,对工作和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不支持,导致工会基本上没开展文体活动。有的工会负责人由业主指定,没有履行法定的民主程序,在职工中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有企业业主对建立工会毫无兴趣,认为是浪费人力资源,开展活动又会占用生产时间。
(二)组织基础薄弱
在我镇已建立的工会中,工会组织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
1、缺工会干部人才。大部分的企业配备的工会干部都是兼职人员,工会班子成员也是职工,流动性大。有的企业只有一个工会主席,缺班子成员。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工会工作少,工作重心就放在抓企业经济发展上,只在业余时间抓工会工作,致使部分企业工会工作基本没有开展。还有部分工会干部缺乏抓好工会工作的动力和能力,对工会组织的性质、作用,怎样抓工会工作不够明确,对工会工作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对抓工会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认为作工会干部干不出什么名堂,做也可,不做也可,致使部分企业工会工作无计划、无头绪,工作开展少,活动不经常。
2、缺激励机制。在调研中,一些工会干部反映,基层工会干部没有考核,干了工作也没有什么奖励,自己待遇还是与相同工种的工人一样,有时厂里还要安排做这做那,有事做,没有什么补贴,有时事做多了,难免不出差错,企业领导还要责怪,对工会干部不理解。工会干部在缺乏企业业主的支持下,对如何搞好工会工作失去信心,觉得在工作中有心无力。使得企业工会的作用弱化,有的甚至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也
导致一些企业工会组织作用不突出,工会组织缺乏吸引力。
3、缺企业职工的支持。由于我镇企业多数职工都是就近上班不驻厂,上班时间企业业主不支持开展活动,工余时间工人都回家了,也无法组织活动,长此以往,工会就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由于工会负责人对企业经营者存在天然的依附关系,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难以让职工满意,有的会员认为入会和不入会没什么区别。有的说,新建的工会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好事做不成,难事办不了。因此,一些工人对加入工会组织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会组织发展会员难。
三、多措并举,发挥工会作用
通过走访工会干部、工会会员和企业职工等,请他们说真实想法和具体设想,在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镇企业工会组织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企业工会工作扎实有效的正常开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抓企业业主,主动汇报,争取支持。
镇工会要高度重视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主动到企业与企业业主沟通,帮助提高企业业主对工会组织作用的认识,逐步转变企业业主的观念。工会班子要建立会员会议,定期向企业业主汇报,争取企业对工会工作的支持,也要积极了解业主的想法,把工会工作与企业业主所想、所需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的提高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工会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循环,加强业主对工会的支持力度。
(二)抓工会成员,配齐干部,完善机制。
1、镇工会要帮助企业工会建好组织,选配好工会班子,要把那些人年轻、文化高、工作能力强、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的人选进工会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企业工会主席,为企业工会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县镇工会要定期对工会干部开展培训,增加工会干部工作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组织他们学习工会工作的先进典型,开阔他们的眼界。同时培训他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本领,增强业务工作能力,成为专业的工会干部。
3、要建立优秀工会干部评选制度、镇工会干部定期走访企业工会干部制度,上级工委向企业业主推荐优秀工会干部提拔使用制度、向企业党组推荐优秀企业工会干部优先发展制度等激励机制,同时建立企业工会经验交流会制度,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制度,村、企业工会联谊活动制度、工会干部接待会员、职工日关心关爱工会干部制度等,建立调动工会干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增强工会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抓企业职工,开展活动,增强吸引力。
企业工会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好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定期组织职工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密切职工、会员的关系结合起来,使职工群众在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之后,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和休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陶冶性情,焕发精神,并得到美的享受。
企业工会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抓好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开展好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协助厂方
抓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管理好职工队伍,从而增强企业业主对工会工作的重视,使企业业主真正感到企业离不开工会组织。
只有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进一步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重大决策的参与者,职工利益的维护者,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工会作用,才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抓好企业工会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企业工会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
第四篇: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区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加快和“一化三基”战略的实施,传统产业实施转型升级需要提升劳动者素质,低碳经济等新型产业落地需要高端领域的技术能手,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将更多依赖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因此,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是武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政策保障,促使人才培养步入快车道
为确保2014年武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顺利完成,我区先后制定出台了《武进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武进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措施,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的完善政策体系。围绕我区优势支柱产业需求,按照“需求引导培训、补贴对应等级”原则,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引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全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二、监督落实措施,加快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步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各镇、开发区(街道)建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社科,详细制定方案。人社科负责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用人单位做到主动配合,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培训机构做好优化培训方案,做实培训环节,确保培训质量;鉴定机
构做到认真鉴定,热情服务,规范管理。二是统筹社会资源,发挥培训机构的载体功能。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大型骨干企业和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承担了全区80%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三是发挥职校作用,开展校企合作。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开展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的“零距离”衔接。四是突显企业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对按规定提供足够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的,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企业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三、展现培训成果,凸显人才培养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 武进区部分大型企业已基本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和调动了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截至目前,我区已通过企业内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新增高技能人才7068名,通过各高职院校输送高技能人才毕业生3000余名,组织区内9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136个班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区人社局指导中天、新科、常发、国茂、美欧等十余家大型企业制订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每家企业培养高级工人数均在200名以上。其中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已累计培养高级工300余名。、
第五篇:昆明市关于加快企业创新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昆明市关于加快企业创新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企业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企业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为抢抓桥头堡建设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主题,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线,以企业创新为动力,以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为导向,以优化结构、升级产业为目标,调高非烟工业、调强新兴产业、调优传统产业,努力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一)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个,主导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研发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每百万人拥有量超过70件;每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保持在95件;每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件以上;建成创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100万平方米以上,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比重达到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达到20%,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2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600户以上,其中超10亿元企业突破100户,超50亿元企业突破20户,超100亿元企业突破10户,基本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
利用规划、价格、生产要素配置等行政、经济手段引导产业合理、集中布局,力争创建4个以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2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1个过5百亿元、5个过百亿元的园区,形成国家和省、市级三级并进、布局合理、竞相发展的园区体系,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
(三)工业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15件工业类中国驰名商标,工业类云南省著名商标和昆明知名商标600件,320个云南名牌产品,350个昆明名牌产品;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提高到90%以上,特色产业的品牌覆盖率、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支柱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四)强化绿色制造。加快重点能耗企业节能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高耗能设备,大力推广清洁生产、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控制“增长型污染”,防止“引进型污染”。“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8%,年均下降3.9%,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8.5%、10.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5.1%、7.5%。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9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75%以上。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三、大力推进企业创新
(一)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依托大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积极引进大院名校来我市建设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开发专利技术,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加强对现有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重视对过期专利技术资源的再利用、再开发。发挥政府的牵头协调作用,密切产学研合作,定期组织实施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关专项。
(二)加强企业产品创新。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新产品和重大装备国产化首台(套)产品,促进我市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位向价值链高位提升。重视传统产品的二次创新,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在技术、工艺、款式、性能、品种、品牌、包装等方面开展差别化竞争,提高非价格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品牌创新。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实施管理体系认证,积极争创云南省政府质量管理奖和昆明市市长质量奖。支持企业创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整合众多无品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依托块状经济,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或由中小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努力培育知名区域品牌。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鼓励并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在磷化工、氟化工、钛化工、太阳能及光电子产业领域,主动承担更多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引导企业制定并执行严于推荐性标准的产品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四)加强企业制度创新。发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引导企业家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带领企业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本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创新基础。引导有制造优势的企业努力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加快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鼓励支持具有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网络优势的企业,从制造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带动加工制造企业共同发展。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
(五)加强开放创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要做好招商选资工作,重点引进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和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和研究开发基地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高层次人才。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技术、加工配套合作,并逐步提高产业分工地位,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提升。把握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设立研发机构,拓展营销网络,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
(六)加强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骨干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使其成为引领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购并或跨区域联合重组,帮助其加快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生产、精益化管理、自主化创新、集约化经营、信息化带动、品牌化运作等方向发展,着力抓好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00家初创型小企业的培育工作,示范带动全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围绕烟草及配套、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扶持企业重点开展创新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升级、新产品产业化、品牌质量提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规模效益等方面的技术改造。优化投资结构,制订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每年重点扶持50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加快推进“退二进三”工作,支持鼓励城市规划区及重点流域(滇池、牛栏江等)内工业企业进行梯度转移、“退城入园”,实行搬迁技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国家和省的产业发展导向,立足我市资源状况和科技、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及制药、光电子信息(含物联网)、新型能源(含石油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及制药、光电子信息(含物联网)、新型能源(含石油化工)产业培育率先取得突破。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优势的区域或园区,从资金、政策、机制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研发、示范、产业化全程推动,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新动力和增长极,把我市建成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和先行区。
(三)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特色化、差别化、集聚化发展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协作配套完善、龙头企业支撑力大、核心竞争力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坚持“抓大”与“扶小”相结合,在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型示范企业试点工作,引导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向创新驱动方向发展。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推动杨林、安宁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园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的高地。
(四)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推动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五化联动”,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着力推进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促进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生产装备信息化,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品流通信息化,扩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实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开展内外贸业务。
(五)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软件和装备制造等低碳产业,实施一批“低碳经济发展”科技专项,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大力开展节电、节地、节水、节油、节材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活动,深入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深化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铜渣、钢渣、粉煤灰、磷石膏等工业固废物再利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废旧轮胎橡胶及生活垃圾资源化为重点,创建一批循环型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企业。完善清洁生产机制,滇池、牛栏江等重点流域工业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在电力、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等高资源消耗、高污染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模式,促进企业污染排放从原料投放、生产过程到末端控制的全过程治理,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和企业。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以炼铁高炉、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和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等为重点,每年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节能改造工程。
(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制订落实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适应工业转型升级要求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深化生产和服务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加快工业企业服务业的主辅分离,支持工业企业将生产辅助服务、售后服务、生活服务等外包给社会专业化服务企业。注重引进一批服务业外包龙头企业,承接国际和国内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发展工艺设计、科技咨询、管理咨询、商务服务、检测认证、设备租赁、会展服务、品牌策划、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创新,形成以信贷支持为主,现金管理、财务规划、咨询顾问、风险管理综合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以促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集群提升为重点,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第三方物流基地建设。以各类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园、科技创业园、动漫和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为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五、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
(一)建设公共创新平台。扶持建立一批面向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服务平台,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构建为企业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标准检测、专利服务、技术评估、产权保护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设发展各级各类孵化器,完善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创业园功能,加快科技创业载体建设,建立健全为全市科技创新、创业提供融资担保、信息咨询、招投标、上市辅导等一系列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及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向企业提供有偿服务,促进创新成果的交易、转移、扩散和产业化,扩大科技资源增值效应。
(二)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每年市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投入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支出的3%;县(市)区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同级财政支出比例,按第一、第二、第三板块分别不低于2%、1.5%、1%安排。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技术、产品创新为核心,鼓励企业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力度。市级相关部门要统筹用好现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选择一批符合本实施意见精神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发挥昆明市新型工业化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大对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节约能源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等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有关创新专项,对国家、省要求地方配套且符合配套规定的项目,昆明市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中优先给予配套。严格兑现落实对认定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三级名牌名品,新增授权专利,主持(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等创新工作的奖补政策。
(三)落实有关税费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国家鼓励进口设备的减免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审核,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符合税法有关目录规定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照一定比例抵免应纳所得税额;企业从事符合税法规定条件和范围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四)拓宽企业创新融资渠道。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政府引导、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我市工业转型升级要求的工业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工业重点创新项目建设。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对创新型企业建设项目授信额度,并在申报审批流程方面提供便捷服务。鼓励和支持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企业通过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方式筹集创新资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对高技术创业型企业的投资。
(五)优先安排工业创新项目建设用地。加大对工业企业创新项目建设用地的支持力度,工业企业创新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备齐用地报件资料的工业企业创新项目优先考虑安排计划指标。积极争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用地预留指标。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简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优先安排用地,并根据《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对于用于企业创新的科研试验用地,依据规划条件确定的用地性质,按现行政策提供使用。鼓励企业盘活现有存量用地,在工业用地出让期限内,受让人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增加容积率的,经核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平台、载体相结合,捆绑式、团队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高校院所、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选择建立一批企业技能人才培育和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加强对经济转型升级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定向集中培训。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来昆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建立人才联系“直通车”制度,开通人才工作联系信箱。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展优秀专业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评比和表彰奖励工作,完善我市行业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艺大师等高端人才、特殊人才的培养、评定和激励制度,严格按照《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昆通〔2008〕29号)相关规定,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租房补贴等待遇,兑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七)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市级各部门加强支持企业创新职能的联合、整合和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主动开展工作,加大对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等环节创新的支持力度,形成支持企业创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合力。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要牵头制订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定位、发展导向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建立科学评价考核体系,把企业创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纳入地方发展和部门工作业绩目标考核内容,研究制定目标,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并严格考核评价和督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