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历史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柏拉图曾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器重 ②对亚里士多德应该进行正确引导 ③柏拉图充分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 ④柏拉图认为应为亚里士多德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环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A. 提出“知识即力量” B. 认为“感觉即知识”
C. 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D. 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
3.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 批判封建皇权 B. 反对尊孔复古 C. 捍卫《临时约法》 D. 倡导科学精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A.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 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6.下列作品中,体现“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这类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是()
A.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 浪漫主义的文艺
C. 现实主义的文艺 D.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7.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C. 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D.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8.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 日心说 B. 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9.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是()A. 派遣留学生 B. 翻译西方著作 C. 改革教育 D. 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10.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积贫的局面,这表现在()①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②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开辟了许多荒地 ④国库充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古希腊文明发生的地域特点是()
A. 大河流域 B. 交通中心 C. 政治中心 D. 海洋辽阔
12.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力图要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 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 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 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13.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②农业生产结构更新 ③新的生产技术得到应用 ④农民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内容包括()
①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享有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 ②准许穆罕默德·阿里管辖苏丹 ③对军队人数、军舰建造等有限制 ④所有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 ⑤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 ⑥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⑤⑥
15.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 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
A. 迁都洛阳 B. 整顿吏治 C. 移风易俗 D. 颁布均田令
17.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 要原因是()
A. 一战后退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 B. 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 C. 一战结束后英日矛盾居次要地位 D. 英国势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
18.“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 局部战争没有改变总体和平的趋势 B. 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C. 军事力量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核心 D. 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19.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表述正确的是()A. 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B. 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C. 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 D. 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
20.下图是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的情景,这是为了()
A. 迫使德国支付赔款 B. 瓜分德国的殖民地 C.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D. 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2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 美苏加紧争夺世界霸权 B. 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C. 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世界的动荡不安 D. 美苏关系出现和解迹象 22.观察下面漫画,该漫画()
A. 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 B. 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 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D. 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
23.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被称为《枫丹白露文件》的文件中强调:“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它反映了英国()A. 维护欧洲大陆均势以便控制欧洲 B. 对德国政策发生变化及其保守性 C. 防止德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维护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 24.下列有关两伊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场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②这场战争共进行了8年 ③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也有民族之间的纷争 ④在战争中双方相互采用“袭船战”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5.关于《临时约法》的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B. 它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C. 不久即被袁世凯毁弃,所以其现实意义不大
D. 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26.主张在推翻清朝统治后在中国建立“五权分立”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家是()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孙中山
27.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A. 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B. 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C. 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8.1861年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大量“赎金”为工 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万人,这说明()A. 边患日趋严重 B. 立国政策改变 C. 军人地位上升 D. 藩镇拥兵自重
30.宗教改革后主张勤劳致富来荣耀上帝,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茁壮成长的是()A. 路德派 B. 加尔文派 C. 英国国教 D. 东正教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
(注:沈括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等完整的工序,限于篇幅简略。)材料二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佛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
材料三 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古代希腊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3)普罗泰格拉的主张与材料一的区别是什么?(4)材料二、三的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33.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哪一现象最能体现民族融合?
(2)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你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要什么条件。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成为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的原因。(3)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盟国(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
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
(2)材料
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为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 历史
1.【答案】A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并思考,①②③④均是对柏拉图意思的正确理解。2.【答案】C
【解析】智者学派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因此人们需要学习知识。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是对“善”的认识。3.【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可以看出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4.【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清朝、讽刺小说、旨微而语婉的。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信息与小说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从时间上看,《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为明代小说,A、B项排除;C、D项都J 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而《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排除D项,C项正确。5.【答案】C
【解析】从黑体辐射理论可知是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内容。6.【答案】B
【解析】题目材料信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正好符合浪漫主义文艺的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主观感情和理想,通过瑰丽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7.【答案】D
【解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这与墨子“尚贤”,反对等级不能逾越和富贵在天的命定思想有继承关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体现了博爱原则,与墨子兼爱思想有相通之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继承墨子“尚力”思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东汉已经快完了,该是黄巾军当道的时候了,在甲子的时候起义最好,这与墨子思想没有相通之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8.【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是对两种观点的理解,应为进化论思想的作用,特别是从严复可作出判断,故B项正确。9.【答案】C
【解析】日本“文明开化”的关键是教育近代化。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本题关键词“积贫”。王安石变法中采取多种富国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财政收入,并确实起到了作用,使国库充裕,所以①④对。农田水利
法保证了各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荒地的开垦,所以②③正确,所以答案选D。11.【答案】D
【解析】希腊半岛处于地中海沿岸,地域特点应是D项。1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即改革前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他们不得不缴纳高额的赎金,很多人因此贫困破产。因此,④的叙述不正确。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再现能力。注意④中的限制词“所有”以及敕令的规定之一“接受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条约”,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据敕令规定可知①②③是正确的。敕令规定埃及军队上校以上的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所以④是错误的;接受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条约,因为⑤⑥属此条约内容,所以⑤⑥也是正确的。15.【答案】C
【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对神依然显示出无比的尊敬,他们判定事物均以神为绝对权威。“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与农业相关的只有D。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17.【答案】B
【解析】英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日本抗衡德国和俄国,从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一战后,日本的大肆扩张,影响了英国在亚太地区的权益,因此华盛顿会议以四国同盟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18.【答案】C
【解析】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催生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故C项表述错误;A、B、D三项均属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均属于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范畴,故D项符合题意。21.【答案】C
【解析】美苏冷战的升级,展开了军备竞赛,把人类推向战争的边缘,造成C项所说内容。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图能力。漫画耐人寻味,画中人物“希特勒”磨刀霍霍,而却有一种声音对砧板上的“公鸡”说:“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明显是在麻痹受害者,而纵容了法西斯分子的侵略扩张行为。据此可以推断是在讽刺英法的绥靖政策。
23.【答案】A
第(2)问则从沈括的科学记录使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得以保存和继续传播角度进行总结。第(3)问则从印刷术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等角度回答。
32.【答案】(1)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而且将神人格化。(2)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单靠感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材料反映了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维持欧洲势力均衡的均势政策。(3)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与社会的研究上。24.【答案】B
【解析】战争从1980年开始至1988年结束,战争爆发有领土、宗教、民族等原因,战争方式除了陆地部队大规模的进攻外,对于阿拉伯河河界的争夺,双方还使用了“袭船战”,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2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临时约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和宪政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故C项错误,学生很容易被该选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2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两项,形成“五权分立”的方案。27.【答案】D
【解析】宪章运动依据当时人民群众处于无权地位的现状而提出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说明其斗争已经突破了经济斗争的范畴,但并非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故排除A,B,C三项;宪章运动独立地提出了无产阶级争取选举权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28.【答案】A
【解析】影响工业革命的因素主要是市场、资金、劳动力。
29.【答案】A
【解析】北宋统治者的立国政策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北宋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B、D两项的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的叙述明显错误。北宋军队
数量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随着边患的日益严重,为应付辽、夏的侵扰,在边防大量屯兵;二是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30.【答案】B
【解析】加尔文教宣扬先定论思想。
31.【答案】(1)材料二为考古资料,材料三为文献记载,均能从一个方面印证沈括记载的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
(2)沈括的《梦溪笔谈》具体翔实地记载了毕升活字印刷的完整工序,材料三表明到南宋时人们还在利用沈括的记载,采用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印制书籍。由此可见,沈括的《梦溪笔谈》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科技史料。(3)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有利于科技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解析】第(1)问注意结合史学常识:查阅文字史料、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等是获取史料的途径。
(4)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解析】本题主要从古希腊神话与哲学的区别角度考查对两种思想进行对比的能力及希腊智者对神学的挑战。解答第(1)问时要注意观察图片信息,第(2)、(3)问要把握材料二、三的基本内容并提炼其观点,第(4)问要将材料二、三与材料一对比分析灵活发挥。
33.【答案】(1)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汉人使用叉子吃肉。(2)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并融为一体。(3)盖世英雄。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同点:都顺应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改革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者应当具有坚忍不毅力,改革应当勇于与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鞅变法的比较。(1)问主要结合材料回答。(2)问主要结合图片进一步思考。(3)问主要通过比较孝文帝与商鞅变法的异同进行回答。34.【答案】(1)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美苏两国基于霸权的需要,插手该地区,增加了这一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3)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的计划;减少大国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尊重相互的宗教民族信仰。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大国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考虑了自身的利益,是为控制这一地区而来,虽然由和平的掩护,但其控制这一战略位置,尤其对石油资源的争夺的意图非常明显。
35.【答案】(1)标榜:“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
(2)区别: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责任:德国认为“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盟国“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解析】第(1)问主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提出的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据此进行概括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和史实进行判断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观点和一战的性质与目的进行判断分析评价。
第二篇: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地理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 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 气候条件较好 B. 市场距离较短 C. 交通通达性较强 D. 接待能力较强
2.寻找饮用水是野外生存的关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都不能直接饮用 B.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要加热煮沸后饮用
C.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若不清洁需要进行过滤后再煮沸 D. 我国南方雨量充足,寻找的水源一般可直接饮用 3.旅游资源能给旅游业带来()①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 ③文化效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4.为抓住景观特色要做到()
①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 ②确定旅游路线 ③了解景观形成的原因 ④了解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 ⑤保持一定的观赏节奏 ⑥综合感受 ⑦移情于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②⑤⑥⑦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以下三题。
5.四幅图中②和④,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图片所代表的民族与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A. ②傣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B. ②土家族——对歌节,④蒙古族——摔跤节 C. ②纳西族——火把节,④哈萨克族——赛马节 D. ②苗族——亚努节,④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近几年上海举办了许多国际会议,其主要的目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扩大文化交流 ③对国民进行国情教育 ④满足上海市民的精神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材料,完成以下四题。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a城市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住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城市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8.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A. 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的影响 B. 避免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 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 尽量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以下两题。
9.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 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C. 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 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四题。
2007年10月2日,正在大修中的故宫涌进了9万多游客,客流量达到了最大接待容量的两倍,远远超出最佳日接待量。
随着散客、自助游越来越火爆,著名景区最大容量屡屡被突破,相关景点疲惫不堪。
河南云台山景区黄金周期间日游客量达到五六万人,超过最佳接待量20%以上。为缓解游客激增对环境的破坏,环卫工作人员比平时增加一倍。垃圾平常一车就可运走,节日期间就增加了五六车。
“人满为患”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我国出现的黄金周景区超载,会过度消耗景区的自然资源,对景区造成重大损害。一些名胜古迹或坍塌或损坏,与其说是岁月的侵蚀,不如说是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它们不堪重负。
10.为解决“假日旅游”超载现象,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①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②企事业单位推进奖励旅游 ③抓好寒暑假旅游市场 ④做好双休日短途旅游市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11.关于厦门南部旅游发展基础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厦门南部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品位较高,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②厦门南部有立体交通网,交通类型齐全,线路格局有很大改善,运输能力强 ③厦门社会发展历史悠久,对台关系密切,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④厦门南部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去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要提前半年预订门票。这说明()A. 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B. 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 C. 使平日很少的旅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益 D. 公园售票能力有限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3.“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A. 经济价值 B. 科学价值 C. 历史文化价值 D. 可创造性
14.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B. 自然景观多具历史文化价值,人文景观多具科学价值 C. 旅游资源的使用会产生经济价值
D. 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不具有经济价值
15.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A. 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B. 保护亚热森林生态系统 C. 发展旅游业
D. 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四题。
16.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 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
2014年3月22日是第22个世界水日,也是第27个“中国水周”。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回答下列两题。17.针对上题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下面三题。
18.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包括()
①修筑水库 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③人工增雨 ④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的是()A. 水土流失加剧 B. 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20.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特点是()A. 规模的全球性 B. 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 C.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D. 过程的不可逆性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21.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A. 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 大力发展水电建设 C. 提高炉灶技术水平D. 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22.关于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正确说法有()A.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地球在我们手中”的口号 B.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C.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签署了《21世纪议程 》 D. 《里约宣言》指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低碳”浪潮已经掀起。然而根据中国低碳网调查显示,对“低碳”一无所知的49%以上。据此回答下面三题。23.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 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D. 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读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24.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 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 隔断了与其它工厂的工业联系
D. 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台湾翔鹭集团原计划在厦门海沧区兴建对二甲苯工厂(简称“PX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产值800亿,占厦门市本地生产总值近七成。但因工厂建成后污染严重,遭到厦门市民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最终福建
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该项目在厦门的兴建,将其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可以说PX项目迁建得益于被吸纳的民意。回答下面两题。25.PX项目迁建的前提条件是()
A. 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B. 群众积极参与 C. 政府“环保风暴”的影响 D. 新闻媒体的及时播报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列和制度。据此回答下列五题。26.“三同时”是指()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C.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统一 D.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 读“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27.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28.环境保护要求每位中学生()
①树立环保意识 ②讲究环境道德 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共58分)29.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 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 题。
(1)A处景观为________,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对其应如何欣赏?
(2)B处景观为________,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3)B处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__________月似地毯;__________(季节)一片金黄;__________(季节)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农作物)的生产过程。30.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
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下图是丹霞山景观图。
(1)“中国丹霞”是以“丹霞地貌”为载体的综合景观,主要属于________旅游景观,其成因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
(2)指出丹霞地貌作为旅游资源有哪些价值?
(3)据统计,2012年春节长假7天时间里,丹霞山景区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 700多万元。据统计,游客主要来自珠三角城市、港澳地区及周边省市。试评价其开发条件。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4月3日至5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材料二民勤地区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1)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原因。(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3.下面是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检测结果。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种荒漠化类型比重
材料二各省区沙化土地面积
材料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分布
(l)请分别指出四种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新疆和内蒙古在沙化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34.读“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知,人为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应承担更大的________。
(2)从图中还可看出,中国的人为硫、氮排放量也很大,这与中国人口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
(3)通过分析,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因而不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承担者 B.环境污染与人口数量多少呈正相关
C.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长
D.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
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 地理
1.【答案】A
【解析】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为著名的春城,气候条件好,导致昆明旅游旺季时间长。2.【答案】A
【解析】在雨量充沛的南方或森林茂密的山区,寻找的水源一般可直接饮用。3.【答案】A
【解析】旅游资源给旅游业主要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答案】A
【解析】综合感受和移情于景不属于抓住景观特色的内容,而是以情观景的要求,应排除。5.【答案】A
【解析】四幅图中的②是竹楼,属云南傣族民居,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④是蒙古包,属蒙古族民居,其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6.【答案】D
【解析】这首诗有色的描写(翠柳、青天、白雪),有动的描写(上、含、泊),有声的描写(鸣),有形的描写(一行白鹭、两个黄鹂等),故反映了大自然的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形象美。7.【答案】A
【解析】会展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式,举办会展可以吸引世界各地前来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扩大文化交流。8.【答案】D
【解析】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应是尽量多地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9.【答案】D
【解析】文明旅游十分必要,既可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0.【答案】A
【解析】在理解“假日经济”的基础上进行选择。11.【答案】D
【解析】列举的四个方面,厦门南部风景区全都具备。12.【答案】A
【解析】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每天进入旅游景区的最多人数也是有限的。去美国大峡谷旅游的人很多,所以须预订门票。13.【答案】B
【解析】“三江并流”景观为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14.【答案】C
【解析】该题知识点涉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相应的价值和功能。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人文景观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及气氛出现在旅游区内,更多地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自然景观多具科学价值;旅游资源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15.【答案】B
【解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当前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加速的状况所采取的措施。16.【答案】C
【解析】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造成某些生物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17.【答案】A
【解析】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等都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18.【答案】D
【解析】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人工增雨是增加降水量的措施;在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为了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必须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水资源的浪费也很严重,因此要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毁林带来的生态灾难:水土流失加剧,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南极臭氧空洞的出现与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化合物有关。20.【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环境问题并非马上被人类发现,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反应环境问题的不可预见性。21.【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大力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22.【答案】D
【解析】“地球在我们手中”口号的提出是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21世纪议程 》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的。23.【答案】C
【解析】“低碳”是为了减少能耗,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4.【答案】D
【解析】从题图中可知,在玉米脱胚、发酵、蒸馏、沼气发酵等各环节中产生的废物都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和利用,在获得主产品酒精的同时,对废弃物逐一进行了综合利用,做到了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仍有 40 %的CO2没回收,还没有实现无废弃物排放,应选 D 项。25.【答案】B 【解析】群众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而强烈反对和抵制台湾翔鹭集团建厂,是PX项目迁建的前提条件。26.【答案】A
【解析】有些知识属于必记知识,对它们要理解记忆。27.【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主要原因一是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二是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使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28.【答案】C
【解析】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是使个人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和后果。认识到个人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能自觉的调整个人行为,改变各种环境不道德行为,使之适应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9.【答案】(1)石林 石灰岩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在特定的位置观赏。(2)梯田 山地海拔高 印度洋和元江的水汽带来丰沛的降水 修渠引水灌溉(3)初春 三四 夏末初秋 冬天 水稻
【解析】本题从云南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切入,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和形成原因。第(1)题,A处景观为石林,其形成与其特殊的岩石和气候条件有关。第(2)(3)题,由图可知B处景观为梯田,其形成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景观特点随着一年四季水稻生产过程的改变而变化。30.【答案】(1)集群 地域组合
(2)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游客增多,可能会造成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破坏旅游区的背景环境;过多游客及其不当行为可能会使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答出两点即可)
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通过晋北宁武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背景材料,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及旅游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由材料可知,宁武旅游资源丰富,集群及地域组合状况较好,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导致游客稀少,过多游客的进入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政府及景区应采取调控措施,同时加强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等,以解决旅游环境问题。31.【答案】(1)自然 流水侵蚀
(2)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
(3)广东丹霞山是世界遗产,旅游资源等级高,景观独特,游览价值高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靠近港澳地区,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 广东商品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解析】(1)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
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2)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3)对广东丹霞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可从资源价值、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32.【答案】(1)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2)有利影响:促成降水,缓解干旱;沙尘内的大气微粒(气溶胶)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而使地面降温,从而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有效缓解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答对3点即可)。
【解析】第(1)题,沙尘暴的形成应从沙源、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要素分析。读图可知该地沙漠广布为形成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气象气候条件,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由可判断该地位于走廊地区,受此地形影响产生“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第(2)题,需要从对于沙尘暴促进降水抑制全球变暖,缓解酸雨等方面去回答。
33.【答案】(l)我国的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水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2)新疆的沙化土地多于内蒙古,主要是因为新疆比内蒙古距海洋远,降水更少。内蒙古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多于新疆,主要是因为内蒙古草原面积广大,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造成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沙化趋势严重。
【解析】第(l)题,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水蚀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盐渍化主要分布于蒸发旺盛的地区,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于高寒地区。第(2)题,沙化土地面积主要与气候有关,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
34.【答案】(1)西欧 北美 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高,废物排放量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都高 责任(2)中国人口数量多,排污量大 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能源利用率低。(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判断出西欧、北美排放量大,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大,人均消费水平高,排放废弃物更多,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第(2)题,中国排放量多,与中国人口众多及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单位能耗高密切相关。第(3)题,人口与污染物排放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中国人口最多,但排污总量相对低,而针对全球性污染,应注意国际合作。
第三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历史 命题教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些国家包括()①塞尔维亚
②保加利亚
③比利时
④法国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2.结合下边漫画,对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认识有误的是()
①针对的目标是所有船只 ②只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 ③“无限制的潜艇战”的实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④“无限制的潜艇战”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的状况 A. ①B. ②③C. ①④D. ④
3.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 使俄国失去了大片国土 C. 使苏俄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D. 苏俄根据该条约制订了《和平法令》
4.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 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 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 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 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战役有()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日德兰海战 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
6.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B.奥斯曼帝国瓦解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D.奥匈帝国瓦解
7.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D.日本代表不擅外交辞令
8.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指()
A.《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
9.《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包括()
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削减其领土 ②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 ⑤德国必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10.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A.和平谈判B.武力方式 C.经济封锁D.外交孤立
11.“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根据相关历史事实,下列选项中能为这句话提供有力支撑的是()A.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存在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2.“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
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13.在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A.武器装备落后B.内部出现叛乱 C.缺乏国际援助D.大国纵容侵略
14.英美在二战中与苏联结盟的主要原因在于()A.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英美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 C.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已经无效
15.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B.④⑤C.②③D.①④
16.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17.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18.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提出“缓和”战略的实质目的是: A.改变争霸目标B.采取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C.限制和裁减核武器D.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高峰 19.下图是位于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的一座雕塑,这是一支枪杆打结的枪。此图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20.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A.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繁荣B.放弃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C.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D.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21.下列现象与二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没有关系的是()A.人民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B.社会主义国家的号召与组织 C.美国对苏联挑起全面“冷战”D.美、苏战略核力量形成均势 22.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针对伊拉克发动的 ②战争中美国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③两次战争的发起都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 ④都带有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两伊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边界争端B.宗教教派矛盾 C.经济利益冲突D.意识形态的矛盾
2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A.朝鲜战争
B.海湾战争
C.两伊战争
D.科索沃战争
25.中东地区和南亚次大陆都曾多次发生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A.都是由于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 B.都是多个民族国家对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战争 C.都是为了争取独立建国的民族生存权利 D.都是长期存在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产物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加入祖国的军队吧!” 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人数
材料三 当时德国可以征发的男子大约在1 500万人左右,年龄阶段在18岁到55岁之间。当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 65岁之间。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霍尔(英国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出哪两个国家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
28(1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美]鲍勃·迪伦《随风而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反战者的愿望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反战运动高涨的原因。(3)材料三表明了这场战争的什么特点?它决定了反战运动的什么特点?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二 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请回答:
(1)萨达特认为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怎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3)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中东和平的历程不会一帆风顺。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侵略,比利时抗击的是德国的侵略,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2.【答案】A
【解析】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②③④均是正确的。
3.【答案】D
【解析】《布列斯特和约》使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喘息的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整顿了国家经济和扩大了红军,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D项把条约与《和平法令》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4.【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但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5.【答案】B
【解析】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均发生在西线战场上,而日德兰海战发生在北海。6.【答案】B
【解析】奥斯曼帝国瓦解属于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在此地区也产生了新的民族国家。7.【答案】C
【解析】要结合一战后日本的状况仔细分析选项。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并期望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8.【答案】C
【解析】《九国公约》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9.【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及归类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选项中①②③⑤符合凡尔赛和约规定,④是错误的表述,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10.【答案】A
【解析】经过一次大战以后,欧洲和平主义盛行,各国都不愿意轻易采用武力解决问题,往往通过谈判,签订协议的形式,维护安全。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本世纪以来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这两个组织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故B项正确。从效果和影响来看,国联成员国不及联合国普遍,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也不及联合国。国联由于受少数大国控制,导致在许多国际事务处理上不公正,制裁侵略软弱无力,国联并没有遏止了“二战”的爆发。联合国在成立初期,由于受美国控制,从而使其宗旨得不到有效发挥,但也发挥过一些有益的作用,如参与推动印度尼西亚独立事务,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有效处理殖民地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A、C、D三项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12.【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德国要对外扩张的意图,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德国要摆脱和约的束缚,再度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13.【答案】D
【解析】在法西斯势力侵略或干涉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过程中,英法等大国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是导致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4.【答案】C
【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取决于其国家利益。就英美来讲,二战期间他们最大的国家利益就是打败法西斯国家,而苏联在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好符合英美的需要。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在二战中推行的“中立”外交政策。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绥靖政策。30年代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英、法、美继续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避免影响本国经济以及希望祸水东引,西方列强实行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德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世界局势空前紧张,打破了凡—华体系的限制;美国一战后企图夺取世界霸权,故②③⑤错误。1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通过对话,依照次序答,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选择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合。1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A项属于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之内容;B项属于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范畴,因1944年诺曼底登陆代号为“霸王行动”;C项属于波茨坦会议之内容;只有D项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体现了雅尔塔会议精神。
18.【答案】B
【解析】70年代美苏在欧洲缓和,但在亚非积极进攻。19.【答案】C
【解析】由“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很明显可以看出它的寓意是反对战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故选C项。
20.【答案】C
【解析】肯尼迪的“和平战略”,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削弱东欧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扩大其霸权,称霸世界的目的。21.【答案】D
【解析】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社会主义国家反对美国挑起“冷战”、世界人民反战和平意识增强相关,但美、苏战略核力量形成均势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22.【答案】D
【解析】海湾战争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而伊拉克战争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两场战争都是由美国发起的针对伊拉克的现代高科技战争。23.【答案】D
【解析】伊朗和伊拉克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教徒分属伊斯兰教的两个不同派别,所以两伊意识形态相同,但又有教派矛盾冲突。
24.【答案】C
【解析】本题要从题干中提取两个主要信息:一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二是规模和损耗最大的战争。符合要求的只有两伊战争。
25.【答案】D
【解析】 印巴战争的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分别建国则是联合国的决议,据此排除A项;B、C两项是针对中东战争而言。
26.【答案】(1)马恩河战役。意义:打退了德国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1)题,只要结合马恩河战役有关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应首先分析出战役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的特点,然后从作战国家、作战指导思想、武器装备、作战形式等方面考虑;回答第(3)题时应结合第(2)题有关信息得出战争伤亡惨重,国内兵源枯竭,已无力再战等内容。
27.【答案】(1)英、意在进行交易,英国以牺牲埃塞俄比亚的方式换取意大利对自己的支持。实质上是英国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实行绥靖政策。(2)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3)没有。因为1937年意大利与德、日结成了法西斯同盟,它们要挑起重新瓜分世界、称霸世界的战争。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意大利为侵略埃塞俄比亚,在外交上依托德国向英法施压,而英法由于经济实力下降,实施避战自保,从而采取了绥靖政策。第(2)问结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史实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二“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运用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史实说明即可。28.【答案】(1)反对美国发动侵略战争,要求和平。
(2)美国在越南进行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战争持续时间长,并不断升级而且异常残酷,美军在大肆屠杀越南人民的同时,自身伤亡惨重,给美国人民也带来深重的灾难。(3)持续时间长。使反战运动具有时间长的特点。【解析】
29.【答案】(1)未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2)开始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
(3)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等。
【解析】萨达特和拉宾都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同时两人在不同的时间遇刺身亡,这说明中东的和平进程是异常艰难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第四篇:云南省玉溪市2018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 高三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2018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到1971年,英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巳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这表明()A. 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B. 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 C. 欧元的启动导致美元地位下降D. 美国已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2.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博采众长B. 体系完备C. 影响长远D. 崇尚公平
3.唐代出现不少宰相和高官以自己不是科举出身为耻的现象。这说明唐代科举()A. 取代了其他选官方式B. 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影响力扩大 C. 促进社会阶层上下流动D. 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克里斯提尼时期以后,雅典步入了“全民政治”的时代。这时,每个公民都要担任一段时间的政府官吏,主要的政府官吏则由抽签而不是由原来的选举产生。这一做法()
①扩大了城邦普通民众的参政权 ②直接导致雅典城邦走向衰落 ③容易造成政府官吏素质参差不齐 ④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5.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 民族危机的困境B. 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D. 文学革命的影响
6.蔡元培曾这样说道:“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之政治组织……所以民国七年(1918)夏间,北京市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我曾力阻他们。”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先生虽未阻止,但在营救被捕学生出狱后,愤而辞职。以上材料表明蔡元培先生()A. 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B. 关键时刻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 C. 提倡学术思想自由不过是空话D. 认为大学应坚持学术至上原则
7.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活跃的市场经济……不管是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还是产品市场都已经非常完善。当时中国的文明不仅在经济基础、科学技术上领先于西方,而且在制度层面也走在世界前列。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在制度层面走在世界前列 B.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 编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D. 小农经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8.有学者写道:“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 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 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9.“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该材料认为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是()A. 未起到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B. 规则不严密 C. 不具有法律约束性D. 被美国操纵
10.托马斯·潘恩说:“在世界的这个广大地区,我们忘记了三百六十英里的狭窄范围(英国的长度),我们因此可以更大规模地传播我们的友谊,我们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并因为这种豁达的胸襟而感到自豪。”这反映了()A. 北美大陆可以自由和欧洲发展贸易 B. 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C. 北美大陆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 潘恩的思想成为北美人民的共识
11.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A. 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 B.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C. 标志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完成 D. 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12.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A.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 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 “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25分)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2)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场 史论五篇:
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五、“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 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三、“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四、“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五、“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摘编自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三项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受这种经济状况影响,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雅典出现了哪些典型的阶级或阶层?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阶层的经济状况?他们的政治地位如何?(3)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阐述了怎样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盟国(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
(2)材料
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为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可得乎?”(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请求。
——《中国通史全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这项措施?(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农业的根本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说明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的变化,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中心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美国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但随着美国经济衰退,兑换能力完全丧失,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故B项正确;1999年后欧元的启动,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霸主,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表格中没有体现罗马法吸收其他法律信息,故A项错误;表格中从“调整对象”“表现形式”“适用范围”“立法方式”“权利主体”介绍了罗马法,说明罗马法体系非常完备,故B项正确;材料表格中没有提及罗马法影响的信息,故C项错误;崇尚公平属于罗马法的特点之一,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体现,故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唐代不少宰相和高官以科举出身为荣,可见科举制在宰相和高官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中的影响力扩大,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测出科举制取代了其他选官方式,故A项错误;科举制为出身卑微的读书人进入仕途提供机会,促进社会阶层上下流动,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与题意无关,故C、D项错误。4.【答案】C
【解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民主制得以确立,并非导致其走向衰落,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期,因此可以排除含有②④的选项,选择C项符合题意。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而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6.【答案】D
【解析】蔡元培先生在五四运动中有无领导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未阻止学生运动,故B项错误;蔡元培先生认为学生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而不应参加政治组织,体现了他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的原则,故C项错误、D项正确。7.【答案】A
【解析】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此时打破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发明星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井田制瓦解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开始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体,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西方思想启蒙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为基础,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首要任务是国家的救亡图存,因此“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忽略了个体的启蒙,故B项正确;从材料没法判断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的原因是否与工业化程度有关,故C项错误;也无法批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是否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故D项错误。9.【答案】A
【解析】“一般禁止数量限制,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说明许多国家未遵守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故A项正确;“规则不严密”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不包含“不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意思,故C项错误;“美国曾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
”不能说明被美国控制,故D项错误。10.【答案】B
【解析】材料只是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没有指明是要和欧洲发展自由贸易,故A项错误;根据“在世界的这个广大地区,我们忘记了三百六十英里的狭窄范围(英国的长度)……我们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北美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随着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北美当时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还未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及潘恩的思想,没有说他的思想成为北美人民的共识,故D项错误。11.【答案】B
【解析】晚清新型管理机构出现,但原先官僚体系并没有完全否定,故A项错误;“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出现,是中国在列强侵略下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中机构是殖民地化的表现,不是封建化,故C项错误;列强侵略,使中国开始近代化历程,故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可知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是让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据此判断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的,故D项错误。
13.【答案】(1)西周和西汉时期。分封制度和郡国并行制度。(2)行省制度;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3)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可从图二“胶东国”等信息中得出郡国并行制度。第(2)问注意元朝 “中书省”“行中书”“腹里”“宣政院“等机构的职能和范围。第(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14.【答案】评分标准及示例:必须是在解读材料基础上得出的正确信息,并能予以说明,罗列无关史实无效。另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信息:三场考试只有一场考四书五经(科举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说明:清末面临历史大变局,高唱礼义廉耻无法救国,需要选拔更多实用人才。
示例二:信息:重视考查史论。说明:治国必须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如史论第一篇就是针对清末中央集权削弱的现状。
示例三:信息:重视考查世界各国治国策略。说明:清末中国已融入世界,必须学习各国先进经验,才能维系政权。
示例四:信息:关注改革。说明:当时清政府正推行新政,需要借鉴古今中外改革变法的经验。【解析】本题属于信息说明类题型,首先提取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注意必须是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信息;其次能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从第一场中的信息可得出重视考查史论,可以从治国必须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角度来说明;从第二场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重视考查世界各国治国策略,从中国融入世界、学习西方等角度来说明;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从晚清历史的大变局的角度来分析说明。15.【答案】(1)状况:工商业发展。代表阶层(级):“海岸派”“山地派”“平原派”。(2)阶层:平民;政治上:无权,完全听命于贵族。
(3)主题:梭伦改革的原因(或背景)。理由:材料一经济发展成为梭伦改革的经济基础;而在材料一经济发展基础上壮大的工商业奴隶主成为梭伦改革的阶级基础。材料二阐述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是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提炼、概括材料的能力。第(1)题是对所学图片的再现,反映的是工商业的发展。第(2)题是一则诗歌,从“无辜被售”“卖身”等可知是平民。第(3)题,两则材料都叙述了改革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及阶级矛盾方面阐述理由。
16.【答案】(1)标榜:“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
(2)区别: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责任:德国认为“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盟国“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解析】第(1)问主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提出的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据此进行概括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和史实进行判断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观点和一战的性质与目的进行判断分析评价。17.【答案】(1)措施:实行郡县制。
评价: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2)民为国本;不失时为农之本。
(3)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归纳能力。考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位著名君主——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回答时主要根据材料概括归纳。
第五篇:2017--2018学年宣威六中高二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宣威六中高二期末检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发展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3.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建立了儒学的教育系统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形成
5.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
6.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7.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肯定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先进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8.“学徒进店,为学行贾;主翁不授书算,但曰‘孺子当习勤苦!’朝命扫地开门,暮命卧地守户;暇当执炊,兼锄园圃!主妇有儿,曰‘孺子为我抱抚。’呱呱儿啼,主妇震怒,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这首诗名为《学徒苦》,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写于一九一八年。这首诗反映出 ①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②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与“质朴” ③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④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
9.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和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 D.鼓励人民提高民主意识
10.学者张岂之曾说:“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下列主张体现“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动摇了“循环论的思想”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C.“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 D.“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
11.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B.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C.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12.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其主要目的是()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C.提高民众的社会经济地位 D.限制外国资本控制国民资本
13.毛泽东曾在《湘江评论》中提出“用强权打到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作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致张起大搅乱。”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A.组建工人政党 B.主张暴力革命 C.呼吁社会改革 D.宣传马列主义
14.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与时俱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出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著名史学家胡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间也有不属于文革的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中日建交④中美建交⑤杂交水稻南优2号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②③⑥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16.“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A.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17.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 B.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C.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18.伏尔泰曾说:“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皇帝动辄以“大逆罪”处置臣民,是典型的专制主义。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和孔子的思想有相近之处 B.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有思想影响 C.体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 D.两人观点相反但本质上都为宣传启蒙思想
19.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 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 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 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相反
D.前者轻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在思想领域,革命前的美国、法国与英国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启蒙思想得到充分宣传,启蒙学说已深入人心 B.新教得到广泛宣传,天主教势力荡然无存 C.颁布了法律性文件,作了战前动员 D.人民赞同革命,要求与专制统治作斗争
21.历史学家张岱年认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以下对中西启蒙思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现了破旧立新的思想解放精神 B.经济基础的强弱不同是二者形成不同历史范畴的根本原因
C.是否从根本上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是对二者历史影响评价不同的主要原因 D.不能脱离中西具体的历史背景来苛求思想启蒙
22.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23.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右图所示:“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A.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B.经典力学体系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形式表达的力学体系 C.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牛顿为工业革命制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24.有一作家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据此,你认为他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魔幻现实主义
25.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
26.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爱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他()
A.与文学革命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27.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支持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28.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此论断()A.阐明了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为了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强调了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说明了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29.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 D.倾向民主革命
30.1917年7月20日,俄国政府作出决议,凡年满20岁的男女一律获得选举权。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意味着沙皇政府正在着手铲除农奴制改革的残余 B.作出这一决议的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C.一战爆发后,男性奔赴战场,女性承担更多工作,地位提高 D.俄国的女权运动在同时期的西方国家中开展得较早
二、非选择题(共3题,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矣。”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4分)
(2)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8分)
32.(13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运用中国形象的背景;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7分)
3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9分)试卷答案
1.A 2.C 3.C 4.B 5.B 6.C 7.D 8.A 9.B 10.C 11.B 12.B 13.C 14.D 15.D 16.D 17.C 18.D 19.B
20.A 21.A 22.A 23.C 24.B 25.A 26.D 27.C
28.A 29.A 30.C
31.(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二: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4分)
(2)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8分)
32.(1)新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2分)
不同点:关于宇宙本原,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守仁(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2分)关于认识论: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守仁(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2分)
(2)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反宗教神权与专制暴政;中国形象成为批判的器。(4分)
原因: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随着对中国现实认识的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现实的停滞与落后。(3分)
33.(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6分)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