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毕业论文
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
摘要..............................................Ⅰ 绪论...............................................1 第一章.汽车污染的主要途径............................2 1.1汽车的内部污染.................................2 1.1.1.“豪华”装饰潜藏的污染.....................2 1.1.2车内香水增加污染...........................3 1.1.3车主错误的“保护观”所致的污染..............3 1.1.4.车内霉菌造成的污染........................3 1.1.5.车内吸烟造成的污染........................4 1.2.汽车的噪声污染................................4 1.2.1发动机噪声................................4 1.2.2底盘噪声..................................4 1.2.3.电器设备噪声..............................5 1.2.4.车身噪声.................................6 1.3.汽车尾气污染..................................6 1.3.1.一氧化碳.................................6 1.3.2.碳氢化合物................................6 1.3.3.氮氧化合物..............................7 1.3.4.醛......................................7 1.3.5.含铅化合物...............................7 第二章.汽车污染的防治措施............................9 2.1.汽车内部污染的防治.............................9 2.2.汽车噪声污染的防治.............................9 2.2.1.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控制.....................9 2.2.2.底盘噪声的控制...........................10 2.3.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11 2.3.1加强行政管理.............................11 2.3.2.加强尾气净化.............................11 2.3.3.开发新型能源.............................14 2.3.4.通过技术改进提高燃料利用率................17 2.4.加强汽车尾气检测.............................19 2.4.1为什么要对在用车进行尾气检测.............19 2.4.2国家现行的检测方法.......................19 2.4.3.现行检测方法的弊端.......................17 2.4.4.汽车尾气检测新方法......................21 第三章:总结........................................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绪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21世纪的今天,汽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汽车污染却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清汽车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唤起人们加快治理汽车污染的步伐,同时列举出一些必要的措施。
环境健康安全理事会的报告指出,每一例大气污染死亡案例都会造成大约几十万欧元的花费。因此汽车交通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了路桥费收入和燃料税收。报告最后指出,城市污染主要来自城市取暖系统、工业体系以及汽车排放。其中进入人们支气管的细小颗粒中,有一半以上是由汽车排放到大气中的。
环境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不仅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现在,这一思想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汽车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因此防治汽车污染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防治汽车污染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来防治汽车污染!
本文介绍汽车污染途径主要包括汽车的内部污染、噪声污染、尾气污染。内部污染包括:“豪华”装饰潜藏的污染、车内香水增加污染、车主错误的“保护观”所致的污染、车内霉菌造成的污染、车内吸烟造成的污染。噪声污染包括:发动机噪声、底盘噪声、电器设备噪声、车身噪声。汽车尾气污染是由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醛、苯丙芘及固体颗粒物等。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等。第二章主要讲了应对汽车污染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国家汽车污染行政措施;以及加强对汽车污染的检测。
摘要
当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时,当一辆辆汽车从公路上呼啸而过时,我们感受到了现代的文明,体验到了电子时代的速度。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白云朵朵的蓝色天空和充满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此时人类也认识到,人类共有的空气、水、阳光都是必需的环境要素,是人类共有的财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污染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汽车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防治汽车污染形式严峻,人类必须打好这场持久战。本文讲述了汽车污染产生的主要途径和探讨了有效控制汽车污染的一些必要施。
关键词:
汽车
污染途径
防治措施
第一章.汽车污染的主要途径
从汽车普及的那一刻起,人类跨进了轮子上的时代。汽车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也就是在我们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方便的时候,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汽车鸣笛造成的噪声污染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每天都在呼吸汽车尾气和被迫接受噪音中的生存。汽车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防治汽车污染形式严峻,人类必须打好这场持久战。1.1汽车的内部污染
汽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车内污染也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世界各国对汽车内的污染开展了不少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汽车行驶在尾气排放“隧道”的中央,车内的人受害最重,加之汽车内置材料可能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内外夹击的车内污染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霉菌、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污染与汽车的型号和使用年限、燃料、交通拥挤状况、天气和海拔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人们高度重视汽车尾气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和治理问题,但是对于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问题,还知之甚少。目前,对于居室内的空气质量问题,检测部门和研究机构已做了很多工作,对于汽车内的空气质量的关注与研究还为数很少。
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多。美国人把室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药委员会在考虑室内环境对健康影响时,把“室内环境”定义为“一天内度过 1小时以上的非工业的室内空间”,除了办公室、教室、购物中心、医院、家庭以外,其中也包括汽车。美国的国际技术评估中心的一篇文章,称车内污染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
1.1.1.“豪华”装饰潜藏的污染
拥有一辆私家车无疑是财产和身份的象征,车内的“高贵”装潢更为大多数客户所追求,然而在人们关注机械、款式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装潢过程中无疑要使用化学制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而这其中,无一例外都存在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超标问题。人们追求的柔软有拉力的座椅、光亮的色彩、舒适的手感,都是通过填充物、柔软剂、胶粘物等材料得以满足的,而它们正是污染易于藏身之所。据资料显示,长期置身于这些车内污染物环境中可以导致机体皮肤、血液、免疫等系统的损害,引起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甚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媒体也曾报道多起因车内污染造成消费者人体伤害最后与汽车制造商对簿公堂的事例。所以,有车一族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车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存在的潜在威胁。
1.1.2车内香水增加污染
许多私家车车主喜欢在自己的车内放瓶香水以改善室内气味,怡气养神。然而,按照良好的车内空气标准,必须达到无毒、无害、无异味,许多人通常将无以为定位为无恶味,实际上过量香味也是异味。更严重的是目前许多香水并非天然提取物,而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在冬夏关窗开空调的季节,会在车内形成循环污染,破坏空气质量。
1.1.3车主错误的“保护观”所致的污染
汽车装潢污染严重,除去材料选择因素,也和许多车主的“错误”保护有关,买来的新车通常会有一些塑料质地的包装,是厂家防止汽车被损而进行的保护,许多车主也认为这些原始包装可以延缓车辆“衰老”,因此不愿将其去除。但是,这样会使原本可以挥发的污染闷在车内“发酵”,让污染久留车内:另外,私车的增长速度使其下了生产线就直接开进居民家,即便按照严格环保要求进行装备的汽车最好能停置一段时间,开窗透气,挥发污染物。1.1.4.车内霉菌造成的污染
霉菌是汽车通风系统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在潮湿气候条件下运行的空调中尤为突出。有的霉菌会造成哮喘、呼吸困难、记忆力及听力丧失、肺部出血、甚至死亡。定期消毒可降低霉菌水平。通过改进设计结构,也可减少水汽冷凝或杀死过滤器表面上的霉菌。本田公司在发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出厂的一些车型的通风系统存在的霉菌过量累积问题后,进行了改进。凌志(Lexus)公司目前在某些车型的通风系统中也使用了一些抗菌树脂。
1.1.5.车内吸烟造成的污染
香烟含有一氧化碳,苯,尼古丁,镍,镉,甲醛,砷,氨,等 4000种化合物,其中已知43种致癌物质。根据一项1992年对沙特阿拉伯里亚德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吸烟会大大增加汽车内的空气污染物负荷,吸烟造成的一氧化碳水平要比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环保局的每小时浓度限量标准高出34倍。
1.2.汽车的噪声污染
汽车噪声源大致可分为发动机噪声与整车噪声。发动机噪声与发动机转速有关,而整车噪声与车速有关。与发动机转速有关的噪声源主要有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和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以及由发动机带动旋转的各种发动机附件的噪声。与车速有关的噪声包括传动噪声、轮胎噪声、车体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等。1.2.1发动机噪声
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尤其是在怠速、低速行驶和车辆起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愈发明显。为了降低汽车噪声,首先应控制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通常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可以分为两大类:空气动力噪声和表面振动结构噪声。
空气动力噪声直接向空间辐射,引起空气动力噪声的噪声源主要有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
发动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指内部的燃烧过程和结构振动所产生的噪声,是通过发动机外表以及与发动机表面连接的零件的振动向外辐射的,因此将这两类称为发动机表面振动的结构噪声。
燃烧噪声的发生机理相当复杂,主要是由于汽缸内周期性变化的压力作用而产生的,与发动机的燃烧方式和燃烧速度密切相关。具体表现:
① 活塞敲击噪声 ② 配气机构噪声 ③ 燃烧噪声
④ 发动机空气噪声 1.2.2底盘噪声 底盘噪声包括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差速器和减速器等传动
系产生的噪声和轮胎产生的噪声等。
具体表现: ①传动系噪声 ②轮胎噪声
轮胎噪声可以分为直接噪声(或车外噪声)和间接噪声(或车内噪声)两种。即直接噪声或车外噪声是轮胎直接辐射出来的噪声;而间接噪声(或车内噪声)是轮胎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激源源,振动通过悬架和车架传至车身,成为车厢内的噪声。
对轮胎噪声来说,一般反映的就是直接噪声。对大、中型载重车的轮胎而言,由于其所产生的直接噪声在汽车总体噪声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直接噪声已成为噪声公害。
轮胎直接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轮胎花纹噪声。由于轮胎滚动,在接地时胎面花纹沟部的容积减小,沟内包含的空气被挤出;而当胎面离地时沟部的容积恢复,外部空气被吸入。这样空气流入、流出产生的噪声也叫排气噪声。另外,胎面花纹接地时还产生连续击打路面的噪声,这种噪声也属于轮胎花纹噪声。
②道路凹凸噪声。轮胎在道路上滚动时,由于路面小的凹凸内空气被压缩,因而产生排气噪声。一般来说,沥青和水泥路凹凸面小,由此产生的噪声也小。
③轮胎弹性振动噪声。由于路面的凹凸不平和轮胎的不均匀性,引起胎面和胎侧的弹性振动噪声。
④轮胎自激振动噪声。当汽车急速起动和急制动、急转向时,轮胎胎面元素相对于道路表面发生的局部自激振动,由此产生刺耳的噪声,称为尖叫噪声。
⑤轮胎空气紊流噪声。由于轮胎滚动,在轮胎周围产生空气的紊流诱发出的噪声。1.2.3.电器设备噪声 1.2.3.1.冷却风扇噪声
冷却风扇是噪声的发生装置,受到护风圈、水泵、散热器及传动装置的影响,但其噪声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底盘。1.2.3.2.汽车发电机噪声
汽车发电机噪声取决于多种来源的效应,这些来源有磁体源、机械和空气动力源。噪声取决于发电机的磁力和通风系统的机构,以及发电机的制造和装配精度。1.2.4.车身噪声
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身的噪声也越来越大,主要起因是空气动力噪声。1.3.汽车尾气污染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苯并芘(BaP)等。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1.3.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一氧化碳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血液后,会和血液里的红血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使人体出现反应,如听力会因为耳内的耳蜗神经细胞缺氧而受损害等。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研究表明,人对一氧化碳的承受能力相当高,一个健康的人能短时间承受血液中含量为20%~40%的一氧化碳的侵袭。虽然对人体无副作用的一氧化碳阈值尚未确定,但长期吸收一氧化碳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1.3.2.碳氢化合物
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来自三种排放源。对一般汽油发动机来说,约60%的碳氢化合物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20%~25%来自曲轴箱的泄漏,其余的15%~20%来自燃料系统的蒸发。甲烷是窒息性气体,其嗅觉阈值是142.8mg,只有高浓度时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乙烯、丙烯和乙炔则主要是对植物造成伤害,使路边的树木不能正常生长。苯是无色类似汽油味的气体,可引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易倦、头晕、头痛、呕吐、失眠、粘膜出血等症状,也可引起血液变化,红血球减少,出现贫血,还可导致白血病。其嗅觉阈值16.29mg,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阈值34.8mg。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多环芳烃,虽然含量很低,但由于多环芳烃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丙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的约为平时的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者死亡分别为事件前一周同类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1.3.3.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从燃烧过程看,排放的氮氧化物95%以上可能是一氧化氮,其余的是二氧化氮。人受一氧化氮毒害的事例尚未发现,但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呼吸道刺激性气体,气味阈值约为空气质量的1.5倍,对人体影响甚大。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在浓度为9.4mg/m2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对于氮氧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健康评价组曾做出这样的结论:二氧化氮浓度0.94mg/m-3是短期暴露引起有害影响的最低水平,0.19-0.32mg/m-3最长1小时,一个月不能出现多于两次才能确保公共健康。1.3.4.醛
醛是烃类燃烧不完全产生,主要由内燃机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的醛类以甲醛为主,占60%~70%。甲醛是有刺激性的气体,对眼睛有刺激性作用,也会刺激呼吸道,嗅觉阈值为0.06~1.2 mg,高浓度时会引起咳嗽、胸痛、恶心和呕吐。乙醛属低毒性物质,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丙烯醛是一种辛辣刺激性气体,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细胞损害,嗅觉阈值为0.48~4.1 mg。1.3.5.含铅化合物
汽车尾气排放的含铅颗粒大部分来自内燃机的废气排放。四乙铅是作为抗爆剂加进汽油中的,一般汽油的含铅量在0.08%~0.13%之间,四乙铅燃烧后生成氧化铅排出。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等器官。铅能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代谢过程,还能直接作用于成熟的红细胞。经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铅粒,颗粒较大者能吸附于呼吸道的粘液上,混于痰中而吐出;颗粒较小者,便沉积于肺的深部组织,它们几乎全被吸收。铅在人体内各器官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的心脏、肺等造成损害,使人贫血,行为呆傻,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不育症以及高血压。根据进入身体的方式,可以有高达60%的摄入总铅量永久留在人体内,成年人血液中混入0.8mg以上称为铅中毒。
含铅汽油经燃烧后,85%左右的铅排入大气中造成铅污染。铅氧化物不仅对人体有害,它还会吸附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催化剂表面上,对催化剂产生“毒害”,明显地缩短尾气催化净化装置的寿命,是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要解决的难题之一。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汽车燃烧排入大气中的铅已达数百万吨,成为一种公认的全球性污染。
综上所述: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给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意大利每年大约有15000人死于汽车尾气引起的疾病)。因此,汽车尾气污染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城市温度升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一旦进入空气中,一方面可产生温室效应,促进气温升高;另一方面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让阳光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加速气温升高。
②危害人体健康:如需全文可联系QQ 2438635173
第二篇:浅谈船舶污染途径及其对策
浅 谈 船 舶 污 染 途 径 及 对 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航运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服务业,体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航运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由于船舶自身的特性和海上航行的风险,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潜在威胁也进一步加剧。这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船舶污染的途径方面来探讨一下如何防止船舶污染,减少对海洋的损害,改善海洋环境。
1.船舶造成污染的途径
船舶对海洋污染主要是指因船舶操作,各种海上事故及各种海上倾倒,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其他海上经济活动、损害海水水质、破坏优美环境等有害影响和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途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油类的污染
油指石油及石油产品。由船舶引起的油污染,主要有两类:
(1)航运操作性排油:
航行的船舶为保障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用水进行冷却,部分冷却水会漏泄到机舱,与舱底的污染物质结合形成舱底污水。油船、散装液体化学品船的洗舱水含有石油、化学品、有毒物质和去污剂。这些都是主要的污染源。一条船舶每年排放的机舱舱底水量约为其总吨位的10%,全世界每年随船舶舱底污水排入海洋中石油有近几十万吨。压载水和洗舱水肆意排放造成的油污染更为突出,如一般l0万吨级的油轮,压载水不经处理而排放,每个航次就有100,---,150吨的油排入海中,若全部油舱清洗一次,所用的洗舱水不经任何处理排出舷外,将有200吨石油一起排入海洋。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数百万吨油随船舶压载水、洗舱水等排入海洋。(2)各种海损性事故造成的溢油,它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及沿岸国家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由于船舶触礁、搁浅、火灾、爆炸、碰撞等造成船体或设备破坏从燃油舱或油舱溢出的石油;油船装卸作业过程中或加装燃油时,连接管路破损或误操作满舱造成跑、冒、滴、漏。在船舶事故中,超级油船造成的海上污染影响更大、危害更深。
1.2运输有毒货物带来的污染
有毒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溢流、散落在船上,清除这些物质的洗涤水及和这些毒物混合在一起的垃圾等,都是污染物。大部分的有毒液体物质都是水溶性的,如果直接排放入海,会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造成重大的污染。
1.3船舶垃圾物的污染
船舶垃圾是指船舶正常营运期间各种食品、日常用品和工业用品的废弃物。船舶营运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有垫舱物、包装材料、油污、铁锈、油棉纱等;船员、旅客生活中形成的垃圾:食品残渣、日常消费品的废弃物等。如果直接排放入海,将严重影响鱼、贝等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海洋资源。运输大宗货物时,主要废弃物是包装材料,一般100"--'150吨货物中平均有1吨的垃圾,运输散装货物时,每100吨有20千克的垃圾。这些垃圾中也含有耗氧有机物和氮营养元素,也能诱发赤潮。
1.4船舶生活用水的污染
船上需要满足船员、旅客日常生活用水,甚至有时也要满足运输动物用水的需要。船舶的生活污水是指各种废弃排出物,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耗氧有机物和携带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当海水中溶解氧充分时,这些有机物被氧化生成C02、N:等,使水体缺氧;当海水缺氧时,这些有机物发生厌氧反应,生成有机酸和还原性的气体如H2、CH4、H2S、NH3等,引起水体发臭,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及许多海洋生物死亡。生活污水中还含有较丰富的N、P等营养元素也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赤潮。
1.5 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运输散装货物的船舶在港口装卸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挥发性油气及化学品,从而对港口附近局部区域大气环境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
(2)船舶发动机以及锅炉等设备燃烧燃料后产生的尾气,该污染的长期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后果严重,并随船舶的航行形成流动的污染源;
(3)船舶目前大多使用含CFCS及其他卤化物的制冷剂和灭火剂,由于技术性或事故性的泄露而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危害:
(4)船舶所承运的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扩散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1.6 船舶防污底漆带来的污染
船舶在海洋上航行,其外壳金属结构材料会受到海洋和大气的腐蚀,且会有大量的海洋 1 生物附着,这些都对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危害,为了降低海洋生物附着危害,人们在船体表面涂装防污涂料。船舶的防污漆也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三丁基锡(TBT),TBT防污漆在杀死附着生物的同时,也会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影响。
1.7 拆船工业带来的污染
拆船是伴随着船舶的使用、退役和报废过程的发生而产生的资源再循环工业过程。废船拆解是一项节约能源,变废为宝,资源得到循环再利用的十分有利的工程。同时也是解决国际上的报废船只对海洋污染的环保型产业,被称为“无烟冶金工业一。然而拆船业也是国际公认的环境污染较大的行业之一,废旧船上的废油,废水,石棉、玻璃纤维等,如处理不当,管理、技术措施不到位,拆船本身又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防止船舶污染的对策
针对上述各种途径可能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将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2.1 加强船员教育和培训管理.提高船员防污意识
提高船员防污染安全意识将是预防或减少海上污染事故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应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教育,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明确船员防污染安全责任,使其充分认识防污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国内沿海航线经营的中小型船舶和渔业船舶公司,其规模小而且管理较混乱,船员流动性较大,职务船员多数未受过正规航海院校的教育,船员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与实际要求尚有不小差距,普遍缺乏法律意识、管理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船员素质相对较低。有关单位应通过宣传教育,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理论、操作、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污染意识,进一步明确MARPOL73/78公约、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对防污染设备的检查标准和安全管理技能,明确防污染设备操作管理中的程序和岗位职责。船舶公司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严格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发船员的学习潜能,使船员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应知应会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技能,自觉遵章守法。
2.1 建立溢油应急指挥中心,出台溢油应急预案。
建议在国家沿海几个大城市建立溢油应急指挥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在发生重大溢油事故时,统一协调、组织、指挥船舶油污染应急处理行动,以及负责开展溢油应急反应培训工作。而且,尽快出台溢油应急预案,制定溢油应急反应体系规划,加快应急体系建设步伐,理顺管理机制和指挥协调机制,落实体系建设责任。同时,应立足实际,逐步开展多层次的溢油应急培训,利用市场化机制,发展扶持社会化的专业清污队伍,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业务演练,定期进行知识更新。
2.2建立检验和检查机制,运营市场不予低标准散化运输有毒有害物质货船的准入
船舶检验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应建立检验和检查机制,按照船舶相关的检验规则、规定,2 船舶检验部门应对装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的洗舱排放和控制设备进行检验,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应坚决将船舶视为低标准船舶:同样,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洗舱设备的配备未达到要求或未能有效使用的以及洗舱人员不适任的低标准船舶。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运管部门对达不到要求的上述低标准船舶应将其清出装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船舶运输市场,以保证装运散装有毒有害液体物质的船舶在运营市场的适航性。
2.3 港口必须设置足够的船舶垃圾接收设施
港口必须设置足够的船舶垃圾接收设施是MARPOL73/78附则V和国家法规要求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接收船舶垃圾须实行有偿服务,有些船舶拒绝清倒生活垃圾而企图免交垃圾清倒费,或虽让清倒垃圾而以种种理由拖欠、拒交垃圾清倒费。为做好船舶垃圾接收工作,港口和海事部门必须进行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警戒工作,加强执法检查,垃圾接收部门也应为船舶配备垃圾I临时存放容器,以便定期清倒港区船舶垃圾。对来自有疫情港口的船舶垃圾,应经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卫生处理后再进行清倒。
2.4.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社会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地方政府一方面把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列为公益事业,参照相关标准进行适当补贴。另一方面通过听证讨论,按吨位每季度或每年向营运船舶一次性收取“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费”,往后每次接收船舶生活污水都不另行收取费用。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把日常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列入制度中去,实现船舶生活污水“O排放”。
2.5 制定船舶燃料消耗限制标准和建立准入推出机制。
按照法律规定,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制定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及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建立营运船舶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建立经济补偿机制,促进船厂切实强化节能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强对高耗能营运船舶进入运输市场的源头控制。
2.6 加强法制化建设.提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只有不断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法制化建设,严格执法,规范管理,才能使船舶和港口的污染治理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沿海各港口的应急能力不足以应对较大规模的污染事故,特别是对一些危险化学品在海上运输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缺乏必要的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因此,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海上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完善性建设,督促港口和船舶配备污染应急设备,提高海上污染事故的防御能力。
结束语
本文比较笼统的介绍了一些防止船舶污染的对策。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正逐步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人们的活动正在改变这海洋的性能,这个事实已引起了国际间的关注。减少船舶对海洋的污染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责任,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如果海洋没有了,那么人类将不知如何生存。保护海洋,事关重大,当然我国在减少船舶污染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但我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这方面的污染。我相信只要每个国 家重视起来,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船舶污染的途径及对策探析 邓礼标 广东海洋大学 湛江 524025
【2】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刘泽慧
【3】船舶油污染的现状与对策的探讨 翁石光
【4】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有关规则及对策 王伟勇 龚 浩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5】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的实施对我国航运业的考验及对策 黄云头,陈豪
【6】浅谈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现状和对策 李建强
【7】我国船舶防油污污染现状分析和对策 赵光辉 江苏常州海事处 213022
【8】我国船舶污染防治体系的分析研究 鄂海亮 大连海事大学 轮机工程
第三篇:扬尘污染控制总结
地下通道工程扬尘污染控制总结
工程于2015年10月1日开工,自开工以来,项目部严格按照《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缓减噪声及防汛工作的通知》、《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关于文明施工及扬尘控制的工作要求》等文件内容的要求执行,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扬尘控制措施,推动扬尘治理工作的开展。
1、施工围挡按标准化设置,施工围挡保持干净整洁,彩板严密完好,搭设平顺,无漏缝。每天安排专人对彩板进行维护清洗(包含围挡周围垃圾)。同时做好施工围挡外所要求的公示工作,并对彩板外所悬挂的各类标牌进行定期保养更换。
2、施工大门按标准化要求制作安装,施工大门保持保持关闭,并设有专人进行看管,制定门卫管理制度。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设备,并且设置防止车辆带泥上路措施。安排专人对施工大门外进行保洁,不得有积尘、积水现象。
3、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和现浇混凝土对地面的污染,对施工现场主要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
4、所有进场的水泥、沙子、粒状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并用苫布进行覆盖,避免造成扬尘。施工现场堆放水泥、石灰粉等易飞扬的材料时采用全封闭覆盖,防止扬尘;散落地面的粉状物及时洒水进行打扫,不准遗撒或暴露。大风天气不准装卸水泥、石灰粉等易飞扬粉末性材料。
5、土方全覆盖,对现场所堆放的土方采用绿纱网进行全覆盖,施工过程中随施工随覆盖,保证未施工部位土方覆盖达到100%。
6、机械钻孔采取淋水降尘措施,并及时清理覆盖土方,大风天气不准作业。商砼驶出施工场地必须进行冲洗,不得带泥上路
7、施工区域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进行洒水压尘。
8、场区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清场,每天工完后专人负责检查现场覆盖情况并留取影像资料,防止刮风时将灰尘吹入空气中。
9、施工现场的弃土、弃料及其他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并按有关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手续,运送到指定的垃圾消纳场。
10、运输各种材料、垃圾等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泥浆沙土等随车带出场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11、施工区域严禁燃烧废物,严禁高空抛洒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扫必须湿法作业。
11、项目部设置文明施工管理专员,负责对文明施工,扬尘控制专职检查并应留有检查记录。
第四篇: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参考书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参考书
1、崔玉川等.给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崔玉川等.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周雹等.活性污泥工艺简明原理及设计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张殿印等.除尘工程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周兴求主编.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魏先勋主编.环境工程设计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胡传鼎著.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装备与信息工程出版中心,200310、高俊发主编.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黄学敏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312、彭党聪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杨丽芬主编.环保工作者实用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14、杨凤林等译.环境工程计算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15、张林生主编.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6、陈家庆主编.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17、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8、刘天齐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9、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0、徐国光等主编.大气污染防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1、熊振湖等主编.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2、何争光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应用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3、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24、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5、刘红主编.水处理工程设计.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6、尹士君等编著.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7、高湘主编.给水工程技术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8、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编.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第五篇:机动车污染控制制度
机动车污染控制制度
为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保障本司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及其他有关制度,结合本公司实际营运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本制度所称机动车,是指以本公司所购置的所有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项目作业的轮式车辆。
2、本制度所称机动车污染包括机动车排气污染和机动车交通噪声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排气管、曲轴箱及燃油系统等向大气蒸发和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机动车交通噪声污染,是指机动车在运行时所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二、机动车排气污染 防治
1、本司所购置的所有乘用、营运机动车必须符合国家制度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2、如发现有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3、在用机动车必须按照有关制度报废更新。
4、鼓励和推广使用低污染环保型乘用、营运机机动车。
5、要求本司所有乘用、营运机机动车尽量持有“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6、所有使用机动车应当定期对机动车进行维护,确保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的正常使用,减少机动车污染。
7、新购机动车必须经过排气污染检测,排放污染物超过制度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8、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实行定期检测制度,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与安全技术定期检测同步进行。
9、对于排气污染检测、抽测认定不合格的乘用、营运机动车,及时进行维修治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
三、机动车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1、禁止使用超过制度的噪声限值的乘用、营运机动车。
2、对本司的乘用、营运机动车必须加强维修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应安装完整、有效的消声设备,在市区内运行时排放噪声必须符合国家制度的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
3、禁止在禁鸣区域内鸣喇叭,禁止在学校周边路段鸣喇叭。
石狮广源运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