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应该是幸福的读书人
教师应该是幸福的读书人
一、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读)
(一)外在功利
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
提高素养,加快成长,实现理想,改变命运。
(二)内在涵养
滋养心灵,净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灵;
丰富阅历,追寻意义,洞察世事,顿悟人生。
(三)现实要求
用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潜能,超越自我;
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培育人才,传承文化。
二、读书的内容(读什么)
读书走向:取法乎上
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并未见有多大的长进。我觉得问题在于你的读书走向出了问题。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的话,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面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我们很多的老师,所读的书是在“中”或者“下”的层面。“近墨者黑”,如果你一直跟三流作者进行交流,你必定是在低水平上徘徊复徘徊,即使读了不少书,也不会有生命意义的提升;也不会有因阅读而感悟的生命快乐的质的飞跃。
(一)鱼龙混杂,有舍有得
我们舍弃的是那些低层次的文化,取来的是思想与语言俱佳的作品。
(二)一以当十——拓宽生命维度
“取法乎上”地阅读,就能够一以当十。高层次的阅读,就相当于拓宽你生命的维度。
(三)与狼共舞——远虑无忧
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是在“器”的层面行走,教的是教科书,看的是教参书,改的是教辅题,没有走进高层次的阅读之境,到头来,就只能是一个教书匠。我们如果仅仅是看到目前能够胜任教师工作而裹足不前的话,晚上十年,八年,乃至更短的时间,就有可能有力不胜任的感觉,甚至在无情的竞争中被淘汰。
(一)直面经典
中国:重要思想以老庄、孔孟、韩申为代表。申为申不害,郑之贱臣,用于韩昭侯。
文化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
教育经典主要有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著作。
外国: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斯宾塞、乌申斯基、杜威、怀特海、蒙台梭利、罗素、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巴班斯基、雅斯贝尔斯、斯金纳、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布卢姆、奥苏贝尔、罗杰斯等。(说这么多的目的在于让大家知道,我们需要研究的太多,研究一位专家,就可以掌握一种理论体系)
教育经典有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有《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二)关注时下
教育专家: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袁振国、张志勇、叶澜、肖川、刘良华、张文质、刘铁芳、卢勤、孙云晓、刘京海等。
教研专家:余文森、顾泠沅、施良方、郑金洲、陈向明、靳玉乐、熊川武、周彬、杨九俊、周小山、严先元、王敏勤等。
知名校长:程红兵、李镇西、郑杰、刘彭芝、刘永胜、李烈、康岫岩、高万祥、崔其升等。
学科名师:于漪、钱梦龙、李吉林、丁有宽、赵谦翔、韩军、程翔、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邱学华、孙维刚、吴正宪、钱守旺、黄爱华、任勇、张思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
主要教育报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教师博览、师道、江苏教育、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烟台教育等。
网络名师:铁皮鼓魏智渊、红袖陈晓华、干国祥、袁卫星、清澈小舟朱国红、唐金龙、张曼凌、马玲、丁莉莉、朱寅年、孙明霞、徐莉、沈旎、彭清亮等。
(三)重视人文
刊物:《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领导文萃》、《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等。
名家: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李开复、徐小平、史铁生、王小波、余光中、林清玄、刘墉、张晓风等。
好书:《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及中外名著,等等。根据专家建议,为大家推荐一下书籍: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这样学习最有效》 《明日做名师》 1972年《学会生存》 1982年《学会关心》 1990《学习——内在的财富》 《玫瑰与教育》 《不跪着教书》 《守望教育》 《班主任兵法》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教师的教学理念》 《今天怎样做教师》 《不做教书匠》
《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 《细节决定成败》 《有效地课堂管理》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阅读一:(积淀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帕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谈话》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伦理学》——杜威 《爱弥儿——论教育》——卢梭
《陶行知全集》《叶圣陶集》—— 陶行知
《朱永新教育文集》《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 《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办好学校的策略》《当代教育思想精要》——肖川 《班主任工作漫谈》《教教漫谈》《魏书生文选》——魏书生 《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心灵写诗》(上、下)——李镇西 《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蔡元培 《中国新教育风暴》王宏甲 《发现母亲》——王东华 《教育漫话》——约翰·洛克 《和教师的谈话》——赞可夫 《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 阅读二:(积淀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内尔诺丁斯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向孩子学习》——孙云晓 《赏识你的学生》——张世光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 《教育的未来》——温世仁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付道春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 《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孙云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高万祥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
《教海泛舟》《圣园之魂》《播种辉煌》——傅东缨 《反思与构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研究》——朱晓曼 《为生命奠基》——窦桂梅 《赏识教育》——周弘 《与孩子共同成长》——常丽华 《天下男人》 《智慧女性》 《家教与成才》 《为了自由的教育》 《杜郎口旋风》 《谁动了我的奶酪》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赏识你的孩子》 《陶行知教育名篇》 《用心做教育》 《教育先锋档案》
《做人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三:(积淀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无痕》
《教师必备十项修炼》 《做最好的校长》 《情境教育的诗篇》 《随想录》 《我的教育信条》 《随想录》
《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做人与做事》 《抉择》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教育,生命因你而精彩》 《赏识你的学生》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工作中无小事》 《发现你的心灵》 《卡尔威特的教育》 《输在坏习惯》 《哈佛女孩刘亦婷》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 《小故事大教育——献给教师的教育智慧》 《关于执行力》 《关键在于落实》 《智慧背囊》 《唐诗三百首赏析》 《少有人走的路》 《流言》 《借我一生》 《责任胜于能力》 《哈佛家训》 《人性的优点》 《文化苦旅》 《白鹿原》
《妈妈的心有多高》 《美文天地》《做人千字文》 《菜根谭》 《现代教师读本》 《处事智典》 《幸福是一种心态》 《世说新语》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唇舌的授权》《片面之辞》——张文志 《易中天品三国》 《宋词三百首赏析》
《改变,从阅读开始》——朱永新 《人生加减法》 《感谢折磨你的人》 《富爸爸穷爸爸》 《南怀瑾全集》
《七个天才团队的故事》 《狼图腾》 《金蔷薇》 《活动变人形》 《闲人》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追求生命的意义刘显国反馈教学方法研究》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把信送给加利亚》
三、读书的策略(怎样读)
(一)读书的技巧
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读书有没有捷径,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因为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但读书有没有小巧门,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哪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掌握一点小巧门。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1、翻烂一本经典。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文学的,你可以选一本最爱,反复读,把主要内容装入脑子里,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这样就会熟烂于心,脱口而出,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有一本看家的书。
2、主攻一个专题。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专题很多,仅课堂教学层面的就有理念践行、方式转变、模式建构,有目标设计、内容呈现、过程掌控,有课堂提问、习题训练、师生互动,有课前预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有情境创设、方法选择、媒体运用,有教学导入、活动组织、反馈小结,有激励评价、效果检测和信息反馈,有思想教育、价值引领、情绪调适,有知识传统、方法渗透和规律揭示,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有教学容量、教学密度、教学节奏,有知识点、训练量、达成度,有环节步骤、时间划分、先后顺序,等等。我们读书时可以选这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卡莱尔说:“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的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的事务,可能一无所成。”六个月到一两年,甚至用更短的时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3、精研一位名家。例如管理者可以研究李希贵;班主任可以研究魏书生、任小艾、丁榕、万玮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研究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等;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邱学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可以研究裴娣娜、郑金洲、陈向明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这样你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二)读书的要求
读书应有所得。那么如何才能把书读得深刻高效呢?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体现。
1、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把书看深。
例如致知在格物。《大学》中有一句最著名的话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此句的意思是说,“人要想达到认识明确,关键在于穷究而使之明白事物的道理。”
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能什么好处。例如在读《小学语文课堂诊断》一书,这本书中有八章,即:课程性质——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文本处理——怎样做到尊重与超越的统一;课堂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精彩吗;语文教学资源——怎样开发和提炼才能价值;因类而异——怎样把握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教学技艺——是目的还是手段;课堂评价——教师的终结判定还是师生间的视界融合。
再例如《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共九章: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关注个性与关注共性,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授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
以这两本书,我们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倡导我们如何去做。我们也可以思考,除了这些问题,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还有哪些?这些主要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解决?甚至对这两本书我们还可以比较着读,读出各自的优劣。
这样,我们想把书读得深一些,可以将所读的相同内容的书进行联系、分析、比较和评判,把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加在旁边,这样你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可以把所读的感悟写在书上、本上,甚至写成读书随笔,这样你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刻;可以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判定,找出精华,指出不足,这样你的阅读就会更加理性。
总之,追根究底可以让你把书读得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2、温故知新——知“质”之不变,把书看薄。
例如因材施教与差异教育;各识一经与多元智能;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相长与师生共同成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主学习;探索与探究;互助与合作;观念与理念等。
义务教育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课程目标都分为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原课程目标分小学和初中,现从一贯的角度整体表述;原课程目标较为具体,现较为概括简练。高中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原课程目标是培养各类人才;新课程提出培养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原课程目标是升学预备教育和社会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现只概括地提终身发展的任务。
魏书生说,新理念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
因此,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最为关键的最核心的东西抓出来,这样就能把书看薄,由旧知新。
3、融会贯通——知“道”之所在,把书看透。
例如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如地球上陆地占20%,水占80%;空气中氧气占20%,其它成分占80%。人的肌体当中真正的有机物质只占20%,而水分却占了80%。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社会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生卓越;管理学家说,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任务,创造80%的财富。对教师而言,20%是优秀的,80%是一般的;用80%的时间来处理20%的事情;教师个人的成功是把80%的时间用于研究,20%用于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占20%,应该用80%的时间来处理。每个班级,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80%的孩子成绩一般(后10%的为学困生);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8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利用(有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
由此可见,我们读书要读透,要知道书中所蕴含的“道”,还要知道“道”是普遍存在的,更要运用所掌握的“道”来改进实践、改变现实。
(三)读书的心得
在读书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得,下面,我用“五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1、当梦想照进现实——追逐梦想,点燃激情。
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环境。在内在需要方面,教师要有追求专业成长的强烈愿望。有的人想成为名师,对此我们要肯定他的进取心,善待他的功利心。专业成长的愿望是内因、内动力,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运转,仅靠外力来推拉不是行的。在外在环境方面,我觉得需要有支持性的条件:一是需要有氛围,应该创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气候;二是需要有载体,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三是需要有引领,应该通过培训与辅导等形式给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技术指导。四是需要有机制,应该有与教师专业成长相适应的激励性制度和奖励性政策。这样,才会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
为此,对读书方面,我们尽可能创造出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方面,我校开展了“构建幸福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相信不久在将来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人物。有人说,在我国,产生大教育家、大批名师的时代将即来临。成功的大门将会我们敞开。这时,对教师来说关键是有梦想,并努力去追寻。
梦想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激情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当梦想的阳光照耀着现实的土壤,我们应该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的水分和营养来滋养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我的命运我做主——读懂人性,超越自我。
我的命运我做主,说起来简单,做起难,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到困难就是不是想逃避,对别人的意见是不是盲从,对自己的缺点是不是不自知,对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拖延,在众人面前是不是紧张,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嫉妒,在功利思想盛行的当今是不是浮躁,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不是冷漠,在遇到挫折时是不是消极悲观,在做事情上是不是好高骛远,在工作上是不是不思进取,等等。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些人性的弱点,就需要加强修炼,逐一克服,从而超越自我。
当然,人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性有弱点,也有优点。诸如正直善良、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热情大方、胸怀宽阔、谦逊有礼、求真务实。
人性是永恒的,也是相通的。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赞许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实现的成就感。
总之,我们要洞察人性,利用人性的优点来抑制自己人性的弱点,利用人性的优点来引导学生克服人性的弱点,为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仅仅拿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热爱读书。例如: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字。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有人说:“成功与失败有分水岭,可以用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成功源于执著。在这里,我仍然要重复以前所说过的一句话:坚持是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愿意,就人人能做到;坚持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上有持久的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爱读书就是善待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希望我们都能用今天的刻苦学习与深入研究,铺就通往明天成功的道路。
4、只为成功想办法——知行合一,改进实践。
我们都在生活中社会现实当中,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知道的与行动上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我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是抱怨是退缩还是想方设法解决,这时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在高考应对时提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口号。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与成长。
读书要倡导学以致用。如何把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且要在行动中解决。读书之后,要做到知行合一,改进实践。例如,可以说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学生学习往往不知道是为自己学习的,而是根据老师对他的喜欢程度来决定在这个学科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就是说哪个学科的老师最喜欢他,他就最喜欢学哪个学科。这样,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知道的,但行动上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这样要求自己,甚至有80%的老师没这样去做。这就是说,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因此,我们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并不是让老师们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改进实践、改进自我而读书,读书贵在应用,不用就是无效劳动。我想,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奋力而为、勇于承担的积极心态,更是一种知行合一、改进实践的强烈召唤。
5、将落实进行到底——做到极致,走向卓越。
许多企业、学校的决策是完善的、超前的、科学的,但就是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最终收效甚微。而知名企业、知名学校无不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决策一旦制定,就全力以赴,做到极致。在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北京香山宾馆的设计师是世界知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他对宾馆的设计可以说精心周密,匠心独具,但宾馆落成后他一直没去看过,认为这是自己建筑生涯中最大的败笔。原因何在?就在于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注意贝先生总的设计构架,对设计中的许多细节毫不留意,随意改动,这样就把一个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作品变成一个平庸、拙劣的建筑实体。由此可见,在执行战略决策时改变原有战略决策的细节,或不认真贯彻落实每一个细节的固有特性,就破坏了整体战略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项目工程就会导致失败。这让我想到海尔集团,他们的管理模式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他们的名牌战略是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他们的质量观是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那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管理是零缺陷的吗?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课堂是高标准、精细化的吗?
对我们教师个人而言,要想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远,就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件,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位;就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需要有追求卓越的勇气,对要做的事情,不做则已,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到: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好上加好是卓越,卓越上加好是超凡。追求卓越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进步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只要你总有向上攀高的欲望,总认为自己未达到顶峰,总想刷新自己以往的纪录,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气质,你就能迈向卓越,保持你无人可替代的强势地位。作为教师,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领先他人,就必须超越优秀,走向卓越。
总之,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终生的幸福。如果不读书,就没有精神寄托,就没有给自己的精神定位,如果没有精神定位,身体也会跨掉。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为自己一生计,为奠基一生的幸福设计,就应当去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请相信,它一定会给你一生幸福的。
第二篇: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教师阅读力》:优秀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凸显了阅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时间的维度看,人的成长是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来衔接的,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地在处理着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阅读应该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成长主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与这一任务相对应的公民的道德规范、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的标准等等,都是在昨天形成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指导孩子如何面对昨天、理解昨天,甚至是记忆昨天。这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承。
昨天积淀下来的育人资源浩如烟海,人们每天还在创造大量新的资源投放到昨天这个巨大的“存储器”之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昨天呢?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学校的课本给学生提供了触及昨天、认识昨天很好的线索,但离真正的阅读还有一段距离,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让自己走入大师的精神世界,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和昨天的智者们进行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体悟他们创造的艰辛和成功的欢愉。当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触及到昨天所有的信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加以阅读。这其中,个人的文化判断力非常重要,而文化判断力正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是联系昨天和明天的桥梁,因为今天继承昨天,同时又孕育着明天。但今天和昨天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对昨天的认识,往往是以今天为起点的。今天发生的一个事件,会把我们带入到昨天的一系列历史记录中,去体悟以史为鉴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当我们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今天和昨天的联系时,昨天的知识和经验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其次,昨天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到了今天不一定继续有效。比如说我们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教育经验,都是建立在每个家庭有多个孩子的基础之上的。今天的教育,出现了我国教育历史上从未发生的新情况——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独生子女家长。人们总是对今天的教育抱怨很多,或许与我们总是照搬昨天的经验是有很大关系的。
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们,面临着两项重要的任务:一是努力架设今天与昨天联系的桥梁,二是在传承昨天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创造出符合今天实际的新文化。这不是只有那些大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今天文化的创造者。对孩子来说,创造很简单,就是解决自己面临的一个个问题,并获得成长的过程。那如何去架设桥梁、如何去创造呢?我们的前人其实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古代强调读四书五经,后人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注疏、考证和翻译,这就是一种发展和再创造。通过广泛的阅读,就可以了解过去的人们是如何对待他们之前的文化、如何创造自己当下的文化的,这些方法大都可以移植到今天。
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孩子们明天的生活和工作奠基。但是,我们能预知未来、能知道明天会怎样吗?今天的世界上最热门的十项工作,在五年之前是不存在的。相信在10年前,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今天苹果的iPhone手机系列和iPad平板电脑会席卷全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基本上预测不出明天的世界发展的趋势,当然也就不知道明天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了。
如果无法预知哪些是未来最需要的,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何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次,对孩子要少一些灌输和强迫性的指令,多给孩子一些闲暇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鼓励孩子的个性化阅读,呵护学生那份向学的心,那份求知的欲望。大量国内国际教育测量的数据都显示,每年阅读数量超过12本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明显的好。从功利的角度看,阅读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相信,当孩子自己有了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时,他就拥有了面向明天、面向未来的钥匙。
因为我们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
阅读如此重要,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
刘波在书中介绍了两组数据,很值得大家予以关注。一组数据是2013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所揭示的,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每年为4.39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这其中,80%的书籍都是教材和教辅书。教材和教辅之外的书籍连1本都不到。而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在阅读方面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不是一点点。另一组数据是关于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教师不读书的现状还是非常普遍的。
阅读不被重视,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北宋年间宁波著名学者汪洙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被无数家庭所传诵,也成为每一个家庭激励孩子奋发学习的名言之一。但在绝大多数国人的理解中,汪洙所说的读书指的是应试所必须要读的教科书,除此之外的书籍统统被指称为“课外书”,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读“课外书”是有很多限制的。朱永新先生为此曾进行过批判:仅从“课外书”这个概念,就可见学校往往是最顽固地拒绝“读书”的场所。
阅读不被重视,与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拉大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人们的心态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整个社会群体的急躁情绪在蔓延。大家都希望在这场此起彼伏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人们没有办法去想很长远的事情,急需要孩子一次次好的考试成绩来缓释自己的焦虑。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让大家形成阅读的习惯确实非常困难。
阅读不被重视,还与国家层面对阅读的关注度有关。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人们再次走上应试的道路,获得了谋生所需要的文凭,但并没有引导整个社会养成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习惯。最近听到了好消息,说我国已经启动对全民阅读立法的研究,希望这样的法律能够尽早颁布,成为推动阅读的利器。
很多人将没有时间阅读归结为工作繁忙,这其实是一种托词。刘波在书中对此有较为详尽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有阅读的愿望的人,一定是会找到阅读的时间的。在协调工作、生活和阅读之间的关系中,还可以提升自身管理时间的能力和水平,一举多得。华应龙则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阅读和工作繁忙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这句话值得大家反复咀嚼。要让阅读成为教师专业对话的纽带
当我们还在为阅读现状焦虑的时候,一场阅读革命正在静悄悄地进行着。
一座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现在可以装在几公斤重的便携阅读器或者电脑之中,伴随着自己周游世界。一本畅销的杂志,不需要焦急地等待邮递员的传送,只要在网络上订阅好,可以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而利用手机读书、读报、看电影、边写边发文章,现在正随时随地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让阅读变的越来越便捷。
生长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很自然地就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这些工具,他们可享受的教育资源不比家长和教师少。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书籍出版的数量和速度也增加了很多,全世界一天出版的书籍,让一个人一辈子努力去阅读都读不完。这对今天推广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阅读难,与很多人将阅读和工作、生活当成两件事情来做是有关系的。阅读变成了工作、生活之外的额外任务,压力自然就会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最新鲜的教育资源一定是来自生活、与我们身边的事物相联系的。生活中每天发生的故事,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素材,而能否捕捉到这些素材,就取决于阅读。
通常情况下,自己关心的某一热点话题,网络、报纸和杂志都会进行报道,但各自的侧重点有很大不同。网络时效性强,报纸的报道具有权威性,而杂志会在深度上做文章。网络阅读,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与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有无关联;若可作为教育资源,则需要通过报纸的进一步阅读,准确了解事情的经过,保证教学内容在科学性上不出问题;而像各类周刊杂志随后给出的深度报道,可以让我们从联系的、多视角的维度综合分析,将这一教学素材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放大。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有趣的话题会被引发,或许就会因此而延伸出对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和探究呢。
当网络资源、平面媒体资源与专业书籍资源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融合的时候,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就很容易被认同,并逐渐喜欢上阅读,进而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刘波在本书的第二章,介绍了自己从专业阅读到开放阅读、从读者到作者、从自我感悟到设坛论道的成长经历,这其中,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就是他将自己的工作与阅读充分结合、将网络阅读和纸质媒体阅读充分结合的特色,阅读真正成为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次,要让阅读成为同伴互助的纽带。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如果说教师个人的阅读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的话,教师群体之间围绕某些话题所开展的共同阅读活动,则是同伴互助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教研活动走向深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伴互助是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合作和互动。顾泠沅先生非常形象地指出,教学研究中的同伴互助,最容易出现“萝卜烩萝卜,烩来烩去还是萝卜”的尴尬局面,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教师之间的对话常常处于问题的表层,无法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专业引领。如果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来直接引领,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不太现实。专家太少,需要去做的事情太多,不可能每天跟着我们去实践。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专家出版的书籍或发表的文章,可以让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直指问题的内核。网络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让我们从专家的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中或许更多的资源,甚至和专家直接对话。
刘波在建设学校教师的读书沙龙,推动大家爱上阅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成效显著。他所介绍的以点带面的阅读策略、从共性到个性阅读引导、从一所学校到一组学校面上推广、从学术外援到自我写作的内生动力„„这些推动阅读的机制,本身就很具有面上推广的价值。关键是学校里要多几个这样的热心推广阅读的人。
第三,要用阅读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样的资源。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或者期刊网的独特功能,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各种搜索引擎都有一些特别订制的栏目,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将一段时间内你所关心的关键词的相关事件和动态变化梳理出来,推送给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让你避免在浩瀚的信息之海中漫游,即刻锁定目标。
在享受数字阅读便捷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克服数字化时代给人们读书带来的两大挑战:即碎片化和浅阅读。在数字化时代,一切变得不再是系统,而是碎片;为了迎合生活的快节奏,各种类型的浅阅读充斥屏幕。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最需要的却是系统性的思维和独立而深入的思考。
碎片化的信息就像一盘散沙,只有通过某种粘合剂,才会使其成为一件工艺品。这种粘合剂,就是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结构化,这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领悟出来的。系统思考从何处来?从书本上来占绝大多数。在数字化的时代,更要注重纸质书本的阅读,以保重深入思考的习惯不被丢失。
第三篇:幸福读书人
不记得是谁曾经说过的: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心情的感受。的确如此,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废寝忘食,让你忘乎所以。在午后、在深夜,在暖暖的光线下,泡一杯热茶,斜躺在床上,任悠扬的乐曲在室内回荡,沉醉在那美丽的文字里,多好的享受啊!遨游在书的海洋中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它可以使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一份正义与友善,一份智慧与思考,一份快乐与幸福。
安意如曾说:“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其实,阅读一本好书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呢!
热爱读书吧!读书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春光四溢的窗户,读书就像在品赏一杯杯清香的绿茶。就让我们沐着醉人的书香,伴着知识的甘露,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第四篇: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搬进新校区,每个教室门口都有开放式书柜,里面放着许多由学校配备,家长、同学捐赠的好书。我常常感叹,可以读这么多好书,行知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因为一个人除了现实的世界外,读书就会让他拥有另一个更浩瀚更丰富的世界。现实世界人人都有,但后一个广阔的世界只属于爱阅读的人。
一本好书,会把你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只有爱阅读的人,才会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奇风异俗,认识到大千世界里的各种鸟兽鱼虫,了解到上至远古的神话传说下及未来的生活空间。
阅读不仅能让你增长知识,更能受到精神的感化和陶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人们能够从中外的贤人俊杰身上知道做人的道理,能够在古今的著作中得到思想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好书如灯塔,照亮人生的路,引导人从幼年到成年,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的境界前行。长期在好书的滋养下,人会变得情趣高雅,谈吐不凡,就像苏东坡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会因为阅读充满阳光,你们的理想会因为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让阅读成为你每天的必修课,让阅读成为你每天必定享用的精神大餐!
(行知小学杨静)
第五篇:做幸福的读书人
做幸福的读书人
有人说,做一名语文教师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缘于对文学近距离、多角度的体验。我深有同感。
我们语文教师都爱好文学,否则我们不可能站在语文这个舞台上。在各级报刊特别是教育报刊上,我曾拜读过许多语文教师的作品,很优秀,很感人。我偶尔也写一点东西,从情感上来说,算是对作文有点喜欢,所写的有时也零星见诸报端。除了训练设计,我还写过教学随笔、论文、散文,有时也写小说。所有这些,都成了教学中我和学生们共有的财富。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每一位写作者同时必须是一位忠诚的阅读者,他必须从其他作品中汲取营养。我对写作的爱好由来已久,小时候我就比较喜欢语文,甚至天真地做着作家梦。由于是不切实际地深陷梦中,这个梦没有给我带来好运。我讨厌数学、英语,甚至其他所有的学科。以至于上高中时英语考试的时间我都在写小说,当场被英语老师逮个正着。这种偏科现象,又直接导致高考落榜。现在想想,是标准的自不量力了。后来当了教师,我就把这种影响带给了学生,并有幸当了三年的作文专任教师,任两个班的作文课。由于精力集中,我给学生印了很多作文辅导资料,读了很多课外优秀文学作品,作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受自己喜好的影响,我很重视指导学生作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刘国正先生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这算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吧,这要求有点高,有点难,但我们不能否认说得有道理。平日里,我喜欢向学生推荐《青年博览》《读者》《青年文摘》等文摘报刊以及各种教育报刊上的文章,有时也毛遂自荐为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我写得文章并不多,但我很珍重它们,闲暇时也拿出来重温它们,不是因为它写得好,而是因为它写得真。读它,是为了重温往昔那久违的真情。重温往事,重温从前作文时的那份投入和激情,并将这种激情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写作的酸甜苦辣,体会写作成功时的那种幸福,这才是我的本意。
作文是教学的难点,而阅读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光有写作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学生入校起,我就对阅读做了要求。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求学生阅读表现真实生活体验的作品。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给学生读了文章《一双蒲草鞋》,文章写得很心酸,心酸得掉泪。作者说他小的时候上小学,学校只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搞勤工俭学:打猪草,捡瓜干,拾粪。干了很多脏活、累活,他拼命地干,拼命地表现,只为能获得学校的一点奖励。发奖时,学校的奖品有两种:一种是书包,一种是用水库里的蒲草编的棉鞋。只能选一种。他心里矛盾极了。书包旧了,想换,可家里没有鞋穿,看看天空飘雪时自己仍然赤着的双脚,他最终选择了草鞋。那天,是他一生都难忘的日子,他是一溜烟跑回家的。他有鞋穿了,他想让娘高兴,他激动地将草鞋交给娘的时候,没想到娘一下搂着泣不成声„„往事不堪回首,那是心中一段永远的痛。后来他将这段经历写下来,以《一双蒲草鞋》为名发表在《山东教育》中学版上。作者介绍,他给学生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有几位感情脆弱的学生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他心里更是酸酸涩涩的一直想哭。我对学生说,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诉你们,不要刻意的编造故事,一切的创作都要以现实为基础,唯有实感才能写出真情,唯有真情才能感人。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吗?学生点点头。我告诉学生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感情是创作的生命。只要留心观察,只要用心体验,再普通的素材也能写出感情来。
第二、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启迪思维,发现并善于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特别是表现至真、至纯、至善的人性之美。
为此,我给学生读了《阿雪》,这是发表在《山东教育》中学版上的一篇文章,是一名中学教师写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当时作者的大姐因病在人民医院做手术,他到医院探望大姐。同病房的还有三位病人,其中一位女孩,十三四岁的样子,脸胖乎乎的,眼睛大大的,特别清纯和可爱。听说他是教师,小女孩蹦蹦跳跳地高兴得不得了。原来这位特别盼望读书的女孩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残缺,需修补,风险很大,手术费很高。连父母都抛弃不管了,是他的爷爷,一位退休的老师拿出全部积蓄为她治病。小孩很懂事,她闭口不谈父母,只谈她爷爷,她神神秘秘附在他耳边说,叔叔,爷爷说了,等病好了,还让我上学。可她所有的梦想最终最终只能成为梦想,她生命的花朵还没开就凋谢在了手术台上„„这样的结局完全出乎作者的预料,当作者第二次到人民医院得知这个消息,眼里泪水想止都止不住。以至于后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泪水多次润湿眼眶。记得我给学生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种悲剧的氛围笼罩着整个教室。作者说:“我并不知道小女孩叫什么名字,我之所以将她命名为《阿雪》,是因
为小女孩纯洁无瑕的心灵感染了我,我觉得她正像自然界中的那飘舞的雪花,生命短暂却那么深深地撼动着人类的心灵„„”
第三、要求学生阅读和写作时注意文章的“亮点”,即有立意、布局谋篇、修辞、细节描写等某一方面的出色表现。
为了真正引起学生对作文“亮点”的重视,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樱桃的故事。据此故事写作的文章命名为《酸涩的青樱桃》。这篇文章只是作者从前一次家访情景的再现。作者在一处山区乡镇教书,这里是有名的樱桃之乡。有一次,到一名学生家家访,学生激动地瞒着家长冒雨到山上摘樱桃,可这名教师意外的发现,那时不到樱桃成熟的时候,孩子冒雨摘回的樱桃黄中带着淡淡的青色,根本不能吃。这成了他情感的触发点,他心绪难平,最终写成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立意并不高深,它只是反映了一位山里孩子对老师深厚的情感。在他的眼里,老师是最亲的人;在他的心里,摘樱桃是表达对老师情感的最好的方式。他这样做了,做得果断而完美,他炫耀中带着自豪,自豪中带着舒心,因为老师来到了他的家,他为老师做了一件事。但樱桃没熟,没熟得恰到好处,如果是成熟了的樱桃,那就只能饱老师的口福而少文章的韵味。没有成熟的青樱桃恰恰成了文章的亮点,于是老师望着青青的樱桃落泪了,老师望着青樱桃落泪的描写是细节描写。没有这处亮点,没有这段描写,文章一文不值。我再三嘱咐孩子,作文一定不要平铺直叙,要有波澜,要一波三折,要刻意地在文章的亮点上狠下功夫,多动笔墨,极尽渲染铺陈,让读者读了你的作文后,情感一发不可收拾,泪水似滚滚黄河之水,最好让它奔流到海。
除此之外,我还为学生推荐过很多作品,像《语文报》《青岛早报》《潍坊日报》《山东教育》《人民教育》《教师报》上的许多文章,这些文章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的方法,通过对景物或人物的勾勒与描写,讴歌赞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拳拳爱心及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的作文同学生的心灵一样,同样拥有一片纯净、湛蓝的天空。
没有徒劳的努力,也没有无为的付出。通过一个阶段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学生对作文有兴趣了,参与作文活动的积极性就高了,学生们不只在多种作文竞赛中获奖,而且在各级报刊和各种作文选上发表了他们的作品。我对学生说,记得一句广告词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有了信心和恒心,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作文也是如此。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我们共同体验生命中那些曾经的感动,并用你灵巧的构思记录下生命中那些动人的章节。
即使不做语文教师,即使无缘做知识的传播者,做一名普通的读书人也是无比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