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与实施策略大全
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与实施策略
【摘 要】 文化立校,文化化人,已经成为大家对学校发展提升的一种共识。本文在探索老校延展式的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努力挖掘老校和区域优势,从办学定位、梳理渊源和多元路径等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办学定位 文化基因 多元路径
文化立校,文化化人,已经成为大家对学校发展提升的一种共识。昆山高新区西塘验实验小学新校区于2013年9月正式落成,是西塘小学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探索老校延展式的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努力挖掘老校和区域优势,从办学定位、梳理渊源和多元路径等视角构建具有明显特质的学校文化。
一、明晰办学定位,规划文化建设
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关乎学校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的文化视野、视线和视角,是学校品位、品质、品牌的形象体现,对学校来说,只有科学定位,以发展的眼光、国际的视野、先进的理念来打造学校品牌,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和建设学校文化,良好的学校文化才能产生,才会具有一种能动的、持续的教育力量,才可能作为一种特色和精神永恒传承。
我校创建于1905年,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我们一直用尊重与包容传承百年积淀的历史和传统,用发展的眼光在学思中创新,在践行中发展。在新校区的筹建过程中,围绕“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等命题,我们组织学校行政一班人和广大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勾画着西塘实小的美好前景。经过集思广益,专家“会诊”,通过挖掘“西塘”校名的内涵,提炼出“美”品质;通过传承“荷”文化,提炼出作为文化意象所承载的“和”品质;通过不断潜心梳理百年校史,聚焦当下西塘发展格局,最终凝练出以中国传统智慧中“和”“美”为内核的学校文化,构建了和美教育文化体系,确立了“让每个孩子享受不一样的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提出“培养具有昆山特质、民族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公民”的育人目标,不断追逐和美教育“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的价值追求。我们坚信,“和美”,是“西塘小学”校名的另一诠释,彰显着师生成长的美丽;“和美文化”,定将是在这片特色土壤中生长出的具有“根”和“魂”的特色文化。
二、梳理渊源优势,植入文化基因
每一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独有的文化属性,它镌刻在学校每位师生的内心深处,并表现在全体成员的举手投足之间,它就是学校的文化基因,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学校该植入何种文化基因,这是学校确立自身文化品格、丰富教育现代化内涵的关键,更直接关乎学校的未来。
我们必须梳理渊源优势,致力植入优秀文化基因。在对学校历史沿革、传统文化、办学机制的盘点与整合的基础上,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应该始终锁定“人”――对人的生命尊重、启迪和润泽。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将学校的文化融于实践,并浓缩或抽象为一个概念。我校老校区经过多年的打造,逐渐形成“书香养慧,翰墨润灵”的学校文化,这简短的八个字蕴含着学校教育者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追求,明确“文雅、灵动、阳光”的学生形象与“儒雅、博学、和悦”的教师形象,“书香养慧,翰墨润灵”应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成为新校区特色品牌。
1.书香养慧――以书养慧,即读书明理中涵养师生智慧;以写养慧,即写作表达中见证师生读书的智慧;以荷养慧,即以荷喻人,锻造荷文化,培育荷新人。
2.翰墨润灵――其含义是练字立人,写好每一笔。这里的每一笔从小处说,要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漂亮;从大处看,即为走好人生每一步。学校将引领师生以辛勤的汗水为笔,以不懈的坚持为笔,书写高尚的品德、远大的志向、渊博的知识和高雅的情趣,书写未来精彩的书香人生。
我们希望文化基因“书香养慧、翰墨润灵”在新校区落地生根,引领学校成功转型,并让师生幸福成长。
三、着眼文化行走,践行多元路径
当我们审视清华、北大直至哈弗、剑桥这些重量级学校时,我们可以无一例外地发现这些学校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也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使这些国际名流犹如常青树一样屹立于国际教育之林。可见,这些独特的文化是客观存在,是已经落地生根的。学校文化建设固然少不了理性的思考,但学校文化终究要落实在学校每一个人身上,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着眼文化行走,践行多元路径,让有效的行动彰显优秀的文化。
(一)以翰墨书香为抓手,建设安全、洁净、书香特质的和美校园
我校以突出经典、兼顾实用为原则,规划校园文化,给孩子无声的启迪和引领。
对应翰墨润灵,翰墨园中题词“写好人生每一笔”,教育学生“一撇一捺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对应百年西塘,四块“百字碑”,让学生领悟我国书法写字的源远流长;校徽抽象于孩子的笑脸与西塘二字中“西”字,中间穿插了中国书法元素的毛笔纹样,又构成字母“H” 即“和”字的首字母,寓意全校师生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美好未来;拓印不同书法名家的字体题写校名,用行动践行西塘的和美文化理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墨韵坊设置专柜,除笔墨纸砚介绍外,更摆放了名家字画,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读书馆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为核心,促进生命内在和谐生成,为孩子营造一个“翰墨书香、和美共生”的文化磁场;还有书法教室、墨润童心书法墙、和雅廊、校园网站、镜框墙、摆放在园林中的文化石等,无不彰显着浓浓的墨香气息,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浸润师生的纯净心灵。
(二)以缤纷活动为途径,建设“文雅、灵动、阳光 ”的学生文化
活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我们着眼于立德树人,秉持“让每个孩子享受不一样的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以“文雅、灵动、阳光”的学生和美品质为目标,尝试社团活动私人定制,组建三大系列课程,其中“文雅系”指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灵动系”指向锤炼多才多艺和创新能力,“阳光系”指向塑造身心健全宽厚人格。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和美共生,以孩子成长为圆心,着力建构“同心圆”课程:第一个同心圆为国家基础课程,第二个同心圆为翰墨书香特色课程,第三个同心圆为个性彰显课程。“同心圆”课程将孩子的成长一圈圈拓展开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荡漾开来的波纹那样,和而不同,合而相融,不断演绎出西塘学生“积小德成大爱,积小识成大智,积小创成大慧”的独特而美丽的人生。目前,我们共计组建51个社团,并列入课表,每周三下午,孩子们走班上课,人人参与,让学生沿着自己的优势去发展。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等课程,让孩子们见证成长的足迹;开发家长参与课程,通过举行儿童才艺成果展示,让家长发现孩子的成长变化,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长在路上;开发连廊课程,让每个孩子知西塘、知昆山、知中国、知世界,与昆山杜克大学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形成素质教育新亮点。
(三)以愿景激励为抓手,建设儒雅、博学、和悦的教师文化
着力打造独特的团队学习文化,通过共同愿景激励教师自主发展,形成阳光健康共同体,修炼教师健康四要素,即身体、心理、道德、人际交往健康;形成快速发展共同体,教师在文化、智慧、道德、人格等方面主动发展自己,每天多做一点,珍视每次机会,挖掘潜质,着力成为最好的自我;形成人性化服务的共同体,引领教师树立“为别人服务是我的幸福”的意识,倡导做教师就要合作友爱,生活上关心、成长上帮助、工作上支撑;形成体验幸福的共同体,倡导“快乐阅读、创意工作、诗意生活”,引导师生享受生活,享受学习和工作,培养体验幸福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如校园网站开设“教师读书专题贴”,组织老师研读理论专著,交流读书心得,提倡行动反思,倡导老师要成为善于思考的老师;要求青年教师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公开表达思想,记录成长足迹……努力挖掘教师潜能,凝聚教师智慧,打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
(四)以“和美”理念为核心,建设大气、和气、正气的学校领导文化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文化是有故乡的集体灵魂。面对新校区、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要形成稳定的文化主张即精神骨架,这个过程是艰辛且复杂的,不仅要形成文化框架,关键要形成集体文化记忆,形成文化主体,即文化自觉。对此学校管理方面致力于:
1.优化团队领导班子建设。提出干部六条守则:身先士卒;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今日事今日毕;关注细节,注重小节;同一错误,不犯二次;修炼情商,以诚相待。
2.创设和美共生的领导制度。既有刚性的要求,又有温馨的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同事之间、干群之间的和睦、友善、和谐共进、合而相融。如举行“文明办公室文化布置”“教工趣味运动会”“‘西塘春晚’迎新联欢会”“教师生日、婚庆祝福”“西塘月度人物评选”“感动西塘十大人物事件评选”等。
一校两区,优势互补,承载着开放、包容的办学精神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文化,西塘实验小学正在进行华丽转身,再度远航。尽管远航的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传承、弘扬、建构、创生新老校区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强校,这既是老校区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明证,也必将是新校区焕发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在路上,在途中,我们仍将一如既往,接力奋发。
第二篇: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与实施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与实施策略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郭盛民
导论:与学校文化相关的几个问题
1、文化:学术规范与大众解读
2、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
3、学校文化的提出与界定
4、多元文化背景与学校发展
5、多元文化背景与校长主体发展
学校文化
定义
1以师生价值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的活动和物质形态。
包括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教育思潮、校风学风以及以学校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社团活动、学校传统习俗和学校的制度规范。定义
2属于亚文化,在学校形成的特殊文化。
一定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规章制度、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成长和发展
垦区文化: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结构
一独立完备的权力结构
二自成组织的经济系统
三汇聚交融的多元文化
四资源丰富的特有区域
五城乡一体的生活方式
六开放达观的精神风范
七特定条件的身份归属
[历史解读:拓边屯垦戍边
学校文化的基本功能和特征
1、学校文化的基本形态
物质文化:基础性直观性象征性
制度文化: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
精神文化:持久性(历史性与时代性)
交融性内化性
按 :三者相互关系延伸---人与文化
解:关于行为文化
学校文化的基本功能和特征
2、基本功能
(1)同化(2)凝聚(3)激励
(4)规范(5)检释(6)创新
3、基本特征
(1)系统性 :独立的亚文化结构
(2)累积性 :长期整合形成(3)变迁性:因时因事因人而调适
(4)示范性:展现传播特有的主体精神风范
(5)同构性:相对独立又依赖于一定社会背景
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和载体
1、基本原则:
(1)遵循共同核心价值
(2)汲取区域文化遗产
(3)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4)整合学校优质资源
(5)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其它: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方向性创新性等等】
2、运作载体:
理念载体:校长教育哲学思想的结晶,表现在校训校歌、教育理念、育人目标
制度载体:各级各类规章制度守则
教学载体: 教师与教材、课堂教学过程
活动载体:动态的校园文化,校庆、纪念日、班队会、文体活动、升旗仪式等
环境载体:校园设计景观建筑静态布局
行为载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言行规范
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施
一个宗旨:传承弘扬科学文化
两个协调:近期目标与长远战略
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
三个结合: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
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
校长主导与教师主体
[理论推介:校长的八种角色]
历史学家---认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
人类学家---探究当前文化价值观和信念
幻想家---憧憬未来不断制定新的发展目标
行走符号---通过衣着和言行推行特定的价值观
陶工--塑造表里如一自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形象
诗人-----用语言倡导价值观
演员-----在各种情境中即兴发挥自己的才能
治疗师---治愈因冲突和损失带来的创伤
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施
四个联系:
社会发展趋势-----方向感
生产生活实际-----现实感
师生基本状况-----责任感
学校基础条件-----紧迫感
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施
加纳多小学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大沙漠地区,印第安纳瓦霍人聚居地。气候干燥·,风景如画,传统的草屋和小房子散落各处。46%家庭无自来水,35%家庭五彩电。曾经是最差的小学之一,但这所小学却通过创造性的学校文化建设享誉全国。
民族传统的象征有意识的展示
校长与师生学校与社区的交流互动
加纳多小学的使命宣言【
1为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认识世界,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其所处环境,学会欣赏并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语言遗产。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应该持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能够带来不同的资源,对世界怀有变化的期望,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也应不尽相同。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每一位教师就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经验交流,就学校生活中的社交、情感、健康及职业方面进行互动交流。
我们相信在充满惊奇、挑战、勤奋、欢庆、幽默、满足以及协作的轻松氛围里,所有的 人能 够充实的度过每一天。
学校在做决策时,都必须是以孩子们的需要为中心,在其精神发展和文
化传统上要给予理解。学校。。。都必须基于一个重要问题的考虑:“如果我是孩子的话会怎么样?”同样重要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我是教师的话,会怎么样?”
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施
五个环节:科学统筹循序渐进
1.规划设计---全员参与
2.任务分解---便于操作
3.启动实施---各司其职
4.过程监控---适度调适
5.反馈评价---完善重构
个案分析
校长:
理想追求----痴者
行动决策----智者
群体人缘----尊者
改革实验----勇者
社会生活----仁者
学校转型过程中的文化重构
案例分析
1、某基础条件较差的学校
“工作和教学都不适宜的烂摊子,”生源来自分散地区,全区排在最后一位,校园本身也很破烂,教职员工情绪低落。
---确立学校文化复兴的基本理念
---认情所处困境挖掘潜在资源
---整合教职工团队共同承担责任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乐园
-----平等对待全体学生
-----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学校生
活融合起来
-----培养信任关系加强实验深入反思
促进交流
评析:立足现实解决紧迫问题
夯实基础解决发展问题具体措施
-----面对危机,团结一致
-----优化管理,博采众议
-----改革教学,借鉴先进
-----校内校外,交流互动
-----激励学生,爱校如家
启示:校长的主体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
2、某历史较长的学校
--铲除消极文化因素重建积极的规范和信念--保护积极文化因素激励工作进取的员工
--正视消极情绪表达异议宣泄怨气后疏导
--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氛围
--注重选择聘用打造高效团队
解析
组织文化的特点、功能
学校转型过程中的文化重构
3、小结
不同途径:
制定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选择既有文化支持核心价值成分加以强化
在现有基础上添加新的文化元素促进发展
聘用创新人才 转换人力资源构成通过历史加强核心理念和信念
坚持并维护学校的核心规范和价值理念
共同特征:
注重学校历史和发展前景
坚守核心价值观---合作、进取、尊重等
建设激励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机制
提倡共享的领导力形成有效管理机制
具有加强核心价值理念的仪式和典礼
注重校内外的交流互动
相信师生都具有学习和成长的潜力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凸显人文色彩
研讨:校长责任理论与校长主体发展
二十一种责任(态度)与校长行为的关系
1 肯定:赏识表扬成绩承认不足
2变革推动者:乐于挑战积极变革
3后效奖赏:结果为基础表现为标准
4沟通:开放畅通的沟通渠道简单有效的方法 5文化:培育共同的信念 共同体意识与合作意识 6规训:保护教学免受干扰避免教师分心
7灵活性:敏捷适应情景变化轻松应对异议 8聚焦:建立明确目标并使之处于注意力中心 9理想/信念:与全体人员分享展示相应行为
10参与:重要决策的设计实施为教师提供参与机会 11激发智力:把握最新理论动态反思既有文化 12参与课程教学和评定:参与教师教学行为: 13课程教学和评定知识:通晓新的课程教学知识 14监控/评价:学校实践的有效性及对学生的影 15乐观:激励创新培育自信 富于挑战性
16秩序:建立标准的规则与程序
17延伸:学校一切权益的倡导者和代言人
18关系:了解教职员工建立信任和理解
19资源:确保教学的物质基础和教师专业发展
20情境意识:对学校运行的预判和 问题解决预案 21可见性:与师生有高质量的联系和互动
第三篇: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浅谈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崇溪镇中心学校共和完小
谢先贵
摘要:一个好的学校,必然有一个好的管理体系,这种好的管理体系下,肯定有一种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校园文化。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校园文化,一个学校有了好的校园文化,就有好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能够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无形当中就是一种强大的管理作用。因此,如何在学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起到应有作用,本文将据此进行探讨。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
策略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在内,具有广阔性、空间性,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份,指的是学校一切建设设施,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包括园区环境的装点与室内环境的营造。
2、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简言之,即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它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的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学校制度文化是有形的制度与无形的价值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有形的制度作载体,一方面以无形的价值在学校的诸多领域体现出来,不仅体现在制度本身,而且通过制度实施,体现在一切结构、组织、形式、过程、方法、技术、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之中,学校制度文化越发展完善,无形价值在上述各领域的体现与制度所承载和推动的文化越趋同。
3、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专指学校“人--人”管理系统中人们特有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学校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是建立在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硬件)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既可以通过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有形文字的内涵和外延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学校师生的“公共人生”,包括精神面貌,言谈举止、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身心素养等隐性的东西表现出来,因而更具无形、内化和隐含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中现状分析
(一)校园文化无核心理念,只重形式。
校园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主体思想,只重表象,没有内涵,不能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结果往往是校园文化缺乏主题,缺乏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的提挈,无法表现学校特色和学校校园文化主旨,对于学校的管理缺乏实质的促进意义。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管理,只重约束力,缺乏人文关怀。时下大多数学校,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建设,大家较多的关注了学校的规章管理,一竿子打到底,并不注重人文关怀,只注重全面的约束效能,殊不知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还需要关注,还需要发展,还需要张扬个性。注重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对教师、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缺少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够。这样的制度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只能起到消极作用,并不能使师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自觉的去遵守和践行,相反还会实施抵触行为。
(三)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存在片面性 众所周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中重中之重,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文化蕴含,办学风貌,教师精神,学生成果,办学目标等。它能够真正起到让全校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管理作用。但是有的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不甚了解,基本处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而非有意识的主动建构;不少学校热衷于打造表面的环境文化,营建“形象工程”,深层的核心价值文化并没有结合学校环境实际、师生基本情况,学校的人文厚度没有随着校园的日渐漂亮而有所增长;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硬件、管理制度、文体活动等“显”性文化建设,忽视教师的精神风貌、思想理想信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隐”性文化的构建;有的学校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人本意识不强。有的学校虽制定了一训三风,并没有依据学校实际、办学方向、人文环境,对于的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特色,师生奋斗的指引完全没有切合实际的指引意义,(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能体现实际的管理作用
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想起一出是一出,总是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意,没有整体设计与长远考虑,没有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和分步实施方案,随意性太强;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驾马车各奔东西,不成体系。
三、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
在学校校园文化的的建设之处,应该要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必须要立足于,展望于长远。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成不变,也不是一天一个样,而是要有合理设计,使之遵循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适合于师生的发展,自觉运用于学校的管理体系,激励机制。如:一个学校的师生表彰栏或展示栏,如果长久不更新,这样对于条件达到表彰的师生不展示,这样势必会影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长久以往,学校的师生也许会缺乏拼搏的斗志,思想松懈,对于学校的管理极为不利;又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栏,规矩天天层出不穷,这样势必会让学校的师生产生厌恶抵触情绪,规矩一天一个样,朝令夕改,久而久之,就会使学校规章制度失去效力,甚至是管理者失去应有的威信。因此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之初,就应该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与思考,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纪要注重长远打算,又要照顾间段实效,这样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对于学校的管理才会有促进作用。
(二)充分发挥校长的效能作用
俗话说“一个好的学校,必然一个好的校长”,因此校长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起到引领作用。增强教育管理者的校园文化意识。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学习,要以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领导区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方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在当前社会大气候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下,校园文化正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发展,校园文化研究的侧重正在从高等学校转移到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因此,每个学校的校长,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努力专研,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转变管理,与时俱进,建立合理的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明确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概念的规定性,决定了其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品性。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紧紧依随师生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与逻辑性的过程,而且要自主追寻和成就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合理的价值取向应包含整体性、育人性、校本性、创新性等几方面的内容。
整体性价值。就是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总体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将精神文化作为中心并渗透到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中去,使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使各个因素协调一致,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前面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观基本一致。
育人性价值取向。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育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以“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育人”,提高育人质量。
校本性价值取向。立足校本,植根校园,建设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深入挖掘学校办学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并尽量物化;不断吸收先进文化,生成、创造学校自身的文化。
创新性价值取向。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才有个性,创新才有特色。在充分考虑历史继承性、民族独特性、地域本土化的基础上,尽可能不重复别人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突出人文与科学性。
(四)发挥师生的自主能动性,共建校园文化
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任何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师生作为主体的而发挥的作用。教师的文化和形象,对于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学生去学习和向往,更具感染力。而学生的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思维的特点,使新的文化不断涌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使他们富于创造力,想象力。并使师生的这些文化因素运用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能促使师生积极向上,这对于学校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突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突出的自己的各方面特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的文化特色,因此要做好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三风一训的建设。三风一训建设实际上就是把学校的理念系统变为教职工、学生的自觉行动,就是塑造学校精神的过程,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品质”。
2、形成体现文化个性的学校形象标志,彰显校园文化底蕴。无论是校徽的制作、校赋的撰写、校歌的创作,还是校刊的编辑、校服的设计,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
3、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系统,形成学校的凝聚力。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传承学校历史,结合学校自身优秀办学传统、发展目标和现代教育的总体趋势和要求,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提炼并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
四、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它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建设成功的,具体而言,做好以上几点,为我们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但还需要我们广大师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许丽艳.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中小学管理,2008(3)[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
[3]杨明全.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2(12)
[4]杨彦平, & 朱久昀.(2006).校园文化建设中管理者作用浅析.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3-5.
第四篇:最新学校道德文化建设作用及策略
最新学校道德文化建设作用及策略
一、道德文化
道德文化概念是道德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规定了道德研究的范围和特征,为道德知识研究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人们大多把道德文化作为道德知识理解,认为道德是一种知识,只要明确了道德的含义,也就掌握了道德文化。实际情况远远不是那么简单。道德文化概念中包含着十分丰富和复杂的内容。道德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由道德和文化两个概念组合而成。它是指道德是一种文化,文化包括道德。或者说,道德是文化的种概念,文化是道德的属概念。也可以说,文化是对道德的抽象,道德是一种具体的文化。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因此首先需要把文化和自然区别开。作为知识,自然知识是关于改造外部自然的知识,文化知识是关于改造人类自己的知识。这就把道德限制在改造自己的知识的范畴。
二、学校道德文化
学校道德文化也有人称其为学校规范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以学校道德为中心的文化形态和特质。它包括学校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影响学校道德的基本因素和途径。学校道德文化以学校道德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范畴来调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与顾客之间、学校与员工之间、学校员工之间等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它要求学校组织及其员工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学校道德文化以道德善恶为核心,以学校道德规范为准则,以道德行为为实践方式,以道德理想为最高目标,以道德情感为内在动力,通过学校道德的舆论、修养、教育、传统、习惯和信念来调节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形成了完整的学校道德文化体系,它还体现为职工的善恶、义务、良心、荣誉、幸福等道德文化形态。学校道德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学校道德文化的作用
学校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学校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保证学校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学校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因此,学校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导向作用,即把学校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学校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指其不但对本学校,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创建学校道德文化的策略
建立道德规范要求。建立学校道德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学校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完善道德制度与激励机制。将道德建设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结合。通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以保证道德文化的正常有序开展。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觉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觀念,从而使学校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优良的学校文化。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管理。学校文化重塑必须务实。学校道德文化的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要将道德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战略发展框架之中,与学校内部的制度建设相同步;道德建设的管理基础是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制度。首先要建立日常的管理机构,负责道德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和总结;其次,道德文化建设要同学校其他管理工作一同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和总结,才能保证道德建设的实施结果。坚持“以德治企”,加强学校道德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
第五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的首要任务,任何时期德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肩负着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常说成功教育好一个孩子就成就一个家庭,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
一、现象:据调查显示,目前在学校教育环境里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心态、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学习目标在发生着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出拜金主义,读书无用思想。有甚者为职业道德缺失,道德犯罪。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及少年犯罪率逐升。
二、思考与归因:实则为德育教育工作不到位,正确引导家教不到位,思想品德教育不到位,社会低俗取向影响等诸因素原因。
三、实践探究:
1、加强校本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彰显德育元素。
2、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如:习老陵园、卤阳劳教所)。
3、规范课堂行为标准,即规范出入教室、入座起立、发言讨论等礼仪行为的学习培训,使之程序化。
4、唱“红歌”,进一步规范师生升旗活动,发挥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教育功能(每周有一个教育主题)。
5、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倡议师生读书征文,通过校园广播、德育橱窗大力宣传优秀作品。
6、结合阶段德育工作目标要求,组织好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7、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及工作礼仪培训,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如教师的教态、生活习惯等)。
8、建立健全学校师生心理疏导机制,畅通师生沟通和交流渠道。
9、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