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雨倩读后感-呵护孩子的梦想
呵护孩子的梦想
——读《心教:方法对了,孩子就优秀了》有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86位老师、22位心理学家齐声推荐的台湾知名亲子导师、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教育的传播者与实践者李崇建老师的作品——《心教:方法对了,孩子就优秀了》,其中第五章第四篇《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我印象深刻,收获颇多。我不禁联想到我们不仅仅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同时还有他们的梦想。
同小乔丹一样,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计。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曾对母亲说,长大了要去当舰长,而母亲却说:“瞧你那糟糕的成绩,打扫军舰都轮不到你的份儿。”孩子的梦想被母亲的讥讽伤害了。如果这位母亲能像乔丹的母亲那样认真对待孩子的那份梦想,孩子日后没准真会成为一位出色的舰长呢。
孩子的梦想对孩子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梦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梦想能使孩子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据对爱迪生、毕加索、达尔文等成就卓著的人物的研究表明,他们在童年时期,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梦,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早年的梦想。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梦想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孩子有了梦想(哪怕有些不可思议),父母都应为他有了“理想的我”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并给予肯定。父母对孩子的梦想坚信不疑,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力量,获得勇气,树立信心。为了使孩子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还应予以多方面的关注。比如,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和孩子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明确成功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让偶像在孩子心里生根;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经常提醒孩子践诺,在孩子怀疑梦想时给孩子鼓励。
第二篇: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李飞鸿(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硕士,长沙师范学校教师)
曾经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窦文慧的女孩,自幼双目失明,9岁那年,她向父母提出要学习钢琴演奏,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在常人看来,窦文慧的这个梦想的确“太不着调”,因为她看不到钢琴、看不到键盘、看不到乐谱,但是妈妈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牵着她的手四处求学,经过无数次碰壁,终于投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一位钢琴教师门下。功夫不负苦心人,14年后的今天,取得钢琴专业十级资质的窦文慧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了专场演奏会。当李斯特、贝多芬等音乐巨匠们的经典作品从她灵巧的指尖一曲曲被“还原”的时候,近千名听众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窦文慧的人生故事给了我们许多感动和鼓舞,更给了我们为人师者深沉的思索:梦想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他们在心中给未来世界画的一幅画。请细心呵护和浇灌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梦想!
一、要学会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
成长是身心裂变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充满着困惑和疑虑。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慢慢学会了故作深沉,学会了将心事偷偷写进日记,学会了一个人默默承受,同时,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梦想,有些人想当科学家,有些人梦想登上月球,有些想成为出色的工程师„„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喜不自禁,但是他们的梦想往往离现实有着很远的距离,甚至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太幼稚,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作出“不可能”、“天方夜谭”的结论,给他们泼冷水。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在真诚的倾听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抚慰成长中敏感的心灵,去感知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好奇。
上个世纪,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晚餐,院子里传来了蹦蹦跳跳的声音,那是她年幼的儿子在玩耍。“你在干什么?”妈妈问道。儿子回答说:“妈妈,我想跳到月亮上面去。”妈妈没有骂他玩得忘乎所以,也没有叫他回来洗手,而是冲着儿子说:“好啊,别忘了回家!”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地球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我们可以想像,当听到“我想跳到月亮上面去”时,如果这位孩子的妈妈按照常规思维,把孩子臭骂一通或者取笑一番,那么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还会是阿姆斯特朗吗?有人说,如果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那么梦想就是天使的翅膀,总有一天能让他们自由地飞来飞去。这句话在告诉我们:梦想是孩子们成长的声音,千万别嘲笑孩子的梦想,更不要打击孩子的梦想!我们需要给予的是更多的欣赏、倾听和理解,哪怕他们是在“做白日梦”,“异想天开”。
二、要做孩子人生的引导者而非设计者
有人感叹,现在的孩子缺乏远大理想,眼里只有考试分数和重点学校。其实,这个责任不在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梦想?为什么孩子的梦想,都和考试分数有关?这一切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在不断地告诉他们现实有多残酷,他们在用分数和生存压力摧残着孩子的梦想,为了分数,孩子们不得不放弃了一切“无关的爱好和特长”。笔者曾在报上读到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新闻,题目是《我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讲的是2010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复赛浙江省赛区第一名得主沈寒,她有一个烦恼———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沈寒说,学习,她不觉得累,但她一直有件烦心事,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在老师、同学的眼里,沈寒是个近乎完美的学生。中考时,她是杭州市第二名,平时考试,常考班里的第一名。她还有很多才艺,小学时练过电子琴、围棋、硬笔书法和国画、素描等,琴棋书画样样都会。高一进校时,她想跳舞,结果被老师委婉劝退,说还是学习重要。现在,她的琴棋书画全都放下了,一心一意搞学习。读到这则新闻,我们不难找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梦想”的答案了。
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即生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谆谆教导”——“考入重点中学,你才有出息”“学好数学,将来当个科学家”,其实这些说教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衷心期望”。诚然,梦想千里,始于足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帮助孩子进行生涯规划,让孩子们的梦想更具有合理性、方向性和计划性。但是我们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按照自己预设的轨道去努力、去发展。因为“同一棵树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教育者应该顺应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尊重每个孩子的愿望和诉求,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合理规划和设计人生的蓝图。遗憾的是,现在的教
育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显然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三、要做孩子追梦路上的知心伙伴
心理学专家在总结分析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后,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不受拘束的想像力;(3)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5)具有反潮流精神,不追求物质利益;(6)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这里面提到的“好奇心”、“想像力”、“强烈的成就动机”、“坚强的毅力”,其实都来自人们从儿时起就拥有的绚丽多彩的梦想。
梦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梦想,是一种可贵的心灵动力,它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实现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之路充满艰辛,为了帮助他们美梦成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担任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督促他们、鼓励他们,当他们的知心伙伴,和他们携手同行,让他们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比如,当孩子的梦想游离不定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当孩子只看到偶像身上的光环和鲜花时,我们要和他们一起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让他们知道成功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当孩子为实现梦想无从着力时,我们要帮助他们制订圆梦计划,给他们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支持;当孩子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学会坚强和忍耐,给他们以心灵的慰藉、温暖的鼓励和坚持的信心„„
“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一个民族有一个梦想,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不能寄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迪生、毕加索、阿姆斯特朗„„,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都能画出一幅属于自己最美的画卷。
第三篇:注重家风培养 呵护孩子梦想
注重家风培养
呵护孩子梦想
——平川镇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经验
“教先从家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中华民族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孔子“诗礼传家”,孟母三迁、断织,田稷子受贿受母训,诸葛亮教子俭美德,已成为家教典范。虽然,古人对子女的教育重在“忠孝仁义”的德行上,但他们为国教子的精神,值得借鉴与弘扬。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人才成长的源头,家庭教育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整体素质的优劣,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则侧重于引导家长培养良好家风,给孩子成长创设一个民主,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环境。
一、自编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家风培养有章可循
我校自编了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优良家风影响孩子一生》,书中按从古到今的顺序,精选了我国家庭教育的许多成功案例,如宋代苏洵一门三进士的故事,让家长明白构建学习型家庭对孩子成才的重要性;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良好的家风,让家长明白家风是家庭人员的道德风貌和相沿成习的家庭传统„„还有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要求,如在家里,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也不能溺爱孩子,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发挥好自己的示范表率作用。教育孩子严格要求,生活上要低要求,学习上要高标准。
每次召开家长会,其实就是校长和家长一起讨论教材里的内容。这样,家长培训会就像班级授课一样,让家长从一个个案例中汲取经验。而且培训形式可以一直沿用下来,使平川镇所有家长就像一个班级的同学一样,在闲暇之余,也有讨论的共同内容,最终让家长明白,家训可以形成一个家庭的精神追求和家族的文化基因。
二、晒自家家风,评优秀家长
我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风研讨会,组织家长认真学习家教理论,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必须把家风建设放在首位,必须与学校教育同步,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家风养成已成为我校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才能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家长通过解读自家制定或传承的家风,并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交流,民主推荐优秀家长。对于优秀的案例,我校还将其编入校本教材《优良家风影响孩子一生》,不但使培训内容与时俱进,接地气,也极大地引起了家长对此项活动的重视。
三、加强班主任培训,培养学校家庭教育讲师
建设一支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有指导家庭教育知识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办好家长学校的基本前提。为提高教师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认真做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培训工作,做到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课程保证;积极开展个案及课题的研究,以科研促指导,努力提高教师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培养学校的家庭教育讲师。每次培训,都由学校校长确立主题,组织班主任一起学习讨论,增强了开好家长会,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使学校每位班主任不但能教学生,还能培养家长。平时借助学校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和讯”平台,适时推荐教教案例,使家长培训更加常态化。家长学校校本教材的完善,搭建了家校学习交流、研讨、互动的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家风对孩子成才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心、尊重、欣赏,形成优良家风。
二〇一六年六月十五日
第四篇:呵护孩子的
呵护孩子的梦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的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回来呀!”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 阿姆斯特朗。
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他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内各处都洒上了墨水,家里变得脏乱不堪。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她同时也看到了地板上的那张画像——准确地说是一片乱七八糟的墨迹。佻挞对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却惊喜地说:“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她的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本杰明 威斯特,后来成了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去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 就交给他自己——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不太可能”中找到可以献身的东西,并能在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第五篇:(王雨婷)我的梦想
我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旅行家,旅行全世界。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说美国的夹心巧克力有各种各样形状好看又好吃,吃了又想吃。在我的梦想中祖国是多么广大、多么美丽。
我的家乡在高高的大山中。春天到了,桃树上开着一朵朵美丽的桃花。可是过了不久,我的家乡受到了严重污染。家乡的水渐渐变黑了。因为我国到处开发工厂数量过多了,水之源越来越严重了。我的梦想就是污染少一点,绿色多一点。
我的祖国!她的强大是我从踏进校园就有我的,我要让她与我一起进步成长,我现在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学习,将来我长大了。我会用我的知识建设祖国。实现我的梦想,我爱我的祖国,祖国是强大了,这是我永久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