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起呵护孩子的敏感期
《一起呵护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一种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认识、了解儿童的敏感期,并引导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呢?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一起呵护孩子的敏感期》,我们邀请湖北省特级教师郭玉老师,与您一起分享和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以及各种应对的方法,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
活动时间:2014年6月28日(周六)上午10:00---11:00 活动地点:宜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宜昌市图书馆一楼)
咨询电话:0717-***77***8698QQ:367330561
活动备注:家长需要提供20元的茶水费,同时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爸爸妈妈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不要带孩子出席,如特殊情况需带孩子出席,请提前与老师联系!
亲爱的爸爸、妈妈~~快来报名参加吧~!~!~!~!
宜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第二篇:孩子敏感期(共)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第三篇:呵护孩子的
呵护孩子的梦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的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回来呀!”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 阿姆斯特朗。
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他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内各处都洒上了墨水,家里变得脏乱不堪。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她同时也看到了地板上的那张画像——准确地说是一片乱七八糟的墨迹。佻挞对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却惊喜地说:“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她的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本杰明 威斯特,后来成了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去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 就交给他自己——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不太可能”中找到可以献身的东西,并能在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第四篇:呵护孩子的心灵
呵护孩子的心灵
——爸爸妈妈妈妈,请多陪陪我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明白父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明确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2、建议父母亲和孩子多交流,一块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让家长明确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建议父母亲和孩子多交流,一块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学对象:三年级家长学员
教学方法:故事感染、情景再现、谈话讲授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先让咱们家长听一则故事。[故事《二十美金的价值》] 问题:听了这个故事,在座的家长有什么感想?
1、先请几位爸爸妈妈结合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经历来谈谈感想。
2、再请几位家长来谈谈自己在平时是怎么做的?你们对自己的哪些做法是满意的,哪些做法是不满意的?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话题:爸爸妈妈妈妈,多陪陪孩子!
授课过程:
一、分析形式,找出问题
缺乏父爱或母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单亲家家庭的孩
子,但时下父母亲在外挣钱支撑家庭,爷爷奶奶全力照顾孩子和家庭的新型生活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父母亲忙于工作而很少参与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从而导致孩子依恋爷爷奶奶,对父母亲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做父母亲的开始忽略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要性。而孩子的心目中,也形成了“爸爸妈妈妈妈忙”“爸爸妈妈妈妈不会”“爸爸妈妈妈妈不好”等片面印象,更无从接受父母亲正面的有益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到缺乏父爱,随之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开始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育,以至于孩子的内心深处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呼唤:爸爸妈妈,多爱我一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情景对话”)我想大体统计一下,咱们家长在家遇到类似这种情形的家长请举手。
1、爸爸妈妈经常出差在外,顾不上孩子的家庭。
2、爸爸妈妈虽然在家,但照顾孩子的责任主要是在妈妈的身上的家庭。
其实这段情景对话和上面的教育故事都表明了同一种现现象,那就是父爱缺失。现代的父母亲平均一天能抽出多少时间来与孩子相处?据一份调查显示,约有70%的父母亲只有休息日才陪孩子一起玩。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父母亲这个角色都处在“离岗”状态。
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工作忙碌:A加班B应酬
工作忙碌是造成这种状态的一大原因。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作为承担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父母亲自然更加辛苦。为
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幸福,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或出差或加班而无暇陪伴妻子和孩子,对大多数男人来说,事业的成功是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志。所以许多男人都把事业摆在人生的第一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事业上,自然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就少多了。另外,有的男人应酬很多,常常不在家吃晚饭。有时酒场结束后,接着又去喝茶、泡脚,等回到家时,孩子早已在梦乡之中了。
2、不正确的观念:教育、照顾、陪伴孩子是母亲的责任,父母亲只需赚钱养家。
除了工作忙,应酬多,大多数男人还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那就是“教育、照顾、陪伴孩子是母亲的责任,父母亲只需赚钱养家”。在这种思想下,他们即便有时间也不愿意陪伴孩子,而更愿意看电视、看报纸、玩游戏、打扑克等,殊不知,父爱绝不是简单体现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上,其更深广的内涵是给孩子精神上的指导和情感上的关怀。
三、父母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父母亲带大的孩子更大方,更聪明,更容易取得成功。
有关人员回顾了100项不同的研究后发现,父母亲给孩子的爱越多,孩子的情感世界发展就越完善。这些孩子大多慷慨大方,有良好的社交技巧和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另有几项研究表明,积极的父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避免某些不良行为,如乱发脾气、毁坏物品、欺负同学等。近年来,美国耶鲁大学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由父母亲带大的孩子往往更聪明、智商更高,在学校里和社会上也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
较之于大多数母亲来说,父母亲与社会的接触面更广,知识结构更全面,社会阅历更丰富,性格更坚强,做事更果断。因此,父母亲能够给孩子传递更多的信息,更能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在智力方面,还涉及体格、情感、个性等方面。一般来说,与父母亲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于同龄的孩子,这些孩子还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比其他孩子更容易表现出抑郁、孤独、任性、多动、依赖的心理倾向。
父母亲大多数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其坚毅、深沉、果断、独立等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令孩子在身体、智能、性格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在父母亲的影响下,孩子更容易具备勇敢、开朗、灵活、宽容,热情和幽默的个性。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会比较突出,更容易进行创造和发明。
2、父母亲的角色让孩子更容易把握性别特点,有效避免了“男孩女性化”。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亲这一角色能让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特点准确把握,尤其在避免“男孩女性化”上作用更为突出。父母亲经常陪伴孩子,男孩会更好地从父母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言语和行为,逐步树立起坚毅、果断、独立、进取等男子汉气概;女孩则会更好地从母亲那里习得温柔和细腻,并在父母亲表现出的冒险、进取、独立等气质中形成对“男子汉”的正确认识。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亲的参与,无论男孩或女孩都容易产生性别混淆。
父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具有目的性和远瞻性,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全面和理性。他们不会停留在孩子的几个
小问题上烦恼不已,而是理性地帮孩子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地启发并引导孩子寻找解决的方法,给孩子以自信和力量。
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志罡老师就父母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谈了三点看法。
1、亲子活动——家庭沟通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①父母亲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母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母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2、父母亲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互动氛围。②父母亲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互动氛围。如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孩子的母亲,或对妻子微笑等。夫妻间在孩子面前的爱慕行为,是确保给孩子爱的一种有效方式。大屏幕展示:
3、沟通,引领家长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
③父母亲要多方面关心孩子的思想与学业。做父母亲的应经常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谈话,通过谈话使自己了解孩子,让孩子了解父母亲,同时也使孩子通过父母亲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去教育孩子,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综上几点,做父母亲的应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大责任,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妻子一起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爸爸妈妈妈妈的关爱中健康美丽快乐的成长。
今天咱们的课就到这里,我想咱们的爸爸妈妈回去后,应该好好想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并把我发下去的一张问卷作业认真读读,做
做,把对孩子的爱付诸在我们的行动上!今天的课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第五篇:关爱牙齿呵护孩子
关爱牙齿呵护孩子
在第23个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唐庄第七中心小学根据爱牙日活动主题 “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 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宣传活动。
在校园内举办了爱牙日口腔健康宣传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大力宣讲口腔健康知识,并在校园内张贴有关口腔健康的图片。各班主任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和预防龋齿的系列教育。学校的保健教师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班班通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橱窗、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爱牙、护牙、防龋齿”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及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
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充分了解爱护牙齿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保护牙齿,从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