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您知道孩子的人际交往的敏感期吗?
您知道孩子的人际交往的敏感期吗?
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我们生活在关系中,我们的各种问题就是关系导致的,所以这个敏感期的发展,将为儿童成人以后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看到,最早先儿童对物感兴趣,对人还没有产生一种真正的连接。然后当跟人产生连接时,往往是一对一的连接关系。很多成人以为,儿童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就自然学会了人际关系。事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关系是在跟某个人产生连接的过程中发生的。
儿童首先是透过食物来产生连接,就是我带好吃的跟你分享,你跟我做好朋友。但是,两三个月之后,儿童很快发现一个秘密,就是,当我没有好东西的时候,或者当你把我的好东西吃完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儿童一旦发现这个秘密,就会找一个不会消失的东西来跟周围的小朋友建立关系,通常就是用玩具。
儿童开始通过分享玩具给对方玩,或者相互交换玩具、或者把玩具赠送给对方,来建立关系。这样透过几个月的发展,很多孩子发现,当把自己的玩具给对方,对方一旦得到这个玩具以后,对方就可能结束这个关系。儿童再次发现,透过玩具也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交往关系。所以经过几个月以后,儿童又会再次放弃这样的一个关系。
那么到4岁多5岁的时候,儿童终于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有时候我们问一个孩子,我说:“你为什么要跟他成为朋友呢?”他会很认真地看着我说:“因为他理解我呀,所以我要跟他交朋友。”
在人际关系中,儿童最终会发现,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儿童就能发现,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和谐。
但是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一类人是对物感兴趣,一类人是对人性充满兴趣。
对物感兴趣的小朋友,他们会因对某个事物的兴趣一致聚在一起,比如说一起玩车,一起玩机器人,一起玩飞机,他们对人之间发生的关系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共同的事物感兴趣,这种状态非常像成人的俱乐部,比如说摄影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等。
另一类是,对人感兴趣的这部分小朋友,他们会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发展,比如说,他们最早期会出现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控制住了,被控制的孩子会依附于对方,几个月以后,被控制的孩子发现,依附会使自己的不独立,心理不舒服,不能依附于他人,自己必须独立。这个时候,斗争开始了,反控制和反依附。几个月之后,儿童终于发现,人与人之间,可以达到一种和谐,这种和谐是依靠规则来建构的。
我举个例子,在我们学校有两个小朋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到男孩家玩,男孩要当狮子王,女孩也要当(动画片《狮子王》里)。两人争当狮子王,为此吵了起来。
大人就帮助协调说:“男孩当狮子王,女孩当娜娜,这样分配角色合适。”大人的建议惹怒了女孩,女孩说:“因为我是女的,所以就要让我当娜娜吗?这不公平。”成人的介入并没有能帮助这两个孩子,后来不再介入。
几天之后,两个孩子又在一起玩了,而且很和谐。父母就问:“你们是怎么样解决前面的问题的?”孩子说:“如果我到他家,他就是狮子王;如果他到我家,我就是狮子王。”他们建立了一个规则,一个承诺。在关系之间,他们学会了放弃一些东西,然后满足对方的一些需求。
其后,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问孩子:“你觉得你们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孩子说:“他想控制我,但是他没有控制住,我很快就从他的控制中跳了出来;有时候我也想控制他,我也没有控制住,他也从我的控制中跳了出来,最后我们发现,这样不行,我们就建立了一个规则,谁也不控制谁。”我们说人际关系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一个认识人际关系的周期就被完好的形成了。
5岁多6岁的时候,儿童对规则高度感兴趣,所以一起玩的时,首先建立规则,对方同意后才玩。这实际是一个承诺和契约。有趣的是,这是在成长中自发完成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人的状态,他们都停留在权力斗争中,控制与反控制中做着这种人间游戏,他们甚至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儿童的这种人的正常状态。所有让孩子在爱、自由、规则中成长,会提升和进化人的生命意识和素质。
要让儿童把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发展好,就要让他完成这样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中,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但介入的时候并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倾听孩子,让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纷,让他们自己找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拥有权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不能剥夺儿童这样一个自由,这样才能使儿童人际关系的敏感期顺利完整地达到下一个周期。
第二篇:孩子敏感期(共)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第三篇:一起呵护孩子的敏感期
《一起呵护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一种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认识、了解儿童的敏感期,并引导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呢?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一起呵护孩子的敏感期》,我们邀请湖北省特级教师郭玉老师,与您一起分享和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会出现的敏感期,以及各种应对的方法,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
活动时间:2014年6月28日(周六)上午10:00---11:00 活动地点:宜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宜昌市图书馆一楼)
咨询电话:0717-***77***8698QQ:367330561
活动备注:家长需要提供20元的茶水费,同时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爸爸妈妈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不要带孩子出席,如特殊情况需带孩子出席,请提前与老师联系!
亲爱的爸爸、妈妈~~快来报名参加吧~!~!~!~!
宜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第四篇:家长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您知道几个
家长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您知道
几个?
http://.cn2010年09月27日 14:09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琅琅》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1、节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靠的都是恒心与持久。节俭更是如此,一日一钱,千日千钱,节俭是累积财富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应该把这个词用行为做给孩子看,用耐心讲给孩子听。也许这对他一生都有意义。
2、健康: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多生活梦想都只能是梦想。健康的身体,健康向上的思想会让人的生命处于最佳状态。身为父母要首先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和发扬健康的观念,给孩子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回影响他的一生。
3、现代:生活和工作理念的现代化、时尚化、个性化会让你总是处在社会和生活变化的前沿,使你总是保持一种现代、向上的心态。孩子在这种氛围理成长,会有助于他很快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挫折。
4、友爱:一个家庭也该十分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始终强化“家”的概念。在这种氛围里会让家庭每一成员学会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这或许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营生意、经营人生都应如此。
5、上进:不进则退。作为父母首先要上进,从心态上,从行动上。我们要适时的告诉孩子:原地踏步即是后退。
6、危机感:这是让人上进的动力之源。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设置为“假想敌”,使自身处于危机状态,这会让一个人永远理智、冷静。但我们没必要因此剥夺孩子玩皮好动的天性!
7、思考:正确的思考方式,准确的思考方向会让一个人少走弯路,保持迅速的、良性的发展。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而言,这种正确、准确的思考能力来自父母、老师和社会媒介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8、敬业:一份值得你从事的工作是值得你尊重的,所以身为父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激发不起你的热情,你最好还是换一份值得你去做的工作,这对你和孩子的发展来说都有益处。当然,你尊重了自己的工作,工作本身才会带给你回报。
9、感激:你给生活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你将收获什么样的花朵。父母首先要对生活怀一份感激之情,感谢生活本身的美好,感谢那些给你帮助的人和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并将这些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
10、诚实:诚则持久,信必永恒,社会的发展历程证明,经商者远离诚信绝不会长久。做人更该如此!
11、守信:诺言和你愿意从事的工作一样,是永远值得你尊重的。尊重别人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尊重自己的诺言。这是守信的根本。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12、理解:真正的理解是很难的。但如果你对生活细节用心,你拥有了节俭、健康、敬业、诚实、守信等等美德,你才会真正走进理解的深处,从而你才会对朋友、亲人、社会、人生、爱情等司空见惯的“概念”有本质的认识,这会让你更加深刻。作为父母,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负责。
13、谦逊:这是一种做人的基础美德。谦逊是一个人的最好的名片,善于体现谦逊之风的人往往成功迅速。
14、严谨:遵从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规则,这是养成严谨作风的捷径之一。认真、用心、严格要求自己,会让自己的无形价值越来越高,最终成为触手可得的财富!生活作风不严谨的人,信誉度自然就低,相反,严谨的人,可信度会从你的气质与作风上透射出来。
15、成熟:思想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父母应该将这做为培养孩子永远追求的目标。因为社会总在向前发展,因为思想也总在变化,如何让思想永远跟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不仅是一个理想远大的父母所想,更该是一个追求更高目标子女的所想,真正成熟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总是在一次次突破中提升自身的境界。
家长警惕自以为是的爱 十种坏习惯毁
掉孩子
http://.cn2010年09月27日 14:04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贝儿和妈妈》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
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
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第五篇:育儿心得: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育儿心得: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1)人际关系发展期,三个月到六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必须带宝宝外出,跟不同的人打招呼,谈话。过了半岁,婴儿就会认生,甚至接下来的成长中会害怕陌生人。我家孩子就抓住这个时期,现在他见到谁都可以打招呼聊天交朋友的。相反,认识一个宝宝,由于家人保护的太好了,半岁前都呆在家不出门,结果,现在一岁多了,连见亲戚都哭鼻子。所以三到六个月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能错过。
2)高速运算敏感期,半岁以后可以对宝宝进行圆点训练,宝宝天生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到两岁半就关闭了,越早越好。我家是一半以后才缓慢的开展,效果就不够理想了,但经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宝宝运算能力还不错,现在三则运算也有九成能答对。
3)锻炼身体的敏感期,一岁的时候,几乎每个宝宝都非常有胆量,去尝试各式的健身器材,这时候家长既要放手让他们多去尝试玩,同时也要保护他们不要让他们受挫折。过了这个时期,孩子越大就越不敢玩了。例如,秋千,滑梯,悬梯,弹弹床,游乐场等等。
4)图片阅读敏感期,也出现在一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大量显示百科图片卡,宝宝能迅速吸收海量图片知识。我就是在一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可以对着一本动物看得非常入迷,于是就买了动物百科书,他马上就全懂了。后来也买了上千种百科卡片,包括动物,植物,蔬菜,水果,世界名画,天文知识,运动,乐器,生活用品,电器,交通工具,文具,汽车品牌等等,孩子一个星期就全掌握了,而且见到图片
就非常开心。所以我不用怎么花力气就让孩子把身边的事情几乎全搞懂了。两岁的时候我就不用再走“这是什么”的阶段,而是进入了“这是为什么”的阶段了。我现在已经跟他聊,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告诉他这是苹果了。
5)语言学习期。语言学习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认为,平常多跟他说话,然后他就会早说话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在婴儿期,要对着婴儿说话,让婴儿看到家长的嘴型。第二,婴儿期,除了指认生活用品和常说生活用语外,还要多念押韵的诗歌,或儿歌。
第三,教拼音,aoe,yuu等等,由拼音开始,经常教宝宝拼音。不要再学老人家那套“恩古古”了!
第四,念押韵诗歌时,当家长已经重复念了好几天后,可以把每句最后一字留给宝宝说。
举例,“大飞机大飞ji,忽而高忽而di,晴空飞行千万li,长大我要开飞ji“
我家孩子一岁就能接上这诗歌了,而且还能接唱一些儿歌。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家长得花些心思。
第五,是非题。说话时,不但语速要缓慢而且清晰准确,然后经常问宝宝,“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这样的是非题,然后叫他回答“是”“要”“好”。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跟家长聊天了。
第六,名词跟读阶段。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教材了,拿起一个苹
果,家长要清晰准确的告诉宝宝“苹果”,千万别一开始叫教“这是苹果”,记住,先教名词!而不是直接教句子。
第七,讲故事。宝宝会讲话了以后,家长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讲故事。首先,家长先讲故事,让孩子熟悉故事以后,就开始引导了,如何引导呢?家长先把故事讲点点,停下来不说,就问孩子,“然后呢?”“接下来呢?”“会怎样啊?”就让孩子讲他的故事,家长作一个听众就好了,有时孩子的故事很真蛮有趣的。我家儿子不到两岁就给我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讲了快有半小时,当然了,和原版是完全不一样的,儿子把他生活的事情和认知的事物放在故事里,天马行空的,不过真的非常有创意。竟然扯到小猪坐火车去旅游。
敏感期抓好了,事半功倍。育儿心得: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1)人际关系发展期,三个月到六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必须带宝宝外出,跟不同的人打招呼,谈话。过了半岁,婴儿就会认生,甚至接下来的成长中会害怕陌生人。我家孩子就抓住这个时期,现在他见到谁都可以打招呼聊天交朋友的。相反,认识一个宝宝,由于家人保护的太好了,半岁前都呆在家不出门,结果,现在一岁多了,连见亲戚都哭鼻子。所以三到六个月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能错过。
2)高速运算敏感期,半岁以后可以对宝宝进行圆点训练,宝宝天生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到两岁半就关闭了,越早越好。我家是一半以后才缓慢的开展,效果就不够理想了,但经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宝宝运算能力还不错,现在三则运算也有九成能答对。
3)锻炼身体的敏感期,一岁的时候,几乎每个宝宝都非常有胆量,去尝试各式的健身器材,这时候家长既要放手让他们多去尝试玩,同时也要保护他们不要让他们受挫折。过了这个时期,孩子越大就越不敢玩了。例如,秋千,滑梯,悬梯,弹弹床,游乐场等等。
4)图片阅读敏感期,也出现在一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大量显示百科图片卡,宝宝能迅速吸收海量图片知识。我就是在一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可以对着一本动物看得非常入迷,于是就买了动物百科书,他马上就全懂了。后来也买了上千种百科卡片,包括动物,植物,蔬菜,水果,世界名画,天文知识,运动,乐器,生活用品,电器,交通工具,文具,汽车品牌等等,孩子一个星期就全掌握了,而且见到图片就非常开心。所以我不用怎么花力气就让孩子把身边的事情几乎全搞懂了。两岁的时候我就不用再走“这是什么”的阶段,而是进入了“这是为什么”的阶段了。我现在已经跟他聊,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告诉他这是苹果了。
5)语言学习期。语言学习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认为,平常多跟他说话,然后他就会早说话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在婴儿期,要对着婴儿说话,让婴儿看到家长的嘴型。第二,婴儿期,除了指认生活用品和常说生活用语外,还要多念押韵的诗歌,或儿歌。
第三,教拼音,aoe,yuu等等,由拼音开始,经常教宝宝拼音。不要再学老人家那套“恩古古”了!
第四,念押韵诗歌时,当家长已经重复念了好几天后,可以把每 句最后一字留给宝宝说。
举例,“大飞机大飞ji,忽而高忽而di,晴空飞行千万li,长大我要开飞ji“
我家孩子一岁就能接上这诗歌了,而且还能接唱一些儿歌。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家长得花些心思。
第五,是非题。说话时,不但语速要缓慢而且清晰准确,然后经常问宝宝,“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这样的是非题,然后叫他回答“是”“要”“好”。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跟家长聊天了。
第六,名词跟读阶段。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教材了,拿起一个苹果,家长要清晰准确的告诉宝宝“苹果”,千万别一开始叫教“这是苹果”,记住,先教名词!而不是直接教句子。
第七,讲故事。宝宝会讲话了以后,家长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讲故事。首先,家长先讲故事,让孩子熟悉故事以后,就开始引导了,如何引导呢?家长先把故事讲点点,停下来不说,就问孩子,“然后呢?”“接下来呢?”“会怎样啊?”就让孩子讲他的故事,家长作一个听众就好了,有时孩子的故事很真蛮有趣的。我家儿子不到两岁就给我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讲了快有半小时,当然了,和原版是完全不一样的,儿子把他生活的事情和认知的事物放在故事里,天马行空的,不过真的非常有创意。竟然扯到小猪坐火车去旅游。
敏感期抓好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