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

时间:2019-05-14 18:5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

第一篇: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

选择题

1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和()。C.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是()。D.美国

3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努力维护残障者的合法权益,二是()。C.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残障者的生活质量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全面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是()。C.《残疾人保障法》 5残疾人回归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方面,最重的社会障碍是()。A.就业难

6关于残障社会工作与医务社会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残障社会工作以社区康复为重点 7下列不属于物理性障碍的是()。D.卫生间的蹲便

8残疾人事业和残障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A.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006年1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什么公约()。C.《残疾人权利公约》 10每年的“国际残疾人日”是()。A.12月3日 1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标是()。B.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杜绝先天性残疾儿出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下列哪种做法无助于降低先天性残疾儿的出生率(参加体育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3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是()。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4我国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弃婴主要实行()制度。A.福利院集中收养

5社会工作者遭遇伦理困境时要遵守伦理原则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C.保护生命 6残疾人生命意义的核心是()。C.有尊严的生活

7社会支持网络的哪种特性是保持社会支持得以延续的最重要条件。()B.互惠性 8下列哪一理论是残障扶助中的核心理论()。B.社会网络理论 9()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A.家庭 1990年通过的哪像法律,被称为是中国残障者扶助政策历史上的里程碑。()B.《残疾人保障法》 1各地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由当地残联规定,但不得低于()。B.1.5% 2一个核心家庭包含的次系统中最重要的是()。D.夫妻关系 3寄养年满()周岁的儿童,应当征得被寄养儿童的同意B.10 4在社会工作的各种沟通技巧中,主要的工具是()。C.语言 5下列哪类不属于肢体瘫痪者()。D.风湿病人 6我国的助残日是()。A.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

7融入为本的社会支持模式认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有赖于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A.自身的素质和奋斗8()是孤儿和弃婴重返家庭、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B.收养 9下列哪种心理特征是残障者最主要的心理特征()。B.悲伤 10下列哪类人不会对家庭结构造成重大影响()。C.运动外伤病人 1轻度智障人士可从事的简单社会劳动中不包括()。B.电脑程序员

2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总体情况的是()。B.农村残疾人得不到切实服务 3下列哪类残障者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最强A.聋哑儿童

4下列哪项是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的重点()。B.盲人就业

5精神病人经治疗()年以上仍未痊愈而时有发作,属于残障。B.一年

6在社会保障领域,下列哪项残障社会工作不参与()。C.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下列哪类不属于听力残障()。C.听力残留轻度影响听说交往 8盲人的特殊用具不包括()B.导盲犬

9造成智力障碍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D.出生缺陷

10下列哪类不属于视力残障者()。B.老年人白内障致盲,可手术复明)。D.孕期不 多选题

1残障社会工作与多个学科有密切关系,这些学科主要指()A.医学心理学B.医学社会学C.伦理学D.康复工程学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有如下定义“残疾人是指在()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A.心理B.人体结构D.生理

3目前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具有()特征。A.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B.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C.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D.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

4残障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反映()。A.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C.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D.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5《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了残疾人在()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A.文化B.经济C.政治D.社会和家庭生活 6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A.特殊教育B.劳动就业C.康复工作D.社会适应

7《残疾人保障法》保障的残疾人,主要包括()。A.听力、视力残疾者B.智力残疾者C.肢体残疾者D.精神残疾者 8残障社会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具有什么功能?()A.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B.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C.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9改善残障者的生活质量着重要做好()方面的工作。A.残障者特殊用具的配置B.组织残障者参加社会活动D.建设无障碍环境 10残障社会工作对残疾人有哪些功能?()A.维护合法权益B.促进能力发展C.给予心理支持D.提供物质帮助

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多项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A.社会福利政策B.医疗救助制定C.法律援助制定D.就业政策

2残障社会工作采取的康复模式主要有()。A.机构康复B.家庭康复模式C.社区康复

3下列哪些是社会工作者开展残障工作要遵守的伦理原则()。A.自主和自由B.保护生命C.最少伤害D.保证生活质量 4残障者面临的社会排斥最主要的有()。A.教育排斥B.就业排斥C.意识排斥

5开展残障社会工作,要遵守的专业伦理要求有()。A.平等对待残疾人B.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满意的服务C.保守秘密,尊重残疾人的个人隐私权D.尊重其他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

6社会关系为残障者提供的支持主要有()。A.信息B.陪伴D.情感支持

7对残障现象的出现,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A.社会排斥理论B.标签理论D.社会代价论 8根据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残疾()。A.自闭症C.身体内脏器官缺损

9采用社会网络策略开展残障社会工作,可以采取如下哪些形式?()B.社区授权网络策略D.邻里援助网络策略 10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包括()。A.亲友与邻里C.社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D.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

1三级残疾预防体系的功能显著,主要表现在()。A.三级预防降低了残疾转化为残障的机率B.初级预防可减少80%的残疾发生C.二级预防可使残疾发生率降低10%-20%D.初级预防可减少70%的残疾发生

2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包括()。A.家庭B.亲友与邻里C.社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D.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 3常用的康复方法有()。A.职业康复B.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C.言语康复治疗法D.物理康复治疗法 4社区康复的对象主要是()A.社区矫正人员B.慢性病人D.残障者

5残障者的职业康复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职业咨询B.职业评定C.就业指导D.职业培训 6残障引起家属及残障人士的心理反应一般包括()。A.沮丧B.愤怒C.困惑D.恐惧 7残障者接受的全面康复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教育康复B.医疗康复C.社会康复D.职业康复

8社会工作者在残障者的职业康复中需做好下列哪些工作?()A.残障者的治疗与训练B.残障者就业前的咨询与评估C.残障者的心理恢复D.就业后的随访和持续支持

9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A.为残障者服务的医务工作者B.残障者C.残障康复工作的工作人员D.残障者的家属 10我国对智力残障儿童开展的教育康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成功的康复中心有()。A.广东的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B.陕西西安的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C.广西南宁的安琪之家D.北京慧灵康复中心

1常见的家庭结构失调类型有()。A.疏离B.纠缠C..联阵对垒D.家庭冲突

2展望我国的残障社会工作,仍需做好多项服务,主要包括()。A.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B.开发资源,加大经费投入C.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D.完善康复工作体系,提供康复服务水平

3社会工作者在残障社会工作中扮演哪些角色?()。A.治疗者B.倡导者C.支持者D.管理者 4肢体残障者大体分为()。A.肢体畸形者B.截肢者C.肢体运动功能障碍D.肢体瘫痪者

5脑瘫儿童的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A.提供音乐环境B.在自然环境中学习C.在游戏中学习D.在人工环境中学习6残障社会工作主张对精神残障者实行开放式管理,主要工作方式有()。A.启发和培养病人的社交能力B.医护人员适当调整用餐和服药时间,保证病人有充分开放活动时间C.开展力所能及的有偿劳动D.佩戴开放标记,遵守医院对开放的相关规定 7一个核心家庭包含的次系统主要有()。A.代际关系B.夫妻关系C.手足关系D.亲子关系

8为残障者提供服务的一般过程是()。A.会谈、接案B.初步评估、立案C.生活技能评估D.诊断、治疗、结案 9残障者的需求评估包括()。A.社会参与程度评估B.个体社会行为表现评估C.基本生活技能评估D.生活质量评估 10残障社会工作的专业联盟包括哪些资源?()。A.专业资源B.社会资源D.家庭资源 判断题

1对残障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是浪费社会资源。错误

2残疾是人类社会的固有现象,对个人来说是偶然的,对社会来说是必然的。正确 3残疾人不必参加社会生活,他们是社会的负担。错误

4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 5脑瘫多数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偏瘫多数发生在少儿群体。错误 6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保障政策,是残障社会工作的特征之一。正确 7残障者的社会康复主要以个案工作为主。正确

8残障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康复社会工作,也称为社会康复服务。正确 9给残障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前要先进行残障等级评定。正确 10“万国邮政联盟”规定:盲人读物在世界范围内免费邮寄。正确

1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助残疾人特殊用品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和维修服务。正确 2社会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为服务对象保守秘密。错误 3保护生命的伦理原则优先于自由原则。正确

4美国传教士在山东创办的启喑学院是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正确 5中国政府为残障者提供的支持,主要是政策性支持。正确 6民间非盈利组织不属于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错误 7社会排斥是由于弱势群体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错误

8社会支持网络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被视为解决个人及社区问题的“第一线”。正确 9案主自决有条件的,在侵犯他人利益,或自身心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不能实施。正确 10家庭是残障者社会支持体系的网底。正确

1一般来说,政府主办的大中型康复机构适用于残障者的紧急情况处理和解决较复杂的残障问题。正确 2我国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正确

3教育康复的重点是从出生到入学前的残障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早期干预。正确 4寄养儿童被安排试寄养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90天。正确 5安置在每个寄养家庭的被寄养儿童不得超过两名。错误 6在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正确

7在我国,在康复机构中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比例不足5%。正确 8在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上,民政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起决定作用。正确 9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是康复工作的主要方法。正确

10康复治疗主要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社会康复主要由社会工作者开展。正确

1残障社会工作存在的一个局限是容易将残障者视为病患,导致残障者被歧视被隔离。正确 2多数残障者有暴力倾向。错误

3伤残康复应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辅之以社区的康复机构和大型设施。错误 4评估工作贯穿残障社会工作的整个过程。正确 5肢体残障者是残障者群体中数量较多的一个群体。正确 6与残障者一起工作时,要经常主动帮助他们.错误

7对身心失能者而言,最大的痛苦是没有经历“生理死亡”就已经经历了“社会死亡”。正确 8残障者的社会地位低下,也就决定了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低下。正确

9社会发展模式认为残障者在参与社会生活时遇到的障碍是对人权的侵害。正确 10智力残障者的康复社会工作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正确

第二篇:2018电大《合同法》第一次形考题目及答案

2018电大《合同法》第一次形考题目及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的有(ABCD)

A.基于扶养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 B.劳动报酬请求权 C.人寿保险请求权

D.基于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 2.下列合同中属于格式合同的有(BCD)。

A.买卖合同 B.保险合同 C.房屋买卖合同 D.铁路运输合同

3.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的有(ACD)。

A.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人的固有权利 B.债权人代位权是程序法上的权利 C.债权人代位权属于债权的对外效力 D.债权人代位权属于实体法上的权利 4.下列合同债权中,不能转让的有(AC)。

A.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不得转让的合同权利 B.委托合同受托人的代理权 C.抚养请求权

D.消费者因产品瑕疵造成身体伤害而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的有(ACD)。

A.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签订的收养合同 B.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达成的口头赠与合同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 D.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签订的行政合同

6.《物权法》规定的债务人或第三人有权处分的可以出质的权利有(ABCD)。

A.本票 B.提单 C.存款 D.汇票

7.我国《担保法》规定担保方式有(ABCD)。

A.抵押和质押 B.定金 C.留置 D.保证

8.下列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当事人可以自己约定合同成立的地点

B.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C.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D.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发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9.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通常为(CD)。

A.应该参照合同法以外法律中最相类似的规定 B.直接适用合同法中有名合同的规定 C.应该参照合同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规定 D.适用合同法总则中的规定

10.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承诺的情况有(ACD)。

A.甲给乙去函,提出以单价580元出售自行车200辆,乙提出,如单价510元,购买200辆的答复 B.拍卖人的拍定

C.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届满后作出的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的答复 D.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作出的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 11.下列各选项中关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阐述正确的有(AC)。

A.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的成立产生合同的一般法律约束力 C.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D.合同的生效产生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12.合同法规定不可移转的债务的情形有(AC)。

A.依债务的性质不得移转的 B.一般性的买卖交易

C.依当事人的意思不得移转的 D.依法律规定不得移转的

1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的有(BD)。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 C.倒卖合同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14.刘某欲将其对许某享有的债权转移给王某,该债权附有房产抵押并有其他专属于刘某自身的从权利。关于这一行为,下列各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CD)

A.刘某转让其债权,该债权的有关从权利亦当然转移给王某

B.由于房产抵押转让应当办理登记手续,因而只有在办理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后,该债权转让行为才生效

C.在债权转让后,如果刘某事前对许某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许某可以对王某主张因刘某履行不符合约定所产生的抗辩

D.刘某转让其债权,应当通知许某 15.合同的法律特征有(ABCD)。

A.合同以设立、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B.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 C.合同以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D.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

16.附期限合同的期限设定的方法有(ABCD)。

A.以一定期间的存续作为事实

B.以某种肯定会到来的事实发生或者存续的期间作为事实 C.以当事人约定的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时间作为事实 D.以某个日历日期的到来作为事实 17.有权撤销合同的机构有(AD)。

A.人民法院 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C.公安机关 D.仲裁机关

18.某电信公司甲通过广告称其有10部新型手机,每部999元,广告有效期3周,销售公司乙于广告发出后第3天带款去甲处买手机,但甲的手机已售完,现无货可供,依合同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有(BCD)。

A.甲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B.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C.甲发布本案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D.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补偿乙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19.下列情形中,能导致要约失效的有(ABD)。

A.甲向乙发出要约,乙向甲发出拒绝要约的通知

B.甲向乙发出要约,说明其有效期一周,乙在一周内未作任何表示 C.甲向乙发出要约,又发出函件撤回要约,乙收到要约后该函件才到达 D.甲向乙发出要约,乙将其中的价格条件作了变动后答复 20.以下各选项中对合同变更的效力描述正确的有(BCD)。

A.合同的变更具有确定性

B.合同变更对当事人未变更的部分仍维持其原先的效力 C.合同变更仅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部分发生效力 D.合同变更原则上仅对将来发生效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21.合同根据其成立是否需要实际交付实物为标准可分为(A)。

A.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B.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C.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D.有偿合同于无偿合同

22.刘某为某农工商公司的采购员,刘某持该公司出具的采购农副产品的介绍信,与某供销社签订了一份购买100吨大米的购销合同。某供销社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发货后,被某农工商公司拒收,理由是只让刘某出外购买水产品,没让其采购大米。依照法律规定,刘某的行为(C)。

A.擅自作主,个人应承担责任,公司不承担责任 B.超越代理权限,合同无效 C.代理行为有效,公司不得违约 D.刘某和公司负连带责任

23.债权人甲与第三人达成转让债权的协议,约定甲将其对乙的债权全部转让给丙,但并未将该债权转让的情事通知债务人乙。(A)。

A.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B.丙不得接受该转让

C.甲应告知乙向受让第三人履行 D.该转让对债务人发生效力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合同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单行法 B.合同法是民法体系中的民事单行法 C.合同法是商法体系中的单行法 D.合同法是刑法体系中的刑事单行法 25.合同法调整的是(B)

A.静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B.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C.人身关系 D.社会关系

26.《担保法》规定,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债务标的额的(A),否则超过部分不发生定金效力。

A.20% B.10% C.30% D.25% 2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债务人不能中止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的是(D)。

A.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 B.买卖合同的买受人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就标的物主张权利的 C.债权人变更住所未通知债务人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 D.债权人下落不明的

28.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的是(C)。

A.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包含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的合同 C.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D.超越代理权限而订立的合同

29.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书面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则该合同成立时间为(B)。

A.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B.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C.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签字盖章的合同时 D.甲乙公司达成合意时

30.关于要约撤回和要约撤销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如果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撤回要约的通知无效 B.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C.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有效

D.如果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则要约不得撤销

31.根据《合同法》规定,以下合同中可以转让的是(A)。

A.买卖合同 B.雇用合同 C.赠与合同 D.出版合同

32.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C)。

A.债权人负担

B.有利害关系第三人负担 C.债务人负担 D.债权人与债务人分担

33.甲、乙双方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称为(B)。

A.先履行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先诉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34.下列情况中,不能引起合同变更的是(C)。

A.经法院裁定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 B.债务人违约使合同不能全部履行 C.原合同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D.当事人就合同的有关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35.合同法规定的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为(D)。

A.2年 B.6个月 C.3年 D.1年

36.某商店橱窗内展示的衣服上标明 正在出售,并且标示了价格,则 正在出售 的标示视为(B)。

A.既是要约又是承诺 B.要约 C.要约邀请 D.承诺

37.合同成立时,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的成立地点为(C)。

A.承诺生效的地点 B.合同签订地 C.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D.经常居住地

38.债权人自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的行为发生之日起(D)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A.6个月内 B.2年内 C.1年内 D.5年内

39.下列属于附条件的合同是(B)。

A.如果天下雨,我就送给你雨伞一把 B.如果你考上大学,我就支付你四年的学费 C.如果你把这辆自行车偷来,我会以两倍的价格购买 D.父亲对儿子说,如果我死了,你就继承我的财产 40.保证人与债权人(D)。

A.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B.可以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C.可以以任何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D.应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20分)

41、甲棉纺厂与乙贸易公司依法签订一份棉花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贸易公司向甲棉纺厂提供未经精加工的去籽棉花100吨,依合同约定执行国家定价,并规定违约者应支付违约金。在合同执行中,乙贸易公司因单方主观上的原因迟延20日交货,在此之前正好赶上市场上调整棉花收购价,调整后的棉花收购价比以前有所提高。乙贸易公司提出按照提价后的棉花收购价付款,甲棉纺厂不同意,认为乙贸易公司迟延交货,负有违约责任,应仍按原定价格支付货款。乙贸易公司不同意,拒绝交货,甲棉纺厂诉至法院,要求乙贸易公司按约定价格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违约金。请分析:

1.乙贸易公司关于提价的理由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 2.法院应如何处理?

答:1.乙贸易公司关于提价的理由没有法律依据。因为,乙贸易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货,属于逾期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按照《合同法》第63条规定:“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因此,依此法律规定乙贸易公司不能提高棉花价格,应按原定价格接受甲棉纺厂的货款。2.法院应判决乙方:首先,继续履行合同;其次,按合同原定价格接受甲棉纺厂支付的货款;最后,支付迟延交货的违约金。

第三篇:形考答案1-2

《应用写作》形成性考核答案

形考一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

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

(一)主旨单

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一,是说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能围绕着一个主题把问题说清楚,而不能把关系不大甚至不相关的问题写到一篇文章中去,使写出的文章多中心、多主题,集中,是说一篇应用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应是全文的统帅,应对文章内容有制约作用,全文要不枝不蔓,紧扣这个中心。明确,是说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的意图和主张是什么,要使读者一看便知,而不必费心揣摩,文艺作品所讲究的曲折与含蓄,恰恰为实用型文章所排斥。

(二)材料多样、真实、有力。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形成支撑并表达主旨的各种事实与理论,真实是实用型文章的生命,而材料的真实又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有力是实用型文章的材料所应具备的另一个特点。

(三)结构合理、谨严、固定。

(四)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详见教材第2-5页。)

二、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与体验,谈谈范文阅读对提高实用型文章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说的是写诗,却道出了写作的普遍规律,各类写作莫不如此。观千剑而成器,通过范文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把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体会,使之在自己的写作活动中产生作用。学习写作,却不读文章,不熟悉文章实际,就无法形成对一种文体的最基本、最全面的认识,这样即便学了写作知识,也难以在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难以使之成为活的知识。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多读范文,多接触文章实际,是获得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并有所借鉴、有所提高的重要途径。(结合自身,略。)

三、结合教材,简述公文的概念、特点、功用、构成要素与分类。

(一)公文的概念。此处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即法定公文。专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13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法定性。

2、政策性。

3、实用性。

4、时效性。

5、规范性。

(三)公文的功用。

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

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

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

4、宣传教育。

5、依据凭证。

(四)公文的分类。

1、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类: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2、按照紧急程度分类: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

3、按照有无保密要求及机密等级分类:普通文件和保密文件。

(五)公文构成要素。

1、眉首部分。

2、主体部分。

3、版记部分。

(详见教材第10-21页。)

四、结合教材,阐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

(二)要了解实际情况。

(三)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详见教材第22-25页。)

五、在以下五个文种中任选两个文种,进行写作练习。

要求掌握通知、请示、函、会议纪要的写作。

(文章略,以上范文详见学习辅导书中的公文举例。)

形考二

一、结合教材,简述事务文书的特点和作用。

(一)事务文书的特点。

1、对象较具体。

2、格式较固定。

3、写法较实际。

4、时限较紧迫。

(二)事务文书的作用。

1、贯彻政策,指导工作。

2、沟通情况,联系工作。

3、积累和提供资料。

4、宣传教育,检查督促。(详见教材第72-74页。)

二、结合教材,简述调查报告的含义、用途、特点、分类,并阐述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就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用途。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功用。

(三)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

2、针对性。

3、典型性。

(四)调查报告的种类。第一类是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二类是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第三类是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以上详见教材第74-75页。)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

2、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

3、讲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这点详见教材第87-89页。)

三、结合教材,简述计划的含义、作用,并阐述制订计划的要求。

(一)计划的含义。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二)计划的作用。一是预见作用。二是指导作用。三是约束作用。(以上详见教材第89-90页。)

(三)计划制定的要求。第一,要符合政策。第二,要从实际出发。第三,要具体明确。(这点详见教材第94页。)

四、结合教材,简述总结的含义、作用,并阐述撰写总结的要求。

(一)总结的含义。(略,见教材第94页。)

(二)总结的作用。回顾过去,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给今后的提供借鉴和帮助。在总结过去工作情况的同时,培养工作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三)总结的种类。按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总结分为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两类。

(四)计划撰写的要求。第一,要充分占有材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第二,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第三,要合理取舍内容,突出重点。第四,要深入研究问题,写出特色。(详见教材第102-103页。)

五、结合教材,简述讲话稿与演讲稿、会议报告的区别,并阐述撰写讲话稿的要求。

(一)讲话稿与演讲稿的区别在于内容、作者的不同。(详见教材第103页。)

(二)讲话稿与会议报告的区别在于篇幅的不同,内容安排、表述方式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不同。(详见教材第103-104页。)

(三)讲话稿撰写的要求。第一,针对性要强。第二,主题要集中鲜明。第三,内容要吸引人。第四,语言要通俗生动。(详见教材第108-109页。)

六、运用教材上的文体写作知识,对下述文章进行分析。

(一)工作计划。(略,参见教材第94页上的例文分析)

(二)工作总结。(略,参见教材第102页上的例文分析)上述亦可参看学习指导书上的计划和总结范文分析。

第四篇:第三次形考答案

第三次形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2道试题,每题30分)

1.王峰在大学读书时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非常优秀,几乎年年都拿特等奖学金,为此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超人”。大学毕业后,王峰顺利地获取了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毕业后又顺利地进入一家美国公司工作。一晃八年过去了,王峰现在已成为公司的部门经理。

今年国庆节,王峰带着妻子儿女回国探亲。一天,在大剧院观看音乐剧,刚刚落座,就发现有3个人向他们走来。其中一个人边走边伸出手大声地叫:“喂!这不是‘超人’吗?你怎么回来了?”这时,王峰才认出说话的人正是他高中的同学贾征。贾征大学没考上,自己跑到南方去做生意,赚了些钱,如今回到上海注册公司当起了老板。今天正好陪着两位从香港来的生意伙伴一起来看音乐剧。这对生意伙伴是他交往多年的年长的香港夫妇。

此时,王峰和贾征彼此都既高兴又激动。贾征大声寒暄之后,才想起了王峰身边还站着一位女士,就问王峰身边的女士是谁。王峰这时才想起向贾征介绍自己的妻子。待王峰介绍完毕,贾征高兴地走上去,给了王峰妻子一个拥抱礼。这时贾征也想起该向老同学介绍他的生意伙伴了。

问题:上述场合的见面礼仪有无不符合礼仪的地方。若有,请指出来,并说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和礼仪的地方主要有:公众场合不能喊对方的绰号;公众场合不易大声寒暄,影响他人;及时介绍彼此通行的客人,不能把随行的人冷落;对异性的拥抱礼不适合中国,还是握手比较好。

2. 上海某招聘现场,某外贸公司的老总亲自负责招聘,展台前有很多求职者。突然老板接到一电话,可是对方可能说话很快,身边又没有带翻译,所以他也听不太清楚,情急之下,他要在场的应聘人员前来帮忙。可是三个应聘者接了电话,都表示专业用语太多,没办法交谈下去;还有的人回答很不耐烦、缺乏礼貌。最后一个小伙子说他试一下,报价、走货、定单,流利的口语和礼貌的态度让人刮目相看。老总当场表示录取他,让人大吃一惊的是,他只是上海某一中职学校报关专业的毕业生。请问:这位职校的毕业生胜出的原因何在?

答案要点:扣住电话形象作答。

案例分析题:(共1道试题,每题40分)

1. 一位刘小姐和一位姓张的男士在一家西餐厅就餐,男士小张点了海鲜大餐,刘小姐则点了烤羊排,主菜上桌,两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小张边听刘小姐聊起童年往事,一边吃着海鲜,心情愉快极了,正在陶醉的当口,他发现有根鱼骨头塞在牙缝中,让他不舒服。小张心想,用手去掏太不雅了,所以就用舌头舔,舔也舔不出来,还发出啧啧喳喳的声音,好不容易将它舔吐出来,就随手放在餐巾上。之后他在吃虾时又在餐巾上吐了几口虾壳。刘小姐对这些不太计较,可这时男士想打喷嚏,拉起餐巾遮嘴,用力打了一声喷嚏,餐巾上的鱼刺、虾壳随着风势飞出去,其中的一些正好飞落在刘小姐的烤羊排上,这下刘小姐有些不高兴了。接下来,刘小姐话也少了许多,饭也没怎么吃。请问:

(1)张姓男士的行为是否合乎礼仪?

(2)吃西餐应该如何检点个人举止?

(1)不合乎礼仪。扣住就餐的表现回答。涉及:如何处理塞牙的食物、餐巾的功能、骨刺等放置的位置等。(2)教材P153:进食禁声;防止异响;慎用餐具;正襟危坐;吃相干净

第五篇:最新电大《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形考共有4个任务。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在分析解决某一社会政策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连锁反应的影响,这体现了社会政策

问题的()

A.公共性

B.相关性

C.整体性

D.系统性

2.社会政策的议程包括()个相互关联的议程阶段。

A.2

B.3

C.4

D.5

3.不属于社会政策与法规功能的是()

A.引导

B.调控

C.管理

D.促进

4.国家政策和国家法规以国家的()作为后盾,要求人们按照政策法规的规定行事。

A.权威

B.强制力

C.权力

D.经济实力

5.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初只涉及到()方面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6.不属于瑞典模式的是()

A.瑞典

B.丹麦

C.奥地利

D.挪威

7.率先采用社会保险政策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瑞典

8.()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

A.《劳工章程》

B.《亨利济贫法》

C.《伊丽莎白济贫法》

D.《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

9.政策法律化需要几个步骤()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属于()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经济政策

11.社会政策法规的价值判断必须()

A.以政府利益为重

B.以某个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益为重

C.以政党利益为重

D.以公共利益为重

12.提高社会政策权威性的途径是()

A.国家强制执行政策

B.社会政策法律法规化

C.严厉处罚违反政策的行为

D.增进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社会政策法规只能由()来制定和实施

A.企事业集团

B.国家

C.政治组织

D.政府

14.社会政策与法规以()为理念依据

A.解决社会问题

B.增进社会福利

C.保障公共利益

D.社会公正

15.社会政策法规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以达到最

大优化,这体现了社会政策法规的()

A.目的性特征

B.动态性特征

C.系统性特征

D.完备性特征

16.社会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法律相比,应该是()

A.大于法律

B.等同于法律

C.小于法律

D.各不相干

17.社会政策法规体现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政策法规本质上是()

A.人们利益的具体体现

B.统治阶级的政治措施

C.分配社会价值的工具

D.能动地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

18.社会政策与法规为人们的行动明确目标与方向,并使社会问题的解决向着有利于满足

自己特定利益需求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社会政策法规的()

A.促进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保护功能

19.政策法规制定程序的第一阶段是()

A.目标确立

B.问题界定

C.建立政策议程

D.方案设计

20.不属于社会政策问题特征的是()

A.公共性

B.严重性

C.相关性

D.主客观统一性

21.社会政策法规问题确认与制定社会政策法规的中间环节是()

A.目标确定

B.政策法案规划

C.政策问题纳入政策议程

D.方案预测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政策问题是一种社会公共问题。

B.社会政策问题是社会利益的失衡。

C.社会政策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综合现象。

D.已经影响到群众生活,即使政府没有注意到的社会公共问题,也属于政策问题。

23.社会政策问题的“内在引发机制”不包括哪种情况()

A.自然灾害

B.生态变迁

C.战争

D.资源配置失衡

24.社会政策问题产生的最终原因是()

A.社会公共问题

B.经济发展问题

C.社会利益关系失衡

D.社会基本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

A.创造条件

B.破旧促新

C.提升效率

D.提供保护

2.社会政策与法规议程的议决主体一般是()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政府

D.政策部门

3.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包括()

A.政党

B.政府

C.社会团体

D.利益集团

4.对公共政策进行纵向分类,包括()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方面政策

D.政治政策

5.国际社会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经典模式有()

A.瑞典模式

B.欧盟模式

C.东亚模式

D.北欧模式

6.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主体不同

B.制定程序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稳定性不同

三、判断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社会政策与法规问题确认后即可启动制定社会政策与法规。()

A.错误

B.正确

2.社会政策都能也都有必要转换成法律。()

A.错误

B.正确

02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社会政策法规周期研究的核心阶段是()

A.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阶段

B.社会政策法规的执行阶段

C.社会政策法规的评估阶段

D.社会政策法规的终结阶段

2.社会政策法规的一个周期包括()个阶段。

A.3

B.4

C.5

D.6

3.社会政策法规优化的核心是()

A.社会政策法规人员的优化

B.社会政策法规组织的优化

C.社会政策法规执行者的优化

D.社会政策法规本身的优化

4.社会政策法规()的终结是最难的。

A.功能

B.机构

C.本身

D.措施

5.终止由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社会政策法规()

A.功能的终止

B.社会政策法规本身的终止

C.计划的终止

D.机构的终止

6.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方案包括()个要素。

A.3

B.4

C.5

D.6

7.社会政策法规的效益标准是指()

A.社会政策法规对民众需求的满足程度

B.社会政策法规达到其目标的程度

C.社会政策法规对社会的总体效益

D.社会政策法规公平分配公共利益的程度

8.社会政策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

A.事前评估

B.外部评估

C.非正式评估

D.执行评估

9.()这一标准的目的是要从总体上衡量社会政策法规对社会的宏观影响。

A.效益标准

B.生产力标准

C.公正标准

D.社会政策法规回应度

10.社会政策法规评估的根本标准是:()

A.效益标准

B.公正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效率标准

11.一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

这项社会政策法规:()

A.有潜在效果

B.有附带效果

C.没有效果

D.有象征性效果

12.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法规保障了贫弱孤寡的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

思想和惰性,这是社会政策法规的:()

A.意外效果

B.潜在效果

C.附带效果

D.直接效果

13.在社会政策法规评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其结论是政府部门考察社会政策法规的主要依据。

A.内部评估

B.正式评估

C.事后评估

D.效果评估

14.在社会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不停顿地进行控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一控制方式属于:()

A.目标控制

B.即时控制

C.问题控制

D.动态控制

15.社会政策法规的控制过程的三个步骤是:()

A.对照-标准-纠偏

B.标准-纠偏-对照

C.标准-对照-纠偏

D.对照-纠偏-标准

16.通过协调和调控一定经济价值要素的投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使人们的利益分配

关系更趋合理。这是社会政策法规的()

A.理论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公平效益

17.社会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的关系是()

A.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

B.实践指导认识的关系

C.平行的关系

D.前后承接的关系

18.()是社会政策法规执行的前提

A.方案抉择

B.国家的强制力

C.社会政策法规合法化

D.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规划结束

19.社会政策法规方案论证最重要、基本的内容是()

A.经济可行性

B.政治可行性

C.行政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20.社会政策法规方案抉择的最基本标准是()

A.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B.体现基本国策的精神

C.促进社会公平

D.实现社会政策法规的目标

21.()是社会政策法规制定方案的中心环节

A.目标确立

B.方案设计

C.方案抉择

D.合法化

22.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体现社会政策法规制定者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体现了社会政策法规目标的()

A.针对性

B.可行性

C.政治性

D.规范性

23.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方案包括()个环节

A.3

B.4

C.5

D.6

24.制定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原则是()

A.公正原则

B.利益原则

C.系统原则

D.可行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社会政策法规终结的方式有:()

A.替代

B.合并

C.分解

D.缩减

2.下列属于社会政策法规实施意外效果的是:()

A.有心栽花花不开

B.柳暗花明又一村

C.无心插柳柳成荫

D.种豆得瓜

3.监督在社会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有:()

A.预防违反社会政策法规活动的出现

B.保证社会政策法规得以正确地贯彻和实现

C.补救社会政策法规的失误

D.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4.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控制的方式有:()

A.预先控制

B.事后控制

C.动态控制

D.目标控制

5.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包括对:()

A.偏离社会政策法规行为的监督

B.社会政策法规失误的监督

C.社会政策法规受动者的监督

D.社会政策法规效果的监督

6.社会政策法规具有:()

A.理论价值

B.经济价值

C.社会价值

D.教育价值

三、判断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一项社会政策法规的推行没有引起相关问题发生预期的变化,毫无疑问,此项社会政策

法规一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A.错误

B.正确

2.一项高效率的社会政策法规的执行就能带来高效益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03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社会政策法规循环内的各环节不断从外界获取信息和能量,不断适应新变化和环境,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这体现了社会政策法规的:()

A.系统性循环特点

B.开放性循环特点

C.周期性循环特点

D.发展性循环特点

2.社会政策法规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的现象是由于:()

A.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B.控制机构不够健全

C.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D.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健全

3.以均衡程度来划分社会政策法规周期波动,周期波动可分为()种形态。

A.3

B.4

C.5

D.6

4.社会政策法规不适应新的形势,效力明显减弱,需要改变时,应该:()

A.先破后立

B.边立边破

C.先立后破

D.只立不破

5.关于定量分析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信息条理化、专门化

B.相比其他方法更客观、准确和严密

C.是一种静态的方法

D.可以取代效用分析方法

6.模拟决策法分为()个阶段。

A.2

B.3

C.4

D.5

7.下列不属于德尔斐法特点的是:()

A.匿名性

B.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

C.信息反馈保持独立性

D.具备深刻的理论逻辑论证

8.关于集团头脑风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发挥专家的微观智能效应的作用

B.易出现屈服于权威或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

C.此法提供的信息量大大高于个人头脑风暴法

D.此法有助于专家们交换意见

9.“大中取小”的预测法属于:()

A.确定型预测法

B.非确定型预测法

C.决策树预测法

D.逻辑预测法

10.“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

A.信息类比预测法

B.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

C.信息推导预测法

D.信息透视预测法

11.某社会政策与法规处于其正效力递减的时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此社会政策与法规已经开始老化

B.此社会政策法规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变小

C.这个递减期是对此社会政策法规效力运行规律的破坏

D.进入递减期是此社会政策法规效力运动的必然结果

12.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优劣的主要判断标准是:()

A.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的前后承接顺畅与否

B.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运行的效率高低

C.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益高低

D.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运行过程的顺利程度

13.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中最基本的规律是:()

A.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

C.社会政策与法规周期规律

D.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

14.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每一个新循环都不是上一次循环的简单重复,这体现了社会政策法

规循环运行的()特点。

A.周期性循环

B.进化性循环

C.开放性循环

D.后继性循环

15.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是客观存在的B.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变的原因之一是客观事物的变易性

C.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内在的规定性可以引起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

D.正效力向负效力的转变不可预防

16.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的运动过程分为()个阶段。

A.2

B.3

C.4

D.5

17.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效力是客观的B.此效力跟社会政策法规预期效力有所区别

C.此效力是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D.此效力等同于法律上效力范围的概念

18.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系统分析过程包括()个环节。

A.2

B.3

C.4

D.5

19.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A.定量分析法

B.价值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定性分析法

20.关于专家决策法和德尔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属于定量分析

B.两者都属于定性分析

C.前者属于定性分析,后者属于定量分析

D.前者属于定量分析,后者属于定性分析

21.社会政策法规预测包括()个步骤

A.3

B.4

C.5

D.6

22.“心有灵犀一点通”,体现的是非逻辑决策方法中的:()

A.机遇偶得

B.直觉判断

C.灵感顿悟

D.柳暗花明

23.“于平凡处见奇伟”,体现的是社会政策法规的:()

A.信息透视预测法

B.信息类比预测法

C.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

D.信息推导预测法

24.甲事物现在的发展过程和状况与乙过去一定阶段的发展过程和状况类似,我们可以根

据乙后来的发展过程和状况来预测甲未来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这运用的是:()

A.连续性原理

B.类比性原理

C.可知性原理

D.系统性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头脑风暴法包括:()

A.集团头脑风暴法

B.直接头脑风暴法

C.间接头脑风暴法

D.质疑头脑风暴法

2.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

A.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不够健全

B.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C.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D.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3.模拟决策法的优越性体现在:()

A.原理简单易掌握

B.花费时间短,可加快决策进程

C.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D.可以代替决策

4.关于价值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

B.它采用“回溯式研究”

C.此价值概念等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

D.此价值概念等同于日常用语中的价值概念

5.德尔斐法:()

A.以专家会议决策法为基础发展起来

B.具有匿名性

C.采用定量处理

D.易出现“乐队现象”

6.社会政策与法规预测按照性质和方式划分,分为:()

A.目标性预测

B.导向性预测

C.探索性预测

D.地区性预测

三、判断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存在一个正效力递减期,是对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运行规律的破坏。()

A.错误

B.正确

2.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

A.错误

B.正确

04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完善健全的是:()

A.社会保险政策法规

B.社会福利政策法规

C.社会救济政策法规

D.社会优抚政策法规

2.198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指出企业职工福利按工资

总额的()计提。

A.10%

B.11%

C.15%

D.8%

3.1994年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

A.不高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B.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C.低于五保户个人申请

D.稍高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4.有关社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B.有一定的地域

C.有一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D.社区是由政府法定的5.救灾政策法规必须保障灾民在吃、穿、住、治四个方面得到基本保障,这体现的是救灾政策法规的:()

A.普遍性原则

B.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原则

C.原则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6.社会保障立法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

A.国际劳工组织宪章

B.第102号公约

C.第118号公约

D.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

7.我国现行救灾政策与法规的特点不包括:()

A.救灾与防灾相结合B.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C.强调发挥集体和群众自身的作用

D.救灾政策与法规是中国政策与法规体系中较完善的政策与法规。

8.退役军人安置对象不包括:()

A.退伍义务兵

B.退伍志愿兵

C.退伍军人家属

D.军队离退休干部

9.下列有关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的说法不准确的:()

A.有强烈的政治性

B.带有精神褒扬的倾向

C.社会优抚的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D.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体系中最不完善的10.有关社区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社区服务由政府倡导

B.社区服务由政府包办

C.社区服务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D.社区服务需要实现产业化规范化

11.社区工作中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工作是:()

A.社区救助

B.社区服务

C.社区组织

D.社区发展

12.有关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的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福利基金由政府财政支出

B.福利对象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

C.福利对象无须履行缴费义务

D.福利给付无须进行个人财产和收入方面的调查

13.领取失业保险金要求:()

A.所在单位和本人已经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半年

B.所在单位和本人已经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半年

C.所在单位和本人已经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D.所在单位和本人已经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2年

14.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是:()

A.国家财政支出为主,个人缴纳为辅

B.集体财政支出为主,个人缴纳为辅

C.个人缴纳为主,国家财政支出为辅

D.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15.农村养老保险金从()周岁以后开始领取。

A.55

B.60

C.65

D.70

16.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对象包括社会全体成员,不论他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不论他是否

就业及就业于何行业。这体现了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

A.强制性

B.整体性

C.全民性

D.社会性

17.社会保障政策属于:()

A.调节性政策

B.分配性政策

C.再分配政策

D.自我调节性政策

18.社会救济基金的来源是:()

A.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辅之以政府财政开支

B.主要由政府财政开支,辅之以社会捐助和募集

C.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

D.救济对象与社会捐助和募集共同承担

1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开端于:()

A.1993年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出台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发布

C.《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发出

D.《“九五计划”》

20.社会保障法体系中最早出现的是(),它是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基础。

A.社会保险政策与法规

B.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

C.社会救济政策与法规

D.社会优抚政策与法规

21.公民一旦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必须参加社会保险,体现了社会保险的:()

A.福利性

B.强制性

C.营利性

D.非营利性

22.关于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

B.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C.它是单一的法律

D.它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

23.实施强制性社会保险开端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4.()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保障立法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的专门法规。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B.《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D.《边区劳动保护暂行条例》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我国社会保障的规范形式有:()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规范性文件

2.社区工作包括以下哪些层次:()

A.社区救助

B.社区服务

C.社区组织

D.社区发展

3.《军人优恤优待条例》规定的优抚对象有:()

A.现役军人

B.复员退伍军人

C.病故军人家属

D.革命烈士家属

4.临时救济的对象包括:()

A.因灾害造成生活困难者

B.因病、重大事故影响生活者

C.无固定职业、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者

D.寒冬时节贫困山区缺乏御寒衣食的困难户

5.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应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有:()

A.应征服兵役

B.移居境外

C.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D.被判刑收监或者被劳动教养

6.社会保障的对象是:()

A.一切生活风险

B.纯粹的生活风险

C.偶然的生活风险

D.普遍存在的生活风险

三、判断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以及职工个人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构成。()

A.错误

B.正确

2.社会保险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对等关系。()

A.错误

B.正确

下载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残疾人社会工作形考题目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残疾人社会工作调查报告

    江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周之梁 学 号: 1236001458765 所属分校: 宜春电大 所属站点......

    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 残疾人是社会中特殊的有困难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特殊关怀与照顾。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残疾人社会工作体系的......

    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精选合集)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刘XX 性别:男 年龄:38岁 族别:汉 生理特征:个子较高、生理存在缺陷(二级精神残疾、腿部肌肉萎缩) 性格特征:孤僻寡言、封闭内向、乐观向上、 家庭......

    残疾人社会工作试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试题练习残疾人社会工作试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不同的残疾对人的( )和()影响的不同情况,把残疾分为三类:损伤(Impairment)、能力缺失(Disabl......

    残疾人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残疾的含义 残疾即是指人的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缺点和限制。 第一层次,残损,即功能、形态残疾,是指因后天致残而导致的身体功能丧失或减少,通常以损害(impairment)来表......

    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 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杜女士在为客户擦玻璃窗时,不胜从窗台上跌落,从此失去了双腿。家政服务公司给了她一笔数额不多的赔偿金。杜女士的丈夫对她和关心,为了......

    第九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九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其特点,了解残疾人的主要问题与需求,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残疾人社会......

    企业战略管理形考题目一

    题目一: 在关于隆中对讨论活动的基础上,收集三大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资料,包括经营业务范围、企业实力以及用户数量等,从中选择一家公司,站在企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