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残疾的含义
残疾即是指人的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缺点和限制。
第一层次,残损,即功能、形态残疾,是指因后天致残而导致的身体功能丧失或减少,通常以损害(impairment)来表示。
第二层次,残疾,即丧失功能残疾,是指因先天残疾而导致的身体功能丧失或减少,通常以失能(disability)来表示。
第三层次,残障,即社会功能残疾,这是从社会功能障碍的角度而言的,上述损害或失能者倘若遭到社会歧视或环境限制,就会形成障碍。
2、旧残疾人观的表现
第一,宿命论的观点。残疾被解释为恶魔诱惑、对罪恶的惩罚。
第二,无用的观点。只是着眼于他们不能做什么,而不是着眼于他们能做什么。
第三,恩赐的观点。残疾人事业一直被视为慈善事业,残疾人成为人们怜悯、同情和救济的对象。
3、新残疾人观的内涵
核心内容:平等、参与、共享。
第一,社会模式的解释视角。社会模式代替医疗模式。对残疾人的排斥和隔离不是残疾本身所导致的,而是由于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才使残疾人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第二,权利为本的处理方法。残疾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第三,社会财富创造者地位确立。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条件和空间,残疾人一样可以成为参与社会财富创造者的生力军。
第四,平等基础上的参与和共享。将残疾人当成平等的社会成员来看待。残疾人要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大力挖掘自身潜能。不仅仅作为一个分享着来分一杯羹。
4、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 总体目标:
努力改善残疾人生存状态,全面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积极促进残疾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一,生理功能的康复。
第二,应对能力的增强。有效促进残疾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自主意识的塑造。消除先前的失败主义、依赖心态和自卑心理。第四,职业能力的提升。促进残疾人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职业技能的提升。第五,社会事务的参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第六,自身潜能的挖掘。
5、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观念与原则(1)应从残疾人本身的视角看待其能力和潜能。
(2)拒绝把残疾人的问题视为其本身的问题,让其“修理”自己,以便能“嵌入”社会,充分发挥作用。
(3)残疾人工作模式应该把残疾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介入的重点要考虑社会因素。(4)社会工作者应该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经历以及残疾文化的倡导者。(5)残疾人的工作模式必须把残疾视为有所不同,但不一定是丧失功能。(6)相信残疾人毫无疑问地有权掌控自己的生活。
6、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认为人们对残疾人的许多看法和观点往往是一个强加权力的过程。
以案主为中心的社会工作价值理论认为,被社会工作者认为不正常的残疾人的行为在残疾人群体自身看来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反对把残疾人的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来治疗。社会工作者在为残疾人服务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同理心”和“同感”,站在残疾人的角度看待他们的需求。不应把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以正常、正确的名义强加在残疾人身上。
7、共情的含义
共情(empathy)一词,中文有多种译法,如“神入”、“同感”、“共感”、“投情”、“同理心”、“感情移入”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许多咨询心理学家都阐述了各自对共情的见解,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将共情的含义理解为:
(1)咨询者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精神世界;(2)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3)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思考。
8、常态性
指要尽量减轻或改变残疾人这些异于常态的生活和个人表现方式,并学习社会上最普遍被接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利用外貌和服装的修饰去避免突出残缺的状况、学习独立生活和社交技能、争取公开就业等,使他们不再因有异于一般人而被歧视或分隔,可以完全融人社会中过正常的生活。
“常态性”的行为和生活,是指最普遍而非最理想的行为和生活,因为社会上大部分人均未能享有理想化的生活,而理想化因人而异,不能作为康复工作目标的指引。总的来说,“常态性”的行为和生活泛指一般补偿合理的行为和生活,包括下列几种:
(1)自然的个人仪表及行为。
(2)一般的社交生活技能。
(3)被接受的公众形象。
(4)一般的生活选择。
二、分析题
9、增能理论与残障社会工作
“增能”一词是社会福利界的用语,是从“empowerment”翻译过来的,又可译作“充权”或“赋权”,意思是让人有更强、更多的责任感,有能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增能”一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所罗门(Solomon)提出对被歧视的美国非洲裔黑人增能的工作,从而把增能注入了社会工作甚至社区工作的议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能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提倡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工作模式之一。许多关于残疾人的照顾理论在把残疾人看作是脆弱群体的同时,忽视了“人是有潜能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
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失去的机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
增能理论不但能增强残疾人原本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
按照增能理论的理解,增能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康复可以使残疾人已丧失的功能得以恢复,教育和训练可以发掘他们的潜能,外界生活、活动条件的改善可以减少他们表现自己能力的障碍,等等。
10、实践“正常化”的优先次序分析
“正常化”包括“常规性”途径及“常态性”目标两个概念,原则上是两者要尽量接近,即尽量用“常规性”的途径实现“常态性”的目标。但由于现实环境和弱能人士个别条件的限制,并非两者可以经常配合,有时采取常规性途径并不能达到常态性目标。而要用非常规性途径实现常态性目标。
1.以常规性途径实现常态性目标
康复工作者首选以常规性途径使残疾人士达到常态性目标,这是最理想的正常化过程,例如通过修筑无障碍设施,使肢残人士能方便地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银行、商店、学校、图书馆等),以促进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回归社会,实现完善的社会康复目标。2.以非常规性途径实现常态性目标
有时常规性的途径不能达到常态性目标时,就必须以“常态性”目标为重,考虑使用非常规性的途径,去辅助或取代常规性途径帮助残疾人士实现常态性的目标。比如,一些智障的幼童被送到私立的幼儿园就读,但幼儿园内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兼顾到这些儿童的需要,由于家长不切实际的希望或对特殊教育的不信任与抗拒,宁愿将儿女放在普通幼儿园中,希望通过与正常儿童的交往,提升智障子女的能力。3.以常规性途径实现非常态性目标
当由于环境和残疾人的个人情况而确实无法达到常态性目标时,康复工作者惟有把常态性康复目标调节为最接近常态的非常态性目标。当然,在考虑以何种途径去完成这目标时,仍要考虑运用常规性途径。比如,一位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已没有完全复原的可能,对他的康复目标只能是保持现时的健康、体能及情绪的稳定;虽然他需要细心的照顾和看护,但在他不必要完全依赖医务人员护理的情况下,应该尽早让他离开医院重过家庭生活。家人的照顾和关怀,个人在家庭中的归属感和重要性,都是非常规性(也是非常态性)的和医院生活中所缺少的,虽然家庭生活无法使瘫痪的残疾人恢复机能,但这对心理治疗却有莫大的益处。4.以非常规性途径实现非常态性目标
从理想的角度看,这种选择似乎没有出现的可能,因为乍看之下,它与正常化原则背道而驰,但小心审视,我们就会发现现有不少服务是体现这个方式的,例如展能中心内的程序就是非常规性的,亦不能帮助学员发展到完全常态性的行为。那么这种服务的价值何在?在“正常化”的定义中,清楚说明了是“尽量接近”常规及常态,而并非要求绝对的常规及常态,严重智障成年人不能公开就业或承担家庭责任,但展能中心提供适当工作、训练和余暇活动给他们,让他们在自理上能比较独立,生活上更充实和有意义,相对于他们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而言,就是接近常态性的生活。
第二篇: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即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主体,经过立法程序,通过动员社会资金或用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对社会上的贫者弱者进行救助,使之能维持基本生活;为城乡全体居民举办福利措施,以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成长和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一种制度或社会事业。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增进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释的那部分内容,侧重于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社会工作的实践提供前提性假设。社会工作的理论指的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侧重于如何改变人与社会的问题,从而为社会工作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专业伦理:指专业团体对其案主的专以责任为中心,又可分为企业伦理、科技伦理、行政伦理和助人伦理。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员,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工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有失调的个人或家庭。人在情境中:认为人、环都将牵动其他部分。移情:指在专业关系中案活经验中对某个人士的特殊感受或情绪经验投射到工作者身上。反移情:反移情是指工作想法、希望和情绪等投射在案主身上。小组工作泛的专业实践,由有专业能力的工作者利用小组理论和过程去协助由互相依赖的个体组成的小组,达到个人的、人际的、或任务有关的目标。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它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形成社区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动和自觉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最终实现更公平、民主以及和谐的社会。社区: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程,透过此过程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并使用实务经验来修正政策。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深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资浅的社会工作者或学生,透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指导程序,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专业技巧,并确保对案主服务的品质。社会政策:政府未影:指住宅、教育之水平团体凝聚力指吸引成员留在与团体成效密切相关,凝聚力越大的团体,对成员的影响也越大团体控制力指能使整个团体获得成员一致 社会工作的要素工作对象:个人、团体、社区、机构(团体)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治疗功能,帮助解决人环互动不当引发的问题;中层目标: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最终目标:消减不公平,维护社会公正。手段: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目标;设计、实施方案;达成工作协议。介入:推进计划;修正方向;达成目标。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结案和跟进:逐步结束工作关系;进行后续跟踪和联络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原的功能 2.预防的功能4.发展的功能 5.稳定社会的功能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1、工作对象:城市贫民
3、目标:解决城市贫民问题
4、手段: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内容:教区向地主征收济贫税,并负责地区的贫民救济;有工作能力的贫民须参加工作换取救济 ;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救济所或给予家庭补助);教区只救济没有家人或亲属抚养,且出生或居住当地满三年的贫困者;对贫民分三类进行区别管理。【影响】:为英国奠定了政府主持社会救济事业的方式,表明政府真正接受了对无力自供者的救济义务。汉堡制
1、工作对象:城市贫民2监察员和赈济员
3、目标:解决城市贫民问题
4、手段:助人自助爱尔伯福制
1、工作对象:城市贫民2机构;政府委托地方热心人士担任每段赈济员
3、目标:解决城市贫民问题
4、手段: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调查、预防、监督等工作,并设赈济款最低标准,规范制度实施。影响:遵循助人自助,对后来的社会工作制度与方法发生了深远影响格林伍德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征:一套理论会或社区的认可,专业文化社工专业标准拥具有伦理守则,拥有组织文化,得到社会认可,产生经济收入 大卫·豪的七阶段说“调查”阶段,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个人价值与尊严、对案主自我决定权、提供个人发挥潜能的机会、寻求满足人类共同的需求、寻求提供个人足够的资源与服务以满足其基本需求、赋予案主权利、平等的机会、没有歧视、尊重多元性、对社会改革与社会正义的承诺、保密与隐私权、愿意将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给他人等。专业伦理:对案主的伦理责任,中的伦理责任,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对专业的伦理责任,对社会全体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首要角色政策影响人专业伦理有三种功能:规范专业人提供评判专业实施的标准、个案工作的目标改善社会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个案工作的特征以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的观点为基础,强调案主的参与及助人自助的前提,重视专业关系的建立,整合社会资源。心理-社会学派特点:强调“人在情境中”强调专业关系功能学派特点:改变关键在于受助者,助者增强意志力和自决能力;目的是协助而非治疗;强调过程,方法是由双方研商决定,结果视受助者之意愿而定。原则:动态诊断与了解受助者的情况,尝试性服务、参与度和责任感、巩固受助者的努力成就,善用机构功能与专业角色,注重服务结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政策及程序,善用专业关系的发展问题解决学派基本假设:人题的能力的原因在于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机、能力、机会和资源目标 :引导和增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对象解决或减轻问题的机会与资源行为修正学派假设:认为所有行为都可经观察为两种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及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干预目标:主动提供协助,使个人在有限范围内尽可能地充分发挥危机干预原则立身、问题解决任务中心取向 假设:个人都有要媒介,工作者只是扮演资源提供者及连结者的角专业关系基本原则:个别化原则,有目的接纳原则,非批判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保密原则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1、预防与治疗模式【观,强调通过群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问题。特点】:关注个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介入的重点是为个体提供一个小组的治疗环境,为个人提供心理康复和行为指导,适用于治疗性小组。
2、社会目标模式【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个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特点】:关注社会整合,强调通过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去影响和促进社会的改变。适用于在小团体中处理与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相关的问题。
3、互动模式【观点】:小组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可以通过相互协作与互助,发现解决问题的技巧,建立自信心,实现个人的潜能。特点】:关注的是互动的过程本身。主张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适用于支持性小组。
4、主流模式【观点】:强调共同目标、领导者的领导、成员为主体、成员的互助和合作。【特点】:提出小组发展的概念,强调小组开始阶段由领导者领导,但到最后由全体成员共同领导。是普遍应用的模式计划阶段确立小组目的、评估赞助机构、招募备小组所需的设备、确定经费安排、准备小组书面计划开始阶段 小组最初的几次活动、介绍成员、澄清小组的目的和内容、讨论保密的原则、引导小组发展、建立契约、设计小组过程以带出有关主题中间阶段 工作者协助成员达成小组目的、小组聚会为小组过程提供结构、使成员参与并增强能力、协助成员达成目标、处理非自愿与抗拒行为、监督和评估小组的进行。结束阶段;评估社区工作的目标: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自身督导的类型:行政性人合作;教育性督导可使社工成为更有技术的人;支持性督导则使工作动机更强。行政性督导和教育性督导的最终目标都在于尽可能最好地服务案主,两者互动。支持性督导可对员工进行充权而成为行政性督导和教育性督导达成高效的基础,三者的良好整合有利于保证新进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整体效率和效果,达成服务质和量的平衡心理分析学理论【主要观点】: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和“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与“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影响】: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认知理论主要观点】: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失。【影响】: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行为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强调对个体的外显行为进行研究,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适当反应。影响】: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对当前环境的恰当的反应模式。社会系统理论【主要观点】:人和生活环境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影响】: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标签理论【主要观点】: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影响】: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沟通理论主要观点】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影响】: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人文主义理论【主要观点】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各自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困难,问题便出现了。影响】: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努力理解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地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主要观点】人们在“意义世界”中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影响】: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影响】: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阶级斗争或其他集体行动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化,而较少关注服务对象心理、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增权”或“倡导”理论【主要观点】工作理论。为了给现实中很多可行的社会工作却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将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而提出,【影响】: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女权主义理论【主要观点】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影响】: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第三篇:残疾人社会工作调查报告
江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周之梁
学 号: 1236001458765
所属分校: 宜春电大
所属站点: 奉新县教师进修学校
残疾人社会工作调查
周之梁
目前,我县总人口31.7万人,全县残疾人总数20573人,共有持证残疾人9789人,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有 409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9.8%。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肢体残疾有 1833人,占44.8 %;精神残疾1043人,占25.5%;视力残疾 708人,占17.3 %;智力残疾 507人,占12.4%。这个特殊的困难群体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每日与命运抗争着,生活得非常无奈。他们无法就业,无法正常生活,更无法充分享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
一、残疾人的困难与障碍
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离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
1、就业难度大。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个难题,但这个问题不解决,残疾人的小康愿望只能是一个幻想。目前,在我市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能实现就业的比率很低。很多的单位别说安排残疾人就业了,就是依法应该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想赖着不交。
2、优惠措施不够完善。优惠暂行办法或规定制定得还较为粗放,有些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县残疾人事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优惠措施有些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比如,“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优先核发营业执照,优先安排场地、摊位……”。对残疾人优先安排摊位根本不可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没有钱谁给你优先安排?如何优先安排?营业执照,只要符合规定,依法经营,谁去都给办理,根本不需要优先办理。
3、社会救济系统的条件尚需规范和完善。目前民政困难救济(五保供养)的条件不尽合理。出现了不少年迈的父母既要养自己,又要养儿女,甚至养孙子的情况,在接待来访时,这些老人们常含着眼泪对我们说:现在我们还在,还能劳动,还能养着他几年,将来我们也不能动了,不知道会如何。在他们的泪中我们读出的是无助和无奈。
4、残疾类别差异对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大。在六类(视力、肢体、听力、言语、智力、精神)残疾人中,智力和精神这两类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最为困难。一般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根本不考虑这两类残疾人,这两部分残疾人,基本靠家庭供养。特别是精神残疾人,相当部分需要靠药物控制病情,严重的需长期入院治疗,他们医药费,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开支,长年累月,确实难以为继,最终令不少家庭放弃治疗,任其病情发展。
5、残疾人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而且能接受培训的机会不多,造成残疾人的素质普遍较低;部分残疾人存在依赖思想,往往不做主观努力,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以上是影响残疾人奔小康中的主要几种因素和问题。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
1、加大就业工作力度。要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首先要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在全社会给残疾人就业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残联要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
2、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及保障。扩大福利企业、单位的用人范围,除了肢体、视力、听力语言三类残疾人外,将轻度的智力、精神两类残疾人纳入进来,不要厚此薄彼。使有劳动能力的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享有劳动的权利。
3、提倡先富带后富的社会风气。先富带后富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原则和口号,目的是使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此,我们呼吁和大力倡导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一个关心、帮助残疾人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帮助残疾人的行列中,使更多的残疾人受惠。
4、加强对残疾人的培训,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化扶贫、扫盲、职业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导、鼓励残疾人摆脱等、靠、要的思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独立自主,艰苦创业,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残疾人奔小康,既是残疾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全社会的帮助,通过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使残疾人与健全人并肩携手进入小康社会。
第四篇: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
残疾人是社会中特殊的有困难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特殊关怀与照顾。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残疾人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不仅直接造福于广大残疾人,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残疾现象和问题由来已久。传统上,对于残疾问题的认识多局限于疾病的范畴,对其定义和分类也简单和直接,如盲、聋、哑、跛、疯等都属于残疾。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普及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兴综合学科——康复学,则着重疾病导致的各种后患,并以综合的措施尽量恢复个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编写出版了一本关于残疾的国际分类手册,精细地区分了疾病引起的不同后果。根据这本手册,残疾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缺点或限制,通常以损害(impairment)来表示;(2)这些损害必定会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或减少,通常以失能(disability)来表示;(3)这些失能者,倘若遭受社会的歧视或环境的限制,就会形成障碍,使其无法发展潜能或独立生活,这就成为残疾,通常以社会功能残疾(handicap)来表示。
我们认为残疾是指人体某部分因病伤造成缺损或生理功能障碍,在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发挥正常功能。
以缺陷为标准,残疾人一般可分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语言残疾等五种:
(1)智力残疾: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通常是指智商在70以下),并表现出适应行为的障碍的现象。智力障碍通常以智能不足程度的轻重予以分类,多数国家将智力残疾者分为三种:轻度、中度、重度。
(2)肢体残疾:由于发育迟缓、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外伤,或其他先天、后天性骨骼肌肉系统的缺损,或疾病而形成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的状况。肢価残疾的种类分为:上肢、躯干或下肢残疾。三类残疾程度,各分为重度、中度、轻度。
(3)听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听力残疾包括:聋(听力完全丧失)及重听(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4)视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而不能恢复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力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
(5)语言残疾:指声音机能或语言机能障碍,与人沟通困难或完全无法沟通。类别包括:发声器官失常、声音失常、口吃、语言发展落后、裂颚、脑麻痹、听力损害、失语症。
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残疾则为多重残疾。
残疾问题是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推算,全球约有5亿以上的残疾人,其中约1/3为儿童,3/5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仅有1%获得协助和康复服务)。另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约1/3残疾人为妇女。在许多国家里,每10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残疾人,至少有25%的人因与残疾人有关而受到不利的影响。
1987年,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性的五类残疾人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369816户、1579314人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占18.10%、残疾人占4.90%。据此抽样结果推算,目前全国五类残疾人共有60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平均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各类残疾人所占比例为:视力残疾人占14.6%,听力言语残疾人占34.3%,智力残疾人占19.7%,肢体残疾人占14.6%,精神残疾人占3.8%,多重和其他残疾人占13%。残疾人的数量居世界之最。若按世界卫生组织厘定的九类残疾人标准,则我国有近亿的残疾人。
残疾人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一些基本特征:
(1)生理上的障碍性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这一特征源于残疾人自身的特殊性,他们一般是由于生物器官(组织)的缺陷、损伤而使他们难以象正常人那样生活,更不用说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
(2)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残疾人群体的普遍特征。残疾人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也进一步造成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遭遇到其他灾害,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3)生活上的贫困性是残疾人群体的典型特征。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既表现为生活必需品的占有量低下,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在其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
(4)政治上的低影响力。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制定更加公正的社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5)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其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常有衣食之忧”,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同时,由于政治上的低影响力,也使他们难以依自身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这些都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常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所做的社会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在当前的社会分化过程中,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整体状况堪忧,实际上已经构成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以下各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
(1)残疾人社会工作体现了社会公正原则。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残疾人群体是一种生理性弱势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这一群体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现代意义上的公正,首先就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因而,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解决这一有缺陷的典型特殊弱势群体的问题,首要的就是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2)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脆弱群体,其生活压力大、经济承受力低、风险抵御力弱。于是,在残疾人群体这一庞大的队伍中蕴藏着一定的社会风险隐患。
(3)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发展的功能。残疾人社会工作除了满足残疾人基本的物质需要外,还给他们以安全感和尊重感,有利于实现残疾人的自身价值。希望凭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一点对于残疾人来说尤其重要。单纯的给予残疾人人道主义的同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解除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调整其因残疾而带来的社会心理失衡。这种失衡一旦得到调整,必然会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自强不息的动力。
长期以来人们对残疾人并没有给予人道主义的待遇。实际上处于被怜悯、被漠视乃至被歧视的状况。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才使残疾人得到一点救助。
对残疾人的态度改变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发生的。1780年瑞士人奥比(Orbe)创立了第一家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1820年第一个残疾人之家在德国慕尼黑成立。1922年第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国际组织“康复国际”(RI)成立。
二战后,残疾人社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1948年公布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残疾人有接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此后各国纷纷立法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20世纪80年代,残疾人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981年残疾人的世界性组织——残疾人国际(DPI)成立并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与支持。1981年也被联合国宣告为“国际残疾人年”,并以“完全的参与和平等”为主题,突出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重申残疾人与其他人一样,应享有平等的生活条件和平等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我国对于残疾人的关怀与救助始于宋代,宋神宗时期曾设置福田院,收养幼老废疾者,设置漏泽园,凡老弱废疾者死后无力为葬,由漏泽园予以掩埋。清代设养济院,以收容麻风病人及残疾人为主。20世纪40年代,我国出现中国盲民福利会、中华聋哑协会等组织,但因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不久即夭折。新中国成立后,残疾人获得了政治权利和基本生活权利,残疾人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康复”这一核心内容而展开的。残疾人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等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或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以尽量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便重新参加社会活动。康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各种功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对残疾人的解放。残疾人康复工作具体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四个方面。
1、医学康复工作
医学康复是指通过治疗、改善、恢复残疾者的各项身体功能,使其减轻能力障碍和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身体方面的必要条件。它是全面康复的出发点。
就技术而言,对残疾人的治疗康复主要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但是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为有效地治疗、康复做出贡献。在治疗康复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应相互配合。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是:(1)协助康复医护人员,观察了解残疾人的障碍情况,搞好诊治、康复和重建。(2)协助残疾人及其家属,了解与其康复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情绪的关系,以促使残疾人及其家属善于利用康复设施。(3)启发残疾人及其家属振作精神,发挥自我潜能,使其积极地自救自助。(4)协助康复医疗部门有效使用各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充分的服务。(5)参与康复医务人员的教育、训练,推广康复工作计划,讲授有关人类行为、家庭动力以及社会资源方面的知识。(6)参与康复医疗部门重要的行政决策,参加各项康复调查研究工作,以提高康复服务的范围和水平。(7)开发和运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训练计划,指导社区康复工作,以充分满足残疾人及其家属的需要。
2、教育康复工作
教育康复是指对肢残人进行变通教育,对聋哑人、盲人、弱智人进行特殊教育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它为残疾者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文化素质方面的条件。
在近代之前,残疾人根本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甚至得不到公正、人道的待遇。面向残疾人的特殊教育,是近代以后的事,是伴随着人性尊严意识和人类平等理念的凸显而出现的。它改变了那种把残疾人群归入另类、加以歧视的不人道观念,人类的文明形态因之进了一大步。
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工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从残障人的角度看,接受特殊教育是他们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通过接受代偿性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丧失的那部分感官功能,为进一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便积极参加正常的社会生活。从社会的角度看,对残疾人进行社会一训练,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和一定的谋生能力,于社会有益。
残疾人教育工作的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康复为目的的行为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等。根据残疾人的特性,其教育康复工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普通教育方式,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为了在普通教育体系中安排残疾人教育,应做到:(1)宣传国家的有关教育政策,并使之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接受。(2)教学课程灵活运用或做出适当的增补和修改。(3)提供高质量的教材、经常性的老师培训和扶助教员。
二是特殊教育方式,对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要依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特殊需要实施教育。对盲聋哑和弱智学生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具、教学方法及入学年龄等,都要依据其特性和实际需要而定。
3、职业康复工作
残疾人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劳动就业是残疾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的缺陷,不能象健全人一样胜任一般工作,职业选择面小,其就业途径主要是通过举办福利工厂和个体经营来解决。
职业康复是指以职业中心,通过职业评估、教育、培养、就业安置、咨询等来工作,协助残疾人达到合适的职业适应能力,它向残疾人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包括: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就业后的随访和持续支持。
就业咨询是就残疾人的从业心理、他们对职业和岗位的兴趣、对从业后的劳动报酬及保护条件进行咨询,解答他们的问题,使其有充分的信心。
评估则是要对残疾人的身体善、技能素质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进行比较,看残疾人是否适合这些工作。
一旦确认残疾人适于某项工作,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应性培训。这不但包括对残疾人的心理训练,也包括技能训练,目的是使其能较为顺利地适应岗位的要求,增强残疾人的工作信心。
当残疾人上岗工作之后,社会工作还应进行跟踪式随访,及时了解残疾人就业后遇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这既包括继续对残疾人做发展性工作,也包括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包括解决某些制度上的问题。
4、社会康复工作
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各种力量,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强自立,享有与健全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并为社会履行职责,做出贡献。
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包括:(1)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来佑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使其享有同健全人一样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成果。(2)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利,使其在住房、食物、婚姻家庭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3)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有接受教育和得到培训的机会,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就业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4)消除家庭中、社区里和社会上的物理性障碍,使残疾人获得生活起居的方便,并享受社会的公共设施服务。(5)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6)组织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参加社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支持残疾人自己的社团活动,通过交往,形成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7)采取措施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或提高其经济自立能力,保障其在经济生活中不受歧视,对于不能实现经济自立的重度残疾人,帮助其得到社会给予的经济保障。(8)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是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心的。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构建包括政府、社区及“第三部门”在内的残疾人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以帮助他们切实摆脱困境,重新回归社会。
在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相关组织的合作,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基础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因而以“打基础、讲实效”为战略原则,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状况。
1、残疾人社会政策
在立法方面,为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我国的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重要法律都有涉及残疾人的条款。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同时,从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五个方面分布了相关政策,并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1996)、《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1998-2000)》(1998)、《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2001-2005)》(2001),使残疾人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组织机构建设
为推动残疾人工作,我国注重建立和健全各级、各类残疾人工作机构和设施,形成了具有我国特点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系统。长期以来,我国残疾人的服务模式以政府推动和单位提供为主,表现为,残疾人的工作机构大多是从属于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其中,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及教育部门承担了大量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任务。
1953年成立了中国盲人福利会。1960年成立了中国盲聋哑协会。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中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1993年成立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国务委员任主任委员,教育部、民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的负责人任副主任,与残疾人事业相关的其他各部委、群众团体为委员。与此相适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及乡(镇)也仿照中央政府成立了地方性的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并在各层次之间形成了纵向、专业联系。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基层、各部门互相配合的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组织体系。
除此之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还以自己创办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残疾人服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集医疗、教育与科研于一身,在残疾人康复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也推动了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3、具体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为,开展了大量针对残疾人的具体工作。1987年,我国依据五类残疾标准,对残疾人状况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康复工作、解决残疾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就。尤其是《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实施以来,残疾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更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为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和“亚太残疾人十年(1993-2002)活动”。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荣获联合国“和平使者奖”和“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
4、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残疾人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显,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并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1)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2)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方面甚至呈拉大趋势;(3)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发展。
5、发展趋势
未来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大型机构逐渐减少,主要改变为社区照顾的模式。(2)训练残疾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中设置无障碍环境,使他们至少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在经济方面,通过做零工或在福利工厂工作养活自己。(3)运用个案管理的方法为中、重度残疾人服务。(4)对残疾人的亲属根据需要实施教育和训练项目,给予支持性的服务,以应付意外或紧急事件的发生。以上趋势也是我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五篇:残疾人社会工作个案
个案工作计划书
一、案主资料
姓名:刘XX 性别:男 年龄:38岁 族别:汉
生理特征:个子较高、生理存在缺陷(二级精神残疾、腿部肌肉萎缩)性格特征:孤僻寡言、封闭内向、乐观向上、家庭职业背景:工人,父亲已退休,母亲持家
家庭感情:案主与父母之间感情淡薄,不经常与父母交流,常常以个人独处。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生理缺陷(二级精神残疾、腿部肌肉萎缩);性格孤僻,不远向父母说内心想法和需求,人际圈狭窄(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无工作。
案例背景:案主刘XX,籍贯新疆,初中文化,高中仅上了几天就退学,家住羊毛湖社区(一直居住在该社区),家中只有他一个儿子,父亲是退休前是脑科医院的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案主生理存在一定缺陷,经医院鉴定其属于二级精神残疾,需用药物来抑制病情发作,父亲会不定期带他去医院做检查,定期取药(药物所需费用免费,由四医院神经科提供),现在案主已基本恢复,可正常与人交流;案主腿部肌肉萎缩,从他父亲了解到他的病是先天遗传(其外祖母有过该病史),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双腿无力,一旦稍微走的时间久些就会需要人扶,上车、上坡都不行。家中的日常生活开销仅靠父亲的退休金(2800/月)来维持,最近母亲也因病住院,所以家中负担较重。案主性格内向,从小就这样,不喜欢说话,平时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听收音机就是吃饭睡觉,早上会跟着父母出去锻炼身体,由于腿脚不便,所以户外活动很少。案主交际圈很窄,与以前上学同学没有或失去联系,很多都已搬家,几乎没朋友,“你会因为自己身体方面的缺陷,而产生与人交往的恐惧或胆怯吗”,“没有,这个倒没有,觉得和正常一样”;“你平时出门会主动与认识的邻居打招呼吗?”,“会,就是简单说一声‘出去啊’”;“那你和社区内的和你一样有身体缺陷的人交往怎么样,你们之间熟悉吗”,“嗯,我们都不认识,”;“那社区举办的关于残疾人方面的活动多吗?”,“不 多,很少”。由于家中条件限制,案主不会上网,也不会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你知道最近中日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吗”,“嗯,这个知道,从电视上看到了”.我们在与案主父亲交谈中了解到,对于早已到结婚年龄的儿子,他并没有让儿子结婚成家买房子要钱,理由是娶媳妇儿要花钱的打算。“大哥,你有向往过自己的婚姻生活或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吗”,“有,这个当然会有的„”,从谈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案主那种对未来家庭生活的强烈渴望。
三、个案治工作理论模式
针对案主的这种状况,社工决定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该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1、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方面因素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它借用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我求助者的问题。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的当前生活,妨碍求助者人际关系的适应;第二,3 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是求助者早年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与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
3、该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4、该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未被开发而已。
案主之所以会出现现在的困境,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有未被解决的困扰,以及不好的经历压抑在内心里,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同时,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早年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和理想自我的建立都有重要影响。最后需求是能让案主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寻求维持生活的经济支持,培养案主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四、案主需求 由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可知,案主处于严重的人际交往断层,需要使者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结识朋友,让他对自己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清晰明确地认识,意识到人际沟通对生活、以后工作的重要作用;其次,案主需要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成长环境,父母亲由于以上年纪,知识水平低,对孩子的现实需要无法理解,缺乏理性认知,对孩子未来生活也没有合理规划,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因此没办法及时提供解决孩子问题的资源。
五、服务过程与计划实施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按5天为一周期:
1.建立关系(第一星期):社工开始与案主接触,首先必须与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使案主能相信社工,才会配合社工工作,社工要支持案主,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初次会谈时,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案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向求助者提供实物,这不仅可以解决求助者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让求助者了解到工作者对他的关心,以增强求助者改变的决心,并注意观察和记录案主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
2.进行研究(第二星期):社工全面收集和案主的有关资料。需收集的资料包括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是指直接通过与案主会谈直接获得的资料,社工要为案主提供宣泄机会,让案主宣泄心中情绪,倾诉心中渴望和需求;间接资料是在访视案主家庭,即案主的父母亲从与他家人的会谈中获得与案主相关资料。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案主的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案主的内心冲突和目前的行为状况等,同时工作者还需随时观察求助者是怎样表述的,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如何,从而揭示案主意识层次上的和无意识层次上的各种内心冲突。另外,让案主了解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也很重要,如人际关系严重脱节,这不仅有助于认识案主问题的实质,同时也可增强案主改变自己目前状况的要求。
3.对案主及相关问题进行诊断(第三星期):在整理、归纳及分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本质进行评估和推断。首先需对案主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分人格做横向的动态分析,以了解其人格的内部动力联系,虽然案主的心理困扰与其外部环境有关,是其人际关系失调的必然结果,但同时案主的心理困扰又会影响其人际关系。其次,对案主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进行纵向分析,以便把握案主问题产生的内在逻辑。最后,需对案主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以便全面把握案主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重点包括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家庭环境与家庭心理动力;案主个人生活经历和行为特征等。在这一阶段,可以把握案主的喜好,尤其是案主比较关心的或比较敏感的问题,如“你喜欢军事吗”,“嗯,很喜欢,平时看电视喜欢关注这方面”。为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做好铺垫。
4.治疗(第四阶段持续20天):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深入接触,社工对案主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修正和调整,改善案主的社会生活环境以便案主有效适应环境,克服各种内心困扰,充分利用自身潜能健康发展,在治疗过程中,社工要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分析案主的主要问题,努力引导案主去发现自己问题,并帮助案主学会倾诉心中想法,不要把自己关起来,要试着走出门,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人际网络。此外,社工还要培养案主的自我审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的能力,帮助案主建立有弹性的生活方式。社工还可以对案主进行间接治疗,可以与案主的父母亲进行沟通,是他的父母亲意识到孩子存在的问题,以及他在未来生活中必须试着去面对的现实的问题,协助社工一起帮助案主走出困境,父母能给予案主更多的关爱,不能任其随意发展,要经常和案主谈心交流,了解孩子所想所需,为孩子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增强案主改变的信心。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案主的生活意愿和性格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案主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案主的父母亲了解案主的近况。要对案主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教训。
七、社工反思
针对案主问题,我们采用的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该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对有关理论分析的基本情况,他强调要从案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个方面着手分析案主的问题,但却没有说明怎样综合各方面因素。因此,个案工作者在分析案主的问题时就会出现分类收集、简单综合的情况。其次,该模式把案主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视为分析的对象,但这样的逻辑缺乏科学,因为无论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都必须借助案主的理解,只有通过案主才能把握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再次,该模式希望通过社工的帮助让案主理清问题的存在,这样的分析方法是以工作者为中心,以工作者的逻辑整理案主的问题,因此带有工作者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
另外,由于该案例尚未完全实行,目前只进行了第一个阶段,只是拟定了整个服务计划,因此,社工需要反思如何才能将所学理论正确恰当运用到实践中。整套计划中,我们认识到理论知识的不足,在某些方面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缺乏理论的储备而无法表达,因此以后需要加强理论素养。纵观整个计划,认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不少优点,例如效果会较明显,但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更长,花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