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时间:2019-05-14 18:4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第一篇: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比较劳动效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i.cnki.1672-3198.2016.18.004

1.引言

十八大指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强调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而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基本途径是让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即推进就业结构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同向变化,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克拉克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更深人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随着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工业部门从业人?档南喽员戎兀?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从业人数相对比重趋于上升。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位于西部十二省的前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影响四川省经济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动却相对滞后。基于这一发展现状,本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发展提供可实施的建议。

1.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

四川省在2001-2014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民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4293.49亿元,飞速增加至28536.66亿元,年增长率为15.68%。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从981.67亿元、1572.01亿元、1739.81亿元增长至3531.05亿元、13962.41亿元、11043.2亿元(见表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展很大的变化,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陡然下降,第二产业独占鳌头,第三产业整体比较平稳,形成了“二三一”的结构格局。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是保持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得到了提升,但第三产业增速要快于第二产业,整体呈现“一三二”的格局(见表2)。

1.1产业结构的演进

从产业结构来看(表2,图1),四川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2.86%下降到2014年的12.4%,下降10.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却一直增加,在2007年最高达20%的增长率,之后增速慢慢减缓,近年来维持在5%左右。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在2011年之前一直在增加,2011年后在缓慢降低,整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而第二产值增速波动比较大,在2010年最高达到22.6%的增速,在2014年增速达到3.5%的最低点。第三产业维持了年均15.28%的年均增长率,产业比重稳中有升,整体维持在40%左右上浮动,但从2011年开始有所增加,从33.36%增加至38.7%。

从图2,可看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很小,基本保持在2%以下,第二产业贡献率近几年渐渐降低,第三产业贡献率陡然上升。四川省第三产业贡献率在2014年已经达到71%,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将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权衡四川省产业结构和总体结构变化情况后,我们发现: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历经波折,终于迎来了春天,近几年有所提高。因此,从整体上看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成为其新生力量。

1.2就业结构的演进

从图3可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很大,从2001年的55.65%减少到2014年的39.5%,下降16.15个百分点,这说明四川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率提高,劳动力将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进入2005年后,从停滞不前骤然变为持续上升,达到26.4%,但是比重仍然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呈增长态势,在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之差达最大,产值达516.1万人,就业比重达31%;就业比重平稳增长,从2001年的25.75%上升到2014年的34.1%,增加8.35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础依然很高,就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充分说明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存在,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需要的周期还很长,第三产业成为其主备力量,承载着大部分转移劳动力。

1.3产业结构和就业变动趋势比较

将图1和图3相比较,可看出产业结构和就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相似性,说明两者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构成特征不同。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不相似。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增长速度大于第三产业,然而在就业结构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纵观总体格局变化,可得出四川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面临长期压力。

2.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四川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我们运用结构偏离度(SDEV),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也就是各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差。从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则越接近对称状态。分析结果见表3。

2.1结构偏离度分析

(1)第一?a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非常不对称,结构效益极低,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表2可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越来越小,说明第一产业转移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随着四川省城乡统筹的加快,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劳动力的转移周期会持续很长。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维持1左右。说明四川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就业权重大大低于产值权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极高,但就业吸纳效应日趋下降。从理论上讲第二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潜力,应该能接纳更多的劳动力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保持在一致。实践上,并非如此。随着投资经济的兴起,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比重的越来越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就业壁垒愈加凸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然而,最近几年偏离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1.07变为0.97,还是能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增加,具有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3)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四川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0.57下降至0.13,下降幅度较大。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值越越小,说明就业权重与产值权重具有较好的对称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结合表2,可看出四川省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比较稳定,再加上第三产业本身的特点――以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就业比较容易,使其成为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战场。

2.2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分析就是借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衡量产值增长引起就业增长量的变化程度,能进一步明确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该系数越大,则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分析结果见表4。

(1)总就业弹性。四川省从2001年至2014年总就业弹性呈现一定的波动,但都是正数,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表明经济增长一直对就业有拉动效应,且拉动效应越来越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劳动的需求。而且从最近几年总弹性系数的上升趋势看,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程度不同。四川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一直都是负数,说明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和就业变化方向相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究其原因,随着科学技术在第一产业的应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其中在2009年绝对值达到了2,说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达到最大。经过2009年至2012年就业弹性的绝对值减少后,2012年开始增大,证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明显,第一产业可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正与上面与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的结果一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都是正值,说明从2001年至2014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长的方向与就业变化的方向方面一致,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其中在2007年达到0.598,效果最明显。尽管之后一直到2011年在陡然下降,但是最近有慢慢回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0.085达到0.478,可得出第二产业依然存在一定的吸收转移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都是正值,说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

2.3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两者之间的比值。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即都趋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分析结果见表5。

在2001-2014年期间,四川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缓慢降低,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远远小于1,劳动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可向其它产业转移。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远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随着高科技技术在第二产业的应用,机械化增强,大量地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稳步下降,从最初的1.98下降到1.52,逐步向1靠近,说明第三产业结构的经济效应逐渐增强,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比较劳动生产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弱;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小,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比较大。

3.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的分析,可得出现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非常有必要纠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资源,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的升级

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对外转移。四川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可利用实施现代农业的战略机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逐步将第一产业的剩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商业等非农业领域,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结合四川省第二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提升工业结构。充分利用全省的教育与科研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综合考虑本省的工业基础,确定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高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的潜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四川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引导,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性服务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拉动就业增长。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力度地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作用。

3.2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这部分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不能完全被二、三产业吸收。而且第二、三产业中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通过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包括技能素质、文化基础,道德素质、法纪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增加其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使专业结构、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提升就业效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互联网+”在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建立为劳动者服务的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整合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资源,促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3.3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从融资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鼓励投资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多措并举解决好启动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基地和各类孵化园,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大中型企业为小微企业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加快健全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樾∥⑵笠堤峁┤?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对象的创业创新指导,解决小微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问题。

3.4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和就业同步发展

实施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劳动者的高效就业。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城乡所有就业的人员都可享受就业援助、职业培训等政策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工纳入到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范围,促进劳动者的有效转移。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包括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充分吸收世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并建立配套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第二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就需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提高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与效率。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发挥中小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注重就业促进策略的层次性与短中长期的有效结合,多渠道保证就业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途径。直辖以来,重庆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庆的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众多机遇,这就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平稳保增长。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给重庆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一个可行又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重庆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重庆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重庆市重化工业结构,同时也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可以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矿产、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要从调整商业业态和结构入手,重点发展连锁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同时还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以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这样既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又能解决就业。

(四)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经济实体,其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工具,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这对于重庆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制定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恰当与否对于全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统筹城乡的要求下,需要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覆盖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同时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并将近年来全市出台的再就业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低保与就业联动等政策合并于一套政策体系,延长政策的作用时效。

(六)多渠道筹集就业投入资金

重庆市财力比较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公共支出,政府需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争取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对企业的捐助免征所得税,对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利用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政策,把促进库区就业纳入对口支援项目,争取对口省市在资金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还可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和友好援助,合作开发人力资源或开展促进就业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就业资金来源稳定,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提供坚实的后盾。

第三篇: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目录

本文作者:青 松 …………………………………………………………………………………………………

1摘要…………………………………………………………………………………………………………………

2关键词………………………………………………………………………………………………………………3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4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5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6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7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8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9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10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1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12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13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14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 ………………………………………………………………………………15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16(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 ………………………………………………………………………17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18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 …………………………………………………………………………………………20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21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22(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23 自1952年起…………………………………………………………………………………………………………2

4(2)城市化水平低 ……………………………………………………………………………………………25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26(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7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28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29(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30(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31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32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33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34(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 ……………………………………………………………………3

5(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 ………………………………………………………………………………36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7

(4)鼓励非正规就业 ……………………………………………………………………………………………38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青 松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3]黄宝连,黄海平.农业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理研究[J].乡镇企业,2009,(6).

第四篇: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分析

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分析

摘要:中国民工问题由来已久,近两年产能过剩和农民工返乡潮等问题的出现加剧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因此,借助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结构高级化指数,就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结构高级化倒逼效应

2003年,民工荒的出现让农民工问题跃成为焦点。农民工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健康发展与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个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

中国最初的批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倾向。当薪酬和工作环境不能达到他们理想预期时,他们就会做出其他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该行业。将2000-2014年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制成堆积柱形图,可以看出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图1 2000-2014年农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如图1显示,2000年到2014年,农村劳动力在第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农民工绝大部分被工业、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吸收,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1%左右。

对于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虽直在增加,但2008年之后,增速也有所放缓,至2014年的七年问,占比从24.25%上升到27.46%,仅提高了3.2%左右。并且其增长主要是由建筑业带来的,农民工在工业就业的比例从2010年的高峰过后开始下降,由2010年的19.19%降低到2014年的16.03%。

第三产业的就业的比例则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在第三产业内,2000年从事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的农民工占总量的6.09%,到201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9.17%,上升了3.08%。但农民工在这些传统服务业中就业比例的上升幅度是低于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的变化,说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数量的增长更加明显。

可见,第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流向从工业转向建筑业。同时,流向第三产业的农民工也在稳定增多,并且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性分析

某产业经济的增长会促进该产业就业的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时刻同步。农民工是传统产业的主力军,在其就业结构已然发生大幅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能否与之保持

致性是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对产业前景的预期和对产业结构与全社会就业结构关系的判断是农民工选择职业方向的根据,因此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是对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发出的信号。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分析工具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是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考察各产业结构与就业是否协调重要的指标之一。数学表达式为:

E=X/Y-1

其中,E为产业结构偏离系数,X为某行业的增加值与GDP之比,Y为行业就业人员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

如果E=O,表明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如果E>O,说明该产业有继续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如果E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4年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均衡状况具有较大差异,对二者之间的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如下特点:

(1)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基本保持在-80%左右。这意味着第产业还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农业就业业人员的比重虽然在大幅减少,第产业产值的比重却也在不断下降。使得E值保持在

定水平,难以提高。也就是说,第产业结构的首要矛盾,并非是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速度过慢,而是更为严峻的,第产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2)工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但是偏离程度并不大,并且2008年以后开始减小,趋近于0。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在降低。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并非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就业人员的持续上升带来的结构均衡,而是由于工业吸引农民工的能力在降低。由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近几年发展并不景气,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下降。加之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创业,都极大的冲击了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劳动力流出。可以看出,工业方面的产能过剩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如不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未来几年的工业即使以提高工资为代价挽留住劳动力,也将以衰退的姿态迎来低水平的均衡。

(3)建筑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并且偏离程度较大。这表明建筑业也产生了定的剩余劳动力。建筑业农民工的比重直在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近十年来房价飞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扩大,几乎各个城市都在新建住房,劳动力需求大。从房地产业极高的结构偏离度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业属于暴利行业,而基础层的建筑工人作为体力工种,薪水也较高,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自然不在少数。但近两年房地产业开始向常态迈进。2015年已有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多项指标恶化,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建筑业产能过剩的恶果也将凸显,对劳动力需求会大幅减少,剩余劳动力应转向其他产业。

(4)第三产业的情况较为复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交运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在0左右波动和趋近于0。这说明这些对劳动力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产业已基本达到均衡。批发和零售业的偏离度的提高,则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可行性。总体来说,传统服务业是吸收农民工的主要行业。可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限制了其进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并不强,仍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酒店餐饮和家政等服务行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枯燥乏味,重复性高,很难实现人真正的价值,将难以吸引到新生代农民工。于是,农民工的供给结构便会更加无法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加之农民工跳槽成本低,企业不仅劳动力成本在增加,培训成本也在提高。所以,在农民工群体的结构已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滞后,必然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失衡。

三、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自身观念和身份的“升级”走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前面,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变动不仅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最终也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

(一)结构高级化的度量

对于结构变动的衡量通常使用Moore指数,该方法运用空间向量的夹角来反映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程度。本文采用在Moore指数的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周明磊,2011)。该方法通过调查将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排序,列为第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和金融房地产业。由于农民工就业部门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方向趋同,所以对各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增加值比重运用同样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依上述排列计以不同次数,以反映高低级产业对结构高级化指数影响的不同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受数据限制,以1986年为基期计算中国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近20年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IS)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ES)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α为常数,β为参数,ε为随机误差。

UIS=α+βUES+δ

经过ADF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对UlS和UES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表4),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UES是UIS的Granger原因,所以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级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矛盾分析,发现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动既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也是最终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直接原因之一。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市民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其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要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农业应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次,东部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向中西部、中小城市转移,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发展,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最后,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不可或缺。政府应加大财政上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实现农民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同步高级化。

第五篇: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实证分析又称实证方法,就是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说前提出发,构建理论模型,通过可获得数据样本的计量和检验,判断理论模型的真伪,并进一步分析经济行为的动机和预测经济后果一种分析方法。采用实证方法时,人们一般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经济行为的效果。

历史上,现代物理学和数理经济学对实证方法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世纪以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使十分强调利用数学工具来完成对其理论的演绎推理过程。

二、实证分析的四个步骤

1,提出理论假说的假设条件和中心内容。这是实证研究过程中首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步。一般来说,理论实证主要关心在高度简化的形式下,有关研究对象少数几个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其他变量则被舍去。

2,建立假说模型,推到主要结论。这是实证研究的核心

3,理论假说模型的经验检验,即运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假设检验方法对理论假说的假设条件进行验证,对理论模型推导出的主要结论进行验证。4,验证理论假说,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对验证结果进行解释。

三、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

理论实证属于实证分析的第一阶段,又包括两个小阶段:一是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概括出研究内容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假设条件;二是以此为基础或出发点进行理论逻辑演绎。重点在于提出理论假说的雏形,理论实证过程的基本框架和结论并不是逻辑演绎的直接结果,而是已存在于研究者大脑中的假想形式。理论实证过程属于实证分析的范围,尚未得到经验事实的检验。因此,理论实证过程所得到的结论还只是在实证逻辑上成立的理论假说。

经验实证是对经济理论提出的假说和推演的结论进行统计检验的过程。任何理论结论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方可称作科学地结论。一般如果经验实证对理论假说及其结论做出否定,即得到了证伪的回答之后,就要修正或重新进行理论实证。经验实证具有能提供理论实证的前提或引导理论更符合实际的功能。

一、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剥离价值判断不同,规范分析掺揉着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研究经济活动如何达到或者符合这些标准,并以此作为经济决策的前提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规范分析力求回答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而不仅仅“是什么”,“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等问题。这里的价值判断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即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该做还是不该做,如何去做的问题。

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结合运用

实证和规范的争论至今仍未结束。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孔德实证主义到库恩的范式理论这段历史,展示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在哲学上围绕“价值判断”的争论。若排除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中若隐若现的评价性价值判断,仅包含描述价值判断,或者竟可能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的情形下,实证经济分析呗作用于那些纯粹经济事实判断而建立起实证经济学,这样的经济学除了是一对尚未被证伪的具有一定统计规律性的假设集合外,对经济实践没有什么意义。要使经济学达到认识论的目的,势必需要以这些被实证检验了的假设为前提,去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并将包括经济政策建议在内的规范经济研究成果用来指导经济实践才有意义。实际上,当实证经济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可能途径等时,他已经是在进行规范研究了。因为这些可能途径的提出一定是取决于某些前提假设条件,由这些前提假设条件规范演绎而来,研究者潜意识中的价值判断于无形中也发挥着重要影响。只要实证经济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实际上就已经规定着未来政策等的选择范围与方向,这不可避免的含有规范成分。

如今的经济学,实证经济分析方法本身已非纯粹的经验归纳,其中包含了演绎法的运用,即从归纳出的假设命题出发进行演绎以求得可供观察的结果,然后将该演绎所得的结果与实证经验相比较以检验所求证的假设命题。

从主流经济学看,实证分析一致占主导地位,但除了非主流学派外,一些西方科学哲学和主流经济学家已注重二者的结合。规范以实证为基础,规范演绎分析的前提和成果均须经过实证检验;实证以规范为前提,经济学研究目的在于讲政策建议在内的规范分析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实践。这一目的成为推动实证分析靠近规范分析的动因。

例如,在回答失业和通胀问题时,早期的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的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此时的规范研究就是要确定以牺牲多少的通胀率来提高现实中就业率才是社会可以接受的,这样一来,实证研究为规范研究提供了载体,规范研究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指明了方向。

规范分析的结论说明需要用到实证分析,因为实证分析可以将经济思想表现的比较深刻。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本质的特征是实践,不仅如科学那样解释世界,而且能如人那样改造世界。经济学不仅要提供解释世界的“是”的知识,而且还有通过规范性分析建立“应该是”的价值型和规则性的知识,为经济实践提供平价尺度。

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

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在演绎论证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比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中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断,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则是结论,也是论点。

在理论的推理逻辑上,经济学长期存在两条基本路径来进行分析、挖掘和完善:一是归纳主义的,一是演绎主义的。

一般来说,演绎分析往往存在一些一般性的先验假设或者抽象定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推理而得出一系列具体结论;相反,归纳法则更具有经验主义特性:往往要从具体的前提中得出一般的规律,或者从历史资料推测将来的结果。

事实上,这两者都是社会科学中具有互补性的理论构建的分析逻辑,任何理论研究都需要兼顾这两者;但是,基于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不同学科和学者所选用的具体手段又各有所偏重。一般来说,自然科学主要运用一些基本原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因而倾向于采取注重形式逻辑的抽象分析方法;相反,社会科学则需要应用多视角的理论对具有极大差异性的具体事物进行分析,需要详细剖析分析对象的特殊性,而解决特殊性问题的基本思路则往往来自对其他各种相似社会现实的归纳。

经济学中历来就存在注重检验的归纳主义和注重形式的演绎主义这两种传统,并且,两种传统一直在相互争论、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补充和相互吸收中发展。那些自然科学出身的经济学家会强调抽象的演绎主义分析路径,而那些本身就是社会科学出身并且具有非常渊博的历史知识的学者则更为注重历史的归纳分析方法。当然,既接受良好的技术训练又有渊博知识的经济学大师则往往主张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统一,斯密、穆勒、马歇尔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例如,尽管马歇尔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技术经济学大师,但他在发展抽象分析的同时,也没有排斥归纳法;事实上,马歇尔一直强调,在研究问题时必须从事实中搜集论据,经济学不是真理本身而是一种发现真理的原动力。为此,马歇尔强调,“归纳法借助于分析和演绎,汇集有关各类材料,整理它们,并从中推出一般原理或规律。然后演绎法一时又起着主要作用,它把这些原理彼此联系起来,从中暂时求出新的更广泛的原理和规律,然后再叫归纳法主要分担搜集、选择和整理这些材料工作,以便检验和‘证实’这个新规律。”

然而,尽管如凯恩斯所说,“演绎方法不只是包括演绎一个阶段”,“在其完整形式上,它包括对实际运行力量及运行不同条件的调查,并且通过求助于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现实,检测其结果在实际现象中的应用性。经济研究自身利用其演绎阶段有时会很方便,在经济学的纯理论中这点尤其突出。但前提并不是随意选择的。当纯理论假设经济力量在人为简化的条件下运行时,它仍主张调查的结果与实际运行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吻合的,并确实在实际经济世界中以居于支配地位的方式运行”。

同时,自边际革命以后,随着数学大量引入到经济学中以及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进入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对于“工具理性”的尊崇已经使得经济学家发展出一种精致而繁琐的数学语言;结果,在给予经济学思想以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同时,也抽象掉了经济学所必须关注的历史与制度这些重要的路径依赖要素,抽象掉了经济学思想背后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因而也同时消解掉了古典经济学中始终坚守和洋溢的人文关怀的精神立场。特别是,自马歇尔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学之后,其追随者夸大了经济学的抽象化能力,并逐渐形成了目前西方经济学界彻底漠视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主流氛围,抽象演绎分析也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根本性分析思路。

当然,这种演绎分析在经济学中并不是不需要的,但问题是,演绎所基于的基本公理或前提是否正确?它们又是怎样来的?这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否则基于演绎的分析就成为一种同义反复或者仅仅基于数学符号的逻辑游戏。

历史沿革:

自社会科学各分支分裂开始经济学就日益偏重于抽象演绎的方法。究其原因,随着经济学逐渐从其他学科独立出来,经济学将其研究内容越来越限定物质资源的配置之上,从而导致其研究方法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基于经验的归纳色彩越来越淡薄了,而演绎主义的分析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采用。配第力图应用自然科学中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验方法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力图探讨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到了17~18 世纪,西方哲学逐渐兴起了“预先假设”和“演绎”的方法,这进一步推进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演绎主义取向;特别是,抽象演绎倾向在边际主义的影响下迅速壮大,新古典经济学则最终确立了它的支配地位。

尽管如此,斯密也并没有完全抛弃归纳的分析思路,相反,在其著作中往往同时包含了归纳和演绎的分析路径:一者,他相信事物的“自然”秩序可以从一般判断中演绎出来;再者,他又更经常地用实际历史过程来检验自己的结论,从而从一种抽象上升到了他所处的经济世界的真实的复杂状态。例如,如果通过演绎推理斯密提出了工资均等化趋势的学说,那么,他还会用归纳研究的方法揭示出阻碍和限制这种趋势的因素;而如果斯密主要基于抽象分析而谴责地方产业保护,那么他还会以具体实例和多种多样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如果斯密提出增进富裕的“自然”过程,那么,还会做一种历史观察来揭示富裕增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况。实际上,斯密的方法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演绎法与归纳法的混合物。理性主义使他能够以少数几个最重要的原则为基础构建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而充溢于整个著作的经验主义则使他的思想非常现实。

事实上,尽管李嘉图因其个人经历而熟知商业与经济生活的现实情况,但由于没有受过历史学和哲学的训练,因而他在论证过程中几乎没有使用归纳法,没有将历史或经验数据集中起来,从而也没有遵循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从事实到理论的思维。相反,李嘉图却充分发展了他的抽象能力,用严格的逻辑把经济整体简化为几个变量,并在不言自明的假设上用逻辑的方法推理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从而论述了总的规律。

特别是,随着经济学日益抛弃对社会制度的关注而将其研究对象转向如何最大化收益的私人领域,经济学的抽象化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以致经济学理论也逐步转化为数学形式的定理,这在边际革命之后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并主导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取向。

抽象演绎分析主流地位的确立

(1)早期的古典经济学非常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制度和行为的历史传统。但是,李嘉图之后,古典经济学就日益走上了抽象演绎分析之路,霍奇逊认为,李嘉图和西尼尔的抽象和演绎分析与斯密和斯图亚特对历史和制度的关注截然相反。

(2)即使抽象演绎分析日益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学的主流,但是,当时还存在另外影响甚大的历史主义等经济学流派。在历史主义者看来,经济学就应该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应当把经济活动置于其他社会脉络之中,而不应当以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方式来对待经济活动,更不应该如现代主流经济学那样把经济学视为应用数学的分支。

历史归纳法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主流经济学过度演绎推理的做法不科学。在一些人看来,历史的东西往往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而基于公理推断的东西则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客观地讲,经济学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并辅之以数学化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向自然科学的一种靠拢。但如果以为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少数公理的基础上构建起逻辑大厦,就意味着经济学自动走向科学殿堂的想法未免太天真。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公理本身是否就存在统一性或不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呢?按照尼采的看法,所谓的公理实质上是一种没有办法通过进一步推理证明的无条件的命令。既然公理本质上是一种信仰,而信仰显然会随时间、地点和任务不同而不同。因此,建立在公理即信仰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大厦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外观和内在结构。公理的存在可以使我们不顾事实建立起庞大的演绎结构,这已经成了经济学根深蒂固的传统”。事实上,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而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公理,如理性经济人等在现实环境中也遇到质疑。这种抽象演绎的结果不仅无助于经济学科学性形象的树立,相反还损害经济学的科学性。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对经济学基本理念的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巨大差异。亚当·斯密教条地认为,在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经济生活会自动趋于最优状态,不会存在经济过剩和失业。而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彻底打碎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信仰,转而寻求政府干预。

(二)宏观经济学的诸多成果得益于历史分析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有四个:通货膨胀、就业或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显而易见,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对象,如长期的经济波动,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历史数据和历史事实。即使在微观经济学的问题中,同样也无法回避时间序列的探讨。由此可见,目前主流经济学中抽象演绎法所作的努力,即通过形式上的数理化来完成对经济学的科学化改造并不能摆脱历史数据的支撑。

(三)经济学中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哪一家一派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的、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个历史过程。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过程中体现的尤为充分。

(四)经济学中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定理必须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在《资本论》中,诸如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劳动力商品等概念,马克思都反复强调是个历史范畴,从而对庸俗政治经济学家进行批驳。同时,这些概念的许多规定性也只有放在历史的背景中才能加以理解。如,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及货币的功能等问题。

下载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12.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五篇]

    一、原文介绍 题目: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王玉娟(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问题 经济发展......

    武胜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武胜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为了加强对区域结构跟组织的理解与评价,我进行了本次实践活动,对我的家乡武胜进行了产业方面的调查分析,武胜,商贸活跃,城乡繁荣。县城沿口镇是嘉陵江水运......

    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物流与物流产业结构s(一)对现代物流的两种表述方式(两个比方)1、现代物流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或是说一个生产流水线,它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各个物流环节系统化,将他们有效地......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推荐五篇)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一、2005年产业结构分析 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大全5篇]

    产业结构分析报告一、2006年产业结构分析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三、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一)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 旅游产业结构也像其他经济产业结构一样是不断变化的,引起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 原因既有外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需求......

    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实证分析

    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实证分析 --------从绩效考核目标与现实分析看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 内容提要:绩效管理作为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员工对职务所规定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