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汇编)

时间:2019-05-14 18:4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

第一篇: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

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

心理战作为古已有之的一种作战形式,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已越来越成为战场的“软实力”。当前,如何按照《心理战纲要》要求,抓好心理战训练,不仅是各级人防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应急作战准备的迫切需要,更是打赢未来战争的现实要求

一、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确立与未来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当前,由于我军预备役部队对心理战研究起步较晚,心理战训练在部队还没有全面展开,加之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对心理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有的同志认为心理战是务虚的东西,起不到多大作用,把它“看虚了”;有的认为我军从建军伊始就有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搞不搞心理战照样打胜仗,把它“看低了”;有的认为预备役部队目前既没有编制,又没有人员,更没有装备器材,把它“看远了”。解决这些认识“盲区”,最根本的就是要抓好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官兵牢固确立与现代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是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要加大对官兵进行高技术条件下开展心理战训练目的、意义和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讲清开展心理战训练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强开展心理战训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官兵认真分析研究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中参战双方开展心理战的手段、方式及其功效,充分认清心理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心理战能力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心理战对整个战争的胜负有着重大的影响,牢固确立心理战教育训练是拓展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的观念,增强心理战意识,营造积极参训演练、自觉学习研究心理战的良好氛围。三是教育官兵充分认清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是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内在要求。要认真组织官兵学习新颁发的《政工条例》、《心理战纲要》,以及心理战知识和有关中外战例,使官兵充分认清现代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而且更多的是表现为政治层面上的较量,政治工作的“软杀伤”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战略效果。从而使广大官兵强化充分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观念,不断加强教育训练,努力创新作战手段,着力提高心战能力。

二、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结合实际,注重研究,全面落实与战备训练任务相适应的基础建设

加强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科学筹划,注重研究,搞好基础建设,努力完善教育训练机制和各项保障机制。一是要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当前,组织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有的仅由宣传部门负责,也有的仅由秘书群联部门负责,一个科室抓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此外,由于编制体制上的原因,造成了对上对下不能一贯到底,形不成顺畅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合力。各级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心理战教育训练工作纳入部队工作日程,司、政、后、装统一协调力量,统筹规划心理战训练工作。二是要组建心理战部(分)队。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吸收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和现代信息技术骨干等高素质人才,组建以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官兵为主体的心理战专业部(分)队。三是要建立心理战教育训练基地。建立设施科学、配套完善的心理战教育训练基地,是推进未来心理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心理战训练的基础和条件。要注重加强心理环境建设,包括客观存在的军营环境的美化以及部队内部的人际环境的融洽,充分发挥心理环境的熏陶作用,保障心理训练的开展,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四是要设立研究机构。要结合实际,建立以作训、通信、秘群、组织、宣保和战勤等部门及地方有关方面专家、研究人员参加的心理战研究机构,贴近作战方向、作战任务和作战对象的实际,重点研究在未来战争中,如何组织部队实施对敌心理攻防,以及如何发挥优势做好城市反空袭作战心理防御战等问题,努力探索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科学方法,总结经验、探索新路。五是要配套完善心理战器材装备。要加紧研制并装备多功能心理战器材,在整合军队自身资源力量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利用地方心理战资源,实现军民兼容、资源共享。要主动与地方信息产业、移动通信、新闻媒体、科研机构等部门协作,建立各种“数据库”,形成心理战资源储备系统,为深入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创造条件。六是要建立完善贴近实战的心理战预案。按照《心理战纲要》的要求,以作战任务为牵引,根据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作战时节,建立和完善各种作战样式的心理战预案,立足最复杂、最艰苦、最残酷的条件预设多种情况,做到一纲多案、一案多法,通过演习、实践的检验和论证,不断完善充实预案,做到一有情况,就能随时运用。

三、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紧贴任务,突出重点,规范确立与提高作战能力相适应的考核标准

心理战教育训练落实难、难落实,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检验监督落实效果的考核机制。因此,必须紧贴作战任务,突出训练重点,科学设置内容,创新组训方法,增强心理战教育训练效果。一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以《纲要》为依据,按照首长机关、心理战骨干和基层部队三个层次设置考核内容。比如:以城市防空袭心理战教育训练考核为例,在心理防护教育训练考核内容上划分为:战前和临战思想教育、室内心理测试评估、心理战理论学习、机关作业推演、室外心理拓展训练、实兵综合演练六个部分。通过对考核内容的科学设置,规范心理战教育训练秩序。二是明确检查考核办法。心理战训练考核应由司令部、政治部共同组织实施,考核成绩列入各单位年度军事训练质量总评。考核可采取现场作业、实践操作、个体技能测试、笔试、口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应急应突行动、模拟推演、专项训练和综合演练等方式进行。总之要针对内容设置,确定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三是建立长效考核制度。要坚持党委定期研究心理战教育训练制度,团以上部队应将心理战训练纳入军事训练考核和成绩等级评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心理战训练形势分析会,及时发现和纠正弱训漏训问题。要注重同步开展,把心理战训练与军事训练一同部署、与作战行动一同研究、与军事演习一同演练、与后装保障一同组织、与年度工作一同考核的工作思路,保障考核制度的有效落实。要坚持考在平时,机关要结合下部队蹲点、调研等时机,对部队开展心理战按纲施训情况,进行专门指导和跟踪检查。四是严格落实奖惩机制。要把组织开展心理战建设作为衡量各级党委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班子考核之中;作为检验政治机关建设水平的重要尺度,纳入先进政治部(处)评比之中;作为政治干部的必备素质,纳入军事素质等级认证之中,以严格考核推动训练落实。

四、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必须立足长远,超前谋划,努力探索与发展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可行对策

当前,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还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应在组织领导、训练地位、人才培养、时间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以保障心理战教育训练的开展。一是要设立心理战的组织领导机构。《心理战纲要》中没有明确具体指挥机构,不利于心理战教育训练的开展。可由国家设立心理战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心理战工作;军级单位可设立心理战作战指挥部,师旅级单位可编制心战连,团级单位可设立心理学小组,以便指导部队心理训练和实施心理战。同时,要制定心理战教学大纲,编写心理战教材教案,完善教育训练规划。二是要重新确定心理战的训练地位。当前,我国对心理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队,而军队又主要集中在政治部门。从分类上把心理战工作单纯地看作是政治工作。但是,从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看,心理战在现代条件下已不再只是军队的任务,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就军事心理战来说,其艰巨任务也不是仅靠军队政治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司、政、后、装机关及各作战部队的通力合作及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完成。因此,有必要将心理战纳入国防动员体系,有必要将心理战训练纳入军事工作之中。三是要加速心理战各类人才的培养。要设立专业的心理战院校、培训中心或在相关院校设立心理战专业,走专业化培养的道路。在大胆借助国民教育的力量,采取军地共育,军地共练的模式,发挥军地各自的优势,共育心理战人才。要定期聘请心理战的专家、学者到部队授课,提高广大官兵心理战的作战水平和思维层次。四是要明确训练时间。《心理战纲要》未明确训练时间,上级应做出明确规定。在心理战教育训练时间上,应做到“四个分配”:即,年度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各留出十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心理战教育训练,把不在政治教育范畴的心理战内容,分配到政治教育时间内落实,如《心理战纲要》和心理战知识的学习等;把不在军事训练范畴的心理战训练内容,分配到军事训练时间内落实,如心理稳定性训练、心理战专业训练等;把首长机关的教育训练内容分配到首长机关的战术作业和综合战术演练之中,如心理战的组织指挥程序、心理战典型战例分析等;把经常性的教育内容分配到集训会议中落实,比如心理战教学影视资料、心理常识问答等,保证教育训练时间的落实。

第二篇:对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思考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认识是前提

胡锦涛总书记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一发表,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关注和强烈反响,成为近段时期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呢?我的理解是,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民族传统美

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抓住了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的关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同时为我们树立了看得见摸的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努力。从近几年来看,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讲话;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又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由此可见,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受到冲击,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不和谐,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现象,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渐被淡忘,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反被一些人引以为荣,荣辱颠倒。具体到我们矿上来讲,全矿的风气总体来说是好的,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的,但是,由于受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少数干部职工中还存在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程度不同的存在,少数人思想道德意识混乱,是非观念颠倒,善恶是非辨别不清;一部分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集体主义思想弱化,甚至在个别党员干部中发生了违规违纪问题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矿区风气,影响了企业发展。这些行为都说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出了问题。因此,在当前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以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存在的情况下,抓好对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对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矿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常抓不懈,不断把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领导带头是关键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是新时期评价和衡量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职工群众看我们党的形象,主要是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事关党群关系和党的形象。每名班子成员都要自觉按照“八荣八辱”的要求,特别是要对照我矿制定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以热爱企业为荣以损害企业为耻;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蛮干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真抓实干为荣,以漂浮懒散为耻;以清正廉洁为荣,以腐化堕落为耻;以爱岗敬业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以团结友爱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带头抓好自身的学习,切实掌握精神实质,努力把握基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志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六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与企业文化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成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为广大干部职工做出表率。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付诸实践是根本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把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职工群众的道德行为。因此我们要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立足基层、着眼实践、注重养成,通过创新载体,做好结合工作等,使宣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工作落到实处。我矿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绝大

第三篇: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考

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考

摘 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式的新变化,为高校民族团结活动的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32-0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和谐发展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地区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前不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以民族团结为根本行为准则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校园氛围,推进多民族师生的团结和睦相处,大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的斗争日趋激烈。针对境外分裂势力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妄图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现实形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教育活动成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纲领、路线、宗旨、任务、目标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在高校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是维护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的重要前提。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三、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

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高校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范畴,要让民族团结活动走进大学课堂,引导学生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灵活有机地融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式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和完善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开展“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

“爱祖国、反分裂、保稳定、促和谐”主题教育作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高校相关各部门和教学院系可以通过民族宗教理论的宣传讲座、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视片、报告会等形式,对全校各族师生进行一次广泛的、深刻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深刻认识祖国大家庭是各族人民最幸福的家园,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高校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深刻道理。不断增强和深化各族师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夯实各族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推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三)在教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坚持以马克思主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广大高校教职员工,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中,高校的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起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结合实际,组织并开展好本单位教职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不断提升高校教职工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自觉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巩固各民族师生员工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中,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好事关学校民族团结稳定的各项工作。

(四)不断丰富宣传形式,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高校应不断更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校园网络、QQ群、飞信、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等,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我院各族师生心中,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高校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给民族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们进行渗透、分裂、破坏活动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进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四、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民族和睦的重要举措。高校中的各级单位,都应该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指导,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积极推动我院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二)联系实际,突出主题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如利用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庆典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手段要新颖,组织实施一些特色鲜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广大师生对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知晓率、教育率。要找准宣传教育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使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教育为主,把正确导向贯穿始终。

(三)抓好落实,务求实效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把宣传教育活动同为少数民族师生办好事实事结合起来,帮助少数民族师生解决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责任感。要多运用各民族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宣教育活动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民族群众。要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增强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新华网,2006-10-18.〔2〕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Z].新华网,2005-5-27.〔3〕刘云山.加强民族团结教育[N].新华网,2009-8-2.〔4〕王希恩.中国的民族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Z].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7-24.〔5〕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国家民委政法司.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6〕康春英.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大学和谐校园[J]中华民族教育,2006,(02).(责任编辑 赛汉)

第四篇:对开展尊干爱兵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开展尊干爱兵教育的几点思考

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在军队内部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官兵关系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搞好尊干爱兵教育,使官兵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对保持部队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圆满完成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澄清是非观念,切实克服官兵交往中的功利化、庸俗化倾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官兵在处理内部关系时,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干部没有把密切新时期官兵关系上升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作风,以及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高的高度来认识,没有同转变基层风气结合起来;还有的官兵把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和利益至上的观念带到官兵关系中,用物质利益衡量精神世界,认为“感情”、“关系”都是建立在物质交换基础上的。

纯洁的官兵关系是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的。而这些以人情、金钱、权利、地位等为纽带的庸俗人际关系,既违背了我军的根本宗旨和性质,又对纯洁官兵关系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开展尊干爱兵教育中,要通过深入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引导,澄清官兵头脑中的各种模糊认识。要认真组织官兵学习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官兵关系的重要论述及上级有关尊干爱兵的规定和要求,用“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统一官兵的思想;要引导官兵认清建立和保持良好纯洁的官兵关系,是党的历代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治军思想,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作风建设的一个实际举措,是新形势下加强部队建设的现实需要。同时,还要通过一些必要的形式,教育官兵认清功利化、庸俗关系学的严重危害性,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二、化解思想隔阂,切实端正干部对战士的根本态度

目前有的基层干部,在战士面前“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作派,让战士难以从感情上接受;战士对基层干部对他们不理解、不信任、不相信和“你不行”的态度颇有微词。有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和战士文化、阅历等层次不同,缺乏交流的基础。有的基层干部甚至认为,现在带兵,与兵保持“距离感”也是一门艺术,否则,让兵把你了解透了,“抓住你”,就无法管理他们。

官兵之间出现这种思想隔阂,不是方法问题,本质上是干部对战士的根本态度问题。有的干部还不能真正从政治上、思想上、感情上平等对待战士,有的干部自恃清高,不愿意和战士在一起生活、娱乐;有的干部嘴上讲平等,心里却瞧不起战士;还有的干部对部属不能一视同仁,以贫富程度、是否老乡和城乡地域分厚薄等等。

在官兵关系中,干部处于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育干部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真正从政治上平等对待战士,从思想感情上尊重战士,是尊干爱兵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弄不好,以为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从态度出发,才有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因此,在开展尊干爱兵教育时,要把干部作为教育的重点,着力解决“干部如何从政治上平等对待战士”的问题。要引导干部深刻认

识基层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树立士兵至上的观念,真正在政治上平等待兵,在思想上和感情上亲兵、知兵、爱兵。要教育干部明确,爱兵就是要尊重战士的人格、战士的权利、战士的感情、战士的习惯以及战士的爱好。要教育和提醒广大干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变革,青年战士的个性特点、理想追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基层干部只有与时俱进,用正确的眼光、平等的心态看待青年战士,才能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官兵关系,真正解决与时代“拧着劲”、与实践“拧着劲”、与战士“拧着劲”的问题。

三、澄清模糊认识,切实消除部分干部头脑中“慈不掌兵”的错误观念

目前部分基层干部头脑中仍然存在“慈不掌兵”的思想观念。他们在处理官兵关系上,总认为从严治兵才能把兵管好。所以,对兵还是要拉下脸来,严上加严”,流露出对“以情带兵”的困惑。

针对上述存在的认识问题,在开展尊干爱兵教育中,要引导干部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强调依法治军和加强道德教育的关系。讲清密切官兵关系,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提高部队战斗力、凝聚力,转变基层风气的根本要求。要通过组织座谈讨论会等形式,对“慈不掌兵”的问题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让干部战士敞开心扉谈认识。在课堂教育中,要大讲我军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重要作用及先进事迹,深入剖析剥削阶级带兵思想的影响和严重危害。引导干部认清依法带兵并不排斥文明带兵、以情带兵,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组织战士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个人观点不掩饰、对照检查不护短、主要问题要找准”的要求进行述职,认真听取战士的批评意见,抓住一些道理上能理解、实践中犯困惑的问题,组织“带兵教训一事一议”,让一些有过教训的同志谈感受,切实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

四、加强教育引导,切实克服士官在管理中“摆位不正”的现象

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和士官制度的改革,士官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处理官兵关系上,士官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部分士官对他们在处理官兵关系上究竟应起什么样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在管理教育中还存在“摆位不正”的现象。少数士官在处理官兵关系上,还存在示范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桥梁”和“纽带”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士官在“尊干”和“爱兵”问题上,以干部的身份要求战士,以“兵的角色”衡量自己;有的老士官对新干部不够尊重,认为“技术没我强、资历比我浅、年龄没我大”;有的士官以能否满足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来衡量干部“爱兵”程度,曲解密切官兵关系的真正内涵。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士官对自身在处理官兵关系上角色“摆位不正”造成的。因此,在开展尊干爱兵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对士官的教育。首先,帮助士官认清他们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讲清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部队士官编制数量大幅增加,士官队伍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力量,引导士官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职责意识,把自己真正摆到“兵的角色、官的责任”的位置,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做到“模范尊干、文明带兵”。其次,帮助士官弄清怎样发挥士官示范引导作用的问题。通过分析士官队伍中还存在的带兵能力不强、“兵”的意识不强、模范作用不强,以及对自己的前途后路考虑的多、对中队的全面建设考虑的少,对自身利益关心的多,对他人关心的少,对干部要求的多,对自己要求的少等现象。教育引导士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

辩证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积极协助干部做工作的能力,管理战士教育战士的能力,努力成为士兵的表率和楷模。同时,要采取召开干部士官座谈会、优秀士官代表登台谈感受、让士官骨干进行述职等形式,配合课堂教育,引导士官摆正自身位置,发挥积极作用,沟通与干部的思想,进一步密切与干部的关系,切实把士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融洽官兵关系、兵兵关系,使我们的部队真正成为官兵的快乐家园。

第五篇:对消防心理教育开展情况的认识与思考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消防官兵成长进步的必要基础,是培养“四有”军人的基本要求。消防部队心理教育工作起步较晚,面对的心理问题更有其特殊性。测试表明,基层消防官兵心理在焦虑、抑郁等方面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往往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是认识依

然模糊。主要是对心理教育的意义、作用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心理教育是赶时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而口头上说重要,心底里并不以为然;有的认为开展心理教育和活动是独立的,没有与其他工作关联起来;有的则把心理教育单方面看成是政工干部的事,与己无关。

二是教育持续性不够。当心理教育受关注和重视时,能够认真组织开展,但按要求开展了一些心理教育和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后,限于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的缺乏,后期基本上少开展或不开展。开展过程中强调“操作性”,忽视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免不了狭隘、片面、生搬硬套。

三是教育效果不佳。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对教育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教育者必须同时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以及部队管理学等知识;在工作技能方面要求具备团体教育、个别教育、心理测验与诊断、心理咨询、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技能。而目前基层消防部队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干部,或由政治干部或聘请医务工作者兼职,对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官兵心理活动的规律还不熟悉,对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技能等也知之甚少,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官兵心理潜能,严重制约了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

几点对策

一要消除模糊认识。要正确认识心理教育在部队思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强化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教育及心理卫生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树立起心理教育意识,真正把心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对思想工作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过分夸大心理教育的功能,既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性,即培养“四有”军人,又看到二者在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具体任务、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区别,不把心理教育当作解决官兵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坚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有机结合的原则。心理教育要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始终把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核心,脱离思想政治的所谓“纯粹”的心理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二是遵循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尊重、平等、宽容、自我教育。这是心理教育的前提,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和评价官兵,平等待人,重视其价值,尊重其隐私,帮助其开发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自我心理教育意识,促进其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政工干部兼任时,要处理好思想工作者、心理教育者和心理咨询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健全教育体制。要把心理教育当作系统工程,上级部门要对基层心理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和检查督促;要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宣传,营造心理教育集体氛围,制定心理教育计划和心理科学知识学习方案并使之制度化;要建立心理教育骨干队伍,改变忽视、夸大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对心理教育工作不懂不会的状况;要帮助官兵树立心理教育意识,消除心理教育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政工干部任务的错误认识,全员重视,全员参与,提高心理教育和训练效果。

四要丰富教育方法。要把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纳入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学习和卫生常识课程,紧密结合两个经常性工作、消防训练、灭火救援等日常工作和生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要充分体现“开放性”、“生动性”和寓教于乐的原则,适应青年官兵求知、求新、求发展等心理特点,采取丰富生动、新颖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讲授、讨论、录像、参观、活动、心理小品、心理测试、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网站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加快科学心理知识的普及,增强官兵自觉运用心理科学的意识,提高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能力。

下载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防空袭斗争下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的思考(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