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诗文研究

时间:2019-05-14 18:1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衡诗文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衡诗文研究》。

第一篇:张衡诗文研究

张衡诗文研究

张衡广为世人所知是凭借其科学家的身份,其发明的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对于当时的天文地理均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不仅当时处于世界前列,也为后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写下了科学史上的精彩一笔。但是张衡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却很少为人所知,至少不像其在天文学上的成就那样被广为传颂。这一则是因为其在科学史上的光彩太过耀眼,遮蔽了其他方面的成就,另一原因是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数量很少,只有寥寥数篇。据今可以搜集到的作品而言,只有赋数篇,诗数篇,而且还残缺不全。然而数量上的缺憾不能掩盖质量上的光辉,从目前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其大赋辞采华美,论说雄辩,浩浩荡荡汪洋恣肆,承传了西汉司马相如等人的一贯风格,其小赋清丽婉转,短小感人,开辟了东汉抒情小赋的创作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风格古朴又带华美之致。《四愁诗》、《同声歌》脍炙人口,广为后世赞颂。此外,张衡上奏给皇帝的奏疏,如《上陈事疏》《请禁绝图谶疏》《论贡举疏》也都情感真挚,论说充分,举事周详,各类文体上的擅长都证明了张衡在文学上的成就不次于其在科学上的贡献。

因而可以说张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独特,比较另类的人物,他是少有的在自然科学和文学双方面都做出了杰出成就的学者,这在当时以儒学为主流的文人中比较少见。受其科学研究的影响,其在文学创作方面也表现出迥异他人的风格特征,例如在《思玄赋》中,不仅有丰富而夸张的想象,具有《离骚》一样瑰丽而浪漫的色彩,同时也具有严密的逻辑,规整的形式。这与他长期对天象的观察,对星空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对于理性思维的习惯,张衡较少大多文人带有的迷狂与偏执,更多客观冷静。身东汉末年的动荡政局中,党争激烈,宦官篡权,张衡既不像屈原那样坚持自己的清高,落落寡合,也不像阮籍那样披发佯狂,逃避灾祸,而是客观冷静,从他的《思玄赋》《归田赋》中可以看到张衡有迷惘有矛盾有惶惑,但也能看到他对客观形势有正确仔细的分析,有坚持有规避。

除此之外,张衡在其他方面均有造诣,张衡曾被唐代人看作是东汉时代的大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三记有:“张衡作《地形图》,至唐犹存。”当时还流传有他用脚画一只神兽的故事。故事虽然神化了,但也反映出张衡有很高的画技。他当过太史令,因而对史学也有许多研究。他曾对《史记》、《汉书》提出过批评,并上书朝廷,请求修订。他又对东汉皇朝的历史档案作过研究,曾上表请求专门从事档案整理工作,补缀汉皇朝的史书。他还研究文字训诂的学问,著有《周官训诂》一书。在文字学方面留有业绩。

留在世人眼中的张衡成为一位多重身份的人物,既是有着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又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同时在绘画,历史方面也都有所建树,而所有这些辉煌业绩的背后,其自幼聪明好学,天资卓荦,且有条件得到名师指引是重要原因,崔瑗对他的描述:“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但是更为主要的还是其所置身的宏大历史背景,《后汉书张衡传》对张衡的一生做出了大致的勾勒概括,但是不甚详尽,其他研究者虽然多有补充,但限于史料,也存在矛盾之处,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一生并没有清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文准备从三个方面对张衡做出论述,一,独特的历史贡献及地位;二,其复杂曲折的身世经历;三,文学上的成就。力图还原一位真实的张衡。

纵观张衡的一生,正是东汉王朝由盛转衰,从鼎盛走向微弱的时代,据《张衡年谱》,其出生年份为汉章帝建初三年,此时的东汉王朝尚在安稳平定之中,在汉章帝建初三年,这一年,著名历史学家班固四十七岁,他的《汉书》编写已经进行了二十一年,即将进入收尾工作,班超四十七岁,向皇帝上书,要求出兵平定西域,经学大师郑众尚在人世,贾逵也在聚众讲学,另一位思想家王充也处在创作高峰年纪。总体来说,此时的东汉王朝还依旧保持着其辉煌气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四方的蛮夷尚且受制于中央王朝,文化上也保持了一贯的延续性,因而,张衡的童年即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度过,得以充分吸纳时代赋予的养料,接受博大精深的大汉文化熏染,张衡早年的经历,可以说具有了一个求学学子最完备的条件,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接触经史典籍,受到当时学养深厚的前辈的指引,有机会四方游历,观察名都大市,又有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一起相互磋商学业。其早期的作品《温泉赋》,据考证为十九岁的作品,从中可见少年作者内心的欢快愉悦及深厚的文化修养,作者不期然流露而出的自豪感,对天地阴阳万物的感激,都充分显示了其受到的良好教育,而张衡最著名的《二京赋》的创作,可以说是对大汉盛世的悉心写照,通都大邑,大汉雄风,丰富的物产,优越的地理形势,宏伟壮观的宫殿,热闹非凡的都市,令人目不暇接的歌舞百戏表演,百姓人民的乐居生活如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在作者的笔下展开,这一作品能够完成,与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张衡在其进入仕途之后,东汉王朝的政治形势逐渐恶化,汉章帝性情温和,与其父明帝相比,宽和大度,颇得时人好评,但是另一方面也缺少威严,流于优柔,致使朝政的许多方面出现了隐患,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宦官祸乱都在这一时期埋进了东汉王朝的表面平和之下,表面上歌舞升平,实质上则是危机四伏。之后的和帝质帝安帝顺帝四朝,各种政治危机逐渐暴发,平静的天下开始走向**,张衡的后半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过的,而他一生最主要的成就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张衡另外一篇奠定其地位的赋作《思玄赋》则表达了全身远祸,借游历四方纵情自然来规避险恶政治的思想。《应间》《髑髅赋》《七辩》表现出明显的道家思想,至于抒情小赋《归田赋》更为直接地表达出归隐田园,远离政治迫害的愿望。在张衡的这些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作者思想斗争的痕迹,既有对家国政治的关心,又有珍惜生命,远离祸患的意图。在局势动荡,酝酿着巨大危机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张衡所处身的位置可谓十分尴尬,其思想的矛盾性在此时也显露无遗,一方面,儒家传统教导的忠君爱国,温柔敦厚要求他直言进谏,与奸佞做斗争,另一方面,他也畏惧祸患,明哲保身。事实上,他也竭尽自己的全力,力图竭尽自己的智能,保卫朝政,在一系列奏疏中,他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十分敏感而尖锐的,如《请禁绝图谶疏》,对于盛行很久的图谶邪说做了辨析批判,图谶在当时的政事决策中作用重要,自东汉建国,光武帝登基以来,就被赋予了很重要的力量,然而图谶的过分发展,其流毒余祸,愈演愈烈,皇帝本人对此也极度最热衷,张衡对此提出批判,是极具勇气与非凡魄力的。在《论贡举疏》中,对人才选拔问题做出了论述,对于当时人才选拔中出现的问题,重文轻质,重书画文辞而轻政事才能进行了批判,《上京师地震疏》对于当时地震频发造成人民困苦,提出对策。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这几篇奏疏,与汉初贾谊晁错的政论相比,虽少雄奇,但更多质朴严密。

在张衡后半生的创作之中,道家思想在其处世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汉王朝在内忧外患各种力量催压之下,也是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亦绝非个别仁人志士所能力挽狂澜,在这种情况下,老庄顺其自然,归隐田园的思想成为很多文人士大夫的主要处世哲学,张衡也不像屈原那样以生命与黑恶势力相抗衡《后汉书张衡传》面对宦官的飞扬跋扈,张衡也选择了全身远祸,保全性命,从他一面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一面小心翼翼应付着各种奸佞势力,力求使自己的心态平和。

张衡的文学创作,在汉代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他继承了之前的许多名家的优秀特点,在他的赋中,可以看到众多前人的影子,不仅仅是铺排夸张的手法,在思想内容上,也多有承袭,如最著名的《二京赋》中,可见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辉煌气势,可见班固《两都赋》的壮阔风度,大汉文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在此浩荡展开,《舞赋》《扇赋》《鸿赋》《冢赋》状物抒情,情感深挚,言辞流畅,论说充分,虽然现在只存残篇,但据此推测整篇文章,也一定辞采华美,文情并茂,如《定情赋》:“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有对《诗经》《离骚》中诗句的化用,“大火流兮”化用《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繁霜降”一句化用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既有温柔敦厚,古朴华美之致,又包含了作者对青春时光留恋感叹的忧伤情致。《思玄赋》明显模仿离骚,受到小人的排挤不得施展自己的抱负,因而四方游历,借此排解心中的苦闷,赋中广泛运用典故,用各种前车之鉴发出警戒,在结构上,也明显模仿离骚,《离骚》两次借助巫卜之口,为自己指点游历的方向,《思玄赋》也仿照此结构,此外,在继承之外,张衡的赋又有许多创新之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因袭,《二京赋》是张衡累积十年,精思熟虑而成,其间作者游历四方,遍游通都大邑,观尽各方人情风俗之后才创作,并不仅仅是对前人都城赋的模仿,而是在各方面都成为时代顶尖的集大成之作。

另一方面,张衡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在抒情小赋上的创新,《归田赋》被后世广为传诵,开创了抒情小赋写作的先河,大赋铺陈排比,规模宏大的巨型结构具有论说充分,描述详尽的优点,但也存在繁琐累赘的毛病,张衡的《归田赋》,无疑是赋体文章在文体上的创新,用短小的篇幅恰当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起于所当起,止于所当止,不必搬套几乎已经形成固定版式的大赋结构,成为赋史上一道重要的分界线,这一创新可以说是赋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已经出现僵化倾向的赋开辟了新的写作空间,也为稍后的魏晋之赋及更后朝代的赋赋予了新的生命。

张衡还有一首很著名的《四愁诗》,借助思慕四方美景,路途艰难不得达,表达了对世事艰难政事多扰,自己欲图有一番作为,却为小人所阻碍的愁苦愤懑,此诗感情真挚深长,想象奇特,境界开阔,既有豪壮之情,又有缠绵之思,因而广为后世所传诵,不仅如此,这首诗为后世七言诗的发展开创了道路,五言诗从苏武李陵的相互答谒兴起,在东汉时期,经过乐府诗和文人诗的推动,经历了一个繁荣的阶段,张衡的这首《四愁诗》,每一句发展为七个字,为五言诗向七言诗转变创造了契机。

参考文献

1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许结

《张衡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3孙文青《张衡年谱》

商务印书馆 4费振刚《全汉赋》

北京大学出版社 5踪凡《汉赋研究史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6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

中华书局

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文研究

倪瓒与元末题画诗的发展

作 者 : 原 秋 妮 院 系 : 美 术 学 院 专 业 : 国 画 年 级 : 2012级艺术硕士 学 号 : 1 2 1 2 2 9 指导老师 : 陈 刚

日 期 : 2013年11月10日

倪瓒与元末题画诗的发展

原秋妮

(陕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画作意境多变现为疏简清逸、幽谷、淡远,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画作两相应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的题画诗,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分不开。关键词:倪瓒、元末、题画诗 元代文人圈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很多卓有成就的画家同时又是诗人,或者,以诗文扬名的文,人同时又工于丹青。元前、中期著名画家诗人如高克恭“画入能品”,其诗亦“神超韵胜”。元末诗画兼擅的文人更多,如黄公望“善画山水,师董源。晩季变其法,自成一家。山顶多岩石,自有一种风度”。倪瓒“所作诗画,自成一家,潇洒颖脱,若非出于人为者”;吴镇“弄翰自清逸,歌诗更悠长”。此外还有王冕、曹知白、方从义、朱德润、张雨、陈汝言、棠棣等人。由此可见,元代自高克恭、赵孟頫直至元末,文人而兼画家,画家而兼文人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元末,以四大家为代表的文人的创作实绩,使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 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却在大兴于元末的文人画中和谐共处。同时,以善画扬名而兼擅诗文的文人,又以在画上题诗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题材领域,为元代文学史添上了独特的一页。

元末画家诗人中,声誉最著者当属倪瓒。倪瓒(1301—1374),自元镇,号云林,无锡(今江苏)人。由于家饶资财,倪瓒得以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史,出门求友生”,刻意经史,悠游岁月。曾自筑清閟阁,蓄古诗画于其中,并在这里度过了十多年以读书、吟诗、习画为主的安逸生活。元末社会动荡,倪瓒卖田蓄古诗画于其中,并在这里度过了十多年以读书、吟诗、习画为主的安逸生活。元末社会动荡,倪瓒卖田宅,疏家财,“往来五湖三泖间二十余年,多居琳宫梵寺,人望之若古仙异人„„。明洪武七年倪瓒返回家乡,几句殷勤家以终。倪瓒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尤以画著名,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元画“四大家”。著有《倪云林诗集》,后人辑有《清閟阁全集》。

倪瓒历来被视为元末“高士”的代表,袁华的《倪云林同集》诗云:“云林遁世士,诗洒日陶情;洒墨写虫篆,放歌挥兕觥。”顾正谊亦在《题云林先生》中说:“元稹高洁士,世外托幽襟。弃捐千金产,独抱五湖心。”笑傲烟霞际,逍遥松桂阴。峨峨青閟阁,古鼎灿成林。床头荀歇尺,窗下孙登琴。„„画竹写逸气,倪云林的诗风和画风是相通的,其画的意境大多表现为空明澄澈、冷寂荒凉、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倪云林的诗风和画风是相通的,其画的意境大多表现为空明澄澈、冷寂荒凉、疏简清逸、古淡幽远。以其传世名作《渔庄秋霁图》为例:画面为平远山景,坡石上,几株萧疏枯树临湖而立,湖面浮动着一抹同样枯索的远山,树梢水际萦绕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轻烟。图右上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 “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乙未年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作者时年五十五岁。壬子为明洪武五年(1372),可知作者于七十二岁重题此画。“翠冉冉”状远处逶迤山脉,“玉汪汪”喻近景平湖静波,剔透空灵,似嫩实苍。与其说他表现的是画境,不如说是借画映出年逾古稀、久客怀归的作者在繁华历尽后归于枯寂的心境。此外,倪瓒的书法风范在《渔庄秋霁图》中也表现得甚为鲜明: 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之嫌; 严整有规矩,行气茂密,却不失淡雅自然宽舒之态,呈现出瘦劲通神、化密为疏的书风,极具个人气质,与诗情画意完美地融为一体。

再如《古木幽篁图》:干湿墨互用,干笔淡墨运用尤妙,真正达到了有意无意、若淡若无的境界,给人以清幽静谧之感。图上有自题诗:“古木幽篁寂寞滨,斑斑藓石翠含春。自知不入时人眼,画与蚊溪古逸民。”诗中充溢一股兀傲不驯之气,补足了画面未竟之意。

除了自题诗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为友人及经眼名画所题的诗作也屡见佳什。如为高进道《水竹居图》所题《高进道水竹居》:“我爱高隐士,移家水竹边,白云行镜里,翠雨落阶前。独坐敷书席,相过趁钓船。何当重来此,为醉酒如川。”诗中“白云”的洒脱,“翠雨”的悠散,为淡墨山水增添了一抹鲜亮的色彩彩和超然的韵致,使画面情调更见明朗。后四句则是元末避世文人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看似高逸出尘,实际上仍难摆脱内心的彷徨苦闷,只有在“书席”、“钓船”中寻求解脱,和千年以来的文人一样,一醉解千愁依然是元末文人排遣苦闷的最佳方式。

再看倪瓒在宋遗民郑思肖遗墨上题的《题郑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首句取《楚辞﹒离骚》的“兰芷而不芬兮,荃蕙化而为茅”句意,喻指南宋将亡之际的一班变节臣子。众鸟投林,宋室气尽,沉郁的现实更衬托出所南天地独存的悲慨况味,而“泪泉和墨”的阐发,更令人产生画面上的墨兰乃是和泪写就的联想。全诗赞的是郑所南坚贞的民族气节,而在后世看来,这其中似乎隐藏着同样处于易代之际的题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像这类诗还有很多,如《题安处斋图》,“湖上斋居处史家,淡烟疏柳望中赊。安时为善年年乐,处顺谋身事事佳。竹叶夜香缸面酒,菊苗春点磨头茶。幽栖不作红尘客,遮莫寒江卷浪花。”《题画十二首》之四:“坦腹江亭枕束书,澄清江水空自虚。修草古木悠悠见,何处青山可不居”《题画二首》之二:“我识幽人颜仲逸,药”栏竹径近前除。不将世事经心耳,浊酒盈樽读汉书”等等。作为作者内心世界的映照,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诗人不愿为世俗所污的高洁旷达的胸襟。倪瓒画风疏远荒古,画中意境浮动着作者的情绪与心态,极易契入读者的心灵,并产生回应; 诗风冲淡萧散,画中所表现的意境与情思,在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扬。龟巢老人谢应芳曾评倪瓒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辋川先生伯仲之”,将倪瓒与王维相提并论:顾瑛称倪瓒“诗趣淡雅,如韦苏州”;四库概观倪瓒题画诗,可以认为这些评价是中肯的。倪瓒的画与诗,寄托了他“风雨萧条晚作凉”(《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赠》)的凄苦、忧郁、孤寂的心绪,渗透着他“身世浮云渡流水”的茫然落寞的人生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尘俗既抗争又不得不屈服,虽然屈服却又在心灵上追求超脱的高逸雅洁的情怀。

为画题诗的传统由来已久。清人王士禛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始创之功伟矣。”可知尽管六朝时期是诗与画的融通之始,但在唐以前还远未成为常态。

画家把诗直接题在画上,从形式上将诗与画融合在一起,画界一般认为始于北宋赵佶。然而当时多数题画诗与题跋一样,只是写在自作画卷的后尾或前面,直接题在画上的并不普遍。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逐渐发现了在画上题诗的功用,正如宋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中所云“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 吟难吟之诗,以画不足”即指出了画与题画诗两相映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

清人方薰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元人既然是本着“一叶胸中块垒”而作画,有助于此的题画诗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元代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胡应麟曾说:“宋以前,诗文书画,人各自名,即有兼长,不过一二。胜国则文士鲜不能诗,诗流靡不工书,且时傍及绘事,亦前代所无也。”在元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绘画领域的文人,把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审美范式带入了绘画。在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上,题诗题字少则寥寥数语,多则百字十数行,或平衡布局,或弥补空白,与绘画作品浑然一体,成为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书法或奔放,或秀逸或工整,与绘画笔墨风格相融,起到了图文互补、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也使诗、书、画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映现,增强了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元以后,明代画家王孟瑞、沈石田、文征明、唐寅、董其昌、陈继儒、徐渭、陈老莲,清代画家石涛、八大山人、王时敏、恽南田、郑板桥、金东心、李复堂、李方膺以至晚清的蒲华、吴昌硕、近现代齐白石、钱松喦等等,无不重视题画诗的创作,将中国诗书画合一的艺术精神发扬光大。

倪瓒是元代题画诗存世最多的画家诗人。而且不仅倪瓒存有大量题画诗,和他往来过从的友人,也多存题画之作,其中不少就是为倪瓒书画所题。如倪瓒好友昆山人易恒,曾在倪瓒画上题诗《题云林筠石》云:“故山有锡知何日,签泽移家放棹时。雨里推篷写绮石,烧香何处独题诗?”诗后有注:“倪先生避地渔村,人有追寻之者,忽闻芦苇中异香,遂为追者所得,诗中古云”。不但补足了画意,更实证了倪瓒爱洁成癖的传说。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诗的兴盛,是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实绩分不开的。参考文献:

[1]倪瓒.清閟阁全集: 卷十一[M].四库全书本.[2]袁华.耕学斋诗集: 卷八[M].四库全书本.[3]顾嗣立.元诗选[M].北京: 中华书局,1994.[4]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 中华书局,2003 [5]王士禛.蚕尾集·带经堂集[M].乾隆十二年刊本.[6]杨公远.野趣有声画[M].四库全书本.[7]方薰.山静居画论: 卷下[M].续修四库全书本.[8]胡应麟.诗薮·外编[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朱存理.珊瑚木难[M].四库全书本

第三篇:张衡评析

《张衡》教学评析

今天,我听了刘丹老师讲的《张衡》一课,它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讲这一课时,教者紧紧抓住本单元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写了什么,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和本课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紧紧相联。并仿照第四自

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组织有层次地设计教学。通过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有以下几方面感受。

1、因为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所以教者从对张衡的了解入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张衡的杰出,从而进入探究过程。老师的问题有的放矢,使学生说的内容没有漫无边际,从而体会张衡的精神品质。

2、围绕中心,教者通过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及张衡思想、态度、观点的深刻对比,从而突出人物的热爱科学的思想品质,并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如“都、不仅、还、许多”等同时重视朗读的指导升华情感。

3.在教学中,刘老师重视词语意思不同的教学,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语。

4、本课最为可取的是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用文本的语言解答,这样很好的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5.仿写的指导练习中选取孩子身边最为熟悉的物品,并将文中所学到的学法运用其中,恰好的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6.在总结全文的地方,教者很好的过渡到课后链接,从而在朗读后体会到张衡的贡献,引导更多的课外阅读。

总之,本节课可取之处很多,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5、课后让学生说想说的话,时间太紧没有给学生评价,也没有激发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6、整堂课指导朗读不到位,重视的学生的理解感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朗读,三年级学生还是以读为主,在熟读的过程中体会会更加深刻。

第四篇:《张衡传》

【学习目标】

1、了解文本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把握重要文言词句的含义。

2.学习张衡才高而不骄尚,不慕权贵,孜孜不卷,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文言特殊句式、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2、此文所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使用说明】

1、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独立完成本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各组组长督促落实,积极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完成导学案答案的归纳总结。

3、课时预设:2课时 [预习自测]

一、导入新课

早在18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他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他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让我们阅读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后汉书》中记载的张衡的事迹,了解这位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二、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hái)A.属(zhǔ)文邓骘(zhì)陇西(lǒng)辟公府(bì)B.逾侈(chǐ)璇(xuán)玑合契(qì)篆文(zhuàn)C.驿(yì)站河间相(xiàng)不好交接俗人(hào)D.骸(hài)骨蟾(chán)蜍(chú)都柱(dōu)

三、学法指导

1.从编制结构提纲入手,学会对文章内容作整体感知。

提纲是文章内容的抽绎。学会编写提纲能化繁为简,提纲挈领,从宏观的角度来粗略地感知文章内容,使文章内容直观化、图示化,能培养和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本文的提纲可以如此编写:

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自然段)(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6自然段)2.从辨识文体(或表达方式)入手,学会对重要文段作分析概括。

《张衡传》第4段是一个说明性文段,不到二百字,却写得有条有理、脉络分明。说明事物时应当遵循一个的说明顺序,因此,在理解文本时,可从说明性文字的这一特点入手逐步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本文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 【浑天仪】。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突出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形成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课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用)精铜铸成,员(通“圆”)径(直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用)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句式:状语后置)。中有都(粗大)柱,傍(同“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承接)之(代铜丸)。其(代仪器)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就)振龙,机发吐丸,而(表承接)蟾蜍衔之(代铜丸)。振声激扬,伺者(守候观察候风地动仪的人)因(凭借)此觉知。虽(即使)一龙发机,而(表转折)七首不动,寻其(其:它,代拨动了机件的那个龙首)方面(方向),乃(就)知震之(主谓取独)所在。验(检验,验证)之(代地动仪)以(用)事(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代事)有也(句式:宾语前置句)。尝(曾经)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都)怪其(代词)无征(征兆)。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从这)以后,乃(就)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按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

3、了解古代古代官职调动相关词(15分钟)【课文中官职专用名词】.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官职变动用词】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任缺职。改:改任官职。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担任。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行:迁左丞,行徐州事。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

四、【质疑探究】

1、【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才华?】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1)、“善属文”,作《二京赋》;(2)“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3)“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4)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原因:性格特征: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2]、“无骄尚之情”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总结: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2、学习本文,你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如: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3)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

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学习写作方法传记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导引】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一生中经历了几位皇帝?】 四位皇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

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小结人物传记的写法:

1)以时间为顺序组材,概括人物的一生。2)突出人物重要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4、研习重点段落

五、知识点检测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译为圆周 2。傍行八道:“傍”通旁译为旁边

3.收禽:逮捕。禽,擒译为擒拿

4.形似酒尊:“尊”通樽译为酒樽

二、重点文言实词,解释字义。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③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③从此替爷征(v.远行,走远路)

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⑤岁征民间(征收)

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求学)

⑦旁征博引(寻求)

⑧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精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②以精铜铸成()

③食不厌精()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和天下(精锐)

⑤殚精竭虑(精力)施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安置)

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施行)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5 ④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机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机械)

②衡善机巧(精密机械设备之类)

③其牙机巧制(机件)

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会)

⑤此子机变(机智灵活)

⑥日理万机(事务)雅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②察纳雅言(正确)

③明经义谙雅故()

④闻弦歌而知雅意(隐含)⑤附庸风雅(泛指诗歌)发

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拨动)

②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发动)

③舜发于畎之中(发迹,兴起)

④发图,图穷匕首见(展开)

⑤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

⑥使人发书至赵王(送)

⑦野芳发而幽香(散发)公

①连辟公府不就(官府)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③便可白公姥()

④邪曲之害公也(公道)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官府专门)

⑥公然抱茅入竹去(明目张胆)

⑦公私之积,犹可哀痛(是公家的,这里指国家)

⑧脚著谢公屐()

三、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皆共目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四、下列各句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d)A常从容淡静举孝廉不行公车特征拜郎中 B不好交接俗人覆盖周密无际振声激扬 C寻其方面衡下车,治威严上下肃然 D视事三年皆为陛下所成就虽才高于世

五、重点文言虚词。

因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⑥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乃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重点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3)表示否定的副词。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六、文言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2)被动句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4)介词结构后置句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主语“张衡”)(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七、考题链接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己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1.“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中“辄”的含义是(b)A.就B.总是C.喜欢D.不能 2.“迁徙之,亦己病矣”中“病”的含义是(b)A.生病B.困苦C.变坏D.疾病 3.“苟能起,又不艾”中“艾”的读音和含义是(c)A.à¡衰落B.à¡停止C.yì悔改D.yì割草 4.文中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有(c)

A.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B.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C.遇货不避,以厚其室。D.蝜蝂者,善负小虫也。5.关于本文主题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这是一篇短小警策、生动幽默的寓言式杂文。B.作者描写了小爬虫贪得无厌、好向上爬的特性。C.作者对小人物充满了同情,劝告他们不要太贪心。D.作者讽刺了腐朽的官吏,指出他们必然自取灭亡。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困难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跌倒(最后)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多。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来庞大,他们的名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唐柳宗元《蝜蝂传》)[教后反思]

郑方

第五篇:对有关初夏诗文的研究感悟

对有关初夏诗文的研究感悟

初夏,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5月23日,我们阅读兴趣小组同学一起在公寓活动室开展了关于初夏的阅读感悟活动。

初夏又和夏天不太一样,它热的还不太强烈。我读给大家听的是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的感觉。路旁遮荫的钻天杨;田野上一望无根的葡萄架;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粉的,紫的,白的,像秀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绚丽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苦的飞来又飞去......此刻的风景告诉人们,初夏来临了......初夏的风。初夏的风雨春风不同。初夏的风暖洋洋的,站在窗前,闭上眼睛,静静地细听着夏风的声音,用心将它记下.......傍晚时分,夏风用最温柔的声音带给大家最柔和的风......非大家带来了清爽怡人的感受。

初夏的太阳。初夏的阳光并不像盛夏那样酷辣,而是给人像春天般的暖意.......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白灰色的云朵,呈现出谈红色的朝霞与火红色的云彩.......变化无穷,美伦美幻。

初夏里的草丛。初夏里的草丛密又绿,一望无际的草丛里混杂着各种虫草,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有合唱,齐唱,独唱,四重凑......它们不需要指挥,也不需要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

夏天是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啼,虫鸣和蝉唱。初夏的美景与声音足以代表着夏,在初夏的陪伴下,夏天则像一首绝句,这首绝句不是李白的、不是王维的,也不属于任何朝代!是大自然编奏的,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句!我们应该静静的聆听这首绝句,将它变为一种艺术!

电商101

葛菊菊

下载张衡诗文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衡诗文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文

    赠范晔诗 陆凯(南朝宋代文学家) 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增一枝春。 人日思归 薛道衡(北朝至隋朝著名诗人)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咏鹅......

    诗文

    Let's Smile! 让我们微笑 The thing that goes the farthest toward making life worthwhile, That costs the least and does the most, is just a pleasant smile. The sm......

    经典诗文

    境、浸、竞——诗文诵读三重奏——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之策略研究 摘 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

    张衡传答案

    张衡传 【考题体验】 【考题体验】 1.乃,副词,才 2.C.意动用法 【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 (“傍”通“......

    张衡教学设计

    《张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鼓励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

    张衡教学设计

    《张衡》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张衡》是一篇人物故事,写的是我国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不相信鬼神,认真思考,大胆研究,经过细心的考察和分析,终于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

    张衡传学案

    胶州市第二中学教学案高一语文组 《张衡传》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句,重点掌握有关官职升降调动的词语和宾语前置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识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张衡的故事

    张衡的故事——观天察地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