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以联想集团为例(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9:4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以联想集团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建设—以联想集团为例》。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以联想集团为例

企业文化建设

—以联想集团为例

姓名 马婷婷 学号 110104190225 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1102班

联想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状况与对策建议

摘 要 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IBM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500强企业IBM的PC业务,并在新的财年获得盈利,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的经营性企业走的相当漂亮的一步。中国企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取得竞争优势并不是很难,难的是长期保持这种优势。如果说短期的优势可以凭借点子、概念、创意获得的话,那么长期优势则必须依靠企业文化。中国国有企业如何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关键要看企业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联想集团;文化建设;建议和对策 联想集团文化建设分析

1.1 联想集团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员工14000余人,从1996年至今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一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5年5月,联想完成了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将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年收入约130亿美元,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1.2 联想集团的文化建设内容

联想集团文化建设历程 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历程,即创新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高层次创新导向,这是个看似回复实则上升的过程,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

联想人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既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这个时期联想面对的是关系到能否生存的竞争压力,充满了创业的决心,也充满了克服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联想人敢于尝试和开拓,拿出了“研究员站柜台”的勇气和魄力,联想人嘴边常说的话是“用户就是我们的皇后”。从此,联想人把“诚信”看得最重,“宁可丧失金钱,决不丧失信誉”。

当公司发展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的时候,联想人开始更多地讲团队意识,告诉员工“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要求大家多讲相互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的理念,要求员工“对

内协作,对外谦和”;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亲情文化”也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开始实行“称谓无总”、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这时的企业文化也开始从规则导向向支持导向过渡。

现在的联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创业精神又一次回归成为今天联想要重点倡导的企业文化。因此今天提倡的创业精神也有了更新的含义,那就是正在倡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居安思危,从头再来”的危机意识,“坚持学习与开拓,在可承受的风险内大胆尝试新事物和新方法,持续改进工作”的创新意识,要求员工“做岗位的主人,象发动机一样工作”。现在,我们正开始一项名为“创业工程”的文化运动,以激发广大联想员工的创业激情。

企业的使命告诉人们:“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存在的理由或价值是什么?员工在这里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使命宣言是非常有力的工具,能把所有员工聚集到一起,并激发他们向使命前进。从成立之初联想就有着非常明确的使命感,是一个使命驱动型的公司,并且随着联想的发展,联想的使命得到了逐渐提升。

联想的使命可以概括为“四为”:为客户、为股东、为社会、为员工 联想集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2.1 联想集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骄傲和自以为是 这是一种对联想未来危害最大的文化。它使相当多的联想员工倾向于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无所不

能,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对外界的变化充耳不闻,容易养成自我感觉良好的习惯,对不同的观点不屑一顾,还会对客户、对合作伙伴产生怠慢心理和行为。它最为致命的是,即便问题真的出现,它也会心存侥幸,或者干脆就不承认失败或出错。这种错误的认识正是由于联想企业的文化建设取得过很大的成就。

在调查中,一位联想管理干部透露,这种自以为是的心理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联想在手机和其他新业务上的拓展不力。联想之所以把手机的目标定得很高,把未来想得很乐观,全然不顾当时的市场竞争状况,主要便是因为有关人士认为联想能在PC领域取得成功,也能在手机领域成功,二者没什么不同!他们还宣称要开辟一条手机营销的全新道路!结果,在做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原来手机在营销模式上与PC有很大的不同,理想中的“全新道路”走不通,最后还不得不回到传统的老路上来。

缺乏执行力 过去,联想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的强大的执行力,这与柳传志所受的军事教育是一脉相承的。联想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它每年都要举办的全国市场活动,每次都是几百个城市同时举行,足见其巨大的运作和控制能力。这种以高效运作体系为基础的执行力,也正是联想在PC市场崛起乃至保持霸主地位至今的最重要的杀手锏。但种种迹象表明,联想手中的这一利器,似乎正一点点失去它原本的威力。

提到联想执行力,一位联想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员向我们说到:“现实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发展速度太快,很多需要强调和贯彻的重大决策包括文化根本就没有落实,以致人家觉得你联想是说得挺好,就是没诚意做好,就走开了。”联想很早就提出了要向客

户导向转型,但至今收效甚微,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执行力不够”

封闭排外 封闭排外是联想文化最受诟病的地方。在调查中,一位联想员工认为,联想之所以没有获得应有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封闭和故步自封。联想很少接受自外面的新鲜血液。

联想封闭排外的后果是,公司内将长期得不到来自外界的冲击和竞争,这很容易培养员工的惰性,并为公司人员将精力放在内部争斗上提供便利;同时,它还会切断公司同外部的直接沟通与互动途径,并进一步演化成对客户和市场环境的忽视;此外,它还很容易产生一种近亲繁殖的文化,从而使整个思维模式越来越接近,最后创新很难孵化。

2.2 联想集团文化建设问题的产生原因

过于强调结果导向和成员行为的一致性 这种文化不容易支持一种强调创新的氛围。尽管在初期和一般情况下,这种取向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迅速抓获有利于自己的市场机会,并站稳脚跟,而这又会强化它的上述取向;但是当企业渡过生存期后,它就极可能就衍变成一种中短期任务导向的文化,对所有不能产生中短期商业利益的东西持忽略或抵制态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着眼于中长期甚至只是方向性的技术研究和其他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很难生存下去。

过于强调“管理三要素” 为了使团体具有战斗力,联想发展出了“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它本身就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的,一是班子里的人是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动机;二是队伍只是而且必定是这个班子借以实现战斗任务的手段。

强调“管理三要素”的结果是,公司会把自己依赖在这些“班子”身上,因而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留住、笼络他们。

对稳重的过分看重

在联想,柳传志语录扮演了极为重要的文化传递和指导作用。而在他的语录中,最有名的除了“管理三要素”、“贸工技”,可能就是下面的两条了:一是“找路论”,他把制定战略比喻为找路,“在前面,草地、泥潭和道路混成一片无法区分的时候,我们要反反复复细心观察,然后小心翼翼地、轻手轻脚地去踩、去试。当踩过三步、五步、十步、二十步,证实了脚下踩的确实是坚实的黄土路的时候,则毫不犹豫,撒腿就跑。”二是关于什么事能做的一般原则,“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也不能干。”

一位对联想研究较深的专家认为,这两条语录实际上潜含着一种求稳的基调,这在联想创业初期动荡险恶的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联想在总体上走了一条比较顺的路;但它在总体上是排斥风险和不确定,尤其是当联想业务发展到一定数量级后,大多数企业家都有的守业心理会加剧它的这种倾向。这种策略取向固然可以使公司少冒风险,在稳健的状态中发展,但联想可能就此失去成为伟

就像惠普的卡莉从一开始就揪住“惠普之道”一样,把这种重视变成整个公司灵魂的一部分。在企业文化的变革上,不可心存侥幸,因为文化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改变,尤其是像联想这样的强势文化。联想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要足够重视企业文化 就像惠普的卡莉从一开始就揪住“惠普之道”一样,把这种重视变成整个公司灵魂的一部分。在企业文化的变革上,不可心存侥幸,因为文化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改变,尤其是像联想这样的强势文化。选择变革的适当时机

根据管理大师罗宾斯的研究,四种情景下变革最有利:一是大规模危机出现,二是高级领导职位易人,三是组织新而小(渗透力较弱),四是组织文化弱。对现在的联想,第一条是适用的,后面三种情况都可以创造,尤其是第三和第四种。尽管现有的联想体系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可以将一部分业务作为试点,并完全独立运营。联想这次新的调整中透露出要将IT服务等新业务独立出去运营的想法,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必须确保其在文化影响上的完全独立,否则很可能只会复制出一个个小联想。制定和详细规划

过去联想的文化变革似乎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次变革似乎都是在不变革难以保证业务高效推进的情况下不得已为之的,而很少是通过对环境进行评估后而进行的主动选择。有两点肯定是值得注意的:一是整个PC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戴尔等国外公司对联想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二是未来的几年服务会成为IT业的主题,联想必须努力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之相应,一种灵活适应性(以领导力、用户、投资者和员工为导向)的文化可能比较合适。

激发创新因素 由于联想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服从、目标导向、现实主义(意味着与短期目标无关的东西都可能被排斥)和保守

(“找路论”),因此,必须通过激发一种创新文化来对其进行化解。在现有的PC业务上很难激发创新,必须借助于完全独立于PC外的新业务,比如让服务完全独立运作,以便重回创业时代。

总结 目经历了一两百年贫穷和屈辱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复兴时期。我们的国家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企业能够做大,能够与国际企业抗衡,能够成为国际性百年老店。对联想人的抱负就是要做这样的企业,要肩负起这种历史使命,要为民族经济发展争口气。

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企业,一个永远要保持年轻的企业,联想的发展将给员工带来广阔前景,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舞台。成就联想的百年基业,要靠一代代认同联想文化的联想人来完成!

那么,联想,现在就把针线藏起来,拿出砍刀吧!

参考文献

[1] 张德著.企业文化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郭克莎,刘光明著.企业文化-世界名著解读.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3] 张云初,王清,张羽著..企业文化资源.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4] 贾强著.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5] 张平华著.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 赵国浩著.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 魏杰著.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8] 强以华著.企业:文化与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 联想官方网站:http://help.handpop.com [10] 《电脑爱好者》杂志官方网站 http://digi.cfan.com.cn/

第二篇:以联想集团为例谈跨国经营战略

以联想集团为例谈跨国经营战略 目录

一、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现状分析„„„„„„„„„„„1

(一)国内的企业并购概况„„„„„„„„„„„„„„„„1

(二)联想集团对IBM-PC业务部门的并购„„„„„„„„„1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2

(一)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驾驭国际经营的能力弱„„„„„„2

(二)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4

(三)缺乏对目标市场及竞争对手的准确分析与预测„„„„„4

(四)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5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具备的优势„„„„„„„„„„„6

(一)市场定位能力„„„„„„„„„„„„„„„„„„„6

(二)低成本优势„„„„„„„„„„„„„„„„„„„„7

四、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分析„„„„„„„„„8

(一)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8

(二)按国际管理管理跨国企业,推动其当地化管理„„„„„9

(三)着力培养企业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9

(四)引进、培养和锻炼跨国经营人才„„„„„„„„„„„10

五、我国企业作出经营策略的调整„„„„„„„„„„„11

(一)进行区位选择的跨国经营„„„„„„„„„„„„„„11

(二)采用国际合资经营方式的跨国经营„„„„„„„„„„11

(三)使用电子商务进行跨国经营„„„„„„„„„„„„„12

六、结语„„„„„„„„„„„„„„„„„„„„„„12

参考文献 „„„„„„„„„„„„„„„„„„„„„„14

一、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一)国内的企业并购概况

无论从中方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的增长,还是协议总投资额增长看,自1979年以来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成长都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1]:

l、第一阶段(1979—1986),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设立贸易代表处,主要是为国内公司总部搜集信息,拓展客户关系,作为总公司扩大贸易的中转站和联络处。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海外企业基本上以贸易代表处为主。在这一阶段,参与对外投资活动的企业尚不多,对外投资的规模不大,兴办的境外企业数也不多。

2、第二阶段(1987—1990),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长阶段。设立小型贸易公司,在80年代中后期,一些贸易代表处开始向贸易公司转化,主要从事总公司大宗进出口贸易的海外订购。在这一阶段,有一些公司积累了资本和经验,开拓了一些转口贸易市场,使一些商品实现了全球一体化经营。多数贸易公司却仍然靠总公司的业务生存,勉强维持。

3、第三阶段(1991—1998),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一些经历了第一、第二阶段,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公司向一些资源开发领域投资,将贸易与实业发展结合,开展向产业型和综合商社型跨国公司转化。

4、第四阶段(1999—现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的发展趋向和重要战略方式,建立将贸易、生产、金融相结合,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为保证,以区域市场为主,兼顾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目前,这样的跨国公司在我国为数极少。原因是我国主要工业领域无论是技术水平,市场开发力量还是管理能力都还没有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二)联想集团对IBM-PC业务部门的并购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PC的技术中心,使联想在PC技术领域得到了一个飞跃,大大加强了联想在PC行业的竞争力,对联想的技术创新战略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获得“Think”品牌及IBM笔记本、台式机业务后,丰富了联想的产品线,使原来局限于中低端市场的联想在高端市场也能够和DELL和HP等竞争对手抗衡。得到“长城国际”后,加上联想原有的北京、上海和惠阳的工厂,联想的制造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最重要的是,联想通过并购获得了IBM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和广泛的全球认知度,形成了联想在中国和亚洲之外、全球市场范围的覆盖能力。

此外,根据协议,联想和IBM将结成广泛的、长期的战略性商业联盟,IBM将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将成为IBM的首选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大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IBM还将通过其现有近3万人的企业销售专家队伍,并通过ibm.com网站,为联想的产品销售提供营销支持,创造更多的需求。联想的产品也将通过IBM加盟到联想的PC专家进行销售。IBM的全球金融部(IBM Global Financing)和全球服务部(IBM Global Services)以其现有的强大的企业级渠道,将分别成为联想在租

赁和金融服务、授权外包维护服务方面的首选供应商。IBM承诺“将持续地为客户提供IBM和Think品牌的PC。”

“这是一个双方客户共赢的交易。”IBM的史蒂芬·沃德表示,“两家公司在持续创新、客户导向、创造股东价值方面拥有共同的文化理念,这是一种很好的结合。未来的管理层将以来自IBM及联想现任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专家为基础,优势互补,形成一支国际级的管理团队。”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工业而言,具有深远意义。以往,我们印象中的并购往往是国外巨头收购本土企业以打开中国市场,但是联想让我们知道,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国际并购来走向世界。IBM是新经济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一个标志,而如今却打上了东方烙印,《第一财经日报》曾就此进行了述评:这是一个奇特的时刻,一个西方资本主义标志性的公司将和一个部分为中国政府所拥有的公司联姻。这特是这桩并购案背后最大的意义所在。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驾驭国际经营的能力弱

“到2004年底,我国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不过370亿美元,只占累计外商在我国投资总额5621亿美元的6.58%,突显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即使像海尔集团这样国际化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中国企业,2004年其来自海外生产销售的收入也不足10亿美元,不到其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8%。[2]”据国家管理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经营的总体状况并不乐观,“赢利的企业约50%,赢亏持平的企业约占30%,亏损的企业约占20%。投资成功率偏低。[3]”从种种指标和数据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有较大突破,但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最基本的阶段。中国的跨国公司目前还比较少,在国际产业链中赚到的只是“杯水车薪”,绝大部分利润则被国外赚走。没有形成适度经济规模优势,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质量国际认同感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强,缺少高附加值产品,多数企业是“产品加工厂”而不是“制造厂”,多数跨国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融资渠道狭窄,其综合竞争实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若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母公司没有完

善的治理结构,势必会给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带来严重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除了它自身所具备的雄厚经济实力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有效运作的基础是按照现代公司制要求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最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组合方式。科学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两个问题,第一是激励问题,第二是经营者选择问题,相应的公司治理具有两项基本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约束功能(制衡)[4]。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制改造后,虽然在形式上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相互制衡的机制在现实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量的事实表明,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中,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机构,未能有效地履行股东大会赋予的受托责任,在公司的重大决策和对经理人员的选拔、激励、约束等方面表现不佳,甚至被沦为经营层操纵公司的“橡皮图章”。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从而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上,也就

必然会存在一些失误。同时,我国目前人力资本激励机制不健全,存在以下问题:领取报酬的管理人员占比例偏小,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单位与被控股公司双重任职;人均货币收入低,行业差距明显;董事长、总经理总体货币收入较低,个别差异悬殊;报酬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是工资加奖金,实行年薪制的很少,在西方极其普遍的股权激励形式在我国仍处于探讨阶段。经理人员虽然被授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权,但由于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其行为被严重扭曲,创新精神受到遏制。这一切无疑会给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货币资本是不可能自行增值的,它只是一种被动性资本,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靠人力资本来推动,人力资本才是主动性资本,它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最重要的源泉。所以,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或企业经营者应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具有不竭的动力,才能从总体上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完成我国企业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接,真正缩小我国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差距。

(二)公司缺乏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成长的核心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反映企业在全球化国际竞争中显示出的竞争能力。目前两大国际权威机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每年进行测算。这两大机构是较早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并最具影响的研究机构,他们设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已经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其每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开发布的《200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根据经济成长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国在所有参评的5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位列第41位;根据反映经济的微观竞争力指标,中国的排名是第44位,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排在巴西、波兰等发展中国家之后。突出表现在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差,企业从开发、生产到营销的价值链上缺乏独特的竞争力。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46个国家企业管理竞争力的评价,在1995一1999年的5年中,同样反映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管理竞争力平均排名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在5个子要素的平均排名中,劳动力成本竞争力较强,企业文化竞争力居于一般水平,而生产率竞争力水平很低,仅排第40位。目前,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基于中国国内市场特点的产品定位能力、低成本制造能力以及市场销售能力,这些能力使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相对于跨国公司具有局部的竞争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明显缺乏可持续性。这是造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滞后的主要原因。要使我国跨国公司能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持续成长壮大,培育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缺乏对目标市场及竞争对手的准确分析与预测 知己知彼是成功进入海外市场的先决条件,很多进入后失利局面的企业都是因为事先对国际市场研究不足所致。近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建造了高级宾馆没有宾客光顾,收购了炼钢厂后才得知它有碍环保,合资项目虎头蛇尾,中企屡屡被合资方拖入陷阱,等等。相反,脚踏实地的调研能带来真实的市场信息和坚实的决策基础。表1和表2[5]分别列出了具有通用性的跨国经营六类调研议题和日本电子类消费品企业对东盟战略投资调研结果,从中可见市场调研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因此,国投在海外扩张之前应进行长期周密的全方位投资环境的调研分析,将拟投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贸易等经营环境研究清楚,方可开始投资行动。

类别

涉及范围

市场潜量

需求估计、消费者行为、产品审查、渠道、沟通媒体

竞争者信息

公司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职能部门战略

外汇

国际收支、利率、国家货币的吸引力、分析家的预测

规范性信息

法律、义务、东道国和母国关于税收、收益和红利的规定

资源信息

人力、金融、信息和物质资源的可获性

总体情况

社会文化、政治和技术环境的总体概览

国家

特点

新加坡、马来西亚

工资水平较高

缅甸、柬埔寨、老挝

接受外资较少,政治体制不稳定,法律不完善

菲律宾和印尼

政情不稳;工资水平越来越高;存在较多劳资问题

泰国

行政手续简单,当地采购容易,但是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比越南高出一倍

越南

处于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成本比周边国家高,产业不成熟,采购尚不方便,但投资环境日益好转,地理上介于中国和东盟之间,如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将形成18亿人口的大市场

(四)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中国相当部分跨国经营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依赖多于自主,模仿多于创造。中国企业通过“引进来”,借鉴、吸收、消化了不少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但总体上讲,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核心技术还不多,导致企业“走出去”的赢利空间狭小,多以数量而不是质量取胜。中国企业多成为世界加工厂,而不是制造厂。从而体现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只注重短期效益,很难成长壮大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

1.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国际上一般认为研究和开发资金占销售收入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我国企业研究和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近1%,与欧美国家的2。5%-3%的比例相差较大,是世界上比例偏低的国家之一。此外,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还属于国家主导型,企业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开发投入的支持,企业的研发经费来源只占到20%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投入占到40%-60%。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2、没有完全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内在机制。目前,我国企业

在外国引进技术之后,未充分地对引进技术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实现引进-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造成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

3、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强,新产品的周期比较长。我国企业在信息调查、收集、处理、预测、决策、反馈等方面的滞后,对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制度信息等方面反应缓慢。据调查,信息不足已成为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企业既不知技术创新的进展,也不了解竞争对手的创新谋略,处于盲目创新状态,而且我国企业产品创新的周期也比其他国家长,造成中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差。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具备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如中国联想集团、中石化、海尔集团和首都钢铁总公司等,在境外竞争市场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自主开发,生产规模、技术、产品日益成熟,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如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是具备相当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定位能力

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首先面临的考验就是它的市场定位能力。中国 的优秀企业以成功的实践证明了它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在历经联想分拆,多元化发展困境之后,联想认为之前对自身主观能力的估计过高,对高增长和多元化的过分追求与有限的能力和资源不匹配,以至于广种薄收,企划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严重滞后于公司的发展,再加上干部的开拓变革与执行力不够,联想的多元化战略受挫。所以在2004年,联想再次进行了战略调整,进行战略收缩,专业于PC业务,先做好两元化(指手机业务),再发展多元化(指IT服务)。同时公司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于2004年12月8日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在国际化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为了降低国际化的风险,联想将国际化的目标市场锁定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国际化之路将首先从欧洲开始。现在联想正在积极筹备,在欧洲建立相应的工厂、供应商仓库、物流体系、售后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持中心,并在相应的国家注册分公司。联想在海外的7家子公司中,除美国公司外,其余6家都在欧洲。联想之所以选择欧洲作为国际化的桥头堡,一方面是因为联想在欧洲的业务开展比较顺利,其QDI主板和笔记本产品已经打开一定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参考了宏碁国际化过程中在欧洲的成功经验。与其在美国业务的跌宕起伏相比,目前宏碁已在欧洲7国占据了笔记本产品销量的第一位,这对于联想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此外,由于联想将直接赞助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这为联想在欧洲推广品牌形象提供了极好的契机。而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ThinkPad”的品牌加上IBM的技术,将有助于联想打开海外市场。

(二)低成本优势

中国企业最主要的优势是低成本制造能力。许多企业在利用其成本优势时往往将自己定位于低端市场,结果很快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企业丧失了赢利能力。而我国企业则强调以创新来冲击低价,采取直接切入高端市场的战略,在高端市场与竞争对手打成本牌,并利用成本优势,迅速做大市场。例如联想集团,它降低成本的方法不是控制成本,而是充分利用PC行业供应链的特点,不断降低运作成本。联想与英特尔、惠普、希捷和东芝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合作获得供应商的长期支持。在成本地位较低的情况下,联想善于利用价格竞争扩大规模,再利用规模经济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确保在有竞争力的价位上,企业保持较强的赢利能力。

四、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分析

(一)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

“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走出去”的根本动因是企业自身发展扩张的需要。国际经验已经表明,企业跨国经营没有政府的支持,要获得竞争的成功是不可能的。而比支持本身更关键的是政府如何支持,用什么手段支持,在哪些领域支持和支持什么。在大的环境上看,我国政府不断地通过外交渠道,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着有利的经营环境,使企业跨国经营的通道更顺畅,从而减少了企业跨国经营风险。但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中具体存在的问题看,政府在企业跨国经营通道上的阻碍及职能失效也是有的,如审批过于繁琐、政企不分、监管不力等。这要求政府要转变职能,向服务型、效率型政府转变,并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和监管。如:在审批制度上,政府的管理应适度、有限、有效,给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要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范围、手段的变化相一致。减化或改变审批方式,多支持、少于预,方式上应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企业的经营中,政府更要改变角色,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而应做好一名勤务员、维护员。真正做到政企分开,谁的钱,谁操作,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及二者的关系、权限和责任。

另外,为了减少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宏观指导。国家应根据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制定出经营战略、投资区域战略、投资行业战略、融资战略、进退战略、生产战略、市场战略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培训业务指导以及金融支持等。再有,政府对在海外企业投资项目的事后监管也应当有力、有效。如国家制定法律,规定海外企业有义务定期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财务报表;国家审计部门有监督国有资产的责任;政府税务部门做好海外企业税收问题的调查;对不负责任、盲目投资上项目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等。具体实践上,政府应建立一个有权威的专门的海外投资委员会。负责制定海外投资发展战略,宏观上统一领导、管理、协调全国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研究制定有关海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总结我国跨国经营的经验和问题等。

(二)按国际管理管理跨国企业,推动其当地化管理

跨国经营之初的国际化阶段,最为重要的难题之一就是解决多元文化问题。根据美国的沃伦·J·基坎教授研究成果,一般说来,在海外扩张之初,公司所处的阶段被称为“国际化”阶段,此时海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常由本土总部派驻国外,海外公司的管理导向通常为母国优越思想——认为自己的国家优于其它国家,并假设在本国可行的做法将因其曾经展现的优越性而会在任何地方畅行无阻。虽然这种情景有时确实并对企业有利,但海外企业宝贵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可能被忽略。同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员工的价值观和习惯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往往难以全盘照搬照抄。50年前,大多数企业可以依赖母国中心思想取得成功,而如今母国中心主义已经成为海外扩张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来自内部的风险。

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展的过程中,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价格低的产品和低效率的企业往往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在这样的印象下,被并购企业普通员工担心自己的就业,管理人员担心自己的职位,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回报。由于,国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低,同时象IBM这样被并购企业就有悠久的历史和十分成熟的企业环境,他们往往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联想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往往是出于“独立”的各抒己见状态。这样会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都受到阻碍,整合的难度将大幅增加。

联想首先通过高层换帅表达了自己国际化诚意。2005年12月20日,联想集团宣布董事会任命原戴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威廉·J·阿梅里奥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接替此前的CEO蒂芬·沃德。通过此举,联想加强了在企业级市场和直销方面的力量,完善了客户结构和销售模式。新联想还把总部迁到美国的纽约,杨元庆常驻美国总部。为了双方更好地沟通,新联想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作为公司的官方语言。最後再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部署,联想将自己原有的人员优势嫁接到了新的组织中,并且利用外部招募引进了对东西方文化兼而有佳、且对市场了解甚深的阿梅里奥作为新的经营者。联想减少内耗、直面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雄心渐显。

(三)着力培养企业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必须注重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增强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包括R&D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开发能力和成果转换能力等。R&D能力是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薄弱环节,应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否则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首先要使企业真正成为R&D投资的主体,制定国际化战略,如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跟踪世界科技的前沿,并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内涵上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国际市场营销竞争力。市场营销体系竞争力反映了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能力,是实现产品销售的保障,国际市场营销体系的建立应与国内外市场的特点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相匹配。其竞争力具体反映在,差异化国际市场策略的策划、国际市场的布局与开拓、国际营销渠道的建设、技术与销售服务体系的设立等。我国企业应摈弃传统的出口与销售方式及手段,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的营销方式和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提高自己的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水平与操作能力。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跨国公司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关联度己在实践中被验证。提高信息化水平,首先是要求企业主管转变认识,其次是做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与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此外,要搭建企业信息化的平台,使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企业管理、运作的效率。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前所有的机遇,中国企业应积极地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对于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除了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组织学习、整合能力,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四)引进、培养和锻炼跨国经营人才

由于我国许多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企业人才还应主要以外派员工为主,当然,企业进入了正常运作阶段以后,在高层管理人员中增加本地员工是必须的。从分析国外著名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知道,企业要做好,做大,人才是关键,要为员工提供经常学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另外,从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人才状况看,人才极度匮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1、在思想上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企业内树立人才是企业的实力基础、是原动力的观念。

2、建立合理的国际人才培养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奖惩制度。

3、人才培养形式上要多种多样。根据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可以利用高校资源,与高校联合,建立各种不同门类不同特点的培训基地,选派骨干到高校去学习,培养跨国企业经营急需的“短线”、紧缺人才;另外也可以请高校的国际企业管理、经贸、财会等专业的专家学者到企业讲课、培训;组织、选派员工到国外考察、学习、实践等。

联想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当联想收购IBM一周年之后,新联想却有了新举措:1.高层换帅。2005年12月20日,联想集团宣布董事会任命原戴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威廉·J·阿梅里奥为

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接替此前的CEO蒂芬·沃德。通过此举,联想加强了在企业级市场和直销方面的力量,完善了客户结构和销售模式。2.全球裁员。2006年3月17日的调整计划中,联想在美洲、亚太和欧洲削减1000份全职工作。通过本次人员调整,联想节约了开支,降低了成本,加强了集团的全球竞争地位,提高了运营效率。人员调整是对联想战略布局以及组织结构调整的直接反应,更是联想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部署,联想将自己原有的人员优势嫁接到了新的组织中,并且利用外部招募引进了对东西方文化兼而有佳、且对市场了解甚深的阿梅里奥作为新的经营者。联想减少内耗、直面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雄心渐显。

五、我国企业作出经营策略的调整

(一)进行区位选择的跨国经营

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应树立多元化发展的观念,不应过分依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则可对投资市场有所偏重,以使国内的剩余资金发挥最大效应。现阶段,笔者认为欧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仍然是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首选之地,这主要因为:(1)这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社会政治较为稳定,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2)这些国家有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丰富的营销经验,是我国企业进行“练兵”的首选之地,我国企业只要能在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以新学到的技术和开拓市场的本领与当地企业竞争,将来也能对国内企业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推动和提高;(3)从当前形势来看,欧元、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币值越来越坚挺,具有很强的增值能力,因而可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4)目前,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提供投资者各种低息贷款,这为我国企业进军这些市场提供了大好时机;(5)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资产大幅贬值,低于其实际价值,这无疑为我国企业投资这些国家创造了好的条件。

(二)采用国际合资经营方式的跨国经营

海外扩张的方式有多种:独资、并购、合资合作、特许经营[6]等等。企业并购无非为了技术、市场。有些企业并购前对目的熟记于心,可并购时却在协议中漏洞百出,并购后又忽略了目标的消化,最终使得并购风马牛不相及。而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很明确是为联想国际化战略目标服务的。国际化始终是联想的长期战略。2001年提出“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企业远景,2002年的技术创新大会,2003年4月8日联想启用新的英文标识(LENOVO),2004签约成为国际奥运会合作伙伴,都是联想国际化的组成部分。此次收购IBMPC是联想国际化战略的继续,是联想高层在合适的时间做出的一个合适的决定。在并购协议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都在时刻贯彻这一战略目标,因而业绩不断提升。

当然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应谨慎,须对其实力、信用、政府关系、对于当地投资环境的熟悉程度等进行全面详细考察,并可以在合作之初便对未来股份的变动进行前瞻性的约定,如合作三年之后可以以适当的价格收购对方股权从而成为独资公司等等,为将来独资经营预做安排。

(三)使用电子商务进行跨国经营 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跨国公司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关联度己在实践中被验证。提高信息化水平,首先是要求企业主管转变认识,其次是做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与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此外,要搭建企业信息化的平台,使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企业

管理、运作的效率。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前所有的机遇,中国企业应积极地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对于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除了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组织学习、整合能力,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并购方式是双方主要的利益冲突点之一,选择怎样的方式关系到并购方的长远发展。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兼顾双方的利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受资金、资信所限,一般应采取现金+股票或换股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可以与被并购方的股东结成战略伙伴,提高企业的影响力。此次联想收购IBM PC业务部门的实际价格为17.5亿美元。联想付出的是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联想股票以及承担IBM PC部门的5亿美元债务。自有资金只有4亿美元的联想,为减轻6.5亿美元现金的压力,与IBM签订了一份有效期长达五年的策略性融资的附属协议,而后在IBM与财务顾问高盛的协助下,从巴黎银行、荷兰银行、渣打银行和工商银行获得6亿美元国际银团贷款。随后,联想还获得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青睐,获得总计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因为联想在香港上市,它能以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支付收购价款,而IBM将持有新联想集团18.9%的股权,位居第二大股东。通过换股减少交易现金支出,通过国际银团贷款和私募筹集交易现金和运营资金,使联想的财务凤险大大降低。收购后的新联想的资产负债率只有27%,财务状况还是相当健康的。

六、结语 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决定性力量,其影响已深入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拥有跨国公司的数量及其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加快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动力源泉。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我们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我国加入WTO的良好环境的必然选择。它是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无论从政府方面还是企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尚未解决的问题,阻碍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必须都有所作为,寻求治理和完善的对策并付诸实施,这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中国经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8

[2] 中国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差距在哪里?[J/OL]人民日报2005-08-29.第15版

[3] 卜伟.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2

[4] 彭迪云,甘筱青.跨国公司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09

[5] 王林生、范黎波著,《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左小德,谭浩邦.TCL:品牌、市场、资产的良性互动[J].企业管理,2000(4),23

[7] 杨宇光.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8] 张纪康.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钟山.中国式跨国公司成长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0] 李道国等编.著企业并购策略和并购分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11] 王长征.企业并购整合――基于企业能力论的一个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 范如国编.企业并购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中国经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8

[2]中国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差距在哪里?[J/OL]人民日报2005-08-29.第15版

[3]卜伟.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2

[4]彭迪云,甘筱青.跨国公司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09

[5]王林生、范黎波著,《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6]中国政府对特许经营的法律定义为: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参见国内贸易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1999年11月14日)

第三篇:以步步高为例谈企业文化建设

以步步高为例谈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因素。着重培养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物质资源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建设步步高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业总目标服务。

二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一员工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评价要好于对管理现状的评价。

第二企业员工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识仍不充分。

第三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缺少高素质管理人才进而导致中国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不强。

第四企业在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沟通保障等方面都要进一步加强。

第五员工具有强烈的工作动机但却缺乏满意和忠诚感。传统的沟通方式和决策方式使得中国企业在驾驭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和流程上表现得很吃力

三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创造

所谓个性就是本企业独有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它凝结着企业的发展史是企业的个性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的表现有

一是模仿。有很多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不是对生产经营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文化观念进行总结和升华的产物也不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互促互动的结果而是简单地模仿的结果。二是复制。相当多的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时喜欢寻找参考模式一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一度成为厂厂皆学的样板。其实企业文化建设无固定模式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构筑自身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模式“它山之石”可以学习、借鉴、参考但绝不能“按葫芦画瓢”一一照搬照抄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造力

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业文化重在建设,在创新。长期以来,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习惯听命于上级机构。不少企业领导不求创新但求无过。近年来这种现象虽有所改善但缺乏创新强调稳步前进仍然是许多企业文化的一大特点。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言行不一

当前虽然企业经营者大多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多数企业对文化创新的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制订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企业经营者直接负责的主要工作是战略制订而不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言行不一的表现有

一是坐而论道者多付诸实践者少。很多人对国外成功企业的文化津津乐道对国内明星企业的文化推崇备至而对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加重视有叶公好龙之嫌。

二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企业说得多做得少或者说归说做归做事倍功半效果很差时间一长又恢复原来的状况。

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将企业文化置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只是热衷于作表面文章追时髦赶任务搞花架子。相当多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缺乏失效

企业文化建设依赖一把手推动 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种种手段对自己的领导人进行拔高和抽象甚至搞“个人崇拜”。企业经营群体在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认同、一种共同氛围、一种行为规范突出的都是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力量。将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一把手”工程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把企业文化认为是领导文化。这样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企业文化是由领导创造的领导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造、管理和必要时改变企业文化。但是领导文化不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其群体性它是被多数员工认可和奉行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而不是某一个人所认可和奉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尽管领导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但是个人不可能代替整体。

企业文化建设推广力量不足 有的企业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但却收效甚微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力较之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处于弱势。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脱节 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文化总结了大量的文词讲究的理念纲领看上去的确给人一种该企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之感但当真正深入了解时却发现公司的制度、员工的行为等多个方面与这些理念纲领相去甚远。企业的精神理念并没有被企业家和员工所信奉和实践并没有在制度中实现和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脱节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践经营相脱节的表现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增添了不少没必要的形式。事实上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大而全无重点 企业文化建设大而全无重点的表现是企业在提炼本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时涵盖了所有的内容与理念——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主导价值观、道德、愿景、方针、精神、作风、文化个性等什么都有但是企业上上下下却总是感觉没有清晰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不在多而在精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速成心理 很多企业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迫切希望尽快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而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是需要一定时间作保证的急于求成是没有作用的。

如何解决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强劲动力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出现活力在企业文化创新方面要注意不断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合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步步高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自己的企业文化。其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品质方针,ESH方针都是企业内部不断积累总结,不断创新的结果。要致力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创新,

步步高的核心价值观大致分为六个部分 本分·保持平常心,坚持做正确的事,并力求把事情做正确。

·本分规范了与人合作的态度——我不赚人便宜。

·本分是当出现问题时,首先求责于己的态度。

诚信·诚,即诚实、无欺,内诚于心。

·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说到做到,外信于人,即使遭遇挫折、付出代价也要坚守。·诚信是一种责任、准则和资源。

团队·没有团队的成功,就没有个人的成功。

·相互信任,坦诚沟通,将个人融入团队,以共同愿景为最高目标。

·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价值,我们相信,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骄傲。品质·品质是精益求精的一种追求,是必须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高于对竞争对手的满意度。

·品质是设计出来的,是全员关心和环环相扣的一个系统工程。

·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这不仅是我们的价值,更是我们的尊严。

持续学习·步步高必须成为学习型公司,“持续学习”永远是对公司与员工的鞭策。·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和引进世界一流企业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最佳实践,改进和优化我们的管理和运营系统。

·头脑清醒,永不自满,保持开放的思维。

消费者导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设计产品、提供服务,避免做貌似消费者喜欢的东西。·通过科学、严谨的市场调查,充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一切工作须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原点而展开。

·在公司内部的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内部客户导向的原则。

正是有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使得步步高的不断向前发展。

注重企业家文化培养企业家是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家担负着企业文化倡导、示范、整合、变革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公司创始人段永平先生始终致力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员参与的结晶 企业文化的全员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企业文化的构建不只是企业领导层的事更不能说是核心领导层的工作步步高的员工是步步高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同时又是步步高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厉行者。步步高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来源于基层又不完全是基层的原始理念而是经过升华提炼后形成的价值观。

1)步步高企业在文化创新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实践出真知、理论源于实践的精髓,发扬了民主作风让员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这样员工深感主人翁地位也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及以后的厉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步步高在企业确定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后认真做好宣传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同他们才能身体力行并且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企业文化建设要全方面发展 建设全方位的企业文化必须要照顾到各个方面。步步高企

业文化由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大层次构成。步步高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包括了的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企业风貌的建设还包括企业的目标、生产环境、企业的广告、企业包装设计、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等。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领导与监督,步步高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组织和实施需要事先有计划、有部署、有进度、有过程的进行。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步步高努力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结语企业文化就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和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了企业的一个核心项目。我们必须正确的对“企业文化”加以认识并且要有计划和组织的予以实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之物质标准化、行为典范化、制度规范化、精神境界化使企业步入一个健康飞速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纯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3)

[2]徐震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

[3]吴金法.经营管理[J].中国新闻传媒集团出版,2005(3)

[4]刘光明.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

[5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

[6李雪杰.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建设路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2006

[7张仪华.浅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活力,2007

第四篇: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网络教育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目: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内容摘要

企业文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够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本文以联想企业为例,说明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重要性,引用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针对联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只有发现联想公司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改正原来并不是那么完善竞争力,并且努力的开拓新竞争力,这样才能使联想企业蒸蒸日上。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联想公司;直销;企业发展

I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 核心竞争力概述...................................................3 1.1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3 1.1.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3 1.1.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3 1.2 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意义....................................3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历史意义...............................3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意义...............................4 1.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5 2 联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6 2.1 联想企业的基本情况...........................................6 2.2 联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6 2.3联想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途径.................................7 3 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及建议.................................9 3.1 联想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9 3.1.1 联想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问题.............................9 3.1.2 联想企业战略发展问题...................................9 3.1.3 联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衰减在各方面的表现................10 3.2 联想建立核心竞争力建议.....................................10 3.2.1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加产品走在技术前列...............10 3.2.2 加强用户体验感,适当的选择电脑软件适应用户...........11 3.2.3 把握好已取得的市场优势,不断扩展新用户...............12 3.2.4 不断更新核心竞争力,不被轻易模仿.....................12 结论与展望.........................................................13 参考文献...........................................................14 II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引 言

一、国内外现状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未形成系统与严密的体系,实际上,普哈拉(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出“核心竞争力”[2],这一概念立刻在西方引起强烈的反应,得到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人认可,和很可惜的是他们也没有很直接、清楚来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仅给出了一个描述性概念。尽管有众多学者在此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进一步清晰、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但竞争力、资源、能力的定义仍然含混不清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者关于竞争力讨论所涉及的内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对象。

第二,对竞争力及有关竞争力定义的理解。第三,竞争力的构成因素。第四,竞争力的评价。

第五,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与措施。

二、研究思路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思路,并详细的分析了其概念和特点。并以关键成功因素和能力绩效指标为评价工具。一整套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系统的原则、设计思路、指标模型,说明了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后结合联想企业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闯题。我们相信:“企业组织学习和剖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系统,联想企业才能清楚认识和逐步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成功和持续的发展。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企业变迁的历史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演变的历史;企业竞争和较量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和竞争的过程;企业优胜劣汰的结果就足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结果。优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造就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落后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印使曾经优秀的企业也会被淘汰。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一代代人的经验,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深刻体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充分体会企业合金竞争力的作用以及必要性,并以联想公司为具体例子更生动、具体、明确、量化这些概念,加以运用,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1.1.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哈默和帕拉哈德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它也可以指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与物质资本不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不会在使用和共享中丧失,而且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1.1.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通过从理论和实际领域的分析得到具体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人力资源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团队、员土忠诚度、员工素质和工作经历经验等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包含研究开发能力、专利技术、创新意识、核心技术及技术设备等因素;市场营销能力包含市场应变、市场覆盖、企业社会形象、知名度、售后服务等因素;组织管理能力由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管理措施、内部管理、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等因素组成;企业文化包含有组织文化的先进性与适应性、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管理理念、企业凝聚力、领导艺术、团队建设;战略管理能力是战略规划水平、战略与资源匹配及实施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金、财力、设备及社会关系网);生产与制造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产品成本、产品与服务的品种、价格、功能、质量、满足消费者需要程度。

1.2 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历史意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经济学者,就已经开始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研究,逐步发现它的存在价值和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对此产生兴趣的是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但是这种理论只是一种大体的方向性的研究,在具体指导企业的运作方面没有太大意义。1980年以来,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一批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研究人员感觉带企业应该被人们重新认识和研究。他们把研究的方向投向了企业拥有的最关键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最明确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并给出明确定义的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此后,一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拉开了序幕。不同的研究者从知识观、技术观、资源观、现实观、组织与系统观等不同角度对此做出了自习的分析,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流派作概要分析,以加深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上的理解与认知。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后,企业界和学术界迅速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重视。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互相学习以及对外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契合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物质等东西不同,不仅不会在使用和共享中丢失,而且会如同一颗吸收养分的大树一样不断成长。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理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通过长期观察而最看重的价值,是要对客户的本身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第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别具一格的风尚,这样才会难以令其他对手公司模仿抄袭;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具有扩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因为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等这样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实际上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而可以令企业不断蓬勃发展。

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以外,另外两位知名的核心理论研究者德梅约[3]和厄特巴克也是基于技术观和技术创新过程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在广泛程度上说就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并让顾客愉快接受的能力。德梅约和厄特巴克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分销渠道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制造能力。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从许许多多的实际例子和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到核心竞争力上,才能够培养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才可以令企业在经营中不断获得一种敏锐的产业洞察力,才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拓展公司业务能力,从而令企业有机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尤其重要的是,实施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战略,才可以令企业站稳脚跟,不会在商业大潮中倒退,不断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前进,成为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

1.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在大众人们的眼光中,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缺少了它,任何企业都是不会长久的生存下去的。我们从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理论来看,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相对性的力量,来源于企业外部。其中最著名的波特的认为,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替代威胁、进入威胁、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1]。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把核心竞争力广泛地看作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主要是因为它的源泉核心能力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普通竞争力相比更具有独特性。如果某项专长已普及或者极易为竞争对手模仿,就不能成为核心能力。

(2)核心能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

(3)核心能力不是“资产”,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核心能力还有别于品牌、专利等可以估价的无形资产。因此,核心能力不仅是企业目前成功的要素,更是未来维持竞争优势的保证。

(4)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能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而且这种产品和服务具有权威性和征服性。

(5)核心能力有着相通的性质。核心能力的并不是由一个人或者是一个集体能够产生的,它是由很多人与多个集体组成的集体核心能力,这样多元化的元素很难被竞争对手复制的管理方法。

(6)核心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经验的累计,核心能力不是货币交易就可以购买得到的,所以说企业一旦达某方面的核心能力就能把其他企业摔得远远,在短的时间内非常难追赶上来。

(7)可能会因为客观因数,或者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核心竞争能力流失。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联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2.1 联想企业的基本情况

联想(Lenovo)公司是国内的一家著名计算机生产销售公司,集技术产品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一家一体化公司。1989年,成立“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等商品。打印机、投影机以及其他移动互联、数码、电脑周边等类商品。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1,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PC生产厂商。除此之外,联想公司经营着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商务网站。2014年1月底,联想先后收购IBM的System x等服务器资产以及Blade Network Technology等系统网络资产和摩托罗拉的移动智能手机业务。

2.2 联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联想公司的成功不仅要归功与我们所熟知的联想公司采取的明智的差异化战略,而且还有很多很多联想公司背后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与付出,这些都构成了联想公司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其他公司也曾盲目模仿联想公司的联想的4P战略模式,但是他们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最后都无功而返。下面是我对联想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具体分析:

1、联想的4P战略

4P是随着营销组合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所谓4P,就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从产品方面上说,在全球范围内,联想为客户提供屡获殊荣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并配备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选件。在China,Lenovo的pc产品占pc行业的总销售1/3。靠的是Lenovo的核心领先技术,简单应用的功能、私人订制的方案。从而受到pc行业的消费者的青睐。

联想还拥有针对中国市场的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移动手持设备、服务器、外设和数码产品等。

2、TP战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发展成熟的必然趋势。细分市场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指最终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是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即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通过市场细分对企业的生产、营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

联想把其消费种类个人计算机的产品细化为三大类:即“家悦”、“锋行”、“天骄”。其中: 第一,以满足大部分家庭可以轻易拥有电脑,帮助用户轻松学习的为基本标准的,它就是 “家悦”。

第二,以遥遥领先的技术、强大的性能,系统刷新了对个人计算机的定义,基本上能够满足高级pc用户的软件硬件的要求,它就是“锋行”

第三,以时尚元素、主流数码相结合的产品组合的方式,针对消费者对品味生活、时尚生活的一种美的追求,所定位的一款产品,它就是“天骄”。

对于这3个产品的准确定位,这就是联想针对市场上不同的消费群体而设计的三个品牌。

同时,再好的东西也会有瑕疵,再强大的公司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联想也是一样。目前联想面临紧迫市场变革,专注主营业务能否拯救联想?联想集团远没有达到三年前预定的目标,联想集团制定新的三年规划的战略路线的核心是专注当前主营业务,“专注”成为联想未来三年背水一战的关键。对多元化业务的拓展和管理能力还显得相当的稚嫩,由于对多元化发展的这个复杂性估计不足,业务方面基本上都在相同的时段开始,这样会让领导人的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开发新领域与新资源上面,同样的也会多少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的的加强。多元化本身是非常正确的,sony和Samsung Electronics在产品方面也是一直在追求多元化,但是他们的多元化一直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来展开,他们都致力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创造动感活力的数码生活。联想重新确立了自己的“第一类业务”即核心业务——PC(个人电脑)以及相关产品,其中包括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外部设备等等这些业务。同时,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讯设备则为二类业务。此时的联想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前夜,只不过在新三年规划中,已经暂别“服务”战略和“科技”突围的联想,再一次出现了新的“战略空白”。“成功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在于坚持。

2.3联想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联想前任主席柳伟志以往在不一样的地方阐明了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他的观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点是:“管理基础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贸易和文化也可以足核心竞争力的一方面”.“联想”会做生意。并不是一般的会做生意,联想重视贸易:产品卖不出去,再好的技术也没有人会知道,没有人会欣赏。所以,以后的战略会贸易为中心来展开。“现在什么东西目前能为企业盈利,什么东西能为企业长久盈利”,要先把这些东西的方方面面给了解透彻了,要有一定的长远规划。

联想克服了重重困难成长为国内PC行业领导,联想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这种管理方式太容易被竞争对手学习。站在长远的角度看,以“管理”做为核心竞争力,结果并不是很稳定。这应该是柳传志时代的联想,有阶段性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并不清晰。单单形成了一定的企业竞争力。可是并没有形成最后的核心竞争力。联想现任主席杨元庆的想法是保留联想企业一个良好的竞争优势:管理方面继续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但不仅仅是这样,未来要成就一个国际性的知名品牌与跨国大公司还需要在技术和服务方面更进一步的加强。这个也是希望加强的两个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Lenovo要清楚的认清什么是企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能力,然而在方方面面的情况有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并不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不可能把全部有限的资源分开投入,应该考虑发展最有优势的那一方面。核心竞争力不是把鸡蛋放在所有的篮子里,应该有独到的思考,想想那个篮子最具适合你的鸡蛋。最迅速,也最坚决的部分产生。根掘本文前速的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联想的内部竞争性活动中找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首先,联想的管理、营销、生产等都具有竞争力。

与联想的竞争公司(例如:惠普、戴尔)相互比较,其实联想是处于市场竞争的下方。想想前几年联想与竞争对手在市场的战场上相互比拼,联想的武器是联想的渠道管理并不是以上的这些方方面面。这个武器才是其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就是这个武器为联想赢取了个人计算市场额最大份额。这才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和数码这个行业的企业来比较,像戴尔、惠普等这种国际级别的跨国大公司来讲,其实联想在这个方面并不算是有占优势,回想这几年的国内市场竞争情况,联想、惠普、万商等的竞争,为联想获得个人计算机最大份额不是以上说的那几个方面,却是联想的渠道管理,这个市场竞争的优势的对手缺乏的,这才是联想的竞争核心。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联想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

3.1.1 联想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问题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和发展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必要的,这与企业的生死存亡里离不开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形成完整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会拥有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砝码,那么企业在竞争惨烈的商战中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战略资产,[4]并能够给企业带来不断蓬勃发展的动力。联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但是,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旦形成就会可以一直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一直都是一样的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与社会背景,消费者相结合。

联想企业经历的长达3年的扩张,虽然失败了,但是联想重新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从事PC制造和销售.并设定了国际化的目标。并购IBMPC部门就足联想从多元化向专业化回归后转向固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棋。3.1.2 联想企业战略发展问题

从企业战略发展视觉来看,这只是最外在的东西,从本质上讲,其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多元化决不是把资源分散,如同撒网式的生产。而是依据集中化的原则优先配置资源的表现形式。对充分说明了资源集中的重要性。而相同的道理,企业竞争也是如此,如果想从各个方面都获得竞争优势,而企业资源又不能有过多的分散,全面而具体的要求不但不可能达到还会令企业陷入尴尬的境地。莫不如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来。只有从核心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多元化,才有可能两全其美。

在经济和知识呈现爆炸式发展的背景下,联想公司虽然具备了前期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维护不是一劳永逸的。联想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传承原来有的优势,在保证原有资源的同时,慢慢的弥补企业的缺点。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就要的特质。如果把核心竞争力比作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一辆自行车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能力就是这辆自行车下的一条通往财富烦人路。但是Lenovo现在还没达到这一点。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3.1.3 联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衰减在各方面的表现

联想采用“以上对下”的策略,联想企业在产品开发研新上先选择了286机型,在研新、开发,生产的这几个环节,联想公司很注重这286机型,同样的严格要求采购、生产、外加工、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使这款产品质量在类似286产品中性价比比其他产品高出很多。因为严格的品质控制和采用高级的元器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超过了香港和台湾的厂商。

可企业并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高付出高回报,出乎意料的是联想企业采用低价策略。联想企业的每一件产品;每一个配件,总体来说价格比同类1-2美元,在这种高品质低价格的营销模式下,造成联想企业的利润为负数,企业每月销售8000块板,不仅仅不能盈利,还要亏损 l万多美元,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这样下来差不多赔了100000美元。然而,因为286这款产品寿命期相对比较短,所以联想企业的亏损的这种状态持续不是很久,但联想企业却因为286这款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好口碑,同时也吸引了一大部分的联想产品购买粉丝。联想的这款286产品慢慢的被市场淘汰,当联想企业推出属于自386与486微机(中高档pc),单单凭借着286所创立的产品品牌形象,这新推出的这2款产品中销售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据说香港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对记者透露,该公司生产出口的显示卡与主机板1993年达到500万块,居世界第三位,这样来说联想早就弥补了286这款产品的损失。

3.2 联想建立核心竞争力建议

联想公司面对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对核心竞争力适时的进行调整和管理甚至随着经济的发展改变合适的新的核心竞争力。3.2.1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加产品走在技术前列

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才能使企业在某个行业中出奇制胜,不会太轻易就被淘汰。第一,联想企业必须具备优秀的研发设计能力,以改善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联想以往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较低,联想公司应该加大对于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的创新和创造出新的产品,才能不断令消费者满意,不断取得市场,提高利益。

其次,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联想必须重新在产品的外观和形象入手,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适应消费者的审美观。将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融入到富有创造新的产品设计中,这是苹果电脑的设计原则。模仿并不是都是不能成功的,模仿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学习调整,则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苹果公司不仅对于新产品研发投入很高,而且,苹果公司还在不断的对产品做出调整,使电脑人性化,不断的满足人们对于电脑的某些需求,从外观到内部装置位置,从电源位置到细微的耳机插孔位置,可以说,苹果公司这样的举动让消费者感觉到了被重视,是非常值得联想公司学习的,因此,联想公司应该针对这些产品细节作出适当调整。

最后,由于企业用户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联想还必须提高消费者需求的预测的能力。对于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并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决策,有预测的。通过不断的调查,了解熟悉用户对于电脑的需求,并能把握好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对于电脑的具体要求,并总结调查结果,提前推出一定的产品来抢占市场先机,满足消费者,不仅可以赚取利益,更难得的是为企业的研发指明方向,赢得消费者好评。

3.2.2 加强用户体验感,适当的选择电脑软件适应用户

在用户使用体验方面,由于联想并不涉足产品软件领域,所以在软件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个性体验的可能性较低。相比之下,苹果由于拥有独特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使其能更好地根据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来开发产品,并实现软硬件的良好结合。企业客户注重对目前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需求明确;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往往不明确、多样化。因而,联想必须具有超前性才能把握这类需求。用户的体验不光是从刚一接手电脑后对于电脑的触感,还包括用户对于电脑的视觉感官和用户使用电脑时候对于电脑的舒适感等等各方面的对于产品的感官效果。只有用户真正对于产品满意,产品才会不断的有市场前景,因此,满足用户的体验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要满足用户的体验感,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不断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断渗透软件领域,虽然目前还没有涉足软件领域,但软件对于电脑行业的制约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不断加强软件方面的投资,选择更加适合本企业的软件,并努力创建自己的软件行业。

注重细节,从各方面给用户留下好的评价。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3.2.3 把握好已取得的市场优势,不断扩展新用户

转变服务对象,从服务企业客户向服务个人消费客户转变。高端电脑消费者往往需要亲自体验电脑的性能等,才能够了解产品的特点并做出购买决策。但是,由于联想公司主要采取电话和网络销售的模式,因而无法使消费者便捷地体验产品,联想必须大力拓展零售渠道,建立体验中心,可以采取一些和大型国际性的超市或者企业联合出售的方法,或者多设立联想连锁店。已经拥有的用户不丢失,并不断扩展高端用户,只有拥有了市场,产品才可以不断生产销售。

3.2.4 不断更新核心竞争力,不被轻易模仿

联想公司虽然有了一些问题,但是联想公司还是很成功的,联想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也是来之不易的,在同行业中,也有不好企业不断的模仿,虽然大部分都因为仅仅模仿了形式,而没有领会到关键所在,但还是有一些企业不断的进行模仿和调整,对联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模仿,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如果联想公司,不适当的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对核心竞争力的调整,那么联想公司很快就会被其他公司模仿,甚至是被超越被抢占市场。而要不断更新核心竞争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守成与创业结合防止核心刚度

什么是核心刚度呢?核心刚度就是把以前的所累积的经验总结起来,编程一个制度,任何人都要遵守这个制度,不能违反。这样的制度很古板,按部就班的很容易就扼杀员工的创新力。

第二、运用核心优势,正确把握商机

导致核心竞争力丧失的第二个常见原因是相信什么赚钱做什么,四处寻求商机,商机并不能总是会自己创造,我们能做的只是把我好商机,不让它白白流失掉。

第三、坚守主业审慎对待多元化

导致核心竞争力丧失的第一个常见原因是盲目、过度多元化。背离自己的核心专长,结果喧宾夺主,优势不再。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结论与展望

由于联想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服从、目标导、现实主义(意味着与短期目标无关的东西都叫能被排斥)和保守(“找路论”),因此,必须通过激发一种创新核心竞争力来对其进行化解。来对其进行化解。在现有的Pc业务上很难激发创新,必须借助于完全独立于PC外的新业务,比如让服务完全独立运作,以便熏划创业时代。岁宾斯在分析了大量成功变革的企业案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些转变通常都经历了7~10年的时问;约翰P科特的研究得出的数据是4~10年(这就导致很少有领导愿意在短期内做出文化变革的努力,因为有很多领导者并不能确定在此时期内他是否还在任职)。就联想而言,由于规模比上述企业要小,故我认为所需时间叫能会短一些,但至少也要做4年以上的打算。那么,联想,现在就把针线收起来,拿出砍刀吧!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以联想企业为例

参考文献

[1] 戴颖达,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0804:23-34 [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哈佛大学研究周刊,2006.15:21-24 [3] 何昊,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简述与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0,06192:01 [4] 张建琦,人力资本的性质与企业的剩余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11.1201:01 [5] 刘蕾,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问题探索,2004.0203:02

第五篇:基于组织行为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探讨——以IT企业为例

基于组织行为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探

讨——以IT企业为例

张嘉憬

长安大学

经管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学号2302100109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IT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主要从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队意识、企业形象等方面探讨企业文化的建设。

关键字: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学;IT企业

0 引言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产品经济时代已逐步过渡到只是经济时代,在大背景的影响下,硬实力在企业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弱化,而软实力则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和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组织行为学中的企业文化 1.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1.2 人性论

人性论是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理论。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同于动物的规定性。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产物,是具有自然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劳动和生命综合体,人的本性就在于他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假设论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古典观点的“经济人”假设,到人群关系学派观点的“社会人”假设,再发展为行为学派观点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如今现代观点的“复杂人”假设,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也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本文主要运用“复杂人”假设的观点对IT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1.3 “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薛恩等人提出的人性假设。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化;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求和动机,需要和动机会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求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空间也影响人的需求;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的管理方式。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从该假设中提出的人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企业本身特有的文化,同时需要对员工产生示范引导作用,发挥感染力,以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保证企业(组织)良性健康地发展。企业文化建设

2.1企业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

根据“复杂人”假设,人会由于时间、空间的改变产生观念、需求、动机的改变,同时,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其学说中指出,人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其所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在价值观层面上,企业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追随者。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企业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行为取向。

针对IT企业则具体表现为,企业需要树立人本观念,不仅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而且需要主动积极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行业使命,以为整个技术环境发展贡献力量为最高价值实现标准。

2.2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因此,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一样,需要起到对员工的引导作用。企业精神可以通过富有哲理的简洁语言表达,根据不同行业则有不同的选择。如服务业企业精神中应体现奉献,制造业企业精神中则更应偏重于求真务实。

由于IT企业的特殊性,由于IT企业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本文认为企业精神应同时体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特点,强调奉献、创新、务实。

2.3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不同于法律法规,也不同于企业规章制度,它对员工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感染力。在企业道德层面,IT企业其实没有其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只需将道德规范融入其组织行为中,生产经营中,作为员工行为的标杆准则,从精神上影响员工,以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

2.4团队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

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作为IT企业,其组织行为中,对于团队意识要求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由于其生产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团队的存在往往能产生1+1大于2的情况。而根据“复杂人”假设的理论,人性存在其复杂性,每个个体其在理念、性格、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求员工在合作时不产生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需要做的是,首先确立团队至上的原则,引导员工对于团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其次,在产生矛盾时,企业需要针对每个员工的差异选择处理方式,在无法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时,需要及时和适当地沟通,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从而保证团队利益的最大化。

2.5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

由于企业形象主要表现于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而本文主要是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且深层形象是表层形象的基础,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企业深层形象的建立。从定义中不难发现,企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企业价值观、精神、道德所决定的。不同的是,企业形象能将这些隐性的特质具象化地表现出。

由于员工人性的复杂性,其拥有不同的素质与性格特征,企业在树立企业形象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产生软性的影响,如公司的环境布置,集体活动设置,制服设计等等,潜移默化地使员工表现出公司需要其表现出的特质。

而对于本文研究对象——IT企业来说,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在公众中沉稳的形象,但是不难发现的是,成功的IT企业大多显示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引领潮流的形象,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苹果公司。因为这样的形象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创新感,所以本文认为IT企业在其企业形象树立的过程中,需要以踏实沉稳为基础,在其基础上树立创新型、潮流型企业形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以联想集团为例(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以联想集团为例(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为例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为例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身临部分子公司现场,感受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同时与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负责人展开深入广泛的交流,对企业文化......

    浅议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以青岛港为例

    浅议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以青岛港为例 目 录 一、引言·················································......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1、 构建和培育集团企业特色文化重要意义( 1)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宽松的工作环境, 使员工充分发......

    以职业道德为依托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以职业道德为依托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重要......

    企业规章制度(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

    联想文化建设

    例忽略了联想更有价值的机制和文化建设 -----柳传志点评哈佛案例 联想“企业策略”人选美国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案例。4月12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刘传志亲赴哈佛MBA授课现场,就......

    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激励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和塑造广大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望所有员工再接再厉。现将评选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励......

    新形势下文化建设之我见--以动画片为例

    新形势下文化建设之我见 ——以动画片为例作者: 王艺珩 学号: 13196128 班级: 测控一班13196111 一、 案例: 2014年12月3日新闻报出,“一批暴力、低俗的漫画如《尸兄》、《比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