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摘要:x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县城周边郊区土地大量被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商品房建设,x县境内的农民逐渐失去赖以谋生的土地,失地农民群体规模呈继续扩大化趋势。他们为了寻求再就业的机会而涌入县城、周边县城甚至重庆市区,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既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状况、水平与精神状况,也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和谐和民族工作的开展等,同时也映射出民族自治地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失地农民 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389;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58-01
一、x县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
本文认为失地农民是指近5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完全征占、完全丧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村居民。据统计,2016年x县城镇化率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缩小经济差距所进行的各类资源如森林、矿产等的开发以及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征地问题使部分少数民族农民失去其用以谋生的土地,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挤占了部分土地等使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增多,这些失地农民不得不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调研发现,该群体在被征地前后心态发生一定变化,对政府征地、赔偿、保障措施存在不满情绪,失去土地后存在严重等靠要想法,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客观上,政府就业安置能力有限,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窄,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不适合,重新就业压力大。
农民传统的就业渠道有:务农、务工、创业(主要指小商贩、临时工等)。当前实现就业的大体上分为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两大类。前者如保安、保洁和绿化等工作,这类工作辛苦、工资较低,基本很难满足失地农民的生活需求。后者如个体经营或在私营民营打工。但是目前x县内的保安、保洁等岗位是有限的,政府安置就业所占的比例很小,约89%都要自谋生路。
二、x县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存在依赖思想
调查发现,764%的人认为“征地是造成自己生活变差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征地前生活状况就一直较差,还是因为自己不合理的生活计划导致(如土地补偿款投资失败、坐吃山空、赌博输光等),把生活变差全归因于失去土地。这些群体中,有885%的人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
2.存在社会交往障碍
有的因为土地纠纷等造成心理隔阂;有的因为土地被征用,突然得到大笔财富,坐吃山空;有的进入城市生活,但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乡下人,难以融入城市人群。且部分城镇居民认为失地农民素质低、文化不高,不愿意与之交往。
3.存在对政府不满情绪
少部分人认为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存在以权谋私,征地收益最多的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损害了自己的利益,343%的人认为“政府不公平”,476%认为“政府比较公平”。
(二)客观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低
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偏远山区,失地农民在被征地之前,大多长期务农,多数农民是文盲或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缺少手艺和技能,涌入城市以后较少接受所从事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难以符合企业岗位要求。尤其对老年少数民族失地农民而言,他们学习能力较弱,在再就业上可能还存在语言沟通与交流问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较为困难,因此,要实现就业也就更为困难。
2.征地配套政策不完善
失地后既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也难以跟县城下岗职工、失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也很少能享受城市下岗工人的相关就业优惠、就业援助等。县政府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资金支持、项目扶持、技能培训较为缺乏,失地农民就业能够得到此方面的政策保障、技能培训也相对较少。
3.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本身缺乏竞争力
失地农民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观念落后的问题,加之城市就业压力大、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在城市的再就业。从另一角度看,随着整体就业形势的良好发展,失地农民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增加了失地农民就业的难度。
三、x县少数民族失地农民促进再就业的保障、对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对离县城较近的农民,优先吸纳他们到县城再就业以获得长期保障;对于偏远地方的农民应精准实施帮扶项目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优惠组合政策,保障其长期利益,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增强失地?r民的自我竞争力
首先是要提供平等的再就业技能培训机会,甚至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其次要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围绕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最后是宣传理财知识。解决征地补偿资金利用问题,科学、合理地使用补偿款。
(三)政府落实就业兜底服务工作
首先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护制度,让城乡劳动者平等拥有就业、劳动权利。其次普及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与救助制度,有针对性地下乡宣传相关政策。最后设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基金,可利用基金会的力量,让社会资源参与到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项目工作中。
责任编辑:杨国栋
第二篇: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证研究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证研究
植志刚 胡伟峰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区外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刻不容缓,处理不好会让城镇化的初衷落空,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对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需要我们采取客观、公正、求实的态度来全面认识、正确分析、科学设计,以达到趋利避害、促进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房屋拆迁权益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拆迁问题汇集了国家政策、土地制度、农民基本保障等诸多问题,也涉及到了政府、开发商、农民等多方利益,如何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制度,是当前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农民房屋拆迁补偿状况——对成都周边地区的调查分析
调查概括。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三部分:一是村民(被拆迁户);二是村干部;三是政府相关部门。调查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80份,回收率为80%,有效问卷共60份,其中被拆迁户50份,政府部门5份,村干部5份。调查对象的样本总量共100人。所涉及的被调查者中,平均年龄为39岁。调查区域集中在成都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及远离城市的农村,包括B县、C镇、D镇、E镇等地。其中,B县、C镇、D镇属于近郊地域,E镇则远离城市,其下属的F村则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成都市郊区的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也被大量拆迁,由此导致大量失地农民产生。而作为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也出现了许多拆迁行为,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失去土地。在这两种不同的拆迁行为中,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拆迁补偿偏低。从调查的情况看,成都市郊区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较低。被调查的拆迁户中,大多数被拆迁户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这样会增加其生存成本,拆迁补偿不能满足其持续的需要。
二、农民缺乏必要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房屋拆迁作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的重大事项,农民应该享有充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农民应该具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主决定权。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健全以及部分政府的漠视,使得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及自主决定其私有合法财产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详见下表: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取得的成就。F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依据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采取先试先行的做法,通过土地整理,在农用地不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集体建设用地,将自己的建设用地在郊区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得一定的资金,将获得的资金与村民自筹资金配套,建立起新型社区,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在受访的F村村民中,57.1%的村民认为土地整理中补偿款的发放比较透明,只有19.9%的村民认为存在不透明的情况,这两个数据证明F村的土地整理情况远远好于其他被调查的地方,而且村民的满意率、幸福率也高于其他乡镇。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周边农村集体土地的被大量征用,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纠纷也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制,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就不难解释了。除了因制度供给不足
而导致大量拆迁矛盾的发生外,当然还存在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制度供给不足。由于我国现行的拆迁条例并不适用于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拆迁,使得集体土地的征收、房屋的拆迁决策程序、补偿标准、纠纷救济处在真空状态,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就给某些地方政府寻租行为的发生,以及开发商对被拆迁户的盘剥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第二,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失衡。依法行政的观念并未深入到部分官员的思想,某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践踏公民合法的私权利的行为时有发生。第三,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任何法律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司法部门公正、独立司法的基础之上,只有全社会都能够真正尊重法律,政府部门能够依法行政,司法部门能够公正司法,再加上科学、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才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拆迁中矛盾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房屋拆迁引发的主要问题
失地农民的出现。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本质是对集体土地进行征用或征收,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就目前的广大农村来说,土地仍然占中国农民收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其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且稳定的来源。即使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可是对于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天然的保障功能。再则,失地农民尤其是年老的失地农民已经长期适应农业生产,没有或几乎没有再就业技能,使得其失地后的生活十分困难。
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土地被征用后,集体经济失去了“生长的土壤”。究其原因是农村土地被征用后,本来国家按照规定是需要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费,一般来说,村社应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但据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村社是直接分给了村民,村集体经济失去了资金来源,从而削弱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再加上农民没有了土地,也失去了通过土地发包获得租金的收入,更是进一步阻碍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进程。
失地农民生存保障机制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被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特殊人群进入理论和实务界的视野。由于在征用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对失地农民大多是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办法,再加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广大的农村并没有被覆盖,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及时出台,往往造成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就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基础。造成的后果是没有任何技术的农民会在用光补偿款后很快陷入贫困,甚至比失地前更难保障生活。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建立在土地之上的集体保障功能的缺失。
失地农民表达意愿的方式激进化。据资料显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多起是因土地而发生的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有:一是因为大多数失地农民无力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造成失地后的生活无法保障,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引发农民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二是全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对土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国家对土地总量、用途又有严格的规定,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利益私自违规操作,不依法行政,在征用农民土地时补偿及安置工作不到位,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最终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拆迁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首先,通过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和采取多种补偿方式的措施解决当前维持在低价位的一次性补偿带来的弊端。对于非因公共利益的拆迁,要按照市场标准,由开发商与农民在公平、平等、自由的原则下达成补偿的合意,政府不应介入。补偿方式尽量采取既补偿现金,又采取异地安置的方式,保障农民能够有房住、有
钱花。还可以尝试通过为被拆迁户提供经营物业的方式,保障失地农民能够自食其力。
其次,通过建立、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及医疗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养老及就医的问题。对于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有能力的乡镇可以采取为一定年龄之上的失地农民全额支付,对于财力有限的乡镇,可采取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支付一点,村集体补一点,个人出一点办法解决。至于医疗方面,可以在“新农合”的基础建立多层医疗措施。
第三,建立引导、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机制。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帮助年轻农民更快地获得工作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帮助村民联系劳务输出,或者建立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通过“招拍挂”的方式,由提供建设用地的村集体反哺失地农民。提供建设用地的村集体通过“招拍挂”交易了自己的建设用地指标,获得了一定的资金,可以通过建设廉租房或安置房并以低价提供给失地农民,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场所。还可以通过村农业股份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为失地农民提供工作机会。(作者单位分别为:四川省省级机关房屋统建服务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文系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民财产权利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0AJL002)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29期)
第三篇:新疆少数民族就业得到充分保障
新疆少数民族就业得到充分保障
——访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局和新疆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
在新疆,解决就业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就业不仅是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也是确保新疆稳定的基础,是新疆人实现“中国梦”的根脉所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新举措,将就业摆在民生工作之首,以更大力度、更高效率、更优服务破解就业难题,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实现了就业,一张张笑脸绽放在天山南北。今日本报推出整版专题报道,展示我区就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就业取得的成就。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区将就业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少数民族就业更是得到了充分保障,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三年新增就业76.2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40万人(次)。这些成绩带给我区少数民族劳动者怎样的生活变化?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分别采访了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局和新疆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
良好的教育有助于高质量就业
“教育在就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不管哪个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原因。”7月7日,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吐尔文江·吐尔逊对记者说。“受到更好的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帮助劳动者在整个就业岗位的分配中占到先机,”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社会是一个金字塔,通过教育将每一个人进行分层,帮助每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说:“虽然人格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但职业是有社会分层的,而每一个职业是和教育水平及个人整体能力有关,人通过不同的方式,筛选后放到合适的岗位中去。”
吐尔文江·吐尔逊表示,内高班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解决了多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是在独立体系内运行的,无法与其他语言交流,因此在教学上很难提高,而那些民考民的学生,只是在一个圈子里学习,只能考疆内有限的几所大学,即使自身的能力再强,由于受语言的限制也是走不出去的。
内高班的开办无疑受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欢迎,持续热度足以说明这个决策的英明,吐尔文江·吐尔逊说:“内地的教学质量远比新疆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内高班毕业后,升学率很高,他们不再只局限于新疆的几所高校,而是借助语言的翅膀,可以考国内最好的学校,国内所有高校大门已为他们打开。与之相应的,这些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应该说,内高班政策在整体上推动了少数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造就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帮助他们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普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内地培养计划无疑也是一项令人拍手称赞的工程。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朱坚说:“这项工程是自治区抓住新一轮对口援疆的机遇,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思想转变,促进区内外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一项重大创举,该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毕业生就业技能,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骨干人才,对充实和加强基层,保障新疆建设和发展事业后继有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业要有市场意识
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缺乏市场意识,盲目扩招的结果,“如果高校是一个工厂,提供的产品已经供大于求了,难免会有积压,”吐尔文江·吐尔逊说,“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工厂生产的产品要有销路,首先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多少这样的产品,对应到高校,就是在招收学生时,就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在培养中不断提高质量,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但要与市场相适应,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想到5年后、10年后乃至20年后,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对专业作出动态调整,使学生能够在学成以后学以致用。”吐尔文江·吐尔逊说。
吐尔文江·吐尔逊表示,3年来,自治区解决了数目庞大的人员就业问题,但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扩张。这就使得新疆未来的就业主要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通过市场化实现就业。同时,大学生在就业时也要有市场化意识,不分体制,不分地区,到哪里都能够就业,“如今,在内地的高校里,就业市场化意识已经成为主流,但在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意识里还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这与新疆高校就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或者说没有经常接受市场化洗礼有很大关系。”吐尔文江·吐尔逊说。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就业,我区制定《自治区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对少数民族就业给予法律保障。
朱坚说:“在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中,我区通过加分、单独划定分数线或设置定向招录岗位比例等方式,对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报考者给予照顾。在公务员招考时,一直以维吾尔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两种语言命制笔试试卷,对使用非本民族语言答题的,笔试总成绩加10分;在招考职位设置时,自治区还要求用人单位设置一定比例的职位专项招录少数民族考生。”
“当然,转变就业观念的教育一直没有停止,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根据市场需求理性就业,这样的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才更加匹配,更加符合市场规律。”朱坚说。
转移就业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据介绍,我区农业富余劳动力约200万人,其中92%以上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南疆三地州、阿克苏地区和伊犁州。与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相比,我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大,且语言交流困难,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与内地省市差别较大,转移就业难度大。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近3年来,自治区以城镇、二三产业为主要方向,以有组织开展向对口援疆省市转移就业为补充,稳步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朱坚说,“尤其在组织农业富余劳动力到内地援疆省市转移就业时,我区劳务输出的地区都做了大量工作,保障劳务输出人员的各项权益。为了方便务工人员生产生活,劳务输出地还在务工企业开设清真食堂。每逢节假日,企业都会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些措施受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
吐尔文江·吐尔逊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我区的农民要想富起来,就必须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二三产业中去。现在我区农民收入还很低,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如果到内地务工,一年最少收入也有1万多元,这个增收效益显而易见。”
“目前我区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正为我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机会,”吐尔文江·吐尔逊说,“其中关键要做好培训、引导和组织,毕竟农民进入城市有很多障碍,一个是技能障碍,一个是语言障碍,当然还有观念障碍。自治区在清除这些障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帮助转移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农民向工人转变。”
以就业推动工业化进程
“一个人就业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就业的过程其实就是工业化进程。”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还是“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后实现就业,抑或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都接触的是工业文明,都会使传统农业文明在就业过程中发生很多改变。
“工业化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制度,工业化本身就有大量的现代观念,”吐尔文江·吐尔逊说,“大量的少数民族从农村进入二三产业就业,就会使他们的许多观念发生改变,比如时间观念、纪律观念、效率观念等,这些现代观念将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现在,自治区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而现代观念,现代制度等正是现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疆少数民族乡土观念比较重,受饮食习惯、风俗习惯等影响,他们不愿意走出去,这从一定程度上讲反而是我们新疆的一个优势,”吐尔文江·吐尔逊说,“现在全国劳动力资源的地域界限已经打破,劳动力已经成为全国争夺的资源,而新疆的劳动力愿意留在新疆,其他地区不容易把他们挖走,新疆在大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吐尔文江·吐尔逊说:“内地来的劳动力,如果他们的家乡发展得好,或者其他地方提供更好的条件,他们可能就不来了。因此,新疆要更加重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也许5到10年后,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质量会有一个大的飞跃,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无疑也具有积极作用。”(记者张云梅实习生张艳飞)
第四,少数民族劳动就业权利的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年来,新疆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促进就业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2008年,新疆就业人数达847.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近年来,劳务输出成为新疆扩大就业的新途径。为了解决南疆等偏远农牧区农民非农业收入比重低、脱贫致富难的问题,从2006年起,劳务输出从南疆伽师县逐步向全疆推广。通过自愿报名和职业技能培训选拔,新疆农牧民工可以从有需求的内地企业中选择自己的务工单位,由政府出资选派带队工作人员和新疆清真厨师陪同前往。
我区今年计划减贫36万人
2014年01月28日 17:46:44 来源: 新疆经济报
2014年,我区计划减少扶贫对象36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加800元以上。这是记者3日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的。
今年,我区确定扶贫工作为“产业推进年”,将突出产业扶贫的支撑作用,培育特色产品和优势主导产业,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自治区计划在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上,坚持“三个70%”的原则,即投入到南疆三地州的扶贫资金要占到全区扶贫资金总规模的70%,重点县的扶贫资金要占到70%,产业扶贫资金要占到70%的原则。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自治区用于南疆三地州的扶贫资金将具体到贫困户个人,预计全年贫困户户均扶贫资金将达到2000元、人均在500元以上。
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赵国明说,今年,自治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是启动“摘帽退村减贫”机制,把一些条件已经成熟的村、超过扶贫标准线的农牧民从贫困村和扶贫对象中退出来,在“十二五”末争取片区外有一些县(市)“摘帽”,全区有1000个贫困村退出。到2020年,全区努力实现重点县“摘帽”50%、贫困村退出50%、扶贫对象减少50%的目标。
赵国明说,对于重点区域,自治区将加速推动片区,深化完善边境,梯度攻坚山区,在南疆三地州片区建设上,将加快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边境扶贫上,将瞄准边境一线,在改善边民住房和生活条件的同时,着力培育和发展扶贫产业,形成稳定的增收来源;在山区扶贫上,将重点对第一批的5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
2013年,自治区累计投入26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较2012年增加4.2亿元,增长19%,全区扶贫对象减少9.11万户37.4万人,有623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扶贫开发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43元,达到5736元,增长17.2%,其中,南疆三地州人均纯收入增加846元,增长18.5%。
2.3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形势严峻,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乡土思想浓厚,语言障碍等因素,民族群众不愿意去外省就业和打工,大部分民族群众都只依靠传统农牧业耕作获得收入,而本地区民族企业比较少,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能完全消化剩余劳动力增加的数量,决定了少数民族人口就业面的狭窄,就业压力突显: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部分愿意回本地州工作的,也由于有些地州或县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面狭小,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和群众的就业。到07年末,据新疆年鉴资料,全疆还有15个民族乡的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为0;阿克陶县塔吉克族乡的人均收入仅为810元。少数民族聚集的落后地区经济还需进一步重视。就业条件的恶化和区域经济差距过大,不仅影响着人口的全面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新疆确定以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天山网讯(记者王涛摄影报道)20123月21日,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市)座谈会暨现场观摩会在伊宁县举行。会议要求,要加强领导,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加强就业服务,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这项重要民生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今年全区农民人均劳务
增收要达到300元。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若干意见》(新党发〔2012〕1号)指出,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突破的难点和重点,要把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力开辟农民劳务增收和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着力形成农民多元化增收格局。意见明确提出,今年及今后几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农民增收额和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比重每年都要有新的增长,今年全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要达到300元。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田文说,当前,新疆农民收入包括四块:一是工资性收入,也就是劳务收入;二是家庭经营收入;三是转移性收入;四是财产性收入。这四块收入当中,增幅最快、潜力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努力拓展转移就业和劳务创收渠道,主攻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基本建设工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就业容量大的领域开展创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持续快速大幅增加其工资性收入,有力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格局的形成。
从2010年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2%以上的伊宁县制定了5年培训25000人,每年培训5000人的培训规划。该县创造性地将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双语培训和军事训练结合到一起,在95天的大培训中,学员们统一穿迷彩服,统一作息时间,每天喊口令、走队列,唱国歌、红歌,通过半军事化管理强化农村青年的组织纪律性,以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工业生产需要的产业工人。
为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政府不仅出资聘请培训机构免费培训农民,还给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每人每天10元的伙食和交通补贴,拿到培训合格证后,每个学员还可拿到每天5元的奖励。这一措施调动了农民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的热情,也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与伊宁县做法不同,墨玉县重视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目前全县约有200名经纪人,每年通过经济人带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80%。而呼图壁县却是在努力打造劳务品牌,以品牌效应促进转移就业,目前已有“呼图壁县运输服务队”劳务品牌和“园户村餐饮”劳务品牌。“金记胖老汉椒麻鸡”、“蒋胖子拌面”等“园户村餐饮”劳务品牌已遍布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地。
巴里坤县重点打造“巴里坤搬运工”、“巴里坤汽运工”、“蓝头巾家政服务”三大劳务品牌,该县大河镇农民已经购买了5000辆陕汽德龙载重卡车,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运输车队,将煤炭、铁精粉、哈密瓜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汽车货运、劳务行业成了巴里坤人增收的主要渠道,从事汽车驾驶、配件销售、修理和电焊工作的从业人员达10000多人,月工资收入5000元。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重点打造创业基地,引导外出打工致富的劳务人员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伽师县则成就了一段“劳务招商促就业”的佳话。2007年,伽师县与浙江宁波雅戈尔(600177,股吧)日中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达成了长期劳务合作协议,截至2010年4月,该县累计为雅戈尔公司有组织输送员工5800人。该县考虑到外出务工人员安全稳定、转移成本以及长期就业等问题,于2010年向浙江宁波雅戈尔公司提出了建议,希望厂方能在伽师本地建厂落户,让工人就地就业。经过双方共同努力,雅戈尔公司同意在伽师县投资建厂。目前,雅戈尔公司还在不断扩建生产规模,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实现1500人长期稳定就业。
据自治区人社厅统计,新疆自2005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以来,平均每年实现160万人(次)转移就业,去年全区实现转移就业258.3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43.5%,给农民带来增收96.6亿元,是近年来新疆转移人数最多、劳务创收额度最高的一年。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双语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这些年,新疆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和北疆的伊犁州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以少数民族居多。由于职业技能培训比例低、就业观念陈旧和存在语言沟通困难等问题,转移就业工作难度较大、任务艰巨。当前,新疆正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
发展趋势看,随着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在未来产业工人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必将成为主要力量,积极引导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进入企业,实现稳定就业,既能解决新疆“民工荒”问题,又能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措施。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哈德尔别克·哈木扎在会上讲话说,要对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地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要从过去简单技能培训向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过渡,大幅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要对各类培训机构严格管理、严格把关,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考核鉴定,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发证,不予拨付培训补贴。汉语培训难度大,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搞下去,既要在学校、幼儿园搞好双语教育,也要在农村普遍开展就业常用汉语培训。
今年全区计划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万人(次)
今年新疆计划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万人(次),其中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00万人(次),稳定转移就业30万人(次);23个示范县(市)人均工资性收入要达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要实现这一目标,田文认为必须要坚持把转移就业与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对口援疆工作结合起来、与创业促就业结合起来、与发展家庭服务业结合起来、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结合起来。
当前,随着新疆产业园区的建设,各类项目不断开工,用工需求旺盛,一些地区和企业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各地要抓住时机,把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一条主渠道。”田文说,要在有条件的县(市)、乡(镇)建立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条街或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园区,自治区21个创建创业型县(市)和60个创业园区,要率先在乡(镇)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推动农牧民创业和向工人、市民转变。
三、当前制约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思想保守,观念滞后。新疆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居多,尤其是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四地州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5%以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外出务工挣钱丢面子”,宁愿呆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受穷,也不愿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挣钱。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更是被“妇女不出远门”、“女人的智慧抵不上男人的智慧”等陈规陋习所制约,加上农村乡村道路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恶劣闭塞,历史上形成了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不出门的旧习,宁愿在家闲着受穷,也不愿出来劳动致富。这是多年来制约新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之所在。加之,目前仍有极少数基层干部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开展劳务创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认识上尚未完全到位,工作目标还不太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2、知识偏低,技能缺乏。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能、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工资待遇较高,相反,对劳动者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种工资待遇则较低。从全疆各地州已转移的劳动力的素质来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极少,仅占10%左右,小学文化水平偏多,占85%以上,文盲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而只能从事一般性、简单性、对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种。据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反映,新疆区农民工多数未经岗位技能培训,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缺少安全知识教育,劳动熟练程度达不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条件,在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中使用的疆内农民工,大多数缺乏基本生产技能,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这种结果一是导致就业范围狭窄,二是影响收入水平。此外,在培训方向上,一些有大量用工需求的岗位,如农村家电维修、烹饪、服装裁剪、房屋装修、工程机械操作等技能型用工培训滞后。
3、城乡分割,体制滞后。事实证明,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已经阻碍了新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土地流转目前处于自发阶段,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当前土地流转机制不活,部分农民已不再把土地当作命根子,而是成了负担,使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一心挂两头,既想外出务工多挣点钱,又不能荒废了自己承包的土地。根据农业生产的自然特征,这种状况决定了新疆区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农闲离乡,农忙回乡,即随季节出行,亦工亦农,属于两栖性质,形成了“季节型”和“候鸟型”的务工群体。二是户籍管理没有本质的改变,农村人口基本无法向城镇迁移。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的手续繁多,进城务工农民还或多或少存在同工不同酬、子女在城市入托难、上学难等问题,使其难以和城镇人享有完全平等的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此外,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二、三产业不发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4、机构不落实,经费不到位。目前自治区及各地虽然都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机构,但大多是有机构无人员、有人员无经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长此以往,很难做到常抓不懈。由于自治区面向农村开展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劳务转移培训工作。特别是培训的起始阶段,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应予以免费,才能调动起农牧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但各行业培训机构大都是自收自支单位,不安排培训经费,各机构就难以开展这项培训工作。
5、市场不完善,中介欠规范。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还不够完善;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还不是很规范,这是制约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开展劳务创收的又一主要因素。目前,新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部分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还不是很多。据初步统计,近两年,全区自发性转移的劳动力占50%以上,通过亲友介绍的占20%,而有组织转移的只有30%。个别地州由政府组织转移的仅占8%;农民自发组织转移的占到92%。这表明,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还是处于半无序状态,这种半无序状态带来的主要弊端是难以进行宏观调控。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宏观调控作用有限,既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也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大多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比较滞后,供求信息缺乏系统性、广泛性、权威性,且覆盖面和时效性也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水平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有些地方还处于一种自发性的无序流动。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的现象大有存在。
第四篇:少数民族就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
题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徐华峰 10061170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完成日期2011年 07 月 20 日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
1、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
2、湖北为多民族省区之一,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缺乌兹别克族、德昂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湖北省总人口的4.4%。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武汉市、荆州市、荆门市和十堰市等地。在100人以下的民族有28个:水族、东乡族、佤族、高山族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就业率,大学生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概况
据统计,2010年我国将有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9年增加52万,且以后逐年递增。
1.大学生看待就业
总之一句话:就业期望值过高。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数追求高薪和高层次岗位。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49.8%的学生要求月薪至少在1500元以上才满意,有45.9%的要求月薪至少不低于1000元;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仍有43.55%的学生要求月薪不低于1000元。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有50.2%要求工作环境好,26.1%的要求待遇高,而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50.4%的要求工作环境好,有37.37%的要求待遇高。
2.企业看待就业
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但实际工作能力却大打折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瓶颈。
二、原因分析
1.个人问题
(1)观念陈旧。随着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发展,“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现阶段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基本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不愿去艰苦地区就业,也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对民营企业的体制、性质认识不足,对现行政策不掌握,惧怕挑战,对就业还处于等待、观望等原因导致少数民族毕业生视野不开阔,有业不就得现象还较为普遍。
(2)能力不齐(语言和实践能力)。欠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水平往往标志着思维的水平。因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质量及条件、语言环境有限,学习时间短等各种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基础薄弱,加之升入到大学本科阶段所有课程用汉语授课,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骤然提高,这与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能力不符,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当然,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预科学习期间在主观上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造成了在后继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产生了专业课基础不扎实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而导致目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语言关没有过,就算少数民族企业家,也不愿意用不会汉语、不懂外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他们要和内地和国外做生意,语言不通怎么能胜任工作的要求呢?
(3)不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各行各业要求大学生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只局限于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少考虑自己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方面,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缺乏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缺乏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不强。
(4)没有合理的规划。众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大学生涯规划,更没有根据所学专业结合自身理想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考过后出现的目标空白不能及时填补,对于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究竟学什么,将来怎么发展缺乏必要的思考.如同一艘没有方向与目标的巨轮漂泊在大海中。
2.企业问题
企业以自己利益为重。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但实际工作能力却大打折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瓶颈。
其次,由于金融危机等问题,企业校招明显萎缩,部分企业甚至取消计划。企业大裁员,就业增加更多压力
3.社会问题
(1)扩招速度过快。高校连年扩招,使在校生和毕业生大幅的、成倍的增长。2003年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是9702人,2005年就达到19580人,递增102%。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诚然,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需相应的发展。但在迅速发展它的同时,应考虑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如果盲目追求高速度,会对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就业政策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但是当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与入学时的倾斜政策还不配套。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高考民汉分数线一直存在150-200分的差距没有改变。调查中,有36.14%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民汉学生两个标准进入高校,高校也只能以两个标准考核和要求,以两个标准毕业。毕业之后进入同一个人才市场,而市场无情,没有两个标准,它只用一个标准衡量、评价、录用。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
(2)高校问题。大规模的扩招与有限的投入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具体实现。招生规模的扩大,没有带来相应的财政投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满足不了高校扩招后进行日常教学运转需要的相应费用。教学软环境无财力支持,如学科专业资料少,教师对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经费奇缺,学生实验室与学习基地的建立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要求等等。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高校办学局限于讲台与黑板之间,又由于扩招后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地应付上课,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高校脱离社会、关门办学。这种办学方法无法造就出适应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人才。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
三、政策措施
1.高校政策
(1)高校应对教育目标注入新的内容。过去常用的教育口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应当说,它们都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教育的目标具体的说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上获得一个恰当的生存位置,从而实现其人生的幸福。因此,学校应传授给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创造财富的知识和技能和追求幸福(生存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因需施教,学生才能学有所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高校应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高等院校应结合学校的校情,在对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规格,并以此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大学校的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
(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要重视。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二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
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多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三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四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大力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2.专家支招
大学生应努力克服以下几点问题:
(1)降低心理预期:期望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心理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理想的职业,追求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是一种正常的要求。另外,现在上大学不再是单纯受教育,而是要投入相当数额的资本。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57.12%的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费、生活费紧缺。因此完成学业并在短期得到回报的迫切心情不难理解。但是现实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往往是不如人意。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导致过低地评价自己,对前途丧失信心。
(2)避免从众心理与保守心理: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求职标准,更没有总体职业规划。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相应机构对其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指导。随着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参照社会的取向,跟着感觉走。表现再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视野狭窄,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3)克服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在择业时,面对选择又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择业的失败体验又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再经过招聘的残酷竞争和时间的无情推进,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不安、烦躁、着急、焦虑,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个人补救
(1)改变观念陈旧。并不是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
(2)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因各种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基础薄弱,升入到大学本科阶段所有课程用汉语授课,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骤然提高,这与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能力不符,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的产生。当然,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预科学习期间在主观上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造成了在后继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产生了专业课基础不扎实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3)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各行各业
要求大学生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制定合理的规划。要根据所学专业结合自身理想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心里要明白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究竟学什么,将来怎么发展缺乏必要的思考.不然就如同一艘没有方向与目标的巨轮漂泊在大海中。
四、结束语:就业问题(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长久问题,解决办法不是立竿见影的。当然这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包括企业用人单位。个人认为完善自身是最为重要的。
五、参考文献:
1、周济.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2、马强,张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3,(2)
第五篇:失地农民就业之我见
失地农民就业之我见
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项目建设中通过政府征用了大量的土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导致了我镇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合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亟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我镇农村劳动力失地和失业情况
我镇总人口共有7.8万人,其中5.2万是农民。由于近年来,为支持全镇经济建设,征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用于新上项目建设。目前,除去7、8个山区村,其他近二十个村、社区要么已经被占了,要么已经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区。据调查在失地农民中,多数村的失地劳动力再就业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已从事二、三产业,主要是建筑业、服务业。但是,也有个别村的失地劳动力失业情况比较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处于失业状态。
二、失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观念陈旧。目前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安于现状,不是用获得土地赔偿金作为原始资金进行一些力所能及地经营活动,而是坐吃有限的土地赔偿金,整天无所事事。一旦土地赔偿金被用完,这些人的生计将成问题。
(三)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的门路。由于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失去土地后,不知道干什么好,十分仿惶。1
想外出打工应该干什么;想在家门口创业,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不知到哪去学。
(四)就业服务网络需进一步加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此项工作的进程。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失地和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引导失地农民破除陈旧观念。从加大宣传力度入手,帮助失地农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宣传就业政策,以晚会、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活动为主要形式,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典型引路。选择一批失地不失志,自力更生创大业的先进典型农民,采取新闻报道、巡回做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表彰,树立失地农民就业榜样。帮助我镇失地农民破除要我就业的陈旧观念,树立起我要就业的观念,学习榜样,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就业门路。
(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
(三)加快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结合本镇实际,鼓励他们参加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及时收集、整理、发放各种就业信息,建立起镇、村两级劳动力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六)支持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好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加大投入,上新项目,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当地的失地农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