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教案(祥案)
第一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进入新的单元新的一课。首先,老师有几张图片想给同学们看一看,图片上的这座桥就是我们今天故事发生的地点——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我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是通往康藏地区的咽喉。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有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必会延误数日,遭敌人围歼。只能通过泸定桥过河。而现在泸定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控制之下,红军在这里和国民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飞夺泸定桥》。”
“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你觉得课题中的“飞”和“夺”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用了“夺”而不是“占”或“取”。”
“同学们,昨天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再和老师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些生字,加深印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们读通顺。把自己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内容勾画出来。”
“现在我请同学起来,分自然段大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我现在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思考,哪些段落写了红军飞速赶到泸定桥,哪些段落又写了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老师现在来读一下1、2自然段,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同学们,几天我们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下这一课的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读3、4自然段,读完以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想想红军在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待会儿我请同学来回答。”
“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仔细,红军遇到的困难都找出来了。刚刚说到红军在路上遇到了敌人的增援部队,与他们赛跑。现在我们再读一下第4自然段,看看红军是怎么跑在敌人前面去的。”
“增援的部队遇到困难,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可是在同样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红军战士依然摸黑前进,抢在了国民党增援部队前头到达了泸定桥。你们觉得比起国民党反动派,我们的红军战士怎么样啊?他们克服一切困难,顽强斗争,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想一想红军战士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逃避。”
“现在,请你们默读第5自然段。分别找出写桥险,水急和写泸定城情况的句子。我会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找的情况。”
“很好,你们都找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依靠天险,满心以为红军是没法攻过去的,猖狂的向红军喊到:“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里也出现了一个“飞”字,你们觉得它和题目里面的“飞”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这里的“飞”是敌人认为红军战士没办法从桥上过去,除非红军会飞,不然就是过不来的。这是他们对红军的轻视。”
“可是红军并没有惧怕,他们马上发起了总攻,要夺下泸定桥。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6、7自然段,看看红军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
“同学们,红军有没有惧怕困难啊?他们勇不勇敢啊?我想看看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第6自然段写了哪些勇敢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
“二连的22位勇士冲在最前面,还有跟在他们后面的三连战士,不仅带着武器战斗,还拿着木板,肩负铺桥的任务。”
“冲锋的突击队到攀着铁链好不容易到了对面,可是又有困难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请同学们默读第7自然段,告诉我红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做的?”
“红军奋不顾身的穿过的大火,英勇的和敌人展开了搏斗。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红军击败了敌人,夺下了泸定桥。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一下红军获得胜利之后的振奋心情。”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长征路上的一个故事,学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的大无畏精神。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长征的诗歌,回想一下红军的精神,想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像他们学习。”
第二篇:北师大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范文模版)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写6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累计本课生词。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抓住重点段落,感悟课文中“飞”和“夺”的含义,感受红军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学生能理解红军夺桥的困难,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展示泸定桥图片,简单介绍泸定桥及时间发生的时间背景。2.板书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飞夺”的意思。二.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齐读生字及词语,各两遍。
2.学生自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查错。4.听课文录音,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飞”,哪几个自然段写“夺”。三.
学习1、2自然段,介绍飞夺泸定桥的背景。
1.学生听老师读第1、2自然段,说说理解了什么内容。
时间:1935年5月
地理形势:“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我形势:“国民党两个团+两个旅增援”
作业:抄写课文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齐读本课词语。二. 学习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3、4自然段,与同桌交流,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时间紧,路途远,路难行,天气恶劣,敌人增援
2.学生再读第4自然段,说说红军是怎样与敌人赛跑的?对比体会红军的不怕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三. 学习5~7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分别找出写桥险、水急以及泸定城的句子。
2.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敌人的狂。(比较“飞”字的不同)
3.学生齐读6、7自然段,了解红军是怎样多下泸定桥的,期间遇到了什么困难。
4.指名学生回答第6段重点写了谁,做了什么。
二连22名战士冲锋,三连木板铺桥。
5.学生默读第7自然段,答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红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怎么克服的?(奋不顾身,穿过大火,激烈搏斗)
四. 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红军胜利的振奋心情。
五. 教师总结。欣赏《长征》,体会红军精神。
作业:完成练习册。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飞夺泸定桥教案 北师大版
飞夺泸定桥
一.教学目标
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3、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重点字词。大渡河的图片.资料及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区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名党反动派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学习当年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
释题 什么叫飞?什么叫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归纳整理:
1.为什么夺,为什么飞夺。2.怎样飞,怎样夺? 3飞夺结果如何?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尽情的读课文,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来解决。
(2)读了课文你从课文里面知道了什么?
2、再读课文出示小黑板填空
文章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的事。(小组合作交流)
三、研读泸定桥的情况
找找课文哪些段落是写泸定桥的?
第一、第五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写了大渡河的险? 第五自然段写了桥的哪些地方? 桥上,桥下,对岸 通过学习研究出桥的险。
有感情的读
一、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桥的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红军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飞”,为什么要“夺”?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一、红军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研究怎样“飞”?
(一)学习“抢时间”部分(2至4自然段)板书:抢时间。1.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1)敌人的阻击 击溃(2)饥饿疲劳 不顾(3)天雨路滑点火把与敌人赛跑 2你佩不佩服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佩服什么? 红军为什么能神速的飞?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2至4自然段。读出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二、研究怎样“夺”
1.师引述泸定桥的结构,渲染气氛。
2.读课文5至7自然段学习夺桥的过程,理清夺桥的过程。看看他们是怎样攻天险,板书:攻天险。
发起总攻——二连突击,三连铺桥——穿过大火与敌人搏斗——夺下泸定桥。那些句子使你感动?有感情的朗读。
3.这一段主要写夺桥,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桥,为什么? 三.最后结果如何?
红四团的战士们英勇夺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奔赴抗日最前线。板书:夺胜利。“又”说明什么? 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浩浩荡荡”什么意思?
四、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红军战士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夺胜利 课后反思:
第四篇:《飞夺泸定桥》教案(北师大版修正实施案)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法,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同时学习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小黑板重点字词。大渡河的图片.资料及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区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名党反动派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学习当年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
释题:什么叫飞?什么叫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归纳整理:
1.为什么夺,为什么飞夺。2.怎样飞,怎样夺? 3.飞夺结果如何?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尽情地读课文,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来解决。
(2)读了课文你从课文里面知道了什么?
2.再读课文出示小黑板填空
文章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的事。(小组合作交流)
三、研读泸定桥的情况
找找课文哪些段落是写泸定桥的?(第一、第五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写了大渡河的险? 第五自然段写了桥的哪些地方?(桥上,桥下,对岸)通过学习研究出桥的险。
有感情地读
一、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桥的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红军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飞”,为什么要“夺”?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一、红军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研究怎样“飞”?
(一)学习“抢时间”部分(2至4自然段)板书:抢时间。1.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1)敌人的阻击 击溃(2)饥饿疲劳 不顾(3)天雨路滑点火把与敌人赛跑 2你佩不佩服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佩服什么? 红军为什么能神速的飞?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2至4自然段。读出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二、研究怎样“夺”
1.师引述泸定桥的结构,渲染气氛。
2.读课文5至7自然段学习夺桥的过程,理清夺桥的过程。看看他们是怎样攻天险,板书:攻天险。
发起总攻——二连突击,三连铺桥——穿过大火与敌人搏斗——夺下泸定桥。那些句子使你感动?有感情的朗读。
3.这一段主要写夺桥,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桥,为什么? 三.最后结果如何?
红四团的战士们英勇夺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奔赴抗日最前线。板书:夺胜利。
“又”说明什么? 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浩浩荡荡”什么意思?
四、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红军战士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 附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夺胜利 课后反思: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法,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同时学习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书写重点字词,大渡河的图片资料及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课件。
【课
型】新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区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名党反动派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学习当年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
释题:什么叫飞?什么叫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归纳整理:
1.为什么夺,为什么飞夺。2.怎样飞,怎样夺? 3.飞夺结果如何?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尽情地读课文,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来解决。
(2)读了课文你从课文里面知道了什么? 2.再读课文出示小黑板填空
文章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的事。(小组合作交流)
三、研读泸定桥的情况
找找课文哪些段落是写泸定桥的?(第一、第五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写了大渡河的险? 第五自然段写了桥的哪些地方?(桥上,桥下,对岸)通过学习研究出桥的险。
有感情地读
一、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桥的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红军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飞”,为什么要“夺”?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一、红军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研究怎样“飞”?
(一)学习“抢时间”部分(2至4自然段)板书:抢时间。1.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1)敌人的阻击 击溃(2)饥饿疲劳 不顾(3)天雨路滑点火把与敌人赛跑 2你佩不佩服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佩服什么?
红军为什么能神速的飞?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2至4自然段。读出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二、研究怎样“夺”
1.师引述泸定桥的结构,渲染气氛。
2.读课文5至7自然段学习夺桥的过程,理清夺桥的过程。看看他们是怎样攻天险,板书:攻天险。
发起总攻——二连突击,三连铺桥——穿过大火与敌人搏斗——夺下泸定桥。那些句子使你感动?有感情的朗读。
3.这一段主要写夺桥,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桥,为什么? 三.最后结果如何?
红四团的战士们英勇夺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奔赴抗日最前线。板书:夺胜利。
“又”说明什么? 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浩浩荡荡”什么意思?
四、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红军战士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附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夺胜利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红军战士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
五、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夺胜利
第五篇: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北师大版
《飞夺泸定桥》教学反思
《飞夺泸定桥》写了在北上抗日的过程中,红军为了夺取泸定桥,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执教了《飞夺泸定桥》一文。按照通常的教法,是先让学生把书读一遍,来个整体感知,接着是疏通词句,理清线索,弄懂大意,再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逐段学习,理解感悟,交流分享,最后总结全文,“挖”出中心,畅谈感受等。
这次,我没有按照“牌理”出牌,而是由课题入手,发散开来,由题入文,质疑读悟,再由文到题,归纳总结,这样文题对应,环环紧扣,逐层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板书“泸定桥”几个字,引导学生先理解“泸定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去读第六自然段,并带领他们理清这一自然段的层次:先写了桥面险,再写了桥下的河水急,最后写了桥对岸的敌人狂。根据投影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桥的险要,体会出红军夺桥的任务有多么艰难!这样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且生动,在好奇心与兴趣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更好的铺垫。而直奔“天险”这一主题,则是在学生对环境有了一个直观而且深刻的感受后,再深入到人物的行为,起到了反衬作用,更突显人物,同时学生学起来更符合认知规律。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泸定桥的感受,为后面理解红军英勇夺桥的精神打下铺垫。
其次,我再板书“夺”字,让学生谈谈这个字的意思,再把它放在课文中来理解。通过讲述石达开的事例说明红军夺取泸定桥的必要性。通过过渡语强调夺下泸定桥的关键是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接下来,我再板书“飞”字,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弄懂它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课文中是指什么。让学生自渎课文以同桌互动的形式讲讲红军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并通过朗读来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红军的英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已经比较难以理解了,光靠读文章、口头的描述学生的体会不会深刻,而且势必使课堂陷入枯燥乏味的字词说教中。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在课前从网上下载了《飞夺泸定桥》这部电影,截取了夺桥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4分钟的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和音效充分展示了红军勇夺泸定桥的过程,十分感人。学生看的津津有味。看完视频后学生都被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深深感动,再组织学生阅读文本材料,找出描写红军英勇顽强的语句和词语进行重点理解和朗读,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很容易就找到了相关的语句与词语,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语言指导,学生的朗读和理解都十分到位,红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顽强的精神呼之欲出。
上完课后,我觉得留下了一些遗憾:在遣词造句和优美句子的分析上功夫没有到位,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其次面向全体学生还是做得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句子的分析和理解上,使他们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