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实习报告1(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9:2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gps实习报告1(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gps实习报告1(本站推荐)》。

第一篇:gps实习报告1(本站推荐)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GPS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目的

2.分组及责任

3.实习仪器

4.实习内容

5.实习成果

6.实习心得

7.附录(数据)

1.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GPS外业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操作;

2、了解并掌握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

3、掌握中海达(HDS2003)软件处理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基本流程;

4、熟悉GPS基线解算方法与技巧;

5、掌握GPS网平差方法;

6、熟悉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和一些数据格式处理投影变换等技巧

2.指导组及其职责

2.1 人员组成

实习指导组由负责指导实习的教师组成,本次实习指导组的人员安排及分工如下:

组长:肖燕

组员: 赵建新、朱立成、许勤、钟万红、邓灯余 2.2 职责

指导组各成员的职责如下:

(1)组长:负责人员的安排,仪器的使用,材料的准备和数据处理。(2)静态测量小组成员:测量中的各种记录和数据的整理和处理。(3)组长负责仪器设备的分发维护及后勤支持,主要工作包括:仪 现、请假、迟到和缺席情况的记录;参加对学生进行的考核。

2.3测前准备

通过一天时间将控制点位选好,以备静态测量时使用。其次,需要分配每

个小组的任务,并将测量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协调好。然后,通过GPS接受仪器对所选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每个点位保证观测两个时段。当外业测量结束后,运用南方GPS处理软件进行内业计算,得出每个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3.实习仪器

各组配备GPS 接收机一台套和其它配件(具体型号随实习内容而定)。主要包括主机、天线、脚架、电池、充电器、钢卷尺、背包和仪器箱等。

测量的接收机为南方S86。

3.1 Gps网的分布情况

3.2 gps布网情况和要求(1)等级:国家E级

(2)控制网覆盖范围:抚州市区(3)点数:不少于12个:(4)平均点间距:>400m(按E级设计);(5)控制点:见GPS控制点成果图

(6)成果:以队为单位,完成设计、选点、观测,每人分别制作一个点的点之记、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并提交各自的结果。4.实习内容

4.1 GPS静态测量 4.1.1 GPS静态测量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以GPS卫星至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根据已知的卫星瞬时坐标,利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对应的观测站的位置。GPS静态定位指接收机在定位过程中位置静止不动,包含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两种方式。静态定位又可分为测码伪距静 4

态定位和测相伪距静态定位。基于载波相位测量的静态相对定位,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方式。

4.1.2 GPS测量控制网

.GPS控制网(大网)

.GPS控制网(本部独立网)

.GPS控制网(北区独立网)

4.1.3静态GPS测量依据及要求 静态测量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2001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国家测绘局,1992(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95,国际测绘局,1995(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建设部,行业标准,1997 静态测量要求

要求一:GPS接收机必须对中整平。

要求二:每个控制点尽量保证之间的间距大于400米。要求三:每个控制点要求测两个时段,要求四:控制点所处位置必须空旷,保证能够接收四颗以上的卫星信号。要求五:全班所有的组都必须准时开机,准时关机,保证所测的时段是一样的。

要求六:开机之后,应该将里面所有的文件删除,留出足够多的空间以保证能够存储下所接 收的数据。

要求七:.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部能有微波炉、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要求八:各基准站约定时间尽量同时开机。开机按一下红色按钮就好,打开GPS主机

4.1.4静态GPS观测内容 1)南方S86-T操作步骤

1、在选好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注意观测站周围的环境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即净空条件好,远离反射源,避开电磁场干扰等。因此,安放时用户应尽量避免将接收机放在树荫、建筑物下,也不要在靠近接收机的地方使用对讲机,手提电话等无线电设备。

2、小心打开仪器箱,取出基座及对中器,将其安放在脚架上,在测点上对中、整平基座。

3、从仪器箱中取出接收机,将其安放在对中器上,并将其锁紧,再分别取出采集器及其托盘,将它们安装在脚架上。

4、按开机键。三秒之内按F1进入设置工作模式

5、进入设置工作模式后选择静态模式,然后修改截止角(5°),采样频率1s,采样模式为自动

6、按F1确定就可以采集了

7、注意仪器在采集的时候data键会闪烁,要是没有闪烁那就可能仪器的

存储已满,要进行删除里面以前的数据。

8、开始进行观测,要记住开始时间,量取仪器高和一些N,H,Z 大网梦湖公园量取仪器高

记录起始是的N,E,H

校本部独立网量仪器高

2)GPS数据输出

将全站仪连接到电脑上,通过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将数据导入到电脑中。实习照片

5.实习成果

5.1GPS数据处理软件(Gpsadj)的使用

1、新建工程:点击新建,将项目名称输入自己的名称,确定。

2、增加观测数据文件:在数据输入菜单下点击增加数据文件,将导出的GPS测量数据导入,点击全选,确定。

3、解算基线:导入数据以后,在基线解算的菜单里面选择解算全部基线,图12.基线解算

图13.基线解算完成

4、基线初步解算完成后,若有基线颜色为灰色(基线不合格),点击基线解算菜单下的静态基线处理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设置作用选择中勾选不 11

合格基线,在数据选择中调整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后点击确定。在基线解算菜单下点击重解不合格基线。

5、若仍有基线颜色为灰色,重复步骤4直至全部基线变为红色(合格)。

设置完后完全结算完的 12

网型应全为红色

6、网平差自动处理

在实习期间,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观测,记录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晰。

(2)绝对保证人身和仪器安全。在外业测量时,对仪器要爱护,不野蛮操作,坚决做到人不离仪器。如有违反仪器操作规程损坏仪器者,损坏仪器须照价赔偿,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3)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与协作,要互相帮助。

(4)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实习期间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请假须事先得到指导教师的批准,否则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5)有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队长或组长报告。6.实习总结

为期三个礼拜的控制测量实习快结束了。只是说我们参加实习时的天气一点都不好,每天骄阳似火.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更加体现我们工程测量与监理的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实习是3个班一起做的.我们只有6台GPS仪器,用GPS仪器采集数据时需要6台仪器同时采集数据,这样就需要我们2个组的人员配合默契.一个组出现问题采集都不能开始.这让我充分体会到了集体是需要配合默契的.同时也让我

感觉到科技发展对我们的好处,小到我们这个集体大到整个社会,科技发达了,即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又能节约劳动力.GPS仪器就是能代表科技发达对我们人类的影响.我们把需要设置的数据输入进去,就可以让GPS自己去工作了,偶尔如果赶上测的站点旁边有阴凉的地方,也可以拿上报纸到那坐着看.但科技并不能取代劳动力,在人多的时候,我们还要到仪器旁边挡着,以防止GPS受到移动物的安全侵害.6台GPS需要的人数至少是12人,也可以很多人,人多了热闹也就不感到无聊.但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我们应该充分分配实习人员到其他的测量工作中.这一点对工作效率能否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时候是最能体现组长们的组织能力和同学是否实习积极参加而且配合组长的分配.我们这次实习开始时是按组来进行实习的,总的来说,实习还算是顺利的进行着,虽然说前一天晚上都已经通知了两个组的各个成员要在5点起床,但是还是有一个组的同学没有准时起来,我们组的人还好都起来,我们五点半就在我们天台上面告诉每一位成员怎么设置仪器和分组情况,因为我们有6台gps要把抚州跑一个遍而且有9个点,所以我们只能两个组的同学配合起来,没组的成员都拆开每组分一个人跟一台gps,虽然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但是有的地方很远车辆很少过去,所以我们等全部的人员到达指定点位开始测的时候就已经是7:50了,然后我们每个组每个点要两个小时,所以我们每个点就要4个小时,测完之后见搬站,因为是采用边连式所以就搬三台仪器。但是就在这时我们有一台仪器储存空间不够,但是我们不知道后面还是老师指出来才发现的。导致我们有一些数据就不完整,但幸好能够解算出来,来时也没有叫我们重测。测完大网后我们就回到学校来测小网,虽然下雨了,但是我觉得就快结束了还是很高兴,由于是晚上在校园里走动的人员比较多,我们的组员疏忽了,竟然有人动了我们的脚架搞得我们之前测得数据全部白费,我们有得重新观测导致我们比较晚回学校。虽然在一天的gps测量中状况百出但是我们在当中学会了很多。不仅仅是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解算。而且平时很少接触的同学走在一起可以交流一下感情,毕竟大家同学一场。以后大家都多多帮助呀。所以我总结出来了几点1,学会测静态gps 2,学会一些简单的数据结算 3,融洽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4培养了一点团队协作的能力

附录

施工单位:ecit 负 责 人:

负 责 人:2013年06月22日 2013年06月22日

文件名 观测日期 开始 结束 点名 天线高 天线高 机号

VTB1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07时50分 10时05分 VTB1 1.0750 1.0000 W1186740689 VTB1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10时06分 12时13分 VTB1 1.0750 1.0000 W1186740689 VTC1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07时51分 09时53分 VTC1 1.0750 1.0000 W1186740464 VTC1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13时11分 15时13分 VTC1 1.0750 1.0000 W1186740464 VTC11722.STH 2013年06月22日 09时55分 12时00分 VTC1 1.0750 1.0000 W1186740464 VTC11723.STH 2013年06月22日 15时16分 17时20分 VTC1 1.0750 1.0000 W1186740464 VTC2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13时11分 15时14分 VTC2 1.0750 1.0000 W1186740689 VTC2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15时17分 17时22分 VTC2 1.0750 1.0000 W1186740689 VTC3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13时10分 15时12分 VTC3 1.0750 1.0000 W1186740337 VTC3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15时15分 17时18分 VTC3 1.0750 1.0000 W1186740337 VTC4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07时50分 09时53分 VTC4 1.0750 1.0000 W1186740489 VTC4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09时55分 12时02分 VTC4 1.0750

1.0000 W1186740489 VTC41722.STH 2013年06月22日 13时10分 15时13分 VTC4 1.0750 1.0000 W1186740489 VTC41723.STH 2013年06月22日 15时14分 17时16分 VTC4 1.0750 1.0000 W1186740489 VTC5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07时50分 09时54分 VTC5 1.0750 1.0000 W1186740337 VTC5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09时55分 11时58分 VTC5 1.0750 1.0000 W1186740337 VTC6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07时51分 09时53分 VTC6 1.0750 1.0000 W1186740683 VTC6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09时58分 12时00分 VTC6 1.0750 1.0000 W1186740683 VTC7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07时48分 09时53分 VTC7 1.0750 1.0000 W1186740705 VTC81720.STH 2013年06月22日 13时11分 15时13分 VTC8 1.0750 1.0000 W1186740683 VTC81721.STH 2013年06月22日 15时16分 17时20分 VTC8 1.0750 1.0000 W1186740683 17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1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7 0.007 0.015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7 0.007 0.015 290.116-642.397 1317.064 1493.820 1/88238 双差固定解 7.94 0.018 0.008 0.016 290.126-642.388 1317.074 1493.827 1/83168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1-VTC1172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13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8 0.006 0.005 290.176-642.385 1317.086 1493.846 1/183632 双差浮点解 0.012 0.009 0.008 290.128-642.394 1317.099 1493.853 1/121052 双差固定解 26.12 0.014 0.006 0.012 290.110-642.361 1317.096 1493.832 1/107542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0-VTC1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1 0.009 0.006 2098.612-10.673 1766.582 2743.191 1/247690 双差浮点解 0.028 0.021 0.018 2098.638-10.649 1766.601 2743.224 1/98512 18

双差固定解 99.99 0.017 0.011 0.012 2098.701-10.692 1766.578 2743.257 1/16612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1-VTC1172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3 0.012 0.005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3 0.012 0.005 2098.739-10.682 1766.573 2743.283 1/210433 双差固定解 10.56 0.014 0.007 0.012 2098.699-10.681 1766.582 2743.258 1/198479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11721-VTC3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9 0.008 0.01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9 0.008 0.017-1718.369 872.413-2897.017 3479.455 1/186527 双差固定解 17.55 0.017 0.008 0.015-1718.386 872.392-2897.018 3479.458 1/199604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11723-VTC3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5 0.014 0.006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5 0.014 0.006-1718.395 872.402-19

2896.996 3479.447 1/230785 双差固定解 4.79 0.014 0.007 0.012-1718.383 872.365-2897.027 3479.458 1/251776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0-VTC3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6 0.014 0.008 380.385 861.742-1130.403 1471.429 1/91504 双差浮点解 0.016 0.012 0.011 380.318 861.748-1130.423 1471.431 1/89403 双差固定解 18.19 0.017 0.011 0.013 380.312 861.718-1130.429 1471.416 1/85282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1-VTC3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0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20 0.019 0.005 380.176 861.741-1130.270 1471.272 1/75372 双差浮点解 0.034 0.033 0.008 380.442 861.776-1130.416 1471.474 1/43025 双差固定解 99.99 0.020 0.010 0.017 380.316 861.716-1130.424 1471.412 1/74839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4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6 0.007 0.014 0.000 0.000 0.000 0.000 1/0 20

双差浮点解 0.016 0.007 0.014 490.997 1405.963-1974.210 2472.916 1/152813 双差固定解 14.58 0.016 0.007 0.014 490.991 1405.969-1974.203 2472.913 1/159302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1-VTB1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15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5 0.012 0.009-490.963-1405.988 1974.194 2472.912 1/169427 双差浮点解 0.018 0.014 0.012-490.981-1405.995 1974.183 2472.909 1/134427 双差固定解 12.18 0.019 0.008 0.017-490.982-1406.001 1974.183 2472.913 1/13135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4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0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8 0.014 0.011 493.209 1404.547-1975.123 2473.281 1/135904 双差浮点解 0.031 0.023 0.020 490.213 1406.067-1974.055 2472.696 1/80018 双差固定解 3.85 0.018 0.013 0.013 490.991 1405.987-1974.230 2472.945 1/13656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0-VTC1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5 0.006 0.014 0.000 0.000 21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5 0.006 0.014-200.873-2048.363 3291.270 3881.829 1/257952 双差固定解 44.60 0.012 0.005 0.011-200.865-2048.362 3291.273 3881.831 1/31995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11723-VTC4172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19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4 0.013 0.006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4 0.013 0.006 200.879 2048.287-3291.318 3881.830 1/275934 双差固定解 4.82 0.017 0.009 0.015 200.905 2048.282-3291.328 3881.838 1/22692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1-VTC11722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4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8 0.007 0.004-200.852-2048.297 3291.295 3881.815 1/507631 双差浮点解 0.013 0.010 0.009-200.874-2048.355 3291.291 3881.843 1/298012 双差固定解 37.09 0.012 0.006 0.011-200.875-2048.340 3291.289 3881.833 1/313478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2-VTC1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22

三差解 0.011 0.009 0.005-200.582-2048.329 3291.235 3881.767 1/356500 双差浮点解 0.022 0.017 0.014-200.920-2048.304 3291.324 3881.847 1/175629 双差固定解 94.56 0.013 0.009 0.010-200.899-2048.306 3291.320 3881.843 1/29399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2-VTC2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1 0.009 0.005-2299.386-2037.682 1524.688 3429.868 1/324491 双差浮点解 0.026 0.020 0.016-2299.561-2037.664 1524.715 3429.987 1/133529 双差固定解 99.99 0.016 0.011 0.011-2299.603-2037.618 1524.735 3429.997 1/220699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1-VTC4172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18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6 0.015 0.006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6 0.015 0.006 2299.626 2037.615-1524.741 3430.013 1/208891 双差固定解 8.55 0.018 0.010 0.015 2299.602 2037.604-1524.744 3429.991 1/194256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2-VTC3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 23

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7 0.015 0.008-1919.131-1175.883 394.301 2285.003 1/138017 双差浮点解 0.016 0.012 0.011-1919.267-1175.891 394.303 2285.121 1/140384 双差固定解 7.90 0.017 0.011 0.013-1919.295-1175.906 394.296 2285.152 1/13608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31721-VTC4172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0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4 0.013 0.005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4 0.013 0.005 1919.274 1175.894-394.316 2285.132 1/163400 双差固定解 14.09 0.015 0.007 0.013 1919.283 1175.899-394.310 2285.140 1/157403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5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3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4 0.010 0.009 1520.570 1537.364-1333.800 2540.599 1/187256 双差浮点解 0.020 0.015 0.013 1520.568 1537.690-1333.669 2540.727 1/129041 双差固定解 99.99 0.020 0.010 0.017 1520.574 1537.705-1333.666 2540.737 1/12814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1-VTC5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1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3 0.008 0.011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3 0.008 0.011 1520.600 1537.669-1333.667 2540.731 1/191546 双差固定解 44.80 0.013 0.005 0.012 1520.566 1537.703-1333.666 2540.731 1/194985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5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9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7 0.005 0.005 1522.416 1536.653-1334.215 2541.493 1/358406 双差浮点解 0.008 0.004 0.006 1520.958 1537.643-1333.707 2540.952 1/334262 双差固定解不合格 0.047 0.031 0.035 1521.014 1537.545-1333.807 2540.978 1/54125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51720-VTC1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3 0.009 0.008-1230.361-2179.740 2650.874 3645.845 1/287387 双差浮点解 0.016 0.012 0.011-1230.423-2179.999 2650.756 3645.935 1/223803 双差固定解 8.92 0.017 0.007 0.016-1230.463-2180.061 2650.757 3645.986 1/20990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 25

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11722-VTC5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3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9 0.008 0.005 1230.496 2179.969-2650.759 3645.944 1/402917 双差浮点解 0.015 0.011 0.010 1230.446 2180.085-2650.768 3646.003 1/243522 双差固定解 44.04 0.016 0.008 0.015 1230.460 2180.058-2650.765 3645.990 1/22116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51720-VTC4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7 0.005 0.004-1029.654-131.963-640.586 1219.817 1/182754 双差浮点解 0.010 0.007 0.006-1029.584-131.735-640.536 1219.706 1/127435 双差固定解 99.99 0.010 0.006 0.008-1029.584-131.724-640.526 1219.700 1/121112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1-VTC5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3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1 0.007 0.009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1 0.007 0.009 1029.578 131.722 640.525 1219.694 1/106770 双差固定解 10.69 0.012 0.005 0.011 1029.584 131.721 640.526 1219.700 1/102974 26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6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8 0.006 0.005 2608.879 1007.149 469.009 2835.590 1/360319 双差浮点解 0.011 0.008 0.007 2608.919 1007.436 469.104 2835.744 1/264276 双差固定解 13.22 0.014 0.007 0.012 2608.938 1007.466 469.118 2835.774 1/202905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1-VTC6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14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5 0.009 0.012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5 0.009 0.012 2608.998 1007.426 469.118 2835.815 1/193844 双差固定解 6.93 0.017 0.006 0.015 2608.938 1007.462 469.110 2835.772 1/17144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6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7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7 0.004 0.006 2608.568 1007.785 469.271 2835.572 1/401360 双差浮点解 0.005 0.003 0.004 2608.166 1008.092 469.398 2835.333 1/599428 双差固定解不合格 0.010 0.010 0.003 2608.064 1007.853 27

469.750 2835.212 1/276829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61720-VTC1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3 0.009 0.008-2318.835-1649.779 848.003 2969.491 1/237152 双差浮点解 0.032 0.023 0.022-2318.772-1649.678 848.021 2969.391 1/92794 双差固定解 99.99 0.019 0.009 0.017-2318.818-1649.856 847.961 2969.508 1/156667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11722-VTC6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6 0.010 0.013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6 0.010 0.013 2318.848 1649.833-847.974 2969.523 1/185608 双差固定解 21.28 0.017 0.007 0.015 2318.829 1649.825-847.982 2969.506 1/179047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0-VTC6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1 0.009 0.00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1 0.009 0.007 2117.931-398.505 2443.308 3257.943 1/284757 28

双差固定解 6.94 0.016 0.007 0.014 2117.947-398.500 2443.311 3257.955 1/202514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1-VTC6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4 0.009 0.011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4 0.009 0.011 2117.976-398.518 2443.309 3257.974 1/228609 双差固定解 6.73 0.016 0.007 0.014 2117.955-398.521 2443.301 3257.956 1/204081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51720-VTC6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2 0.009 0.00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2 0.009 0.007 1088.344-530.233 1802.778 2171.554 1/186479 双差固定解 13.21 0.014 0.006 0.013 1088.371-530.209 1802.783 2171.567 1/154495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51721-VTC6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0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09 0.008 0.004 1088.364-530.265 1802.795 2171.586 1/241006 双差浮点解 0.015 0.012 0.009 1088.386-530.235 29

1802.778 2171.575 1/147353 双差固定解 39.78 0.015 0.007 0.013 1088.370-530.245 1802.775 2171.568 1/14311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B11720-VTC7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7 0.013 0.011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7 0.013 0.011 729.704 589.234-395.941 1018.054 1/59615 双差固定解 23.65 0.019 0.009 0.017 729.701 589.235-395.936 1018.051 1/54670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71720-VTC1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9 0.010 0.01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9 0.010 0.017-439.575-1231.646 1713.002 2155.123 1/111830 双差固定解 11.11 0.020 0.009 0.018-439.570-1231.638 1713.006 2155.121 1/109323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71720-VTC4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21 0.014 0.015 0.000 0.000 0.000 0.000 1/0 30

双差浮点解 0.021 0.014 0.015-238.702 816.724-1578.263 1793.023 1/86752 双差固定解 35.63 0.020 0.011 0.017-238.713 816.729-1578.262 1793.026 1/89843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71720-VTC5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3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2 0.010 0.00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2 0.010 0.007 790.874 948.466-937.725 1550.611 1/128138 双差固定解 8.95 0.013 0.006 0.011 790.865 948.463-937.727 1550.607 1/120406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71720-VTC6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2 0.010 0.00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2 0.010 0.007 1879.223 418.238 865.054 2110.621 1/172628 双差固定解 4.35 0.017 0.007 0.016 1879.233 418.236 865.056 2110.630 1/122362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81720-VTC1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8 0.015 0.009 963.801-868.260 31

2269.814 2614.353 1/148997 双差浮点解 0.018 0.013 0.013 963.767-868.196 2269.934 2614.424 1/142558 双差固定解 15.99 0.019 0.009 0.016 963.771-868.207 2269.924 2614.420 1/141059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81721-VTC1172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3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0 0.009 0.005 963.653-868.241 2269.881 2614.350 1/254309 双差浮点解 0.013 0.012 0.006 963.697-868.212 2269.947 2614.414 1/200238 双差固定解 10.11 0.016 0.009 0.013 963.755-868.194 2269.942 2614.426 1/163883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0-VTC8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20 0.008 0.019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20 0.008 0.019 1134.906 857.532-503.350 1508.885 1/73795 双差固定解 6.60 0.019 0.010 0.016 1134.931 857.515-503.355 1508.896 1/79683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21721-VTC8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32

三差解 0.020 0.016 0.011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20 0.016 0.011 1134.954 857.540-503.346 1508.924 1/77047 双差固定解 7.61 0.020 0.010 0.017 1134.926 857.523-503.347 1508.894 1/75488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81720-VTC3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1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21 0.016 0.014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21 0.016 0.014-754.584 4.208-627.076 981.141 1/46118 双差固定解 9.13 0.020 0.010 0.017-754.622 4.197-627.078 981.172 1/50288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81721-VTC31721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3 0.011 0.006-754.094 4.273-627.122 980.794 1/77959 双差浮点解 0.013 0.012 0.006-754.616 4.184-627.072 981.164 1/73160 双差固定解 18.47 0.014 0.009 0.011-754.614 4.196-627.074 981.164 1/68276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41722-VTC81720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2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 33

截止角:5.0 三差解 0.022 0.011 0.019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22 0.011 0.019-1164.697-1180.087 1021.391 1947.399 1/90350 双差固定解 19.71 0.016 0.008 0.013-1164.677-1180.089 1021.391 1947.388 1/124334 中误差 水平垂直 X增量 Y增量 Z增量 长度 相对误差

VTC81721-VTC41723 观测量L1 L2 P2同步时长 120分钟 历元间隔:30 高度截止角:5.0 三差解 0.019 0.017 0.007 0.000 0.000 0.000 0.000 1/0 双差浮点解 0.019 0.017 0.007 1164.713 1180.097-1021.399 1947.419 1/104141 双差固定解 9.84 0.020 0.010 0.017 1164.670 1180.097-1021.387 1947.387 1/98803

第二篇:gps实习报告

GPS 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1 年11 月26 日

实习地点:东华理工大学广场

实验目的和任务:

1、通过实习,认识GPS 测量的原理及提高GPS 测量精度的方法;

2、掌握GPS 测量仪的使用操作方法。

实习过程:

1、学习GPS 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GPS 的测量

3、记录实验数据

实习的内容和步骤:

1)、观测前的准备

a、关闭iPAQ自动关机功能:开始/设置/系统/电源,关闭两种自动关机功能。

b、关闭iPAQ红外线传输功能:开始/设置/连接/无线数据交换,关闭无线数据交换功能。

2)基准站操作

a、“设置”—“作业”—“新建”,新建一个作业。

b、输入“作业名称”,如:“Base20111126”,然后按[OK]。(“作业”和“说明”是可选的)c、“设置”—“选项”—“参考”,选择时区等信息。

d、从“时间”选项中选出正确的时区,如“GMT+8 Beijing,HK”,然后按[设置]。

e、“设置”—“GPS”—“控制”—“DGPS”,输入采样率等信息。

f、“设置”—“GPS”—“基准站”—“测站”,设置基准站。

g、在“基准站信息”界面输入“测点”和坐标。如果基准站坐标未知,按[自动]由Turbo-G2实测该点坐标。

h、按[继续],输入天线信息等,按[设置]。此时会提示“基准站设置成功!”。

3)流动站操作(点测量)

a、同基准站的操作,新建一个作业,如R20030903P,设置时区等信息。

b、“设置”—“GPS”—“控制”—“DGPS”,输入采样率、3D Sigma限差等信息,特别是“No.of Avg.Meas for Topo(点平均测量次数)”一值,如3次。

c、“测量”—“点测量”,进入点测量界面。按[观测],输入测点点号、天线高、高的类型(垂高、斜高)、天线类型、编码、串等信息,按[开始]则开始观测。当观测坐标达到设定的3D Sigma限差,仪器则自动存储坐标,并自动进入下一次观测,一直到设定的点平均测量N次都测完为止。

实习的总结和体会:

通过理论部分对GPS设备的了解,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我们开始了对东华理工大学广场的测量实习。测量的步骤不是特别繁琐,但是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出错的。在测量前必须先把仪器里的参数设置好,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接收保存数据。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GPS有了跟更加深刻的认识,一些在课堂上不是很清楚的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三篇:GPS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掌握南方测绘公司灵锐S80 GPS接收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GPS 静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GPS 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二、实习地点

外业作业在长春工程学院东校区校园内

内业数据处理在学院机房

三、实习设备

南方灵锐S80GPS 接收机、钢尺、计算机

四、实习内容

1、根据GPS测量规范,利用大比例尺校园地形图和校园正射影像图,选点、布设校园控制网,并实地选点,打钉制标。

2、利用3台S80GPS接收机,对控制网采用边连式进行施测,并编写GPS作业调度详表。

3、内业利用GPS数据处理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平差GPS网,求得各控制点坐标(规定坐标系下的坐标),并打印出成果。

4、编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

五、GP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1、布网范围

布网范围长春工程学院东校区校园,东至人民大街,西至同志街,北至自由大路,南至明水路。

2、布网方案及网形设计

校园内布设GPS网,点位的选择要选择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尽量远离教学楼和其它高层建筑物。控制网的GPS点位详图见附录GPS网形图。该次作业GPS网的连接方式采用边连式,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点连接的方式。

3、精度标准

此次实习要求精度为二级,具体要求精度标准:

平均距离<1Km,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15mm;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20ppm;最弱边相对误差为1/1万,闭合环或符合路线的边数≤6;基线的方差比大于3;基线坐标差的中误差小于0.04;闭合环的相对中误差小于15ppm。

4、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

采用长春市自定义坐标系统,起算数据 GES(637.2057,709.7178,200.613)

六、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1、选点与制标

在校园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内选定点位,并打钉编号;点位的编号规则为C1D*,“C1”代表测绘0441,”D“代表第四组,”*"为作业流水号。一共选定8个点,加上一个已知点,该校园控制网共9个GPS点,并分别编号做点之记。

2、观测工作

先了解和熟悉GPS观测工作的主要技术指标,以技术指标为标准指导外业观测工作,按照外业观测计划按顺序进行迁站与观测,观测顺序 大致如下:

在C1D1、C2D2、C1D3点分别安置GPS接收机,记录仪器高。三台接收机同时开机观测,观测时间为40分钟。40分钟后,C1D1点的GPS接收机关机迁站至C1D4点,并记录每台接收机的开关机时间和各测站的仪器高和观测时段数。以此按照网形的设计依次进行观测。

在外业观测工作中,仪器操作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①确认对中整平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并观测接收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②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关闭以重新启动;改变天线位置。

③仪器高一定要按规定始末各量一次,并记录下来。

④观测过程中要随时查看物品中否齐全,每日观测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七、GPS数据处理

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预处理→基线解算→GPS

网平差。

数据处理成果见附表:

八、实习总结

1、问题讨论:

①闭合环难以合格的原因分析,闭合环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基线太短,而闭合环的判断标准是闭合相对中误差,在基线短的原因下造成闭合环的相对中误差就较大,就难以达到小于15ppm的标准。也存在其它次要的因素,周围大楼对信号的吸收和反射造成的误差等其它方面的原因。

②对迁站时另两台GPS接收机是否关机的讨论,在迁站过程中,有的认为应该关闭另两台接收机,我认为在接收机电池够用的前提下,迁站时另两台接收机不应关机,在另一台迁站接收机关机后只有两台接收机工作,此时的观测数据可以增加连接边的强度。

③测站点时段问题的讨论,因为存在在同一个点在不同时间架设GPS接收机和隔天架设仪器的问题,必须明白时段的问题。在同一点架设的仪器,不论是否是同一台仪器,在该测站上第几次开机就是第几时段,隔天观测时在同一点的时段数接着前一天的时段数接着计数。在数据处理时是按时间和时段数对数据进行分类提取的。所以必须搞清楚时段数的概念。

2、注意事项:

①一定要分别清楚地记录每台接收机的开头时间和各测站的仪器高。

②保证仪器的安全。

3、收获体会:

①培养了团对合作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②技术总结:GPS数据内业处理技术含量高,在数据处理时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对观测数据中的信号不连续的数据进行禁用,对基线解算时,对卫星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进行组合解算基线,在各项中误差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方差比最大的组合方案。这样在基线解算合格后才更易让闭合环合格。在有多时段观测数据时要考虑是否使用所有的数据进行解算。

九、附录GPS网平差报告

第四篇:GPS实习报告

GSP实习报告

1. 实习名称:GPS测量技术实习。

2. 测区范围:包头市东河区。

3. 实习时间:2012/10/15~2012/10/26

4. 实习内容:①编写技术设计书;②控制测量;③地形图测绘;④GPS数据处理软件操作考核。在实习开始,有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仪器的各项操作,设置外业观测中所需的技术标准数据。然后根据测区周边环境选点,按各组的任务进行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或GPS静态外业数据采集)。测量本是一项严谨务实的工作,它需要大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不得马虎。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对各站的数据进行检核。

测量工作是一项团体性的工作。另外,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实习也体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这次测量实习中,一个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每个人的行为都与团队工作直接相关,只有每个人认真的完成各自的任务,才能圆满完成整项任务。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的 1

理解,还对外野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这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更加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现实表现,这一道理。虽然测量学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但是我们也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过程中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次实习给我很大的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去不断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进,有的工作虽然单调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地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项工作都要认真的对待,做到在做每一件事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放弃,坚持到最后。

最后,实习是对我们所学的一次检验,是我们对以往学习的实践。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增加经验。

第五篇:GPS实习报告

GSP实习报告

时光流逝,为期两个星期的GPS实习结束了。本次实习是GPS课程中理论知识实践的重要环节,使我们综合运用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来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锻炼工作能力。本次实习为:

1. 实习名称:GPS测量技术实习。

2. 测区范围:包头市东河区。

3. 实习时间:2011/12/19~2011/12/30

4. 实习内容:①编写技术设计书;②控制测量;③地形图测绘;④GPS数据处理软件操作考核。在实习开始,有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仪器的各项操作,设置外业观测中所需的技术标准数据。然后根据测区周边环境选点埋石,按各组的任务进行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或GPS静态外业数据采集)。测量本是一项严谨务实的工作,它需要大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不得马虎。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对各站的数据进行检核。

测量工作是一项团体性的工作。另外,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 1

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所以,我在实习中深刻的体会到了。同时,此次实习也体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这次测量实习中,一个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每个人的行为都与团队工作直接相关,只有每个人认真的完成各自的任务,才能圆满完成整项任务。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对外野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这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更加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现实表现,这一道理。虽然测量学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但是我们也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过程中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次实习给我很大的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去不断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进,有的工作虽然单调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地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项工作都要认真的对待,做到在做每一件事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放弃,坚持到最后。

最后,实习是对我们所学的一次检验,是我们对

以往学习的实践。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增加经验。

下载gps实习报告1(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gps实习报告1(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GPS实习报告

    GPS接收机的认识和静态观测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认识GPS接收机的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2、理解利用GPS接收机进行静态相对定位的原理 3、熟练掌握GPS接收机的使用和静态相......

    GPS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实习名称: GPS 测量 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学号: 20081286 学生姓名:曾特林指导教师:兰老师 实习地点: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实习时间:2011 年 12月一、 实习的目的、......

    GPS实习报告

    全球定位系统(GPS)实习报告 地点:北方工业大学 时间:2011.9.23~2011.9.25 班级: 组别:第3组 组员:学号: 指导教师:张敬宗分组信息 组别:三班3组成员:张三 李四``````` 实验目的与要求......

    GPS实习报告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系) 2010~2011学年第 1 学期 《 GPS 》实训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实训地点: 完成时间: 测量27班 马帅 08 赵飞燕 杨凌......

    GPS实习报告(精选合集)

    GPS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实习班级:11级测绘工程一班实习小组:第三组 小组成员:张兆鹏,胡斌,王帅,黄彪,邵建东,冯冰冰,何艳萍 指导教师:龙江平实习时间:第九周......

    GPS实习报告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GPS测量实习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2014.02.14--03.16 内蒙古科技大学 目录 第一章 实......

    GPS实习报告

    组别: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习目的及意义 GPS课程实习的意义是对《GPS原理及其数据处理》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对GPS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GPS......

    GPS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GPS实习报告1031610314 10316103曾学峰 GPS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