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

时间:2019-05-14 19:3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

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

www.xiexiebang.com trl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资料中心,及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于一身,原址在西三环路万寿寺,新址为亚运村,2000年5月开放。新馆花园塑立着老舍、郭沫若等十三位大师的雕像。现代化的新馆拥有52个文库,藏有巴金、冰心、丁玲、周扬等众多现代作家的著作、信件和收藏书籍,有藏品30余万件,其中有书籍杂志、报纸、手稿、书信、照片、录音录像带和文物。设有4个展厅,展出有“20世纪文学大师风采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和“作家文库展”。

目录

馆舍简介历任馆长历史沿革馆大事记展馆新馆馆舍藏品馆舍特色

巨石影壁 四个馆名 百花齐放浮雕 巴金手印门把 彩色玻璃镶嵌壁画 www.xiexiebang.com trl 作家签名瓷器 大油画

奇石“逗号”科研情况相关评价馆舍地址展开馆舍简介 历任馆长 历史沿革 馆大事记 展馆新馆 馆舍藏品 馆舍特色

巨石影壁 四个馆名 百花齐放浮雕 巴金手印门把 彩色玻璃镶嵌壁画 作家签名瓷器 大油画

奇石“逗号”科研情况 相关评价 馆舍地址展开

编辑本段馆舍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级重点文化单位,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这里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中国现代文学馆 www.xiexiebang.com trl 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现代作家,他在晚年时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印记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搜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现代作家作品。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 关于“寒夜”》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一倡议于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4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决定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报中央批准。

文学馆现共有藏品60万件,其中书籍23万册、手稿22005件、照片16173件、书信25733封、字画1887副、文物169330件。对作家整批捐赠的文学资料,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库。已建立的有巴金文库、冰心文库、唐弢文库、张天翼文库、周扬文库、俞平伯文库、丁玲文库、夏衍文库、阿英文库、萧军文库、姚雪垠文库、萧乾文库、张光年文库、刘白羽文库和李辉英文库、林海英文库、卜少夫文库、周仲铮文库等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作家的文库共81座。

中国现代文学馆 编辑本段历任馆长

杨 犁(第一任馆长)任职时间:1985-1991 李 凖(第二任馆长)任职时间:1991-2000 www.xiexiebang.com trl 舒 乙(第三任馆长)任职时间:2000-2004 李荣胜(常务副馆长)任职时间:2004-2009 刘 麟(副 馆 长)任职时间:1985-1991 周 明(副 馆 长)任职时间:1995-1999 吴福辉(副 馆 长)任职时间:1995-1999 刘泽林(副 馆 长)任职时间:1999-2007 周吉宜(副 馆 长)任职时间:2007-2009 陈建功(第四任馆长)任职时间:2009开始——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81年10月13日 组建建馆筹备委员会。孔罗荪任主任委员,筹委会委员有:巴金、冰心、胡乔木、周扬、曹禺、艾青、贺敬之、严文井、唐弢、王瑶、冯牧、朱子奇、张僖等,其他成员:李枫、王乃瑾、曹琳、吴福辉。

1982年,在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选定北京万寿寺西院作为文学馆临时馆址。

同年11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召开成立会,胡乔木等同志参加并为“筹建处”挂牌。

财政拨款150万元作为修缮馆舍和购置基本设备的经费,巴金先生捐款15万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基金。

1984年修缮工作基本完成,馆内举办“茅盾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老舍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www.xiexiebang.com trl 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告成立,杨犁任文学馆第一任馆长。

同年3月26日举行隆重的开馆典礼,巴金先生亲自主持,胡乔木、王蒙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开馆典礼。

1996年,由于旧馆万寿寺已经承载不下逐年增加的文物、书籍,以及考虑到对书信、手稿的保护程度,希望能够建成独立新馆。在巴金先生的再次积极争取下,国家在朝阳区芍药居地区为文学馆开辟新址,新馆计划得以实施。

1997年底动工,1999年9月底完工,于2000年5月23日新馆开馆。建成之后的文学馆新馆是一座蕴含浓厚文学气息的标志性文化建筑。馆的外观以红墙蓝瓦为主,墙外的百花浮雕,各显神韵,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意境。

2008年,文学馆在原有A座、B座的基础上,再次扩建C座新楼,更加扩大展览和研究的规模。2010年C座建成使用。

编辑本段馆大事记 2006年12月24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200期暨‘聆听智慧,感受讲座’座谈会及征文颁奖”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本活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共同主办,著名作家、评论家从维熙、崔道怡、刘麟,知名学者刘世德、周先慎、周思源、雷颐、郭小聪、欧建平、王军等,文学馆的好朋友、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女儿萧耘、女婿王建中,以及获奖作者 www.xiexiebang.com trl 和文学馆讲座的部分忠实听众,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李荣胜宣读了陈建功馆长的贺词。

2006年12月11日

叶文玲长篇小说《三生爱》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浙江省作家协会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叶文玲长篇小说《三生爱》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馆长陈建功照片集(18张)到会的有: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王巨才,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吴秉杰,副主任蒋巍,文艺报主编范咏戈,《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韩作荣,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包明德,评论家顾骧、周明、曾镇南、阎纲、阎晶明、何镇邦、牛玉秋、贺绍俊、张柠、陈晓明、盛子潮、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郏宗培、副总编辑魏心宏等。

2006年12月4日

《邵荃麟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文学馆召开 12月4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邵荃 www.xiexiebang.com trl 麟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京的作家评论家深情缅怀了邵荃麟同志为我国文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邵荃麟(1906—1971)是我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党的文艺工作领导人。浙江慈溪人,原名邵骏远。笔名荃麟、荃、力夫、契若。

邵荃麟在文学创作和翻译方面均有成就,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宿店》及剧本集《喜酒》;翻译过陀思妥也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他的文艺理论著述较多,重要论文有《论主观问题》、《对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等。身后出版了《邵荃麟评论选集》。他的文艺思想显示了他对文艺现状和理论现状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会上致辞,王蒙、邵燕祥、陈丹晨等著名作家到会发言。

座谈会上,邵荃麟的女儿邵济安代表家属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邵荃麟仅存的珍贵遗物。邵荃麟亲属、紫砂工艺师葛韬先生捐赠了他亲手制作的邵荃麟紫砂盘和紫砂壶。画家秦龙也将新创作的《轻烟清茶——邵荃麟画像》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李荣胜向他们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品。

2006年11月16日

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贫穷致富与执政》研讨会在中国 www.xiexiebang.com trl 现代文学馆召开

中国作家协会、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召开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贫穷致富与执政》研讨会。

2006年11月3日

《此物最堪思——作家友情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 11月3日,《此物最堪思——作家友情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拉开了帷幕。这是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学展,不仅能看书看画,还能看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8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布公告,号召广大作家把寓含亲情友情故事、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捐赠或暂借给文学馆,以举办名为“此物最堪思”的展览。因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共同奋斗,荣辱与共、相扶相济,用辛勤的劳动构筑起了文学的丰碑,留下了无数“文人相亲、文人相敬、文人相补、文人相助”的佳话。文学馆想办这么一个展览,来迎接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一公告,得到许多作家的积极响应:

文学馆馆长陈建功说,改进一下展览方式,使我们的展览更加有趣味性,有人文内涵,使文学馆和广大作家离得更近,和广大群众离得更近,一直是文学馆的同志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认为,借这样一个展览,可以开启情感的闸门,让大家回顾发生在作家和党的领袖之间、作家与人民群众之 www.xiexiebang.com trl 间以及作家与作家之间那些感人的故事,更加珍惜这种弥足珍贵的情谊,以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这可以成为我们献给七次作代会最好的礼物。

展览为期一个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006年10月27日

《周颖南文库》研讨会暨捐赠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会议由陈建功主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高占祥首先致辞。著名评论家张炯、阎纲、顾骧、舒乙、缪俊杰、周明、张同吾、崔道怡、王宗仁、张颐武、李荣胜等先后发言。

2006年10月18日

黄亚洲诗集《行吟长征路》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缅怀长征英雄,弘扬长征精神,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召开黄亚洲诗集《行吟长征路》研讨会。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陈建功出席研讨会,并代表金炳华致贺信,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杨仁山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2006年10月17日

★ 怀念巴金——“巴金生平与创作回顾展”在中国现代 www.xiexiebang.com trl 文学馆隆重开幕

10月17日是巴金先生逝世一周年。巴金先生生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名誉馆长。他的晚年为创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奉献了最后的光和热。

为了怀念这位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学巨匠,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怀念巴金——巴金生平与创作回顾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开幕。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副书记张健、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滋茂参观了展览,并向巴金先生塑像敬献了花篮,表达了对巴金先生深深的怀念。

《怀念巴金——巴金生平与创作回顾展》,不但以大量的图片和著作版本、手稿展示了巴金先生的生平与创作历程,还展出了多年来我国艺术家为巴金先生创作的书画、雕塑作品,其中有著名画家靳尚谊、朱德群、钱绍武、黄苗子、郁风、方成、王为政、李延声、颜振铎、艾轩、何家英等创作的巴金像、以及以巴金作品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2006年10月21日结束。★ 17日上午,中国现代文学馆全体工作人员向巴金先生塑像敬献鲜花,并参观了展览,以追思、缅怀这位文学馆的创办者。

2006年10月13日 www.xiexiebang.com trl 辛茹抒情长诗《火箭碑》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辛茹全景式抒情长诗《火箭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蒋巍主持会议。

第二炮兵副政委程宝山、政治部副主任邓天生,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解放军文艺出

主楼外观

版社副社长董保存等领导出席会议,吴秉杰、雷达、朱向前、范咏戈、孙德全、雷抒雁、梁鸿鹰、张同吾、丁国成、朱先树、王久辛、曹宇翔、商泽军、陈先义等著名评论家及诗人作了评论发言。

2006年10月10日

日本中国文化交流代表团来馆交流

日本中国文化交流代表团到中国现代文学馆交流并参观,常务副馆长李荣胜向代表团赠送了“巴金先生手模”。[2] 编辑本段展馆新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巴金、孔罗荪任 www.xiexiebang.com trl 名誉馆长。冰心、阳翰笙、萧乾为顾问。

该馆新馆工程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设计,l999年10月落成,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小区文学馆路45号,是一座蕴含浓厚文学气息的标志性文学建筑。它是由中国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冰心先生等倡建的一组新颖别致的、园林式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1至3层建筑群。现为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近的大型文学博物馆和文学资料研究及交流中心。

文学馆建筑

该馆占地面积46亩,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米,包括有文学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已开始筹建二期工程。馆的外观以红墙蓝瓦为主,墙外的百花浮雕,各显神韵,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意境。馆内的玻璃壁画、主厅油画、园林雕像、石头馆徽等都有别致的安排,整个建筑布局构思巧妙;在建筑上把传统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显示了建筑美学的新动向。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为北京增添了新的风景。

新馆在总体布局中,将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庭院组合和江南园林建筑的造园手法相结合,并融入了一些彩灯、暗流、涌泉和椭圆形社交广场等西式文化,在绿意缭绕的建筑周围有文学大师们的青铜雕像散落其间,使整个建筑组群的平面和空间活泼多变,极富现代感,又有历史的文学气息。屋顶 www.xiexiebang.com trl 的设计上更有独到之处:传统的双坡和四坡攒尖的屋面都不到顶,省去了顶尖部分的无用空间,在顶部开辟了各种形状的采光天棚,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和光影变幻;从外部看,更形成了双屋顶脊或三角形屋脊,再结合传统屋脊鼻子,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

巴金题字的巨石影壁

在文学馆砖红色的花岗岩石的外墙上,有一圈由品种不一的石雕花卉组成的白色大理石腰线,其取材于郭沫若对100种花的赞美诗,寓意着现代文学百花齐放。常设展览该馆现设有四个展厅:

(1)“二十世纪大师风采展”。主要展出我国著名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的生活和创作的模拟场景。

(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展”。主要展出20世纪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及代表作家作品。

(3)“作家文库展”。主要展示作家捐赠的藏书及文物。(4)“文学藏书票原作展”。主要展出53位中国最著名画家为该馆开馆所画的藏书票。

编辑本段馆舍藏品

文学馆的馆藏十分丰富:现有藏品30余万件,书籍17万册,杂志2100种,9万余册,报纸142种,手稿10970件,www.xiexiebang.com trl 照片8282件,书信7887件,录音带453盘,录像带773盘,文物2959件,以姓名命名的文库55座,品种繁多,数量也颇为可观。[2] 编辑本段馆舍特色巨石影壁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在大宅子的门口要有影壁,不能毫无遮拦,不能一眼望穿,不能一览无余。其实,其用意倒很现代:保护隐私;过去,即使没有影壁,也要设立三个大门,中间那个一般情况下不开,起影壁的作用,只是到了皇帝本人出行或者什么大典的情况下才开开。

文学馆门口要放一个影壁,追求民族风格。

巨石影壁

不过不是砖的,不是木头的,是石头的,而且是一块完整的大石头。这,就有了气派。

想想,一整块,天然的造型,浑然一体,直接墩在地上,五十吨重!何等的凝重,何等的庄严。

这样的巨石要到山东去拉。山东莱州,古稻叶县,盛产石材,尤以樱花石为佳。专程到那里去劈山取材,完整地切一块来,长方型,八公尺长,两公尺半高,厚一公尺,约五十吨重,用多轮的巨型运输汽车运来,好在山东境内道路特别好,又有现代化吊装设备配合,倒不难。

在石头顶部,啪,啪,啪,刻意砍掉一些,削成山状,www.xiexiebang.com trl 追求残缺美,像篆刻印章的“ 打边儿”。阳光一照,山峦叠起,见楞见角,有亮点,有阴影,很有层次,非常自然,不露人工雕琢的痕迹,十分大气。

在迎街的正面,并不刻馆名,刻馆名容易落俗套,找一段巴金老人的话刻上,岂不更好。

这段话是:“ 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背面,也找一段巴老的话刻上:“ 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的丰富

外观图(3张)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们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种传给别人。” 多么漂亮的两段!又美又有哲理,而且“点了题”,把新文学的使命交代得清清楚楚。

石影壁上的每个字有饭碗一般大小,竖行,略带魏碑味儿,阴文。

重要的是,字体不涂金,不着色,就靠自身的深浅,和光线的强弱反衬。山东石材有个特点,人工打磨之后色深,不人工打磨的色浅。有字的石材表面事先打磨一下,呈粉色,www.xiexiebang.com trl 字体本身经雕刻,下凹,现出石头本色,呈浅灰色,正好有反差。

这样的安排,格外自然,看着亲切,念了感动。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巨石是临街的。可以驻足细看。它有诗一般的意境和震撼力度。四个馆名

馆名既然不刻在影壁上,就要安排在墙体上。

文学馆曾请三位文学巨匠题名:叶圣陶、冰心、巴金。在新馆建设中,江泽民主席又为新馆题写了馆名。

三位文学巨匠

共有四个题名,文字一样,字体不同。

江主席的题名安排在两个主厅的入口上方,呈匾额状。三位老人的题名分别安排在主体建筑的三个墙体上,东、北、西三面,一面一个,直接刻在墙面白大理石上,白底黑字,有署名,有红印,高高在上。

可以转着圈地看,倒也别致。

如此安排不多见。因为,多着一种观赏的成份了。百花齐放浮雕

文学馆的外墙做得极讲究,用新疆北部开采出来的新疆红花岗岩石板,抛光后干挂,整体呈酱红色。窗框是用白大理石镶边的。这一红一白、很耀眼,很漂亮。www.xiexiebang.com trl

百花齐放

这种色调搭配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风格,但由于工艺和材料都很现代,一眼看去,和天安门、故宫、太庙的墙面又有很大的区别,显示了时代进步的轨迹。整体墙面干挂红色花岗岩板近看效果尤其好,因为极其华丽,石材的细部晶间斑纹尽收眼底,显得生动活泼,天然有趣。但是,远看效果往往不佳,过于单调,呆板,恰似大红布一块。

在文学馆的墙体装饰设计里用三个措施打破这种单一性:一是如前所述,用白大理石条镶包窗框;二是每隔几十公分横拉一条二指宽的毛边,远看,有条纹相间,破除板块单一效应;三是加设浮雕块。

河北曲阳县有一种叫“草白玉”的石材,较之汉白玉更耐酸耐雨,以它为原料,打成8080公分方料,选郭沫若先生著名诗集《百花齐放》上的插图木刻图案为蓝本,雕成浮雕。当时,郭老写了一百首诗。十多位国内最有影响的大木刻家为他刻了一百幅木刻插图,对象是一百种花。这组作品精美绝伦,是木刻中的上品,堪称传世之作。经过选择、简化、放大,雕成浮雕。将近百种花卉、置于墙头,环楼而立,同时开放,岂不真正的百花齐放吗?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至今仍是我国文艺的最高指导方针。将《百花齐放》图案移至文学馆的外墙面上,其寓 www.xiexiebang.com trl 意不言自明,不失为一种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追求,细心的观众或许能看出装饰后面隐藏的深刻含义来。它是一个含蓄而典雅的装点。

巴金手印门把 巴金手印

注意细节,往往,是最重要的事。

门把,是个细节,有定型产品,有豪华的,有普通的,有昂贵的,也有廉价的,买一个来,装上就是了。但统统不要,自已发明一个,这叫独出心裁;必要时,不仅值得,而且必须。全

馆藏珍品(15张)因为,门把是每个走进文学馆的观众和读者首先接触到的东西,而且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和它接触了之后才能进来,可见其重要。对这个细节就必须小心了。

文学馆便自已“发明”了一个。

请雕刻家到杭州去,拜访巴老,按他的手形翻一个石膏模,再设计成一个长方形的铸铜件,正中是巴老的手印,连他手掌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旁边有一个他的印章。再设计一套结构件,装在每一扇进出文学馆的玻璃大门上,成为文学馆一景。

巴老的手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小而纤细的那种,因年 www.xiexiebang.com trl 迈而伸不太直,更显文人气。这只手写出了几十卷的著作,译出了几十本的外文书,写下了《家》和《随想录》,这只手妇孺皆知,这只手闻名天下,这只手引来无尽的兴奋和感慨,人人都要去轻轻摸它一下,推着它进门。

也许,此刻,从接触这特殊的门把的一刹开始,人们便开始激动了,跟随大师走进一座神圣的文学殿堂。

彩色玻璃镶嵌壁画

在西洋教堂中,彩色玻璃镶嵌窗户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它们优雅灿烂,它们光彩夺目,它们庄重高贵,和教堂的气氛十分协调。这种装饰后来渐渐被引入世俗的建筑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威科城贝勒大学中,有一座相当大而精美的博物馆,叫伯朗宁博物馆,是专门为纪念英国大诗人伯朗宁而建立的。它有十几扇玻璃窗,竟是由彩色玻璃镶嵌画所组成,而且是有情节的连环组画,描写的是伯朗宁和夫人之间的忠贞爱情故事。这一串美丽的大窗户十分惊人,能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它很有启发性。

文学馆大堂迎面有两扇大玻璃墙,左右分立在大门的两侧,每侧有14公尺长,3.6公尺高。何不用来搞大型彩色玻璃镶嵌壁画。

文学馆请来了画家叶武林、让他设计画面,要求画面是通体的,不留间隔,相当做两幅143.6公尺整幅的玻璃大画,www.xiexiebang.com trl 这和狭而高的教堂窗户有巨大的不同。

画面上占据圣母玛丽亚位置的将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经过和画家反复探讨,决定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文学巨匠的各一部代表作内容来作画。它们是鲁迅的《祝福》、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原野》。这六组画各自有一幅主画,两幅副书和六幅背景画。六组彼此相连,形成两堵巨大的画墙、逆光看去,五光十色,十分抢眼。

鉴于玻璃镶嵌壁画的幅面过大,在制作工艺上遇到很大困难。经过仔细的对比和评选,决定请北京玻璃研究院来试制。他们克服了设计和制作上的难题,决定用“三明治”结构和分格组装的办法完成制作。

最后统计下来,共用了五十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玻璃,切成形状各异的块块,总数为二万四千余块,用金属条包边,彼此焊接相连,组成画面。

于是,国内幅面最大,由内容到结构都有创新的,大型彩色玻璃镶嵌壁画就此诞生。它斑斓,它耀眼,它宏伟,它新颖,它给人惊喜,它是第一个。

作家签名瓷器 签名瓷器

文学馆大堂里有一对巨大的青花瓷瓶,上面有五千余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签名。www.xiexiebang.com trl 大瓷瓶有三公尺半高,各重一吨多,是在景德镇烧的,每一炉只烧一枚,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难以控制,烧毁了若干枚。

作家名字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相当好找。观众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家的名字。

瓶上花纹的设计者是新加坡著名艺术家陈瑞献先生,他是取《诗经》上的典绘制的,但画法相当现代。

瓷瓶由青岛华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的杨志鹏先生出资烧制,他还承担了搜集作家签名的全部事务工作。最后,由他和他的公司出面捐献给了文学馆。

这对瓷瓶在观众眼中“很好玩”,因为它提供了参与性,这很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大油画

在所有的文学艺术品中,大油画是费力最大的,质量也是最好的。

当初,在文学馆的建筑设计中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要为大壁画留两扇墙。此处的墙不准开窗,房屋要留顶光。为此,设计师被要求专门设计一个过厅,称之为油画厅。

油画厅相当大,左右两扇墙各有十八公尺长。两幅油画的外尺寸是182.8公尺。油画总面积为一百平方公尺,相当一个巨型长轴。中国画的长轴方式在油画里找到了移植的对象。www.xiexiebang.com trl 文学馆找到了两位非常合适的画家来从事壁画的创作,他们都是油画家,是同学,早年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高材生,岁数在五十多,他们已经有很好的艺术业绩。他们的名字是阎振锋和叶武林。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事业的严肃认真,有创作力,和善于思考。

两位画家关起门来,“恶补”了半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他们受命创作两幅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大油画。

选择了两个主题: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受难者”,另一个则是“反抗者”。不妨用画绣像画的办法将典型的受难者和反抗者有机地安排在画面中。纵观中国现代文学,伟大启蒙者们是从描写人间悲剧开始的,那便是受难;由受难,自然延伸到批判,包括思想的批判和行动的批判,那便是反抗。所以一幅是“受难者”,另一幅是“反抗者”便顺理成章了。

画家们决定将埃及的彩色浮雕、敦煌的绿黄色基调和现代的叠加技术调和在一起,大胆地在浮雕上面和实际的时代背景材料上面,包括那些照片、报纸、杂志上面,画油画,他们在表现手法上显示了很大的创新力度。

他们画了整整一年半,各自带了三个助手。没有星期日,也没有节假日,关在一间租来的大厂房里,埋头苦画。

他们成功了。画面搬到新馆过厅之后,经过组装和最后润色,受到了前来观看的专家的一致称赞,以为是一件难得的真正表现时代旋律的大作品。www.xiexiebang.com trl 在当今的中国壁画中,它被誉为现代壁画的第二个里程碑。

奇石“逗号” 奇石“逗号”

在文学馆东门内小广场上,在两列罗马柱廊中央,应该有一尊文学馆的主体雕刻。可惜,付予它的使命太沉重,无法实现,只得作罢。没有办法,想到中国的赏石玩石传统,决定走到深山野林中去选石。

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在房山县境内找到一块奇石。体积巨大,像一尾展开的孔雀屏,中心有一个溜溜圆的孔,透空,而且连着一个缺角,是一个逗号!

中国古典文学没有任何的标点符号。逗号,是现代。逗号,没有完结,一直延续到当代。哇,天然的一个文学馆馆徽。巨大的,天生的,奇巧的,馆徽。

后来,经过细心设计,清华工艺美术学院的马泉先生果然将逗号设计成一个小巧的文学馆徽章。经过评比以高票获得认可。做出来后姑娘们甚至可以把它当作耳环戴,男士们把它别在胸前,简单而醒目,极为可爱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馆研学活动宣传稿

初一年级中国现代文学馆研学活动

3月21日下午,初一年级学生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进行研学。

现代文学馆毫不吝惜地呈献了60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同学们一个个“有备而来”,各小组分别制定了自己的研学计划,并提前做好了预习。大家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解,一边参观文学馆。

在这里,无论是馆内还是院子里,随便走走就足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学气息。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从批判文学到儿童文学,无一不感受到这座文学馆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这并不是留下一大堆照片就可以铭记在心的东西,这里的亲笔、名言、真迹只能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摸索。其中,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馆内的场景再现及作家手稿。场景再现使人身临其境,更为清楚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家手稿上无数次密密麻麻的批画和修改让我们看到作家们对待文学的认真和严谨,自愧不如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诲。

来到这里见证中国文学60年来的发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虽不色球称为文坛巨匠或者著名的什么家,但是,这会激励我们好好学习语文,将来把文学之风拂到每一个人身边。就像巴金先生说的那样:“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这句话刻在了文学馆门口的石头上,但这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刻在我们的心中。我想,这也是来现代文学馆的一大收获吧。

在进出馆时,每一位同学也都亲手抚摸了巴金先生的手模,如同与大师的零距离接触,无不感叹这双一笔一画写下千万字文学著作的苍老的手是如此伟大。其实不光是巴金先生,所有的作家都是我们的榜样。作为一名中国人,应以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及无数杰出的文学巨匠感到自豪。也许有人会迷恋其中的风景,或者是宏伟的建筑,但不管怎样,那都是次要的。

撰稿人:曾澈

2014/3/27

第三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 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

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废 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田园牧歌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曾经因题材的“故乡性”和情调的乡土性被认为是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中的一员,30年代的创作由被归入“京派作家”。他的小说以其特有的散文化倾向和归隐情绪而在现代小说史上呈现独特的风格。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短篇《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菱荡》等。

穆时英(1912~1940),笔名伐扬、匿名子等。“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有“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之称。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処女的感情》等;短篇有《南北极》、《上海的狐步舞》、《街景》等。

施蛰存(1905~2003),“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有《灯下集》、《待旦录》等。

张天翼(1906~1985),讽刺幽默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的特点是“含笑的泪”。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从空虚到充实》、《脊背与釢子》、《速写三篇》等;长篇《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中篇《清明时节》;短篇《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

沙 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讽刺批判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兽道》等;短篇《代理县长》、《在祠堂里》、《在其香居茶馆里》;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艾 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写实与抒情风格相融合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取材丰富多样,但大多取自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倾向于挖掘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荒地》等;短篇《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石青嫂子》等;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等。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是“五四”以来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作家,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北方的农村生活,表现新旧交替时代中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新旧思想的斗争,在结构上吸收了传统小说、评书的特点,语言通俗生动,幽默有趣,给人以轻松之感。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长篇《李家庄的变迁》等。

孙 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解放区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清新优美,以诗意表现生活见长,常常以战争为背景,但并不正面写战争,常常在战争中吟咏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长篇《风云初记》;作品集《白洋淀记事》等。

丁 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现代著名女作家,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丁玲”是她发表小说《梦珂》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短篇《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田家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韦护》。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解放区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通讯报告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特写集《南下记》、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长篇小说《围城》。

张爱玲(1921~1995),现代著名女作家,小说大家。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是她小说创作的基调。代表作有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说集《传奇》;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十八春》等。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感情真挚,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而质朴,显示出严禁洗练、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他最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后又创作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颇具影响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踪迹》、《背景》、《你我》、《欧游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周作人(1885~1967),鲁迅的二弟。现代散文大家。“五四”时期,周作人一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 发展和繁荣。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茶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等;散文名篇有《故乡的野菜》、《乌蓬船》、《苍蝇》、《苦雨》、《鸟声》、《喝茶》等。

钟敬文(1903~2002)

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俗学家、文艺评论家。散文集有《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散文名篇有《西湖的雪景》等;另有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等。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中国30年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和诗人。他先以“汉园三诗人”之一享誉文坛,后创作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星火集》等。在他30年代的抒情散文中,主要书写孤独灵魂的忧郁、内心的波动和空灵的幻想,表现了一位囿于书斋、脱离现实的知识青年的忧郁、迷惘情绪和孤独、寂寞的心境。他的散文看似扑朔迷离,实则新奇别致,常于飘忽的幽灵、朦胧的幻觉和富有色彩与乐感的语言文字中完成一种美文的建构。

李广田(1906~1968)现代散文家、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从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代表作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灌木集》等。散文名篇《山之子》等。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现代散文家、画家、翻译家。其作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蕴含,尤其善以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质。在早期散文作品中,他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人世间虚伪、卑俗、自私的憎恶,读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的赞美,充满清幽玄妙的情趣。后期散文透出强烈爱憎之情,有诙谐峭拨的风格。散文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教师日记》、《帅真集》等。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现代散文家,优秀的散文文体家,郁达夫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合《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散文名篇《雅舍》、《汽车》。

唐 弢(1913~1990),原名唐端毅。现代文学史家、杂文家。代表作有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边鼓集》、《横眉集》、《松涛集》、《落帆集》,散文名篇《桥》等。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话》;散文名篇《祝土匪》、《论趣》、《说文妖》等;小说代表作有《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

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双。现代文化名人、作家、理论家。20年代所作《饿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之作。30年代编有《鲁迅杂感选集》并作重要序言。散文名篇有《暴风雨之前》、《一种云》等。

夏 衍(1900~1996),原名沈乃熙,又名沈端先。现代文化活动家、剧作家。1936年所

作《包身工》与宋之地的同年发表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视作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戏剧代表作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胡 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的序幕。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新诗的开拓者、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诗集有《女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新诗集)、《星空》、《前茅》、《瓶》、《恢复》等;诗歌名篇《凤凰涅盘》、《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历史剧代表作有《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小说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等。

闻一多(1889~1946),新月社代表诗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作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诗歌名篇《死水》、《发现》等。

殷 夫(1909~1931),又名白莽,原名徐白。“红色鼓动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代表作诗集有《孩儿塔》等;诗歌名篇有《血字》、《我们》、《别了,哥哥》等。

冯 至(1905~1993),沉钟社代表诗人,曾被鲁迅称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诗歌名篇《我是一条小河》、《蛇》、《北游》等;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另有散文集《落叶》、《轮盘》、《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李金发(1900~1976),中国现代文学史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年)、《为幸福而歌》(1926年)、《食客与凶年》(1927年)三本新诗集。李金发在国外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他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伦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极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显示和以颓废为美丽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强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反映在他整个诗歌创作中。

戴望舒(1905~1950),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歌名篇有《雨巷》(因此享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田 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街头诗的发起人,被闻一多称作为“时代的鼓手”。代表诗集有《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给战斗者》、《她也要杀人》等;诗歌名篇有

政治抒情长诗《给战斗者》以及街头诗《毛泽崬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

臧克家(1905~2004),享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代表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等,诗歌名篇有《老马》、《有的人》等。

卞之琳(1910~2000),“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等;诗歌名篇有《断章》、《淘气》、《圆宝盒》、《距离的组织》、《尺八》等。

艾 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堪称“中国诗坛的泰斗”。代表诗集有《大堰河》、《旷野》、《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歌名篇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手推车》、《我爱这片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绿 原(1922~),原名刘仁甫,笔名刘半九。“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童话》、《集合》(抒情短情诗集)、《又是一个起点》(长篇政治抒情诗集)等;诗歌名篇有《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诗与真》、《诗人》、《你是谁?》、《复仇的哲学》、《颤抖的钢铁》等。

牛 汉(1923~),本名史成汉,又名牛汀。“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彩色的生活》、《温泉》、《蚯蚓和羽毛》、《沉默的悬崖》等;诗歌名篇有《种子有翅膀》、《鄂尔多斯草原》、《地下的声音》、《驼队的摇篮》、《夜的憧憬》、《悼念一棵枫树》、《根》等。

穆 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九叶”诗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探险队》、《旗》、《蛇的诱惑》等;诗歌名篇有《野兽》、《蛇的诱惑》、《赞美》、《诗八首》、《自然底梦》、《森林之梦》、《隐现》等。

郑 敏(1920~),“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性诗篇有《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等;诗歌名篇有《树》、《金黄的稻束》、《生的美:痛苦、斗争,忍受》、《人力车夫》、《马》、《时代与死》、《清道夫》等。

袁可嘉(1921~),“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性诗篇有《沉钟》、《岁暮》、《空》、《南京》、《上海》、《进城》、《难民》等;诗论集有《新诗现代化》、《新诗戏剧化》、《对于诗的迷信》等。

李 季(1922~1980),解放区代表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等。

袁水拍(1916~1983),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政治讽刺诗《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等。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巽甫。独幕戏剧创作的代表作家,被称为中国“独幕剧的圣手”。代表剧作有《一只马蜂》、《亲爱的丈夫》、《酒后》、《压迫》、《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等。

欧阳予倩(1889~1962),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代表剧作有《泼妇》、《回家以后》、《屏风后》、《忠王李秀成》、《桃花扇》等。

曹 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话剧住主要的代表作家之一,曹禺及其代表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另有剧作《蜕变》等,并将巴金小说《家》改编为话剧。

田 汉(1889~1968),原名田寿昌。现代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代表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

陈白尘(1908~1994),原陈增鸿、陈征鸿。讽刺喜剧和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代表剧作有《征婚》、《恭喜发财》、《魔窟》、《乱世男女》、《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岁寒图》等讽刺喜剧;《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历史剧。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5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其所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年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为孔孟之道是社会主义“最精要的论据”。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弘富,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字晦闻,广东顺德人。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政治态度趋于保守。所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等。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为南社创始人之一。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所著有《浩歌堂诗钞》。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 年留学日本,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起义未成,流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任《民报》编辑。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海自杀,所留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大。另撰有小说《狮子吼》。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秋瑾(1879--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以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1906年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

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同年七月徐锡麟刺杀恩铭,但起义失败。清政府发觉皖、浙间联系,即派军队包围大通学堂,逮捕秋瑾。坚贞不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善诗歌,作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体现了爱国精神,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亦能词。遗稿编入《秋瑾集》。

夏敬观(1875--1953):

近代诗人。字剑丞,号盥人、呋庵,江西新建人。光绪 举人,官提学使。入民国,任浙江教育厅长。晚岁寓居上海。诗学梅尧臣。亦能作词与绘画。所著有《忍古楼诗集》、《忍古楼词》、《音学备考》等。

高旭(1877--1925):

近代诗人。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江苏金山(今属 上海市)人。曾任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为南社创始人之一。曾写作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诗篇,后期意志日趋消沉。所著有《天梅遗集》等。

王国维(1877--1927):

近代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及文艺思想的影响。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之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1927年于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所作中国古代史地、戏曲史等方面之文献整理、考订工作,具有长远参考价值。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四十二种。考证文章曾汇编为《观堂集林》。

马君武(1882--1939):

名和,以字行,一字贵公。广西桂林人。初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赴德国,习冶金。民国成立,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等职。后经营工业。晚年任广西大学校长。爱好文学。其诗格律自由,并用歌行体翻译拜伦、席勒等人作品。所著有《马君武诗稿》。又曾翻译达尔文著作。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文学家。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 东中山人。早年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交游,参加南社。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所著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作。还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另撰有《梵文典》,今不传。所著有《苏曼殊全集》。

柳亚子(1887--1958):

爱国民主人士、诗人。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积极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为南社创始人之一。后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诗词具有爱国精神。早期作品鼓吹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后期所作,表现了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进步倾向,解放后作有歌颂新社会的作品。所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第四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 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废 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田园牧歌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曾经因题材的“故乡性”和情调的乡土性被认为是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中的一员,30年代的创作由被归入“京派作家”。他的小说以其特有的散文化倾向和归隐情绪而在现代小说史上呈现独特的风格。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短篇《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菱荡》等。

穆时英(1912~1940),笔名伐扬、匿名子等。“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有“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之称。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処女的感情》等;短篇有《南北极》、《上海的狐步舞》、《街景》等。

施蛰存(1905~2003),“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有《灯下集》、《待旦录》等。

张天翼(1906~1985),讽刺幽默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的特点是“含笑的泪”。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从空虚到充实》、《脊背与釢子》、《速写三篇》等;长篇《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中篇《清明时节》;短篇《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

沙 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讽刺批判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兽道》等;短篇《代理县长》、《在祠堂里》、《在其香居茶馆里》;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艾 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写实与抒情风格相融合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取材丰富多样,但大多取自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倾向于挖掘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荒地》等;短篇《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石青嫂子》等;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等。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是“五四”以来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作家,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北方的农村生活,表现新旧交替时代中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新旧思想的斗争,在结构上吸收了传统小说、评书的特点,语言通俗生动,幽默有趣,给人以轻松之感。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长篇《李家庄的变迁》等。

孙 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解放区代表作家。他的小说清新优美,以诗意表现生活见长,常常以战争为背景,但并不正面写战争,常常在战争中吟咏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长篇《风云初记》;作品集《白洋淀记事》等。

丁 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现代著名女作家,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丁玲”是她发表小说《梦珂》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短篇《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田家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韦护》。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解放区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通讯报告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特写集《南下记》、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长篇小说《围城》。

张爱玲(1921~1995),现代著名女作家,小说大家。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是她小说创作的基调。代表作有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说集《传奇》;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十八春》等。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感情真挚,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而质朴,显示出严禁洗练、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他最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后又创作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颇具影响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踪迹》、《背景》、《你我》、《欧游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周作人(1885~1967),鲁迅的二弟。现代散文大家。“五四”时期,周作人一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 发展和繁荣。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茶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等;散文名篇有《故乡的野菜》、《乌蓬船》、《苍蝇》、《苦雨》、《鸟声》、《喝茶》等。

钟敬文(1903~2002)

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俗学家、文艺评论家。散文集有《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散文名篇有《西湖的雪景》等;另有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等。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中国30年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和诗人。他先以“汉园三诗人”之一享誉文坛,后创作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星火集》等。在他30年代的抒情散文中,主要书写孤独灵魂的忧郁、内心的波动和空灵的幻想,表现了一位囿于书斋、脱离现实的知识青年的忧郁、迷惘情绪和孤独、寂寞的心境。他的散文看似扑朔迷离,实则新奇别致,常于飘忽的幽灵、朦胧的幻觉和富有色彩与乐感的语言文字中完成一种美文的建构。

李广田(1906~1968)现代散文家、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从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代表作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灌木集》等。散文名篇《山之子》等。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现代散文家、画家、翻译家。其作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蕴含,尤其善以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质。在早期散文作品中,他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人世间虚伪、卑俗、自私的憎恶,读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的赞美,充满清幽玄妙的情趣。后期散文透出强烈爱憎之情,有诙谐峭拨的风格。散文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教师日记》、《帅真集》等。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现代散文家,优秀的散文文体家,郁达夫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合《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散文名篇《雅舍》、《汽车》。

唐 弢(1913~1990),原名唐端毅。现代文学史家、杂文家。代表作有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边鼓集》、《横眉集》、《松涛集》、《落帆集》,散文名篇《桥》等。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话》;散文名篇《祝土匪》、《论趣》、《说文妖》等;小说代表作有《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

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双。现代文化名人、作家、理论家。20年代所作《饿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之作。30年代编有《鲁迅杂感选集》并作重要序言。散文名篇有《暴风雨之前》、《一种云》等。

夏 衍(1900~1996),原名沈乃熙,又名沈端先。现代文化活动家、剧作家。1936年所作《包身工》与宋之地的同年发表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视作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戏剧代表作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胡 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的序幕。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新诗的开拓者、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诗集有《女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新诗集)、《星空》、《前茅》、《瓶》、《恢复》等;诗歌名篇《凤凰涅盘》、《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历史剧代表作有《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小说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等。

闻一多(1889~1946),新月社代表诗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作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诗歌名篇《死水》、《发现》等。

殷 夫(1909~1931),又名白莽,原名徐白。“红色鼓动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代表作诗集有《孩儿塔》等;诗歌名篇有《血字》、《我们》、《别了,哥哥》等。

冯 至(1905~1993),沉钟社代表诗人,曾被鲁迅称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诗歌名篇《我是一条小河》、《蛇》、《北游》等;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另有散文集《落叶》、《轮盘》、《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李金发(1900~1976),中国现代文学史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年)、《为幸福而歌》(1926年)、《食客与凶年》(1927年)三本新诗集。李金发在国外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他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伦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极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显示和以颓废为美丽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强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反映在他整个诗歌创作中。

戴望舒(1905~1950),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歌名篇有《雨巷》(因此享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田 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街头诗的发起人,被闻一多称作为“时代的鼓手”。代表诗集有《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给战斗者》、《她也要杀人》等;诗歌名篇有政治抒情长诗《给战斗者》以及街头诗《毛泽崬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

臧克家(1905~2004),享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代表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等,诗歌名篇有《老马》、《有的人》等。

卞之琳(1910~2000),“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等;诗歌名篇有《断章》、《淘气》、《圆宝盒》、《距离的组织》、《尺八》等。

艾 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堪称“中国诗坛的泰斗”。代表诗集有《大堰河》、《旷野》、《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歌名篇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手推车》、《我爱这片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绿 原(1922~),原名刘仁甫,笔名刘半九。“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童话》、《集合》(抒情短情诗集)、《又是一个起点》(长篇政治抒情诗集)等;诗歌名篇有《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诗与真》、《诗人》、《你是谁?》、《复仇的哲学》、《颤抖的钢铁》等。

牛 汉(1923~),本名史成汉,又名牛汀。“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诗集有《彩色的生活》、《温泉》、《蚯蚓和羽毛》、《沉默的悬崖》等;诗歌名篇有《种子有翅膀》、《鄂尔多斯草原》、《地下的声音》、《驼队的摇篮》、《夜的憧憬》、《悼念一棵枫树》、《根》等。

穆 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九叶”诗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探险队》、《旗》、《蛇的诱惑》等;诗歌名篇有《野兽》、《蛇的诱惑》、《赞美》、《诗八首》、《自然底梦》、《森林之梦》、《隐现》等。

郑 敏(1920~),“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性诗篇有《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等;诗歌名篇有《树》、《金黄的稻束》、《生的美:痛苦、斗争,忍受》、《人力车夫》、《马》、《时代与死》、《清道夫》等。

袁可嘉(1921~),“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性诗篇有《沉钟》、《岁暮》、《空》、《南京》、《上海》、《进城》、《难民》等;诗论集有《新诗现代化》、《新诗戏剧化》、《对于诗的迷信》等。

李 季(1922~1980),解放区代表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等。

袁水拍(1916~1983),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政治讽刺诗《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等。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巽甫。独幕戏剧创作的代表作家,被称为中国“独幕剧的圣手”。代表剧作有《一只马蜂》、《亲爱的丈夫》、《酒后》、《压迫》、《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等。

欧阳予倩(1889~1962),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代表剧作有《泼妇》、《回家以后》、《屏风后》、《忠王李秀成》、《桃花扇》等。

曹 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话剧住主要的代表作家之一,曹禺及其代表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另有剧作《蜕变》等,并将巴金小说《家》改编为话剧。

田 汉(1889~1968),原名田寿昌。现代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代表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

陈白尘(1908~1994),原陈增鸿、陈征鸿。讽刺喜剧和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代表剧作有《征婚》、《恭喜发财》、《魔窟》、《乱世男女》、《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岁寒图》等讽刺喜剧;《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历史剧。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5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其所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年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为孔孟之道是社会主义“最精要的论据”。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弘富,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字晦闻,广东顺德人。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政治态度趋于保守。所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等。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为南社创始人之一。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所著有《浩歌堂诗钞》。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 年留学日本,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起义未成,流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任《民报》编辑。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海自杀,所留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大。另撰有小说《狮子吼》。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秋瑾(1879--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以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1906年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同年七月徐锡麟刺杀恩铭,但起义失败。清政府发觉皖、浙间联系,即派军队包围大通学堂,逮捕秋瑾。坚贞不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善诗歌,作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体现了爱国精神,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亦能词。遗稿编入《秋瑾集》。

夏敬观(1875--1953):

近代诗人。字剑丞,号盥人、呋庵,江西新建人。光绪 举人,官提学使。入民国,任浙江教育厅长。晚岁寓居上海。诗学梅尧臣。亦能作词与绘画。所著有《忍古楼诗集》、《忍古楼词》、《音学备考》等。

高旭(1877--1925):

近代诗人。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江苏金山(今属 上海市)人。曾任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为南社创始人之一。曾写作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诗篇,后期意志日趋消沉。所著有《天梅遗集》等。

王国维(1877--1927):

近代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及文艺思想的影响。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之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1927年于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所作中国古代史地、戏曲史等方面之文献整理、考订工作,具有长远参考价值。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四十二种。考证文章曾汇编为《观堂集林》。

马君武(1882--1939):

名和,以字行,一字贵公。广西桂林人。初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赴德国,习冶金。民国成立,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等职。后经营工业。晚年任广西大学校长。爱好文学。其诗格律自由,并用歌行体翻译拜伦、席勒等人作品。所著有《马君武诗稿》。又曾翻译达尔文著作。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文学家。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 东中山人。早年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交游,参加南社。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所著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作。还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另撰有《梵文典》,今不传。所著有《苏曼殊全集》。

柳亚子(1887--1958):

爱国民主人士、诗人。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积极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为南社创始人之一。后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诗词具有爱国精神。早期作品鼓吹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后期所作,表现了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进步倾向,解放后作有歌颂新社会的作品。所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 田

汉(1889~1968),原名田寿昌。现代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代表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

陈白尘(1908~1994),原陈增鸿、陈征鸿。讽刺喜剧和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代表剧作有《征婚》、《恭喜发财》、《魔窟》、《乱世男女》、《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岁寒图》等讽刺喜剧;《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历史剧。

《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呐喊》中,鲁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映。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不仅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也代表了新文学发展的方向。

《彷徨》

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1篇。在《彷徨》里,鲁迅继续对农民的不幸遭遇、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前途给予了深沉的关注,对封建传统尤其是封建思想意识进行了更为透彻的揭露和批判,同样塑造了一批永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与《呐喊》相比,《彷徨》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南行记》

小说家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初版于1935年,收作品8篇。解放后出版的《南行记》增至31篇。内容大都是作者漂泊于我国西南边陲和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见闻。把西南边境的绮丽风光和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和斗争首次带到文学作品中来。其创作的基本特色是:朴实的风格,奇异的情调,带有浓郁地方传奇色彩,有一种野性的气愤,人物性格鲜明,独具风采。在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生活实感的基础上揉进了浓郁浪漫主义色彩,有很强的抒情性。整个作品洋溢着明朗乐观的精神。有内在的思想力量。其中的《山峡中》、《人生哲学的一课》等篇最具代表性。□

《荷花淀》(小说集)

短篇小说、散文合集。孙犁著,1947年4月由香港海洋书屋出版。内收小说4篇,散文2篇,依次为:《荷花淀》、《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散文)、《村落战》、《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散文)、《山里的春天》、《麦收》。其中的小说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因而人们把他这一派称为“荷花淀派”。他在这本集子里继续保持着小说散文化的趋势,而且写得更加空灵与轻巧;对于细节与对话的描写也更入微和传神,尤其是对各种各样女性的刻画,显示出了作家对生活细致精心的观察。作品积极、乐观、向上、风格优美流转。□

《野草》

现代散文诗开先河之作。23篇,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墓志铭》等广为人知的篇章。《野草》的情感内涵主要通过是的意象与气质表现出来。大量运用象征、梦境和幻觉自然联系,语言具有是一样的跳跃性的音乐感。《野草》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表达了作者面对重重困惑坚持探索前行的顽强意志,以及渴求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的迫切心情。

《死水》

是闻一多最重要的代表性诗集,其中的诗篇创作于1925年6月留美回国后到1927年之间的两年时间中,是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产物。诗人在美留学8年,饱尝了天涯羁旅的孤苦和身为“弱小国民”的耻辱。他怀着极大的愤慨和热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回到了日思夜梦想的祖国。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黑暗腐朽的“死水”般的社会,一个内忧外患,四海萧条的国度。诗歌幻想中的瑰梦彻底破灭了,他那敏感的心弦发出强烈的震撼。《发现》、《荒村》、《大鼓师》等篇,均是这一心境的具体体现。与前期发表的《红烛》相比,《死水》消退了那种青年式的单纯透明的色彩,更加贴近丑恶的现实,更深沉厚重,艺术上更为成熟。其中的大多数篇章结构整饬,韵律和行数、字数都经过精心设计,一般以7字一行为主,2行或4行一节,有时巧妙运用长短相间的手法,既整齐雅洁,又错落有秩。诗中运用大量精巧的叠句、叠字,压韵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使节奏鲜明、生动、不富有弹性。《死水》显示出较高的诗歌语言技巧,对现代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一种开创作用。

□ 《三个叛逆的女性》 1926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一书出版。这三个剧本塑造了三个大胆叛逆的女性形象,以炽热的革命热情歌颂了妇女的觉醒和斗争,猛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制度,强烈体现出反封建压迫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革命精神。在艺术上,剧本有着重要特征:通过历史题材以戏剧形式反射现实,用大胆的想象和虚构手法发掘、描画历史人物的精神思想,使之与新时代精神息息相通。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是丁玲创作的享有国际声誉的长篇小说,1948年9月由东北光华书店出版,小说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文坛引起普遍关注,并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改斗争题材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长篇代表作,也是丁玲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小说以华北地区桑干河畔一个名叫暖水屯的村庄为背景,着力反映了这里的土改斗争从酝酿到发动,几经波折最终斗倒地主分了田地的完整过程,真实反映了当时农村阶级关系的复杂性和土改斗争的艰巨性。□

《暴风骤雨》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以广阔的艺术视野真实地展现了东北地区土改的全貌,以血淋淋的阶级斗争,表明了土改运动的残酷、悲壮和伟大。整部作品突出了土改斗争的尖锐、反复,写出了广大农民向旧世界发起暴风骤雨般冲击的坚定信念,写出了浩然激荡的历史发展趋势。

《围城》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方鸿渐为主要代表,艺术地概括了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一代欧化知识分子的特征和命运,作者以幽默而嘲讽的手法,写了一部现代中国的“儒林外史”。方鸿渐是“现代儒林”中“新儒”的典型代表,他在事业、婚恋、家庭多方面不断寻求、不断失落、不断幻灭。他的命运,不仅蕴涵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破产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出路究竟何在这样深刻的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性的哲理性思考:方鸿渐一生不断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困惑始终伴随着他,他总想走出“围城”,然而人生处处是“围城”。

《升官图》

是陈白尘的一部讽刺喜剧,完稿于1945年10月。剧中写了两个强盗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为了躲避追捕,闯入一古老的住宅,在疲惫不堪和无限惊惧中沉入梦境,做了一夜升官发财的黄粱美梦。他们的美梦,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揭露了国民党官僚们巧立名目,鱼肉人民的真面目,对国民党反动组织提出了强烈控诉。全剧构思新颖、结构精巧,运用了夸张、变形、漫画的手法刻画人物,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戏剧性强。

汪文宣

巴金著名长篇小说《寒夜》的男主人公,他是当时黑暗社会典型的被损害者、被侮辱者。汪文宣是个典型的“好人”,他处处忍让,事事委曲求全,但社会并没有对他有所宽容,他最终在孤独与悲哀中“吐尽了血痰死去”。作品中汪文宣这样的小人物之死,预示着那个“寒夜”一般黑暗冷酷的社会的必然灭亡。

祁瑞宣

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描写得最有深度的形象。一位“温雅自然”的知识分子,“七七”事变的发生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沉静,家与国的矛盾使他处于极度的“惶惑”中。他不愿留在北平当亡国奴,但作为长孙、当家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维系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又不能够离家出走。他知道家庭之累使他耽误了报国大事,但又只能这样苟且偷生,心里痛苦万分。最后,他终于从痛苦的矛盾中挣脱出来,做了许多有利于抗战的事情。

□ 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诗歌的“三美”

新月诗派代表诗人闻一多提出的有关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具体是指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李辉英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新格律诗派

得名于1928年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的发展。

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第五篇: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简单介绍)

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

1.齐白石

:(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徐悲鸿

:((1895--1953)江苏宜兴计亭人。父亲是个贫苦的画家。悲鸿幼年随父学画,二十岁即在上海 卖画。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校,其间又曾到柏林、比利时。

1927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并兼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29年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其间创作了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壮士》、《奚我后》,国画《九方皋》。抗日战争开始后赴南洋、印度等地举办画展,将全部卖画收入损献给祖国救灾抗战。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

1953年因患脑溢血病逝。这位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徐悲鸿彩墨画集》等。

3.张大千

:(1901-1984)名爱,又名秀,季 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署人张大千”。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 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揲诚就。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 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4.刘海栗

: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江苏省武进县人。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王济远等高材生,并冲破封建势力,首创男女同校,增加用人体模特和旅行写生。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收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绘画及美术教育,其油画作品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1929年刘海粟赴欧洲考察美术,遍访法兰西、意大利、瑞士等国名胜,三年间创下近百幅美术作品,受到巴黎美术界好评。曾与毕加索、马蒂斯、焚钝根等画家交游论艺。巴黎大学教授路易、拉洛拉著文称誉他是“中国文艺复兴大师”。解放后曾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81年被聘为意大利国家艺术院名誉院士,并被授予金质奖章。

5.潘天寿

:(1898-197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县人。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善画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他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故落笔大胆泼辣,又能细心收拾,作品的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他还长于表现山花、野草,笔墨挺秀多姿,艳丽生动。画面的虚实、疏密、主宾、黑白以及强烈,又和谐协调,加之色彩的清新浓郁,画面的灵气引人入胜。他的著作有《中国绘画史》、《雷婆头峰团瓢 画谈随笔》,以及其绘画作品《潘天寿画集》等。

6.傅抱石

:(1904-1964)江西新喻人,早年留学日本,攻东方美术史学。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解放前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教授。解放后,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中国山水人物技法》、《中国绘画理论》、《石涛山人年谱》、《罗马尼亚写生集》、《捷克斯洛伐克写生集》、《东北写生集》、《浙江写生集》等。又精篆刻,并有《印谱》行世。其代表作有《兰亭图》、《丽人行》、《九歌图—湘夫人》、《江南春》、《待细把江山图画》等。一九六五年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7.黄宾虹

:(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陈崇光等学花鸟。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 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七十岁后,后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的功力较深。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8.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 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它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 了重要贡献,既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9.李苦禅

:(1898-1983)名英,字苦禅。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知遇,欣纳门下,开始学习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对花鸟大写意画具有特色,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秋节风味》等。1978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辑》影印本;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集》影印本。

10.黄胄

:原名梁树年。1925年3月生,河北省蠡县人,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

黄胄从师赵望云,一直生活在西北,成为专业画家,担任西北师院美术系讲师,后到总政任创作员,现为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1997年春去世。

他创作的《洪荒风雪》获第六届青年联欢会金质奖章,出版有《黄胄作品集》、《百驴图》、《黄胄新作选》等。

黄胄是富于独创精神的画家。在中国画走向现代的进程中,黄胄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不是经由文人画家的道路,也不是从学院训练的途径,而是以生活为依托,从创作实践中闯出一条宽广的道路,给同时代学习中国画的青年人以巨大的影响和鼓舞。

黄胄是人物画的大手笔,极善于画大画、画人物众多、场面热闹的大场面。他前后创作的那些辉煌巨作构成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歌颂劳动、歌颂力量、歌颂奋发进取的精神,显示出豪放、壮美的审美基调,既出自画家积极、乐观的天性,也是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下载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及代表作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留学日本,后......

    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致词

    文章标题: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致词在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上的致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在庆祝贺敬之同志80寿诞和他从事文学创作65周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贺......

    现代建设企业介绍

    现代建设(Hyunda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公司简介韩国现代集团是世界知名500强企业。旗下包括现代汽车、现代土建、现代建设、现代重工等公司。是以建筑、造船、汽......

    现代管理方法介绍大全

    管理方法,同人类的一切知识一样,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协调群体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根据管理任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介绍(共5则范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介绍 一、模块内容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属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系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2005年4月23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二、了......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教学目标:⒈领会诗歌的韵律美; ⒉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⒊了解作家作品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高高瘦瘦,儒雅飘逸,而又充满忧......

    中国现代科学家

    中国现代科学家(五)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2011年深圳大运会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本届大运会的口号为“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主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