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卡夫卡的追求意识
卡夫卡的追求意识
一、引言
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卡夫卡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时期主要围绕在一战前后,而他真正被世人瞩目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作品也是在去世后才逐渐发表。一直以来,卡夫卡的作品一直被评论界冠以“悲观”、“苦痛”、“忧郁”的色彩。评论家往往强调其阴暗的一面,重在揭示对社会和自我的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强调“异化”主题下对现实的逃避、无奈和绝望,这使卡夫卡的“追寻之路”蒙上一层厚重的悲观主义色彩。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定论也正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谈论到希望,而最后也都是以所有一切希望的破灭而结束。那么这里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何为“希望”。如果说单纯是指人在这个世界上生的希望,对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结局来说,的确是一种悲剧;然而卡夫卡口中的“希望”却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活着”这层意义上,他要的是“有价值的生存”,是一种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和希望。卡夫卡在描写人物死亡时冷静淡然的笔触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世间活的希望的蔑视,看似绝望的表情,却从未停止对 “真正的希望”的追寻,这是一种特殊的希望,通过绝望而激发起的希望。他在日记中也曾说:“不要绝望,甚至对于你并不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在看似穷途末路之时,总会有新的力量产生,而这恰恰意味着你依然活着。”1正是这种“不绝望 ”使得我们看到了卡夫卡值得“肯定”的东西。他并不是反对生活,而是反对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生活,因此他想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希望。他深知愿望的实现是及其困难的,这种处境就像《饥饿艺术家》中那个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宁死也不进食的饥饿艺术家一样,卡夫卡认为找不到合口味的食物,只能挨饿。这充分体现了他与现实的矛盾,他忍受不了周围虚假、荒谬的世界,又不甘妥协和解,于是就开始了艰难的追寻之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答案,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样在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欲望利益的驱使下也往往妥协于现实,忽略自我真正的生存意义,缺少一种卡夫卡的精神,因此研究卡夫卡对理想信念的追寻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其精神世界以及所带来的现代性意义。
“追寻”是人类发展的精神动力。在西方文学中,以“追寻”作为母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在每个时代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 的“追寻”有着清晰的目标引导,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达到目的,像奥德修斯一样,为了与妻 1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郑法清,谢大光,主编.叶廷芳,黎齐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子团聚,在海上历经艰险,顶住诱惑最终成功“回归”。浮士德虽然不知道何时能结束旅程,但他至少能明白眼前一定要做点什么。卡夫卡小说中的“追寻”与以往不同,它所描绘的“追寻”在人们看来是徒劳,无意义的,是没有一条明路作为指引的,也许无论他们做什么也无法靠近内心的目标。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一不在困境中努力探求和奋力挣扎,但最终都没有达到目标。如果以结果来衡量一件事成败的话,他们的确失败了,可是失败就意味着“追寻”的无意义吗?其在过程中所努力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吗?显然答案不是绝对否定的。面对绝望的困境,作者依然对希望的充满渴望,对理想信念有着永不放弃的执着,这正是卡夫卡的特殊性所在,也正如歌德的《浮士德》中所描绘的人类精神。在浮士德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无限性。所谓无限性就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无穷无尽的追寻和创造:他的生命就是他追寻和创造的整个过程;生命的意义是在生命过程中的经历而不是最终的结局上,当生命把它所追寻和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都实现了。2
二、关于“追寻”对象
(一)对“爱”的渴望
从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出他对亲人和家庭的热爱。代表作《变形记》讲述了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为甲虫之后的心理活动和家人们对他的反应。小说第一部分描写了卡夫卡变为甲虫后家人的吃惊和恐惧,父亲则是愤怒的将其赶进房间。第二部分描写了随着格里高尔逐渐养成了动物的习性而丢到了工作,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如今不仅不能为家庭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累赘,父母和妹妹逐渐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小说的第三部分开始进入高潮,家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出去打工挣钱,辛苦和劳累使他们终于忍受不了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怪物”赖在家里,妹妹则提出将其弄走。可怜的格里高尔开始陷入绝望,最终默默地死去。小说中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怜悯到一点点变为厌恶的过程中,格里高尔却一如既往的保持对家庭的爱。此前他为家庭状况而焦虑,为了还清债务拼命工作,为妹妹实现音乐梦而努力着。文中写到:“他虽然感到浑身疼痛,但是他觉得疼痛仿佛正在渐渐减轻,最终可能会完全消失。背上那只烂苹果以及四周蒙上了软乎乎的尘土的那个发炎的部位他已几乎已经感觉不到。他充满着深情的爱意回忆着他的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的这个意见也许比她妹妹的意见还坚决”,3尽管家人对他唾弃和厌恶,他却依然深爱着他们。结尾当格里高尔走进 23参见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浮士德精神作为人类精神象征”。卡夫卡文集:变形I[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房间时他深情地看了母亲一眼,这一眼饱含了他对母亲真挚的爱和留念。甚至临死前他还怀着温柔和爱意惦念着家人。此外,卡夫卡对“爱”的追寻还体现在作品《审判》中约瑟夫对莱妮的爱,《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在自己挨饿的情况怀着善意为看守们买东西吃。由此看来,在卡夫卡心中一直存在一种对“爱”的渴望和期待。
(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
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虽身处痛苦、艰难的困境,却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抗精神,透露出不放弃的希望,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寻。学者王宏刚认为大多数读者只看到卡夫卡是怯懦、内疚、缺乏自信、无力痛苦的人,而忽视了性格中深沉有力的一面,小说《审判》中,K面临着事先串通一气的审判者和旁听席上的一群乌合之众,K没有放弃为自己争辩的机会,他依旧不懈的宣扬自己的见解,极力辩护自己是无罪清白的。尽管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徒劳,但还是永不放弃。《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惋惜他面前的那些“失去了旧有的信仰”的人4,《流放地》中的旅行家坚决认为流放地的审判方式存在不公正之处,处决方式缺乏人道主义,这些都透露着卡夫卡对正义理想、人生价值的追寻。
(三)对孤独的追寻
卡夫卡自身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一方面体现在他的叛逆和反抗意识上。《城堡》中主人公以孤独的身份,面对种种客观的阻碍一心想要进入城堡,费尽心机却终究失败。K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城堡的许可而努力,为了自己的目标顽强的反抗着,我们不妨称其为“弱的反抗”。卡夫卡的作品如同卡夫卡的人生,这种无声的反抗也体现在他和父亲之间的“斗争”。父亲不支持卡夫卡写作,对他进行束缚和压迫,而卡夫卡偏偏执拗的要通过写作向父亲证明自己,想得到父亲的肯定,然而结局就是失败。另一方面这种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也使卡夫卡不能融入群体,不被人所理解,注定孤独的命运。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不仅希望得到关爱,同时还要捍卫着自己的个性。作为一个强烈要求保留自己个性的人, 融入集体就意味着失去了个性,卡夫卡只有逃离集体来防止这种个性的抹杀。即使他害怕孤独,也要去追寻孤独,因为只有逃离外部世界才能真正的依赖于自己的内心。卡夫卡一开始就把K设定为一个孤独的身份而展开故事,然而随着追寻道路的艰难,一切将要成为泡影时,孤独便逐渐成为一种追求。他因两位助手时刻跟在身后,使得他和弗丽达没有片刻安宁而苦恼。他一生经历三次订婚又三次解 4马克斯,勃罗德,叶廷芳等,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除婚约,正是因为他把写作看成人生中唯一幸福,有意义的事,认为想要构建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就必须需要一个安静独处的环境,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发掘内心的潜力和积蓄的力量,从而清晰的认识世界,写出好的作品。这正应了海明威的那句话:“写作在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5孤独就是卡夫卡写作的动力,因此他极力去寻找孤独。在追寻的过程中,卡夫卡也升华了“孤独”的含义,不再是孤单、被抛弃,而是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状态。他对艺术世界的追求恰恰反映了他对自我“个性”的捍卫,正是由于他强烈的个性才使得他的作品显示出不同于传统的超现实主义。
三、关于“追寻”原因
(一)时代与身份
卡夫卡的生存地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思想完全被禁锢,没有自由可言。同时,随着当时资本主义分迅速发展,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越来越依赖物质,受物的统治而变为奴隶,最终导致精神畸形,被社会所异化,失去自我。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开始就相信将来自己可以主宰命运,他一直忍辱负重,努力与异化社会做着反抗与斗争。然而劳动压抑了个性和异化的力量,最终为逃避异化的劳动社会而变形,甚至死亡,这正是由于社会的重压和时代的阴影导致他寻求另一种方式解脱。《审判》中可怜的约瑟夫·K受到了莫名的逮捕,他在法庭上谴责法律制度的腐败,揭露官吏丑恶面目,这些都从侧面印证着社会真实黑暗的处境。卡夫卡所处的历史环境,布拉格就是他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被圈在这个巨大的监牢里。卡夫卡在给父母的信中提到“在布拉格以外我可以赢得一切,这就是说,我会成为一个自立的,心境平和的人,充分调动一切能力,作为优秀、真实的劳动的报酬,真
6正的生存意识和持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可见卡夫卡对摆脱生存地束缚的强烈愿望,从而寻求一种真正的独立和解放。除了时代背景,卡夫卡特殊的民族背景也是其追寻的原因之一,卡夫卡所属的犹太民族在民族矛盾下面临着历史性的选择。在小说《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中,作为歌手的约瑟芬,她相信她的歌声能把人民从残酷的经济处境和腐朽的政治里解救出来,至少也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生活中不幸。我们从这样一个为民族而唱的女歌手形象中能看出卡夫卡对民族处境的关注,对民族生存环境感到的焦虑和不安,于是他想摆脱这种民族的束缚,然而特殊的民族情结又使他逃脱不了宿命,只能永 56引自: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1954年12月10日。
唐梅花:卡夫卡作品追寻母题的形成原因[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久追寻。
(二)失衡的家庭环境
卡夫卡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孤独、陌生的环境中,正如他所说的:“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近年来我和我母亲平均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和我的父亲除了有时彼此寒暄几句几乎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7在家庭关系中卡夫卡始终处于“弱者”地位。家中主导者是父亲,一个影响卡夫卡一生的人。作为犹太中产阶级的父亲有着金钱至上的观念,他希望卡夫卡能够有份体面,受人尊敬且能养家的工作,并把他的思想全部强加于儿子身上而丝毫没有考虑儿子的想法。面对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驰的卡夫卡,父亲经常对其斥骂、吼叫,这使卡夫卡从小就产生了孤独、怯懦、恐惧的心理。《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因父亲破产而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父还债做了名枯燥的推销员,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而当他变为甲虫后,父亲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恶劣,甚至把他赶出家门。同样在小说《判决》中,格尔奥格·本德曼的父亲也是一名强权主义者,他被父亲认定为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并在一次口角之中让他投河淹死。无论是格里高尔还是格尔奥格,他们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被父权剥夺了独立性,失去自我,这也正是卡夫卡的写照。卡夫卡面对家庭的压制,惧怕的同时也产生了反抗意识,然而这种反抗也只不过是一种“弱的反抗”,例如,他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父亲看,希望父亲能给予自己肯定,这种反抗是掺杂着对父亲美好的幻想和眷念的小心翼翼的反抗。正是这份矛盾和纠结,更迫使他想要摆脱家庭的束缚。但这并不是说卡夫卡否认父母的爱,只是不能接受他们爱的方式。他曾强调“真正的教育目的,在于耐心地、爱护地、无私地发展成长中的人的能力。或者说,以非常耐心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独立发展”8,而不是一味的把子女当做自己的财产,否定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喜好发展子女,按照自己的好恶标准去做衡量。卡夫卡认为这种自私、盲目的爱,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子女们也会因为这样的教育而想要摆脱父母的精神枷锁。卡夫卡就是深陷这种教育处境下的牺牲者,面对父亲的精神暴力,面对母亲的顺从不理解,卡夫卡一心想要逃离监狱般的家庭,追寻自身的独立价值和自由。
(三)悲观意识的主体
7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郑法清、谢大光主编,叶廷芳,黎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8洪天富:饱含痛苦,失望和希望的呐喊——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七十周年而作[J].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通常来说,促使一件事发生的原因除了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不可或缺的主观因素。卡夫卡在性格上的怯懦、脆弱致使他受到一点坎坷就觉得是巨大的伤害。当然,父母给他带来的创伤是关键因素,假如他的父亲能对他温和一点,能给他些许精神上的自由,母亲也能稍微理解下他,他的生活会顺利些。但是我们不能肯定的是,即便有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卡夫卡就能不感到悲伤。实际上,人在一生中难免受到外界的打击,也不是所有人都被认同和理解,但重要的是如何转变外界给自身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卡夫卡就是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他不够坚强,不够有勇气去自我解压,做任何事都没有所谓的“彻底性”,他有反叛精神,所以他给父亲写了《致父亲的信》,同时他又惧怕跟父亲产生冲突,不敢亲自拿给他。这种矛盾、不彻底性致使他沉浸在孤独和痛苦中。同时,他对生活缺乏一种“包容性”,工作和生活完全不矛盾的两种关系,而在卡夫卡看来只能取其一。他认为要想构建完美的艺术世界就要抛弃婚姻,让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去思考,而不受婚姻的牵绊。工作和写作亦是这样,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些本不相矛盾的事物,他的精神世界应该会光明些。实际上,卡夫卡的内心也有过纠结和挣扎(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他意识到这些做法的不妥,但又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我想这正是一种“无奈的执着”。他不能改变孤独和寂寞的情绪,同时受着原罪的折磨,最终他不甘忍受这种痛苦,所以耗尽生命为自己,为人类寻找失落的乐园。这些“弱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他永久的追寻。
四、关于“追寻”意义
谈到卡夫卡的“追寻”,学术界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这种追寻是徒劳的,失落的,痛苦的;二是认为这种追寻能够起到激励人反抗和斗争的作用。实际来看,这两种评价在卡夫卡身上都有体现。只不过第一种观点可能更多是从结果角度出发,K一直为自己的目标苦苦挣扎和努力,却最终没有进入城堡;格里高尔渴望得到家人的爱护而最终被抛弃;约瑟夫努力为自己辩护洗清罪责但终究也是失败。种种失败的结局的确不免让我们怀疑这种追寻是否存在它的意义,这种徒劳的方式又能换来什么,尤其在经济迅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看待事物往往只关注结果,用结果的成败来衡量一件事是否有意义,或者说用结果好坏的比重来决定过程中投入多少的努力。这种看似精明的做法实际上正说明人类越来越忽视心灵过程的体验。卡夫卡的“追寻”看似绝望,但是他从来不失希望。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他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家对真理、人道的信奉。归根结底是来自卡夫卡内心强大的信仰。信仰是卡夫卡一生行动的核心。他曾说:“真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所需要而又不可能从某个人那里得到或买到的东西。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内心一次又一次地生产真理,否则他就会枯萎。没有真理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9可见,他对真理和正义的信仰是支撑他生存的条件,是他永不放弃追寻的目标。卡夫卡当然知道追寻的不易,但可贵的一点是面对重重阻碍,面对未来的不可知他依然能够不懈斗争。此外,卡夫卡还还把受难看作是成功的积极因素,只有直面苦难人们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从而超越苦难。从这点来看,卡夫卡的追寻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给人展现的不仅是单纯的悲剧性结局,更是在绝望中依然怀抱希望的坚持,这也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精神。
卡夫卡的长篇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没有设定最后的结局,卡夫卡的犹豫不决似乎是不知如何给这心中图景设置一个怎样的结局。是他早已看到的悲剧亦或是连自己都不肯信服的喜剧结尾?所以,他干脆不刻意设定这样一个固定结局,不去考虑它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卡夫卡用这样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向我们传达的意义:成功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人只有不断地反抗,怀着信仰去追寻,才能摆脱身上的枷锁,为自己争取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0
五、结语
任何一种意识的产生都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卡夫卡的追寻意识则归结于家庭的束缚,生存时代的纷乱以及强烈的个人性格,这些都使他不堪忍受现状,极力想寻求建立一种新的精神秩序。纵观卡夫卡的作品,我们能清晰并直观的看到一个个弱视个体内心的挣扎与斗争,他们的人生被看作是“绝望中的爬行”。这种爬行恰恰体现了卡夫卡笔下追寻的特殊性,看不到方向的执着。然而即便是没有明确的道路,我们也能感受到卡夫卡内心坚定的信念。他一生都渴望得到爱,渴望家庭和亲人,这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他追寻人类生存的意义,为了个人和民族耗尽生命的能量,是他对生存价值的关注;他害怕孤独,却勇敢去追求孤独,是他对艺术世界的崇高理解。随着卡夫卡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卡夫卡所带来的“痛处”,要试着拨开这些伤口发现其伤痛的意义。探究卡夫卡的追寻意识,能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卡夫卡的创作缘由和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让我们更能体会卡夫卡如何在绝望的境地迸绽出永恒的希望。
卡夫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笔下的人物形象告诉了人们希望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哪怕希望如此的渺茫,微弱,也要朝着理想去追寻,才会有奇迹发生。9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蔡鸿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张海虹:恐惧中的执着-解读卡夫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0变形的格里高尔、一心进入城堡的测量员K,在面对现实无情捉弄时都不放弃抗争的勇气,执着追求着自由。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道路多艰难,处境多绝望,仍抱有坚定的希望,这也是卡夫卡对人性意义的理解。现如今社会发展如此迅速,面对竞争激烈的形势,现代人更需要“卡式精神”,时刻都要保持追寻的意识,努力的意识。有了执着的信念,才会有超越一切阻碍的可能。绝望并不是终点,悲观的结局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追寻希望过程中获得的心灵体验和人生感悟。格里高尔和K都孤独的死去了,但他们反抗、斗争的意识已经证明了他们从不曾失掉对生存的勇气和信念。我想,卡夫卡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一生寻觅心底的那一米阳光。
参考文献:
[1]艾温·辛格:我们的迷惘[M].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年。[3]卡夫卡文集: 变形记I[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4]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5]马克斯、勃罗德,、叶廷芳等.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6]姜智芹:害怕孤独,追求孤独——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7]张道振、程芳:追寻的悖论——评卡夫卡《 城堡》的主题模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
[8]唐梅花:卡夫卡作品追寻母题的形成原因[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
[9]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郑法清、谢大光主编.叶廷芳,黎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
[10]洪天富:饱含痛苦, 失望和希望的呐喊——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七十周年而作[J].当代外国文学, 1994年。
[11]汪树东:论卡夫卡的现代性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12]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蔡鸿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13]郝岚:关于卡夫卡的另一种解读——发达工业社会时代下的再审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4]张海虹.恐惧中的执着-解读卡夫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
[15]曾艳兵.新中国 60 年卡夫卡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16]王宏刚.卡夫卡: 建立在求真基础上的正义诉求[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7]周亚明.焦虑与执着——论卡夫卡与 K 精神内涵的一致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
[18]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第二篇:论卡夫卡生存意识(daiding)dd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论卡夫卡生存意识
郝荣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 2008级
汉文3班 20081103785)
指导老师:李文军
‚生命就像我们上空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无穷的深邃。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窄的锁眼谛视它;而从这锁眼中我们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
——弗兰茨.卡夫卡
引言
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可以凭借它们深刻的精神意蕴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超越时空,跨越国界,被全世界的人们肯定接受并且传扬,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先哲般的智慧,透过作者对于生命切身的经历、感受、理解和体悟,述说着关于现代人生存的困境与迷惘,关于生命的存在的思考、探寻。奥地利犹太裔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作家。卡夫卡对于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追寻和叩问,是其文学的核心。下面我们就沿着卡夫卡“生存意识”的路途进行探寻,解析,感受他所折射出的现代人关于生存境况的存在之思。
一、“生存意识”的内涵
生存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法则,生存的世界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与强调对人的生存的思考。存在主义最引人注目的即是其生存意识,如加缪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是“判断人值得生存与否”。针对西方传统本质主义哲学中的理性主题及主题与客体的分离,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生存哲学提出,生存应关注人的非理性情绪体验,并应当与处境联系在一起。有处境意识即是意识到生存,并认为“生存只有与其它生存发生联系,与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越发生联系时才存在”。生存意识因之可被理解为超越即追求意义与处境意识的结合。
所以说,人的生存意识可分为世俗的生存意识和精神的追求意识。世俗的生存意识主要指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对自身所处的自然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存环境的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指向生命的存活,精神的追求意识是对这种本能生存方式的超越,它超越了个体生命简单存活的维度,主要指向精神面的存在,即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证,对自我不断地超越,对理想的不懈追寻。人从被生物性的抛向世界那刻起,在他的人生中就将必然性的遭际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喜怒哀乐,以及引起喜怒哀乐的人、事、物,也因此,人对生存的世界也必会产生或隐或现的看法,而后拼命的挣扎、反抗,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超越。
写卡夫卡的生存意识:
二、卡夫卡生存意识形成之原因
(一)、时代背景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首府布拉格。在那个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历史的冲击下,由继承和窃得的小块土地拼成的七零八落的奥地利君主国,这个由十种语言和民族构成的混乱局面,这堆由绝对矛盾的习惯和法律乱七八糟拼成的东西,终于开始土崩瓦解。”卡夫卡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沉闷黑暗的时代,拼命的挣扎,寻找人类生存的各种可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是一片精神的荒原。随着西方社会机器大工业的迅猛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传统观念的大厦土崩瓦解,物质利益成为人们的主要寻求目标。在“上帝死了”的时代,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理性、价值标准作更深的思考。人的境况、人的异化、人与人的疏远使西方知识分子感到焦虑和痛苦。然而,卡夫卡一反传统文学常态,弃模仿,重表现,高扬人文主义大旗,关注人的生存境遇,思考人生价值,作为精神的拓荒者,虽屡步维艰,但执着前行。
(二)、思想基础
十九世纪中期以前,在西方占优势的理性主义认为:“人们能够把握派生出全部事实的原因或根据,即真理。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西方哲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达到了由理性到非理性的逐步转型。发展到二十世纪,形形色色的非理性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应运而生。其中如叔本华、尼采、弗洛伊俄、克尔凯郭尔等人都对卡夫卡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叔本华的非理性哲学认为在这个盲目的、非理性的力量的支配下,人生是一场永无尽头,永远无法满足的追求,因而人生就是痛苦,走向了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则提倡潜意识。在描写人的难以名状的受压抑的苦闷的精神状态和不可思议的怪诞行为时,用精神分析法刻画复杂的心理和行为,描写潜意识对人的支配,渲染人的动物性本能。显示出人性中的悲观面的无限夸大,最终势必导致怀疑人的价值,从而否定人本身。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凯郭尔认为,世界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人的处境是荒诞的,人总是处在悲观烦恼,恐惧焦虑,孤苦伶仃,无家可归,而且人的努力都不能摆脱这种状况,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面对根本不确定的社会,每个人始终是在困境和危险中。受到他们哲学思想家的影响,卡夫卡对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也开始了关于存在的探寻,而完美的表现异化,展现人存在的荒诞处境,成为他文学的表现核心。以此,卡夫卡开辟了西方存在主义荒诞小说的先河,成为存在主义荒诞小说的鼻祖。
(三)、种族、家庭及其性格原因
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的布拉格一个操德语的犹太家庭。多民族的混乱拼杂,使他成了一个多重的无归宿感的异乡人。在当时,布拉格说德语的人口不过十分之一,他们的处境像孤岛上与世隔绝的人,然而卡夫卡又是说德语的犹太人。我们知道,公元66—70年和公元131—135年,犹太人两次掀起反罗马起义,结果遭到罗马人血腥镇压,许多犹太人惨遭杀害,绝大部分被赶出定居的巴勒斯坦,开始了漫长的民族流亡生活,古代犹太民族从此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到处受到歧视和侮辱”一个失去家园的民族,“脚下没有坚实的犹太土地”,“只能在政治、宗教、民族、文化冲突的复杂夹缝中忍辱偷生”。犹太民族的处境给卡夫卡的心里以很深的刺激,他时刻的感受到一种彻骨的“存在性不安”。不仅如此,对于自己的家庭,卡夫卡“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父亲对于他产生悲观主义人生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致父亲的信》中,我们可以读懂,老卡夫卡在这个家庭中就像一个发号施令的专职皇帝,斥骂、威胁、讥笑、冷笑都是他教育卡夫卡的惯用手段。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在“可怕的嘶哑与深沉的怒不可遏和鄙夷不屑的语调”面前,孩子们瑟瑟发抖。他威胁说“我要把你像条鱼一样撕碎”。这些因素导致卡夫卡从小畏惧父亲,内心孤僻、满怀犹豫、优柔寡断、性格懦弱,最终产生自卑心理。后来,卡夫卡的婚姻生活和他的身体状况也为我们证明了这些。卡夫卡作品的主人公的悲观厌世、逆来顺受、无可奈何、束手就擒的被动生存实质上已经完全否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否定了生命的意义。
三、卡夫卡的“生存意识”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一)、异化与孤独
异化与孤独是卡夫卡小说中对存在最深刻的展示。斗室、牢笼、笼子、地洞、封闭的村庄和宫殿成为卡夫卡作品中展现人物异化和孤独的最长见得意象。《变形记》就是在这令人窒息的斗室中展开的人物异化与孤独的真实图景。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诉说着现代人的自我价值与个性的迷失。这是一个荒诞而悲哀的故事,但作家的语调却平静的近乎冷漠,他看似漫不经心的讲述着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而他的平淡冷漠,则激发起读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格里高尔每天战战兢兢地工作已偿还父亲欠下的巨额债务,却还要忍受老板每天莫名的猜疑与无理。巨债像一块巨石,不仅剥夺了他的自由,泯灭了他的人性,而且使他沦为一部工作机器。“当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所遭受的境遇与凄苦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意见的疏离以及无法沟通而造成的孤独与悲凉。公司一脚踢开了他,父亲凶狠的追打他,母亲的关注变成一次次的昏厥,善良的妹妹竟第一个提出“把它弄走”,越是渴望被他人理解和接纳,也就越快的遭受到抛弃与毁灭,甲虫的外壳彻底阻断了他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渠道。然而,“孤独状态使格里高尔的变形彻底完成。因为,只要其他人还能理解他,他就不完全是虫子”。甲虫带着人的视角看人类,看到的是一群多么冷漠、多么空虚的芸芸众生;从人的视角看虫性,甲虫就显得更加孤独、恐惧和不可理解了。格里高尔既是人,又是虫,但他所体验到的只是人与虫的双重痛苦;他既不是人,又不是虫,远离人和虫的世界,无所归宿。格里高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在绝望的深渊中尝遍了绝望的孤独,只能用化脓的伤背驼着一个烂苹果死去。
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同样表现了异化与孤独的主题。自从艺人跨进铁笼起,他作为人的价值已经不复存在,在观众眼里,他和其他动物没有两样,人们只需要他静静的饿下去以满足一种残忍的欲望,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还是一个人。饥饿的艺术家为了纯粹的饥饿艺术献出了生命,然而却没有人真正欣赏这种艺术。“假如我能找到食物,请相信我,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饥饿艺术家因找不到合适的食物而禁食,在孤独中死去,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人生的痛苦。何等心酸的不幸,何等绝望的人生。我想,也只有拥有深重绝望感、孤独感的卡夫卡才能创作出如此惊世骇俗的绝望与孤独形象吧。
这就是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人与人之间除去金钱、利益,恐怕只剩下对峙、冲突、隔膜、猜忌、残杀。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隔膜和孤独。虽然在现实社会中人不可能变成甲虫,也不可能被关进铁笼受饿,但是却带上了各种各样的面具,躲藏在面具后面的灵魂渴望交流却无法交流,只能陷入深深的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正是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人与人的隔膜以及有隔膜带来的孤独,最终导致人与人的异化,人无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卡夫卡的小说不无悲观主义,但他通过个体生命的体验所揭示出的却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真实的精神世界。
(二)负罪与恐惧
卡夫卡不但刻画了现代人孤独境遇的最绝望形式,也同时展开了对现代人所产生的恐惧感与负罪意识的文学思考。
卡夫卡在《致密伦娜情书》中多次提到恐惧意识,他说“我的本质就是恐惧”,“我是由恐惧组成的,它也许是我身上最好的东西”,“这种恐惧并不是我私人的恐惧,这也是自古以来一切信仰的恐惧”。“诚然,人们对于自身的谜也是无法了解的。没有别的,唯有恐惧。”在卡夫卡的意识中,恐惧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恐惧的来源是人类的信仰造成的。在基督教时代,人类因原罪意识而恐惧,在上帝缺席的时代,人又因自我焦虑而恐惧。这种因焦虑而产生的恐惧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的负罪意识,表现为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弱点而无力克服,当应尽的责任而无法实施,当遭遇良心的谴责而无法救赎时,“负罪感”便油然而生了。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我的本质是恐惧。”他这样说道,恐惧缠绕着他的一生。在卡夫卡的生活中,父子冲突,是导致他负罪与恐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致父亲的信》中他这样说道:“那么多次我听到你明明白白地表明我应该挨打,但总是在最后关头由您的仁慈才逃脱了这种命运,一种强烈的负罪意识越积越深。无论我从哪个方向走来,都走入欠您的罪过之中”。这种因负罪意识而导致的恐惧感在他的爱情生活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在《致密伦纳情书》中,他多次表达了自责,“这三次订婚史有一个共同之处:一切都是我的罪过,毫无疑问的罪过,我给两个姑娘带来了不幸。”由此,恐惧与负罪成为卡夫卡的生活方式,当然,这种对恐惧和负罪意识的深刻体验,他又将它们表现为文学世界中现代人的本质的存在和人类的普遍境况。下面我们以卡夫卡的小说《判决》为例,就关于人类生存境遇中表现出来的恐惧感和负罪感作简要分析。
在《判决》中,格奥尔格因顶撞父亲而被父亲判处投河自尽,他自己竟立刻予以执行,自杀前还喊着;“亲爱的父母亲,我可一直爱着你们的。”在格奥尔格身上,不仅仅具有被抛弃的孤独感和时时提防他人的恐惧感,在其更深层的意识中还隐含着一种负罪感。他被他所敬爱的人所抛弃,却把罪恶归于自己的过错,他作为一个弱者总是认为自己是错的,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只是坐享父亲的成果。面对父亲许多牵强附会的斥责,他心虽存反抗,却隐约觉得自己确有其事,表面上是父亲下的判决书,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灵魂的判决。在卡夫卡的作品中,现代人因孤独而恐惧,因负罪而焦虑。那些最终陷入莫名恐惧和罪恶感中的人,唯一的道路要么走向死亡,要么就是陷入恐惧和罪恶的永恒之中。“我有许多模特儿,我又没有模特儿”,卡夫卡在展现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的可能性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意义,他唤起了世界对人的可能性存在的关注,照亮了人们的存在之路。
(三)陌生与无归属感
“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教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如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卡夫卡生存境况中的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他在陌生的生活环境中的苦苦挣扎。卡夫卡是一个极其没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有归属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他什么也不是,如果是,也只不过是一个荒诞的存在。下面我们结合卡夫卡的生命的体验和艺术创作探寻现代人生存境况下所表现出的陌生感和无归属感。
前面在分析卡夫卡生存意识形成原因的时候,我们涉及过卡夫卡的“犹太情节”。布罗德曾经指出:“卡夫卡除了写共同的人类悲剧外,尤其注重写他那不幸的民族,写那无家可归、幽灵般晃荡的犹太民族”。犹太民族政权的最终土崩瓦解,留给每一个犹太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做一个永世的漂泊者。“漂泊”就是无所归属,就是随时遭遇到的陌生的现实。民族的屈辱历史给卡夫卡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他时刻的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人”。当然,卡夫卡生存中形成的陌生意识和无归属意识不单单是完全由民族悲剧造成的,家庭因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卡夫卡说:“现在,我生活在家庭里,生活在最好的、最可爱的人当中,但陌生的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就像《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样,父亲的冷酷、母亲的软弱、妹妹的无情让他在陌生中体验着虽在家而无家的生命感受,最后当生命干瘪时,被当做垃圾清扫出了家门。
谈到陌生与无归属感,举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来简要分析,我认为是合适的。医生出诊,衣服被剥光了,永远回不了家,只有“在这最倒霉的严寒里„„坐着尘世间的车子,驾着非人间的马,到处流浪”。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这个老人赤身裸体,任凭这个最倒霉的年代的严寒侵袭,他不属于那个吃人的社会。他无所归属的孤苦伶仃的生活着。作为医生,他可怜的尽责行医,却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作为普通老人,他遭受着人间最凄惨的酷刑,赤身裸体,诉说着自我存在的痛苦。“他只不过是个医生,他只不过是个医生”,他只不过是个被剥夺的干干净净的局外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漂泊者,迎接他的只有陌生,更陌生的明天。或许他根本没有明天,这冰天雪地,才是他真正的归宿,是他心灵得以安宁的地方。
结语
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往往有许多的不可确定。面对这个复杂混乱,陌生不堪的世界,我们不得不应接不暇的来接受各种社会抛给我们的孤独、焦虑、绝望。当然,这是与我们的理想相违背的。我们承认,作为一个人生活在宇宙上是那么的渺小,我们只能作为一个不确定的生物来适应这个有秩
89-
第三篇:卡夫卡名言
卡夫卡名言
1、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2、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3、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4、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5、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6、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7、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8、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9、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0、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11、关于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的想象是把艰辛的创造和自由的自我思索之混合推到极端的结果。
12、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13、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14、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5、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16、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17、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18、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9、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20、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1、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22、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23、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24、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
25、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26、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2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2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29、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30、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31、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2、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第四篇:卡夫卡语录
卡夫卡语录
1、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2、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3、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4、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5、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6、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7、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8、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9、你对这些话的领会程度,取决于你的孤独有多深。
10、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11、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2、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13、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14、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15、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6、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17、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18、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19、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20、关于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的想象是把艰辛的创造和自由的自我思索之混合推到极端的结果。
21、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22、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23、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鸣禽关到鸟笼里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
24、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25、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26、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27、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
28、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29、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30、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31、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32、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3、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34、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35、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36、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37、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38、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39、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在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40、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第五篇:卡夫卡读后感
谁是卡夫卡
——读尼古拉斯·默里《卡夫卡》
“我想起了我是谁……我必须回到黑暗中去,我不能站在阳光里,我绝望了,真像一头迷途的野兽。关键的问题不是这里的噪音,而是整个世界的噪音,甚至也不是整个世界的噪音,而是我的寂静无声……”——弗兰茨·卡夫卡
在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中,卡夫卡是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峰。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因此,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并且传达出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优秀作家。
作为二十世纪最经典的作家之一,卡夫卡的大名可谓妇孺皆知,但是询问那些对其略有涉猎的人,卡夫卡是怎么样的人?得到的回答几乎是惊人的一致:灰暗、绝望、压抑等等不阳光的词语几乎可以全部拿来形容他。但是这是真实的卡夫卡吗?对每个作家的解读都是一次无法规避的误读,这是宿命。本书回顾了卡夫卡和菲利斯·鲍尔那段漫长而无果的恋爱;回顾了他和热情似火的米伦娜·耶岑斯卡的苦恋;以及在生命的最后他与多拉·迪阿曼特共度的幸福时光。尼古拉斯·默里从卡夫卡的这些经历出发,以感性的方式重读他的小说,对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进行了新的阐释。本书细腻地刻画了卡夫卡的生活,尤其是他与菲利斯·鲍尔、米伦娜·耶岑斯卡、多拉·迪阿曼特之间的爱情,并以感性的方式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了新的阐释,给读者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卡夫卡。事实上作为伟大作家的卡夫卡,他绝不是一个孤独、绝望、独往独来的怪人。尼古拉斯·默里不仅为我们证实:“绝对诚实是卡夫卡品质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他待人总是谦虚退让,“不愿意委屈任何人”,而且向我们描绘了卡夫卡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群和爽朗性格:“卡夫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显然沉静的出奇;他观察着,不引人注意。他的精神趋向根本不是„有趣味的病态‟、怪癖、怪诞,而是自然的伟大、向上、强健、健康、坚实、简朴。”于是,“在卡夫卡的内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为争夺优势而互相争斗:对孤独的企求与跟人交往的意愿。但是,对于他来说,集体生活和有意义的工作才意味着最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尼古拉斯·默里进一步从不同题材的作品中,比如从格言和小说中所出现的卡夫卡的不同形象来展现他的矛盾:“人们在„格言中的卡夫卡身上看到的更强烈的还是他的开导的、助人的光辉;而在叙述的想像力中的卡夫卡身上看到的则更多的是混乱的、自我烦恼和危机的展现‟,一个灵魂的两个方面是共于一体的。”
为了写作,他需要与世隔绝,像一个隐士那样“仍是不够的,而要像永别人世的死亡一样。” 那么为什么他作品中一贯以阴郁,悲观著称呢?作者认为,这大抵要归因于卡夫卡性格中“最重要也最突出的特点”:绝对真实。对事,对真实的追求促使他寻找事物最为核心的东西,而核心有时是可能会让观者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这不难理解,比如生活中让一个都市白领看到漫山遍野的垃圾,河水中,地铁里弥漫的腐烂恶臭,在形象工程的塑像前屎尿成堆,或者像《东京物语》里,母亲尚未下葬,儿女讨论财产瓜分,又如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接触到社会上声色犬马的潜规则时表现出来的痛苦与失望,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总不免会捻起眉头——至少对一定群体的人是如此。因而有人宁可一辈子活在假象与欺骗
中,譬如在门第婚姻中坐拥财富八斗,被人视为幸福快乐的楷模,而事实却可能是以泪和饭,以苦佐菜。还有人对此视若不见,图个眼不见心不烦,还有的甚至唱起赞歌。卡夫卡只是忠实地记录了所见所闻,他的日记中不乏大量的细节描绘,形象之语,细致到令人毛骨悚然。用这些真实记录的细节绘制出的世界也并非一味的可怖讨厌,变形后的格里高尔至少还有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虽然只是短暂的,在流放地的“我”起码还未曾被人意见挟持,甚至在耗子民族中依然还有”女歌手约瑟芬“,即便她仅仅是历史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可能人对负面的形象总是念念不舍,而对美好的事物常常审美迟钝。对人,卡夫卡难得不偏不倚,“他既没有一种与传统见解苟同的偏见,也没有那种原则上喜欢与传统见解对着干的偏见”,这很容易陷入中庸之道,试图双面讨好,最终可能双面都讨不好。更难得的是,不要含含糊糊,语焉不详地不偏不倚。好像随时给观点留有退路,似是而非,只是原原本本地还原,不放大人性的污点,也不排斥人心的暖流。即便在伟人身上,“他也能发现他们那荒唐可笑的特点”,发现可笑,发现荒唐,不是为了嘲笑它,而是抱有“一种无声的眼泪和遗憾,或者是对一些非我们尘世所能理解的不可思议之事的承认”。因此,阴郁悲观说到底是因为对真实的追求与热爱,如作者所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我想,伟人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即便看到人世间最不堪入目的现实,人性深处污秽丛生的劣痕,对它们也不是嗤之以鼻,而是满怀怜悯与爱意。
卡夫卡希望自己是一个群体之外的孤独者,是一个审视者和旁观者,用他那洞察圣灵的“第三只眼”来俯瞰人生。他的想象力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被判有罪的人的想象力,他以不加掩饰的强度注视着他的宇宙中的每一片碎片,尽管有时叙述的语气冷酷而严厉。他的超前意识有利于发现未来,后来人们发现二战中的种种非人现象,都早被卡夫卡“着了先鞭”。但卡夫卡本人却是个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独者。“我感觉自己像被这个世界驱逐的人。我生活在一片如此薄弱、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土地上,周围一片黑暗,阴森的力量随时都可能从这篇黑暗中冒出,对我的张口结舌毫不顾忌,径直摧毁我的生活。写作支持着我。”他的小说是一道悬崖,他靠在上面,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涉。这个男人“被看不见的锁链锁在看不见的文学上” 这正如其作品《乡村医生》的主人公受到上帝的召唤,被猪圈里突然冒出的两匹马和突然出现的马夫拉走,他非但治不了病人的病,自己还被脱光衣服送到病人的床上去,最后坐上马车在茫茫雪海中艰难地飘泊。卡夫卡从固有的生活中被抛进了这不幸的时代中,永远回不了家,成为永恒的飘泊。这样一种独立又无所适从的苦恼,这样一种无边的寂寞,在“上帝死了”、信仰随之失踪的年代,是现代思想探险者的普遍惶惑。
在给未婚妻的信里,卡夫卡曾有过这样的自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不出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这种地窖中的穴鸟般的生存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与生活状态,而且象征着一种与外界世俗生活的对抗,一种对完全浸润于个人写作中的理想生活的想象。重要的不是在现实中到底实现了多少,而是这种生活的想象性及可能性的维度。
实际上,卡夫卡的全部意义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他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用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困惑:人在这个不可解释的世界上无
能为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世界是个荒诞的世界。卡夫卡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遭遇,即他们都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境地里,迷失在梦幻一般的世界中,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卡夫卡的主人公的名字大多带有一个k字,作家所全力表现的是k在充满敌意的社会面前的陌生感、孤独感和灾难感。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
热爱文学的卡夫卡死于肺结核,一个于二十世纪初之前一直在文学里象征意义多于实存意义的疾病,据作者的描述,在卡夫卡身上也的确被隐喻化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折磨卡夫卡至死的疾病使他在临终前对医生说:“把我杀死了吧,要不然你就是谋杀犯。”的卡夫卡式悖理名句。临终前卡夫卡要求朋友不要离开他,而在朋友答应后,他却说:“可是我要离开你了。”在结尾,直到结尾,在卡夫卡冷冽一生的尾声里,一幕文学对话与人生场域重叠无缝。他没有一寸安身之地。他暴露在我们能预防的一切伤害面前,在穿衣服的人群当中,他是唯一的裸体者。他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因为他还没有活过。
带田野里的百合花来,但不要带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