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卡夫卡及异化
浅论卡夫卡及异化——《变形记》文本解读文 / jixihuo
内容提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的文学鼻祖。1915年发表的《变形记》堪称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之作。这是一篇讲人变成虫的故事,杰出的把悲喜剧交融在一起的揭示20世纪西方社会的“异化”,人的生存的绝望。
弗兰茨?卡夫卡(1833——1924)奥地利著名作家。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剧作家W?H?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1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卡夫卡和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他的生活经历,家庭影响和社会环境是完全必要的。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自幼酷爱文学。父亲海尔曼是一对乡村贫困夫妇的孩子,在苦难中挣扎了半辈子,终于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商人。父亲这种生活经历决定了他要不断致富,跻身社会名流的追求。正因为这种人生追求,卡夫卡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从事文学创作,强迫他学习法律,并以此为阶梯,以待将来出人头地。父亲这种专横粗暴的干预,给卡夫卡的思想上形成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父亲的呵斥,怒吼,更是给卡夫卡心灵打上了难以愈合的创痕。卡夫卡在给父亲但尚未发表的著名书信表明:卡夫卡是从家庭和孩子与被奉若神明父母的关系中认识到罪恶化的技术的,这成为他小说的一大主题。○2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和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并在创作中有所反应,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卡夫卡在“工伤保险公司”工作过,他对捷克人的贫困处境和悲惨生活有较深体会。但是,尽管如此。他对当时的政治运动和重大事件仍保持很大距离,始终扮演一个冷眼旁观的角色。
卡夫卡的母亲气质抑郁、多愁善感。两个弟弟幼年夭折。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大影响。
就爱情而言,他先后与两个姑娘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一直到近四十岁辞世始终是孓然一身。
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末期,这是一个专制腐朽危机四伏的时代。卡夫卡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上反动、腐朽的时代,思想上感到极大的苦闷、孤独,感到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无法摆脱的压力,无法和社会沟通,更无法改变一切。
对于卡夫卡来说,更深刻的迷误还在于他的信仰上的危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哲学,都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代之而起的是对于科学、理性和物质文明的迷信。接着这种迷信也动摇了,人们发现,科学也有其局限性,单纯的物质繁荣只能造成虚假的幸福。欧洲人失去了过去藉以生活的一切信仰,而对传统价值的荒凉废墟,苦闷彷徨,无所适从。○3这给西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带来的精神痛苦既深刻又难耐,形成了一段无法填补的价值观念的真空。而卡夫卡正是这些企图填补这个真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但由于他的处境,他只能凭他的生活凭他的直觉,凭他的聪明才智去观察资本主义社会触目惊心的“异化”现象,而找不到解决问题,消除异化的道路和办法,这样反而更加重了他的郁闷,孤独和痛苦。而这些思想感情都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描写与表现。卡夫卡创作勤奋,但并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工作之余的创作是他寄托思想感情和排遣忧郁苦闷的手段。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对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据说他生前发表的作品,每次都是给好友“巧施计谋和劝诱说服后”才拿去的。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烧毁其全部作品。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遗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
(1950~1958)共9卷。卡夫卡在短暂的一生,创作的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中短篇小说《变形记》、《乡村婚事》、《判决》、《地洞》等。卡夫卡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小说主要放映了被束缚在异化社会中个人与四周那看不见摸不到但时时处处都存在的力量所作的毫无希望的斗争。其中比较完整地代表了卡夫卡创作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特点的是1915年定稿发表的《变形记》,这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变形记》杰出的把悲喜剧交融在一起。小说写的是人变成虫却仍不失有人的性情,而虫却不能再变成为人的故事。主人公格里高尔?萨母莎是一家公司循规蹈矩的推销员。5年前他还是公司小职员的时候,父亲的公司破了产,他从此承担了全家经济生活的重任。他以忘我的热情拼命的工作,因此晋升为旅行推销员。他所挣的钱不仅能维持一家的生活,而且还能偿还部分债务,甚至还希望到将来送妹妹去音乐学院深造。谁知,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因而失去职业,遭家人厌恶。他有人性,有人的思想能力和心理,恐惧感与灾难感缠绕着他。逐渐的又具有了虫性,喜欢爬行,吃霉变腐烂的食物。这一变故,家境每况愈下。尽管全家人都勤快工作。父亲也将五年前留下的积蓄全部拿出,也无法维持多久。大家视格里高尔为累赘、怪物。最后他在寂寞和孤独中悄然死去。
当尼采狂言“上帝死了”,○4到傅科宣告“人已死去”,“人已死去”,——人所追求的主体观念已化为泡影使得人的异化无以复归。○5从莎士比亚时代开始就关心“人变成非人”的问题,这在17、18、19世纪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深刻的艺术揭示。但这种揭示往往是局部的具体的。而巴尔扎克杰出的表现了“金钱”导致人性的异化。现在米兰?昆德拉在他的论文中说的很到味:过去,笛卡儿把人提高到“大自然的主宰与占有着”的地位。现在对于力量(技术的、政治的、历史的)而言,人变成一种简单的东西,他被那些力量超过,超越和占有。对于这些力量来说,人的具体的存在,他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价值和任何利益:它预先早已被暗淡,被遗忘。○6从总体上讲在“现代历史的某些时期,生活与卡夫卡的小说很相象。”○7这是欧洲的一种可能。对欧洲的看的一种可能。人的境况的一种可能。○8
20世纪以来,随着大工业的发达,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紧张激烈的生存竞争。过细的社会分工,使许多人精神畸形乃至崩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这种异化的现象归结成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9使人更加依赖物质,转而成为物质的奴隶,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自我的丧失。卡夫卡的《变形记》全方位的展示了这种异化。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一切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原理。我们立即补充第二原理,——没有什么东西比退化的人更丑,——审美判断的领域就此被限定了。○10格里高尔过分紧张的流动推销员工作,四处奔波,辛苦劳累,还要担心老板的训斥,内心十分压抑,没有欢乐,没有知心朋友。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他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11直到在不安的睡梦中异化成了一只背负沉重壳子的甲虫。然而当格里高尔发觉自己不对劲时,并没有表现出惊恐,因为还他怀疑这是个梦!作为一个终日辛劳的小职员,他是多么需要睡眠呵。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幸的不幸者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了。在现代派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怎样变成了动物,变成了无生命的桌椅板凳。诸如此类均表现了物质世界对人的迫害。
在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变形是一种象征。在工业社会里人们盲目地追求财富,却损害了机体的美好。可是没有机体的美好,又如何来享受如许财富呢!更严重的后果是在精神上。无头脑的匆忙,使人永是处在疲劳中,不复讲究优美的风度和高尚的礼仪。独处时不再有静
谧的沉思,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有温馨的交往。○12格里高尔的内心时时刻刻充满着一种灾难感和恐惧感。他随时可能因一点小差错被解雇。一想到老板的债还要五、六年才能还清,他不得不谨慎行事,时时都有发生天灾人祸的莫名其妙的灾难感、恐惧感压在心头。文中这样说到:快七点了,母亲催他起床去上班。他要回答母亲的呼喊,却发不出人的声音,只会吱吱叫。这个现象仍未引起格里高尔注意自己变成虫的事实,因为他被一种更可怕的焦虑淹没了——万一赶不上火车,耽误了老板的事,自己被革职怎么办?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何以为生?这种心态对一个小职员来说,非常的真实。此时读者被震撼了:人在变成非人的事实面前,不是为自身的不幸而痛苦却是焦虑他变成虫给其他亲人带来的后果!经理派秘书来催他去火车站而发现他已变成虫时,吓的从楼上滚了下去。这件事更加重了格里高尔的焦虑——丢职是已无疑了。基于家庭现状,为了增加收入,家里的房间便空出来出租给三位房客。为了讨好房客不把家里的丑事让他们知道,格里高尔无情的被抛弃在一边,什么杂东西都往他的住房里扔,也不再有人来打扫来照顾他。亲人原来的同情、不安、关心顿时烟消云散了。然而房客终究知道了格里高尔的不幸却耻于为邻。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人就是地狱,永生无法从这地狱中解脱。○13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的关系,连家庭成员之间也不能例外。秘书主任因为格里高尔管着公司的现款,今天未见他准时上班,在他眼里一向安分守己、稳妥可靠的职员也不肯信赖了,即使格里高尔只说有点头晕,很快就会过去还会照常上班,他仍不肯走。父亲在看到变成甲虫的儿子时“握紧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14要把格里高尔驱赶走,继而绝望的哭泣起来——因为家庭一时失去了唯一经济支柱。妹妹在格里高尔刚为虫的日子里还会常常来看他关心、同情他,后来也渐渐的厌烦了起来,并且很快绝情了。——为了获取父母对她绝情的支持“竟号啕大哭起来”“哭得浑身发抖,只管用她那小拳头擂打桌子:对着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15格里高尔作为父母的儿子,作为妹妹的哥哥,为家人所不容深感绝望,断食而死。一家人如释重负。父亲萨姆沙先生说,“让我们感谢上帝吧!”母亲竟“带着忧伤的笑容”。○16“卧室的门打开了。萨姆沙先生穿着制服走出来,一只手搀着太太,另一只手挽着女儿。他们看上去有点像哭过似的,葛蕾特时时把她的脸偎在父亲的怀里。”○17为了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忧伤他们哭的多么虚伪、造作!
在人和自我关系上。崇尚本能和下意识。而这种本能和下意识又是神秘朦胧、不可捉摸的。○18这不仅是表面的、客观世界的人和事。他还包括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是一种比外部世界的真实更重要,更本质的真实。○19格里高尔变成虫之后逐渐具有了虫性,——像虫一样喜好腐烂变质的食物,像虫一样在天花板上散步、看风景、睡觉。这些细节上的现实主义描写具有惊人的真实性。然而格里高尔仍然具有人性,他说的话虽然人家听不懂,但他却还能够听懂人的话,可谁又会想到这呢!只要家人谈论的话题转到挣钱养家的问题,格里高尔总是扑倒在门旁,羞愧与焦虑得心中如焚。当听到妹妹要把自己弄走时他却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到这个时候格里高尔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哀,还没有从基督教伦理道德压制下摆脱出来!然而这却被尼采一语道破了——生命原是一股快乐的源泉,却被道德的侮蔑弄脏了。结果,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自我享乐实在太少,这是“祖传的罪过”○20然而尼采并不满足于指出基督教伦理压制人的生命本能的事实,还相当透彻地分析了基督教伦理得以长期统治欧洲的心理机制,即在于使人产生一种罪恶感,由这种罪恶感格里高尔顺从的道德尼采称之为“奴隶道德”。“奴隶道德”囊括了他所反对的一切:病弱、怯懦、丧失个性、伪善、守旧、怨恨„„○21这不仅限于个人范围,也不限于公共范围,它包容了他们两个。公众是私人的镜子,私人反映公众。○22“上帝死了”格里高尔的最终归宿也只能是死了。这也不乏是一个弱小无力的孤独者的自怜。
卡夫卡的《变形记》与古罗马时代的两部名著同名,即奥维德在公元前2—8年左右写的叙事诗,《变形记》和阿普列尤斯写的长篇小说《变形记》(成书年代不详)。奥维德、阿普列尤斯时代的《变形记》,人或神可以变成动植物却不失人的性情,而动植物又可变回来人或神。而到了几千年之后的卡夫卡时代,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虽还具有人的一些性情却不可能再变为人,——只有人的倒退而没有人的升华。因此人显的更加绝望了。古罗马时代人的变形是借助于外界条件或力量的,比如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尤庇特借助法术,魔力,千变万化,变成白牛、天鹅,化作金鱼、星座等等。阿普烈尤斯《变形记》中的希腊人鲁齐斯因为好奇偷了魔女的魔药变成了驴,经过了许多大灾大难终于得以吃了女神祭司手中的蔷薇花冠,恢复了人形。古罗马时代不管怎么变,那终究是一种浪漫的神话。人类总是充满着希望。而卡夫卡的《变形记》体现的却是西方社会的时代特征,即对人的现实生存困境绝望的真实写照。对这种无法生存的境况,卡夫卡却把它作为一种奇异的黑色的美来发现。然而这种美,不再有希望的人的最后可能的胜利。○23
近代西方文学对人的困境的揭示早已有之,但《变形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符号,以惊人的荒诞框架和惊人的细节真实再现了人的异化的主题。同样在中国的清代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也有涉及,然而这不是本文要谈的内容,留给感兴趣的读者慢慢去研究。
现在用昆翁的话来对卡夫卡的评价作为本文的结语:他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有对现代世界最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象。卡夫卡,首先是一场巨大的美学革命,一个艺术的奇迹。○24
注释:
○1学思等编《卡夫卡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55年版P1
○2○6○7○8○22○24米兰?昆拉德《小说的艺术》孟湄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P109、P2、P103、P43、P109、P118、P79
○3○12○22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P16、P49、P220、P225
○4吴增定著《尼采与柏拉图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57
○5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P477
○9蒋承勇编《外国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345~353
○10周国平《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11○14○15○16○17禾子编《大师的盛宴》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P243、P250、P280、P283、P284
○13萨特《间隔》李恒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P303
○18徐葆耕著《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277
○19《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P27
○20尼采《查拉图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卡夫卡《变形记》异化主题之我见
卡夫卡《变形记》异化主题之我见
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中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全文通过小人物格里高尔变成巨大甲虫后人性的异化,最终导致其死亡的荒诞情节,由此发生的家庭关系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变,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格里高尔的变形折射出西方现代人在另一层面上的生存状态:人们带着面具扮演种种角色,互相企求理解却又各自把内心深深隐藏。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所谓异化,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其意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其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简而言之,就是人成为了非人,将人变成物,使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卡夫卡赋予变形后的格里高尔甲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却剥夺了他飞翔的能力。飞翔能力使甲虫在觅食、求偶、避敌、扩散等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但格里高尔变形后的甲虫却不具备飞翔的能力,只能爬行,这使他无法躲避来自人类的伤害和攻击,曾被父亲扔来的苹果砸成了重伤。人类常以飞翔作为自由的象征,变形后的他不能获取飞翔的能力表明他处于不自由的生存状态。这一差异性的赋予也说明,尽管格里高尔已被逐出人的世界,他也无法进入甲虫的世界,他不仅在形体上与甲虫有差异,更重要的是他还保留了人的思维、情感和心理,无法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甲虫的身份。所以,无论在人的世界还是在甲虫的世界,格里高尔都是异类,他在哪里都找不到自己的归属。
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依然保持着人的心灵世界和温情。变形后,他首先想到“用忍耐和极度的体谅来协助家人克服目前的情况给他们造成的不方便”。为了不吓到妹妹,每次妹妹进房间时他总是把丑陋的躯体藏在沙发底下,甚至为了父母的面子,不愿白天在窗户附近露面。面对厄运和冷酷,他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痛楚,正如以前从没有考虑自己的辛劳一样;他现在担心的仍然是他的家人的生活,“父亲身体虽然还算健壮,但已经老了,”“母亲患有气喘病,在家里走动都很困难”,“妹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只要想到这一切的平静、舒适与满足都要恐怖的宣告结束,他就羞赧自责、伤心不已。卡夫卡曾说:“人们之间都有绳索连接着。如果哪个人身上的绳子松了,他就会悬吊在空中,比别人低一段,那就够糟了;如果哪个人身上的绳索断了,他跌落下去,那就可怕极了。所以必须和其他人捆在一起”。卡夫卡在这里表达了一个十分残酷的真理:维系着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传统宗法在现代社会已被异化为主要靠经济的联系,这正是格里高尔变形后可怕经历的注脚。金钱是维系格里高尔与家庭的绳索、纽带,这条绳索断了,家庭伦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发生了裂变。当他无法与家庭保持这种经济联系的时候,他在家庭里的一切尊严就被剥夺干净,甚至连维系生命的正常饮食都无人过问,他被身边的人包括最亲地人,从人的世界踢的了出来,变成非人,他的处境无异于低等动物。全家人都把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当做包袱。他的家人不能容忍他成为寄生虫,在他不再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后,一句“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便无情地否定了他的存在价值。当他在寂寞孤独中凄然死去以后,全家人如释重负,做了一次轻松的郊游,并谈起了新的梦想和美好的前途。这让我们想到,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亲亲热热,内心却是极为孤独与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热,是因为互相有共同的厉害关系维系着,一旦隔断这种关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小说的开头也很有特点。“一天清晨,当格里高尔·萨姆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这就是这篇小说的独特开头,也被人称作卡夫卡式的开头。作者一开头,就首先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场景,将读者突然抛入一个灾难性的境地。开门见山,命运任何的铺垫。在一般人眼中,这一灾难性的事件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平静冷漠的语调轻描淡写地一说了之。小说的结尾,格里高尔却以甲虫的形态结束了生命,上帝没有拯救他。因为这是一个上帝缺席的时代,而在这个疏离自然、人欲横流的文明社会里自然也不能给予他帮助,格里高尔面对的是绝境,唯有死亡是最终归宿,这一结局反映出卡夫卡对现实的悲观绝望。
这篇文章,糅合了作者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现代西方人生存困境的深切悲悯,借助这一意象,卡夫卡向世人发出了警告:如果现代社会一味的剥夺人地自由的生存权,使物质成为统治人的力量,那么人变虫就是指日可待的现实。
第三篇:卡夫卡名言
卡夫卡名言
1、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2、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3、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4、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5、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6、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7、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8、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9、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0、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11、关于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的想象是把艰辛的创造和自由的自我思索之混合推到极端的结果。
12、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13、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14、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5、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16、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17、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18、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9、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20、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1、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22、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23、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24、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
25、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26、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2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2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29、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30、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31、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2、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第四篇:卡夫卡语录
卡夫卡语录
1、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2、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3、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4、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5、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6、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7、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8、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9、你对这些话的领会程度,取决于你的孤独有多深。
10、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11、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2、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13、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14、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15、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6、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17、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18、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19、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20、关于宇宙的无限宽广和充实的想象是把艰辛的创造和自由的自我思索之混合推到极端的结果。
21、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22、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23、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鸣禽关到鸟笼里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
24、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25、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26、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27、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
28、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29、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30、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31、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32、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3、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34、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35、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36、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37、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38、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39、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在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40、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第五篇:卡夫卡读后感
谁是卡夫卡
——读尼古拉斯·默里《卡夫卡》
“我想起了我是谁……我必须回到黑暗中去,我不能站在阳光里,我绝望了,真像一头迷途的野兽。关键的问题不是这里的噪音,而是整个世界的噪音,甚至也不是整个世界的噪音,而是我的寂静无声……”——弗兰茨·卡夫卡
在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中,卡夫卡是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峰。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因此,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并且传达出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优秀作家。
作为二十世纪最经典的作家之一,卡夫卡的大名可谓妇孺皆知,但是询问那些对其略有涉猎的人,卡夫卡是怎么样的人?得到的回答几乎是惊人的一致:灰暗、绝望、压抑等等不阳光的词语几乎可以全部拿来形容他。但是这是真实的卡夫卡吗?对每个作家的解读都是一次无法规避的误读,这是宿命。本书回顾了卡夫卡和菲利斯·鲍尔那段漫长而无果的恋爱;回顾了他和热情似火的米伦娜·耶岑斯卡的苦恋;以及在生命的最后他与多拉·迪阿曼特共度的幸福时光。尼古拉斯·默里从卡夫卡的这些经历出发,以感性的方式重读他的小说,对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进行了新的阐释。本书细腻地刻画了卡夫卡的生活,尤其是他与菲利斯·鲍尔、米伦娜·耶岑斯卡、多拉·迪阿曼特之间的爱情,并以感性的方式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了新的阐释,给读者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卡夫卡。事实上作为伟大作家的卡夫卡,他绝不是一个孤独、绝望、独往独来的怪人。尼古拉斯·默里不仅为我们证实:“绝对诚实是卡夫卡品质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他待人总是谦虚退让,“不愿意委屈任何人”,而且向我们描绘了卡夫卡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群和爽朗性格:“卡夫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显然沉静的出奇;他观察着,不引人注意。他的精神趋向根本不是„有趣味的病态‟、怪癖、怪诞,而是自然的伟大、向上、强健、健康、坚实、简朴。”于是,“在卡夫卡的内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为争夺优势而互相争斗:对孤独的企求与跟人交往的意愿。但是,对于他来说,集体生活和有意义的工作才意味着最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尼古拉斯·默里进一步从不同题材的作品中,比如从格言和小说中所出现的卡夫卡的不同形象来展现他的矛盾:“人们在„格言中的卡夫卡身上看到的更强烈的还是他的开导的、助人的光辉;而在叙述的想像力中的卡夫卡身上看到的则更多的是混乱的、自我烦恼和危机的展现‟,一个灵魂的两个方面是共于一体的。”
为了写作,他需要与世隔绝,像一个隐士那样“仍是不够的,而要像永别人世的死亡一样。” 那么为什么他作品中一贯以阴郁,悲观著称呢?作者认为,这大抵要归因于卡夫卡性格中“最重要也最突出的特点”:绝对真实。对事,对真实的追求促使他寻找事物最为核心的东西,而核心有时是可能会让观者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这不难理解,比如生活中让一个都市白领看到漫山遍野的垃圾,河水中,地铁里弥漫的腐烂恶臭,在形象工程的塑像前屎尿成堆,或者像《东京物语》里,母亲尚未下葬,儿女讨论财产瓜分,又如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接触到社会上声色犬马的潜规则时表现出来的痛苦与失望,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总不免会捻起眉头——至少对一定群体的人是如此。因而有人宁可一辈子活在假象与欺骗
中,譬如在门第婚姻中坐拥财富八斗,被人视为幸福快乐的楷模,而事实却可能是以泪和饭,以苦佐菜。还有人对此视若不见,图个眼不见心不烦,还有的甚至唱起赞歌。卡夫卡只是忠实地记录了所见所闻,他的日记中不乏大量的细节描绘,形象之语,细致到令人毛骨悚然。用这些真实记录的细节绘制出的世界也并非一味的可怖讨厌,变形后的格里高尔至少还有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虽然只是短暂的,在流放地的“我”起码还未曾被人意见挟持,甚至在耗子民族中依然还有”女歌手约瑟芬“,即便她仅仅是历史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可能人对负面的形象总是念念不舍,而对美好的事物常常审美迟钝。对人,卡夫卡难得不偏不倚,“他既没有一种与传统见解苟同的偏见,也没有那种原则上喜欢与传统见解对着干的偏见”,这很容易陷入中庸之道,试图双面讨好,最终可能双面都讨不好。更难得的是,不要含含糊糊,语焉不详地不偏不倚。好像随时给观点留有退路,似是而非,只是原原本本地还原,不放大人性的污点,也不排斥人心的暖流。即便在伟人身上,“他也能发现他们那荒唐可笑的特点”,发现可笑,发现荒唐,不是为了嘲笑它,而是抱有“一种无声的眼泪和遗憾,或者是对一些非我们尘世所能理解的不可思议之事的承认”。因此,阴郁悲观说到底是因为对真实的追求与热爱,如作者所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我想,伟人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即便看到人世间最不堪入目的现实,人性深处污秽丛生的劣痕,对它们也不是嗤之以鼻,而是满怀怜悯与爱意。
卡夫卡希望自己是一个群体之外的孤独者,是一个审视者和旁观者,用他那洞察圣灵的“第三只眼”来俯瞰人生。他的想象力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被判有罪的人的想象力,他以不加掩饰的强度注视着他的宇宙中的每一片碎片,尽管有时叙述的语气冷酷而严厉。他的超前意识有利于发现未来,后来人们发现二战中的种种非人现象,都早被卡夫卡“着了先鞭”。但卡夫卡本人却是个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独者。“我感觉自己像被这个世界驱逐的人。我生活在一片如此薄弱、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土地上,周围一片黑暗,阴森的力量随时都可能从这篇黑暗中冒出,对我的张口结舌毫不顾忌,径直摧毁我的生活。写作支持着我。”他的小说是一道悬崖,他靠在上面,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涉。这个男人“被看不见的锁链锁在看不见的文学上” 这正如其作品《乡村医生》的主人公受到上帝的召唤,被猪圈里突然冒出的两匹马和突然出现的马夫拉走,他非但治不了病人的病,自己还被脱光衣服送到病人的床上去,最后坐上马车在茫茫雪海中艰难地飘泊。卡夫卡从固有的生活中被抛进了这不幸的时代中,永远回不了家,成为永恒的飘泊。这样一种独立又无所适从的苦恼,这样一种无边的寂寞,在“上帝死了”、信仰随之失踪的年代,是现代思想探险者的普遍惶惑。
在给未婚妻的信里,卡夫卡曾有过这样的自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不出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这种地窖中的穴鸟般的生存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与生活状态,而且象征着一种与外界世俗生活的对抗,一种对完全浸润于个人写作中的理想生活的想象。重要的不是在现实中到底实现了多少,而是这种生活的想象性及可能性的维度。
实际上,卡夫卡的全部意义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他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用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困惑:人在这个不可解释的世界上无
能为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世界是个荒诞的世界。卡夫卡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遭遇,即他们都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境地里,迷失在梦幻一般的世界中,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卡夫卡的主人公的名字大多带有一个k字,作家所全力表现的是k在充满敌意的社会面前的陌生感、孤独感和灾难感。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
热爱文学的卡夫卡死于肺结核,一个于二十世纪初之前一直在文学里象征意义多于实存意义的疾病,据作者的描述,在卡夫卡身上也的确被隐喻化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折磨卡夫卡至死的疾病使他在临终前对医生说:“把我杀死了吧,要不然你就是谋杀犯。”的卡夫卡式悖理名句。临终前卡夫卡要求朋友不要离开他,而在朋友答应后,他却说:“可是我要离开你了。”在结尾,直到结尾,在卡夫卡冷冽一生的尾声里,一幕文学对话与人生场域重叠无缝。他没有一寸安身之地。他暴露在我们能预防的一切伤害面前,在穿衣服的人群当中,他是唯一的裸体者。他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因为他还没有活过。
带田野里的百合花来,但不要带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