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4 19:1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一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生: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业:测绘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目录

前言„„„„„„„„„„„„„„„„„„„„„„„„3

一、实习目的„„„„„„„„„„„„„„„„„„„„4

二、实习内容„„„„„„„„„„„„„„„„„„„„4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4 GPS道路设计与曲线放样„„„„„„„„„„„„„„„6 结语„„„„„„„„„„„„„„„„„„„„„„„9

前言: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工程测量实习,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精度到低精度,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此次实习由院里统一组织,王老师、张老师亲自带队指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操作完成定期下达的任务。本次实习因为中间牵涉到放假的问题,所以老师先安排我们中秋前熟悉课本知识和工程测量规范及熟悉GPS道路设计与曲线放样内容。这样我们每个学生能够更好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检查在测量过程所出现的问题。虽然这一个月艰苦而有益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不过在这四个星期里对我们真的是一种考验,期间有苦有累,也有甜有快乐;期间有困难有障碍,也有极大的收获以及更多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本次实习是《工程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对三门峡大坝现场的参观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总体布局,以及大型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2)对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期的施工测量、水利枢纽工程特别是大坝的外部和内部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3)结合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树立热爱测绘工程专业的思想,加强对测绘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

2013年9月23日上午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

解说员给我们先详细介绍了三门峡大坝现行的具体运行状况,然后详细介绍了三门峡大坝的历史: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最大坝高24米;主、副坝总长857.2米。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全长223.88米,宽26.2米,可安装8台发电机组,现有7台机组,发电量41万千瓦,为低水头径流发电。

黄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黄色河流”。而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但因为三门峡大坝的原设计是苏联专家,而他们对黄河的泥沙问题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设计时只求坝高库容大,忽视了泥沙淤积问题,致使5 年间泥沙淤积量达5041立方米。从1964年开始,对大坝工程多次进行改建,最终使库区雨季大为减轻,进出库泥沙基本平衡,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仅发电一项,截止1986年已收回国家对这项工程的全部投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各国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浑水发电,不仅做了有宜尝试,而且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选择建在三门峡,是因为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始终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周恩来总理曾三次到工地现场。主持会议,研究工程建设问题。刘少奇、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彭真、陈云、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邓颖超、罗荣桓、陶铸、郭沫若、习仲勋、万里、李鹏、胡启立等领导同志也都曾来此指导工作。董必武同志视察了三门峡大坝以后,曾欣然命笔《观三门峡枢纽工程》四章,并为建设者写下“功迈大禹”的题词。郭沫若视察后写道: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1999年6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三门峡大坝视察,对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三门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至今的数十年里,围绕大坝的利弊,各方一直是争论不休。陕西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争,而三门峡水电站也是同样的处境。作为三门峡水库调度的负责人,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调度科科长张冠军对于水位的感受有着最深刻的体会:要发电,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区将因此出现严重的泥沙淤积。如果降低水位,又无法发电。他无奈地表示:“水位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线。”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情分析科科长王育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目前三门峡水库每年可发电10亿千瓦左右,收入约为两亿元,这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失去了发电功能,三门峡枢纽的正常运行就会缺乏经费来源,管理运作也就无以为继。

现在三门峡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远远超过当初25万千瓦的规定,原来5台5万千瓦的小机组已被换成了大功率机组。每年将近两亿元的收入是黄委会、三门峡水电站及其2500名员工的主要经费来源和生存支撑。

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说是一个败笔。但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坝、三峡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40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河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长期保持水库寿命,探索出了成功的方法。

■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又被提出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日趋完善,对干流洪水的控制,由过去三门峡枢纽单库奋战,变成了三门峡与小浪底联合调控,小浪底水库成为直接控制下游洪水的重要枢纽。在此背景下,部分专家学者又一次提出了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废除、炸坝、敞泄、停运等不一而足的观点再一次叫响。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提高了对黄河下游洪水的控制能力,原来由三门峡、故县和陆浑水库承担的任务将有比较大的调整,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但无论怎样调整与整合,都不应是迎新弃旧,用新库替代老库。当然,在新的情况下,对三门峡水库的历史地位和在今后黄河治理与开发中的作用,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在我国的水利建设史上,没有一个工程像三门峡这样,从工程设计到建设,从运行到管理,历经曲折,既有规划、决策的教训,也有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不时成为全国水利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规划阶段“三起三落”

规划阶段就一波三折“三起三落”,直到1955年7月30日由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修建三门峡工程的决策才终于形成。围绕枢纽是按“蓄水拦沙”还是“拦洪排沙”设计方案,又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争论。

■投入运用不久就进行两次改建

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运用不久就不得不进行两次改建,《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三次改变运用方式。1964年12月决定在枢纽的左岸增加两条泄流排沙隧洞,将原建的5~8号4条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简称为“两洞四管”。1969年6月又决定实施第二次改建,挖开1~8号施工导流底孔,1~5号机组进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1990年之后,又陆续打开了9~12号底孔。

■三门峡的经验为三峡及小浪底广泛采用

随着改建增建的进行,枢纽泄流规模也由315米时的每秒3084立方米逐步增加到了每秒9701立方米。水库运用方式也由“蓄水拦沙”先改为“滞洪排沙”,之后进一步改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对水量和泥沙进行双重调节,一般水沙年份水库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可以保持长期有效库容,为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的经验也为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广泛采用,许多国内外水利专家都为之赞叹。

紧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对三门峡大坝的变形监测系统,采用的是南瑞自动化监测数据采集子系统,分别对7条倒垂、2条正垂、4条导廊线进行采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大坝的变形走势。2013年9月23日下午

上午在三门峡大坝上感受到了“一步跨两省”的新奇,下午我们就坐车到了陕西省的三门峡水文站,解说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水文扣处理系统,并且操作了水文站的报汛处理软件对其中的一些专有符号做了详细的讲解,如IS,4表示落,5表示涨,6表示平等。又带领我们观看了他们的一些水位等监测仪器。2013年9月25日

GPS道路设计与曲线放样

今天我们根据前几天用CASS设计好的道路,去实验室借了GPS仪器进行道路曲线放样。我们一个班分两大组共六个小组,先由学长负责教会第一小组然后依次让每一小组都能掌握基本设置及操作方法。每组同学在实习中都很认真,都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步骤。无论那种仪器基本放样原理都基本相同,以下是南方RTK在公路曲线放样中的应用(元素法)南方RTK针对于公路方面,提供了单个曲线放样功能和公路线路放样功能,前者主要是为单个的(如缓和曲线)曲线,按间距计算出坐标逐一放点;而现在大多的施测单位都会将整条线路的参数输入得到线路上的点,在实际施测时,可以按点或者线路来进行放样,这样有助于在放样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必按点来行放样,线路放样主要就是解决这个功能。

南方RTK标配软件《工程之星》中,先进行线路的设计,在进行放样。《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二、操作说明

1、软件版本:20090707

2、(元素法)线路参数输入规则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各种线型需要知道的元素:[点] START 桩号,E,N

[直线] STRAIGHT 方位角,距离

[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

[圆曲] ARC 半径,弧长 [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

---------------------------说明--------------A.选择ZD为起始点,JD20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53.2119,84.370 选择ZH20为起始点,JD20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53.2119,0(此距度取较小的值)

B.以后交点的直线段数据与起始点的选择无关,如JD21直线段的数据为:

STRAIGHT 291.5134,36.463 C.SPIRAL 后的数据为与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与缓和曲线长。

交点为右偏角时,半径为正,左偏角时,半径为负。

D.ARC后的数据为圆曲线半径与圆曲线长。交点为右偏角时,半径为正,左偏角时,半径为负,各元素的排列顺序应与路线曲线的实际顺序相同,对没有缓和曲线的交点就不输入SPIRAL行数据。

三、操作步骤

1、在工具->道路设计->元素模式。

a.新建线路(输入路线名、起始里程),保存文件后缀为*.rod

b.按路线输入参数,点“插入”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结语:

为期三周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在参观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尤其是听到解说员给我们讲到以前与现在的工程测量手段的巨大变化之后,使我深刻认识到工程测量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操作到测量自动化、一体化,从常规精度测量到高精度测量,从狭窄的土木工程测量到广义工程测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广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提供、处理和表达地表上、下及周围空间和非建筑工程几何物理信息和图形信息,以及研究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广义工程测量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解决精密复杂的工程测量课题需要高新技术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支持,同样工程测量的研究成果业可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因此它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许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习中同学们都很认真积极,一切行动听指挥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实习任务。

第二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书

实习地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起止日期:2011.08.30-----2011.09.30班级:08测绘(2)班组号:

姓名:赵翔(235)、李良(243)、刘飞(226)、罗茂盛(242)、王春林(223)、李晓鹏(245)、孟朋(225)、周亚辉(201)、胡秀琴(240)指导教师:廖振修、施贵刚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二零一一年九月

前言

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把工程测量学学的透彻,必须要有实践这一环节,工程测量学也是项目较为复杂的一门学科,所以必须通过实习来加深对工程测量学的理解。

本次工程实习内容主要为:建筑轴线放样、道路曲线放样、工程放样、水平位移监测、沉降观测、纵横断面图测绘,这些内容涵盖了工程测量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包括测绘方案、计算方法、精度评定等。

《工程测量学》实习是在学完《工程测量学》专业课程之后安排的。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的实习总结,可以快速的将自己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为自己将来从事专业的测绘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各实习小组应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大纲指定的实习项目。实习过程应本着认真、谨慎、实事求是的原则,严禁抄袭数据、涂改数据、自编数据。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安全,测量仪器在每个小组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小组内成员之间应相互协助,不得相互推委、指责。

第三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为时三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水准测量。我们第一次做的是从学校到平顶山的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做一个奠基的作用。在完成这第一次的任务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出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过往的车辆和人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完成精细的工程测量。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超线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第三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只到合格为止。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27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Z字型上山,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们符合到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角度测量。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3.做导线的最后一步是测距。在完成了角度测量之后,邓老师和高老师又让我们见识了一种新仪器:全站仪。教了一些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对于全站仪的快速对中整平,在仪器上的一些测距等一些操作,对于这种仪器我们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2位导师兢兢业业的带领下,我们迅速熟悉了全站仪的 基本操作。

·电工实习报告 ·工厂实习报告 ·广告实习报告 ·电视台实习报告

·土木实习报告 ·电信实习报告 ·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外贸实习报告

·会计实习总结 ·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中学教师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最后经过每个组员的和谐工作我们也完成了图的工作,看到我们花好的图大家也都兴奋不已.如今的测量也算接近尾声了,感觉收获真的不少,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今天还于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对于架仪器及测量的速度可以说是一次飞跃,在我们面临各种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的接轨。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迎合社会需求。

第四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编辑点评: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精准的工作,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错了,测量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虽说理论是基础,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能让我们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工程测量学实习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

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做到:

(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由于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全站仪,所以当我们拿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们班五个小组只有三个小组借到了全站仪,这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学会怎么使用全站仪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它,我们感到蛮高兴的。

(4)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5)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九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三食堂,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精准的工作,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错了,测量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虽说理论是基础,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能让我们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工程测量学实习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五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授课教师: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

评语:

成绩:

批阅签字:

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2017-2018-1 程光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14级 自环1402班

311405040226

袁程

批阅日期:

道路圆曲线测设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2.掌握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二、实习设备

1.设备“每组全站仪器

1台、三脚架3个、对中杆1个、反光镜2个、大、小钢尺1把、活动觇标2个、记录板1块、计算器1个。

三、实习内容及方法

1.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①设曲线半径R20m,曲线转角60,交点里程桩桩号为2+206.68m。②曲线要素的计算: 切线长TRtan(/2)=11.547; 曲线长LR/1800=20.943; 外矢矩 ER/cos(/2)R=3.094; 切曲差q2TL=2.151。

由于偏角法划分角,所以弦切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4=d2/2/2=7.5°

即,随后的弦切角依次为15°,23.5°,30°。③主点的测设

1)实习场地的布置:在实习场地选择合适位置假设为路线交点(JD),打一木桩;在交点(JD)安置经纬仪,瞄准(假设)道路起始方向,从JD 起沿该方向丈量30m以上打一木桩,设为ZD1;用经纬仪逆时针拨出角度β=180°-α,从JD起,沿该方向丈量30m 以上,打木桩,设为ZD2。

2)主点的测设:用安置于JD的经纬仪先后瞄准ZD1,ZD2,定出方向,用钢尺在该方向上测设切线长T,定出圆曲线的起点(直圆点)ZY和圆曲线的终点(圆直点)YZ,打下木桩;重新测设一次,在木桩顶上标出ZY和YZ的精确位置,用经纬仪瞄准点ZY,水平度盘读数置于0°00′00″,照准部旋转β′=(180°-α)/2,用钢尺测设外矩E,定出圆曲线的中点(曲线中点)QZ。3)主点桩号的计算。

ZY桩号=JD桩号-T= K+19.678 QZ桩号=ZY桩号+L/2= K+26.718 YZ桩号=QZ桩号+L/2= K+33.758

0YZ桩号=JD桩号+T-q= K+33.758 2.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1)细部点里程的计算 圆曲线上每5m整需要测设里程桩,即 L1=第一里程桩桩号-ZY桩号=P1桩号-ZY桩号,L2=L3=…=Ln-1=5m,Ln=YZ桩号-最末个里程桩桩号 2)

细部点坐标的计算 Xi=Rsinαi = αi=Li/R(Li为弧段长Li)Yi=R(1-cosαi)

3)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步骤。

四、实习注意事项

1.主点测设元素和切线支距法测设数据的计算应经过两人独立计算,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测设。

2.本实习场地较大,应服从实习老师对场地的统一使用,本实习工具较多,分布较散,应注意收拾

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熟悉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和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初步对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对将来工作时融入团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六、数据分析

下载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授课教师:专 业:班 级:学号:姓名: 评语:成绩: 批阅签字: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2017-2018-1 程光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14......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实训)地点: 实验(实训)日期:2012 年月日1.前言 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目的1.1.2......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1.掌握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观测、记录和计算。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3.根据测区情况和控制点状况进行合......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平交路口数据提取与放样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将《工程测量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了解工程施工图纸......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 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号: 指导教师:第 1 页 共 10 页 测 量 实习报 告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测区选点 第二章 距离测量 第三章 导线水准测量 第四章 导线水平角测量 第......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 二.实习地点: 。。。。。。。。。 三.小组成员: 组长:。。。。;组员:。。。。。。。。 四.指导教师: 。。。。。。。。。。 五.实......

    工程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CAD课程实习设计学号:1120100304姓名:洪畅 指导老师:孙明娇2012年11月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