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汇报
关于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汇
报
关于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汇报2007-02-18 09:45:38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就我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大卫生执法力度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市食品卫生概况
我市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户,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业户、食品批发零售业户、饮食服务业户、集体食堂户、食品摊贩户,食品从业人员人。年,我市
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以优化资源、调整结构、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建立体制顺畅、职责分明、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精简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系为目标,加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的力度。于年月日在苏州各县市中率先挂牌成立市卫生监督所(市卫生监督大队),作为受市卫生局委托,集中行使卫生监督职能,监督所成立后,按照属地化管理、区域覆盖和监管力度平衡的原则,设立了虞山、商城、支塘、梅李、练塘等个基层中队,同时设立监督科、综合科等机动、综合监管队伍,建立了划片包干、责任到队(科)、综合执法的全新运行体制,逐步完善了市所(大队)、中队、各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组成的三级监督管理网络。
二、严格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⒈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顿并举。
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卫生日常监督检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乡联动”的卫生监督新局面,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全市的食品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从年至今年月底,共进行日常食品卫生检查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户次,共查处卫生违法案件件次。加强食品打假专项斗争,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去年以来,共取缔制假售假窝点个,没收食品制假工具台套,查获并销毁假冒伪劣食品标值近万余元,罚没款万元,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分子,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⒉抓住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先后组织开展了对冷饮饮料业、饮用纯净水、糕点业、调味品、制酒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重点餐饮单位、羊肉面店、药品经销单位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⒊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食品
卫生监督机构在执法过程中,牢记“两为”方针(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落实《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企业卫生条件指导,做好上报资料审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办理有关证件,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对全市建筑工地食堂和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内企事业单位食堂进行监管,排除食品卫生隐患,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在突发性食品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和日常信访工作中,有关职能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速出击,从细查证,果断处置,受到了社会的好评。⒋坚持舆论、群众和人大相监督结合。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着力完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开设专门举报电话,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由专门科室负责查处,做好每一件举报投诉的接待、登记工作,及时派员查处,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究。还在我市《日报》显著版面设立《卫生执法检查情况通报》专栏,将每阶段在卫生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受到卫生行政处罚的单位进行曝光,切实维护正常的食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教科文卫工委对市政府实施《食品卫生法》的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每年在食品卫生事件多发的夏季,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执法检查,深入一线,实地检查,并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指出存在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交由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办理落实。人大常委会利用组织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视察的机会,对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督查,要求市政府加大投入,扶植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和销售,配备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设备,从源头上消除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广泛开展卫生法制宣传。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坚持以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切实提高《食品卫生法》的全社会知晓率,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通报全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测情况,对不合格产品和经销单位进行曝光。以工作简报的形式,畅通信息上报渠道,以及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反馈和指导。
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按照健康证明、卫生许可证办理、发放程序和审批权限,严格把关,确保发证质量。利用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的机会,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以及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加强对单位法人代表的培训,使之熟悉本行业、本产品的生产要素,严把质量关。
强化行政案卷的法制审查。在实施食品卫生行政处罚过程中,做到事实清
楚、证据确凿,使用法律、法规正确。重点抓好受理立案、调查取证、调查终结、案件讨论、合议、审批、执结等个环节。
四、存在问题
⒈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中小型的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经营户在城乡各地迅速增加,这些企业和经营户的特点是分散性、流动性,生产经营能力参差不齐,卫生水平普遍不高;业主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卫生意识不强、素质不高,自身管理不严等问题,给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⒉我市目前食品生产单位的卫生基础设施,虽然经过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后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不高,散落于城乡各地的小企业、小饭店、小食堂仍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城乡流动摊
贩等屡禁不止,食品卫生管理薄弱环节突出。
⒊农村食品卫生管理力度不强,目前较多的乡镇只停留在镇区范围内,无法向村级单位延伸。同时,乡镇卫生院相继改制,带来了基层防保人员的身份落实问题。
⒋监督力量明显不足,随着卫生执法部门职能的扩大,在执法人员、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经费落实等方面存在较大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国家关于建立卫生监督体系的有关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
五、下一步打算
根据我市食品生产、经营的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将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我市的食品卫生水平。
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广泛开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卫生知识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食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与素质,逐步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身管理网络,鼓励企业强化自律意识,提高产品的卫生水平。
⒉更新现场监督执法技术手段。加快装备卫生监督现场快速监测设备,不断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交通、通讯和执法取证的条件,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的执法能力。
⒊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信息、监管信息、监测信息、诚信信息、不良记录信息等有关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库,加强信息交换,提高食品安全的信息化水平。
⒋改进食品安全监督模式。实施食品卫生量化监管制度,引进危险性管理的理念,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提高卫生监督的效率和效益。建立企业不良记录档案,对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行为,将其纳入不良记录档案,对严重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向社会曝光,充分调动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⒌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审批。加强重点行业、单位的日常卫生监管。在食品行业进一步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促使和鼓励各单位加大卫生软硬件设施等投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食品卫生水平。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非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⒍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快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和培养,提高执法水平
和服务水平,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大对卫生行政执法、样品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宣传培训等的投入力度,满足正常开展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水平。
第二篇:进出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进出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一)进口食品卫生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及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前款所列产品,由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进行卫生监督、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进口。海关凭检验合格证书放行。
1、卫生监督的内容
(1)接受进口食品经营单位的申报检验,审核所提供的有关单证、资料。
(2)现场监督查验,及时处理食品污染等卫生方面问题。
(3)抽取代表性样品。
(4)实验室检验,包括:细菌及细菌产生的毒素,霉菌及其毒素,有害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的品种、含量,放射性物质污染,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的检验等。
(5)出具卫生证书:卫生学综合评价结论和处理决定。
(6)监督卫生证书的实施情况,例如,对不合格食品的退货、销毁、重加工处理及复验等。
(7)进口食品的后续管理:市场巡回监督,杜绝漏报漏检现象;对污染食品的跟踪监督,调查处理。
(8)行政处罚:对违反进口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不服从处罚的,依法进行行政诉讼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对进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内容
(1)卫生注册登记,包括食品的注册和企业法人的注册登记。
(2)对进口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史的调查和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卫生监督,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3)对进口食品报验员及其他有关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3、进口食品中文标签管理内容
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以及《产品标识标准规定》的规定,一般进口预包装食品
标签必须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食品原产国或地区(指香港、澳门、台湾)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经销商名称和地址。
另外,特殊营养品(如婴幼儿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等)除标上述内容外,还必须按照GB13432《特殊营养食品标签》的规定,标明热量和营养素的含量、储藏条件、食用方法;酒类必须按照GB10344《饮料酒标签标准》的规定标明酒精度、产品类型(或糖度)、原汁量(只限啤酒和果酒)。
标签内容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名称应当表明产品的真实属性;日期的表示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存期)不得单独印制后粘贴或覆盖在中文标签上,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产品标识中使用的计量单位应为法定计量单位;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标签上的内容必须清晰、简单、醒目,以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易于辨认和识读。
(二)出口食品卫生监督
1、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制度
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制度是以《食品卫生法》、《商检法》以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为依据的强制性认证制度。根据有关规定,凡在我国境内生产、加工、储存出口食品的工厂和仓库必须取得卫生注册或卫生登记证书后方可生产、加工、储存出口食品。
2、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的对象
根据《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细则》的规定,需实施卫生注册管理的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如下13类:
(1)罐头类;
(2)水产品及其制品,活品除外;
(3)饮料类,包括啤酒;
(4)畜禽肉类及其制品,包括野禽野味;
(5)速冻方便食品,主要指用粮油、面粉、果菜、肉类、水产品等原料制作,经加热或未加热后经速
冻、冷藏的方便食品;
(6)面粉制品类,包括糖果、方便面、烘焙及膨化食品;
(7)糖果,包括甘蔗糖、甜菜糖和各种天然糖料;
(8)乳制品类;
(9)蛋制品;
(10)蜂蜜制品类;
(11)脱水食品类;
(12)肠衣类;
(13)茶叶类。
除上述以外的出口食品厂则实施卫生登记管理。
3、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申办程序
(1)申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可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办理卫生注册(登记)的申请,填写卫生注册(登记)申请书。同时附上企业的以下资料:
①质量手册 ②厂区平面图 ③出口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图以及其他一些检验检疫机构认为必要的资料。
(2)评审。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接到企业递交的卫生注册(登记)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后,将组成评审组。首先进行文件审查,然后进行现场评审。评审结束后对评审合格的企业核发卫生注册(登记)证书和注册编号,证书有效期为3年。
4、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对外注册
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对外注册工作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统一管理,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对外卫生注册的预审、上报和日常监督管理。
5、取得卫生注册资格的企业出口食品经检验合格签发检验检疫证书后方可出口。
第三篇:保税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保税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我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餐饮食品卫生行为,保证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在对《天津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细化的基础上,制订本监督管理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辖区内从事餐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餐饮单位)都应依照本规定规范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行为。
第三条 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区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 各餐饮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食品卫生管理员及各层级管理人员。
第五条 各层级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任务及分工。第六条 食品卫生管理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从事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两年以上;
(二)参加管理员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三)身体健康,持有有效体检健康合格证明。
第七条 各餐饮单位应制订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及标准,制订完善的操作规范、规程及标准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第八条 各餐饮单位在生产加工中的设施、设备应适应本单位生产加工规模和工作需要。第九条 各餐饮单位应有健全的、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规范。
第十条 各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每半个月应组织一次本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法律知识、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的培训,有培训记录。
第十一条 各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周组织一次分岗位人员的专题培训,有培训记录。
第十二条 各餐饮单位主管食品卫生的负责人要经常深入餐饮加工经营现场检查,与从业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定期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落实各项整改工作。
第十三条 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食品卫生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听取主管食品卫生的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要亲自过问,督促落实。
第十四条 实行承包经营的单位食堂,由委托单位申请取得卫生许可证并承担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承包单位应为委托单位负责,确保用餐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 各餐饮单位要健全台帐的登记及管理制度,做好台帐的登记及管理工作,做到内容真实、详实、准确、无遗漏。
第十六条 区卫生监督所将采取相互检查监督的方式,定期组织餐饮单位的管理人员与卫生监督员一起进行监督活动。
第十七条 区卫生监督所将采取清单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对餐饮单位首次监督检查时,确定规范的设施及管理行为,全面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
第十八条 各餐饮单位应结合卫生监督员在清单中提出的内容每月进行一次自查,每季度应将自查的结果汇总后盖单位公章,报区卫生监督所,作为自身的管理措施和诚信管理。
第十九条 区卫生监督所将分批组织各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负责人对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各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负责人应根据观摩、学习的情况,写出书面的材料报送区卫生监督所。
第二十条 区卫生监督所对A级单位的监督频率每年不少于1次,B级、C级单位的监督频率每年分别不少于2次、3次。
第二十一条 鼓励餐饮单位使用餐饮食用具消毒柜等设施,消毒柜等设施应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
第二十二条 区卫生监督所每年组织对餐饮单位的餐饮具定期监测两次。每年1—2月份和7—8月份各监测一次,监测的结果作为卫生许可证核准的必需材料。必要时,区卫生监督所每年组织1—2次餐饮食具的抽检。
第二十三条 区卫生监督所对可疑的食品将组织抽检。
第二十四条 餐饮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变更卫生许可证:
(一)单位名称变更的;
(二)地址变更的;
(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更的;
(四)卫生许可范围变更的;
(五)承包人变更的;
(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处理:
(一)未按规定变更卫生许可证的;
(二)擅自超越或变更卫生许可证上核定项目的;
(三)卫生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的;
(四)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未经社会发民展局批准而擅自对加工经营场所进行改建、扩建的;
(五)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未经区社会发展局批准而擅自扩大经营规模的;
(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 鼓励餐饮单位采用集中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
第二十七条 市场管理者应当负责市场内餐饮业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提供必要的给排水、垃圾废弃物清除、餐饮具集中消毒等设施和条件。组织市场内的餐饮业生产经营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配合区社会发展局执行有关控制措施,在市场显著位置设置食品卫生警示牌,对市场内餐饮业经营者的食品卫生不良记录定期予以公布。
第二十八条 房屋或场地的出租人发现或被区社会发展局告知承租人从事无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进行餐饮经营活动的,应督促承租人申领卫生许可证,必要时应当终止出租。
第二十九条 区社会发展局发现无卫生许可证的和被依法吊销、注销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于每月下旬以书面形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
第三十条 由配送单位提供食品的单位应做到:
(一)索取配送单位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查看原件,留复印件);
(二)订立配送合同;
(三)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到配送单位的现场实地考查;
(四)将上述资料报送到区卫生监督所备案。
第三十一条 建立体检平台,区卫生监督所每年定期组织体检单位到保税区现场对食品卫生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
第三十二条 鼓励和支持区内人员、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餐饮业食品卫生的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法行为都有权举报。
第三十三条 鼓励和支持区内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员工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补充到要本规定中。
第三十四条 餐饮单位在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应当及时向区社会发展局报告,保护好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积极配合区社会发展局开展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的餐饮单位,由区社会发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六条 本监督管理规定由区社会发展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监督管理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 88 号
《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李长江
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
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在出入境口岸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为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饮用水服务的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辖区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卫生许可管理;对在出入境口岸内以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上的食品、饮用水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实行健康许可管理。
检验检疫机构对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实行风险分析和分级管理。
第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对出入境口岸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管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第二章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管理
第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扩建、改建时应当接受其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的卫生监督。
第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口岸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前,应当向其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以下简称《卫生许可证》,见附件1)。
第八条 申请《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卫生条件:
(一)具备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卫生环境、卫生设施及设备;
(二)餐饮业应当制定符合餐饮加工、经营过程卫生安全要求的操作规范以及保证所加工、经营餐饮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三)具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
(四)从业人员未患有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传染病;
(五)从业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食品生产经营工作相适应的食品卫生安全常识。
第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时,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取得后补交);
(三)内部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和机构资料;
(四)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书》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五)生产经营场所平面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
(六)生产原料组成成分、生产设备资料、卫生设施和产品包装材料说明;
(七)食品生产单位提交生产用水卫生检验报告;
(八)产品卫生标准、产品标识,生产产品的卫生检验结果以及安全卫生控制措施;
(九)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资料。
第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规定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并出具书面凭证。对提交的材料不齐全或者不规范的,应当当场或者在受理后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补正。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检验检疫机构受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进行现场卫生许可考核及量化评分。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材料审核、现场考核及评分的结果,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现场考核时间除外,现场考核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并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或者送达卫生许可证件。
《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期满前30日内向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 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变更生产经营项目、变更法人、变更单位名称、迁移厂址、改建、扩建、新建项目时,应当向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检验检疫机构申报。
第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停业时,应当到作出卫生许可决定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注销手续,缴销《卫生许可证》。
第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向异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供食品及食品用产品时,可凭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到该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备案。
第三章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
第十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从业人员实行健康许可管理。从业人员每年必须到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第十五条 从业人员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健康证明书》。申请办理《健康证明书》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健康证》申请书;
(二)有效的身份证明;
(三)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
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查,对经审查合格的从业人员,颁发《健康证明书》。《健康证明书》有效期为1年。
取得《健康证明书》的人员,方可从事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第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和协助本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食品卫生常识和食品法律、法规知识。
第十七条 检验检疫机构将健康检查合格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的结果制作成胸卡(见附件2)。从业人员工作时应当佩带胸卡以备检查。
第四章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
第十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查阅卫生许可证。
向出入境交通工具提供食品的单位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应当建立销售食品及原料单位的卫生档案。检验检疫机构定期对采购的食品及原料进行抽查,并对其卫生档案进行审核。
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下列资料: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三)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四)使用进口原材料者,需提供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复印件);
(五)供货合同或者意向书;
(六)相关批次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七)产品清单及其他需要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卫生规范的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主要包括:
(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情况;
(二)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情况;
(三)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情况;
(四)食品生产、采集、收购、加工、贮存、运输、陈列、供应、销售等情况;
(五)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感官性状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索证情况;
(六)食品卫生检验情况;
(七)对食品的卫生质量、餐具、饮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进行现场检查,进行必要的采样检验;
(八)供水的卫生情况;
(九)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卫生情况;
(十)医学媒介生物防治情况。
第二十一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日常卫生监督,应当由2名以上口岸卫生监督员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规范填写评分表。评分表须经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核实无误后,由口岸卫生监督员和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共同签字,修改之处由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签名或者印章覆盖。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拒绝签字的,口岸卫生监督员应当在评分表上注明拒签事由。
第二十二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卫生检验的有关规定采集样品,并及时送检。采样时应当向被采样单位或者个人出具采样凭证(见附件3)。
第二十三条 向出入境交通工具供应食品、饮用水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供应食品、饮用水前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经检验检疫机构对供货产品登记记录、相关批次的检疫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以及其他必要的有关资料等审核无误后,方可供应食品和饮用水。
第二十四条 航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推行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
第五章 风险分析与分级管理
第二十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现场监督情况,对出入境口岸食品实行风险分析和分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组织技术力量,对口岸食源性疾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口岸食源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开展风险分析。
第二十七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对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的结果,对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分级管理。
(一)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均为良好的单位,评为A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A级单位每月监督1次;
(二)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有一个良好的,评为B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B级单位每月监督2次;
(三)卫生许可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均为一般的,评为C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C级单位每月监督4次;
(四)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差,或者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良好,但是日常卫生监督较差的,评为D级单位,检验检疫机构对D级单位不予卫生许可,或者次年不予续延卫生许可。
第二十八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不同级别的单位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根据风险分析和日常监督情况,每年1次进行必要的升级或者降级调整(见附件4)。
第二十九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预警通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相关食品向出入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供应。
第三十条 出入境口岸发生食物中毒、食品污染、食源性疾患等事故时,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启动《出入境口岸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处置,并根据预案要求向相关部门通报。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一条 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检验检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一)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的;
(三)允许未获得《健康证明书》的从业人员上岗的,或者对患有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传染病的从业人员不按规定调离的;
(四)拒不接受检验检疫机构卫生监督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
第三十二条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检验检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一)未取得《健康证明书》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伪造体检报告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
第三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
2.出入境口岸食品从业人员胸卡式样
3.出入境口岸卫生监督采样凭证
4.出入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誉度等级告知书
第五篇:教育办公室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目标责任书
教育办公室
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目标
责
任书
二0年八月
教育办公室
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目标责任书
各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构造和谐社会,教育办公室与_________________学校签订《学校食品卫生监管目标责任书》。
一、管理目标:
1、学校食堂、小卖部,必须设有下列档案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规定》。
2、学校食堂、小卖部必须建立购物操作及食用人员日志。
3、学校食堂承包资质达标,有卫生许可证。学校食堂卫生设施合格,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合格证书。
4、年学生食物中毒及因食堂、小卖部引起的肠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人数为 0。
5、工商、卫生、防疫部门食品抽查合格率100%。
二、工作指标:
1、学校加强对食堂、小卖部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监督小组。
2、健全食堂、饮食规章制度。对学生食堂、小卖部经常检查,做到有检查记录(每周2次)。对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及时查封和销毁。
3、学校与食堂、小卖部承包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
4、学校对因学校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及饮料引起的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处理和上报,对迟报、瞒报所引起的后果,校长负全部责任,并依法处理。
教育办公室主任:___________
_________中学(小学、幼儿园)校长:___________
二0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