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市审计局 唐晓川
日前,我们开展了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的专项审计调查。调查期间,调查组走访了市发改委、经委、统计局、财政局、商务局、人民银行、国税局和地税局等7家部门,重点调查了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化工行业骨干企业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原股份)、造纸行业骨干企业宜宾纸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宜纸股份)、纺织行业骨干企业宜宾丝丽雅股份和宜宾惠美线业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丝丽雅股份和惠美线业)等四户实体企业。
一、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总体影响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来势迅猛,波及面广,影响深远,使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我市实体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总体影响表现在:期间我市CPI、PPI呈现双降格局,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税收收入同比减少,工业经济下跌,消费需求下降,大量农民工返乡。特别是工业经济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市场需求萎缩低迷;“煤”“电”等生产要素供应下降;个别重点工业企业经济增速回落;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加快、幅度大;大批企业上游受制于原材料产品价格高企,下游受制于工业产品价格下滑,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减弱,部分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和减产等状况。
就其危害程度而言,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基本面未造成致命的冲击,但是对我市化工、造纸和纺织业等受国际经济波动正相关的行业带来的直接冲击和波动很大。调查表明,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上述三个行业的产销量、单位销售价格、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新增投资建设项目,比上年同期都有急剧下降。在金融海啸的巨大冲击下,三个行业经受着从未有过的生存考验,纷纷将其发展战略由去年上半年的“加快发展”调整为下半年的“保生存”、“保稳定”和“御寒冬”以及借金融危机的影响,实施低成本的资源抢占和兼并重组上。
二、金融危机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一)对企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调查企业均遭受了较大冲击。具体表现在:企业订单量减少,绝大部份品种销量急剧下滑,产品未涨原料先涨,产品小涨原料大涨,原料未跌产品先跌,原料小跌(或未跌)产品大跌,库存积压严重,销售成本上升,当期利润锐减。
(二)对生产及主要生产要素的影响。
经调查发现,被调查企业总体开工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只有丝丽雅股份维持100%的开工率,其余三户企业在危机影响期间开工率不足。特别是某些外向型产品的生产因国际需求量锐减受到的冲击最大。
在原材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方面,原燃料价格增减幅度远低于产成品价格增减幅度。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主要原料的采购价格均是倒挂,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生产负荷不足,产量下滑,开工率大多维持较低水平,个别企业主导产品生产出现负增长。
(三)对资金筹集的影响。
大部份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萎缩、资金回笼较为困难,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率提高,加之部分企业自身因资本金投入不足,一直依靠高负债经营,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四)对投资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份企业投资计划放缓,在去年8月以后,被调查企业自身投资项目共减少9项,减少投资额为25,460.00万元。
(五)对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调查企业均不同程度地从原来的加快发展战略调整为“保生存”“保稳定”战略和“御寒冬”上。部分企业在“保生存”的同时,还采取了借金融危机的影响,实施低成本的资源抢占和兼并重组的战略,较好地避免因上游资源不足带来的发展风险。
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主要措施
自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我市实体经济遭受到重大冲击,特别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正相关性的化工、造纸和纺织行业遭受了重创。但是面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渗透,我市实体企业冷静思考,沉着积极应对,迅速调整其发展战略,将“加快发展”调整为“保生存”,在放缓生产建设速度的同时,变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变成促进行业重新洗牌和企业个体发展提升的机会。企业通过优化与调整产品结构和实施一系列“低成本抢占资源”策略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应对危机效果。
经调查发现,被调查企业都能通过调整了重大战略决策,放缓生产建设速度和压缩、调整投资结构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注重向上加强战略性资源控制,打破原料成本的刚性变动;向下延伸产业链,改善和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增加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向内利用现有条件挖潜增效,压缩开支;向外主动地扩宽市场空间,不断夯实盈利模式。
四、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对政策策略及其效果
面对2007年底至今跌宕起伏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进行了适时重大调整。2008年下半年,国家较为迅速地将宏观调控政策由2007年底时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热转变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通货膨胀),调整为2008年7-8月份时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再调整为国际金融危机暴发时(10月底11月初)的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并实施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增值税转型改革等措施。扩大内需促增长范围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投资总额到2010年底将达4万亿元规模。
我市作为全省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地区,2008年GDP总量位居全省第四位,今年1—6月GDP总量增速14.8%,位居全省第5位。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凝聚共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抓住发展工业经济不放松。将2009年确定为我市“突破工作年”,坚持并高举“逆水行舟、加快发展、突破工作、确保增长”的工作基调,紧紧扭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着力把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努力走在川南经济区前列作为工作突破口,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威胁,与企业一道共度难关,主动地发挥着政策扶持和导向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应对效果。
2008年全市GDP总量完成645.86亿元,GDP总量增速14.6%,居全省第5位,是宜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第二快年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10.67亿元,总量在2007年突破200亿元的基础上再突破300亿元,继续保持总量在全省排名第3位。2009年上半年,全市GDP总量完成307.25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比全省、全国高1.5个、7.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1.89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21%,比全省增幅高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和盈利状况得到改善,全市经济呈现“止滑回升”的良好势头。其应对措施和主要做法是:
(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近一年来,我市正以大项目实现大引领,积极打造“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对地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重大项目 “一对一”的高层招商,政府及其部门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牵线搭桥,引资引项目。特别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我市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跨地区、跨省际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今年在泛珠经贸合作洽谈会上,现场签约合同金额为14.79亿元的8项大单,其中投资类2个,总投资额13.90亿元,贸易类6个,总投资额13.40亿元。招商项目的纷纷入驻,为我市地方工业经济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止滑回升”注入了强大的原动力。
(二)扩大投资,以投资拉动内需。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是帮助我市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我市经济恢复性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为此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作好项目研究、排查、梳理,储备和对接工作,咬住项目不放松,不争论不犹豫,力求在中央和省上扩大内需政策中挖掘项目,从民生工程需求中转化项目,在灾后重建中争取项目,确保项目不断档,建设不停步,以投资拉动,带动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做强工业,确保实体经济不滑坡。
我市始终把工业经济“止滑回升”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把推进我市工业“爬坡上行”的工作热情,全面贯彻和落实到省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16条以及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等一系列政策上来。重点围绕我市确定的工业“四基地”建设,突出产业优势,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加大政府扶持,帮助企业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保障企业生产要素的供给与协调。借金融危机影响时期,抓紧抓好企业技术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四)实施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财税政策方面,加大对工业的财政投入。通过安排工业企业发展资金、技改贴息资金、拉动内需资金、企业奖励资金和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以及缓交的社保统筹资金,下岗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困难补助金等方式,帮助企业应对危机。通过国家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出口退税调整,“放水养鱼”让利于企业。在信贷投放方面。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信贷投放方向倾向于支持地方重点项目、优势企业及瓶颈产业发展,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培育、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断满足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需求。经调查,今年1-6月全市贷款净增59.30亿元,居全省第五位,较年初增长24.61%,在融资担保方面,我市加大了银、政、企协调合作力度,重视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构建,积极为企业融资担保牵线搭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流动资金和项目资金。
(五)培育市场、活跃消费。
加大重点企业的培育,努力实现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对重点出口企业实行“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一企一策,促进出口上台阶;积极为涉外企业争取西部资金,农产品贸易促进资金、出口基地扶持资金和进口贴息资金等多项外贸扶持资金;强力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商贸业和物业流。
(六)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切实维护企业权益。
注重做优做强做大一批现有上市公司,促进有条件的公司上市;实施转让股权,裂变扩张一批竞争性企业,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股权转让等形式,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由国资公司通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债务包”的打折回购,支持企业消化历史包袱;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责任体系和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切实维护企业权益,落实各部门企业治乱减负目标任务,严格控制涉企检查。
五、对策与建议
宜宾作为我省近几年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地区,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年全部工业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上升至49.93%,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66%。虽然,当前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和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我市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迹象也有所显现。但是,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依然不旺,如我国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8%,连续六个月实现负增长。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化工、纺织和造纸等行业全面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为此建议:
(一)清醒头脑,进一步巩固和准确认识当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市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根基尚不牢固已是共识。具体表现在: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仍呈现回落状态;较多一批企业利润仍然下降;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形势依然较严峻,上半年我市出口总额为14943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2.3%。因此,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进一步增强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深刻认识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警惕骄傲自满情绪抬头,谨防风险反复、危机“倒春寒”。要立足眼前放眼于未来,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善于洞察和抓住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已出台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扩内需保稳定保增长的工作不能放松。要不折不扣地,继续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地方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保障一切有利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和产业结构的引导,努力实现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二)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引擎的作用,提高抵御金融危机风险的能力。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实现我市经济“止滑回升”的重要力量。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和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现在又是我市夯实工业基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调整工业结构的最有利时期。为此,我们必须把“工业强市”作为我市加快建设川南经济区经济强市建设的主导战略,抓住产业、企业、产品三个关键,创新发展模式,深入挖掘现有工业潜力,做好工业增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大产业转移的承接力,主动对接全省“7+3”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辐射力强的酒类食品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化工轻纺基地和机械制造基地等“四基地”建设;进一步健全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明确产业定位,完善功能配套,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机械制造业产业链多的特点,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联动,市县互补,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三)继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对产业经济的承接力。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主阵地,是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近两年来,我市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经调查发现,与毗邻地区比,建设还相对滞后,存在各工业园区功能定位不明确,外来优秀企业和项目落地较少,多年来主要靠“本土”企业孤军作战等问题。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各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定位,细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大对市县工业集中区发展的统筹,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切忌千篇一律,各自为阵。二是应尽快细化集中区建设的各项措施,明确建设进度安排,落实集中区建设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全面提升园区的投资环境;三是借助我市“四基地”的推进,承接入园项目,乘势加快园区建设,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逐步做大做强园区产业。四是加快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的步伐,充分利用我省加快发展川南经济区的历史机遇,推进宜宾的新型工业化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对接。
第二篇: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2008-11-10 09:2
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全文(共8页)
对于金融危机已开始影响多国实体经济的局面,国内多位学者表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种种迹象表明,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各个国家逐步显现。美国8月份失业率升至2003年9月以来最高的6.1%,显示美国经济正趋向疲软;欧洲经济出现下滑,欧元区第二季度投资、消费及出口同时下降,导致当季经济收缩0.2%,为欧元诞生以来首次负增长;日本经济可能进入新一轮衰退,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7%,环比折年率(即宏观经济如果按目前的季度运行势头增长,发展速度变换成数据后将达到的水平)下降3%;在此背景下,亚洲地区出口增速下降,经济逐步走缓,资本大量外流。近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之前的4.1%和3.9%调低至3.9%和3.0%。WTO则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可能降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实体经济能否抵御来势汹汹的国际金融危机掀起的巨浪,令人关注。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千方百计防止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月2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实体经济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金融危机是否会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冲击多国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所做报告中指出,随着近期美国金融危机的暴发,危机迅速向欧洲甚至全球蔓延。尽管美国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各主要央行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欧洲各国也相继宣布对私人存款提高担保额度或提供无限担保,但信贷紧缩并未缓解,全球各主要股市仍震荡走低,国际汇市也出现宽幅振荡。受此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的实体经济都有可能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
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新华社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总量约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商品零售额已连续3个月下降,9月工业生产指数创34年来最大跌幅;汽车业是受到此次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美国9月份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7%,创1991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一些大型汽车公司都在大幅度减产和裁员;房地产市场拐点依然没有出现。除此之外,今年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新增失业人数超过75万。
美国的日子不好过,日本的情况也不乐观。日本中央银行公布的10月份地区经济报告指出,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已波及日本实体经济,全国9个区域的经济状况与一、二季度相比均呈恶化趋势。报告认为,在反映经济景气的11个指标中,出口、生产和就业等6项指标均出现下滑,这是1998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日本经济“正在衰退”。
而英国经济16年来也首次出现收缩。据英国政府10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前一个月下降0.5%,是1992年以来英国经济首次出现收缩。
“以上这些数据已充分说明金融危机已经‘入侵’到世界一些国家的实体经济。随着危机对经济影响的逐步显现,世界经济下滑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华夏银行一位金融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有限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6%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这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面前能否经受住考验,引人关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申洪日前在广交会上表示,近期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去年8月份起,开始呈逐步放缓态势。尤其是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10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4.8个百分点。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影响出口减缓的问题很复杂,应该分辨清楚哪些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哪些是国内的经济周期导致的。目前我们判断有三个因素影响中国出口下降,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二是中国自身成本上升,三是中国国内的政策调整。”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主要通过贸易、直接投资、金融和信心四个管道。
张燕生认为,首先,金融危机使贸易受到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并不大,中国1到9月份出口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也证明了这一点。贸易的影响主要看定单,但现在没有数据表明定单显著下降,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普遍反应也不是没有定单,而是有定单成本上升做不下来。美国5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前三个月大幅上升之后转而下降了0.1%,传递到中国,要到11、12月才能看出美国的消费下降对中国出口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明年上半年会变得比较严重,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直接投资受到影响,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2000年全球的直接投资是1.4万亿美元,是一个高点,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时直接投资是8170亿美元,跌幅达58%。而2007年全球单边资本流动是1.5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尽管美国下半年发生了次贷危机,但全球资本流动依然很好,也没出现很大跌幅。从中国方面看,2008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55%,达52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更是迅猛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远远超过去年全年,达到256.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9%。
第三,国内金融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贸易和投资。今年9、10两个月,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了自保开始收缩银根。母银行紧缩银根,使在华的分银行和支银行的投资大幅收紧。但国外的金融资金、贷款、投资等业务,只有外国企业和涉外很深的少数中国企业才能涉及到,所以,对中国金融业整体的影响也不大。
第四,信心预期对中国的波及比较大。美国股市大跌,虽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向好,但中国股市基本上每天都在跟着美国股市波动,中国股市狂跌完全是受美国股市的传染。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信心预期和货币、跨境资产交易的影响;下一步是否会通过信心预期、货币和跨境资产交易影响到直接投资和贸易,仍需观察;如果影响幅度很大,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就会产生较大影响。”张燕生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金融危机是否入侵实体经济,主要看经济增长。英国经济上个季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但中国并不明显,“在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遭受明显影响之后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影响,才会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现在看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放慢,但是并没有普遍出现负增长,所以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影响是有限的。”
金融危机还未转化为经济危机
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亚洲金融危机,都曾导致了相关国家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但也都没有转化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经济学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而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的指标,诸如贸易、投资、生产、服务、消费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经济危机的判断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是否全面出现了问题,GDP是判断的综合指标,GDP必须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才是经济衰退,经济衰退持续恶化就会出现全面的经济危机。美国一季度GDP是0.9%,二季度是2.8%,而2.8%的增长率对美国及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不错的增长。因此,目前美国经济还不能说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仍需进一步观察。”张燕生说。
美国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5%,如果美国出现经济危机,那么,全球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很严重,早晚会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这是没有悬念的事实。美国经济毫无疑问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全球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美国经济步入负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很难完全避免受到冲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分析。
第三篇: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的影响及主要应对措施
为全面了解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和产业的影响和冲击,为市政府决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近期,**市企业发展服务局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开展调研。总体来看,与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投资者对这次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显著增强,面对金融危机,我市企业家不是丧失信心、不知所措,而是普遍能够冷静观察,科学分析,苦练内功,积极应对,特别是对政府积极干预下渡过目前的经济危机抱有较大信心。
一、金融危机对**市中小企业的影响
具体来看,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危机导致美欧市场进口大幅下降,我市以美欧为出口对象的发制品企业普遍损失较大。龙正发制品公司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4%、利润同比下降60%。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对象的禹州神龙发制品利润同比下降了54%。瑞贝卡发制品公司出口实行多元化战略,除去汇率影响,其美国市场对工艺发条的需求同比减少20%以上,但它的非洲市场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二是金融危机导致部分能源、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下跌,但因原材料与产成品跌幅与跌速悬殊,企业所付出的采购费用与企业产成品价格倒挂,导致部分企业因亏损而半停产或停产。今年下半年以来,襄城县黄洋铜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铝的价格从2万元/吨已下跌到1.3万元/吨,所生产的漆包线(产成品)则从2.8万元/吨下降到了2万元/吨,为避免进一步亏损,黄洋铜业已完全停产。首山焦化所需的上游产品—焦煤价格一直坚挺,10月底,焦煤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吨1600至1800元,而焦炭价格连续三月大幅下滑,已经从每吨3000元的顶峰下落至每吨1500元,10月份,首山焦化亏损了3300万元,11月份的产量也从以前的月产8万吨降为月产3万吨,企业现正在限制生产。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下降。按照往年惯例,**远东传动轴9月后应是生产的高峰期,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的订单却降低了50%。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实际生产能力已达50万吨/年、原来有望成为我市第一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青山金汇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因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不锈钢304系列产品价格最高时达到2.4万元/吨,目前只有1.4万元/吨),公司8月和9月连续出现亏损,目前企业正在大幅减产,月产只有1.5万吨,估计全年产量不超过20万吨,企业年底销售产值冲刺百亿元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
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企业虽无法回避,但面对困难,我市企业都能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从而尽量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减到最小。概括起来,我市企业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以**远东传动轴为例,企业从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都以降低成本作为出发点,在钢材价格降到3200元/吨时,大量定购钢材,目前已储存钢材4000余吨;对产品的配件进行分析改进,升级换代,使一个毛坯零件降低了0.5公斤,这也减少了设备的磨损;为降低工资成本,车间工人已由3班倒变成了两班倒。为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瑞贝卡发制品公司专门聘请清华大学投资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成本预算,甚至预算到每个岗位。二是抓住机遇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受市场需求减少影响,襄城县黄洋铜业已全部停产,但企业正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目前企业已经与上海某科研所结合,准备上马一个在国际上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新项目,该项目投产以后,产品将由过去的低端、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转为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产品结构改善的同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显著增强。三是不失时机对员工进行培训。各企业并不是看到形势不好导致减产甚至停产就裁减员工,而是利用企业休整的机会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和素质。**远东传动轴把市场上元—10月反馈回来的产品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分解到每个生产环节,落实到每个岗位,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豪丰机械公司、首山焦化公司、黄洋铜业公司等都在利用企业减产或停产间隙加紧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为迎接下一阶段的生产高潮夯实人才基础。四是拓宽经营理念开拓新兴市场。许继集团、森源电气等企业表示,将抓住明年国家加大在公路、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瑞贝卡发制品公司为减少在美国市场上的损失,准备明年投资7000万元再在非洲建立两个分厂,以扩大非洲市场的占有额。同时,加快推进其在刚果金的铜矿开采步伐,力争尽快投产见效。
三、我市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信息滞后、人才不足、市场疲软、效益下降等影响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我市把着力打造融资、担保、信用建设、网站信息、人才培训、产业指导等六大服务体系作为服务企业、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应渡时艰的主要抓手。
一是着力打造产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项目往一带九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内聚集,大力发展具有我市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积极向省局推荐上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二是着力打造融资
服务体系。第一,建立并完善银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向银行推荐优质中小企业项目。在10月底举行的银行与中小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14家金融机构与28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签约流资贷款金额达12.8亿元。第二,对那些发展形势好、信誉高、潜力大的企业积极鼓励其上市融资。第三,引导企业民间融资。民间借贷目前是我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这种形式手续简便快捷,是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金融形式。第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行补助资金。通过筛选申报一批循环经济、高新技术和重大技改项目列入国家“双高一优”计划和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计划,争取国债或贷款贴息、技改补助资金支持。三是着力打造担保服务体系。第一,积极引导组建新的担保机构,壮大全市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规模。止今年9月底,全市担保机构总数达到20家,比年初新增13家,注册资本金总量达到3.2亿元,比年初新增2.35亿元。第二,积极引导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发挥担保机构四两拨千斤的功效。第三,积极筹建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初步拟定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现有1500万元的基础上,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的基础上,明年争取成立注册资金规模达到3000万元的担保投资公司,从而为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四是着力打造信用服务体系。第一,搞好中小企业信用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和发展数据库。建立、完善100家小巨人企业信用数据库和将更多企业纳入信用数据库,为企业获得融资担保创造条件。第二,向省有关部门积极推荐我市企业争取获得省级诚信民营企业。借鉴吸收中小企业信用制度试点城市的经验,健全完善我市正在实施的“诚信企业工程”。第三,加大对诚信民营企业的宣传和奖励力度。在小巨人企业、大企业集团评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以及向商业银行推荐贷款企业名单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从而对其它企业形成良性带动效应。五是着力打造网站信息服务体系。第一,充分利用“中国中小企业**网”,搭建面向全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第二,充分发挥网络功能为企业提供免费宣传。为6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政策及产品信息发布、网上招聘、电子商务等服务。向市场有效传递了企业的信息,扩大了企业的影响,提高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六是着力打造人才培训服务体系。第一,积极组织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免费培训。上半年组织有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培训,培训费用全免,比较受企业的欢迎。第二,与有关部门结合举办企业家培训班。与北京、青岛等地的专业性培训机构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种业务培训。第三,搭建为企业家交流学习的平台。配合市委组织部举办每年一度的“**企业家论坛”活动,今年全市参加企业家论坛活动的企业家总数达到180多人,规模空前。不少企业家认为,在当前特殊经济形势下举办企业家论坛活动,使大家沟通了信息,交流了经验,坚定了信心,这样的活动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第四篇: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分析
【摘要】
由于流动性过剩、政府疏忽和对冲基金缺乏监管等诸多因素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不仅对美国自身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创伤,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从进出口企业、农业和就业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影响
【正文】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随着金融危机全球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增长减速、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居民家庭消费下降、银行储蓄增加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我国家的进口需求萎缩,表现为减少或取消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订单。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美、日、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滑坡,需求必然减少。特别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危机使美国对我们的出口需求大幅下降。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
同时,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类似,这些国家必然采取扩大出口措施来应对危机,这对我国出口构成冲击。未来随着世界经济衰退加深,我国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如果按照实际增长来看,2008年的进口和出口,出口实际增长率大概只有8%到9%,而不是21%。和往年相比,增长速度大大下降。特别是出口依赖型地区出口明显回落。据海关统计,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各省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名。200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832.6亿美元,增长7.7%,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922.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13.9%。扣除物价因素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广东的实际增长为负增长,江苏和上海的实际增长幅度也很小。而一些处于工业化中期和经济起飞阶段,经济外向度低,主要靠工业支撑、投资拉动的城市,这次金融危机对其城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经济下滑的危险不大,加快发展的机遇空前。新疆、广西、四川、重庆、宁夏增长速度一般超过40%,最高的是新疆,增长83%。
(二)、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就业影响初现端倪。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冲击的广度、深度及其严重性值得高度重视。随着全球协调采取措施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走出这次危机冲击所产生的经济周期至少需要2-3年时间,甚至更长。受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青年劳动者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同时,外贸形势的变化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城市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被迫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由此引起城市结构性失业人数进一步上升,城市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大量职工就业与再就业的沉重压力。在金融危机下,西部城市及欠发展地区城市就业也面临着挑战,原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技术和人才缺乏,人们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政府在现阶段不可能全方面照顾欠发达或西部贫穷落后的地区,因此,在本来就不富足的地区里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次危机对就业冲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失业主要发生在农民工的就业市场上,因而城镇登记失业率表现尚不明显。不过,2009年失业会传导到城镇职工就业市场上,从而推动城市
失业率上升。也就是讲,迄今为止形成的裁员潮和失业增加,主要还是因遭受美国进口减少造成的外需疲软,对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造成的危机。随着金融危机蔓延,从金融行业扩展到实体经济,加上我国经济整体减速和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中西部地区、资源和资本密集型、投入品行业的企业也会普遍遭遇困难,造成对就业的更大冲击。
(三)、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某种意义上是对孪兄弟,世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我国,而房地产行业则受到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使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
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另一个因素是金融机构相关资产减值,对房地产信贷意愿不足,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数据表明上海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在下降,同时由于市场的调整,土地价格也出现了下调,没有足够土地储备的企业不敢轻易拿地,在土地价格较高时拿地的企业则面临两难的选择,因此,土地开发贷款增长缓慢。
(四)、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业依托性、关联性、综合性强,遭受各种挑战性影响并不意外。当今世界面临金融、粮食、能源危机以及气候变化、贫困、恐怖主义和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这些挑战对全球旅游业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近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国际旅游的影响正在加深,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影响也正在逐次显现。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这次金融危机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相比,对旅游业冲击更猛烈,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将更长。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影响。旅游消费需求将下降,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困难加大;旅游投资信心进一步受挫,旅游投融资难度加大;旅游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旅游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民航、交通、通讯、餐饮、商业零售等相关行业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显现,随着危机影响的加重、扩散和蔓延,全球实体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投资信心受挫,即期消费减少,预期消费削弱,2009年旅游业外部环境将更加收紧,旅游市场供需双向萎缩,发展形势更趋严峻。(1)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缩小,旅游市场结构变化。(2)出境旅游可能出现停滞或负增长局面。(3)国内旅游可能出现增速趋缓局面。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它最初出现于2006年春季,2007年进一步发展,并蔓延至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继续恶化、扩散。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1.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
2001年美国IT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至1%,导致美国住房价格的急剧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致使一些放贷机构向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购房次级抵押贷款。后来,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间,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引起美国房价下跌,借款人还不起贷款,拖欠支付贷款、违约支付的数量大大增加,很多贷款银行,尤其是业务以次级抵押贷款为主的银行都受到拖累。
2.次贷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的扩散
为了降低次贷的风险,放贷机构把手中的高风险次贷债权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出售给各国的投资者。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放贷机构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投资者。因此,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违约率上升,就会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违约风险相应上升,这些证券的信用评级将被独立评级机构显著调低,市场价格大幅缩水,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
(二)深层次原因
1.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
长期以来,美国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负债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其他国家源源不断地向美国输出商品,获取外汇,然后又通过购买美国各种证券投资回美国。美国依靠长期外贸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通过向全世界负债来实现其超前消费。这种超前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带来了暂时的繁荣。但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还不起贷款,美国次级债风险就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账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美国实体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最终受其牵连。
2.金融监管缺位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创造了条件。由于推崇自由金融主义和金融机构追逐高额利润,金融衍生品过度泛滥,新金融产品自由进入市场,价值链条愈拉愈长,再加上评级机构对很多高风险金融产品不负责任的评级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不断叠加,终于在房地产抵押贷款环节发生断裂,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2008年10月23日,连格林斯潘这位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也不得不建议政府考虑采取更严格的监管,以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坚持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不需要监管,银行出于自身利益会尽其所能保护股东的利益。索罗斯也认为政策制定者放任市场并让其自动调节是导致目前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高度膨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把丧失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拉美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美国的虚拟经济达到巅峰。2001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业加快发展,大量金融衍生产品被创新出来。这些金融衍生产品不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而是为了投机获利。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其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造成虚拟经济泡沫化,并导致虚拟经济累积的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最终酿成了目前的美国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为防止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短期内我国应采取措施促进出口,长期内则应扩大内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一)促进出口
金融危机已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许多外向型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失业增加。因此,促进出口,有利于缓解当前这一被动局面。具体措施有:
第一,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内,应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虽然从2008年11月1日起,国家适当调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3486项
商品,但仅占海关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在税率和商品范围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余地。第二,在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政府和企业应在WTO框架下抵制国外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我国转嫁危机的做法。
第三,金融危机主要对美国中低收入者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中、高层收入者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通过缩减低档产品的出口规模、品种和数量,提高中高档产品的出口比重,可以降低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不利影响。企业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需要避免汇率风险。
第四,出口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事先应积极进行买方的资信调查,了解买方的经营情况以及资信状态,主动、准确地判断风险,并及时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购买适当额度的出口信用保险,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或减轻损失。
第五,出口企业要加大创新和研发的投入与力度,由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向高端发展,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赢利空间和整体竞争力。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挖掘潜力,降低成本。
第六,政府要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水平的出口产品。
(二)扩大内需
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对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越高,经济的稳定性就越差。挽救实体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启动内需。
为了扩大消费需求,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收入分配方面,要减少收入差距,提供最低工资保障,出台减税政策等;二是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条件,尤其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三是提高工资和提高个税起征点,以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四是加快农村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比是3∶1,而农村人口仍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将使我国潜在的内部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扩大投资需求方面,要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更大幅度地减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处于下降周期,小幅度降息难以鼓励贷款,这已被中国历次经济运行周期所验证。
(三)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结构总体上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制造业比重过高,而服务业比重过低,对外贸易占国民经济比重过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和投资。这种结构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是合理的,但现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出口导向的战略,导致了中国持续多年的双顺差地位;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太高、服务业比重太低,导致我们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量很低。因此,我国应降低国民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扩大内部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引导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流向服务行业等等。尤其是要放开人民币汇率,允许人民币汇率升值,从而促使经济结构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2】 李文溥;李鑫;王燕武;王俊海;;论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的转型[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3 】杨晓艳;;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2009年02期
【4 】李珂;高晓巍;;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01期
【5】孟祥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思考》[J],《国土资源》2009年第1期。
【6】高辉清等:《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第五篇:金融危机对中国酒店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对中国酒店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影响表现
在这场危机面前,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目前仍保持着高于30年来的平均增速的速度平稳发展,中国在这场危机面前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但我们也不可否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很难独善其身,危机已经悄然来临,中国的酒店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多个城市酒店出租率普遍下滑从2008年9月份德勤的酒店通用指标统计来看,全球主要城市的出租率普遍下滑,中国的香港、北京和上海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上海9月份平均房价首次出现同比下跌,而5星级酒店的好日子也开始终结。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较为明显国内酒店类上市公司在这场危机面前,除了股价重挫、融资告急外,三季度的业绩显示也不容乐观。首先华天酒店净利润跌破九成,再是锦江酒店、金陵饭店、如家旗下酒店OCC普遍下滑。万好万家多项财务指标也不太乐观。香港的三支酒店股票:鹰君集团、香格里拉三季度业绩下滑;唯有大酒店有盈利,但大酒店旗下的半岛酒店除曼谷半岛酒店入住率由去年67%升至76%,其他地区的半岛酒店入住率均出现跌幅。欧美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下挫更为明显:洲际盈利下降28%,精品国际利润下降6.5%。餐饮需求尤其是高档餐饮需求开始缩减从消费需求表现来看,杭州、深圳、香港等城市报道称消费者已开始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尤其是高档餐饮的次数。一些公司为减少开支,可能会降低或取消年餐预算。而酒店的餐饮,尤其是高档酒店的餐饮,将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从城市表现来看,国际化程度越高,外向型经济依赖程度越高,受金融危机影响越严重,当地的酒店业也未能幸免。高档酒店首当其冲美国著名酒店房地产行业研究咨询机构LE的主席Patrick Ford说,豪华酒店的收益率在9月中旬减慢,10月真正下滑。由于高档酒店的境外客源比重较大,而经济型酒店的客源80%以上是内宾,在这场由外而生的危机中,高档酒店成了最大的受灾户。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如香港、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的高档酒店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香港的一些五星级酒店在街上促销,一些五星级酒店开始采取降价策略应招揽顾客。酒店投资项目放缓或取消受金融危机影响,酒店投资商资金紧张,许多已开工的酒店项目进程放缓,而未开工的项目被取消。LE的统计显示:第2季度亚洲131家酒店的建设项目已在今年上半年被取消或延期。例如澳门几家酒店的建设就已暂停,包括希尔顿和洲际酒店。项目建设放缓或取消对酒店管理公司而言,托管业务将受到影响。
二、09年预期 房价将可能下跌,但幅度不大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徐锦祉说:“旅游酒店肯定会有所影响,但是绝不至于翻天覆地,预测明年的酒店房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幅度,但降幅不会很大。” 酒店消费需求不会太过缩减位于亚特兰大的研究机构PKF在9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尽管中国今年的旅游业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人员也预计今年中国的增长率将会放缓,不过分析师们预测,中国市场旅游需求将依然保持强劲,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压力会比较轻。近期,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查机构尼尔森最新发布的消费者调查,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放缓,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全球,尤其是消费者储蓄率也明显高于全球水平。酒店的长线投资仍被看好介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的认识,酒店业专家普遍认为,作为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性非常高的行业,我国酒店业的长线投资仍然被看好。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教授说,酒店资产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相关性非常高。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了我国旅游酒店业长期仍然看好。泛太平洋集团中国区副总裁蔡硕说,遭遇金融风暴时,很多酒店发展商急于出手,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挑选最合适、最适当的机会出手。三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赵祥龙说,面临整个市场进入一个向下调整的周期,酒店业最好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对原有资产的重新再整合。从目前情况来看,已经形成酒店资产的,加强资产管理的能力会成为未来两到三年经济周期里各个酒店最关注的问题。4 跨国酒店看好中国旅游业近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题为《跨国酒店继续看好中国旅游业前景》的文章,文章指出:虽然旅游者已感受到全球信贷危机的压力,但中国似乎是个亮点。至少有两家跨国酒店连锁公司称,虽然他们在其他地区感到压力,但仍有意扩大在华业务。在新兴市场投资的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英联投资向7天注资6500万美元。另一家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华平创投也共同投资了这项交易。洲际、喜达屋、雅高等酒店集团表示,将不改变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区域性将向全行业蔓延目前金融危机对局部地区和部分酒店集团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这种影响较扩至全行业。锦江之星副总裁俞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对于酒店业的危害从部分抗击打能力小的区域性经济型连锁酒店开始,接下来有可能将向全行业扩散,企业是否可以支撑住,就要看自己的实力和财力了。持有相同担忧观点的还有格林豪泰,其董事长徐曙光也指出,目前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商旅减少的情况下,肯定会直接影响到酒店业,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关键的是极度需要资金支持的经济型酒店一旦资金“断炊”,则面临倒闭危机。部分酒店将为缩减开支而裁员六国酒店总经理李国仪表示:酒店面对金融海啸的应对措施,是审慎增聘人手,控制工资增长及经营成本、加薪幅度减少和冻薪。他说,未知业界会否裁员,但将与业界商讨措施面对困难。但在全球裁员的号召下,部分酒店明年可能会因经营困难,而不得不选择裁员,而酒店又是临时工、小时工较多的行业,受劳动合同法的制约较少。
三、应对策略 调整客源、瞄准内宾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应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以度过危机。缩减开支、降低成本在没办法开源的前提下,节流显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如做好节能降耗、人员招聘的预算等,都是降低成本的好方法。3 练好内功、抓住机会一般低迷过去,便会出现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在低迷时期应做好员工的培训,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酒店资产在经济低迷时,价格合理,同时机会较多,是并购的好时机。巧妙促销、现金为王在低迷时期,不能过于依赖降价策略,因为降价策略使用的前提是有降价的空间,而酒店作为微利行业,降价空间有限。而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总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