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诚信意识,增强竞争能力
树立诚信意识,增强竞争能力
企业的诚信是眼下的热门话题,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任何一家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都必须认真面对“诚信”二字,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把诚信管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就我们企业如何在企业文化管理中树立诚信意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刻理解诚信内涵,大力宣传诚信思想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也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是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对企业来说,诚信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成本”。成熟的市场经济,企业之间主要是品牌及服务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诚信的竞争,因此可以说,诚信就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了资本价值的增值能力和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取信于自己的员工,取信于自己的顾客,必须将诚信作为自己的管理价值观,用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通过自己具有优质品牌的产品来获得忠实的顾客。所以,我们应当把诚信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作为一种工作准则,来高度重视,来认真研究,来广泛宣传,来切实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全过程。
二、充分认识“不诚信”行为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增强讲诚信的自觉性
我们是一个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施工企业,有较好的传统和经营业绩,但也有丢市场毁信誉的痛苦时刻,这都缘于我们个别项目的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不讲诚信所致。当前,在企业的管理行为中还存在不少“不诚信”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干部不诚信,有的领导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对员工是能哄就哄,能诳就诳,对自己业绩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则不执行,甚至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人员的不诚信影响广影响深危害也深;二是管理行为不诚信,以言代法,以包代管,一味地片面地追求责任成本盈余,人为降低标准,有的甚至于纵容偷工减料行为,这种一时的“辉煌”成就了个别人的前程,最终是毁掉了一个项目,丢掉了一方市场;三是企业文化上不诚信,干部之间,同事之间,不能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却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闹情绪,搞内耗,有好处的事争着做,争不着就说坏话落井下石,无好处的事就不在状态,要么无所事事,抑或制造事端。凡此种种“不诚信”行为,在一定范围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长此下去,做人则无人愿与之同伍,做事则无人愿与之共事,搞项目必定为企业埋下麻烦甚至祸端。我们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教育我们的干部和员工充分认识到上述不诚信行为对企业对个人的现实危害性,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是不是有不诚信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从思想上杜绝“一锤子买卖”的不诚信想法和做法。要敢于与不诚信行为作斗争,我们绝不能对个别人的不诚信行为臵之不理,要知道这些不诚信行为与塑造良好企业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与我们的诚信观是相违背的。对内会阻碍和谐团结和正直向上氛围的形成,会严重削弱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会破坏企业的信誉,毁掉企业经营生产的前途。我们要利用各种载体在员工中大力宣传讲诚信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自觉克服和抵制不诚信言行,为塑造企业诚信观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三、建立企业诚信内控机制,为诚信意识的树立提供制度保障
诚信不应被简单地认为是一种认知,一种观念,而应该上升为一种规范,一种约束。诚信不应只属于道德范畴,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加快成为制度范畴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以为应当在三个层面上加快诚信的制度建设。
一是要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就是要从诚信是生存之本的高度来认识诚信的重要价值,对企业的每一个组织系统、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员工进行诚信管理。中隧集团的企业精神是“至精、至诚,更优、更新”,核心价值观就包括了我们诚信观的部分内容。我应当大张旗鼓地宣传诚信思想,进一步加大培育诚信文化的力度,以各种有效载体,使诚信转化为现实的认知标准,并融入我们的项目我们的产品。通过诚信经营,诚信交往,诚信服务,从而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是要将诚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制定和确立。企业诚信的管理是要把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企业诚信能否保持持久性,必须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而得到保证。应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起来,以诚信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在管理和发展中体现诚信的丰富内涵,将诚信观念纳入企业经营理念之中,这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要及时将诚信管理写入程序管理文件之中,使之成为一种管理规范,逐步形成教育引导、贯穿始终、过程培养、评价奖罚的一整套机制。
三是要发挥领导人员在诚信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干部在诚信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的资源、影响力和感召力都是一般群众不能比拟的,领导人员诚信意识的强弱,导向的好坏与否,对我们的诚信意识的树立,诚信制度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务必站在引领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的高度,不为一时的世俗所左右,不为蝇头小利所迷惑,敢于善于冲破不诚信的氛围和环境所形成的桎梏,从净化自身入手,从身边的小事着眼,不说不诚信的话,不做不诚信的事,让领导者在人格力量的基础上再多一些诚信的光芒,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诚信的建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就企业的发展而言,加快建立诚信意识、诚信机制、诚信环境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是势在必行的,谁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早,投入越多,谁就将受益最早受益最多。
第二篇:增强四种意识树立优良作风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每位工商干部始终要做到坚持思想认识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根据工商行政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职能转变增强四种意识,树立优良作风,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履职能力。
一、增强政治意识,围绕
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严格遵守党纪政纪,恪守职业道德,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党和国家的总体布局和工作部署中去思考和处理自身的本职工作。
二、增强公仆意识,坚持执法为民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勤勤恳恳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不正之风,切实做到依法监管、执法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开拓创新
正确把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执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在认真总结回顾充分肯定近几年来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把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重大工作任务创造性地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力求在工作创新上出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
四、增强自律意识,廉洁奉公从政
坚持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讲操守、重品行,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防微杜渐,切实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政治上靠得住,在工作上有本职,在作风上过得硬,做党和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忠诚经济卫士。
第三篇: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专题八 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导入新课: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律。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本案中村委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动,村民大会通过的规定不是法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而,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律的特征和创制? 讲授新课: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
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
—— 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对外方面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一)法律制定
(二)法律遵守
(三)法律执行
(四)法律适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七)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案例讨论:香港城市大学的“考试门”
2006年9月,陈静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从家乡武汉前往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修读博士因担心自己考试不能通过,将1万元港币放进老师戴晖辉的信箱内,继而用电邮向戴晖辉索取试题及答案。戴老师在数学系系主任陪同下向廉政公署报案,并配合廉政公署将陈静拘捕。12月14日,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其入狱6个月,1万元贿款同时被充公。据了解,此案是香港学界首起有人因“买试题”被判入狱的案件。
此案一出,在我国内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同戴晖辉老师的做法,有人质疑。而戴晖辉老师表达了他的观点:“作为教授,我把正义性看得很重,一定要维护香港法律和城市大学学术氛围的正义性”。
思考: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西方社会的“法、理、情”的社会,中国传统的“情、理、法”的社会
思考: 如何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旁敲侧击”:“考试门”事件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中国法治化进程中,不仅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也都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怎样的法治观念呢?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思考:怎样看待“法外开恩、刀下留人”?
2002年5月26日晚9时许,绍兴轻纺科技中心原总经理徐建平与其妻丁遐(公司董事长)因琐事发生争吵,徐建平将妻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抛入消防蓄水池内。2003年4月4日,绍兴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令徐建平赔偿丁遐父母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补助费等经济损失3万元。
“节外生枝”
一审判决前后,近200人其中多是知识阶层人士,他们以徐是一位对轻纺科技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为由,上书法院请求从轻判决。
说明:徐建平,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大量科研成果(在关押期间完成3项与纺织行业有关的实用新型技术。)
此举曾引起社会各界对“能人犯罪”可不可以从轻发落、准其“戴罪立功”的问题的争论。
浙江省高级法院2003年12月15日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12月26日,绍兴市中院依照省高院院长签发的命令,对徐建平以注射方式执行死刑。在我国,无论是法律的遵守,还是法律的适用,都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1、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律(2)、讲证据(3)、讲程序(4)、讲法理
(四)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1)、法律权威
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2)、法律权威的来源
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
2、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遵纪守法,为法治中国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布置作业: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四篇:增强维护意识,树立优良作风
通过这次党课,我学会了很多,尤其是在如何加强素质修养,树立优良作风上面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共产党员应有的素质,是无产阶级先锋队这个阶级性的最集中的表现.党员应有的素质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历史条件下都不会改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作为共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是一个终生课题,必须认真面对,着力做好。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个性。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党的性质,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党性,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具有的党性。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改造、自我熏陶努力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水准、组织纪律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树立优良作风,才能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能力、政治敏锐性。当前,在思想上、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坚定不移地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和我校工作的大局,维护全党的团结和我校的大好局面。对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坚决加以纠正和制止。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在事关方向、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新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这都是对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指从事各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世界观、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状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坚持我党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定信仰,树立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的态度和大公无私的思想品格;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操。
三、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知识素质是指应具备的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和其他领域科学的知识。具体说,一是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要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学科知识;二是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所在部门业务活动范围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成为本业务领域的内行;三是要有较丰富的社会知识,善于在深入社会实际、深刻了解周围事物历史和现状的过程中积累直接经验,并将其逐步深化。
四、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指从事各项工作、实现工作目标的本领,是党员干部知识、智慧和经验的综合体现。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和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五、努力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是指党员干部应具备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心理素质对行为起调节作用。自强不息、果断决策、善于自控、能够接受挫折、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以及争取胜利的意志,是做好工作应具备的素质。
第五篇:增强国防意识、树立国防观念00
增强国防意识、树立国防观念
—— 国防教育案例
导入新课
今天在这里我们面对的现实的新生活,来缅怀那些无数的英雄先烈,讴歌我们坚强的中华民族,从而去憧憬我们更加巩固的中国国防和愈加现代化的国防建设。
播放国歌视频,要求同学全体起立同唱国歌。
伴随着这曲激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唱着这首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心中永远面对的是那面永恒、庄严而又鲜艳的五星红旗,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可谓热血澎湃!国防教育内容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防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断的变化,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根据我国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防建设的现实,当前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国防观念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军队的作用,热爱人民解放军,并建立正确的国防形势观、国防义务观、国防光荣观和国防法纪观。(2)国防精神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3)国防知识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现代军事知识、现代武器知识和现代防护知识。
(4)对青少年进行初步的国防训练,具备一定的军事技能。
关于观念与精神的教育,我认为就是一种思想的教育,且是一种从我们内心深处、从骨子里迸发出的一种思想。比如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国土完整、人类和平而在疆场上抛头颅、撒热血前仆后继的先烈们!用这些英雄的事迹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忱,让同学们学习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资料在线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李大钊临刑前备受折磨,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张自忠将军尽忠报国战死疆场;任长霞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捍卫了人民警察的尊严。
通过投影展示这些民族英雄、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图片。“前辈踏歌去,壮志后人承”。国防教育的地位
众所周知,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我们中国,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教育家和军事家,同样都很重视国防建设,重视对人民的尚武卫国的思想教育,并把它视为立国安邦之道。“国无防不立”,“落后就要挨打”,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都是历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是千年来被反复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
回首昨天,一部写满血与泪的近代史依然在记忆深处。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可是,在五那星红旗的猎猎飘扬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四万万同胞共同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怒吼,听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听到了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我们的党经历了历史上的血雨腥风,跨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国防日益巩固。
(通过投影展示百万雄师过大江与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图片)然而当人们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科索沃的轰炸声、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火、中国驻南使馆的被轰炸、,“海空卫士”王伟的壮烈捐躯把我们从梦中震醒。隆隆的炮火声反复证明:人类的永久和平还不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到来。自公元前3200年以来,人类共经历大的战争14500多次,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
(通过投影展示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火、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海空卫士”王伟的图片)。
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历史上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很注重国防教育建设。可以这么说,如果哪个国家或朝代的君主不重视国防建设,历史证明,这个国家将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说会“国将不国”。
资料在线二
爱国诗人屈原所在的楚国,在八百余年的历史中,楚国经历了早期(楚武王之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岁月,中期(楚武王至楚威王,即公元前740年─公元前329年)开疆拓土、威镇中原的强势扩张辉煌,晚期(楚怀王以后)百弊丛生、内忧外患的衰亡,这样一个从兴盛到灭亡的曲折发展史。在楚国的辉煌时期,楚庄王曾是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中楚国的疆域最大,国力强盛。战国纵横家苏秦曾说:“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六千余里(《战国策》作“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那么为何一个国力强大的超级大国会走向亡国之路?其历史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其中,楚国中晚期的政治腐败致使国力衰退、国防颓废是最重要原因。
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眼见国家沦丧、目睹山河破碎的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作诗《怀沙》后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篇优美的爱国主义诗篇。到今天我们仍用端午节来纪念屈原。
那么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有没有必要大谈中国国防呢?
资料在线三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位于地震伤亡最惨重的北川附近。校长叶志平上任后,花费四十万元加固烂尾危房,将22根37公分的立柱换成50公分,将石、砖等压顶重物换成轻金属。从2005年开始,开设安全教育课,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逃生演习,克服阻力,矢志不愈,每学期雷打不动,队列、路线、站位,一丝不苟。此次特大
地震,全校2300余名师生撤到操场,仅仅用了1分36秒!地震发生后,正在开会的叶校长发疯一般奔向学校,等待他的,是从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学生们,一个不少地聚集在操场,周围的老师紧紧守护。一位老师当即向他汇报:“校长,我校2300余名师生,无一伤亡!”此时的55岁叶志平校长,早已老泪纵横!
可见安全教育关键在于平时,诚然国防教育也犹如安全教育一样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不能等到和平受到威胁、战争爆发时再谈中国国防!
同学们可能认即便如此国防教育与我们的学习又有何关系呢?然而,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突飞猛进吗?而经济的繁荣必然推进中国国防的巩固和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发展和大踏步前进。简单的说就是:国防要巩固,经济需发展;经济要繁荣,教育须先行。谈到这里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的努力实际上就是在为祖国的国防在尽绵薄之力,为我过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树立国防观念
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国防意识开始淡薄。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就尤其重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让学生了解军事、关心军事,让军事科技深入人心,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增强国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