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
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
【摘要】: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阐述就业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学生自觉登记、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的概念,以期对目前高校毕 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有所改观。【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信息统计反馈机制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1999年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逐年加大,同时由于国企改制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下岗人群,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难。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纷纷减产或关闭,一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 年政府为刺激就业,想了很多办法,如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工作;在大学毕业生中征兵;硕士研究生扩招;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授招收毕业生参加科研实验等;但是,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今年,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就业难还将持续。在就业率逐层下达任务的情况下,学校想了许多办法,组织各种招聘会,给考研学生提供必要条件,组织学生考公务员,征兵工作下达指标等等,许多高校层层定就业率指标,完不成,有惩处。同时在一些学校出现了就业率作假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统计机制,是解决高校就业率失真的根本。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一个时期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一是就业总量压力大。参考各种统计数据,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611 万人,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约六百三十万人,加上 2009 届三百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 2010 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滞后。近十年来的扩招,造成高校硬件规模急剧膨胀,而相对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等软件建设严重滞后,有的专业和市场需要衔接不好,专业和课程建设缺乏前瞻 性,学生学非所用,市场不予认可;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也不对称,市场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缺口大,供给少;另外,扩招以后各个层次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下降,浮躁、不踏实是通病,个人定位不准、职业生涯目标模糊;三是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企业需求量大减。2008 年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不仅结束了中国股市的神话,同时使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受到冲击,企业订单大量减少,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也接包困难,裁员不断,甚至企业关门,对外加工型企业尤为突出。据某招聘网站的数据表明,今年外企招聘企业减少了 10% ~ 15%。全社会就业岗位总体紧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学生有业不就,观望等待思想严重,就业心态“高居不下”,这个看不上,那个不想去,眼高手低,“精英意识”根深蒂固,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需求形成一定反差。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人们长期形成对就业的偏执理解也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在许多国人眼里,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教师、研究所或大企业的工作叫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不叫就业,对小企业以及基层单位工作看不上眼。造成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甚至热到 2011 年国家能源局招 1名报考 1054 人,是最热的部门,除了六个不够招录比例的部门外,大多数都竞争激烈。
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先后采取 15 项鼓励政策,如:
1、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从 2009 年 的 10万增加到 2010 年的 20 万;
2、大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工作;
3、省、市事业单位分别招聘;
4、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 职;
5、省、市 农 村 基 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公开招聘;
6、研究生扩招;
7、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省、市分别招考公务员;
8、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
9、选调生项目计划;
10、“三支一扶”计划;
11、国家五部委鼓励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
12、教育部等四部委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13、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4、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
1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系列政策,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项目学生认可度不高,学校广泛宣传,学生积极性不很高,就拿征兵来说,报名人数远远低于征兵指标。有的是学生自己理解偏差,不去报名,有的是家长做主不让学生放弃难以实现的理想工作,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宁愿孩子啃老不工作等等。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价值观的问题;有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高校升格,学生扩招,教育投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学校教育从小到大重视知识学习,重视升学,轻视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问题,也有教育内容与市场联系不密切问题;更有独生子女从小娇惯,社会适应性差问题。另外,社会风气不正和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在逐年累积后问题日渐凸显。社会风气差,用人机制不够健全,走后门,认熟人,内部照顾风气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危害,也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学生成才、成长、就业。在学校学习不好,表现不好,却早签到理想单位,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有业不就,不理想岗位不去,这也造成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学生选不到就业单位。而这一现状一时难于解决。
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以及大学招生指标中,把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评估的指标,还逐步加大权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各专业当年就业不到 30%,将限制招生;就业达不到一定百分比,评估难过关。各校都重视毕业生就业,还层层下达任务,与部门年终考核、奖金分配等挂钩,与学校未来发展联系,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准的客观环境。另外,毕业生不协助学院统计就业率,没有任何制约作用,社会又没有准确信息可以参考,这样只有学校统计就业率,工作偏差是在所难免的。如何使就业率统计工作客观、准确、有效,让公众信服,让人民满意,让管理机构有真实参考数据做决策,是目前我们必须研究的的问题,这项工作也是地方性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一项大事。
二、大学生就业信息统计机制研究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是,各高校自己统计,报省教育厅,由省厅确认后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来源于信息统计,目前高校就业信息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仅仅靠学校统计学生当年就业率,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学校 统计就业率难于统计已经有工作、单位不给学生签协议的学生,也难于统计不配合学校工作、就业后不提供信息的学生,更难统计依靠家庭找工作、拿了毕业证就去工作的学生。第二,学校单方统计,可信度有多大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质疑,尤其是学生有“被就业”问题出现后,学校被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一个教书育人,一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地方,一个为国家培育栋梁和建设大军的场所,有作假行为,在祖国大地还有哪儿是净土? 人们不得不质疑。第三,每年 11 月份,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组织招聘会,有本校组织的,有外校组织的,于是乎大量毕业生请假,参加招聘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维持,教学质量就难于保证,四年学习,变成了三年两个月,第二学期的毕业设计,学生也是坐不住,东拼西凑,指导教师到处找学生,不是学生主动找老师,有相当的学生时间难于保证。第四,六月底一次性就业率统计,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12月底的统计又不能落到实处。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问题。
就业形势的好转依赖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多方组织就业招聘,动员亲朋好友帮助学生联系单位,指导学生面试技巧,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又从一个循循善诱的教育者,变成了给学生讨要学费、讨要就业协议、证明的“黄世仁”。这样,就使其教育功效大打折扣。就业与否,学生就业后开不开证明,对学生没有太大影响,学生就不主动,管理者催缴就业协议、证明就有一定困难。有的学生认为我工作单位没有定下来,过一段也许就辞掉了,不干了,为什么要开就业证明? 有的学生说我只要拿到毕业证,家里人给联系好单位,就可以上班,离校前不找工作,就业证明、协议自然就没有,可是,学生毕业后就难于给学校提供就业材料,还有学生换了电话号码,你找不到人,学校统计就业率就很困难。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好,直接就不找工作。如何实现学生顺利就业,使就业信息统计通畅,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学生自觉登记、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解决目前就业率统计工作带来的弊端,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统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1. 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专门机构,统计各个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这个机构负责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地收集学生就业信息,一方面,来自高校统计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来自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筛选出当年或前一两年使用大学生的情况,形成第一手用人信息,要求用人单位定期上报用人情况,以便掌握动态信息;另外,社会组织,比如协会、政策研究机构等,定期调研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提供参考数据。2. 各高校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情况摸底,并将信息反馈给统计部门,在学生毕业后,积极与统计部门联系,信息互享,准确了解各专业学生就业的质与量,以服务社会。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培养目标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轨,缩短学生试用期。
3. 社会各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本单位用人信息。建立社会整体用人大网络,使统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每一个单位的用人情况,动态地、准确地做出信息统计工作。
4. 大学生自觉上报登记就业情况。把学生参与就业情况统计与个人利益挂钩,与社会福利保险挂钩,使学生在就业后主动进行登记。
政府定期公布掌握大学生就业信息,并形成监督、校队机制,对虚假信息进行过滤,对高校、社会所有用人单位、大学生自己登记的信息建立信息库,供大家分享。可行性论证: 首先,政府,也只有政府有能力,有效协调方方面面工作,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另外,政府为了决策,也必须了解真实的信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其次,对于高校来说,有义务提供学生在校期间被用人单位录取情况,教育学生积极主动提供就业信息,并主动与统计部门联系,及时调整掌握的信息,使自己手上的信息更客观准确。再次,作为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动态用人信息,通过一定的制约作用,规定用人单位的行为,定期在统计系统中输入新的信息。最后,对于毕业生本人,应该把就业信息上报,与本人社会福利紧密结合,用政策形成自愿、自觉上报信息的机制。这一统计是全方位、全社会参与的机制,避免了高校单方面统计的弊端,也解决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同时各用人单位的参与,使一个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就业率统计机制,寻找政府、学校、社会都认可的信息源,是我们可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郭国庆在人代会上的提案中建议,教育和人事部
门统筹协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体系。他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 一是合理安排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时间。毕业生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裕时间来保证。因此一次就业率的统计仅仅可以作为参考,没有必要对外公布,国际上大学生就业率统计一般采用毕业毕业 6 个月后的数据为准,有的还在毕业生毕业一年以后统计,这样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就不会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毕业生的学业了。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统计主体。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应形成“政府主导、高校协助、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多层次就业率统计体系。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全国的就业率统计工作,各个高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模式,社会组织要有序地参与到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中来。三是细化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指标、多角度统计就业率。国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一般很少进行单纯的就业人数统计,通常与一系列相关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统计评估,如就业途径、就业层次、就业环境、单位性质以及工作薪酬等。把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指标细化,不仅能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数,更能显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一是要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各类院校都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2010年将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研究生、本专科生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也要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三是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四是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他的讲话,给高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定了调,尤其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新机制创造了条件。尽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机制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问题。【参考文献】
[1]工宏,熊丙奇,田磊.直面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武毅英,杨珍.扩招背景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校教育管理,2011(6).[3]熊艳,唐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6).[4]肖战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2).[5]颜水发.新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6]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4)[7]张慧萍.大学生就业之我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陈啸,邵一江.大学毕业生就业成本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5)[9]张汉志.大学生就业成本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15)[10]陈国治.大学生就业困惑的理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6(2)[11]李晶.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蒋春堂.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就业指导[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2)[13]刘晓舒.从毕业生就业能力看高校人才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9)[14]杨永忠.大学生就业状况折射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2)
第二篇:健全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研究
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和规范领导干部作风,对于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促进党风政风转变和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评价职能。要对涉及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的职能进行整合,统一纳入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考评机构负责实施,解决当前“多头考评、多头结果运用”下主体责任不清的问题。要健全保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对开展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纪律、结果运用、督促整改、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评价工作,减少随意性。要加强信息沟通,考评机构可通过建立由纪检、组织、宣传、审计、信访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全面了解领导干部作风情况,为客观准确评价领导干部作风提供依据。
完善评价内容。要进行系统评价,涵盖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生活作风等多个方面,并针对不同方面设置评价标准。要突出评价重点。思想作风上主要检验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看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在大是大非上能否做到立场坚定。工作作风上主要看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和大局观念;能否保证政令畅通,做到求真务实,是否存在“四风”方面问题。领导作风上主要看是否具有民主意识,做到公平公正、模范带头;是否存在用人失察、决策失误、独断专行、任人唯亲等行为。要细化评价内容,设置内涵明确、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二级或三级指标;同时,对评价内容进行量化,赋予每项评价指标具体分值。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评价内容“模糊”的问题,而且能够拉开评价对象得分之间的差距。
改进评价方法。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一是设置逆向评价指标。在精选正向评价指标的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群众最不满意的现象、中央明令禁止的行为、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重点地设置若干逆向评价指标进行扣分,从中发现每个被评价对象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设置个性评价指标。区分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岗位、行业特点的评价指标,检验其作风状况。三是设置长远评价指标。设置一些能够体现“打基础、重长远”要求的评价指标,检验科学发展情况。四是设置“两极”评价指标。让评价主体写出作风表现“最好者”和“最差者”,从中发现典型,抓两头带中间。
强化结果运用。要加强分析研判,建立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电子档案,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了解作风排名及发展变化情况,找出个性、共性问题,为反馈情况、督促整改提供依据。要进行公开反馈,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由评价机构出具书面材料,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要落实奖惩措施,将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单位工作评价相结合。
第三篇:就业状况反馈经验交流材料
制度化
规范化
精细化 建立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反馈长效机制
西南大学
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西南大学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的长效机制,为学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结构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调研与反馈制度化
(一)就业跟踪调研制度化
在多年不断探索,重点总结学校2011年开始实施的《西南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制度基础上,学校主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固化先进经验,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于2014年1月制订了《西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离校毕业生就业调研与持续服务工作的意见》(西校〔2014〕35号),强调离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明确毕业生离校后至少1年内的就业调研和持续服务工作是毕业班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就业工作内容,建立学校领导、部门组织、学院落实、辅导员分工负责、明确时间、内容和方式的跟踪调研制度,确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工作的制度化。
(二)就业状况反馈制度化
学校建立“三参与”、“四挂钩”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制度,畅通就业状况反馈通道,构筑就业状况反馈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三参与”指就业工作部门深度参与专业设置、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深度参与实践教学设计实施的制度,通过每年的新专业设置论证会、招生计划制定联席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等形式落实制度的执行;“四挂钩”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招生计划挂钩、与教学评估挂钩、与绩效分配挂钩、与干部考核挂钩的制度。就业状况反馈制度化有力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落实。近三年,学校先后有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族学等3个专业停招或隔年招生,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等6个专业大幅减少招生规模,同时新增了物流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4个需求旺盛的专业;大力实施以适应国家重点项目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学内容方法更新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教学质量评价完善工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等5大工程18项计划,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三)反馈整改督查制度化 为了强化学院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提出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整改意见的落实,学校在每年开展学院就业工作调研的基础上,于2013年开始实行学院就业工作督查制度,即每年4月由就业工作部门组建若干督查组,督查组均由学校领导带队,对每个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包括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学院对学校上一年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就业工作部门针对督查情况将形成就业工作督查报告,向全校进行通报。整改督查制度化进一步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作用的发挥。
二、调研与反馈规范化
(一)就业跟踪调研规范化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客观详实的数据,对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客观评价。规范化的跟踪调研方法是取得工作成效的保证。我校通过建立五个方面的规范保证调研工作的规范化。一是,规范调研时间。我校确立了每年毕业生离校前、离校半年、离校一年等3个调研时间点,力争考察毕业生就业状态及其发展的全貌。二是,规范样本数量。离校前的调查规定毕业生样本全覆盖;离校半年的调查要保证毕业生样本达到60%以上、用人单位样本达到30%以上;离校一年的调查要保证毕业生样本30%以上。三是,规范调查内容。我校经过多年探索并借鉴社会评测机构比较通用的评测指标,目前确立了就业流向、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能力对工作满足度、毕业半年(一年)的月收入、毕业半年(一年)内离职率、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培养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服务满意度等10个调研的主维度,能够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四是,规范调查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为主、电话和走访为辅的调查方法。五是,规范分析方法。根据调研分析的不同取向和相关调研数据的构成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选取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分析,保证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客观性。
(二)就业状况反馈规范化
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了规范化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模式,落实就业状况反馈制度。一是,调研结果呈现规范化。就业工作部门将依据调研结果,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综合调研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等规范化的就业状况反馈材料。如,我校2012年编制了《西南大学2008-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西南大学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2013年编制了《西南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是,就业状况反馈对象规范化。学校明确毕业生就业调研结果以不同形式向社会公众、学校领导及学院部门、学生等三方面群体反馈。三是,就业状况反馈方式规范化。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公共平台向社会公众反馈,根据实际需要以邮箱、研讨会、走访等方式向校内群体反馈。
三、调研与反馈精细化
(一)调研时间精细化
我校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研选取了离校前、离校半年、离校一年等3个时间点,涵盖了毕业生初入职场前后的三个状态关键点,推行调研时间的精细化,力争获取包括就业竞争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重点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全态数据,避免一次性调查存在的盲区,为全面分析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子、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联性等奠定充分的过程性数据支撑。
(二)调研内容精细化
我校为了实现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深入分析学校人才培养的不同方面对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力度,提高就业状况反馈的针对性,通过分散调研时间点、优化调研侧重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10个主维度调研40余项内容,推行调研内容的精细化。
(三)调研分析精细化
为了最大化利用就业调研成果,最大程度提高就业状况反馈的指导作用,我校充分利用多维度、精细化的调研内容数据,多元组合比较分析,达到调研分析的精细化,努力实现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分析、既有共性分析又有个性分析、既有外部环境分析又有内部成因分析、既有纵向比较分析又有横向比较分析,调 研成果既有综合分析报告又有专题分析报告,增强就业状况反馈的针对性、适用性。
(四)就业状况反馈对象精细化
按照学校就业状况反馈制度的规定,我校的毕业生就业调研成果和意见要向社会公众、学校领导和学院部门、学生等三类群体反馈,达到反馈对象的精细化,实现就业状况反馈意见指导层面的多元化、指导作用的多样化,形成多途并进、多方共举,共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良好局面。
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反馈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是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武器,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的重要借鉴。我校通过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毕业生就业调研与就业状况反馈,建立调研与反馈的长效机制,突出调研与反馈机制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不断完善,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西南大学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二日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
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
亲爱的毕业生:
在您向学校反馈您的就业情况以前,请认真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您反馈的信息对于学校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重要,务必如实填写;
2.请反馈您的就业情况,实习、实训的信息不在反馈之列;
3.务必于毕业当年的7月31日前反馈您的就业情况,之后有工作变动时可随时反馈;
4.您可以将本页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给毕业院系。
5.如您已经阅读并同意以上事项,请您签字,并开始反馈就业信息。附:邮寄地址及各院系电子邮箱
毕业生:
第五篇:化工类大专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化工类大专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化工产业一直是工业支柱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化工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课题着重就当前影响化工类大专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化工类大专毕业生所学专业的有关情况、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心态转变以及对就业指导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比较客观、清晰地反映当前化工类大专学生们的就业观念及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化工 高等教育 就业指导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现代化工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征,它的生产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如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控制自动化、产品质量高精化、涉及门类综合化、发展方向高科技化等。前进中的化工行业对于学历层次稍低的大专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则显而易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化工类大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自2002年5月起我们对此展开了全面的调研,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建议,使高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选择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2年化工相关专业毕业生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问卷按所学不同专业毕业生随机发放共计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3份,有效回收率83.2%。同时,我们还根据调查需要,对有关用人单位和部分历届毕业生进行了个别访谈。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个案访谈有关数据形成本次调研报告。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当前影响化工类大专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因素
自从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并实施大学扩招,使得今年毕业生较之往年数量增多。据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的资料显示,2002全国普通高校共有上海生源6.3万余人,比去年同比增加1.1万人,且今年上海首次超过北京成为大学生就业首选城市,使得许多外地人才纷纷涌入上海寻求职业。调研发现,各用人单位近几年对毕业生德学历要求不断提高,强调应聘者的综合能力。这为大专学生的就业显然又增加了不少压力。针对此,问卷调查中,对于“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对今年就业状况的看法”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353名毕业生中,有64.9%的同学选择就业压力大,其中,女生占一半以上。可见不论男女生均对当前化工行业就业感到一定的压力。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化工行业的前景必将大有发展,56.4%的同学认为化工作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将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根据国内专家分析,我国入世对化工行业将会带来双重影响,但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有利方面,将更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在中国加入WTO的同时,化工市场的重心也正慢慢移向中国,英国Bp、德国拜耳、巴斯夫、美国普莱克斯、法国液化空气等世界化工业巨头各携数十亿巨资结伴而来。引进先进技术,投资上海化工城,12个大型合资或独资项目将在2005年竣工。在竞争的同时增强化工行业与国际之间的经营、管理、技术等全方位的交流,为化工工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不利方面,由于化工工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制约,以及国内市场行业、地方保护主义的长期影响,在我加入WTO后必会受到较大冲击,从而造成更大压力。
(二)化工类大专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认识
1、入学前对所学专业的不尽了解
调研显示,关于入学前对所学专业的是否了解,男生:了解占20.1%;知道一点占30.7%;不知道占49.2%;女生:了解占11.5%;知道一点占54.5%;不知道占35.1%。由此可见,目前很多学生在填写志愿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很多人眼中,化工类专业还不是热门专业,还有部分考生与家长认为化工专业毕业后就业十分困难。因此大部分都选择了计算机、金融等专业,导致高校专业分配出现了天平倾斜,一端生源堵塞,一端生源稀少,在此情况下就以调剂志愿的方式使部分学生录取了不感兴趣或是不了解的专业学习。调查结果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高考录取工作中,第一志愿录取比例仅占22.4%;第二志愿占28.6%;补填志愿和调剂志愿竟占49%。
同时,各高校应加大对学校的各系各专业的宣传力度,否则很容易造成许多同学在填写志愿时只知专业名称,对其实质内容一概不知的情况。化工类各专业的分配比较细。如化工工艺,适合在化工、能源、环保等行业从事技术改造、实施技术创新管理,也适合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精细化工,适合在企事业、高校、科研部门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开发,分析测试、环境治理等工作;表面精饰,主要在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冶金、建筑、轻工等行业从事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工业分析,适合在企事业、科研质监部门从事中间产品、产品的分析测试工作;产品营销,适合在企事业从事精细化学品(医药、染料、试剂、农用及日用化学品)生产、经营销售和市场开发工作。因此,在填写此类志愿时,不仅要慎重,而且对所选专业也要有所了解,如通过阅读专业介绍资料等,以防因缺乏了解而造成对专业的误解和偏见,凭着感觉盲目填报。
2、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不足
关于“与其他工业行业相比,你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持何种心态”的调查显示,充满信心的占32%;跟着形势走的占54.1%;无信心的占13.9%。其中原先是补填志愿和调剂录取的学生有63.7%表示今后愿意从事化工相关的行业。可见,多数学生对化工这一行业仍持肯定态度,对于未来的走向,抱有很大的希望,心态指数明显上扬。
3、女生从事化工类行业仍有一定压力
总体而言,化工类女生在毕业就业时所面临的不利因素要多于男生。对化工行业来说,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技术性能力结构,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尤其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自学的能力上更为注重。女大专毕业生在这些方面略逊于男生,同时某些岗位的特殊要求,使男生的需求量要远远高与女生,导致女生在就业中产生一定的压力。为具体了解就业时的性别差异,我们就从事化工类工作的竞争力、对所学专业的喜好程度、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女生的竞争力较弱;喜好程度一般;但有77.5%的人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三)化工类大专毕业生的就业观
1、就业心态比较平稳
在问卷调查中,“面对择业的心态”一题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占81%,多数毕业生心态较为平稳。而且由调研显示,目前毕业生更强调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专长。这较之几年前的一句说法“一切向钱看”显然更进一步,学生们更重视的是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工作经验。不仅如此,同学们还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自己的含金量。由于自身学历的限制,除了参加各类专升本考试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计算机能力考核颇为重视。如:英语CET4、CET6,英语中、高级口译,计算机等级证书,AUTOCAD等;此外学习第二外语的势头也猛增,多掌握一门语言,就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2、就业期望比较理性
从本次调查中,毕业生目前寻找的工作渠道排前几位的分别是:教师推荐、人才市场、父母和朋友介绍、网络。渠道多了,那现在的毕业生对择业的具体要求又是如何呢?不愿意被束缚,怕妨碍今后的发展空间,使多数毕业生选择了1~3年的签约年限;在交纳四金问题中,有66.6%的人认为是必须的,说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自我保障意识正逐步增强。由于大专学生学历层次的特殊性,“月收入的要求”表明,化工类专科生的月收入要求平均值为1256.5元,其中选择<800元占2.6%,选择800-1000元占2.0%,选择1000-1200元占17.9%,选择1200-1500元占53.1%,选择1500-3000元占20.5%,选择>3000元占4.0%。薪水水平要求不高,同时还有57.2%的人愿意去生产第一线工作。
3、求职消费造成一定压力
众所周知,在求职过程中需要一笔就业成本(如中英文简历、复印件、服装、化妆品、面试过程的交通费等)。调研显示,总体平均消费为180元/人,注重中英文简历的内容,尤其是精致、新颖的包装,有的还将简历、自荐信的内容刻录在光盘上,用高科技手段打造最完美的效果,目的是让用人单位能够对自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适当的仪容和衣着消费为的是仪容整肃、服装整齐,形象与素质要统一,给用人单位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合理的消费投资理所当然,但过分的包装有时反而得不偿失,给求职带来一定的压力,希望用人单位能实事求是,注重真才实学。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提高人才素质可以说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换言之,高校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其如何“做人”,从而使当代的毕业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兼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同时针对大学生在择业中注重强调个人,注重经济等不良思想,所以对学生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将是十分有必要的。应将此不仅作为一般的理论和知识来学习,更重要的是“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完善志愿填报辅导工作,帮助考生明确发展方向
对专业的选择,将是一个人未来职业的大方向所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高考考生其实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仅仅限于一个名字。因此,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爱好、志向、特长等自身条件、老师提供的填报经验和有关信息,合理、稳妥、理智地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部门、招生考试咨询服务部门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公开化、长远化、数字化、具体化地让考生和家长明确专业与就业的关系。各专业的社会需求每年都会有增有减的,如何把握趋势与实际是辅导工作的重点,这样不仅有利于招生学校各专业生源趋向分布均匀、合理化,也有利于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各高校也应对自己的各院、各系、各专业作一个全方位的详细说明,加大宣传力度为高考考生指明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专业学习的内容、学科地位、就业前景和历年招生及就业情况等,从长远的角度指导高考生这一敏感的话题。
(三)改革高校有关专业课程
课程改革问题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调研报告中也有显示多数化工系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所学的与时代脱节,从而造成新的理论知识不够齐全等诸多问题。而且化工系的学生专业性较之其他要强得多,毕业后的工作与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密切相关、丝丝相扣。如何更有效地将现在学到的真正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关键在于现在所学的知识是否迎合时代,是否与当前各项工作有关,这是一个目前所应关注的问题。
(四)放下地域情结,拓宽就业天地
“好儿女志在四方”,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要,要树立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社会需求越强的地方越是个人的知识和才能得以充分展现的地方。各部门应鼓励毕业生志存高远,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如西部大开发、农村企业改革等。因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能只靠城市生源,更不能仅在城市就业。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也需要容纳更多的具有创业精神和技能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求职,成为新的工作岗位上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