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猴子与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
由《猴子与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
《猴子与香蕉》的故事应用到组织管理上至少可以引伸出三层意思:
首先,组织实施的任何变革,开始时都是少数人试图改变多数人,阻力一般很大,当多数人认可和接受变革后,就变成了多数人去改变少数人,阻力要小很多。因此,推行任何变革,都需要管理者的坚持。
其次,众所周知,猴子喜欢香蕉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习惯,而上述实验中的实验者试图改变猴子吃香蕉的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实验者很聪明,他开始只改变五只猴子,当这五只猴子被改变后,又让这五只猴子去改变越来越多的猴子,那么这最初的五只猴子就像是五粒种子。现实中的组织如果仅靠一个人去推动变革就像仅凭一人之力去改变天下所有猴子吃香蕉的习惯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通过中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推动,难度就会小很多,效果也会更为明显。因此,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实施变革时首先要做好中层的工作,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与最高管理者一起推动变革。另外,组织必须采取措施稳定员工队伍,固化组织特有的文化特点,通过老员工影响新员工。
最后,回到人与香蕉上,你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其实,不管从哪头剥都不是问题,但如果形成了习惯或组织惯性后,要想改变恐怕就是一个问题了。许多企业之所以转眼间便成昨日黄花,命落黄泉,并非他们面对环境变化无能为力,而是在环境改变的时候,由于受“组织惯性”的桎梏,一味恪守前人经验,以致在时代变化的端倪中,不能敏锐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使许多战略举措出现偏颇,变革创新被搁浅。
第二篇: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一、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只要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起包,但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笼子里的一只旧猴子释放,换进去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既往,B照样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特别是,那只先前被修理的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多年媳妇熬成婆 ^O^)。B猴子试了几次,但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慢慢的、一只一只的,经过轮换,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却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一下。但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其它猴子狂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二、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实验,不过这一次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长的特别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它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于是它就要最弱小的A猴子替他去拿。A不想被海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感冒不断。B、D、1 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咱们吃不了香蕉,但也起码不会被淋到嘛,比起感冒的A猴子,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三、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地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痛打HERO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同时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此后,只要大家有冲凉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不同: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采取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但此后没有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而且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替换了。猴子们失去了发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四、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猴子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 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暴打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也付出巨大的代价。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它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五、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它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蕉阶级、拿香蕉阶级和观望阶级。
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它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它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它还要吃香蕉,反正不会被水淋到。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F是那么的健壮,它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它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猴子B、D、E展开了激烈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蕉阶级。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蕉阶级”呢?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
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它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蕉阶级。再后来,B、D、E三只猴子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它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蕉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六、迷信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差„„ 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地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C猴子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谋臣)的H猴子向C进言。于是君臣定计。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它若干猴子面前树立起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子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血统。„„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事实上,被水冲淋得肺炎病倒的猴子被实验人员淘汰掉,但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它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迷信就这么诞生了。
第三篇:音乐活动《五只猴子吃香蕉》
金苹果西区花园幼稚园
音乐活动《五只猴子吃香蕉》
班级:米奇
教师:刘丽欧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熟悉音乐旋律,知道猴子上树下树时的顺序和在什么时候掉下树,能听歌词玩游戏。
2、3、知道音乐情绪变化,能用歌声表现猴子掉下树的忧伤情绪。游戏时能和同伴保持一定距离。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猴子手偶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跟随音乐做律动。
师:小猴子们,那边有一大片香蕉林,你们想不想爬到树上美美的吃一顿香蕉大餐啊?好,准备咯,我们要开始爬树了。
2、初步学唱歌曲。
(1)出示手偶,清唱歌曲一次。提问:你知道是哪只猴子先上树的吗?
(2)再次用手偶演唱歌曲一次,引导幼儿了解猴子掉下树的顺序。(3)幼儿跟随老师演唱歌曲。
师:来,你们的小猴子也来爬爬树吧。
3、游戏:五只猴子吃香蕉
(1)请4名幼儿扮小猴子,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师:这里有一颗香蕉树,我要请小猴子来和我一起玩游戏。刚才手偶表演里,猴子是在唱到哪一句歌词才掉下树的呀?(2)幼儿分组游戏。
重点引导幼儿掌握猴子掉下树的顺序以及在唱到哪句歌词时掉下树。
第四篇:管理故事:“黄牛”与“猴子”
管理故事:
“黄牛”与“猴子”
北动物村里的劳动模范一直是黄牛,因为它工作踏实,还有力气,每天都比别的动物多耕很多地,脏活、累活它也从不挑剔、抱怨。在村长的肯定声中,村民都以黄牛为学习榜样。一天,猴子来到了北动物村,它不按时劳动,还经常开小差,虽然猴子靠聪明智慧发明了很多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力气和时间的工作设备与工作方法,生产力比黄牛还要高,但是,村长认为猴子虽然工作效率很高,但是工作态度不好,会影响周围的村民都变得懒散,于是,严格要求猴子向黄牛看齐。
可是,当猴子像黄牛一样去低头循规蹈矩的干活,工作效率反倒低了,因为,猴子的体力根本没法和黄牛相比,也没有黄牛那样的耐心。最后村长和村民都认为猴子工作不称职,而猴子自己则觉得这里不适合自己,不久就离开了北动物村。
猴子又来到了南动物村,这里的村长并不要求村民像黄牛那样去工作、劳动。它让动物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与习性去工作,比如,允许运输工骆驼慢悠悠的去工作,并不要求它像运输工白马跑的一样快。因为村长知道,骆驼虽然速度没有白马快,但是耐力与负重能力比白马要强得多;村长也允许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工作„„这些在北动物村都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离经叛道的行为。不久,南动物村建起了高楼大厦,也有了宽敞的马路与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猴子则做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而北动物村则依然是以耕种为生,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劳动模范也依然是黄牛,大家也依然以黄牛为榜样。
启示:
常听到企业管理者抱怨:给员工的薪水与福利越来越高,可是员工的抱怨声却一点不减;培养出一个人才却可能轻易就跳槽;企业规章制度越是增加、细化,管理问题却反倒越多„„
管理者把这些不是都归罪于现在的员工缺乏道德意识、心态浮躁等原因。其实,这不是员工的过错,也不是企业越来越难管理,而是管理者用错了管理方法。管理新时代的员工自然不该采用昨天的管理方式,或昨天管理方式的进化形态,而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管理思维,因为,客观环境的巨大改变使管理的哲学发生了改变。还用管理“黄牛”的方式管理“猴子”,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越管越难,越理越乱,直接结果就是人力资源内耗与人才的流失。
再往里可以发现,这是企业文化的问题。领导者决定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取向,只有适应企业文化和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人才能在企业获得发展。
第五篇:一个小故事谈企业文化
最近很忙,没时间和大家分享东西。准备做企业文化的相关工作的时候,想要大学时候我们老师和我们讲的一个小故事,很有哲理。
由《猴子和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
小故事:猴子和香蕉
四只猴子被关到了一个笼子里,由于每只猴子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原先互相不认识,所以总是会发生冲突。前两天,四只猴子总是接连不断地打架。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学术一点的名词来说的话,可以叫“文化冲突”。
两天以后,在笼子的顶上挂了一串香蕉。但是,一只猴子是无法单独拿到这个香蕉的。于是,四只猴子开始相互协作,取下香蕉来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说四只猴子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形成了一个团队,也可以延伸看作是形成了组织或者是企业。
但过了一个星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不管哪一只猴子,每当它快要取到香蕉的时候,都会有一只高压水枪向它喷水,稍不留神,猴子就会摔落到地上。由于这种情况从无例外,于是,四只猴子都不敢去取香蕉了。
企业的成员之间形成了共识。
过了些日子,笼子里又来了一只猴子。它看到香蕉的时候,非常想去取。但其它的猴子一起来告诉它,香蕉不能取,并且告诉它以前的那些痛苦经历。于是,这只新来的猴子从此就打消了去取香蕉的念头。
企业成员的共识或者共同的意识、行为习惯等可以在企业成员之间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方式延续下去,这个时候,企业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
又过了几天,又来了一只新猴子,而一只第一批入笼的猴子被带走了。当然,这只新来的猴子也很想去取香蕉,但其它的猴子,包括那只从来没有上去取过香蕉的猴子都来告诉这只新猴子,不能去取香蕉。
经过几次轮换,笼子里的猴子越来越多,而第一批被高压水枪喷过的企业文化逐渐对员工的行为产生了强大的约束。猴子全部都离开了笼子,但笼子里所有的猴子都知道不能去取香蕉。
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延续性,而这种延续,不仅是通过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在非正式场合的沟通,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作用。
然而,事实上当第二批进入笼子的猴子不再去取香蕉的时候,管理员已经把喷枪取走了,只是香蕉还是每天挂在那里。但没有一只猴子敢去尝试。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
思考和评论:
其实,任何组织都是有文化的。正如上面第一批进入笼子的猴子,虽然经常发生冲突,经常打架,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是在这种文化中,可能“利己”的成分多一些,“宽容”的成分少一些。有很多人说深圳的城市历史太短,没有形成文化。其实,深圳这个移民聚集的城市,也有特有的“移民文化”。
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一个“让优秀的东西沉淀下来,成为企业的文化财富”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企业文化,也可能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或者是在某个阶段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在另一个阶段就是负面的了。正如上面的小故事,开始的时候,老猴子告诉新来的猴子不能去取香蕉,这个阶段起到的作用是正面的,减少了新来的猴子的犯错误的机会。但当喷枪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原先的企业文化就产生了负面的作用——扼杀了员工的一种追求探索的精神。
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适合的企业文化,可能换了一个时间、换了一个环境就不适用了。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单纯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去糟取精的过程,根据公司内外的环境,不断地调整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是要有配套的机制来配合的。就象上面的喷枪一样,每次上去都会被喷,触及必反,毫无例外。这一点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可取
之处。在一些对公司的绩效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上,公司可以采取一些强势的制度,只要员工触犯了企业的“红线”,也必然遭到惩罚。
当然,单纯的惩罚是很伤感情的事情。如果企业管理中再能加上“有功必赏”,这对塑造企业文化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如果说“触及必反”是在“筑坝堵水”,那么“有功必赏”就是在“引流疏水”
老猴子,包括新猴子,都告诉以后来的猴子不能去取香蕉,这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反映了这种企业文化的僵化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猴子成员的开拓精神。因此,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适应性,不能僵化。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流水型”的企业文化,而不能建成一种“坚冰型”的企业文化。“流水型”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筑坝堵水”和“引流疏水”的方式对员工行为有一些导向作用,一旦需要改变,把“筑坝”的位置和“疏水”的方向加以调整,就可以达到改变企业文化的效果。但如果是“坚冰型”的企业文化,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比流水更好一些,但想“破冰”,万一方法不当,结果就是毁灭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