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工权益维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禹城市职工权益保障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禹城市总工会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职工权益保障状况,切实履行工会职责,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根据德州市总工会部署,自7月下旬以来,我们集中力量,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采取听取汇报、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不同方式,分两组对全市66家企业的职工合法权益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企业66家,职工15894人,并对其中10家进行了走访座谈。按企业规模分:1000人以上企业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3.03%;100—999人的企业39家,占59.09 %;100人以下的企业25家,占37.88%。按企业性质分: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15家,占22.73%;民营企业51家,占77.27%。按行业类型分:制造业47家,占71.21%;建筑业4家,占6.06%;交通运输业3家,占4.55%;批零、仓储及餐饮业6家,占9.09%;水电行业2家,占3.03%;其他行业4家,占6.06%。通过调研,我市职工权益保障情况总体良好,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依法确立劳动关系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539家,签订合同职工46735人,占全市企业职工的88.58%。在所调查的66家企业15894名职工中,已签劳动合同的13781人,占86.71%;未签劳动合同的1565人,占9.84%;劳动合同逾期未签人548人,占3.45%。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职 工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141人,占已签劳动合同职工数的22.79%;固定期限的10411人,占75.55%;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期限的229人,占1.66%。在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中,签订期限1年以下的257人,占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职工的2.47%;1—3年的2387人,占22.93%;3年及以上7767人,占74.6%。
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101份,覆盖企业1574个,覆盖职工5.3万人。其中单独签订的88家,覆盖职工2.7万人;区域性12份,覆盖企业1484家,覆盖职工2.5万人;行业性的1份,覆盖单位4家,覆盖职工627人。
(二)企业单位职工保险制度逐步完善。据调查,2010年1—7月份,我市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数为32550人;医疗40123人;工伤38100人;失业17708人;生育16760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21.43%、13.61%、59.73%、9.43%和、26.53%。在被调查的66家企业中,在9家企业全员为职工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占所调查企业13.64%,涉及职工4503人;有7家企业从未缴纳或正在办理社会保险,占10.6%,涉及职工543人。另外50家企业为部分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涉及职工12854人;为部分职工缴纳医疗保险的企业48家,涉及职工11638人;缴纳工伤保险的35家,涉及职工11303人;缴纳失业保险的20家,涉及职工8175人;缴纳生育保险的16家,涉及职工7290人。
(三)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在被调查的66家企业中,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均在1100元左右,比三年前增长了300—400元。据对574名企业职工调查问卷显示,有86.6%的被调查者回答与三年前相比收入有所增加,11.5%的被调查者回答收入比以前基本持平,只有1.9%的被调查者反映收入有所减少。
(四)《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其他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有87.8%的职工回答企业从未拖欠过工资,有86.8%的被调查对象回答企业的安全措施比较健全,有72.3%的回答企业能按时发放劳保用品,有58%的回答因工伤住院80%以上的医药费可由企业负担,71%的女工回答怀孕临产均有3个月以上产假。
二、职工权益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仍显薄弱,劳动关系的确立不够规范。一是我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较高,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较低;城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乡村小企业较低。二是表面看虽然劳动合同签订率不低,但截止8月底,全市仅有2.8万份劳动合同通过劳动部门鉴证,相当一部分企业职工的劳动合同是未经劳动部门审定的,不同程度地同存在条款简单、约定工资过低以及职工保险福利、职业培训、劳动定额等重要条款缺失的问题。三是有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就业困难,为获得岗位而不得不放弃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有的劳动者或不懂法或怕签订劳动合同会给“跳槽”带来麻烦而不愿签订。
2、劳动报酬偏低,超时劳动现象普遍存在。劳动报酬是劳动关系中最敏感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当前出现矛盾和纠纷最多的领域。目前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工资普遍偏低。一线工人月均收入多在1000元左右。从问卷调查看,对目前工资收入“感到满意”的仅占13.7%,“感到不满意”的占66.5%,表示“没感觉”的占16.5%。行业间、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间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由于工资标准低,多数工人需要通过加班获取报酬 来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有26%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100%的职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33.3 %的被调查者回答他们的劳动强度均有所增强,6%的回答他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强,66.1%的回答他们单位时常加班。在问到工资收入时,有40%的被调查者回答他们的月工资收入均在1000元以下,其中商流企业的职工工资大多在800—900元左右,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9.4%。不按标准或基本未发加班工资的占77%以上,每月公休时间在4天以内的职工占93%以上,其中商流企业职工基本没有公休日。
3、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显示,尚有26%的被调查者对合法权益保障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有4.7%的被调查者拒绝回答。有51.9%的被调查职工没有缴纳医疗保险金;有44.9%的被调查者没有缴纳工伤保险;有70%左右的被调查者没有缴纳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项险种中,各项险种差距大。有的企业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或只办单一险种,有的企业只为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投保。个别企业以投保会提高成本、无法承受为由,拒绝参保或要求员工自行缴纳社会保险金的大部分。
4、职工劳动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中忽视劳动安全和生产卫生,重经济效益,疏安全管理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问卷调查显示,“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的占52.8%,“未进行岗前培训”的占33.8%,“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的占33.8%,“未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的占35.5%。有的小企业工人长期在空气污染、有毒、有害等极不安全的环境下劳动,劳动保护不当。有的企业不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覆盖率低。有的企业安全卫生制度虽已建立,但未在执行中真 正落实。
(二)问题原因分析:
从职工方面讲,一是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淡薄,这在外资和民营企业尤为突出。二是部分职工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认为有份工作、有工资拿就行,没有顾及长远利益,更没有意识到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应得到的合法权益。三是不敢向企业主提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要求。
从企业方面说,一是有些经营者,特别是部分私营企业的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企业的唯一目标,而把职工合法权益当作负担,把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提高企业效益的一种手段;二是企业缺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强有力的平台。职工经济政治权利的实现,主要靠企业工会来推动,然而调查显示:不少企业工会组织不被企业重视;职代会被董事会或其他行政会议所替代,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得不到职代会的讨论通过;集体合同、工资协商等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形同虚设等问题在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会主席无条件、无精力、无能力、无胆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落实两方面的保障。
(一)解决好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问题。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目前全市合同签订和鉴证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企业给予处罚,对未签订劳动合同、未按时缴交社保金的行为进行制裁,对守法企业给予表扬、奖励与宣 传,促进企业依法规范劳动用工制度。
(二)解决好企业职工收入分配体系建设问题。一是建议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及时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二是要切实加大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力度。建议建立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加强和指导集体工资谈判;建议借鉴先进城市做法出台“通过集体协商为职工增加的工资可免税”政策,凡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的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可在企业税前列支,鼓励企业走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利于劳动关系和谐和企业发展的路子;建议把建立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集体工资谈判制度列入政府有关部门职能工作目标考核的范畴。
(三)要解决好扩大社会保障面,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的问题。一是在就业保障方面,重点做好失地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在劳动保护方面,抓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环节,通过规范其中的必备条款对劳动安全、职业危害防护、劳动时间、加班工资等进行硬性规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行政措施制裁用人单位不及时交缴社保金的不规范行为,切实提高社保覆盖率。四是在服务保障方面,要关心企业员工工作、生活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关注大学生和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的婚恋、家庭、住房、子女就学等具体问题。突出共建共享主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切实解决职工食、宿、文体、娱乐、交通等方面的困难,避免富士康事件发生。
(四)要保障企业工会的工作基础。一是要通过健全机构设置,依法确立、保护工会的相对独立地位;健全组织体系,畅通工会组织管理渠道;加大职工入会力度,增强职工会员意 识等措施,夯实企业工会的组织基础。二是要通过落实工会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大力推进企业工会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进程,推行工会主席直选和职工评议制度等形式,夯实企业工会的干部基础。三是通过落实企业工会独立管理和使用工会经费等制度,夯实企业工会的物质基础。
(五)要保障企业工会维权机制的健康运行。第一,保障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健康运行。一是要完善劳动关系平等协商机制。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要把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作为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重点。人大、政协、劳动和工会应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及时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和突出性的问题。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条款的履行兑现情况,要向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报告,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二是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建议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颁发证书,持证上岗,推进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兼职队伍建设。第二,要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的健康运行。一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时配合劳资协商恳谈会、职工民主议事会、职工意见箱、厂长(经理)接待日、职工代表列席行政办公会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群众及时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畅通职工及时表达意见或建议的渠道,不断提高职代会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制度。以目标责任制度,预审、监督检查和评议制度,重大问题建议书制度,重大问题责任追究警示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为主要内容,构建厂务公开制度体系,推动厂务公开深化到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三是建立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企业工会主席、副主席一般应分别作为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首选,参加或列席董事会、经理办公会,及时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或修订;建立议事制度,做到企业在重大决策前,征求职工董事监事的意见,并通过他们向职工广泛征求意见;建立民主评议监督制度,职工董事监事要定期向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工作,答复质询,接受评议。第三,要保障企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康运行。企业工会应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和监督员队伍,对本企业内基层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问题,可以向其发出监督整改意见书;发现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突出问题,可以请求企业行政予以处理,或请求上级工会帮助处理,也可以提请政府部门依法处理。
2010年9月13日
第二篇:浅谈维护职工权益建设
浅谈维护职工权益建设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但维权要有一定的机制作保证。企业工会维权机制其内涵应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有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并形成一种实施制度的领导格局和工作体系;其二,能反映制度的相互关系,指明执行制度的规范和程序,具有延续性、不可替代性和运行秩序;其三,能形成实施制度的必要保证、监督和考核体系。三者融合一起,缺一不可。
近年来我们在维权工作的实践中,按照“突出维权,依法建制,方法创新,运作规范”的思路,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机制,这些制度机制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了以依靠职工办企业责任制、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xx年制定了关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企业民主管理、职工劳动关系、发挥主力军作用等若干问题;xx年制定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责任制,将具体规定分解落实到党政工各级组织,并制定了对贯彻责任制的考核办法。xx年修订了职代会工作细则,对职代会的职权、程序和组织制度等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xx年制定实施了职代会工作规范,从职代会的基本规则、议题确定、专门小组、联席会议和工作制度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xx年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对推行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xx年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厂务公开工作责任的意见,明确了党政工纪组织在厂务公开工作中所担负的职责,不仅激发了企业活力,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健全了以签订集体合同和调解劳动争议为基本手段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xx年,发布了职代会通过的集体协商
1和签订集体合同实施办法,每次合同签订之前,工会都代表职工与行政进行集体协商,每轮集体合同签订后都报送 市 劳动保障局 审核、登记并公布实施。使企业劳动关系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三是建立健全了以推进实事工程、开展互助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广覆盖的职工保障机制。在做好日常困难补助工作的同时,对特、重困职工坚持每年元旦春节和“五一”、国庆期间开展集中性的送温暖活动。每年会同行政做好重点实事项目的征询、立项并推动实施。同时,完善了多层次、广覆盖的职工互助合作保障机制,在帮困、救灾、助医、助学和缓解职工其他突发性困难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了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为基本载体的职工思想道德和劳动技能教育培训竞赛机制。建立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机制,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业务、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机制,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康杯”竞赛以及劳动安全小联控、“推表”、“推卡”和“遵章守纪、劝阻违章”等群众性保安全活动;发挥文化宫、体育中心、录像中心和基层活动室、文化点等阵地作用,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建立健全了以创建职工之家为基本途径的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干部自身维权保护机制。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紧密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创建先进、模范职工之家(职工小家)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尽心竭力为职工说话办事,展现新时期工会干部的新形象。各级党委和工会组织督促落实工会干部相应待遇,保障其依法履行职责,充分调动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建立健全维权制度机制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一是合法性。工会维权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强调依法维权、依法建立完善维权机制是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立足之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维权机制建设,提高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依法治会的能力,保证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责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实践性。企业工会维权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实践过程,它要通过各级工会的主观努力逐步建立完善,同时它还是一个认识过程,只有认同和自觉地贯彻,才能真正使企业工会维权机制深深地根植于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土壤之中,高效率地运作起来。三是内在性。企业工会维权机制产生于内部,它的形成和完善必须从内部做起;即使引进成熟的东西,亦须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因此,学习、引进只是一种有利条件,关键还是靠自身的工作和创新。四是权威性。一个好的机制,在时空中凸现着很强的权威性,它不以人事变化而更迭,不以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兴衰,不以形势气候的温差而萎缩。建立完善维权机制,只要抓得准,又是实际需要的,就要放手去抓,雷厉风行地去干,坚持下去必有成效。五是动态性。企业工会维权机制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创业不易,守成更难,建立和形成一种工作机制固然要下功夫,但巩固和完善它可能要下更大的功夫。六是创造性。建立企业工会维权机制不应千人一面,不同企业都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在机制问题上,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企业维权工作的发展和职工群众的思想特点、现实需求,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创新发展。
第三篇:维护妇女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维护妇女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为依法维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村民的性别平等意识,促进村内民主管理,2012年底,**县妇联、**县民政局联合启动了以维护妇女权益为重点的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为更深入地了解村规民约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妇女维权工作,**县妇联利用1个月的时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全县村规民约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520份,收回有效问卷5025份,回收率91%。我县有551个行政村,其中416个村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占75.5%,223个村完善了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条款,133个村把涉及妇女权益的条款写进了村规民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庄的村规民约在维护妇女权益问题上能够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保证妇女享有与其他村民同等的待遇,较好地维护了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婚嫁、移居等原因,有些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妇女失地情况。在失地妇女中,90%以上是已婚妇女。
严格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全县大部分村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三十年的政策,并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在土地承包中,大部分村都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确定承包土地人口,不搞性别歧视,较好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采取措施,合理解决因婚姻流动出现的农村妇女土地承包问题。一是“动帐不动地”。即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大稳定政策下,采取微调的方式,由减人户将承包地转为机动地,交纳承包费。集体给予因婚姻流动而未分配到土地的妇女一定的经济补偿,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预留机动地。“机动地”是为解决人地矛盾而设立的,在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情况下,“机动地”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因婚姻流动出现的妇女土地承包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村大批男女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有些村甚至出现了土地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土地承包与经营产生了矛盾,为了确保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性,促进各村经济发展,部分村建立了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通过转包、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村妇女既保留了土地承包权,又不被土地所束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与地方政策发生冲突。《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并且规定了调整土地或收回土地的条件和程序。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各村的落实情况却不尽一致。有的村实行“30年不变”的政策,有的村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个别村还存在“五年大调整,三年小调整”的做法,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种政策执行不统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土地调整的不同步,使相当一部分出嫁女在娘家的土地被收回,而嫁入的地方因已经调整完土地或者不调整土地又得不到土地,从而沦为失地妇女。
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尊女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传统思想在农村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女孩子被看成家庭暂时的成员,一旦出嫁将不再享受娘家与土地相关的权益,只能依靠夫家获得财产,使得妇女在夫家事实上处于依附地位。农村户主绝大多数是男性,家庭成员所承包的土地大多都记录在户主名下,而且村集体的土地收益分配、家庭财产登记,大多是记录男性户主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一旦破裂,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地、宅基地以及集体分红等家庭财产的分割,有利于男方而不利于女方,即使妇女有分割承包土地及家庭财产的权利,也很难争取到。
失地妇女维权缺乏政策保障。一些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农村妇女找村委会,因为村规民约和村民代表的反对村干部无能为力;找到政府则认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工作做不通,如强制执行,会造成干群关系对立,影响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处理中力度不够,陷入两难境地;找到妇联组织,妇联组织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但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起诉至法院,由于我国法律中对妇女土地承包权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致法院在受理、判决
三、几点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力求在法规制度建设上有新保障。完善《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妇女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一是有关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太过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本意是保护妇女土地权益,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偏见,当农牧民妇女在承包期内结婚时,其新居住地的发包方以该条规定为借口,认为只要该妇女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原承包地就不能收回,因此拒绝在新居住地为其分配承包地。部分妇女嫁出后承包田仍在娘家村,人地分离,相关权益难以实现。二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三十年不变”的国家土地政策更是让新增人口长期无地,造成人地分离矛盾突出。三是由于我国法律中对妇女土地承包权缺乏详细的可操作司法解释,以致法院在受理、判决此类案件时弹性很大,即使诉讼时妇女胜诉,执行起来也很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力度是十分必要的。每个村制定的有关土地承包政策各有不同,致使许多妇女失地。因此,有必要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监督、管理村规民约的具体权限和程序,完善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确保村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
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在氛围营造中有新突破。一是要进一步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要在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党校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课程,有效提高领导决策层、执法者、基层干部的男女平等意识,彻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二是要广泛深入地抓好《村民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承包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转变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三是要组织广大妇女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争取男女平等权利,以制止和减少甚至杜绝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现象的发生。
强化救济措施,力求在保障机制上有新举措。一是政府要协助解决。尽管我国此类案件困难重重。以上情况,使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妇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艰难。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但实际上该项制度的实施依然需要地方基层政府的指导,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转变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绝非一日之功。因此,要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协助。二是设立仲裁程序。《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对土地承包当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并未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设置问题,导致农村妇女并不知道该由哪个部门行使仲裁职能而无法申请仲裁。为此,建议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的条文进行修订。应明确仲裁机构的具体名称和履职机关,为农村妇女申请仲裁指明方向。三是完善司法保障机制。对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案件而言,应当树立起司法最终解决的理念,因此需要建立通畅的司法救济途径,以保证这类案件得到人民法院的及时受理和解决。比如说,法院的受案范围、管辖地和诉讼时效等等。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得到公正的司法判决并不意味着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就得到了相应的保障,还涉及到判决结果的执行问题,执行难始终是一个难破的司法问题,仍需要政府部门和农村自治组织加强配合,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力求保证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四篇:维护妇女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维护妇女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维护妇女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为依法维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村民的性别平等意识,促进村内民主管理,2012年底,**县妇联、**县民政局联合启动了以维护妇女权益为重点的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为更深入地了解村规民约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妇女维权工作,**县妇联利用1个月的时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全县村规民约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520份,收回有效问卷5025份,回收率91%。我县有551个行政村,其中416个村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占%,223个村完善了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条款,133个村把涉及妇女权益的条款写进了村规民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庄的村规民约
在维护妇女权益问题上能够坚持男女平等原则,保证妇女享有与其他村民同等的待遇,较好地维护了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婚嫁、移居等原因,有些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妇女失地情况。在失地妇女中,90%以上是已婚妇女。
严格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全县大部分村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三十年的政策,并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在土地承包中,大部分村都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确定承包土地人口,不搞性别歧视,较好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采取措施,合理解决因婚姻流动出现的农村妇女土地承包问题。一是“动帐不动地”。即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大稳定政策下,采取微调的方式,由减人户将承包地转为机动地,交纳承包费。集体给予因婚姻流动而未分配到土地的妇女一定的经济补偿,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预留机动地。“机动地”是为解决人地矛盾而设立的,在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情况下,“机动地”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因婚姻流动出现的妇女土地承包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村大批男女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有些村甚至出现了土地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土地承包与经营产生了矛盾,为了确保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性,促进各村经济发展,部分村建立了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通过转包、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村妇女既保留了土地承包权,又不被土地所束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与地方政策发生冲突。《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土地 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并且规定了调整土地或收回土地的条件和程序。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各村的落实情况却不尽一致。有的村实行“30年不变”的
政策,有的村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个别村还存在“五年大调整,三年小调整”的做法,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种政策执行不统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土地调整的不同步,使相当一部分出嫁女在娘家的土地被收回,而嫁入的地方因已经调整完土地或者不调整土地又得不到土地,从而沦为失地妇女。
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尊女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传统思想在农村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女孩子被看成家庭暂时的成员,一旦出嫁将不再享受娘家与土地相关的权益,只能依靠夫家获得财产,使得妇女在夫家事实上处于依附地位。农村户主绝大多数是男性,家庭成员所承包的土地大多都记录在户主名下,而且村集体的土地收益分配、家庭财产登记,大多是记录男性户主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一旦破裂,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地、宅基地以及集体分红等家庭财产的分割,有利于男方而不利于女方,即使妇女有分割承包土
地及家庭财产的权利,也很难争取到。
失地妇女维权缺乏政策保障。一些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农村妇女找村委会,因为村规民约和村民代表的反对村干部无能为力;找到政府则认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工作做不通,如强制执行,会造成干群关系对立,影响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处理中力度不够,陷入两难境地;找到妇联组织,妇联组织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但解决起来难度很大;起诉至法院,由于我国法律中对妇女土地承包权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致法院在受理、判决
三、几点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力求在法规制度建设上有新保障。完善《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妇女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一是有关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太过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本意是保护妇女土地权益,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偏见,当农牧民妇女
在承包期内结婚时,其新居住地的发包方以该条规定为借口,认为只要该妇女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原承包地就不能收回,因此拒绝在新居住地为其分配承包地。部分妇女嫁出后承包田仍在娘家村,人地分离,相关权益难以实现。二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三十年不变”的国家土地政策更是让新增人口长期无地,造成人地分离矛盾突出。三是由于我国法律中对妇女土地承包权缺乏详细的可操作司法解释,以致法院在受理、判决此类案件时弹性很大,即使诉讼时妇女胜诉,执行起来也很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力度是十分必要的。每个村制定的有关土地承包政策各有不同,致使许多妇女失地。因此,有必要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监督、管理村规民约的具体权限和程序,完善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确保村民在法律许可的范
围内行使自治权。
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在氛围营造中有新突破。一是要进一步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要在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党校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课程,有效提高领导决策层、执法者、基层干部的男女平等意识,彻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二是要广泛深入地抓好《村民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承包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转变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三是要组织广大妇女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争取男女平等权利,以制止和减少甚至杜绝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现象的发生。
强化救济措施,力求在保障机制上有新举措。一是政府要协助解决。尽管我国此类案件困难重重。以上情况,使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妇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艰难。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村
民自治制度,但实际上该项制度的实施依然需要地方基层政府的指导,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转变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绝非一日之功。因此,要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协助。二是设立仲裁程序。《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对土地承包当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并未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设置问题,导致农村妇女并不知道该由哪个部门行使仲裁职能而无法申请仲裁。为此,建议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的条文进行修订。应明确仲裁机构的具体名称和履职机关,为农村妇女申请仲裁指明方向。三是完善司法保障机制。对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案件而言,应当树立起司法最终解决的理念,因此需要建立通畅的司法救济途径,以保证这类案
件得到人民法院的及时受理和解决。比如说,法院的受案范围、管辖地和诉讼时效等等。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得到公正的司法判决并不意味着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就得到了相应的保障,还涉及到判决结果的执行问题,执行难始终是一个难破的司法问题,仍需要政府部门和农村自治组织加强配合,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力求保证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五篇:维护青少年权益课题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是整个民族的希望,他们行为的良莠关系整个社会的前途。如今,青少年犯罪 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不仅影响到青少年自己和家庭,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重大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尤为突出,危害性逐年增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此,探索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原因,研究如何有效采取防范措施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是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青少年犯罪研究现状综述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不健康思潮的侵袭,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社会其他领域的制度尚未确立等等,导致了8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数量的激增。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70%以上,13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14、5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从“十五”期间到“十一五”,短短5年间上涨了68%。
另一方面,也有令我们欣慰的消息,2010年11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张朝晖透露消息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率首次出现递减态势。张朝晖介绍,青少年犯罪率最近3年来连续呈直线下降态势,这是新世纪以来的首次,而在此之前曾于2005年达到峰值。
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犯罪情况的总体形式还是有所改善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努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还会进一步下降。不过,我们还不能太过乐观,要保持谨慎的态度,毕竟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情况依然十分严重,而且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青少年要面临的诱惑很多,社会各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尽完善,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二、青少年犯罪相关概念的界定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现行刑法典中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目前学界多把青少年犯罪主体界定为14至25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应当依法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和18至25周岁的青年犯罪。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青少年应当包含了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犯罪学界对于“犯罪行为”的界定包括依刑法规定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还包括其他一切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然而,当犯罪主体为青少年时,犯罪概念的范畴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是仅仅以刑法来严格界定的,即认为青少年犯罪与普通的犯罪并无二致。这样的规定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其二是为了减少“犯罪”青少年的数量,因为只有触犯刑法的青少年才是犯罪的青少年。但是,这样的规定却造成了一个弊端,即制约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不利于从源头上管控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三、青少年犯罪现状的特点
(一)从犯罪规模看,犯罪数量持续上升,情节恶劣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以平均14.18%的速度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几乎已经涉及整个犯罪领域,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等方面,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新型犯罪。其中重、特大案件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杀人、强奸、抢劫、盗窃四类重大刑事案件中,每1000件此类案件至少有30件是青少年所为。其作案手段非常凶残,犯罪的暴力化倾向十分突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极少顾及后果。
(二)从犯罪形式看,犯罪组织呈团伙化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多数以团伙犯罪为主,主要以团伙形式进行盗窃、抢劫,团伙成员分工明确,且组织管理严密,呈现一定的稳定性。据有关部门调查,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约有 60—70%属于团伙犯罪。这些青少年犯罪团伙以成年犯为主少年犯参与,少则3—5人,多则几十数百人。
(三)从犯罪年龄看,呈现低龄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未成年人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的影响等原因,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明显低龄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量由过去的20%—30%增加到现今天的70%左右。犯罪年龄比五六十年代提前了2—3岁,多集中在14—16岁,有些甚至从10—13岁就走上犯罪路。如2005年洛阳警方端掉的一个盗窃自行车团伙,年龄最大的才14岁,最小的才刚满10岁。种种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严重,应引起充分重视!
(四)从犯罪手段看,呈现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犯罪是指犯罪分子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其犯罪活动中的一种犯罪。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青少年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接触社会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了解社会现象的机会增多,这就为青少年犯罪手段由低级、简单向高级、智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调查表明,有的青少年作案前都会进行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严重。
(五)从犯罪主体看,呈现主体多样化
从学历层次上看,既有高学历人才,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这为我们的犯罪预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调查情况显示,大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他们思想较为成熟,文化层次较高,处理问题比较冷静,虽然所占比例较社会青年要小,但其影响更恶劣,后果更可怕。从性别上看,违法犯罪主体不仅有男生,女性犯罪比例有上升趋势,其中女大学生犯罪更为引人注目。
(六)从相关因素看,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在有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也相应产生了涉网犯罪现象,据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人犯罪一半以上与网络有关,一些地区甚至达到 3 /4以上。青少年涉网犯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中暴力、色情的游戏和不良信息,正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网络游戏中绝大部分都含有暴力成分,青少年痴迷网络游戏,容易造成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混淆,那么当他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游戏中的方法并去模仿。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因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青少年犯罪增加了5倍之多。
(2)以网络作为媒介引发犯罪。犯罪的青少年往往在网吧内相互沟通,伺机作案,或者直接在网吧内寻找作案目标,实施抢劫等犯罪。例如,16岁的李某出生于河南省,在上网时结识了长沙市18岁的网友王某。二人熟悉后成为朋友,并住在了一起。然而没有任何生活能力的他们很快就为生计犯愁了。在此情况下,盗窃便成了最为便捷的谋生手段。从2003年8月起在前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李某和王某盗窃作案8次,盗窃价值3万元。类似这样通过网络纠集成员进行的青少年犯罪,是新形势下犯罪所呈现出的的一大社会特征,也可以说是犯罪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法律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未能展开,或开展力度不够,致使一些在校生不能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而一知半解,甚至成为法盲。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难以形成,大多数犯罪青年是非颠倒或法制观念淡薄,这使得一些青少年无法清醒地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触犯法网后,还不知道或不太清楚个人的行为将受到有关法律的制裁,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刑事处罚缺失
我国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对于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投毒等八种罪行才负刑事责任。在当今这种青少年犯罪年龄低龄化情况下,犯罪者中的未成年人由于未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得到了法律规避而成为管不了的人,导致这部分未成年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危害社会,而且使他们的犯罪心理得到了强化。
(三)家庭结构失衡,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结构方面存在的引起青年犯罪的因素主要有:①丧父或丧母。家庭主角的缺失,使得青少年生活缺乏保障,记忆出现流浪或半流浪现象。此外,还包括一些家庭对孩子的过分骄纵或过分粗暴苛刻,使得孩子走上邪路。②父母离异。父母离异后,不管再婚与否都必然给绝大部分的青少年带来痛苦,从而产生委屈和怨恨情绪,这部分情绪无处发泄,结果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③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养成不良性格甚至经常性离家出走,在社会上寻找温暖与快乐,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教育方面则体现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庭,社会影响、学校影响都是通过家庭发生的,因而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多客观因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①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或放纵不管,任其发展;②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③父母自身有劣迹,行为不轨; ④单亲家庭使子女的教育出现缺陷。尽管孩子在入学后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经常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校教育失当
学校教育失当与青少年犯罪。学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法制等课程,但流于形式,一些青少年由于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消极影响所腐蚀。同时,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引下,一些学校肆意加重学生负担,导致学生心理失常;同时视后进生为“害群之马”,任其流入社会,成为问题少年;这样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逆反对立的心态,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另外,学校缺乏与家长的有效联系与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 苗头”进行抑制。这些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成为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
(五)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我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一定层面上不无道理,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西方腐化的“泊来品” 蜂涌而入,加上我国体制转型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社会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恶化,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是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此外,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关心不够、保护不力,导致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在社会上游荡,很容易交上坏友和沾染上恶习,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六)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青少年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 也可以说是 “热变化” 状态,加上其生活经历也比较简单,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缺乏正确引导,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或者成为犯罪的动机。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心理主要有:①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年人的规定、纪律对着干的叛逆心理;②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义气心理;③狭隘、好占上风的报复心理以及自私、唯我独尊的利己心理;④对影视、网络中的不良情节的模仿心理;⑤逐渐成熟但缺乏正确引导的性心理。上述心理如不及时矫治会导致心理障碍,形成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最终助长了青少年的犯罪。
五、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一)抓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起着基石作用。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要用正确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人格,并不断给予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同时,要注意孩子在社会上受到的不良影响,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抓好学校教育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品质教育。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学校要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重点抓好。二是人生观教育。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像赖宁、雷锋那样成为有益于社会与人民的优秀青年。三是法制教育。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法制观念。还可以适当运用反面典型,让学生认识要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以取得好的教育校果。
(三)完善立法,加强法律引导
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过于笼统,使得尽快出台一部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法律成为当务之急。此外,近年来各地先后试行了类似未成年人暂缓起诉,未成年人约见法官等诉讼制度,这在一些未成年人看来,凭借未成年人的身份就可以获得自然而然的宽恕,滋长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因此,是否应当降低数十年不变的刑事责任年龄,以及改变诸多宽容立法之举,是值得我们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深思的。
(四)加强社会管理的保障作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各界都要自觉地参与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要深入学校开展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 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应给与重点关注,承担起关心、保护他们的责任,切实为他们做些实事,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与其他青少年一样得到健康成长。
(五)广开门路,给无业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许多初中生毕业或辍学后,年仅15—18岁,郑处于青少年的变型期,升不了学,就不了业,游手好闲,很容易误入歧途。如果就业问题不能解决,违法犯罪就会增多。所以,应该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通过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式,广开结业门路。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个单位都应作出努力,为失业青年创造、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六、结语
总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前途。对于青少年犯罪这类特性案件,如何针对性地对案件进行现状分析研究,对案发原因(诱因等)和作案动机进行剖析,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都将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但是,我深信,在党中央等各级党政组织领导下,通过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终将达到预防、减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从而使祖国的花朵和栋梁健康地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