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嘉应学院2017-2018学年创新强校工程
嘉应学院2017-2018学年“创新强校工程”
考核自评报告
根据《广东省关于开展2018年度本科高校“创新强校工程”考核及2019年“创新强校工程”资金申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2017-2018学年“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制体制改革
(一)机制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 1.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持续完善
学校继续努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依照大学章程实施管理,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科学发展。
一是重新修订了《中共嘉应学院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嘉应学院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和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班子的决策程序。
二是制定了《嘉应学院章程》,以章程作为依法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完善学校规章体系建设。
三是制定了《嘉应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嘉应学院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完善了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充分体现教授治学的理念。
四是制定了《嘉应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嘉应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工作规程》,民主参与制度建设完善并有效实施。
2.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学校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人才引进、教师培养、岗位设置与聘任、绩效分配等方面全面实施推进和深化人事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
一是大力实施业已制定的《嘉应学院选调、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嘉应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省市共建师资队伍规划》、《嘉应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嘉应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试行方案》、《嘉应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嘉应学院B系列人员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等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
二是不断完善和强化嘉应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初步建构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师发展模式,形成了多元合作、保障有效、平衡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机制。
三是继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学校已实施岗位设置与聘任,强化岗位职责与竞争意识,实现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目前正在实施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
四是进一步完善绩效与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在大力实施《嘉应学院高层次人才薪酬分配方案》、《嘉应学院教授、博士津贴实施办法》等薪酬激励政策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对《嘉应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嘉应学院目标管理津贴实施办法》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3.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凸显成效
一是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协同育人等影响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学校努力对接社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准行业、合作共赢,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对接专业国标和专业认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培养标准,加强技能、职业素养和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的养成。根据人才核心素养和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以及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三大类的架构。
三是学校结合发展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将协同育人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中。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成长规律、人才培养途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
四是通过持续实施一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创设育人新载体。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制定和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护理人才培养计划》等,培养的卓越人才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五是通过校校合作,协同育人取得新成效。学校作为广东省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先后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政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积极与行业、协会、企业沟通交流,努力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新型合作模式。2012年,与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约联办示范性软件学院,培养高级软件技术应用型人才。先后与香港盛家商业机构、广东丰乐集团、梅州移动等16家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训班。
六是通过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竞争能力。学校制定了《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实行校内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依靠现有的教学资源,搭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4.科研机制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在2017-2018学年,我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广大教职员工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2018年,我校印发了《嘉应学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嘉应学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嘉应学院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管理办法》,正在修订《科研奖励办法(修订版)》和《科研目标管理评估方案(修订版)》等文件,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激发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资源配置机制体制改革成果突出
我校高度重视资源配置机制的建设,围绕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提高学校资源向教学、科研汇聚的力度和水平,优化调整资源,推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是对学校职能部门进行机构调整。2016年将原资产管理处的资产管理职能与原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职能合并形成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实施2年来,对提高学校资源配置的科学化,特别是提高实验室资源配置效率的效果明显。
二是科学规划资源的整合。新建的文科大楼已投入使用,对全校的机构和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配置,整合提高入场单位资源水平和档次,并按照应用型本科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配置,有效提高整合了文学院(客家学院)、客家研究院、教师职业技能教学部、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体育学院等单位的教学资源,提出了学校教学场地调整方案并在2018年9月开始实施。
三是全面推进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了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相适应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更好地实现平台设备的开放共享,2017年学校制订了《嘉应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共享平台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密切与地方产业的对接,与地方共建实验平台,2017年学校制订了《嘉应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管理办法》并实施。与多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主动与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加强对接,整合地方资源和学校资源,共建产学研结合,既服务教学科研,又开展社会服务,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实验平台,使共建实验室成为省市共建高校的重要载体。
四是启动了新一轮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已制定了《嘉应学院资源汇聚与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初稿》,拟经过学校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后开展进一步的资源汇聚与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校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仍然存在较大的改革空间。
一是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监督、依法治校”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下一步,我校将重点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术决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和健全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大学制度体系等方面加强研究,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与实施的措施步骤。
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队伍管理机制、考核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分配制度有待完善、各类津贴补贴的发放有待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校将首先在深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方面,着重深化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改革。如围绕重点建设学科和专业对学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创新引才形式,实施灵活的用人方式,制定和完善教师素质提升制度,修订完善《嘉应学院教职工进修培训规定》,推进“放管服”职称评审改革工作等。其次将深化岗位设置与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在改革岗位设置与管理制度、实施非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设置与聘用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再者是将进一步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如修订《嘉应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嘉应学院目标管理津贴实施办法》及各项考核评估方案,制定科学明确的目标体系、严格规范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性激励机制,等等。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突破。目前,教学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体制不够完善、质量持续改进能力有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度有待加强,教学改革运行不畅,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开办积极性不高,以及教学研究和改革积极性不足等。在我校2018年3月至6月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以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推进产业学院建设、课程建设改革、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大 “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教学成果奖培育、以及制定和实施《嘉应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等方面作为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方面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高校服务产业的能力。
四是在科研机制体制改革方面,仍然存在科研组织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科研创新活力不足、科研评价考核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校将在创新科研组织管理形式、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推进全校创新、创新科研评价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科研管理职责等方面着重研究,借鉴国内外大学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五是在资源配置机制体制改革方面,学校存在着办学资源不足,学校资源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不足,资源使用效率有待提高,资源配置水平还不能适应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学校宏观规划机构,改革各类资源的计划、论证模式并建立完善项目论证体系,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资源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增强资源管理力量,制订激励实验实训教学、大型实验平台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等,通过上述措施,切实强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
二、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共建总体规划,瞄准“申硕”目标,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深化人才机制改革为突破,以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以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长效机制。目前,学校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不断增长,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成长,“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较好地保障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1.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规模基本能够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和发展的需要,2017-2018学年校本部专任教师803人,外聘教师240人,折合教师总数923人,折合生师比为20.25:1。学校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18年6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19.93%。在专任教师中,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增加,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2.发展成效明显,素质不断提升
第一,我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有新的进步。一是通过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等方式,克服区域劣势,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修订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政策,较大幅度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017-2018学年,引进博士等各类人才88人,继续聘请一批院士在内的著名学者和各行业的高级人才为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是重视教师内部培养,支持和鼓励教师提高职称和学历、申报各层级的人才培养项目。2017-2018学年有4人选“扬帆计划”,有10人入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三是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取得新成效。学校重视教师的分类培养,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和激励政策、新教师培养方案等,设立中青年教师培养项目,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作用,通过开展校内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17-2018学年组织了37名新教师参加了岗前培训;组织了240多名教师参加“慕课课程开发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班;举办新教师培训班,对80多位新教师进行了校本适应性培训;组织了20多名教师参加“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教学问的新问题与策略”培训班;组织了20多名教师参加“勤勉务实:我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培训班。修订了《嘉应学院退休、延退、返聘管理规定》,继续发挥退休老教授在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传、帮、带作用。同时,继续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工程”,本学年度选拔了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现有在培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五批共70人,投入培养经费共630多万元。
第二,在“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与培养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是学校大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嘉应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通过校内培养、企业锻炼、挂职锻炼、“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和专门津贴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能力,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177人,占专任教师22%,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2017-2018学年,新聘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176人,占新聘教师70.37%。与此同时,我校开展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选派中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兼职和参加专业实践,让教师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强化实践技能。一年来,有35位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兼职和实践实习和考察学习。
第三,教师交流访学方面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对外学术交流和访学活动持续增加,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与国(境)外交流合作日渐频繁。我校现有国(境)外教育背景或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连续工作1年以上经历的教师55人,占教师比例6.8%。2017-2018学年聘请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4人,承担外语、经济、音乐等教学工作,与中国教师形成一支多元文化的教师队伍。2017-2108学年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讲学等学术活动有近100人次。鼓励和资助中青年教师的访学进修,年度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访学进修(3个月以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有59人,占校本部专任教师7.3%。
3.教师管理制度化,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度提高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整体构思和科学规划,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嘉应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嘉应学院选调、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嘉应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及职称评审系列政策等制度,使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逐渐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推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为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校一直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评先评优、职称评审等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制定了《嘉应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全面强化师德建设。2017—2018学年开展叶剑英基金优秀教师、方直卓越教师(教育工作者)、邓振龙基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评选工作,共评选79人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此外,根据省教育厅安排,2017年9月我校组织开展了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着重开展学习政策法规、先进人物事迹,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举办师德征文等系列活动,效果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然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生师比仍然偏高。生师比为20.25:1,仍高于国家规定比例。虽然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但仍有一定差距,学校将继续通过提高专任教师数量和聘请兼职教师,降低生师比。
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仍存在较大困难。高层次人才竞争激烈,而我校受制于办学层次和区域劣势,导致了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很大。我校已进一步调整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措施,落实任务,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创新人才引进和聘用方式,希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
三是教师访学进修、学术交流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青年教师对访学进修、参加培训缺乏主动性,对外交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教师数量偏少。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改善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环境,营造教师专业发展氛围,推进海外访学进修项目,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国外访学进修途径,促进青年教师水平的提升。
四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较好适应学校转型发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将加大力度推进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建设方案的各项措施和任务。
三、人才培养
学校明确办学定位,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协同育人等影响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改革发展的成绩 1.人才培养定位日趋明确
学校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学校坚持优化教师教育,巩固基础学科,加强理工学科,发展应用性学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2.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2011计划”,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校完成第三轮重点学科建设,并启动第四轮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共投入170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科建设格局。汉语言文字学、地理学、应用化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同时,专业发展稳步提升,现已形成文、理、工等专业协调发展,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30个,占50.85%,传统师范专业19个,占32.20%),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项目22个。2013年以来,学校新增运动训练、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社会工作、物联网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学前教育、建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10个专业;新增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网络工程、日语、软件工程、工程管理等7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至2018年5月,我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已达51个,专业建设达到新的水平。产品设计、汉语言、环境科学2018年暂停招生。
3.质量监控体系基本建立
一方面,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推进质量监控体系建设。201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深化教学质量管理改革,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专业、课程质量标准,完善学校、学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监控及反馈体系,实现对本科教学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8 年,围绕审核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整改方案,通过落实审核评估整改,力争实现教学改革更加深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有成效,人才培养结构更加优化;立德树人理念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更加深入人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更加有机融合;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对标实施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学校对照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专业评估方案对19个本科师范专业开展评估,并组织工科类专业参加工程教育认证,软件工程专业率先申请2019年IEET专业认证。各专业先按照专业标准和专业认证进行自查自建,组织交流和学习,力争逐批通过认证。
4.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学校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国家、省、校三级项目申报为抓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以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专业建设全面改革。以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实施为牵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获得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84项,省级教改79项,校级教改75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一批成果被运用到教学中,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正在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已开展8届校级青年教师竞赛,其中5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80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16名教师获得三等奖。推送8名教师参加省级青年教师竞赛,4名教师获奖,2018年第四届青年教师竞赛,我校获得一等奖1名,优秀奖1名。2017年1人被广东省考试管理中心授予广东省英语、计算机考试考务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5.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我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发扬教师教育的优势,大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
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彰显。一是教师教育特色初步凸显,教师教育专业涵盖了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专业。二是定向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梅州市“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和“大学生村官战略培养计划”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与16个行业或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开设“校企合作人才培训班”65期,成效显著。三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学校于2012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办运动训练(足球方向)专业,培养了包括国家女足队员谭茹殷在内的一批优秀运动员、国家级裁判员,学校女子足球队获得广东大学生运动会女足冠军等一系列殊荣。四是客家文化研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学校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显著。五年来,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共计1000多人次(含集体及个人)获得566项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39项,省级奖励427项。学校投入了专项经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获国家级项目130项,省级400项。近五年我校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总数达到1072人。
6.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学校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智慧校园硬件建设基本完备。经过数字化校园二期建设,学校硬件平台上升一个台阶,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是加快校园网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升级至万兆到楼宇,建设光纤总里程近60公里,出口总带宽升级至5.2G,配合增加的缓存设备部分热门资源建立校内缓存,个人网速基本可达20M。
二是多专网共同运行。实现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一卡通网络,门禁网络,监控网络五个基础业务网络稳定运行。
三是有线、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在原有20300个有线信息点基础上,增加无线2100个AP,已实现70%的学生从有线往无线平滑过渡。
四是服务器存储资源更新完善。计算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大大提升,在增加4台八路服务器后,存储资源扩展为160T,全面承载了数字化校园业务。
五是智慧校园软件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已上线投入使用。实现了业务再造、数据共享,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能,完成了各类系统架设、二次开发和业务再造,并且完成了各系统业务打通、数据清洗和数据审计的各项工作。智慧校园智能一卡通系统运行良好。已完成身份认证、圈存转账、商务消费、图书借还、门禁管理、智能控电、智能控水等系统建设,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后,学校开源节流效益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校在本科教学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并逐步形成了“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但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我校还明显存在着不足和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新师范”建设背景下,教师教育资源分散,多部门管理协同工作困难,师资力量薄弱,师范生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和整合。教师教育是我校的优势所在、根基所在,但由于社会需求与招生就业等种种原因,传统基础学科师范专业近些年不同程度地被弱化,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新师范”“国考”环境下,传统师范教育特色未得到彰显,师范教育未形成合力。面临“国考”,任务重、压力大,形势严峻。“新工科”建设环境下,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足,工科数量不多。学校未能紧跟广东省加强工科建设的发展步伐,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方向。学校发展定位和内涵发展与梅州经济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需求适应度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结合度有待加强。
二是高水平教学项目欠缺,教学改革与建设有待提升。近年来,我校在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中投入很大力度,取得长足进步,项目数量和投入资金都有大幅提升,但省级以上项目偏少,尤其是国家级项目匮乏,包括各类质量工程项目以及教学成果奖项目。这是我们今后在创新强校工程、人才培养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之处。
三是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在实施一些具体的教学改革项目中,部分教师存在理解不充分、落实不到位、推进不平衡的问题。
四是专业建设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度不够。从目前我校专业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缺乏通过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认证的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优质专业项目数量欠缺。从专业设置来看,尚存在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度不足的情况。实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学等应用性学科专业的布点数、招生数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一些传统的专业缺乏特色,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发展服务的特点。
为促进学校向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将我校建成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本科院校,须从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和发展: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是我校人才培养和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为此,需要坚持“引培并举”的原则,继续加大“外引内培”的工作力度。采用引进、外聘等多种方式引进新的教师资源,以改变现有师资格局,增加师资队伍活力;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积极有效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大力实施“教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千百十培养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工程”和“育苗工程”,逐步构建一支整体结构较为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同时,深化人事分配、管理等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优化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和稳定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专业改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专业建设上,加快开展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专业认证工作,争取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质专业项目。在专业设置方面增强适应性、提高针对性、加强综合性,以质量为本、以特色取胜。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设置和建设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引导建构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引导建构参与单位之间的交换学习机制,鼓励开展人才的协同定向培养。扩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自由度,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行宽口径设置并加强基础教育,通过整合不同学科和课程,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转换奠定必备的知识和素质基础。
三是稳步推进教学改革。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基础,广泛调研、积极筹划,优化和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从各个方面优化教学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国际化办学力度,并争取新的突破。加强对全校教师的培训,切实提高全校教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认识。设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改革专项基金,通过立项方式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全面抓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加快“卓越教师”班和“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步伐,全面推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探索实行专业大类培养;完善“4+X”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探索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五是全面落实“质量工程”相关措施。以“质量工程”项目开发与建设为抓手,发挥项目的示范功能。继续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校级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做好质量工程项目的中期检查;完善建设“嘉应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专题网站。
六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习基地数据库建设;制订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分层建设。
七是着力打造“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行为管理平台”。通过无缝集成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虚拟化安全、运维监控管理、云计算业务流程交付等软件技术,利用高速网络聚合多套超融合设备,实现资源模块化的横向弹性伸缩,形成统一的计算与存储资源池。在此基础上建成我校的人脸识别监控平台、学生校园行为轨迹安全管理平台、教学质量与学生行为大数据平台,从而大大提高学校全天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补短板”项目,于今年9月被推送到省教育厅“冲补强”一事一议项目库。
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一)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 1.科研体制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我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2018年,我校印发了《嘉应学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嘉应学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嘉应学院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管理办法》,正在修订《嘉应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和《嘉应学院科研目标管理评估方案(修订版)》等文件,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激发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我校学科建设成绩显著。2012年,汉语言文字学被批准为第九轮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实现了学校省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2016年,地理学被批准为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被批准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7年,客家学(交叉学科)被批准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至此,我校省级重点学科数达到5个,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校进一步强化对已经上报省教育厅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和体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建设力度,做好各项冲一流的准备工作。
3.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创新高
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共获得2项国家级项目,项目经费为38万元。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别是刘小松老师的《加权Hilbert空间的若干特征》,项目经费为18万元;张声源老师的《基于NF-κB通路的蒲桃种子酚类化合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项目经费为20万元。
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共获得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分别是肖文评教授的《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北客家侨乡民间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杜德栎教授的《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提示: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本校共有三项,立项通知书文件时间为20170727,是否计入?—陈明)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共获得16项省级项目,项目经费为108万元。其中,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科学重点项目1项,项目经费为10万元;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8项,项目经费为30万元;;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项目1项,项目经费为8万元;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6项,项目经费为60万元。
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共获得4项厅级项目。其中,2017年度广东省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3项;2018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项目1项,项目经费为0.5万元。
4.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我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确立了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立地生根、全面开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指导思想,这对学校推动社会服务工作作用明显。
一是在科技服务方面,我校长期坚持政产学研用合作,重视技术转移机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及其他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工作,千方百计推广教师科技成果,投入保障力度大,措施有力。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共与28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签署横向科技合作项目,获横向科技合作经费475.98万元。近几年来,我校先后与近400家单位开展了政产学研合作,并向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共46人。同时,我校还与梅州有关部门围绕服务“双转移”和推动梅州经济社会发展,选定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并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各种发展规划。目前,与梅州市有关部门确定并正在实施的合作项目数量达到100多项,其中,包括承办了市政府主办的一系列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学术论坛。
二是在知识产权创造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学校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在专利申请、软件登记和授权方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共获得专利授权29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25件。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获得软件著作权71件。申报数量逐年增大。
当前,我校文化与科技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相互融合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内驱力。我校地处“世界客都”梅州市,这里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具有开展客家历史文化研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我校形成了“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的办学特色。
在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中,我校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创新搭建科研平台,形成了以客家研究院为主体的客家民俗研究,以文学院(客家学院)为主体的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学研究,以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主体的客家艺术和客家音乐研究,以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人华侨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客商研究院、叶剑英思想研究所为主体的客家经济与社会研究,以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客家廉洁文化研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华文摘(数字版)》(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我校文学院(客家学院)曾令存教授刊发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5期“岭南学术”栏目重点推介的近两万字的《返本溯源:作为学科对象的客家研究》一文。对扩大我校客家研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我校客家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取得了突破性提升。
我校先后开设了《客家旅游地理》、《客家民俗与文化》等系列客家课程40门,使客家文化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广为传播。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整合全校人文社科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构建多学科交叉客家文化研究平台,努力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客家文化的国际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客家文化传承的新模式,加强客家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与梅州市近年文化建设助推梅州经济转型、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战略紧密结合,为梅州建设“世界客都”、“文化梅州”、“梦里客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是社会服务制度方面越来越完善。为提高教职工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热情,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我校制定并准备出台《嘉应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奖励标准。同时,我校正制定《嘉应学院横向科技合作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教职工参与横向合作中的收益比例。同时,我校还为科研成绩突出的教职工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一是配备科研秘书。二是减免一定的教学任务。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颇为奏效的措施,我校产学研工作推进顺利,横向合作项目得以稳步增长。
5、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一方面,加强领导,成立负责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由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等1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学风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强化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端正风气,杜绝不良学风。我校学术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其下设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建设专门委员会肩负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学术评价与咨询功能,2016年12月学校对校级学术委员会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学术委员会功能不变。
另一方面,制定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相关文件,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提供规范性文件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切实提高我校教师学术道德水平和形成良好的学风,我校修订完善了《嘉应学院学术道德建设暂行办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目前,我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合作经费的规模偏小,研发平台的经济效益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二是产学研融合深度有限,相关研究还没能引领梅州市产业行业发展;三是科技研发服务平台的推进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来,我们将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要结合地方实际和自身基础,利用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找准适合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设置对口专业,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性、开发性研究并重的原则,紧密结合学校和地方的实际,立足于地方需求,从地方特有的资源出发,根据地方的需要调整研究方向,优化科研平台,培育具有地方特点的科研特色。我校科研部门将积极牵头,搭建科研平台,为服务企业提供硬件保证。为研究人员提供财力支持;给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和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建立社会服务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将社会提供服务作为教师评职晋级的参考因素。同时学校将采取多种灵活的科研方式,为地方提供人才、技术和咨询等服务,利用高科技成果吸引企业投资,为地方创造财富。三是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联动机制。以创新强校、省市共建、振兴粤东西北高等教育计划为契机,厘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发展思路,我们将紧密联系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实体。增强与当地政府或其职能部门的行政协调能力和学术沟通能力,使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
为此,我们将在2019年重点规划和建设了如下两大重点平台。其一,重点规划和建设“梅州市功能性新材料(铜箔)研发中心”。该平台主要瞄准梅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及高端制造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和技术转化,充分发挥多年来产学研合作取得的优势和技术储备。目标是建设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发平台,形成一批行业领先,集成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首先为梅州市的主导产业——铜产业链和电解产业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用双面光超薄铜箔、新一代挠性覆铜板、高频信号传输(5G等)用高纯高延展低轮廓铜箔、新一代网状电解铜箔制造技术、高端黄铜拉链表面处理、膜法高锰酸钾的制备等研发和技术推广;以及相关成套装备的研发和技术推广,未来3-5年内,可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50亿以上,并创造1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目前合作的企业主要有:广东超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航鑫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卡莱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梅州线路板行业等。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新工科平台,于今年9月被推送到省教育厅“冲补强”一事一议项目库。
其二,重点规划和建设“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柚类栽培面积居全球之冠,梅州“金柚”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全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沙田柚商品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已逾60万亩、产量70万吨,延伸产值达100多亿元。该平台着眼柚类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需求,重点研究和实施柚类产业规划与生态保障、种苗与品种培育、高品质与标准化生产、养分管理与植保、贮藏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智慧果园与自动化生产、信息传播与文化发掘等七大工程,助力梅州乃至全国柚类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梅州柚类产业发展效益每年增加1000余万元以上,10年内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服务地方的平台,于今年9月被推送到省教育厅“冲补强”一事一议项目库。
六、综合管理绩效评价
(一)综合管理主要成效
1.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健全
学校严格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嘉应学院关于建立经济责任加强财务管理的实施办法》、《嘉应学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嘉应学院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和《嘉应学院工作补助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2017年及时有效公开财务信息,财务检查和审计评价结果良好。
2.财务管理规范,认真落实高校财务管理意见。
学校债务下降快,投入化债资金多,2017年年初贷款余额为6481万元,2017年12月31日贷款余额4062万元,提前还款579万元,2017年较2016年贷款减少2419万元;2017年年末生均负债0.16万元,2016年年末生均负债0.34万元,生均负债下降52.94%。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其他资本性支出11265.72万元,教育事业支出总数为54523.8万元,占教育事业支出比为20.67%。人员经费支出41795.23万元,剔除学生助学金支出2675.44万元以及单位补缴2014-2016年养老保险4014.09万元后为31091.61万元,学校总支出64833.65万元,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例为47.96%。
3.部门预算和决算编制水平较高
2007年以来连续多年预决算编制工作获得教育厅的通报表扬,2017年获评2016年度部门决算和固定资产决算报表工作评为先进单位。
学校预算安排教学经费、决算教学支出符合教育部教学评估要求。学校每年认真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良好。2017年6月30日学校预算执行进度38.3%,教育厅平均进度是38.2%,高于平均进度0.1%。2017年9月30日学校预算执行进度52%,教育厅平均进度是62.5%,低于平均进度10.5%。2017年12月31日学校预算执行进度88.3%,教育厅平均进度是87.7%,高于平均进度0.6%。此外,学校制定创新强校工程年度项目任务及资金安排计划并及时报送主管部门,资金安排突出重点。严格执行年度项目预算,预算调整金额占年度项目预算的比例为0,年末“创新强校工程”项目支出进度为99.98%。
4.资金安排突出重点,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以广东省“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和嘉应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为建设重点,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特色项目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目前资金安排重点不够突出,碎片化趋势明显;引导资金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项目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度有待提高。接下来将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资金安排要紧密配合学校重点发展的思路,以申硕为抓手,集中资源办大事,向引进高端人才倾斜,向申硕的重点学科倾斜,向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相联的省市共建项目倾斜,向新工科、服务和带动梅州地方产业的重点项目和实验平台倾斜。
总之,学校下一步将借助广东省实施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的契机,以编制实施《嘉应学院整体建设方案(2018—2020年)》、《嘉应学院分学科建设方案(2018—2020年)》和《嘉应学院改革方案(2018—2020年)》为重要抓手,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将认真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和广东高校的改革发展态势,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治学经验,厘清学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发展思路,从顶层设计上确定“申硕”为中心工作,并紧紧围绕该项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找准我校发展过程中的短板、瓶颈和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分步实施,着眼于办学体制机制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释放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特色发展的基础,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第二篇:强校工程课题方案
1、传统文化经典类通识课教学内容建构研究
规划项目说明
一.项目名称:教学改革项目 传统文化经典类通识课教学内容建构研究
二.建设类别与层次: 教改创新类校级培育
三.已有条件与基础:
1、课题组持人及成员均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通识类公选课教学工作,熟悉传统文化及文学经典,了解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及课程内容建构之不足,课题组成员1人为教授,3人为副教授,3人为文学博士,均完成过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课题研究。颜琳、佀同壮老师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水平;
2、仲恺校内的书籍和电子网络资源较为丰富;
3、课题组与华师大、广州大学等富有经验的同行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4、吸收1名学生工作教师及部分学生参与此课题的研究
这些资源足以支撑本项研究理论层面的文献梳理和实践层面的调查研究。
四.建设目标及考核指标:
校级教改项目。
本课题针对传统文化经典类课程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开展研究,梳理传统文化经典类课程的当代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创造性地组织课程资源,以现代人的角度审视经典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形成一套学时短、切合学生现实需要的教学方案及方法。
五.建设内容、建设计划与预期效果:
传统文化经典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宏博深邃、纵横辽远,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涵养品性,开阔心胸,锻造意志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其课程价值最大化,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基本思想及其蕴含的带有普世的价值取向,介绍给学生,如何立足于现实需求,研究中国文化经典的当下意义,使之成为濡养学生一生的精神甘露,是此类课程实施中比较棘手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的内容是传统文化经典类课程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把传统文化精典与当下生活联系在一起,根据现实需要扩大内涵,建设它的新意义和新用途。让经典为现实服务,解决现实难道,排除那些想不通的困惑和苦恼,为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以《论语》《孟子》的儒家经典为例,作为独立的课程,有10多个专题,内容系统、丰富,因此,课程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取舍的标准就是链接经典与现实,以学生为主,以需要为主,为学生所思,为学生所用。可以把儒家经典重新整合为几个专题进行学习,如“生存之道”,“忠恕之道”,“为官从政之道”等等,把儒家的核心思想和文化精髓与学生的心理困惑及需要相链接,从学习、交友自律、忠孝品格、仁爱宽容等方面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态中调整好心态,汲取人生的智慧。
1、大学生情绪心理状况调查。
以问卷、访问、聊天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精神层面的特点,分析他们的心理诉求、需要。
2、梳理经典文献。
研究传统文化经典对化解学生面临的矛盾冲突及心理困惑所提供的有益的内容价值。
3、建构传统文化经典课程内容。
确定《论语》《孟子》、《荀子》、《史记》、《三十六计》的课程内容
建设计划:
完成本课题时间2年
问卷调查阶段(2014.1-2014.7)
梳理经典文献阶段(2014.7-2015.7)
确立课程内容阶段(2015.7-2015.12)
预期效果:
1、完成传统文化经典类通识课教学内容建构的探索
2、公开发表相关论文不少于一篇。
3、研究成果为其他通识课程提供参考。
六.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及分工
胡玉娟项目负责人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组织、管理及协调工作、结题报告的撰写 颜琳团队成员分析问卷,文献梳理、研究
佀同壮团队成员分析问卷,文献梳理、研究
杨铭瑀团队成员
杨玮玉团队成员
分析问卷,文献梳理、研究 调查统计,分析问卷
第三篇:嘉应学院社科部支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二年规划
嘉应学院社科部支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二年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社科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粤发[2003]5号)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的精神,按照《嘉应学院固本强基工程三年规划及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我院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社科部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和2006年顺利通过本科合格评估等工作重点,按照创建“四个一”和“三个好”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为学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二、目标和任务
通过二年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抓党建、促发展,在发展中统一认识,用事业凝聚人心的良性运行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党建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支部党组织组建规范,职责明确,制度健全,工作到位,作用明显。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学院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党支部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成为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坚
强领导集体;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二年的努力,达到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
2、发展党员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社科部目前教职工21人,其中党员15人(含预备党员1人)。党员占71.4%,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党员占60%,35岁以下党员占20%,在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做到:
(1).到2004年末,党员比例达到80%以上,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30%。
(2).2005~2006学年末,党员比例达到90%;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超过30%。
3、真正形成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机制。真正做到:基层组织建设紧密围绕我校的中心任务,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基层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新的面貌。
三、具体措施
(一)思想政治建设方面
1.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决策水平,增进团结,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途径是: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结合社科部的特点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真正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上有讨论,会后有收获,使理论学习与思想改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教育的主题是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教育途径主要是支部的大会辅导和支部的多种形式学习活动。党员
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措施是:进一步落实好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和进一步开展好两年一次的评先创优活动。
(二)组织建设方面
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进一步落实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系、部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领导班子,把建设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坚强集体。
2、按照“班子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评价好”的“三好”要求,建设固本强基示范点。
建设方案:参照《嘉应学院社科部支部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执行 建设目标:通过二年努力,党支部达到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党支部工作考核分数达到95分以上;我部示范点达到“三好”,成为校内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典型,在我校的党支部建设中起到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
3.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一是进一步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引导、培训教育工作。
二是在坚持“三早”(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培养途径,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努力实现我部发展党员的目标。
(三)作风建设方面
作风建设直接关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作风对学校的学风、校风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作风建设的重点。作风建设的目的是:使广大干部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廉洁,乐于奉献,不断增强服
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作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坚持依法办事和系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四)制度建设方面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一是要把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些制度,如: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争先创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落实好,坚持好。二是要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机制、新制度。
二00四年十月二十日
第四篇:强基创新‘七一’工程
基建运修处“强基创新‘七一’工程”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一中心任务,着力探索、创新、实践和强化单位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载体和机制,努力打造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新品牌,使我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激发新活力,创造新业绩,追求新卓越,依据林业局‚强基创新‘七一’工程‛方案要求,特制定基建运修处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形成科学理论指导、科学方法推进、科学机制保障的党建新格局,打造新时期党建工作特色品牌,调动党员积极性,使党员成为服务科学发展大局、推动林业局中心任务完成的稳固基石和可靠力量,不断激发党员勇于探索创新,跟上时代步伐,发挥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先进性,开创我单位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具体内容
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的实施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奏响一曲主旋律——高举生态大旗,保护森林资源。毫不动摇保生态、全力以赴抓生态,是我们必须长期抓好、重点落实的主业。牢牢把握生态建设这条主线,突出保护森林资源、严管林地资源、抓好森林防火这三项重点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是毕拉河林业局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动员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地参与到生态建设上来,形成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加强《毕拉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办法》的学习和宣传,要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做到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为实现‚守住边、确保林缘不后退‛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打造一个新阵地——建好网络党校,提升干部素质。根据‚一体两翼‛学习培训格局,提供系统的思想理论、党的建设和党员日常学习教育文献、资料;设立网上教室,提供丰富的在线党课、专家讲座和电子杂志;开辟工作论坛,发动党员职工参与热点话题广泛讨论;开通党员直通车,设置领导干部网络问政等专题栏目,畅通党员声音传递渠道。使数字化的网络党校成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阵地、优化整合党建资源的沃土、丰富活跃党内生活的殿堂。
(三)创建一种新模式——创学习型组织,构筑坚强堡垒。一是坚持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党组织的追求目标。通过集中学习、自我学习、互动学习相结合等形式,精心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学习林业建设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每年有重点地推荐一批优秀读物,确定一批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展评。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建立‚读书月‛活动、组织全员学习交流论坛、创建学习型特色品牌等活动,营造全员崇尚学习的生动局面。二是
注重将学习行为转化为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坚持通过学习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活力,创新研究成果,破解发展难题。紧紧围绕单位中心任务、阶段性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大力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活动,力争推出一批党建优秀理论文章,努力实现党内学习成果与事业发展成果共享。三是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把服务中心贯穿于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做到领导班子想什么,党组织就抓什么;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广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制,坚持党员亮身份,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增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推动力。坚持把服务党员贯穿于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实行基层党组织党内重要事项票决制,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主动关心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广泛开展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坚持把服务职工贯穿于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当好职工思想的引领者、意见的倾听者、困难的帮助者、利益的维护者。深入开展党员扶贫救助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走进困难职工群众家庭,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促进力量。
(四)深化一个新实践——推进分类指导,打造特色支部。要坚持活动主题分类定、活动目标分类提、活动载体分类选。以结合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目标,紧扣着力点,使党建各项活动更加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党员实际。
(五)探索一种新格局——党政工团联动,协同快速发展。坚持党政工团齐头并进、共促单位发展、共享党建资源、共创社会和
谐,广泛开展联动共建活动。要认真落实好林业局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实施方案,形成联动共建长效机制。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基层党组织联动共建活动,每年召开一次联动共建联席会议,努力形成以党政工作为龙头、以党政工团联动为纽带、以促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快速发展为目标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六)塑造一种新形象——为双新做贡献,共建美好家园。党组织围绕‚我为新林区建设做贡献‛开展系列活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为新林区建设做一两件实事。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党员的良好形象。
(七)形成一套新机制——建党建新机制,促党建上台阶。把年计划、季例会、月汇报、周安排作为党建工作长效运行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三、实施步骤
‚强基创新‘七一’工程‛按照动员部署、全面推进、总结提高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1年4月25日-5月15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主题实践活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二)第二阶段:全面推进(2011年5月16日—11月30日)。从5月16日开始,集中开展‚强基创新‘七一’工程‛主题实践各项活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强组织、夯基础,勤谋划、抓创新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
(三)第三阶段:总结提高(2011年12月1日-12月31日)。
开展‚七一工程‛主题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四、基建运修处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孙秀芬
副组长:刘洪科
组员:孙长宏
刘绍荣
董俊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把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日常工作。
(二)强化监督、分类指导。在开展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活动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确保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活动切合实际。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和载体,确保党员全员全程参与。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积极宣传交流单位开展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确保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搞好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要正确处理开展活动与搞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的成效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上,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衡量和检验活动的成效。
第五篇:建设高职强校
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
胡海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在促进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由教育出与科研业、信息业一起构成的智力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产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学教学如何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跨越,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中学教学改革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这无疑对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谈一点自己非常浅薄的认识。
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人地的活动中,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学生不论是掌握知识、说明道理,丰富情感、提高觉悟,还是受到教育,许多情况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在社会生
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做出的榜样。”前景联教育家曾这样描述过:“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的监督,孩们子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无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多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模一切最细微的事情,这点是应该记住的。”可见,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机的社会转型时期,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善、恶、是、非的识别比以前要困难得多。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当前,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新特点就是知识正在以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大量新型的边缘学科往往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学科间的相互综合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综合,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增强教师创新能力
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如果教师仅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教学模式,社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的到“常教常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教师一定要教好书、育好人,肩负起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庄严职责。要肩负起这庄严的职责,就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