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求创新建立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时间:2019-05-12 12:3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基础求创新建立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基础求创新建立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一篇:强基础求创新建立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强基础,重创新,探索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摘要:乡镇成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办学路子,才能构建起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才能更好地紧帖经济,服务百姓。只有构建起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把乡镇成校办成一所乡镇的大学校,使成校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关键词:基础;创新;发展

乡镇成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强基础、重创新,树立“服务、经营、创新”的办学理念和“紧帖经济、服务百姓、提高素质”的办学方针,自觉为“三农”服务。近年来,孙端成教中心在加强基础建设、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办学路子等方面,积极探索乡镇成校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开辟了一个乡镇成校发展的新天地,并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突出“三大建设”,提高办学档次

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机制建设,这三大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与成校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我们突出“三大建设”开展工作,既实现了滚动发展,又提高了办学档次。

一是突出队伍建设。抓好一支队伍,确保培训质量。一所好的农村乡镇成校,办班是中心,教学是关键,质量是生命。成校虽庙小和尚少,但从自身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发,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十分重要。我们成校现有三位教师,全部是大学本科,中级职称。一名教师为县级教坛新秀,另一名教师为县级优质课教师,高级电工,省级维修电工考评员。为了保证举办各类培训班的师资,我们还聘请了42名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有较高学历、较强业务、结构合理、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加强团队建设方面,我们把县教育局提出的:“情系成教,带着感情干成教”的要求化作自觉行动。教师精神状态 1 好,工作热情高,协作共事好,有一种奉献精神,基本上没有双休日和暑假。学校营造一种尊重教师利益的氛围,使教师具有主人翁的工作态度,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都能开拓进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从而形成一支高绩效的工作团队。

二是突出基地建设。建好一个基地,夯实培训基础。学校应该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合成人培训学习的场所。必须把不断加强对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投入看成是成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无论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整体实力上,我们坚持每年都有新的突破。2003年投入近6万元,对校舍进行整修,改善了办学条件。2004年,又出资近9万元配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2005年,又投入5万多元,新增双人课桌80套,安装空调12台。学校现有图书8000多册,计算机64台,多媒体设备一套,复印机一台,电视机2台,音箱一套,空调13台。双人课桌130套,单人课桌50套。至今,已增添、更新教学设备累计达40多万元。为乡镇成校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着力拓展教育履盖面,完善村级培训网络,已建有16个村级乡镇成校,还重点建设好五个培训点:新河村重点培训大棚蔬菜,皇甫村重点培训特种水产养殖,许家埭村重点培训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伊诺培训点重点进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龙洋培训点重点进行企业技能培训。有了这样坚实的办学基础,我们就能站稳脚跟,领先制胜,从硬件建设上保证了一个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

三是突出机制建设。订好一套制度,规范培训程序。作为成人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相贴近的灵活的办学机制。并把教师的个人利益和前途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工作效益。制度建设是开展乡镇成校工作的保障。以制度管理学校,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为此,我们从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发,制订和健全了十项管理制度:校务例会制度、教育计划制度、学员轮训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员考核制度、定期考试制度、督导检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师岗位目标考核细则、岗位责任制实施方案及教师利益分配原则。由于这些机制的运行与落实,使学校分工与协作统一,讲求质量,提高效率,从而强化了群体的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有力保证了成校的办学质量。

二、注重“四个创新”,树立服务理念

成校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如果局限于原地踏步、安于现状,最终一定会被淘汰。近几年来,我们从注重“四个创新”入手,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有效拓宽了办学路子。

一是创新党校的办学模式,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二册一证”培训制度,不经培训的不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此项工作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常规加规范,办有特色”。创新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常规教育。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全镇党员轮训制度,通过系统的轮训达到提升党组织整体能力水平和党员整体素质水平。对一些地处偏远的农村党支部,我们从实际出发,运用“流动党校”教育模式,如背着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次下樊浦、皇甫、三条娄等村上党课。党员轮训由党政两套班子成员作动员,成校校长作主讲。我们还经常聘请县、市党校老师来镇党校上课。使镇党校形成了一整套渐趋完善的长、宽、高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培训模式,为孙端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党校的办学模式已受到县委组织部、宣传部领导的肯定。《拓宽服务领域,服务党建工作》、《长、宽、高相结合,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模式》等文章在市党刊《大地》、《绍兴通迅》及《绍兴县教育》上发表。孙端党校创新工作经验在县委宣传部召开的“十所百点”创建工作会上作交流推广,受到县委的重视。事实证明,我们探索创新党校办学模式是成功可取的。

二是创新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摸索一套以乡镇成校为龙头,以教学点为依托的农村家长学校的办学模式。在我们成校内设立家长学校总校,镇中、镇校、分校、各完小、中心幼儿园相应设立十一个教学点,全镇统一计划、统一师资、统一教材、统一表彰,并充分发挥总校的辐射作用,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我校的做法在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上作过经验介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我镇家长学校被评为首批市示范家长学校和县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教师撰写的家庭教育论文在市县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

三是创新成人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探索一条由单一趋向多元的办学新路。3 成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拓宽办学路子,扩大教育培训面,实行多元办学。我校设有党校、家长学校、人口学校、新婚学校、孙端镇文化活动中心、电大绍兴学院孙端教学站、省高教自考绍兴县孙端镇工作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多种实体,为成校培训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同时,全方位开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实用技术和文化培训班。省农村信息报第二版《乡镇成校科教兴农》,省电视台《农民学技术,政府来“埋单”》等对我校的培训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四是创新主动为当地政府服务的意识。乡镇成校必须努力做好当地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件,努力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形成大教育的广阔天地。几年来,我们为镇党委办好党校,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00多名,上党课150多堂,接受党课教育达3000人次,使镇党校荣获“市示范党校”和“省基层党校示范点”的荣誉称号。我们还为镇政府管理好镇文化活动中心,为我镇成功创建省“东海明珠工程”做了许多创新的工作。

三、实现“五个结合”,拓宽办学路子

在发展历程中,我们对成人教育不断摸索、不断深化,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由理论到实践的新路子,为我镇成校的生存发展开创了全新局面。具体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学历教学相结合。共开办《汉语言文学》本科班、《会计学》大专班、《工民建》双证制成人中专班、成人高中班等,共进行学历培训166人。二是与部门工作相结合。办好党校、人口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及时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轮训、远程教育培训等,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办学,开展电工、电焊工等技能培训,培训党员204人;开展失业人员培训,有505人报名参加,已经培训380人,颁发等级证书250人。三是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开办老年大学、人口学校,进行新婚培训,青春期培训等接受培训350人。四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全年共培训熟练工206人,企业职工549人,“阳光工程”培训98人,外来人员培训490人。五是与农民培训相结合。全年共培训学员6446人次,其中培训失土农民410人,开展技能培训598人。

乡镇成校的发展,必须强化成人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功能,加强基础建设,4 加大培训创新力度。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村、企业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把乡镇成校办成一所乡镇的大学校,使成校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孙端成教中心

赵荣兴

第二篇:关于乡镇成校发展走向问题的思考

关于乡镇成校发展走向问题的思考

沈春栗

摘要:乡镇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应该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但是我国的农村地区,收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以及农民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乡镇成人学校面临的问题,对乡镇成校的发展走向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乡镇 成人高校 成校发展

一、农村乡镇成人学校面临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低

乡镇的成人学校在经过机构调正以及编制压缩之后,教师的数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乡镇成人学校的教师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也比较低,教师对于成人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方式方法掌握不够充分,对乡镇地区开展成人教育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作用。

2.各级部门重视不够

农村对于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低,配备的管理人员及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教学目标上也没有长远的规划,3.“短视行为”阻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

“短视行为”是忽略了生产前的人才培训环节,仍旧用传统的落后手段去从事技术要求高的现代化生产,或者是遇到困难再去进行应急性培训,从而让劳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不了应有的创造作用。这种现象在不发达的农村是是相当普遍的,很多地方运用落后的技术使得当地的发展很落后,长期下去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二、乡镇成校发展的走向策略

1.加强立法工作,强化政府行为,改善运行机制

我同成人教育的法规建设远远不够,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颁布的《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和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对推动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在许多经济落后地区,相当部分学龄儿童辍学,使其重新沦为文盲,因此,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前提应是杜绝新文盲的出现。县级以上政府要结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切实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杜绝文盲的出现,以保证农村成人教育稳定而健康地发展。

但是,农村成人教育不能够停留在扫除文盲这个初级阶段上,而是应该向培训农业技术能力、农村副业的开发、开办村办企业等更高层次的技术能力的培训发展。办好农村成人教育还要靠很多部门的协作,这就需要政府行为到位,协调好各个单位,完善政策,确保人、财、物的投入,同时还要优化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通过集体决策、协调管理、联合办学、评估监督等机制来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2.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要不断的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乡镇的成人教育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运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积极整合农村各项力量资源,不断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资源利用率,在乡镇成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实践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安排,争取能够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3.增强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教育部门把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当成农村成人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培养多方面的技术人才,为乡镇的经济、管理、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按时开展培训班使得农民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4.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乡镇的成人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和高等的成人院校之间相互联系,建立培养机制,指导农民的学习,教育体系的完善对于农村成人学校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完善的体系才能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5.建立专职教师队伍

乡镇成人学院非常有必要建立专职的教师队伍,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搞好乡镇成人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地方政府应该适当增加成人教师的编制,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培养乡镇成人中的可塑之才。

6.引导农民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

在我国的农村,大部分农民学习科技知识都是被动的学习,并不是自身主动学习的。再加上大部分农村所学的文化知识有限,很难把学习的知识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还有大部分的农民往往都是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对知识的学习,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的,因此再大的宣传力度对于农民的影响很小,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学习的引导,重视他们的学习,加强对农村技术劳动力的培训,帮助他们有一技之长。

7、创新成校教育培训途径与方法

成人院校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制定本地的成人教育培训规划,全面推进各项教育培训工作。要配合农经部门,积极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推行“绿色证书”教育;配合科协开展“农函大”教育;配合企业开展职工基本技能培训;配合团委、妇联开展农村青年、妇女基本素质培训;配合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单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平台。

8、探索成校多种办学模式

大力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长班培训和短期培训共进、基本素质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互补等教育培训模式,积极推进成校发展。乡镇成人高校成为广大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收致富的良师益友,为推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三、促进乡镇成人教育向社区转型

1、社区成人教育促使农村人文环境得到整体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化的成人教育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接受培训,国际全球化已经成为趋势,新的知识和观念必须应用起来,成人教育现代扫盲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等纳入其中,并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有力地促进社区人员适应时代,转变成更具人文素养的“现代人”。

2、社区成人教育促使农村优化整合得到有力强化

环境的优化整合是构建和谐农村,美化环境,促进发展的有效方法,成人教育通过自身独特的而且独有的促进社区整合的职能,促进社区功能优化整合、制度优化整合和认同优化整合,促使社会步入统一的优质管理和控制轨道,促使民众随着社会发展达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促进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3、社区成人教育为农村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健康可持续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卫生、环境、生态等的和谐发展,这些要素的发展必须以教育发展为支撑,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更好的促进这些要素良好的形成,才能有效地促进居民主体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了良好教育的支撑,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有效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

总之,乡镇成人学校教育对于农村的发展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乡镇成人教育发展社区化可以更好的营造学习的氛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增加农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会人员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有力地推进社区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信发!湖南省龙山县,向习友!湖南省龙山县,彭志勇.“五子”登科兴成教──湖南省龙山县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侧记[J].北京成人教育.2000(05)

[2] 郭静,朱小蔓.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1(05)

[3] 庞守兴.冬学衰落的原因探析——兼谈冬学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0(03)

[4] 李霞,李永莲.从学校角度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西部某省的调查为基础[J].中国农业教育.2009(01)

[5] 赵海林.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发展——关于淮安市农村成人教育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02(07)

[6] 雷世平,赵妤,李尽晖.我国现行乡镇农校的制度缺陷及其优化[J].职教论坛.2012(07)[7] 郑俊青.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廊坊师专学报.2000(01)

第三篇:嵊泗县2007乡镇成校办学水平考核细则

附件1:

嵊泗县乡镇成校、社区学院二00九工作目标任务书

一、指导思想:

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市职成教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围绕“做宽做活成人教育,引优扶强职业教育,积极普及社区教育”的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创我县乡镇成校、社区教育学院工作的新局面。

二、任务指标:

本任务书由组织建设、常规管理、办班培训、办学条件等四方面组成,基本分值为160分(具体见附件)。

三、考核办法:

1、以平时掌握情况为主,适时检查与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

2、根据本任务书制订考评细则,并予以逐项量化记分,兑现奖惩。

四、奖惩办法:

考核结果原则上分四个档次,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考核结果作为成校教师(社区教育学院教师)本人职务评审、奖惩和续聘连任的依据;具体规定如下:

1、考核结果合格以上者,将按规定兑现当的考核奖金,并在次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当先进评比,首先在

1考核优秀者(单位)中选择。

2、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取消当的考核奖金和次的职称晋升资格,并限期对其提出整改意见。对连续二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就地免职或调离原岗位。

五、附则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加分:

(1)有论文在报刊上发表或获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分。标准为①县级: 5、3、2分;②市级:10、7、5分;③省级:15、10、7分;④国家级:20、15、10分。

(2)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成教信息,按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奖5、10、15、20分。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当的考核资格:(1)因管理不严造成重大伤害责任事故的;(2)师德败坏,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3)各种培训未完成60%指标的;

(4)学校、学院档案管理不规范、混乱的;

(5)无故不按规定参加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的。

附件2:

嵊泗县乡镇成校、社区学院二00九办学水平考核细则用表

第四篇:固本强基础,克难求突破-街道组织工作2010年总结及2011年思路

固本强基础,克难求突破

——XX街道组织工作2010年总结及2011年思路

(2010年12月9日)

一、2010年组织工作总结

2010年,XX街道组织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为主线,重创新,求突破,谋发展,为街道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一、三措并举,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充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

一是视能力选人。就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街道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的办法,坚持内选与外荐相结合,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广开选人用人渠道,把那些思想境界高、发展办法多、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人才选进班子,共有10名干部充入村级班子,使新班子更具活力和干劲。就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街道通过轮岗锻炼、联村指导、赴动迁指挥部征地拆迁等举措,对他们压担子、提能力、强水平,并将部分能力业绩突出者予以选拔任用。

二是重学习培训。街道采取“专题轮训、异地集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对全体干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精细化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全街道各级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今年以来,先后进行了8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达蓬山庄会议交流街道经济转型升级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集体微型党课讲座增强干部履职意识能力,外出学习考察活动汲取他地先进工作经 1 验,集中表态发言增进重点项目加速信心等,而最近刚刚结束的为期二天的村、社区三套班子集中培训活动,更是取得了良好成效,广大村、社区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显著增强。

三是强规范管理。街道出台了机关和村、社区干部考核办法,坚持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采取日常指导、专项检查、定期汇报、相互观摩等方式了解各级干部的有关情况,年终考核采用民主测评方式进行,最后由街道党工委对各级干部作出综合评价,评定等次,考核结果作为星级评定和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并专题出台文件来扎实推进“XXXXX”主题立功竞赛活动,重绩效、求创新、比服务,大大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二、立足换届,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把社区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列入今年街道党工委工作的重要事项,及早谋划、深入调研、精心组织,认真做好了社区和村级组织换届工作。

一是调研工作到位。深入到社区、村干部、老党员和有威望的群众中充分调研,掌握思想、吃透村情、了解愿望、听取意见、采纳建议,并排查出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不利因素,完全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对存在新老交替或班子凝聚力不够等问题的5个村,及时进行了班子人员物色充入、干部下派或调整,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街道成立村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40名机关干部组成10个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下村指导;所有选举相关内容编制成册,选举各阶段短信提示,做到有条不紊;并强化纪律,监管有力,及时妥善解决选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是选举结果到位。7月底,4个社区的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新党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在平均年龄上比上 2 届轻5岁,文化程度上有很大提高。11月中下旬,16个村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结束,村党组织年轻化程度和文化程度均有提高,平均年龄上比上届轻2岁,大专以上学历占23%,高中(中专)以上占52%,比上届有较大提高,其中已选任村书记中有5名是大专以上学历。

三、勇于创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扩展党建工作范围,破解基层工作难题,加强基层组织保障。

一是更新远程教育理念。街道秉承“跳出远教抓远教”的理念,把远教工作与各党组织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群众的需求相结合,不拘形式,依托远教平台和网络资源,收看学教课件、共享学习内容、参加各类党课、召开动员会议、开展党员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拓展服务中心功能。大力加强党员关爱基金建设,现基金总额为50万元,年利息收入5万元,今年新募集2万元,同时加大党内关帮扶力度,一年两次开展慰问,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150余人次,送去慰问物资8万余元,营造了党内互助的浓郁氛围,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服务中心,积极搭建企业交流互助平台,强化非公企业党建,新建企业党组织2 个。同时,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站),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创建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是推进固本强基工作。通过开展村级换届后调研、党员公开承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结对共建送服务等创新活动,集中破解基层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基本做到村级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基础。其中党员公开承诺通过三大渠道开展,一是村、社区和机关干部结合工作岗位书面承诺;二是结合换届对村干部进行创业承诺;三是利用三资管理触摸平台进行承诺公示,真正使承诺落到实处。

二、2011年组织工作思路

2011年,我街道组织工作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核心,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和中心城区改造提升这一工作中心,具体要“夯实一块基石,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项创新”。

一、要夯实一块基石: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破难强基工作。重点培植一批先进村党组织,并转化后进村、排查化解不稳定村因素、发展壮大经济薄弱村、加强村班子队伍建设、健全落实党员管理措施,街道三资管理平台实现全覆盖,建立村级集体资产招拍租平台,扎实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切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街道、村(社区)二级党员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从回乡青年、致富能手,特别是妇女、少数民族和35岁以下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对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新党员进行重点培训。

三要强化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实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评议制度,制定基层组织建设问责制度办法和奖励办法。

二、要突出两个重点:村(社区)班子建设、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加强村、社区班子建设。对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后实施回头看,加强教育培训和适时的调整、充实。对村委会换届做到早调研、早谋划,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把有思想、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对村干部进行全面培训。建立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组织后备干部培训班。继续实行 村、社区优秀干部到街道重要岗位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对下村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同时,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建立干部互评、代表参评和街道督评相结合的考核评议体系。

二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工委中心组的学习,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工作实情的掌握和学思成果的运用,努力提高党工委把握趋势、谋划全局的能力。自觉执行《XX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并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抓好机关干部的学习活动,深化联村、联社区、联企业等制度,鼓励机关干部联系本职工作开展调研。加强对机关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开展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帮学活动。加强廉政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三、要抓好三项创新:扩大组织覆盖面、拓展党建工作空间、改进干部教育培训。

一是要努力扩大组织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型、产业型、流动型、联合型党组织。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有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思路,加大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力度;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在条件成熟的企业逐步建立党支部,实现党的基层组织的延伸。按照“三有一化”的要求,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深化党员分类管理制度,试点探索小区临时党支部和楼道党小组,进而逐步建立区域性党建的组织管理网、工作机制网、资源共享网和服务群众网,尝试构建网格化社区党建新格局。

二是创新拓展党建工作空间。首先,以远程教育网络为平台,在全街道村、社区站点积极开展“一站一品”活动,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创建市级远教示范点,并加大站点帮扶力度,以实施梯度培育,整体带动。其次,以深入开展党员服务月和党员服务日 活动为载体,推进千名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和党员星级创建活动,特别在社区积极探索“民情流水线”做法,试点成立街道社会服务联动中心、社区联动服务站,真正实现双向互动、联动流水服务。再次,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发挥政治引导、凝聚人心、参谋决策、创新示范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典型引路、助推发展的“动力源”。

三是不断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解决干部学用脱节、言行不

一、学风不浓等问题,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创新建立以需求调研为基础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履职和成长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结合街道党工委“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型城区”的战略部署,开展专题研讨,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辅导。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合理调训学员,努力提高培训效率。

第五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中共靖边县委 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1年,我县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工作措施,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全年共投入10亿元扶持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7.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9元,位居全市第三,比2010年净增加2090元,增长27.5%,分别高出全市、全省、全国水平3169元、4661元、2712元。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乡镇达10个,占全部乡镇的45.5%;全县214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达到90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42%,其中突破2万元的乡镇5个。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实际,高点起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为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我们抽调全县涉农以及有关部门骨干,由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级领导带队,组成靖边县农业农村工作调研组,深入全县22个乡镇开展了多次农业发展大调研,经过仔细研究,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制定了靖边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了生产区域,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发展兼顾规模与效益,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马铃薯产业围绕“鲜薯商品化、种薯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努力开发高淀粉、专用薯品种,实现以商品薯生产为主,专用薯、种薯生产为辅的协调发展格局。蔬菜产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高标准大田和拱棚、温棚建设并举,推进东坑镇、红墩界镇“万亩万元”设施农业示范田建设,带动宁条梁、张家畔等有条件的乡镇大面积推广。小杂粮产业由传统种植向“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规划,对工作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投入,把握关键,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为此,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来抓,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继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并与我县项目建设捆绑、配套使用,加强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三是充分调动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了政府大包大揽、单打一的弊端,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解决了农村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和80个自然村农网改造问题;全县通村油路达到75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3万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打机井383眼,发展节水灌溉8.31万亩;完成了6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切实加强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强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基地建设,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走种薯、专用薯、食用鲜薯“三薯”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夏马铃薯达到10万亩,建成原原种繁育基地50亩,原种繁育基地5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稳步推进蔬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在北部和中部滩涧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在种植结构上,由传统蔬菜生产向“精细蔬菜”生产发展,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种植方式上,坚持了以大田生产为主,拱棚、温棚生产为辅,走大田、拱棚、温棚蔬菜生产相结合的路子,真正形成了“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的生产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万多亩,蔬菜温室大棚达到8350个,大、小拱棚达到16114个。大力发展羊子、生猪养殖,羊子饲养量达到175万只,生猪达到48万头。小杂粮产业以榆荞-4号荞麦、伊选红糜、伊选黄糜、晋谷

29、秦谷5号、英国红芸豆等小杂粮优良品种为主,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15万亩,产品很受欢迎,效益也很可观。实践证明,“基础强则农业丰,农业丰则农民富”。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是一句空话。

三、依靠科技,推广科技,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 我县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从长远看,仅靠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只能是短期的,不能长期站稳市场,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加大了羊子、生猪、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全年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多项,推广各类新品种40多种,推广应用新技术16项,全力提升了特色产业的品质和效益。一是实施了良种工程。发展特色农业,良种要先行。2011年,全县推广脱毒紫花白马铃薯新品种40万亩,总产值3亿多元。推广种植的紫花白马铃薯亩产可达5000斤,而南部山区种植的虎头、山杂等老品种平均亩产仅为600斤。选育推广的紫皮高桩洋葱,1995年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后稷金像奖”。推广的保加利亚、万丰系列、海丰系列等辣椒新品种具有色泽好、品质好、风味独特的特点。推广的龙洲葱、杨虎台蒜具有口味浓、品质优、保健性强的特点。王则镇闫米洼村引进榆荞-4号荞麦优良品种种植,亩产达400多斤,而老品种亩产仅为100多斤。二是实施了新技术推广工程。我们把特色产业的规范化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兴农的关键来抓,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作业、立体化种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以及垄作栽培等新技术,着力提高了特色产业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全县推广旱地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种植3.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833.2公斤,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建立的靖边夏马铃薯生产基地,亩收入1700多元,加上回茬秋菜1000多元,亩收入可达2800元。东坑镇伊当湾村仅夏马铃薯一项户均收入逾万元的就有300多户,该村村民殷海彦种植夏马铃薯100多亩,年收入在20万以上。积极推广10大类40多种新型农机具5511台,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以杨桥畔、红墩界、高海则高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特色产业无公害生产基地。认真执行质量生产认证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靖边县高海则、涌泉居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9000多斤,最高的突破10000斤,年纯收入达300多万元。全县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3万亩。马铃薯远销广州、长沙、武汉、太原、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更是西安市场的抢手货;辣椒、洋葱等被山东视为珍品;小米、杂豆极享盛誉,特别是龙洲小米以色泽金黄、颗粒均匀、营养丰富以及能解渴消暑而享誉陕北,荞麦由于品质优、无污染而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席麻湾马铃薯己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注册了“统万牌”商标。成功打造了鸿丰牌蔬菜、万丰牌辣椒、华兴牌羊肉等十大名优农产品品牌,新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己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真正实现与市场对接,农民才能增收过上好日子,否则靠勤劳、务实只能解决温饱。

四、做强龙头,狠抓营销,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农业产业化,根本出路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用抓工业的方法来抓农业,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产业。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专业户、专业村,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带领农民闯市场。目前,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己发展到197个,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己兴起了榆林新田源食品厂、神源淀粉加工厂、涌泉居马铃薯生产基地等一批优秀企业,与种养大户、生产基地有机的链接起来,延长了农民增收链条。为调动农民种养积极性,我们对发展“一村一品”的乡镇、村和种养大户进行大奖。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将农业信息网络向种养大户和运销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延伸,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我们在开发、建好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还注重开发了境外销售市场,重点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交易网点,使它们成为我县农产品的宣传窗口和销售平台。不断强化品牌建设,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抓好农产品的营销,是农民增收又一主渠道,也是推广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成为打造我县农业品牌的窗口和平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尽管我县特色农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发展规模还不够大,农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力争使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有新的突破。

下载强基础求创新建立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基础求创新建立乡镇成校发展的长效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 市郊农村乡镇成校布局问题的探讨

    市郊农村乡镇成校布局问题的探讨上海市郊乡镇成校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朔到50年代。在解放初大力开展扫盲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巩固扫盲成果,部分乡镇就开始建立成人学校(当时称扫盲中......

    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5篇模版)

    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位同事: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头到尾听了这么多书记、院长、教师、同事们的报告,了解了大家在过去一年做的很多工作我今天不算总结,是作发言。......

    全面谋划学校发展全力推进强校目标

    全面谋划学校发展全力推进强校目标——武穴师范、实验高中2013年工作总结2013年,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武穴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领导......

    抓基础求提高创特色推进城镇村居协会发展

    抓基础求提高创特色推进城镇村居协会发展城镇村居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政府指导,群众自愿"的重要界面,是计生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平台。......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坚持学校内涵发展,走特色强校的道路 ----二十八中内涵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学校内涵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中小学关注内涵发展早已成为......

    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5篇)

    教育创强夯基础 均衡发展谱新篇 ——饶平县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评报告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践行......

    当前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五篇材料]

    当前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蒋自洪 443112 摘 要:农村成职教育肩负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5篇)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 ——在XX市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XX镇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5日)XX镇位于XX市XX区东南部,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全镇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