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5篇)

时间:2019-05-13 23:3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

第一篇: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

教育创强夯基础 均衡发展谱新篇

——饶平县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评报告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县义务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基础教育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已达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要求。现将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饶平县地处广东省“东大门”,东邻福建省,西连汕头,北接梅州,南濒南海,位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最东端,居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之间,是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的交汇点。县域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全县辖21个镇、1个林场,总人口105.3万人,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6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209.91亿元,国地税收总收入18.09亿元,本级财政预算收入6.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4亿元。我县荣获“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省水产生产先进县”、“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水族机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称号。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饶平县委、县政府确立“科教兴县”的

发展战略,立足教育优先发展,全县各级党政抓住创建教育强县的契机,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师资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全县教育系统强化学校管理,注重内涵发展,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教育事业得到健康稳步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280所,其中小学242所(其中民办1所,26所暂无学生),初中28所(其中民办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其中民办1所),完全中学(初中部)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义务教育学生86114人,其中小学生56135人、初中生29979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职小学专任教师3721人,初中专任教师2898人,学历达标率100%。

二、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化情况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情况

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体系》逐校逐项进行县级自查,目前,我县有公办小学215所,初中 26所,完全中学(初中部)9所,大部分学校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只有个别学校班额达不到省的标准,我县已落实整改,从而提高各项指标均衡水平。

(二)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异情况

1、综合差异情况

我县小学8项指标的综合差异系数为0.62323,初中8项指标的综合差异系数为0.34979,完全符合省定综合差异系数小学小于0.65、初中小于0.55的要求。

2、小学8项指标差异情况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的差异系数为0.72377;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的差异系数为0.92454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差异系数为0.35418;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的差异系数为0.70069;生均图书册数的差异系数为0.64127;师生比的差异系数为0.53506;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的差异系数为0.57503;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的差异系数为0.53131。

3、初中8项指标差异情况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的差异系数为0.28132;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的差异系数为0.49491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差异系数为0.45842;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的差异系数为0.23564 ;生均图书册数的差异系数为0.3127;师生比的差异系数为0.27368;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的差异系数为0.43479;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的差异系数为0.30684。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投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初步建立了群众满意、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具有饶平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健全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机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一)履行政府职责,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1.党政重视,机制健全

(1)强化意识。一是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划布局、经费保障、组织协调、人事管理

和规范办学等方面负有的主要责任。二是明确了各镇中心小学对镇辖区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管理职能。三是明确了各镇人民政府对所辖区域农村义务教育的组织协调、儿童入学、土地征用、校园周边安全、发展幼儿教育、保全教育资产和营造尊师重学氛围等方面承担的主要责任。四是明确了村民自治组织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做好流失生返校动员、协调土地征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教育资产保全工作等。

(2)加强领导。我县成立了由县长直接负责的义务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工作制度:一是教育工作议事制度。把义务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县政府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年都围绕义务教育发展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全县集中力量要办好的大事实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教育工作办公会议制度。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县领导经常到中小学校一线进行现场办公,解决中小学危房改造、新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困难和问题。三是教育工作定期调研制度。县长每半年、分管副县长每季度坚持到教育系统调研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掌握工作动态,明确一个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环境整治、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义务教育各项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四是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明确政府各部门、镇政府推进教育发展的年度工作目标和细化任务,并严格平时督查,实行年度考核。

(3)落实责任。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确保顺利推进此项工作,我县出台了《饶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县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镇政府签订了《饶平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责任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时间,扎实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成立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指导和协调全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各项工作,并按照评估内容将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各单位按照责任分工,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2.加大投入,优先发展

为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我县克服财政困难,坚持扶贫先扶智,积极开源节流,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杜绝教育乱收费和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依法依规落实教育“三个增长”,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连续三年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12至2014年,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44642.2万元、55079.4万元、6248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08 ﹪、23.38﹪、13.45﹪。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 90025万元、102444万元、1137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2.68﹪、13.80﹪、11.03﹪。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逐年提高,2012至2014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小学 4737.24元、6018.35元、6936.81元,初中3700.41元、5065.10元、7759.96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公用经费支出逐年提高,2012至2014年,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

分别为小学871.28元、1345.88元、1385.18元,初中1050.02元、1499.73元、1551.61元。

(二)强化工作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创均”、“创强”,基础在强校,近年来,我县从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入手,结合布局调整,以建设义务教育优质标准化学校为阶段目标,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制定并有效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积极开展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活动。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经调查、统计、测算,全部达到省定的小学、初中“标准化学校基本要求”的规定标准,达标率为100%。通过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苏区县在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县积极创新筹资方法,完善县、镇投入分担机制,各镇政府立足先行筹措,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发动村(居)委、乡贤和企业捐资筹措创均创强资金。通过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各级财政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创强工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教学仪器设备。至目前,全县已经投入“创均”、“创强”资金70080万元,其中中央改薄资金3134万元、省奖补资金17480万元、市奖补资金1575万元,县财政投入15194.6万元,各镇财政、各村(居委)、学校自筹和社会力量捐资共32696.4万元。近三年,我县学校基建工程项目308个,总建筑面积约12.4683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

237个、篮球场324个、排球场100个、羽毛球场258个、器械区220个,新建多功能教室83间,新增教学平台707个,新建计算机室146间,更新中小学生课桌椅4.75万套,更换教师办公桌椅 2143套,新建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团队室、体育器材室等共1765间,按中小学校标准配齐配足常规教学仪器设备、补充符合师生需要的图书,新购进常规仪器、图书一大批。正是举全县之力“创均”“创强”,县、镇、村各级倾力投入,乡贤、校友等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支持,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多方筹措,攻坚克难,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创强”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均衡化督导工作,促进教育公平

我县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学生入学问题,确保入学机会均等。根据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结合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学区生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招生计划,确保学区内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有相应的学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操作,及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政策与相关信息。

我县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精神,设立“饶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有专职人员10人,为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的有效实施,出台《饶平县督学责任区制度实施方案(试行)》(饶教〔2013〕21号),制定和完善我县挂牌督导的措施和办法,按照有关要求配备专兼职责任督

学40名,全面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根据学校网点布局,将全县划分为14个督学责任区,分别配备市、县督学,全面完成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受聘督学在县督导室领导下,在责任区范围内依法行使教育督导职权,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导。

(1)建立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体系。依法贯彻落实各项招生政策,制定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办法等文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招生计划,纳入学籍管理,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原则,认真贯彻落实非户籍人口子女与我县城乡居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到100%。

(2)建立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助学体系。我县把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各阶段的相关资助政策,足额配套资金,规范操作,准时拨付资金,使贫困生真正享受国家助学优惠政策。近三年来共补助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107万元。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社会力量助学作用,推动助学体系多元化健康发展,为贫困学生编织一张助学保障网。据统计,近三年来通过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共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惠及城乡学生。

(3)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我县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并出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方案》,明确构成关爱体系各方应有的责任。各校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并认真细致地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积极开展

留守儿童“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形成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合力。对留守儿童坚持“二优先”: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要;努力做到“三加强”: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全程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留守儿童家校联动组织工作。

(4)解决“三残”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我县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用“随班就读”为主的方式;另外,县教育局和残疾人联合会要求县特殊学校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保证这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将他们纳入学籍管理,建立学籍档案。至目前止,我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以上。

一系列的教育惠民措施,既丰富了教育惠民的内涵,又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为“防流控辍”提供有力的保障。为提高我县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巩固率工作,我县制订了一系列的工作方案,全面落实校长和教师责任。近几年来,我县小学阶段巩固率达到100%;初中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5%以下。

3.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优化教师队伍

(1)提高待遇,稳定队伍。我县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县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队伍稳定,教师们安教乐教。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省的有关政策,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福利。2009年开始全面实行绩效工作制度,并调整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标准与公务员持平,教职工年人均工资逐年有所增长,2014年我县教师月平均工资4321元,略高于公务员月平均工资4261元。二是建立

边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教师特殊岗位补贴制度。为鼓励教职工扎根边远农村和山区学校,2013年按省有关规定落实山区及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

(2)招聘教师,充实队伍。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教师编制,在保证有充足数量的教师的同时,着力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仅2011-2014年就招聘教师641人,其中2011年新招聘教师217人、2012年新招聘教师182人、2013年新招聘教师140人、2014年新招聘教师102人,新招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增强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我县创新招聘教师机制,实行中小学校教师定点定岗招聘制度,每年新教师招聘直接定岗农村中小学招人,并规定至少服务4-5年,参加招考的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报考学校。这种招聘教师机制,摆脱了新教师不愿意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窘况,破解了我县城乡教师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提升了中小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制定了《饶平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并有效实施,使我县师资配置保持基本平衡。

(3)抓好师德,树立形象。我县重视加强师德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德立身,以爱立教,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奖惩方案,将教师日常表现和考核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

监督,并作为每年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4)强化教研,提高素质。制定了《饶平县实施广东省“强师工程”工作方案》,积极实施“强师工程”,开展“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活动,致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有带动能力的教师,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专业引领。为提高全县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先后举办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等活动,还利用国家、省、市、县课堂教学比赛的契机,组织教师观摩学习,改进教学方法,经常组织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示范课、科研论文评比等教育教研活动,有效地开展“传、帮、带”,培养一批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共有28位名教师、36位学科带头人、713名骨干教师。近三年,全县立项并实施的科研课题项目共69个,其中省级 61个、市级8个,已经结题的61个;教师在教学、教研、课题、竞赛等方面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 393个,其中国家级 7个,省级65个,市级321个;教师论文获国级奖5 篇、省级奖 36篇、市级奖298篇,有83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公开发表。

4、加强依法规范办学,推进素质教育

(1)依法依规治校,规范办学行为。我县不断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各中小学校均制订“一校一章程”,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贯彻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设重点班和重点学校;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学校按省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没有违规收费、违规集体补课现象发生。

(2)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我县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班会、家长会、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德育模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全过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等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升华为素质品格。近三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县级德育达标学校90所,德育示范学校11所,市级德育示范学校5所。全县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3)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平安校园。校园安全工作事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每个学生、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我县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不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健全各级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县教育局设立安全办,作为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关心、家长参与的齐抓共管管理网络。二是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每年制订《饶平县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安全工作要点》,层层级级签订《饶平县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制订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每年召开

一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每年组织一次全县中小学校校长安全责任制完成情况考核工作,切实抓好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投入到位。制订实施《饶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保人员配备及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全县各中小学配备2名保安人员,购置配备各类安全设备设施,切实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网络建设。四是创建平安校园到位。我县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配合综治、公安、消防、工商、文化、司法等部门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构建严密的校园安全隐患工作防控体系。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省级安全文明校园3所,市级安全文明校园15所,县级安全文明校园 204所。五是宣传教育到位。经常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安全教育周活动,采取积极措施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各中小学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从而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救护、自救能力。近两年全县没有发生1次死亡3名学生的安全事故,校园内没有发生死亡1人以上学校主要责任事故。

(4)强化体艺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我县在抓好常规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抓好体育、艺术、卫生教育。一是各中小学校严格依据广东省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基本条件标准进行建设,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达标率均达到100﹪。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音乐器材、美术器材、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的配备均达到规定要求,学校还配备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心理咨询教师。二是县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

生田径运动会、科技创新大赛、篮球赛、兵乓球赛、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让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和发展。学校还重视阳光体育运动,重视美育,举办体育艺术节,创新“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三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数据上报率达100%,2014年优良率达70%以上。同时,抓好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健康教育,落实体检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三年来,我县有45个项目获潮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励,有4个项目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励,我县中小学生在参加省、市运动竞赛中都取得较好成绩,参加各级艺术竞赛有 196人次荣获奖励,其中获国家级的有7项,省级的有73项,市级的有116项。

四、工作特色与亮点

(一)党政重视,穷县办大教育

饶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当作改善民生的重要大事来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把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饶平县,要办出“大教育”,这是饶平党政所面临的必须破解的难题。县委书记马儒生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在调研教育工作时强调,我们要举全县之力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建设幸福饶平。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得以高效推进。党政高度重视,敢干并能干,社会合力支持,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过程中,县委书记、县长靠前指挥,亲自牵头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强力推动创建工作;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出台一系列文件,为学校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有思路、敢担当,能干事、敢干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过程中发挥了主角作用。全县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顺利进行。

(二)兴学育才,蔚然成风

近年来,饶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推行一系列尊师重学举措,不断探索捐资助学的新方式,拓宽捐资助学的覆盖面,在全县构建了以政府搭台、社会捐资奖教助学体系。在探索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方面,我县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大力实施奖教奖学,成立教育促进会、教育基金会等机构,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进一步弘扬尊师重学的社会风尚。富而思进的饶平乡贤也响应饶平县委、县政府提出“乡贤回归工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友和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詹玉湘先生捐资3000多万元新建新丰中心小学教学楼及其配套教学设施;深圳航鹏船舶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芳先生捐资3000多万元用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捐助300多万元用于新塘镇中心小学奖教奖学助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类奖教奖学机构达160多个,募集各类捐资助学资金超亿元。仅今年,全县就有7000多名师生受到奖励资助近500多万元。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学氛围,县委、县政府于今年9月1日在县大会堂召开“饶平县尊师重学表彰会暨庆祝

2015年教师节大会”,会上,表彰了一批尊师重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县领导、县直各部门和镇场领导开展尊师重学现场捐款。

五、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我县教育正朝着“均衡、协调、优质”的目标不断前进,并且已经由“有学上”逐步迈入“上好学”的新阶段,城乡教育日趋均衡,各类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城乡、校际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二是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初中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县将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均衡教育发展成果,创新教育体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我县将从三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拓展县城和中心镇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深入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山区教育发展的科研课改新模式。二是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着力在转变育人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完善评价制度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三是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在县域内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保障和改善农

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选派县城教师下乡支教,并定期轮换一定比例的校长与教师。把促进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六、自评结果

根据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我们对照指标要求,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得分为97分,现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敬请省督导验收组予以督导验收。

潮州市饶平县人民政府 二○一五年九月十八日

第二篇:夯基础强基层

夯基础强基层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党支部建设。要坚持并巩固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一要做到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妇女、青年、民兵等群众组织、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社会团体都必须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吸纳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群众加入党组织,不断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理论教育。只有用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才能战无不胜,基层党组织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抓好理论教育。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对党的理论的认识高度,不断加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用党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从一定意义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另一条长征之路,反腐倡廉是永恒的主题。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升华反腐倡廉的境界,落实反腐倡廉的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坚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坚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同时,我们还应坚持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使大家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作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不动摇,要坚持真抓实干的作风不动摇,要坚持求是崇真的作风不动摇。督促基层党员认真行使和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要结合基层实际和工作实际,对全体党员进行必要的党纪、党风、党性教育。纠正错误倾向,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国家社稷的基础,基础稳则社稷牢,基础强则社稷兴,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作来抓,常抓不懈。

第三篇:初学“创强”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初学“创强”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县”为目标,抓住重点,统筹规划,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我校“创强”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二、目标任务

校舍建设(含附属工程)、校园“三化”建设、各类部室设置属“双高普九”达标的硬件建设。“创强”档案建设,图片成果展示、学校常规管理、创强资料汇编等称为“创强”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是“创强”达标的基础和保证。软件建设是“创强”工作的书面体现,也是“创强”工作达标的升华和关键。

根据xx省“创强”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硬件建设中各项目的省颁标准及我们面临的任务是:

(一)“三化”建设。

1、省颁标准:

①学校必须有校标、校徽、旗杆、花坛、阅报栏;做到道路硬化、校园美化、绿化、净化。

②农村初中绿化面积生均不少1平方米。

2、面临任务:

①制定学校“三化”建设规划方案,扩大绿化面积。②整修现有的花坛。③购置花木盆景,美化宿舍、教室、办公室。④修建车库,禁止车辆乱停乱放。

(二)部室建设

1、县颁标准:

县上要求达到二十五室一部。即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仪器室4个,会议室、多媒体室2个、电子备课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地理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心语室、团队部各1个。

所有部室内部设施建设必须符合省颁配备要求。

2、面临任务:

①需要建立化学实验室1个、生物实验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②需要再购置图书30000册,报刊杂志至少80种。③给所有实验室安装多媒体投影仪。④所增设的部室都需要配备相关的器械、器材设施或设备。⑤原有部室需要提升标准,如音乐教室铺木地板,电脑教室更换电脑等。⑥进一步完善各部室的制度。

根据xx省“创强”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软件建设要做好义务教育“二十七表二十六册”的填写整理工作,续建好2009年9月以来的义务教育档案,重点建好近3年的义务教育档案。具体要求和面临的任务是:

(三)档案建设。

1、省颁要求:

①文字档案:分建档,续建好2009年9月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文字档案。

②数表档案:按照各表之间逻辑关系,各表与册的内在联系,各表册按先后的对应关系,各年级段的对应关系等,续建好2009年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教学档案。

③音像档案:a各级领导视察“创强”工作图片;b校园整体面貌,包括远景、中景、近景以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c社会各届支持、关心“创强”的场面;d“创强”宣传工作场景;e校建工程场面;f学校图书、仪器、各类部室照片;g学校举行各类提示讲座研讨活动、文艺演出、素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安全师德、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图片。

④档案管理:建立档案室或专人专柜分门类别管理。

2、面临任务:

各类档案需要整理、增补、填写、装订。

(四)学校文化建设。

1、省颁要求:

①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精心设计校园文化环境。

②培育文化认同感,开展校微校歌、校长寄语征集活动。

③开展“四风一训”建设。学校要有自己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

④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2、面临任务:

①突出文化主题;②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放大校微、校歌;③规范教室、办公室布置。④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举办艺术节,举行运动会,弘扬“元中”文化。

(五)学校形象建设。

1、省颁要求:

校园环境卫生、布局陈设合理,师生言行规范、校园设施完好。

2、面临任务:

努力构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的目标。

(六)学校特色建设。

1、省颁要求:

用科学发展观规划学校发展蓝图,打造学校品牌。

2、面临任务:

①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打造学校品牌。②突出质量立校,让家长放心;③突出“关爱留守学生”,让家长舒心;④突出安全管理,让家长放心;⑤突出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

(七)图片成果展示。

1、省颁要求:

学校有“创强”工作展板;有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各项活动成果(含手工制作),要在科技活动室里展示。

2、面临任务:

设计并制作展板;制作收集各项成果,布置展室。

(八)学校常规管理。

1、省颁部分要求:

①教学楼要有校训,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安全卫生警示牌等。

②教师要有胸牌,学生有校微。

③学生能背诵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④学校两个常规管理过程档案齐全。

2、面临任务:

以上四项都需要进一步补救和规范。

(九)“创强“资料汇编。

1、要求:形成《创强工作资料汇编》

①提交“创强”工作汇报材料。

②提交“创强”工作自查报告。

三、方法步骤。

“创强”工作本着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层负责,分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3.10-3.31)筹备阶段。召开会议,学习动员。营造氛围,制定方案,筹措资金。

第二阶段(4.1-8.31)实施阶段。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教师完成档案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形象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常规建设;完成“创强”图片成果展示及资料汇编。

第三阶段(9.1-10.31)总结评估阶段。总结工作,自我评估,提请上级评估验收。

四、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

学校成立“两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韩x

成 员:王x

张x

人员分工:

韩x同志负责:

(1)宣传、策划、部署本次“创强”工作,组织学习《xx省教育强县标准》,并分解安排任务。

(2)汇报材料

(3)解说培训

(4)简介

(5)展板

周x同志负责:

《xx省教育强县标准》中教育管理(1——6项)、依法办学(7——12项)的档案建设任务。

成员:屈x

王x同志负责:

《xx省教育强县标准》中素质教育(13——28项)的档案建设任务。

成员:李x

王x同志负责:

《xx省教育强县标准》中普及程度(41——52项)的档案建设任务。

成员:武x

闫x同志负责:

《xx省教育强县标准》中办学条件(53——68项)的档案建设任务。

成员:石x

史x同志负责:

《xx省教育强县标准》中协调发展(29——40项)、教师队伍(69——87项)及荣誉成果(100项)的档案建设任务。

成员:于x

张x同志负责:

《xx省教育强县标准》中教育投入(88——99项)的档案建设任务。

任x同志负责:

镇成技校、镇农科教服务中心的档案建设任务。

成员:刘x

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四篇:同舟共济创和谐 共谋发展谱新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同舟共济创和谐 共谋发展谱新篇

作者:梁海丽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08期

摘要:早在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那么作为企业,社会大家庭的一个基本成员,我们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就是以人文本,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关键词:劳动关系;以人为本;企业;员工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09-01

多年来,山东德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在企业内部,不断为创建企业与员工和谐劳动关系而努力。

公司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队伍,一流收入”,从这一战略制定伊始,每年分别以15%以上的增长幅度给全体职工增加工资,尤其在09年全球经济遭遇经济危机寒冰的时期,公司仍然坚持以15%的幅度为全体职工增加了工资。做到对农民工工资从不拖延,按时发放。

积极推进职工文化建设,适逢各种节庆日,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职工中形成了“我为集团做贡献,不给集团添麻烦,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使职工牢牢树立“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员工精神,珍惜岗位不断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完善制度,有效保护职工的劳动健康安全。集团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培训班对员工进行各种安全职业技能的培训,并且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为职工购买劳动保护用品,尤其在夏季高温作业期间,安排专人为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配备足额的防暑降温物品、食品,保证了施工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每年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查体,尤其对女职工和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每年均为他们增设相应身体检查项目,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人性化的管理,和谐的劳动关系,让职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加感受到集体责任,从而在企业面临困境之时,在社会、国家遭受危难之际,更加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企业的号召下,多年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积极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累计捐款上百万元。在5·12汶川大地震及今年的玉树地震灾难中,在第一时间自觉捐款40多万元,并积极响应市建设局关于组织企业到四川搭建过渡板房的号召,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就是员工的家,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休戚与共。集团公司创建的员工与企业共谋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为员工提供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大舞台,集团公司每年均有数名职工荣获国家、省、市级各类荣誉称号。同时也让企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集团公司曾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最佳企业公民”、“烟台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烟台市百强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第五篇:和谐发展谱新篇

和谐发展谱新篇

□平和

(一)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必然是和谐的经济区。和谐是奋斗目标,更是可靠保障。无和谐,则无社会稳定、无持续发展、无幸福安康。

(二)“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稳定是硬任务,把稳定和发展摆在同样硬的地位,是因为“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在心。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稳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稳定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稳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福祉在于稳,兴盛在于和,力量在于心,发展在于搏。

(三)“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建设中原经济区,既是全省加快科学发展的“进军号”,也是政法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动员令”。

作为维护稳定的主力军,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责无旁贷!论机遇,这就是当前最大的机遇。政法队伍要抢抓机遇,大显身手,努力作出更大贡献,实现自身跨越发展。

讲大局,这就是当前最大的大局。政法战线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高度来谋划工作。

看责任,这就是当前最大的责任。政法机关要积极主动承担起中原经济区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职责。

(四)形势决定任务,任务源于形势。形势喜人又逼人,任务光荣且艰巨。

(五)前进中的河南发展态势良好,总体和谐稳定。

——大量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抓预防、抓排查、抓化解、抓处置,努力把问题预防在事前、消除在萌芽、处置在初始、解决在基层。

——平安河南建设成效显著。打击犯罪力度不断加大,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公众安全感由2006年的88.5%上升到2010年的95.06%。连续五年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优秀省。

——执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加强执法监督,创造了解决法院“执行难”的“河南模式”,建立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两查一访一满意”机制,开展执法巡视,组织案件评查,实行法官绩效考评,加强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政法机关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切实加强对干警的教育、培训、管理、保障,政法队伍的素质、能力、水平、作风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不断上升。

重在持续,就要持续这些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六)看形势,重在保持清醒;摆问题,忧患更为强烈。

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保稳定、促和谐仍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遗留问题解决困难。长期以来,河南作为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承载了许多历史重负,沉淀和累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群体多、涉及人员多,分布地区广、解决难度大。

新的矛盾多样多发。由于底子薄、基础差、人均水平低,我省改革发展的压力大,维护稳定的压力也大,国企改制、下岗失业、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民生保障等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

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多发的社会矛盾增加了诱发犯罪的因素,动态的社会环境增大了掌控治安的难度。刑事案件总量在高位徘徊,尤其是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比较突出,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思想观念需要转变。一些地方和单位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够强,执法为民的理念不够牢,求实求效的作风不够好,开拓进取的劲头不够足等,影响着工作的深入开展。

方式方法尚待创新。应对新情况、破解新难题的手段、措施不多,时常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政法工作同样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我们必须经得住考验,时时警惕危险。

重在提升,就要提升政法工作的领导水平,切实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才不致危。

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是党的要求,是人民的期望,是政法战线的天职。社会转型期维稳任务越重、压力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求政法工作“准确把握定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创新、注重分析研究、加强自身建设”。

(八)许多不和谐、不稳定问题的产生,都与社会管理的缺位、越位、错位、不到位有关。

社会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继续简单地沿用传统的管制方式,已难以奏效,必须多管齐下,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系统犹如人的肌体,而社会管理如行医术,要让社会管理走到健康轨道上来,必须对症下药,变“车下去”为“心下去”,变“灌输”为“协商”,变“为民做主”为“让民作主”,变“送温暖”为“送公平”。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搞好社会管理,既要加强,更要创新。)“加强”即从弱到强,是转变;“创新”即从无到有,也是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领导方式的具体转变,是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是在加强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一定是转变领导方式的过程,必将贯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始终。

“方式一变天地宽”。方式转变越到位,社会管理越有效。方式方法的新转变必将带来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重在统筹,就要以社会管理来统领、统揽维护和谐稳定工作。

(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在“为谁管”上明目的。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社会管理搞得好不好,群众最能感受到,群众最有发言权。必须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标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群众之所盼、化群众之所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维护群众利益。坚持“维稳”与“维权”的统一,加强对利益关系的协调,认真解决群众的诉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防止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保障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等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公平正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促进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本上是人的和谐稳定。只有为了群众,才能赢得群众;只有赢得群众,社会管理、社会和谐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重在为民,就要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

(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在“管什么”上求突破。

——在推进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和管理上求得新突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在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上求得新突破。强化乡镇(街道)、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功能,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联动高效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在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上求得新突破。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实现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求得新突破。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在共享城镇化成果过程中逐步融入城镇。——在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上求得新突破。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措施,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减少社会对抗。

——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上求得新突破。构建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服务上求得新突破。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等机制,加强对企业的政治服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上求得新突破。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特别要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

——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求得新突破。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防控体系,实现动态环境下对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

——在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服务上求得新突破。抓紧形成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创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在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上求得新突破。建立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信用管理制度,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水平。

——在加强和创新高等院校、矿区的管理服务上求得新突破。维护校内校外安全稳定,维护矿区正常的生产秩序。

(十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在“怎么管”上下工夫。

——从问题导入。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由急到缓,由表及里,逐步延伸到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

——从试点切入。强力推进三门峡市、新郑市这两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工作,选好、抓好我省自己的试点,尽快出成效,尽早出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从项目深入。把社会管理的思路变成具体可以操作的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实施项目带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完成来实现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方式方法的转变。如果工作落实不到项目上,就容易落空。只有这样具体地抓,才能突破、才能深入、才能落实。社会管理要善于借鉴经济管理的方式去运作。

(十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在“谁来管”上聚力量。

社会管理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必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发挥多元主体的“他律、自律、互律”作用,齐抓共管。

党委领导是保证。既要发挥好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

政府负责是主导。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办好主要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社会协同是条件。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公众参与是基础。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党委的“指挥”、政府的“领唱”、社会的“伴奏”、公众的“和声”,必将唱响一曲气势磅礴、雄浑豪迈、高亢激昂的胜利之歌。

(十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在“抓两基”上固根本。

要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焦点、难点、重点多在基层,提高基层驾驭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的能力,重在夯实基础。基层越强,全局越安;基础越牢,形势越稳。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人往基层走,增强基层的引力、实力、活力和能力,使基层始终有一批有经验、有能力、有威信的干部,使基层有履行职责的条件,使基层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作用,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抓基层、打基础,是固本之法、长治之举、久安之策,抓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抓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

(十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和谐号”巨轮已经起航。

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云帆而济沧海。勤劳智慧的中原儿女将劈波斩浪,激流勇进,奋力前行,驾驶这艘承载着亿万人民幸福安康的航船驶向和谐胜利的彼岸!

惠风和畅

□何平

和谐,和睦,和气,和合,和善,和平,祥和,协和,中和,谦和„„和,在宇宙的永恒演进中释放,在社会的有序运行中绽放,在人们的高风雅行中竞放。

和是天地相通的风调雨顺,和是亲人敬爱的快乐融融,和是政通开明的安居乐业,和是国家振兴的繁荣昌盛„„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矛盾纷纭,千变万化。唯和谐才能顺应规律、符合潮流,唯和谐才能协调一致、稳定有序,唯和谐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内心和谐,就会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才有万事兴旺;社会和谐,势必民富国强。和乃亿万人民之向往,谐为天地万物之希望。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又是远大理想实现的保障。

和谐从哪里来?

公平正义,如太阳之光芒。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妥善协调各方诉求,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们和睦融洽、心情舒畅。

创新管理,像春风之骀荡。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依法行政,让社会诚信友爱、充满力量。

改善民生,是雨露之滋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让百姓富裕安康、如愿以偿。

科学引导,似甘泉之流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让人全面发展、健康向上。

平和的《和谐发展谱新篇》一文,站在全局的高度,怀着忧患的清醒,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谈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之重要,明晰了构建和谐中原之对策,增强了推动和谐发展之决心。

和睦共处聚合力,和衷共济增活力,和谐共存添助力,和畅惠风促崛起。

下载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创强夯基础均衡发展谱新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阳光教育促公平均衡编班谱新篇

    阳光招生促公平均衡编班谱新篇 ---交城县2015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总结材料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招......

    东城教育谱新篇

    扬帆起航绘蓝图东城教育谱新篇 ——绿地实验学校“2+X” 2013年展示型评估汇报材料 2013年是绿地实验学校的开局之年,翻开了绿地实验学校正式办学崭新的一页。伴随着东部新城......

    夯基础 强管理 创特色 树品牌

    脚踏实地夯基础 开拓创新出特色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按照学校提出的“抓好常规、抓出特色......

    团结奋进创佳绩 求真务实谱新篇

    团结奋进创佳绩 求真务实谱新篇 海林市幼教中心 2011年海林市幼教中心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抓机遇,以高质量的管理、高层次的标准、高品位的追求,抓特色......

    推进均衡教育,续写发展新篇

    推进均衡教育,续写发展新篇 ——大同中学教育均衡发展迎省督导评估验收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大同中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均衡教......

    真抓实干夯牢基础,齐心协力均衡发展(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真抓实干夯牢基础,齐心协力均衡发展 ——彭州市隆丰中学教学管理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们从今年班级的考试成绩来看,做的还不够好,我们与优秀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

    强基固本谱新篇无私奉献树形象

    强基固本谱新篇无私奉献树形象——嘉陵镇计生服务所所长王秋红先进事变简介 今年40多岁的王秋红,自调入嘉陵镇计生服务所以来,以自己精湛的技术、耐心细致、周到体贴的服务,赢......

    紧抓创强机遇,普写教育新篇

    揭阳市揭西县钱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自 评 报 告 揭西县钱坑镇人民政府 二O一四年九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 1 二、主要做法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