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南北半球与季节的现象判断

时间:2019-05-14 19:1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地理南北半球与季节的现象判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地理南北半球与季节的现象判断》。

第一篇:高考地理南北半球与季节的现象判断

1.根据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判断

如果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如果气温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赤道判断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3.根据纬度变化的规律判断

纬度数向北递增,为北半球;纬度数向南递增,为南半球。

4.根据正午物体的影子判断

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向北方的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即为北半球;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向南方的是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即为南半球……

5.根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运动方向判断

在中低纬海区,如果洋流呈顺时针流向,为北半球;如果洋流呈逆时针流向,为南半球。

6.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在俯视图上,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

7.根据气候统计资料判断

如果最冷月均温在1月或2月,为北半球;如果最冷月均温在7月或8月,为南半球。

8.根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来判断

由于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所以如果向右偏,为北半球;如果向左偏,为南半球。

地理现象时间分布规律小结

一、[主要规律记忆点整理]主要分冬夏季节来区分,后段内容有独特的特点,抓住黑体字。

1、地球公转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 2、正午太阳高度

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3、昼夜长短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冬至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4、日出方位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出,西南落

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出,西北落 5、等温线

1月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7月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6、气压带,风带

1月南移;7月北移

7、对流层厚度变化(北半球)

1月对流减弱,厚度变小;7月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8、中国的锋面活动

1月昆明准静止锋

7月江淮准静止锋(梅雨)9、北印度洋洋流

1月北半球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7月北半球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10、长江口盐度:

1月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7月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 11、我国的降水

1月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降水少;7月夏季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降水多 12、南亚的降水

1月冬季受冬季风(东北风)影响,降水少;7月夏季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降水多 13、我国的河流

1月冬季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塔里木河断流

7月夏季东西部河流均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 14、雪线

冬半年积雪,雪线下降;夏半年融雪,雪线上升 15、天山牧场放牧活动

1月山麓是冬季牧场;7月山腰云杉林带以上草地是夏季牧场 16、我国渔场鱼汛:

1月带鱼汛;

7月墨鱼汛 17、动物迁徙(北半球)

侯鸟(1月南迁;7月北迁)

长颈鹿(1月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迁移;7月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迁移)驯鹿(1月冬季向针叶林带迁移;7月夏季向苔原带迁移)18、强盛气压带

1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

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强盛

19、地中海气候区特点(记城市)

1月 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马赛,福斯,嘎纳,罗马,塔兰托,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雅典,亚历山大,洛杉矶,旧金山 温和多雨

7月 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 温和多雨 20、航海

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1月顺水顺风;7月顺水无风

过马六甲海峡(向东):1月顺水无风;7月逆水无风 21、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特点:

春秋返盐, 夏季淋盐 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22、尼罗河水位:6~10月定期泛滥,8月水位最高 23、我国主要农事活动

春小麦:春种夏收

冬小麦:秋种夏收

春季:冬小麦返青,江南采茶正忙,长芦盐场晒盐

秋季:华北平原收摘棉花

24、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事安排

小麦种植:犁地(1-2月);播种(3-5月);

生长季节(6-10月上半月);收割(10月下半月-12月)

绵羊饲养:牧场放牧(1-4月);配种(5-7月);

剪羊毛(8-9月);收割后麦田放牧(10-12月)25、中高纬度草木:秋枯,春荣 26、热带草原草木:湿季荣,干季枯

27、我国的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及我国主要灾害

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 7月中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 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带结束 28、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 29、自然灾害的发生

寒潮: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

台风:夏秋季节

沙尘暴(北方):冬春季节

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

赤潮:夏季严重

30、青海湖鸟岛最佳观赏时间:5月 31、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夏季较多 32、极光:极夜期间出现

33、南极科考:11月到次年3月

34、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植被)互补关系:(湖泊、地下水、植被都有对河水流量的调蓄作用。)

第二篇:如何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如何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以下季节均以北半球为准)1.根据地球公转速度(或公转位置图)判断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夏半年较长。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或日影)的变化判断 由于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例如,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26′N,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是23°26′N,最小地区是南极圈以内,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地区是23°26′N以北,最小地区是赤道以南。3.根据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或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况)判断 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的地区(24小时)是北极圈以内,最短地区是南极圈以内,昼达一年中最长的地区是北半球,达一年中最短的是南半球。通常昼长大于12小时为夏半年,小于12小时为冬半年。4.根据晨昏线的移动判断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均为零,把全球分为昼夜两半球,大气散射导致昼半球实际范围大于夜半球;随地球自转,晨线西移,昏线东移(速度为15°/小时)。冬半年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夏半年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5.根据日出方位(或日出日落时间)判断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北半球太阳轨迹在南天空,南半球太阳轨迹在北天空;北半球夏半年,东北出,西北落,南北半球相同;北半球冬半年,东南出,西南落,南北半球相同。夏半年地方时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冬半年日出地方时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6.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判断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也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例如:当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西风带)影响时,可以判断季节为夏(冬)季。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夏)、干季(冬)。7.根据海陆气压中心的盛衰判断

因为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高压。例如,当夏威夷高压最强盛时,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8.根据海陆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等温线有规律地弯曲。如右图,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9.根据季风的风向判断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夏季,大陆上气压比海洋上低,气压梯度由海洋指向大陆,所以风向是从海洋指向大陆,形成夏季风;冬季则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世界上季风主要分布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等。

我国的季风,东南大部分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风影响。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10.根据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判断 以赤道为中心受季节影响,流向发生改变的特殊洋流系统。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11.根据气候特点和特殊天气现象判断

气候要素气温最热月(7月)-夏季最冷月(1月)-冬季(海洋8月与2月)降水冬雨型-地中海式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如:华北春旱、江淮地区春末夏初的梅雨、东南沿海夏秋之交的台风、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的伏旱天气等。12.根据河流流量变化判断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同河流的水源补给密切相关,各种类型的河流水源不同,因而径流季节变化的规律也就不同。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夏季青尼罗河水量在一年中达最大值。

(2)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如塔里木河出现汛期,可以判断为夏季(最大水量出现在8月份),同样道理,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8-9月份。

(3)以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则出现在春季;如松花江出现第一次汛期,可以判断为春季;第二次为8月份锋面雨。13.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规律判断

从赤道(17-18km)向两极(8、9km)递减。冬季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夏季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14.根据某些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变化判断

河流汛期流量增大,对海水的盐度起稀释作用,盐度降低。如:长江口盐度,由河口向外盐度逐渐变大,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同海域盐度变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同海域盐度变小。

15.根据雪线高低判断

雪线是多年积雪层的下限,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高山雪线高度逐渐下降,同时雪线位置的升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由于夏季温度偏高,海拔较低处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冬季则偏低。当然海洋性冰川还受降水多少的影响。16.根据植被变化判断

由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导致植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明显交替,夏季雨量充沛,则草木繁茂,冬季雨水稀少,则草木枯黄。17.根据动物活动规律判断

驯鹿秋季从苔原带北部迁移到苔原带以南的针叶林中,以躲避冬天的寒冷,夏季返回,以躲避针叶林中蚊虫的侵扰。再如,当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聚集之时为冬季,而夏季在黑龙江扎龙;澳大利亚袋鼠冬季生育;我国秋季北雁南飞。18.根据农业活动判断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包括捕鱼、畜牧等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江南丘陵地区采摘新茶为春季;舟山渔场冬季为带鱼汛,夏季为墨鱼汛;天山的“高山移牧”,夏季在高山牧场,冬季在山麓草场过冬,即“夏山腰,冬山脚”;华北平原秋季收摘棉花。

19.根据臭氧层空洞面积大小判断

在对流层较低的地区上空容易出现臭氧的极小值分布区,如青藏高原、北极和南极地区。9-11月份,南极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20.其它

(1)春季:长芦盐区利于晒盐的时期,华北平原出现干旱,长城以北播种小麦,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2)夏季:到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索马里沿岸出现寒流。(3)我国的气象灾害:冬季多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夏季多旱涝、暴雨、台风、冰雹、干热风。

(4)青海湖5月最佳观鸟时机(4月飞至鸟岛,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飞走)。

如何判断地理试题中的时节与季节

如何正确判断地理试题中的时刻与季节季节与时刻是地理试题中的重要信息,正确判断季节与时刻是解题的必要条件。

一、时刻的判断

1.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时刻当几内亚夜幕降临时,当地为18时左右;当北京烈日当空时,当地为12时左右;当雅加达曙光初现时,当地为6时左右。2.根据太阳高度及方位的日变化判断时刻当北京树影最短时,当悉尼树影朝向正南时,都表示当地为12时;当北京太阳位于西南 时,当地为15时左右。

3.从地球光照图判断时刻这是最常见的判断时刻的方法。在极视图、侧视图、变视图等各类照图种,要快速、准确地判断时刻,应抓住关键点和线。关键点:晨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关键线:昼半球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间地经线地方时为0时。

4.根据地球上日期划分的状况判断时刻地球上划分日期的界线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0时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从0时线向东到180°经线属于新一天。若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2/3,可知从0时线向东到180°经线跨240°,180°经线地方时要比0时经线早16(240°/15°)小时,180°经线应为16时。只要能得知某地的时刻和经度,根据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推知任意点的时间。

二、季节的判断

1.根据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季节变化明显的气候类型能指示季节。例如,当罗马(洛杉矶、雅典、塔兰托、马赛)炎热干燥时,或帕斯(开普敦)多雨时,或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北半球为夏季;当北京寒冷干燥时,或巴西高原东南部多雨时北半球为冬季。

2.根据雪线高度 雪线是高山上积雪、冰川分布的下线。夏季温度较高,海拔较低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冬季雪线偏低。

3.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 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对流减弱,对流层厚度变小;夏季 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变大。

4.根据海陆气压分布状况 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洋高,形成低压,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压。夏威夷高压最强盛时,北半球为夏季;西伯利亚高压强盛时,北半球为冬季。5.根据海陆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陆等温线发生弯曲。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突出,海洋上向北突出,7月份相反。

6.根据黄淮海平原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相对稳定。7.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方向 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夏季;逆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冬季。

8.根据河流的水文状况 河流的汛期取决于河流的河流的补给状况。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流域的“雨季”,南半球的拉普拉塔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赞比亚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多雨期和汛期在南半球夏季;尼罗河水来自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汛期为6月-10月;塔利木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冰雪融化多,出现汛期,枯水期在冬季。

9.根据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变化 河流汛期流量增大,对海水起稀释作用,海水盐度降低,等研读线向河口方向收缩。长江口夏球季节盐度降低,冬季枯水期盐度偏高。

10.根据气象、地质等灾害的发生规律 我国北方冬半年寒潮多发。台风、暴雨、洪涝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时,为夏秋两季。黄土高原夏季暴雨时,水土流失严重。冬春季节我国北方气候干旱,有冷空气活动,多大风,沙尘暴多发。

11.根据植被景观的变化或动物的迁移 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都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当巴西高原东南部草木枯黄时为当地冬季,阿拉斯加的驯鹿向北部的苔原带迁移时北半球为冬季,青海湖鸟岛候鸟汇集时为4月-6月。

12.根据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有季节性的特点,华北平原的小麦收割时为6月初,种植时为9月底;澳大利亚的小麦播种时为北半球春季;江南丘陵地区采摘新茶为春季;舟山渔场带渔汛在冬季。

13.根据地球的公转速度 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时(近日点)是1月初;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时(远日点)是7月初。14.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做季节性移动。当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当赤道低压带在赤道以北时,位北半球夏季。15.根据昼夜长短状况(或日出日落时间)当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夏半年日出早于6时(地方时),日落晚于18时。

16.根据日出日落方位 太阳东北出,西北落,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东南出,西南落,为北半球冬半年。

17.其他:科学家赴南极考察主要在11月到次年 3月,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扩大时为北半球的秋季(9月-11月),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圣诞节前后。

第三篇:数码相机黑屏现象判断与维修方法

数码相机黑屏现象判断与维修方法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因为数码相机的使用频率不高,出现黑屏故障的机率比较小,但对于每天工作中需要用到数码相机的用户来说黑屏现象有可能遇到过很多次。取景时出现黑屏现象有些是机器设置问题,自己可以解决,有些是机器出现故障,需要送去数码相机维修站维修,不管是什么情况,清楚的了解出现黑色屏的原因是什么、是哪里出现问题、哪里损坏都是有必要的。

下面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数码相机出现黑屏故障的几种可能性和相应的解决办法,依照以下几个办法,一般情况下能很快判断你的数码相机是属于哪种情况,感谢广州南方数码相机维修中心的胡先生提供技术支持,希望本文能够帮到大家。

取景黑屏故障可能性之一——设置问题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数码相机都具备两个取景器,一个是显示屏(LCD),一个EVF或者光学取景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平时使用最多是肯定是显示屏,相信很多用了多年相机的人从未用evf取过景,而在相机机身上都会设置有一个按键控制LCD与EVF两种取景方式的切换,佳能是用“disp”键来控制,按一下隐藏显示屏上的显示参数,按二下显示屏继续显示但取景是全黑的了,按三下显示屏完全不显示,此时只能用EVF取景。

正因为我们大多数用户平时不用EVF取景,所以“disp”键也没怎么用过,一旦自己不小心或者他人按到“disp”键出现黑屏或者不显示现象就不知所措以为相机出现故障了,南方数码相机维修中心胡先生告诉笔者这种情况下相机拍照功能是正常的,其实你只要按多几下“disp”键就恢复正常的LCD取景了。

佳能大部分机型的显示方式切换健是“disp”键,其它品牌或机型的取景方式切换键用其它字符表示,像索尼、尼康等则用一个类似于显示屏的标志标识。不管相机的切换键用什么字符表示,只要知道问题所在,相机要认出一个按键应该不难。

取景黑屏故障可能性之二——传感器(CCD)损坏

传感器(CCD)元件损坏导致取景黑屏(或伴有杂色),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五年前生产的机器上,起因是索尼公司某个时间段供应的CCD元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了多个品牌多款机型出现取景黑屏或花屏现象。这些机型包括索尼P7、P8、F717、T1、T3……佳能a70、a80、a95……等等,等等,总共好几十款。早在几年前各个品牌商已经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免费维修这些出现CCD质量问题的机型,如果你的相机是05年左右或者之前购买的,又刚好出现取景黑屏(或花屏)、成像全黑的现象那么你可以拨打相应品牌售后电话咨询一下。

取景黑屏故障可能性之三——镜头快门组件损坏

镜头快门组件损坏也会导致取景黑屏,拍出来的照片全黑,如果你的相机出现黑屏现象又不是上面两种情况,那么你可以自己检测一下,很简单,南方数码影像维修中心的胡先生教大家一个方法,谁都会的,“第一步,打开相机并调到拍照模式,第二步关闭闪光灯,第三步将镜头近距离对准自己的眼镜然后按下快门,观察镜头内的页片有没有打开闭合的动作,如果按下快门的过程中镜头里面的页片一直关闭没有变化,那么引起你的相机黑屏的故障就找到了——镜头快门组件损坏。反之则不是镜头快门部分问题。”

镜头快门组件损坏导致黑屏的现象多发生在佳能早期的A系列数码相机、三星早期的S系列数码相机、卡西欧早期的SZ系列数码相机等。另外,出现这类问题一般要送到数码相机维修站维修,费用大部分一百多块就可以解决。

取景黑屏故障可能性之四——主电路板芯片组损坏

因为主板部分故障造成的黑屏现象在新一些的机型上相对发生得较多,像富士、柯达、尼康等,主板问题造成的黑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简单的办法可以自行检测,只有一种可能性排除法,就是除去上面几种可能剩下的就只是主板问题了。主板问题相对上面几种情况都要复杂些,数码相机维修中心维修的成本也会高很多,具体费用就要分情况讨论了,希望你的相机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几种可能性分析完了,这里补充几点:一,我们所说的“黑屏”是指取景的时候显示屏全黑,但显示屏是能显示菜单和回放照片的;二,这种情况下是可以拍照或进行其它操作的,只是拍出来的照片也是全黑的;三,显示屏完全没有显示或无法开机不属于“黑屏”范围。

第四篇:高考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金点子: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

B.石蜡

C.氨水

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题4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

H2S

B.C2H4

CH4

C.Cl2

C2H4

D.NH3

HCl

方法:从极性键、非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两方面对选项进行排除分析。

捷径:解题时,可从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任选其一,先对选项进行分析,再采用排除法获得B答案。

总结:当在同一试题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时,采用排除可迅速获得结果。

例题5

:(2001年上海高考)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l)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

(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完成并配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2Cr2O7+□KI+□HCl→□CrCl3+□NaCl+□KCl+□I2+□

方法:从转移电子及得失电子守恒分析。

捷径:(1)铬元素在化合物Na2Cr2O7中显+6价,CrCl3中显+3价,Na2CrO4显+6价,因此反应①是用还原剂将Na2Cr2O7还原到CrCl3,而反应④CrCl3需用氧化剂把铬元素从+3价氧化到+6价。其余反应②、③、⑤中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以此需用还原剂的步骤是①步骤。需用氧化剂的步骤是④步骤。

(2)从题中可看出,CrCl3与碱生成Cr(OH)3,Cr(OH)3与碱又生成NaCrO2,故Cr(OH)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类似于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Al(OH)3,Cr(OH)3+3HCl=

CrCl3+3H2O,Cr(OH)3+NaOH

=

NaCrO2+2H2O,属两性物质。

(3)配平反应式:第一步:Cr元素从+6价下降到+3价,一个Cr原子下降3价,以化学式Na2Cr2O7为标准,共下降6价(确切说得到6个电子),而KI中的I元素从—1价上升到0价,上升了1价(确切说失去1个电子),所以需要6个I—才能满足

得失电子守恒。Na2Cr2O7+6KI+□HCl

2CrCl3+□NaCl+□KCl+3I2+□

;第二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各种元素的原子数保持不变。通常的办法是首先配平金属元素钾、钠,其次配平酸根离子,本题中是Cl—,再确定产物中还有水,接着根据氢原子数守恒确定水的序数,最后根据氧原子是否配平检查整个反应式是否全部配平。以此得配平后的结果为1、6、14、2、2、6、3、7H2O。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见下图。

总结:1、本题属学科内综合,是目前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考试中一种常见的形式。2、确定反应式中缺少的产物的思路是:所缺的产物不可能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题目中有其他信息暗示者例外)如果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不确定反应方程式就无法配平。应是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元素间结合成的产物。如本题中的KCl、NaCl、H2O等。

例题6

:(2002年全国高考)将40mL

1.5mo1·

L-1的CuSO4

溶液与30mL

mo1·L-1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Cu2+)或c

(OH—)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A.Cu(OH)2

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3Cu(OH)2

方法:从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及电荷守恒进行分析。

捷径:混合前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SO42-为0.06mol,Na+的物质的量为0.09mol,OH-的物质的量为0.09mol。混合后因溶液中c(Cu2+)或c

(OH—)都已变得很小,故沉淀中有Cu2+

0.06mol,OH-

0.09mol,考虑到Na+不可能在沉淀中出现,根据电荷守恒,沉淀中还将有SO42-

0.015mol。因此沉淀中Cu2+、SO42-、OH-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6,得答案为D。

总结:在对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守恒关系。

例题7

:(2002年全国高考)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I2O3

B.I2O4

C.I4O7

D.I4O9

方法:采用迁移类比法,从氯酸钾迁移到碘酸碘,再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捷径:因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氯酸根离子为ClO3-,迁移知,碘酸根离子为IO3-,碘的化合价为+5价,又另一种碘元素呈+3价态,故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3)3,其氧化物的形式为I4O9,故选D。

总结:在应用迁移类比时要充分考虑化合价的变化,如Fe3O4可写成FeO·Fe2O3,而Pb3O4只能写成2PbO·PbO2。

例题8

:(1996年全国高考)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

Cly

(x,y均为正整数)。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3溶液进行滴定(生成AgCl沉淀),共消耗24.0mL0.100

mol/L的AgNO3溶液。

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3,吸收NH3共消耗24.0mL0.200

mol/LHCl溶液。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8.9)

方法:根据反应过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求出Co离子、NH3分子和Cl-三者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而获解。

捷径:设n表示物质的量, m表示质量。根据题中反应得:

n(NH3)=0.200

mol/L×24.0×10-3

L

=

4.80×10-3mol

m(NH3)=4.80×10-3

mol×17.0g

/mol

=8.16×10-2g

n(Cl-)=0.100

mol/L×24.0×10-3

L

=2.40×10-3mol

m(Cl-)=2.40×10-3

mol×35.5

g

/

mol

=8.52×10-2g

m(钴离子)=0.2140g-8.16×10-2g-8.52×10-2

g

=

4.72×10-2g

n(钴离子)

:

n(NH3)

:

n(Cl-)

=

1:6:3

以此,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3)6Cl3

总结:在确定物质的组成时,既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求解,也可以通过化合价获得结果。

金钥匙:

例题1

: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方法:同高考题例2。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分析A选项,电子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示,一种为“•

”号,另一种为“×”号,从题中电子数分析知,×号表示氢原子的电子,因×号位置写错,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Na2S为离子化合物,书写正确。C选项中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多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C选项错。D项中Cl-有一个负电荷,其周围应有8个电子,D错误。以此得正确选项为B。

总结:对有机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如能通过结构式去反推,将会迅速写出。因结构式中巳用一根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

例题2

: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同时又吸收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可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的有关数据如下:

Na2S2O3·5H2O

CaCl2·6H2O

Na2SO4·10H2O

Na2HPO4·12H2O

熔点℃

40~50

29.92

32.38

35.1

熔化热

49.7kJ/相对分子质量g

37.3kJ/相对分子质量g

77.0kJ/相对分子质量g

100.1kJ/相对分子质量g

(1)上述几种盐中,最适合作潜热材料的是、。

(2)实际应用时最常用的(根据来源和成本考虑)应该是。

方法:考虑最适宜作潜热材料的晶体不是从熔化热数值上来比较分析,而应从单位质量的晶体吸收热量的数值及熔点去思考。

捷径:最适宜作潜热材料的晶体必须是易熔化且单位质量的晶体吸收热量的效率高。三种物质单位质量的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分别为:

Na2S2O3·5H2O

=

49.7kJ/248g

=

0.2kJ/g

CaCl2·6H2O

=

37.3kJ/219g

=

0.17kJ/g

Na2SO4·10H2O

=

77.0kJ/322g

=

0.24kJ/g

Na2HPO4·12H2O

=

100.1kJ/357g

=

0.28kJ/g

再结合各晶体的熔点可知最适宜作潜热材料的是Na2SO4·10H2O和Na2HPO4·12H2O。在实际中应用的潜热材料应是廉价的且容易获得的晶体,故为Na2SO4·10H2O。

总结:这是一道信息迁移题,一般在分析解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在接受新信息后,将新信息与已有的旧知识相结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并进一步从这种新形式的网络中提取有关的知识块,迁移到题设的情境中去,迅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例题3

:维生素C(简称Vc,化学式为C6H8O6)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其水溶性呈酸性,人体缺乏Vc易得坏血症,故Vc又称抗坏血酸。V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中都富含Vc,如新鲜橙汁中V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已知Vc与I2能发生如下反应:C6H8O6+I2=C6H6O6+2HI,I2遇淀粉变蓝。

请回答以下问题:

(1)Vc与I2的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是哪种物质?

(2)若上述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提示:C6H8O6和C6H6O6均为难电离的有机物分子,HI的水溶液是强酸溶液)

(3)上述反应能否用于检验Vc是否变质?

方法:此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关键是寻找与题目相关的有用信息,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知识解决问题。

捷径:(1)从反应C6H8O6+I2=C6H6O6+2HI可知碘元素的化合价由0

—1,化合价降低,则I2被还原,应为氧化剂,该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题意其离子方程式为C6H8O6+I2=C6H6O6+2H++2I—。

(3)题给信息告诉我们,V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如果Vc已被氧化,就不会与I2发生上述反应。加入的I2未被还原,能与淀粉反应变蓝。所以能用于检验Vc是否变质。

总结:该题中,虽然C6H8O6和C6H6O6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并未给出,但不能认为缺少判断条件,因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有化合价的降低,必然有化合价的升高。解题时要善于把握有用信息,并纳入已有的知识信息网络中,以便不被杂乱无章的无用信息所左右。

例题4

:向BaCl2溶液中滴入某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至反应恰好完全,结果发现:反应前(指未加入H2SO4溶液前)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加入H2SO4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

()

A.98%

B.75%

C.42%

D.25%

方法:由反应式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可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相等,说明加入的H2SO4溶液的质量与生成的BaSO4沉淀的质量相等。以此可根据质量恒等列式计算。

捷径:假设生成1

mol

BaSO4,则m

(H2SO4)溶液

=

m

(BaSO4)

=

233

g。

H2SO4

%

=

100%

42%。

总结:“反应前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恰好相等”是此题的关键点。

例题5

:在空气中将氢氧化锌和锌粉的混合物灼烧至恒重,若所得物质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锌和锌粉的百分含量。

方法:题目未给出任何数据,乍看似乎很难入手。但也不难发现,锌在空气中灼烧后得ZnO,而使其质量增加;Zn(OH)2在空气中灼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也是ZnO,同时失去水而使其质量减少。这里Zn变成ZnO增加的量与Zn(OH)2变成ZnO减少的量相等。因此,利用两个差值关系式建立等式,即可求出两种成分的百分含量。

捷径:设原混合物中Zn粉的物质的量为x

mol,Zn(OH)2的物质的量为

y

mol。

2Zn

+

O2

2ZnO

增值     Zn(OH)2

ZnO

+

H2O

减少值

mol

32g

32g        1mol

18g

18g

x

mol

32x/2

g

ymol

18y

g

根据题意得:32x/2

=

18y,16x

=

18y,X

/

y

=

/

Zn

%

=

×

100%

=

42.48%

Zn(OH)2

%

=

42.48

%

=

57.2

%

总结:此题不仅可以用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守恒法,即Zn元素守恒求解。同样可设原混合物中Zn为xmol,Zn(OH)2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和Zn元素守恒得:65x

+

99y

=

81(x

+

y),同样解得X

/

y

=

/

8。

例题6

:Fe3O4可写成FeO·Fe2O3,若看成一种盐时,又可写成Fe(FeO2)2,根据化合价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看成盐可写成。

方法:从化合价去分析而获得结果。

捷径:Pb与Fe在氧化物中的价态并不相同,Fe分别呈+2、+3价,而Pb则分别为+2、+4价,故氧化物形式为2PbO·PbO2,盐的形式为Pb2(PbO4)。

总结:部分考生将化学式分别写成PbO·Pb2O3、Pb(PbO2)2

。出现错解的原因是未考虑化合价的不同,生搬硬套题中规律所致。

例题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氮原子的质量就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10—23g

C.氧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

方法:根据基本概念逐一分析。

捷径:质量的单位为kg或g等,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不写出),一个氮原子的质量约为2.33×10—23g,而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故A不正确;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可以根据碳原子的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出:12g·mol—1/6.02×1023mol—1=1.99×10—23g,B项正确;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其摩尔质量为32g·

mol—1或0.032kg·mol—1,因此只有在摩尔质量的单位用g·mol—1时,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才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故C项不正确;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

mol—1,D项不正确。以此得正确答案为B。

总结:此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在解题时要多方分析,谨慎审题。

例题8

:(1)

“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上述两种说法哪种说法正确?还是两种说法都正确,两种说法都不正确?简述其理由。

(2)“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上面两种说法哪个正确?为什么?

(3)“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化合物都属于两性化合物”的论述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做简要分析。

方法:此题为一氧化物部分的概念题,既要考虑普遍规律,又要考虑特殊情况。

捷径:(1)“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如Mn2O7、Cr2O3等变价金属的高价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却不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的说法同样不正确,H2O、NO、H2O2等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但却不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正确,“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它们都是金属氧化物,却不是碱性氧化物。

3.不正确,弱酸的酸式盐如NaHS,可与酸反应生成H2S,与碱反应生成Na2S,但不是两性化合物;又如弱酸弱碱盐(NH4)2CO3,可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又可与氢氧化钠共热产生氨气,但(NH4)2CO3并不是两性化合物。只有Al2O3、Al(OH)3、等化合物才是两性化合物。

总结: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不能将一般规律无限推广。

聚宝盆:

知识定律的合理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的学生在解题时,未及认真仔细分析题意,未及透彻理解题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未及认识题中已知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错误地选用某些知识或化学定律便着手解答,从而造成知识性错误。

化学概念和化学定律是解题的依据,对基本概念和定律一知半解而出错在解题中占比例较多。常见的表现有: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对相近概念辨别不清,抓不准化学问题和化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从而造成知识性错误。

形式地记忆公式、定律,忽视其成立的条件;机械地记住某些规律的结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公式、规律的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不问青红皂白,生硬地加以套用,以此也往往造成知识性错误。

热身赛:

1.在测定液态

BrF3

导电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液态时发生了电离,存在阴、阳离子。其它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有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

KBrF4、(BrF2)2SnF6、ClF3·BrF3

等。由此推断液态

BrF3

电离时的阴、阳离子是

()

A.Br3+

和Fˉ

B.Br2Fˉ

和Fˉ

C.BrF2+

BrF4ˉ

D.BrF32ˉ

BrF2+

2.在反应FeS2

+

CuSO4

+

H2O

Cu2S

+

FeSO4

+

H2SO4

(未配平)

中,当有7mol电子发生转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氧化的硫原子与被还原的硫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7:3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7:3

C.产物中Fe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D.

产物中H2SO4的物质的量为4mol

3.X和Y两种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反应通过下列步骤进行:X+Y=Z,Y+Z=W+X+V,由此做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催化剂;

B.Z是催化剂;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Y=W+V;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Y+Z=W+V。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D.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则此物质中必定存在阴离子

5.某元素的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它同价态的溴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在这两种化合物中的价态是

()

A.B.C.D.或

6.用下列方法制取O2:KClO3(MnO2)受热分解,‚Na2O2加水,ƒH2O2中加MnO2,„KMnO4受热分解。

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上述各物质(依编号顺序)的电子转移数目之比是

()

A.3∶2∶2∶4

B.1∶1∶1∶1

C.2∶1∶1∶2

D.1∶2∶1∶2

7.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请回答:

(1)H3和H2是:

A.氢的同位素

B.氢的同素异形体

C.同系物

D.同分异构体

(2)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上述认识正确的是:

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的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会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丙认为如果上述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丁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离子以配位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3+

8.有四种化合物

W(通常状况下是气体)、X(通常状况下是液体)、Y和Z(通常状况下是固体),都是由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中的元素组成。已知:

①A.B、C、D、E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B与C同周期。

②W由A和B组成,且W的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A

:B

=1:1;X由A和c组成,且X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A:C

=1:1;Y由C和D组成,属离子化合物,且测得Y固体中原子个数比C:D

=

1:1;Z由D和E组成,属离子化合物,且其中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由此可推知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W:

X:

Y:

Z:

9.称取m

g

Na2CO3,正好与20

mL

HCl全部反应生成CO2、H2O和NaCl

(1)这种HC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2)若上述m

g

Na2CO3中混有K2CO3,那么这种HCl的实际浓度比(1)中的值要(大或小)

10.化合物E(含两种元素)与NH3反应,生成化合物G和H2。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G分子中硼元素(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7.4%。由此推断:

(1)化合物G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消耗1

mol氨,可生成2

mol氢气,组成化合物E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

(3)1mol

E和2

mol氨恰好完全反应,化合物E的化学式为______。

11.有如下叙述:(1)元素的原子量是该元素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的比值,(2)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均属于同一种元素,(3)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4)原子是在物质变化中的最小微粒,(5)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纯净物,(6)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装置,(7)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12.沥青铀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U3O8。历史上,柏齐里乌斯把U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120,门捷列夫建议改为240,阿姆斯特朗又认为是180。现已证明门氏正确,请推测柏氏与阿氏给沥青铀矿写的化学式。

13.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可作外科消毒剂。

(1)H2O2的电子式为_____。

(2)将双氧水加入经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消褪了,此时双氧水表现出____性。

(3)久置的油画,白色部位(PbSO4)常会变黑(PbS),用双氧水揩擦后又恢复原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4.将纯净的H2通过灼热的固体CrCl3时,能发生还原反应,测知HCl是唯一的气体产物,而CrCl2、CrCl、Cr等可能的还原产物均为不挥发固体。若反应器中含有0.3170

g无水CrCl3,当向容器中通入0.1218

molH2,使温度升至327℃时发生还原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容器中气体(H2和HCl)的总物质的量是0.1238

mol。则CrCl3的还原产物是_____。

15.有一种含氧酸Hn+1RO2n,其分子量为M,则R的原子量为____,该酸中R的化合价是____,这种酸被碱中和能生成_____种盐,其中____种是酸式盐,在R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化合价为_____。

1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或结合)质子的物质都是碱,酸碱反应就是质子的转移(即传递)过程。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微粒:HS-、CO32-、HPO42-、NH4+、H2S、HF、H2O其中即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的是____。

大检阅:

1.C 2.A 3.AC 4.B 5.D 6.C

7.(1)B;(2)C

8.W:C2H2

X:H2O2

Y:Na2O2

Z:Na2S

9.(1)

m

mol/L,(2)偏小;(3)偏小

10.(1)B3N3H6(2)B、H(3)B2H6

11.(6)(7)

12.U3O4、UO2

13.14.CrCl

15.M-33n-1

3n-1

n+1

n

-(9-3n)

16.HS-、HPO42-、H2O

第五篇:2012高考备考作文之现象与本质

望穿心灵的迷雾

为什么干瘪,瘦小,无光的种子能长出饱满、金亮的玉米,而饱满、金亮的种子种出的玉米却大幅减产呢?因为决定玉米品质的不是种子的外观,而是种子内部的基因,基因才是种子的本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要想明静通达,就要有双望穿心灵迷雾的慧眼。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一次,子贡重金赎回鲁国人质却拒绝赏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救了落水儿童并接受了对方的一头牛,孔子反而表扬了他。众人不解,孔子解释说,子贡富有,不在乎这些钱,可这却让那些也想赎人却又不富裕的人左右为难;子贡接受了牛,会使更多的人因此行善。孔子正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他那智慧的双眼穿透了心灵的迷雾,才能到达圣人之境界。

做事如此,待人亦然。

西晋时左思相貌丑陋,天资驽钝。因此备受他人的轻蔑,歧视。左思却在众人的讥笑中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到二十岁时,他决心写一篇《三都赋》。当时的洛阳才子陆机听闻此事后,大声讥笑左思说,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糊酒盖。可是当左思的《三都赋》发表出来以后,不仅陆机哑口无言,而且时人竞相传阅,洛阳纸贵。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众人起初只注意到了他的外表,却忽略了他的勤奋本质,直到《三都赋》发表才幡然醒悟。

王安石的邋遢不羁,鲁迅的不修边幅,爱因斯坦的蓬头垢面并不会影响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相反,而今的某些人却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和物质上的条件,却轻视了对自身思想,文化,道德境界的追求,这样浑浑噩噩于世,只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这更突显了拥有一双透过表面看本质的慧眼的重要。

人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我们之于世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想要达天地之境界就要看清自己与世界的本质,愿人人拥有一双能望穿心灵迷雾的慧眼。

美,不一定美

夕阳无限好,可惜,夕阳西下之后,明媚成了黑暗。

美,不一定美。像那鲜妍的罂粟,千娇百媚,却是害人的毒药。而那浅浅淡淡的桃李树,虽是不言,却下自成蹊。人们常常在意外表,因为美丽的外衣总会令人愉悦,丑陋的皮囊会让人生厌。人们也总是认为美丽之下还应是美丽,丑陋之中还是丑陋,这种可怕的意识如一张密致的网,网住了人们望向青天的眼。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年轻人得到了一张绝世良弓,他的朋友劝他在上面刻上花纹,涂一层金粉,这样才能让良弓更加完美。这个年轻人觉得有理,便花重金请人在弓上好好雕刻了一番。结果,这张弓仅仅被拉动了一次便断了。华丽的装饰品终是无用,而其貌不扬却可能是绝世佳品。美貌,真的会迷惑人的神志,美,不一定美。

外表不应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依据,外表也不应该成为人们断言优劣的凭证。干瘪的种子,长出的会是颗粒饱满的果实,而颗粒饱满的果实,种下得到的却是干瘪的种子。物亦如此,人亦如此。拿破仑驰骋沙场,征战四野,锻造了一个时代。而这样的英雄,身高却不足一米六;拜伦,用笔尖触碰着时代,为理想奋斗一生。而这样的浪漫诗人,却天生跛足。外表不应决定一切,不美也许是最美。

人的主观其实很不可靠,因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外表。红楼中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凤心狠手辣。贾瑞的郁郁而终、尤二姐吞金自尽,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她的美,是毒药。而雨果笔下的加西莫多,面目丑陋,身体畸形,被人们称为“野兽”。而这样可怕的人,却有着一颗圣洁纯美的心。他虽不美,却魅力无限。

美,不一定美;不美也不一定不美。美丑之分,不应在外表,而应在内心。虚有其表,再光鲜也是无用;其貌不扬,却可能千古流芳。

下载高考地理南北半球与季节的现象判断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地理南北半球与季节的现象判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地理:与太阳辐射相关答题思路

    与太阳辐射相关答题思路 (一)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 (2)地形因素。地势高, 日出早,日落晚,白昼时间长。 (3)空气稀薄,对太阳......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与对策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与对策 王文涛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11年04期 【原文出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10......

    2014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人口数量与分布

    2014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人口数量与分布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

    201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台湾省部分产品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

    高考地理:与海洋相关的答题思路

    与海洋相关的答题思路 (一)渔场的形式条件 (1)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阳光可以直射海底,海底植物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海水季节变化使海水发生扰动,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物质,......

    2016届高考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A组 基础题组 1.(2015·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7月18~19日,台风“威马逊”袭击北部湾经济区,使北部湾......

    2010届地理高考复习总结与反思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0届地理高考复习总结与反思一、备考复习中的成功之处 1.指导思想明确 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为依据,构建地理主干......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黄山与庐山旅游(共5篇)

    ⑴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晴。⑵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在游览时,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⑶庐山黄山比较:①游览价值:黄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