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xiexiebang推荐)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定义:文化是社会共享和普遍持有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习俗、规范与准则的总和。
作用:文化超越时空,涵覆万象,大而无形,化之万物;它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现象:
1、风俗、习惯、舆论;
2、思维方式;
3、行为准则;
4、价值观念;
5、精神境界;
6、作风;
7、待人艺术。
特征:规范特征(宗教、风俗、法律、政策、伦理、道德)
艺术特征(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服饰、雕塑)
器用特征(工具、器物、机器、车辆、仪器)
认知特征(自然、社会、历史、人物、事件)
二、企业的含义与特征要素
定义:企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拥有者为追求自身利益,通过契约方式而组成的经济组织;是在集合生产要素,创建利润和承担风险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单位。
性质:企业具有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身份,是现代的社会经济细胞和基本经济单位。
特征:
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2、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3、企业必须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企业是纳税单位;
5、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五项权力: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决定权、产品销售权、人事权和分配权。
功能与作用:
经济功能:企业作为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和承担者,使潜在的生产力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换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功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培养了专业化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国家创造了财富,缴纳了税金,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文化功能:既创造社会物质文明,又创造社会精神文明,企业从谋生、赢利、致富的手段,转变为创造价值的工作,成为造福人类,改变世界文明的工具。
作用: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已超过单纯赢利的““围城””企业,在社会稳定与发展中,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左右世界的主要力量。
定位:未来的企业不单是一个赚钱的机器,而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它有目标、有思想、有精神、有活力,只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精神财富的积累相适应,企业才有生命力。
l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典型形式是公司。
特征:产权明晰
责任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关系:产权制度是基础,决定着企业的性质、地位和法人财产权;组织制度是保障,确定着企业的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管理制度是保证,关系着企业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
公司组织机构:股东大会(权力机构)
监事会
(监督机构)
董事 会(决策机构)
经理人员(执行机构)
三、企业文化基本要素与理念阐释:
企业文化——是研究企业管理与发展的科学。它是企业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条件下,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有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五大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模范、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
研究对象: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企业文化的内在结构、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及关于企业文化形成、发展与未来趋向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核心: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的群体意识作用,主张通过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融合,谋求企业、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最佳组合与动态平衡。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工作任务,描述了企业发展达到的程度,解决了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方向问题,是企业的使命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对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和文化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分类:经济目标(利润、税收)
社会目标(地位、荣誉、形象)
员工目标(薪酬福利、成就感)
政治目标(稳定、发展)
文化目标(疑聚力、成就感、荣誉感)
企业使命——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回答企业发展为什么和解决企业的生存价值和工作动力问题,对企业行为和员工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愿景——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能够激励员工的美好愿望的描述,是将员工目标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企业宗旨——是企业经营目的与发展前景的描述以及企业对所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承诺,反映了企业的社会价值与对待社会义务的基本态度。
企业理念——回答企业怎样发展的问题,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中指导性观念,对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确立具有指导作用。
企业哲学(也称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最核心的理念,回答“企业如何生存”的问题,是企业处理内部、外部各种不同主体关系的最高依据和准则,是企业“做人”的总原则,它从多方面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行动,是企业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内容:企业为什么存在和存在的价值、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企业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等,回答了企业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
作用:企业哲学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念,主导着的企业发展方向,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取向和性格。不同的哲学思想构成了不同的企业发展道路。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也就是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或者说这些事物在人们心中的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
企业价值观——回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问题,其目的应包括企业发展的社会目标与商业目标,也包括员工的利益目标与发展目标,是以企业中的个体价值观为基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价值观为主导的群体价值观念。
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企业员工的各种行为和企业利益的关系,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为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以及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立场观点、心理定势与价值取向。
提炼原则:A、准确而深刻;
B、有个性特色;
C、简洁而生动;
命名方式:
1、企业名称命名;(大庆)
2、产品名称命名;(康佳)
3、形象比喻命名:(海尔)
4、内涵提炼命名;(松下)
企业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能起到规范和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作用: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中一种量化的存在形式,它强调的是在企业活动中,应该建立一种能够使广大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制度机制,在这种机制下,能促使员工规范行为,实施自我管理。
企业作风——指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和企业风气的核心成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体现,是企业的内在品质和企业形象赖以树立的基本要素。
企业环境——是指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各种物质设施、厂房建筑以及职工的生活娱乐设施等,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个性特点。
内容: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A、内部环境:厂容厂貌、生产劳动环境与员工关系的总称;
B、外部环境:企业与社会各单位和周边关系的总称;
关系:企业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方面,要能适应外部环境,使其积极因素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小环境;另一方面,要搞好内部环境,如企业的组织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经营环境,以良好的小环境促进大环境的改善,为大环境质量的改善做贡献。
企业礼仪——习俗是企业的风俗习惯;礼仪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时空有序的活动。
内容:习俗:
1、游戏;
2、聚餐;
3、排外,刁难新成员;
礼仪:社交仪式(寻亲访友、待人接物)
接待礼仪(来访接待、会议接待等)
工作仪式(班前会、交接班仪式等)
管理仪式(工作例会、评价考核等)
表彰仪式(表彰形式、奖品设置等)
庆
典(节日庆典、纪念庆典)
年
会(团拜会、纪念会、工作会等)
运用原则:
1、和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员工的共有特点相符合;
2、能体现本企业的特色、有鲜明的个性;
3、能正确体现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活动——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需求和特点,所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内容:
1、学习培训活动;
2、技术创新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文化娱乐活动;
5、体育竞技活动;
6、公益福利活动;
7、思想教育活动;
作用:开发员工才智,培育员工技能,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素质,营造企业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企业凝聚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载体和可视性象征,是企业思想、理念、精神、方针、策略与价值观等在传播媒介上的影射。
作用: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加吸引力。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凝聚功能: 通过改变员工的思想和态度,形成人企合一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地付诸行动,起到磁石效应。
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企业和员工的整体心理、思想、价值观和整体行为的取向起引导作用,起到方向盘的效应。
激励功能: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鼓舞员工的士气,使员工自觉地为企业奋斗,从而起到发动机的效应。
约束功能:通过企业价值观和规章制度对员工的思想行为进行一种无形的软性控制和约束,起到一种从众效应。
教化功能:通过企业理念、思想、精神、道德和价值观等对员工起到一种教育与感化作用。
润滑功能:从文化的角度来教育和感染员工,引导和调适员工的生活,融洽感情,增进友谊,从而优化企业人际关系。
辐射功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改善与发展,起到楷模感应效应。
增效功能: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一)实施办法
1、召开企业文化启动大会,颁布企业文化大纲
2、用文化理念变革企业制度
3、导入CI塑造企业新形象
4、编制企业员工文化手册,规范员工行为
(二)文化传播
1、培养企业文化骨干
2、组建宣传网络,建设文化载体
3、利用先进模范人物传播
4、通过CI和企业文化活动进行传播
5、通过广告、新闻和有奖征答等活动传播
6、组织公益活动、展览、展销会和接待参观活动传播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与注意事项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与途径验
(一)、五个保证:
领导重视
组织保证
规划保证
教育保证
物质保证
(二)、三个结合
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与实施相结合
与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改革相结合
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三)、主要途径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
(四)、注意事项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脱钩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
企业文化建设要增加投入
企业文化建设要高起点,要与时俱进,不断与国际接轨
第二篇: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要有辩证的头脑和发展的眼光,严谨而务实的作风,系统而缜密的规划,过硬而可行的保证措施,逐层深入细化和渗透,要守望常道、力戒浮躁,注重基础、有序推进,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行动,努力构建具有前瞻性、历史继承性、内驱力量强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秉持的先进企业文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先进企业文化的特征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1、继承与创新是先进文化必备的品质。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历来是文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众说纷纭的话题。有的强调继承,轻视创新;有的强调创新,轻视继承;有的则既强调继承,还要创新。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文化,这是由我们企业历史和现状决定的,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由企业成长期和发展上升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条件决定的。我们的企业成长在计划经济时代,必然留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企业的发展上升期又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有经验教训,也有收获和感悟。所以,要对企业所处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理念、制度、行为等文化进行批判的总结和扬弃,吸收精华,守望常道,剔除糟粕,才能创新文化。二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以完成国家指令任务为目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企业丢掉了很多禁忌,自主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经营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等,都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三是企业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单一的以军人为班底的人才结构,正被历年分配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所替代,形成了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和国际化的新特点,迫切需要企业的管理理念、行为和要求与之相适应,才能真正集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共创“富工强企”大业。四是由文化的导向作用决定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吹响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战斗号角。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应变、效率和协调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必须改革”的理念,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还要努力构建应变文化、效率文化和全面协调文化。所谓应变文化,就是要求企业具有全球眼光、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竞争、开放、动态的环境下审视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使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使命和价值追求相一致。所谓效率文化,就是要求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速度和效率,坚持用企业的快速反应,主动求变思维,缩短管理流程,加快人才价值的增值,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跟踪世界前沿科技,在相同的时间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当今的日本,非常注重领先时间,注重育人,注重现场解决问题,这就是日本效率文化管理的精髓。所谓全面协调,就是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企业战略和使命为行动指南,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文化支撑体系,使全体员工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中形成统一的理念和行为习惯,保证企业使命、价值和责任的实现。
3、企业价值观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和方向,它决定了企业培养什么人,依靠什么人,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战略目标和历史使命等核心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含混不清、把握不准,企业将寸步难行。就像一个人,一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对自己人生的把握和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截然不同。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秉持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只有按照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才能对企业价值观作出清晰而明确的判断,才能引领企业在更加明晰战略目标旗帜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铁建所秉持的“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指导企业向国际化大集团迈进的道德操守和指导思想,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诚信经营、创新求变、从长计议、科学管理。所以,建设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基础和根本。
4、品牌形象建设是体现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要想落地生根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可和秉持;二是社会公众认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顾此失彼现象都将影响企业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品牌形象,既是企业表层文化或外在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内涵文化的直观反映,就像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人职业要求和基本素养一样,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是公众了解企业的一个直观窗口和形象展示,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社会公众对接的交汇点。企业文化只有赢得公众认可和良好口碑,才能融入社会文化,获得生命营养和前进动力。
5、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是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的重点。发掘和培养人才是奠定企业兴旺的根基。要提升企业软实力,人是关键因素,一切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的奋斗和人的传承,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全过程都要始终突出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考核办法,建立起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奖罚激励机制,使一批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企业优秀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传承人,就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形成企业健康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否则,讲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漂亮的空话。
6、打造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保证。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因为只有学习才能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其必备素质。打造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让学习成为公司管理的常态,成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无数成功企业向我们昭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战略调整而不断变化的,是企业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精神活动的总结和概括,是一个随着企业经营实践逐步拓展而不断丰富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戒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与创新永远是企业文化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基因。因为,先进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的先进并不代表明天的先进,而明天的先进,也不代表后天的先进,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重新学习。
自从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理念以后,很多企业把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行动学习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比尔盖茨是个非常善于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人。他每个月都要用一个周的时间来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简称“思考周”。主要任务是思考公司的重大问题,并阅读部门经理向他推荐的书刊及资料等,他有一本备忘录叫《微软的错误》,记录了日常发现的各种错误,并及时解决这些错误,提高了微软的纠错能力。他时时告诫公司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危机感。盖茨曾说: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企业家只管事不管人。管人,管什么?主要是管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学习、行为和好的习惯的养成。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讲的就是要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锤炼和自我提高。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作为个人能把握的有两点:一是自信,二是学习。自信是力量的加油站,只有自信而不自满的人、自豪而不自大的人、自重而不自负的人、自尊而不自卑的人、自觉而不自由的人、自律而不自封的人、自省而不自流的人,才能真正建立自信的高地。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的自主、自觉、自悟和自乐意识。学习是智慧的源头活水,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必须清除思想上对学习的不正确认识,然后开展公开的、持续的、快乐而自由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学习就是改变,学习就是创新,学习就是信仰,学习就是境界,学习就是追求,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生活,学习就是聚财,学习就是成长,才能真正明白学习的快乐。改变就是行动和实践,是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每一步都需要学习和改变。因此,你改变一种态度,收获一份心情;改变一种思维,收获一种智慧;改变一种观念,收获的则是整个未来。
自信、学习和改变是一个人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40%的企业,坚持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造,以适应创新求变的发展形势的需要,他们的根本动因就是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学习和行动能力,让学习能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第三篇: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企业文化被称作第二只“看不见的手”,自问世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风靡全世界,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伴随着人类观念、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的产生,企业文化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
2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2.1新经济的概念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2.1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由于现代通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上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市场充满着机遇也同样充满着挑战,一个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除了要具有针对性,更要具有时效性,其制定和实施的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当今信息时代,慢一步,机会就会一闪而过;快一拍,成功就会如期而至。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看谁的技术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更要看谁最先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其次,企业速度文化要求企业每个员工更新观念,树立时问观念,增强危机意识。企业要营造出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才智的企业文化氛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讲求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
2.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①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②是企业对外要以顾客为出发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准。
人是一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和管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美国《财富》杂志一篇题目为《成功的关键:人,人,人》的文章称,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该杂志还调查发现,推断某公司总的经营状况的最可靠依据是它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还要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必须要以顾客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成败与否看收入和利润,而收入和利润不仅依赖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微利的买方市场时代,依赖于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顾客的数量和人次,归根到底依赖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开发、生产和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购买和使用需求,还要注重做好售后服务,满足顾客的售后服务需求。
2.2.3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国家的强盛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通过创新得到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在信息社会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
5o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创造性地加上了“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快餐店完整的Q、S、c、V经营理念,即质量、服务、卫生、价值的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2.2.4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各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以及由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引起的市场全球化,营销观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变化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此外,在新经济中,企业大小的重要性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所以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象大企业一样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
2.2.5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学习文化
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专家认为,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学校,正所谓终身学习,永久经营。
2.2.6新经济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
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企业已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主观和客观因素都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组织。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在最近几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只有善于竞争和合作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做大做强。
第四篇: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背景分析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一所学知识的建构[1]。同时,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是复杂的、非良构的,单靠学习者个别化学习方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而协作学习方式就可以达到这种学习目标。因为协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
[2]。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将知识隐含于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信息打交道,通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四、教学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书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有效的给学生施加任务的“负担”,让学生能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和操作,直至完成任务。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为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1课时。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在这个开始时就要把方向摆正,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课程就是要这样上课。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将本节分为两个相对单元,一是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二是信息的概念及特征,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以《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引出信息的定义。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信息的特征,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新课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个新学校。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基本特征,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得很多的信息,比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小草发芽隐含着春天的来临的信息;树叶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得到天气的信息,红绿灯指示着交通的信息;打开电视,看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全球的信息。
师:同学们,除了我刚才讲的例子外,你还能想到哪些属于信息的例子?请试着说一说。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
生:网络、报刊、电视、广播、书本上的内容……
师: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师: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外界的信息会怎么样呢?请看材料一。
材料一:意大利洞穴学家毛里奇?蒙塔尔的洞穴生活
2003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只身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长达1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动。
“先锋地下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平方米的帐篷内,里面除配备有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外,还设有起居室、卫生间、工作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在洞外山顶上的控制室里,研究人员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观察蒙塔尔一个人在长期孤独生活的情况下生理方面会产生哪些变化。
在2000多米深的溶洞里,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刚开始20天左右,由于寂寞与孤独,蒙塔尔曾感到害怕,怀疑能否坚持到底,但是后来还是顶住了。他给果树和蔬菜浇水,看书、写作或看录像。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实验室内还备有一辆健身自行车,他共骑了1600多公里。
度过了1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年8月1日重见天日。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的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师:通过这个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师: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同学们只有友好的相处,相互之间获得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利于你们的成长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在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共同讨论,学习新课
1.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
师:有些同学就问:老师,你今天讲的是第一章第一节,没有电脑操作的内容,为什么不在教室上?怎么还到微机房呢?老师在这里告诉你,通过电脑,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
师:同学们听说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有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小学生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幻灯片展示三个大学生的照片)
生:听说过。
师:你们是怎么听说的?
生:电视、网络、听朋友、家里人说的等等。
师:请同学看一段文字,打开桌面文件夹——上课内容,打开材料:救落水少年经过师:再请同学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和材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材料二: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
2009年10月24日,为了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三位不幸被江水吞噬的大学生刚刚入学一个多月。10月24日,他们相约去集体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徐彬成同学很快救起了一个男孩。同时,其他几个同学也跳下水去救另外一个男孩,但施救并不顺利。情急之下,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帮忙,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情况危急,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这时,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人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经过紧急搜救,三名同学的遗体先后被打捞上来。大学生、冬泳队员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生:(讨论)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老师在这里也想说几句:这几名90后的大学生,让我们看到90后很有责任心,敢担当,肯奉献。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你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在这里老师想说一句题外话:我们在感动之余,还应多做点的思考。假如我们能多学点考试以外的生存技能,救生技能,那么在紧要关头,我们既能挽救别人,又能保存自己。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文字、图像、声音、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我们在看战争的电影时,地下情报人员,通过发电报,把一些信息传给对方,有同学知道电报的内容是什么吗?
生:就是一些代码。
师:说明代码也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SOS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回答)
师:由此可见,符号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哪些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生:文字、图像、声音、代码、符号。
师:表达和传递信息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指今等等,这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师:有一份报到: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通过上面的几组数据,我可以知道目前我国互联网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数据也可以传递信息。
师:什么叫信息呢?其实信息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小学课本里,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那初中课本是怎么定义的呢?请看课本第2页,信息通常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思。
设计意图:对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材料和视频分析,同时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符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这一环节以命题讨论为主导,师生共同分析,理解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普遍性
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是信息的普遍性。
(2)信息的传递性
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从湖北荆州传到江苏滨海实验中学,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生: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
师:上面的信息我们同学是通电视、网络、朋友、家里人知道这则信息,说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载体。
(3)信息的可加工性
师:三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信息的学习,我们很感动,同学们也学到了很多,经过我们的头脑加工,我们获得这么多的知识,说明信息具有可加工性。
(4)信息性的可共享性
中央电视台每晚播放的新闻,全国可能有好几亿的人都在观看、共享着,而播报人员却不会因为播放这些信息而失去了它们。物质和能源一旦被人占有,其他人就得不到了,而信息则不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两个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具有共享性。
(5)信息的可存储性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看过!
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的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在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生1:思过崖山洞的壁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作为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请听下一题,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你们的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的乱找载体,我们就追究你的责任的!
(6)信息的价值
师:人们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却与物质、能量有很大的不同,请问下面哪些不是说信息的价值:
A.读书以明理 B.知彼知已,百战百胜 C.春雨贵如油
生:C。
师:“读书以明理”,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是有价值的。“知彼知已,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春雨贵如油”,这说的是春雨的可贵,也不是指信息。
(7)信息的时效性
师:有件高兴的事想向大家宣布一下,我看到一个报名通知,学校拟在2008年12月30日组织同学样去国家级森林公园考察植被资源,乐意去的班级与个人务必在通知下发当日去教务处报名。
生:耶!我去!我去!
生:是真的吧?不会骗人吧?
师:通知我带来了,有同学想报名参加吗?可是免费的哦。
生:呀!老师你看“学校拟在2008年12月30日组织……”,是几年前的事了,早没用了啊!
师:我看看――的确是过期了,这么让人振奋的信息已经成为一张废纸了。生:(失望~)唉!
师:所以,以后我们可是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板书),时效性会影响对信息价值的认补充内容:
师:例1:当你坐车时,有人打开饮料,喊到,“中奖了”,他愿意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旁边有人争着要买,看到这个中奖的消息,你应该怎么办?
例2:有一条短信,是恭喜你中了500万元大奖的信息,让你先汇500元手续费到……,你信吗?你汇500元吗?
(学生讨论)
师:从这二个事例中我们可看到:当你看到、听到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它,你应该考虑这个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信息本身存在真假之分。
师: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有些信息有时由于缺少督促力度,我们也不能轻易的相信它。
师:信息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总结)
生:普遍性、加工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还具有价值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看课本:P4
设计意图: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进行归纳。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采用这种形式,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从你们灿烂的笑容中,老师知
道你们已经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其实电脑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向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只要你愿意走进去,你就可以了解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支持!
教学反思
由于信息、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何让学生对此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成为开学之初最关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避免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误识,在学习中自主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来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开展师生一起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几个环节的讨论。每个环节都选取贴身的问题,讨论过后,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课业,以巩固所学,从整体上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起到了较好的总结作用。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赵永锋 谈任务驱动教学法[N]甘肃人民日报,2008-5-08(6)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9
[3] 柳素霞,武法提 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2):37-40
第五篇:秘书工作的基本特征
秘书工作是辅助性的工作,然而又不是一般的辅助性的工作,因为辅助性的工作很多,秘书工作是综合性的辅助性的工作,秘书人员是领导眼、耳、手、足、口、脑等器官的延伸,秘书工作是领导工作的延伸。主要表现在:
(一)秘书工作贴近领导,同领导同步运转,同心运转。
(二)秘书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和高度来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
(三)秘书工作成果具有潜隐性,就是秘书的劳动成果不单独表现出来,而是包含在或是隐藏在领导的劳动成果之中。秘书工作具有幕后台下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