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问题之我见
培训问题之我见
作者:丁旭
三茅学号: 121087008 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走向,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关于这点离不开培训,员工培训与发展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才能实现共赢。
但是培训工作普遍存在三个难题:对培训不重视,培训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培训效果无法评估。关于如何解决,个人拙见如下。
一、要想培训转起来,必须让高层加入一起玩。让他玩的开心(看到好处),事情就好办了。培训到底对谁有好处,员工还是企业?到期要不要做?答案都知道,要!培训是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者转型升级的工具。我们要想法设法让老板知道培训的意义及重要性,不是上几节课了事。
培训需不需要做,是否重要,只要看世界500强企业的态度就知道,比如麦当劳强调的“全职涯培训”,也就是从员工开始到高阶主管,都设计有不同的课程;松下电器注重员工知识、技能培训的同时不忘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等精神教育、海尔的管理学院,思科的E-learning培训的重视等等,所有培训是一种有回报的投资,很重要必须做,告知老板,可以先迈出一小步。
培训的意义作为HR必须自己清楚。对于企业,培训的意义在于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的同时很稳定,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对于员工而言帮助员工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加深对自己工作的深度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理念需要灌输给老板,获得支持,好推动培训工作落地。
二、只有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持续PDCA,企业才能逐渐走上正轨,培训体系以HC(规模千人的光电企业)单位做法为例。新人进入公司第一天进行公司的入职训,目的是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尽快融入新环境。部门培训会有师徒协议,由老员工带领学习,了解部门及岗位职责、作业SOP,对于产线人员转正前必须考取上岗证,每年度复审。对于非产线,必须完成部门的规划的培训课程(在人员入职前就固化不断完善。),以验证其转正前是否能胜任工作。
在职OJT培训有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和部门在职培训计划,HR主导完成年度培训计划,监督部门完成在职培训计划。根据公司需要及发展,外送人员参加证书或者其他培训课程,或者邀请老师到公司做内部培训,也可通过E-learning平台或者企业内部视频课程自主学习,不受时空限制。
员工晋升到主管或更高阶职位之前必须完成相应必修课程,包含KSA三部分(知识、技能、态度)。每个过程都是从培训需求到计划拟定到实施到评估。还需要建立内训师队伍,人才盘点机梯队建设,为建立企业大学做铺垫。
三、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结合实际,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比较常见的是柯氏四级评估:一级反应层、二级学习层、三级行为层、四级结果层。
反应层评估一般是培训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培训内容是否合理、培训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培训是否给自己一些启示、是否学到了新的知识以及对培训讲师进行评价等。此项工作意义在于及时对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对培训工作进行有效调整。比如调查专项培训的效果得知学员喜欢或偏向讲师授课,那就减少视频课程。
学习层评估一般是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这一评估方式主要为了检查学员通过培训是否掌握了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或态度是否有改观,对于没有掌握或无改观者应再进行培训。此项工作由各公司各部门和HR共同负责,培训讲师需负责培训考核的考评和阅卷工作。考核结果应汇总记录存档,并作为培训改进的依据。比如学习完英文词汇课程,学员是否掌握可以采取闭卷考试。
行为层评估主要是为了检查通过培训员工是否有行为的改变或是否提高了工作绩效。应于培训结束后开始的一到三个月内对其进行总体评估,并做出具体分析(共性分析),及时总结培训的有效性,并结合结果做出相应调整。比如生产一线班组长培训,可以与部门、学员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结果层评估主要关心的是培训是否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员工的稳定性、人均产值增长率、成本节约、客户满意度、员工能力的提高(难定量)。比如QCC品管圈培训,通过计算改善后的成本节约来衡量效果。
最后提一点,不能割裂的看培训,应该关注培训与招聘、绩效、职业生涯规划的对接,克服培训困难,帮助企业走上正规化。
第二篇:问题之我见
问题之我见
学习王宝城、张洪堂同志在全市农村信用社2011工作总结会议上讲话之感想
——杨庄铺信用社 程宪敏 我社在县联社传达二位主任讲话的当晚(即2月2日)立刻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学习和贯彻,特别是对张洪堂主任所讲的“七个为什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讨论。作为一名基层信用社主任,深刻理解和明白,张洪堂主任对不良贷款压降工作的迫切心情和倍加关注,张主任的“七个为什么?”涵盖了今年来我市不良贷款处置的艰辛历程和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通过深入学习、反思、套乱,对“七个为什么?”我有以下感想和体会。
一、我认为新增不良贷款持续反弹(2011年全市7.92亿)既有国家经济环境影响因素,又有我们自身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紧缩及信贷利率的三次上调,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这是其一;其二,今年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好多农产品企业的产品,不同程度受到市场波动较大影响,如蔬菜,特别是大蒜,开始看高,后来一路下滑,再如:帅潮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配件,去年整个汽车销售市场是不看好的。当然这仅仅是宏观客观原因,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内在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信贷管理、业务发展、队伍建设、客户经理的管理、考核机制落后等问题。
二、问题都要一分为二去看待。我们强调的加强信贷管理,从源头上抓起,从贷款流程抓起,从每个业务线条抓起,必须严格执行每个环节都是对的,可以说对我我们农信来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的观点:狠抓落实才是核心。如果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的话,是不起作用的,贵在坚持,坚持和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权力机构在支撑,必须“狠”字当头。如果不落实执行,就坚决解除合同,“杀一儆百”,方能有成效。如此这般,这就延伸出一个人的管理问题,一个企业的兴衰优劣,其核心管理工作就是人的管理,但人的管理又是多方面的,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是各项制度的执行者,只有加强人的管理,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以人为本,人是第一生产力,不是随便说说的问题,必须加强人的管理,特别是信贷人员的管理。
三、解决不良贷款的前清后增的问题,不光是加强期限贷款的催收,以及对欠息户预警,更为重要的是加强落实债务贷款、借新还旧贷款、利随本清贷款的管理。首先,落实债务贷款,属多户贷一户用贷款(经信贷人员多次催要落实的贷款),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措,这样的贷款如果说市场(大蒜)好的话,能够压缩部分本金,能够把利息归还上,这是好的,假如市场不好,也没有流动资金搞加工的,还本息就绝对是问题,还不了怎么办?我们力度再大又能如何,到期后,无所谓,依法起诉,XXXX包括担保人,到头来,申请到执行局,又能怎样?我认为这是落实债务,形成不良的主要原因。其次,借新还旧贷款。随着岗位轮换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信贷人员每三年交流一次,说实话,新接的贷款,他从思想上到期后,谁也不愿把第一责任人承担过来,谁都想为自己打算。也可以这样说,人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不自愿承担第一责任人。结果怎么样?办理借新还旧的好,起码不是第一责任人,只不过是管理责任人,其最终处罚结果,“不是我的责任人,我只是个管理责任人”,“谁重谁轻”的问题就显而易见。到头来,贷款只能形成不良。说到底还是管理机制的问题。假如说“你有对策,我更有对策的话呢?”可能会出现另外的不同局面。再次,利随本清贷款、应该同借新还旧贷款一起说,但两者存在更深的矛盾共同体,二者XX关系比较明显,后者是因为结息方式的不同而决定着非应计贷款的变化情况。这个问题不仅是从表面数字看,在执行起来非常有难度,这些借新还旧贷款,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确实因为(大蒜)市场因素较多,人为因素较少,纯属行业风险的范畴;一方面却是因为经营不善造成。很大部分的“借新还旧”贷款属于历年结转而来,今年到期而形成的。这部分贷款额度都偏高,没有十万元以内的。执行按月结息难度大,一旦收息失败,三个月后很快形成非应计贷款,处理起来特别有难度,更谈不上改变结息方式了。
四、学习先进理念和做法固然重要,但要看它是不是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能照搬硬套,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要取长补短,灵活运用。说白了,必须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拿来主义要不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为重要。况且只是讲一讲、喊一喊、催一催。关键是借鉴和落实,否则,学而废之,学而无用之。我之观点,创新,借鉴,推行之。
五、违规操作屡禁不止的问题。从发展角度说是一种不应发生却又应该发生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它是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有些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问题,有可能不是自愿的,或者说不是从内心的。例如:日常工作中,为了某种目标任务,或者一时疏忽。可归纳为善意类别。但明知道违规为了私利,这样的情况应该另当别论,应该从严、从重处置。我认为,合规建设不拘于形式的常抓不懈,抓出实效抓出成果,可以多设“雷区”,狠抓防预。
六、顶冒名贷款的问题一再暴露却不见底,应该说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清理日趋减少,冒名贷款从目前看来已经不见了,但顶名贷款确实存在。一方面是贷户出借贷款证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自己贷了,但通过实际贷后检查和催收到期逾期贷款发现,出借问题确实存在。另一方面,个别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到位,存有个别人钻空子的现象。前者不好控制,后者通过加强贷前调查,严格操作流程,完全可以避免。
七、吃拿卡要报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信用工程建设的不断推广,以及阳光信贷的不断实施,吃拿卡要报的现象基本得到好转,大多数信贷员是好的,基本上杜绝了这种不良现象。但有个别人员,由于思想上不健康,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现象,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样的问题不难解决。
2012年2月5日
程宪敏
第三篇:培训之我见
培训之我见
初入职场,最先接触人事6大模块中的是招聘和培训,本次总结我就浅谈一下个人在开展培训过程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当,且包涵且指正!
记得那时初出象牙塔,自以为学了几年的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手持一本三级人力资源证书,亦在学生会混得过一官半职,目空一切,总觉得招聘培训还是手到擒来。不得不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纸上得来终为浅,当知实践非易事。犹记得第一次做培训前经理让我去发培训通知,我当时觉得很诧异,觉得都没有做培训需求和培训调查,直接就通知培训是不是太草率了。当时经理笑了笑,把培训通知收了回去,“既然你觉得需要做培训需求,那你去车间生产做一下培训调查好了”,我自以为得计,一路开心地去生产部车间做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很打击人,生产车间永远都说生产很忙,没时间做培训,你们不要没事找事。整个人瞬间就被打击到了,后来经过经理一番解释我才了解到,在我来之前公司才做了3期培训,整个公司几十年发展培训这一块几乎是空白的,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员工不知签到为何物,企业的培训氛围几乎没有,我们所做的培训不是因为生产有需求而培训,而是为了培训做培训,只有通过做培训这种方式让生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有培训这个概念和意识。当然,书中的理论没有错,只是我们所处的公司环境不一样,大的集团化公司做得很规范,所以可以相对按理论来操作培训事宜,但是对于像我所处的这种中小企业,在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各方面制度都不是那么规范的情况下,我们的培训注定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才能继续。
很多时候,我们做HR很无奈,明明知道规范化的东西该怎么去操作,但是企业的实际情况摆在那里,需要我们先把基础打好,把企业做大做强之后才能够把各种制度完善起来,终究是符合企业实情的才是最好的。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像诸位牛人一样规范地去做培训,做更有意义的培训!
第四篇:钓鱼岛问题之我见
钓鱼岛之我见
摘要:自从2012年日本所谓购岛引起的钓鱼岛事件升温以来,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然而日本觊觎其周围丰富的资源,以及钓鱼岛的重要军事战略价值,在美国的支持下公然侵占我领土。这背后既是中日两国的博弈,同时也反映出亚太地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钓鱼岛背后的大国博弈,同时给出作者在处理钓鱼岛问题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钓鱼岛中日关系亚太地区国际关系
一、钓鱼岛事件始末
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可追溯到中日建交,邓小平同志在当时为顾全大局,提出“搁置争议,将钓鱼岛问题留给下一代人去解决”,得到了日方的支持,暂时缓解了中日建交的最大障碍。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钓鱼岛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最重要因素。2012年,日本“购岛闹剧”之后,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均表现出寸土不让的势头,双方围绕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进行了激烈的角逐,中方海监船与日方海上保安厅船只发生多次对峙,同时台湾海监船与日方也发生过水枪互喷的事件。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公布钓鱼岛防空识别区,以再次向国际社会强调中方在钓鱼岛问题的坚定立场。中方所公布的防空识别区与日方此前公布的钓鱼岛防空识别区有较大的重叠区域,国际普遍认为以钓鱼岛为中心的防空识别区重叠部分将在不久的未来发生更激烈的角逐。
与此同时,美国为贯彻重返亚太的战略,不顾中方反对,以《美日安保条约》为借口,强行将钓鱼岛划入条约保护范围内,企图将钓鱼岛问题国际化,复杂化。这使得中、美、日三国的利益纠葛变得更加复杂。
二、对日本分析
日方坚持将钓鱼岛(日方称尖阁诸岛)划入己方领土范围有着自以为是的理由。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其中就包括钓鱼岛。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方擅自将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1971年,美国与日本签署《琉球归还条约》,1972年生效,钓鱼岛列屿行政权之归还包括在条约适用范围内。因此日方坚决认为钓鱼岛是日方的领土。
然而其实日方的证据都是不严密的,漏洞百出的。首先,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废除《马关条约》。随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把像满洲、台湾及澎湖列岛那样的日本国从清国人手中盗取的所有地域返还给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参加)。其中第八条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等所决定之诸小岛之内。”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日本天皇接受了这些规定。依照这些规定,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其次,美方与日方所签署的《琉球归还条约》虽然讲钓鱼岛的管辖权交由日本,但是并未明确指出钓鱼岛的主权归日本所有。最后,美日双方围绕存在领土争端的岛屿签署相关条约,无视中方的存在,擅自将中国领土交由外国,是违反外交原则的,不道德的。
三、对美国的分析
外交是一门艺术,在严肃的外交环节中不可能出现任何失误。因此,任何在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中所体现出的含糊不清均是有一定的居心所在的。美国在钓鱼岛方面的处理便是如此。1971年美国与日本签署《琉球归还条约》中故意将钓鱼岛的主权与管辖权分割,便是别有用心。首先,主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任何国家都不敢随便篡改某一块领土的主权,更不会轻易将争端领土的主权随便赋予某一方。但是管辖权便有所不同,即所谓争端某一方在此地区行使管辖权,以维护地方稳定,反对恐怖主义与海盗。这其实既承认了日方对钓鱼岛的控制,同时又避免了主权这一敏感的问题。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中美关系日趋回暖。然而,任何国家都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因此与此同时美国十分聪明地在钓鱼岛问题上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这个炸弹将在未来引起中国与日本的大国博弈。日本是美国亚太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美国制约俄罗斯与中国的一枚棋子,自然希望日本能够通过钓鱼岛问题牵制中国的军事部署,以减小在亚太地区美国军事存在的反力。与此同时,美国明确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地区,这使得中国任何针对钓鱼岛的军事行动都会引起美军的介入。而且,一旦中方试图采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方式,美国势必会联合欧盟与日本对中国展开经济等方面的制裁,最终达成制约中国发展,并且同时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
四、对中国的分析
钓鱼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众多历史资料均能有力证明这一点,任何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无法改变这铁一样的事实。中日关系自清末开始就非常微妙,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造成极大的伤害,侵华历史严重影响着两国人民的友谊。自从2012年日本宣布政府购买钓鱼岛后,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嫉妒高涨,中日关系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的两个东亚国家,两国关系是否稳定甚至关系着亚太地区的稳定繁荣。自建交以来,中日双方的合作互利逐渐加深,经济合作日渐广泛,两国对彼此的经济发展均有一定的依赖性。而由钓鱼岛所引发的中日关系冰川期对两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则是在所难免的。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强大的宏观经济调控力量,在危机中所受冲击最小,经济复苏最快。而日本恰恰在这个方面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因此,如果钓鱼岛问题引起中日双方的经济战争,在没有美国等第三方势力的干预下,中国完全有可能重创日本的经济发展。
中日海军可以算东亚地区最强大的两支海军,一旦钓鱼岛问题升温至战争状态,双方大规模开战,必然导致两败俱伤,并且有可能由此引发严重的附加伤害(经济倒退,社会动荡等)。除此之外,中国的军事力量收到重创,亚洲地区的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国将因此渔翁得利。中国与几乎每一个邻国都存在领土争端,保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是谈判的筹码,因此在任何时候动武以导致硬实力受损都是不理智的。钓鱼岛地区的军事冲突可能存在,但难以引发全面战争。
五、对钓鱼岛问题的建议
中国在近两年已经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2012年开始的海监船常态巡航,还是最近的公布防空识别区,都体现出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坚定立场。然而笔者认为,中国在彰显主权的行动中显示出的信心不足。首先,在钓鱼岛问题上,国际普遍认定日方为目前的实际控制方。虽然日本与韩国、俄罗斯等国均存在领土争端(日韩独岛之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但在两个争端领土处均为韩国、俄罗斯为实际控制方。除此之外,韩国总统、俄罗斯总统还多次登上争议岛屿巡视,以彰显主权,俄罗斯舰队还对北方四岛进行常态巡航。相比之下,中国在彰显主权方面显得力量不足,既没有重量级的政治人物登岛视察,又没有军事化的舰队巡航。相反却是日方经常在钓鱼岛附近扣押我国渔民,冲撞我渔船,并且经常有议员登岛巡视。而中方的军舰、战机一旦接近钓鱼岛,日方一定会立即起飞战机进行跟踪、驱逐,中方目前为止没有一次成功地实现军队对钓鱼岛的实际巡航(基本都在距岛几十海里的距离返航)。因此,在未来如何加大彰显主权的力度,是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是否占有先机的关键。
其次,中国民间对日货的态度变化迅速。虽然在2012年中日关系最为严峻的时刻,中国民间对日货的抵触情绪非常大,日本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受阻,这将直接影响日本的经济发展。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中国民众对待日货的态度逐渐回暖,日本商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基本回升至之前的水平,这说明中国民众难以自发地形成对日本经济的打击,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大针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以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
第五篇:钓鱼岛问题之我见
钓鱼岛问题之我见
我先做一个假设,如果当年国共两党的战争,如果是国民党赢了,如果是蒋介石执政。此后还会出现这个钓鱼岛问题吗?我觉得当年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弄的那个旧金山和约,就是日本说的把什么钓鱼岛等给日本代管托管的那个和约,根本上是因为,第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跟他们不是一条道上的,美国想法设法的想在这个不是一条道上的国家的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第二,大家又没有发现日本根本不怕中国,因为在日本人的意识里,侵华战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日战争根本不是中国人自己打赢的,其实我们也得正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国际援助,没有其他国家的介入,以当年的中国的国力,战争还得打多久。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买岛**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打砸日货等行为,都是围绕围绕钓鱼岛问题所发生的。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民众开始关注政治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爱国方式有问题。钓鱼岛问题其实是被扩大化了,诚然,在我们中国,大家都知道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很早之前就是了。但是我觉得钓鱼岛问题现在最大的利益问题是国家主权、国际影响、国际形象问题。我们和日本都已经放不下了,现在不是讲道理能解决的了,不然大家就不会扯了那么久的皮都没有一点进展了。我觉得钓鱼岛问题想解决,还的看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因为日本基本是跟着美国的行事作风而行的。我们做为平明百姓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理性爱国,而国家也应该引导民众理性爱国,扩宽理性爱国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