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时间:2019-05-14 19:1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宋光利(此文获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三等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还应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整合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提升了语文能力的生成作用。实施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需把握教材使用、学习内容、学习空间三个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因动手实践而精彩。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1、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科学地整合教材。首先是学科间的整合,如语文与美术课完美结合,让学生给古诗配画、写绘画日记、或用绘画表达课文内容等,就是要学生在绘画中放飞思维,在想象表达中创新思维。再如,语文与品德课结合,进一步丰富文本,升华情感,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多彩的春天”,第二组“家庭生活”可与品德课上的“美丽的春天”、“温暖的家”结合起来学习。其次是教材内部的整合,分两个层次:一是单元内的整合,强调归类学习,以一篇带多篇,将存在相同之处的几篇课文安排在同一时间学习。如“走近鲁迅”单元,可精讲《少年闰土》,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其余几篇课文。二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教学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按教材编排顺序学,可根据需要调整教材的使用,如写人物的可调整在一起,写景物的调整在一起,散文调整在一起等。

2、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让学生观察研究校园植物,利用图书室、微机室查阅资料,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在家中动手实践,到野外亲近大自然,学习生产生活技能等,把校园、图书室、社区、家庭、旅游景点等变成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的课堂。比如今年春天我们这里下了自去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我觉得这是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就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活动结束,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神采飞扬。

二、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创新了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 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就要在“用”字上下工夫。我以教材为本,创新学习形式,精心设置作业,升华实践积累。低年级段主要进行在生活中识字,识字擂台赛,写观察日记,故事大王比赛等。高年级段主要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续写故事,改编表演课本剧,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创编故事,锻炼想象能力;编写导游词,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作实践基地的讲解员,在准备的过程中,搜集资料,编写解说词,提高语文运用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立足实情,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对当地的植物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过程;或结合自己最为喜爱的一种植物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它的产地、特点、分布情况„„摘编植物趣闻小报,收集古今中外赞美、描写植物的美文、诗篇做成文摘„„植物的研究给学生以做人的启迪,升华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开展自编书活动,每次班级征文活动都要编一本书,每一个学生每学期的习作本就是一本书。翻开学生的书,一篇篇精彩的课内外习作、读后感和调查报告展示着他们的实践天地。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的合作中,从编辑目录到插图设计,经历编书的整个过程。它将学生的识字、阅读、观察、写作、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单纯的语文学习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合二为一,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着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着实践活动的成就感。

总之,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发挥着系统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在课程整合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努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

第二篇: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今后将尽可能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机会。采用的形式有时候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今后要尽可能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大胆参与。

总之,以上活动的开展,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将继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高雅情趣的陶冶。

第三篇:学校民俗文化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学校民俗文化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1—2012第一学期计划任务

活动时间:2011—2012第一学期

活动主题:学校民俗文化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内容:

(一)走进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参观学校民俗文化,写参观游记。

2、了解学校独特的民俗文化,写推介材料

3、听学校传统故事

4、办一份介绍学校文化的手抄报。

5、“我为学校做广告”

(二)改进课堂教学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原本属于它自己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或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挖掘教材内涵。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等古代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多蕴含着文化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据统计,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占课文总数的19.8%。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①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品味文化意蕴。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气息,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学语言、文学形象和审美情趣。

①从语言美中品味。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感受真情。“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春”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峰回路转,困难之时又绝处逢生的境况;“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富于情感的双关语揭示了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哲理。透过语言文字,我们能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悟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

②从形象美中品味。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如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中的女娲,不怕危险,心地善良,甘于奉献,她的故事有着浓浓的中国情调。教师可以顺着课文的脉络,深入讲解女娲身上的传统美德,引导学

生充分感受。

③从情感美中品味。语文课程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课文中闪耀着人文的光辉。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有流传千古的古诗;有蕴含传统文化又体现童趣故事;有体现古代智慧、启迪思想、弘扬传统美德的神话。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高洁情操,美丽心灵的实践。

④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味。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把起点定低一点,只要从一字一句,一个小问题入手,细推深究,有所思,有所感即可。

(三)创建学习的平台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想读文化典籍,却缺少针对性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我们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亲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创建“亲近传统经典”网页,举办学习论坛,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1)编写“传统经典”教材: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教材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采用单元专题形式编排,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将适合学生理解的优秀篇章纳入其中,并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践探究能力,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2)创建“亲近经典”网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专门网站获取信息,并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料汇集到一起,通过对资料的整理、重组和内化,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网页。

(3)举办语文学习交流论坛:每月举办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找读书知己。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3.探索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内涵,探索教学模式,改变了语文课堂结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营造了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氛围。

(1)咏诵式。所谓咏诵式教学模式是指引导学生大声吟诵并熟读诗词曲赋中的精美

语言,从而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积累而形成语感。如教学杜甫的五言诗《绝句》,首先划分古诗的意顿和音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再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反复诵读,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然后配以委婉低沉的古筝乐曲,要求学生放低声音,放慢速度,轻声诵读,边读边体会,读出诗词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学生身临其境,与情感产生了共鸣,就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其中,品尝到吟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学生的良好道德。

(2)搜集式。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我们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搜集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成语故事”、“歇后语、谚语”、“湖州历史人物事迹”、“湖州老话”、“中国传统节日传说故事”等。然后,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和交流。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在阅读方面,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怎样读书和读什么样的书,阅读更有针对性了。根据

我们在课题结束时对学生的不完全调查,学生在课题实施的一年内所搜集并阅读的书籍涉及了“四大古典名著”、唐诗宋词、成语故事、寓言传说、文言经典等,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阅读层次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在阅读中改变了对阅读认识上的不足,舍弃了对于漫画、流行小说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更有利于其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的书目上。

(3)活动式。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有着特殊价值的文献名邦。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提升文化素养。我们通过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家乡特有的节庆、习俗、名胜古迹的由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和感受家乡节庆习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语文源泉,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文化知识的消费者,成为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

(4)研讨式。即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努力构建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研讨氛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研究,“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研讨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如今已初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化课堂”教学模式::A “设——读——品——延”散文教学模式;B “设——挖——延”“设——读——品”文学类课文教学模式。C “引——设——读——究——拓”诗歌教学模式。通过研讨探究,学生体验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气息透过一次次的研讨氛围呈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人文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查 即开展调查活动。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③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以及某些地名的由来。④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2)写 即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写有关家乡文化的小册子。

(3)宣 即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①编写“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小报。②创作表演体现家乡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③开展“家乡传统文化知多少”主题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宣传并表达自己的理想。

第四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之我见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架起了一座桥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

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对语文教科书具有很强的、无可替代的补偿作用。如果说教科书注重的是知识,那么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应侧重综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发展。现代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是见多识广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源泉,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应来源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以及道德文化涵养、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高级运用和表现,也是听说读写、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品质的最佳整合方式,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更好地贴近生活的体现。

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是个崭新的课题,据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本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有的放矢,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的探究。

一、参与活动策略

新课标对高年段的学生有这样一条要求: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开展综合性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这个活动都是全校性的活动,要求班级参与,参与方式班级根据情况自己决定。于是在这活动开展前,我都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定出一个活动计划,拿到班级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有班级集体修订合体的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活动。仅这一计划的制定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经过讨论,每人都要办一期《鲁滨逊漂流记》手抄报,然后全班的手抄报订成一个小册子,以便欣赏。这次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后,不少孩子不但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还写下了生动的日记。

二、游戏竞赛策略

综合性语文学习,不一定非要是教科书上安排的内容,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六年级开学不久,学校进行了一次《我的梦 中国梦》讲故事比赛。派谁去呢?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借此机会在班级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一来可以确定人选,也让大家有个锻炼的机会。全班人人都来人数多,时间会拉得很长,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先在各小组进行比赛,有每组选出第一名参加班级比赛,这样全班有四个学生参加决赛,最后再选出一名参加年级组比赛。通过游戏竞赛,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增,有利于活动内容的开展,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三、动手实践策略

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读报和剪报》。在这一活动进行前,根据活动要求,在班级进行一些小调查:你最喜欢读什么报纸?你读的报纸通常有几个版面?各版面主要有哪些内容?你平时喜欢读哪些方面的文章?然后布置学生做一做,在班级利用班级板报,专门开辟一个专栏“一句话新闻”,有全班轮流负责记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坚持读报的好习惯。有一些新词是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炒股、资讯、打非、倒计时、多媒体、地球村、豆腐渣工程… …先考考学生,看看他们知道多少,不知道的发动他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多看报纸,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开阔视野。并且教育学生看过的报纸不要随便丢掉,可以根据需要,分门别类的剪下一些资料,做成剪贴报。

学生们很感兴趣,学期快结束时,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剪贴本,都是从各类报纸上剪下来的材料。有分类的,有综合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对他们的作品还进行了评奖,学生们的兴趣更大了。只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十分高涨,就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写作策略

俗话说“趁热打铁”,在开展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为了巩固活动成果,通过写作的形式检验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和提炼能力。对开展的各种综合性语文学习,我都希望学生学生们能留下一些资料,当然要靠写作,写作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所以这样的写作一般都不定题目,不定体裁,只要能围绕活动进行即可,自由发挥,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这些文章反而妙趣横生,充满活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老师真正起到导演的作用,鼓励学生把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向深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组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综合性学习活动毕竟是语文课,不等同于综合科目的课程,不能上成综合实践课,既不能完全像平常的阅读课,也不能过多地介入非语文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设计好教学程序,参与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上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经验来源于探索,成功来源于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课型,它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综合性的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为凭借,打破了语文课堂相对封闭的状态,给学生多种语文实践的机会,注重了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突出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当然,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天地还很宽广,开展过程中伴随着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边学边做,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我们既然站在了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舞台上,那么就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手牵着手,向更加深远的方向旋转,让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工作报告

2006年9月我校承担了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中的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我校课题组在各级政府以及各级电教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课题组工作做以简要总结。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6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是组建课题组,进行教师培训,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对课题相关的要素进行调查;制定研究方案。

1、学校组建课题组

学校课题组由辽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学高级职称、辽宁省劳动模范刘玉芬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研究人员由副校长、学科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小组成员组成。课题研究人员均是本科学历,是省、市、区级骨干教师,这些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教育科研的实践能力。

2、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使研究工作更具科学性

课题组成员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理论及相关的文章进行查询,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主要学习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教育模式》等,同时学校订阅了《辽宁教育》、《上海教育》、《小学教育科研》、《现代信息技术》等期

刊,将期刊中有价值的文章及网上的资料复印或下载,组织教师学习。通过学习,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确保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2)、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使研究工作更具实效性

第一,加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普及计算机知识,使广大教师均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级培训。我校教师100%通过了信息技术一级考试,92%通过了二级考试,87%通过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其中课题组成员全部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并参加了英特尔培训。学校教育网开通后,我校又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对实验教师进行了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FLASH动画、网络应用、个人网页制作、专题学习网站制作、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基本技能。

第二,把教师培训寓于各种教研活动中,通过参与英特尔实践优秀课评比,网络优秀课评比及课件、网页制作等竞赛活动,使教师们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热情高涨。

3、加大硬件与软件建设,创设研究与学习环境

第一、我校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软硬件建设,为师生提供开放式的研究与学习环境。几年来,我校多方筹措资金,投资近1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终端为150个节点的校园网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是一个全新、高效、功能强大的21世纪现代化校园网络教学的应用体系,并实施了四大工程:

(1)、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网);

投资近80万元建立了中心机房,全校35个班级均配置了多媒体电脑,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为近30个办公室、专用室配备较为高档的微机,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电化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形成了高效实用的校园网络系统。

(2)、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含摄录编设备),两台数码摄像机及DV电视制作系统;

(3)、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4)、打印室(含复印机、速印机1台、多媒体微机2台、激光打印机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2台等)。

第二,在软件方面,购置了相当数量的教学软件、光盘、投影片、录音带等。同时教师自制教学课件以充实资源库。

第三,我校于2007年开设了网站,设有课题研究专栏。

4、调查分析学生现状,使研究更具针对性

我们对四至六年级的10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家中有电脑的学生有638人,占调查总数的60.1%,并且都上了宽带网,这些学生对上网有浓厚的兴趣,能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的占41%,玩游戏的占36%,学生们对网络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即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第二阶段中期研究阶段(2007年7月-2009年7月)

这一时期课题组在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注重网络环境下

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的研究。

1、积累过程性资料

(1).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整合研究的实施方案;

(2).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整合研究的学计划与总结;

(3).实验教师的培训计划与总结;

(4).课题研讨交流资料及研讨记录;

(5).整合课例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2、具体实验操作,构建整合模式

(1).集体备课,实验教师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深入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标、分析教材,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带着个体的思考参加集体备课,确保课前预设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课题研讨,因为研究,教师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都要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经验、体会进行交流研讨,不断解决问题,提升思路。

(3).互听互评,每位实验教师都要上汇报课,其他成员听课并评课,大家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积极构建整合课堂教学模式。

(4).撰写论文,每位实验教师把自己对实验课题的理解,或体会,或实验方法加以整理,形成论文。其中刘玉芬校长、辛勤、刘欣、魏传凤等几位教师的论文分别获省一、二等奖。

(5).制作课件。每位实验教师都要制作教学课件,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又可以参加课件制作大赛。其中石启宝、刘欣、魏传

凤等教师制作的课件获省一、二等奖,韩艳红老师制作的课件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

(6).整合课例。刘欣、魏传凤、胡敏三位老师的网络课分获省一、二等奖,韩艳红老师的整合课获省三等奖,王海兵老师的电教课获市一等奖,高洪霞、韩艳红老师的说课被评为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优秀实践课。

(7).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生通过校园网与同学、老师合作、利用网络技术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创设个生化的学习的平台。

三、第三阶段后期研究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

1、制定结题工作计划,进入结题阶段。

2、进一步完善整合教学模式。

3、撰写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整合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4、整理资料,形成成果集。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立足于探索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探索多种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研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新学期的工作要点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的工作思路,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点,以全面提......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石门县子良乡中心学校 方先志 摘要: 针对“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用于生活中”这一新课程要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

    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教学实践活动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 摘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

    《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中期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中期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范文合集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展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优秀古诗文积累对抗赛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优秀古诗文积累的对抗赛,检阅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并以此来激发他们阅读祖国优秀古诗文的兴趣,体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