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探索范文
社区的概念表述为: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鉴于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文中所指的社区建设仅限于城市社区,但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长江三角洲等地随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这些地区一项函待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本文试从我区当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作一探讨。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影响或改变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这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决定》中所涉及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健全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与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农村的城镇化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特别是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首位,既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今后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总目标,要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推进以社区管理和运作的模式,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社区化管理是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就业、保障、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村双增等一个影响发展大局的结构性“瓶颈”,消除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既需要政策方面的完善,也需要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理念的体现,从三年多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改善基层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等都有深层的积极的意义。
2、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是农村社区化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的企业外迁加上不断新增的各类企业,导致非农用地急剧增加,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同时,各级政府对此问题的重视,各类安置小区的规划和建设,使在农村推行社区管理有了真实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结合撤镇建街、撤村建居等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3、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管理组织。就我区目前村级队伍来看,在部分经济薄弱村已存在后继无人的情况,而民选的村委会成员在部分村一定比例是依靠宗族、家族势力而当选的,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同时,整个村级班子年龄相对偏大,文化偏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在推行社区管理模式后,可采用向社区公开招聘的形式,引进专职的有文化、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社区工作者,有利于改进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城市化推进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形成持续、可协调发展的格局。
4、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也是广大村民的内心期望。根据相关法律,作为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职责是相似的,但在实际的运作中,村委会侧重的是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各类经营活动,解决村级公益服务、为农服务及工作人员的报酬,相比而言,服务这一块比不了社区居委会,我市在社区改制后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市、区、街道三级负担,其主要的职责是服务本社区居民的各项需求,并组织各类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同时,社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社区的环境、治安等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绝大多数的村民对在农村推进社区化管理工作是支持的,并想通过这种模式,享受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实现由农民向居民的转化,使城乡二元化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也是在农村推行社区化管理的一个群众基础。另外,通过集中安置,整体搬迁等形式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也有利于盘整土地,整治环境,促进生态建设、强化治安等相关工作的推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生态型的新城区。从当前我区的发展实际分析,随着市总体规划方案的修编实施和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的建设,整个区的绝大部分已纳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随着工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我区近年来已建或在建的有多个拆迁的农村安置小区,慈城、洪塘、庄桥已完成由14个居委会改制的7个城镇社区,同时,在今年的区人大、政协会议上也有多份要求开展和支持城镇及农村社区提案、议案和建议,也表明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在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已有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因此说,在我区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建设和运作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农村社区构建拟采取的类型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地理位置、环境,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在农村采用社区化管理运作有它区别于城市社区的模式,根据当前我区园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年来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农村社区的构建和规模必须因地而施,主要的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安置型社区:主要应用于城镇拆迁安置和土地全部征用后的农户安置,根据市总体规划,我区绝大多数的区域已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因此,成建制搬迁安置将是一个主要形式,因此,安置型社区也将是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主要模式,规模宜控制在2000—3000户。
2、撤村改居型社区,主要是土地大部分征用,已完成股份制,户籍改变等各项工作后的行政村,就地实施撤村建居的改制工作,也可依托我区原定的十五个中心村建设规划,以这十五个中心村为基础,适当向四周辐射,形成适度的农村新型社区,其规模可控制在1000—2000户。
3、集聚型社区:主要实施在相邻几个规模不大的行政村,土地未被全部征用,但基本完成农村相关改革的前提下,就地改制为以多村集聚、统一协调管理的集聚型社区,其规模控制在1000户左右。
三、农村社区的管理体系和运作
完成改制仅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是一个基础,还必须建立较为完整一个社区组织体系和队伍,同时,按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根据本社区的居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各项活动,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社区的组织体系构建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和党在基层工作条件等相关规定,参照城市社区的组织体系和设置,农村社区的组织体系拟统一设置为三块,首先是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规模大小和党员数量,设社区党委或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以充分体现党对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是社区居委会,是依法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承担社区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贯彻落实。与社区居委会同时依法产生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可以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和相关法律,依法决定本社区各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二者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力量;再次是社区建设工作需要设立的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和群团,社会组织及驻区单位联合参与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作为一个载体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和运作。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配置和待遇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者,是社区工作的主体,由于当前尚未有相关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意见,因此,根据市委、区委〔2001〕5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我们认为农村社区的社工配置可以参照城市社区,每300户配1名的标准设置。社区工作者的来源,按不同类型社区进行操作,安置型社区可考虑三三制,即镇(街道)结合机构改革下派1/3,在原有村干部中择优留用1/3,向社区公开招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1/3。
(三)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社区建设工作相关要求和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三室二站一场”即:社区办公室、警务室、综合活动室、社区社保救助服务站、医疗卫生站和室外文体活动场。同时,在拟建的农村社区应配套建设相关菜场、学校、医疗卫生及各类生活、娱乐设施,形成一个便利居民生活、生产的良好环境。
1、安置型社区:按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与安置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2、撤村建居型社区:按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用房,房屋来源可利用原村委会办公场地,或由社区与原村委会共同出资新建或改建、扩建等。
3、集聚型社区可以通过置换形式提供农村社区服务用房,地点选择在农村社区组成村庄的中心地块,以保证其服务的辐射覆盖率。配置标准也应达到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一步到位。
(四)农村社区的主要工作目标
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是长期而深刻的,要实现由农民向居民意识的转变过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农村采用社区化管理体制后,农村社区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依托社区组织和网络,开展对入住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改变农户的思想意识、生活陋习,提高农户的文明素质,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层次的提升,从思想、行为上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层次,使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得到实现。
2、着力解决入住居民在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依托社区社会保障和救助网络,加大对入住居民的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网络,扩大就业门路,同时,确保各项救助、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3、积极推广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模式,使之与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和协作,形成覆盖居民生活、工作的管理和服务网络,使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各个方面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
(五)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农村社区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无上级明确的相关政策,又无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借鉴城市社区的工作开展实践和外地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尚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正确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和农村改革之间的关系。农村社区和村委会,二者同属中国特色的基层自治组织,在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村委会侧重的是村级集体资产的经营,用经营成果来保障本村村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显弱于为农户的服务和精神生活方面,而社区则侧重于为居民的服务和救助帮扶,因此,要加强两者的合作和互补,逐步实现在体制、思想和日常运作中向城市社区靠拢。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农村社区与村经济合用社之间的关系。城市化推进引起的大规模土地征用、拆迁等工作,涉及到原村民的补偿、保障等各项切身利益,是一项事关农村稳定的大事,在村集体经济尚未量化之时,可以考虑将农村社区委员会和村民居委会两个组织平行设立,社区居委会负责农村社区就业、救助等社会服务事业,村民委员会则处理好集体资产的处置分配等一系列涉及村民经济权益的事项。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两者工作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农民服务找社区,分红找村委会”。这样,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农村社区建设理念也将逐步深入人心,到村级集体经济最终量化的时候,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早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使农民最终成为城市居民。
2、正确处理农村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的关系。可在新型农村安置社区率先引入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模式。从服务居民的角度出发,两者的工作目的是一致的。物业部门在提供服务、依法获得收入和收取规费时,社区居委会应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对物业部门的工作予以支持。物业部门也要积极配合社区,帮助社区在服务内容、服务设施等方面中提供便利,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实现双赢。
3、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按市相关政策,城市社区市有按每百户4000元的补助,但在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方面,市里尚未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因此,农村社区的经费目前拟采取由区、镇(街道)、村三级按一定比例承担。在积极向市里争取政策的同时,区、镇(街道)、村能够对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加大投入力度,不至于使农村社区建设陷入“高度重视、缺钱操作”的尴尬。
4、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有待提升,要改变城市化就是大马路、住宅楼、商业区的概念,结合农村特点,突出自然生态,充分发挥农村的环境优势,在建设集中安置小区的同时,建设一批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有别于城市社区的农村新型花园式社区。
>> 不是您想要的?去 农村发展 栏目浏览更多文章。<<
第二篇: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 对西宁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将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通过社区平台,把服务送到农村、把文明带进农户、把科技传给农民、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西宁村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西宁农村社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侧,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1445户计5242人,其中居住有彝、苗、回等10余种少数民族计1504人;驻有六盘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市金属回收公司等数家企事业单位;过境公路、铁路以及城市西段路网在境内纵横交错。随着德坞新区的开发,水矿德馨园、兴民安臵小区、民景小区、清真寺、污水处理厂、市职院二期工程等一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其中兴民安臵小区预征地680亩,已征地340亩,安臵水矿东西路、凉都大道、水矿德馨园等工程拆迁户,现已选地基125户,开工建设的72户。民景小区系水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征地238亩,并动工建设。该村现人均耕地约0.3亩,主要以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200元。
二、主要做法及收到的效果
(一)主要的做法
1、夯实三个基础
一是实施科教兴村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人才基础。该村高度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支持辖区内各中小学办学,努力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更多更好的后续人才。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他们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对农民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林水牧等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实用技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还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干部的综合优势,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服务者,为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实行民主管理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法制基础。该村始终抓住完善村(居)务运行机制这一核心,进一步明确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的职责,促使村(居)务运行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村(居)务运行更加规范、更加协调,进一步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在总结推广过去成功经验的同时,他们逐步推行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行村(社区)重大事项由村(居)民直接表决,推行村(居)两委分别向党员大会、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党员群众对村(居)两委班子定期评议制度等,实现了党员群众对村(社区)委班子的直接监督,在巩固现有公开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加深公开程度。
三是实施文化引导战略,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确保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该村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村委主导,群众参与”的农村社区文化格局:成立了西宁农村社区老年民乐演奏队,经常为村民及外演出;举办村(居)民夜校,对村(居)民教授文化课; 建有图书室和远程教育接收站,为党员、干部、村(居)民提供教学、帮助和服务。
2、健全三个网络
一是构建求助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建设,最终要使服务落实于民。西宁农村社区在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完善了社区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整合市场资源,搞好市场化服务方面,积极鼓励村民投资兴办农家乐、便民超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便民服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了相应的社会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组建了9人的民兵治安巡逻队,每人每月落实了800元生活补贴,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成功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件4起,挽回经济损失4.6万余元。同时,还认真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以十户为单位进行治安联保,较好地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截止第三季度已发放农村低保94户165人计28710元。同时,还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村民参合率达到95.8%。
3、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党工委注重用党建思维谋划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建设。在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之初, 注重先发展农村社区党支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资源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推动发展和为民服务上,通过上项目、搞开发、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来增加农民收益。
二是加强农村社区阵地建设。西宁农村社区设有宣传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开办了文明市民学校,以这些阵地为依托,凝聚党员、吸引群众,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广泛开展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和各种技能的教育,促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如成立老年民乐演奏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图书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科技示范点等。广大村民不但参与了活动,发挥了作用,而且在参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形成人育环境与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
(二)收到的效果
1、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两委”班子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该村先后成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村花卉协会、运输协会等协会组织,形成了以“两委”班子为核心,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运转中枢,使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则、化解矛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拓展,提升了“两委”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
2、社区公共服务明显提高,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对五保户、特困户、受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救助服务,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还开展农业科技、劳动就业培训及劳务中介活动。二是设立专职治安巡逻队、护村护寨队,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稳定。三是组织开展廉政建设进社区、道德规范进社区、文明卫生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民政救助进社区、劳务卫生保障进社区等“部门进社区”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级公共服务内容形式单
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全方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水平。
3、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该村在兴民小区新办公大楼一栋4层,总面积1196.51㎡。二是加强了宣传阵地建设,设臵有铝合金公开栏3个,黑板公开栏1个,在每个村民小组设黑板公开栏1个(合计约30平方米),有效的保证了各公开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在西宁八组修建水泥路一条(约500米),解决了社区居民行路难问题,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4、深化农村社区干部教育,村、组干部职责得到明确,工作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对农村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和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等活动,增强了对村级干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工作的实践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创优争先的热情,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5、基层民主得到扩大,村(居)民自治进一步深化。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村(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化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建立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村(居)民委员会三级自治组织体系。注重发挥“两委”班子的引导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建起了一个干群沟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平台,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在民主中促进了各项工作正常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中,个别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渠道不畅,大部分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如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社区警务室未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农村社区的设施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虽然已建设了部分设施,但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思想上的滞后。少数人总认为文化建设是形式,给村级发展带不来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能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村社区带来严峻的考验。如,如何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如何拓宽就业门路,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等等。
四、从西宁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根据近半年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推进农村社区的建设进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农村社区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市民待遇。建设农村社区要依靠的也是村民,村民是受益者,但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所以,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村民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向村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找准服务的支点,着力提高村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因地制宜原则
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照搬照抄,把所有农村社区都建成一个版本,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坚持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农村社区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并取得成功,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坚持分类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各地财力有差异,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等也不同,所以,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有关部门要对其分类指导,不定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指导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盲目的脱离实际的超前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还要符合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
3、坚持实事求是。禁止一切形式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些“工程”都从根本上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社区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办有益于群众的事,少搞假大空的“工程”,一个农村社区的好与坏,不是政府认可的,而是由群众来评判的,其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所以,应该实事求是,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建设农村社区。如果因社区建设过于超前,造成财力负担,就会引起农民的不满。
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急”与“缓”的关系,当急则急,该缓则缓,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有所作为,对于正在拆迁的村,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农村社区建设,避免因拆迁造成重复建设。二是“点”和“面”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基础条件较好和经济实力强的村进行高标准建设,对于经济条件一般和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则应立足实际进行建设。
(三)资源整合原则
相对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要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农村社区,在操作中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以实现各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把坚持“资源整合”作为建设农村社区的一条基本原则,至少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建设农村社区的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浩大的农村社会管理工程、服务群众的服务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十分巨大的,单靠政府投入或村民自筹或社会力量支持,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进行,只有将各方面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具体而言,就是把政府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设、社会力量的投入、农村基层资源等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强大合力,才能建成群众满意和认可的农村社区。
2、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型国家、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号召,也是广大群众的心声,同样,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事实上,农村目前尚有许多可挖掘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修缮和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大量投资,避免重复建设,还可以借此来培养和提升人们的节约、环保观念,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物质资源的整合,必将带来领导观念和领导力量的整合。我街道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并加强考核。这样一来,这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感受到了一定压力,提高了重视程度,亲自下社区指导工作。
(四)突出重点原则 没有重点就没有抓手,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抓不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区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 矛盾:一是少数村用房问题比较突出,办公用房尚且不够,更谈不上为村民提供服务和活动用房,想建又因规划限制不允许,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二是村干部的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和更新,部分村干部认为农村社区可有可无,缺乏一种主动的服务意识,这两个问题是关乎农村社区运转是否健康、是否良性的大问题,要摆上重要位臵,予以充分研究、论证和探索,创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此外,在解决好农村社区场所和村干部观念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为村民服务的内容、途径、办法和方式问题,真正使村民感受到农村社区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于农村社区建设之中,依靠党和政府的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三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为民办实事摆上突出位臵。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把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政基本理念。为农民办实事是党和政府赢得老百姓爱戴和拥护主要途径、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而农村社区为实现“三个代表”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和平台。
综上所述,只有以农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科学规划,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才能实现农村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本目标,才能推动农村社区和城区城镇社区同步发展,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市民”服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一)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时代的临近,迫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呼唤着工业布局的重新调整;长期以来,农村资源过多地被城市汲取,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呼唤着工业的反哺和公 共财政转移支持;工业化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不断地征用,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大量的市民化农民,渴望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平等待遇,呼唤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大力建设农村社区、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改变了城市化在空间上的简单扩张,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空间合理集聚、科学配臵,发挥出最大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使农民逐步享受并融入现代城市文明;有利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其次,农村社区建设为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区,虽然开始向农村延伸辐射,但力度和程度还处于浅表层面,客观上城区与农村紧密相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动频繁,如果没有农村文明水准的普遍提高,城市文明就很难巩固和持久。只有在思想观念、生活质量、文化品位等多个方面实现城乡联动,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既发挥城市社区对农村社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又发挥农村社区对城市社区的支撑推动作用,才能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综合效应。
(二)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代农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需求
2009年我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元,绝大多数农民物质生活基本上无后顾之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群众对生活质量内涵理解已不仅仅是居有房、穿有衣、食有粮等基本消费层面,而是逐步向人居环境追求舒心、人际关系追求和谐、自我发展追求个性、社会服务追求便捷等现代文明需求层面。主动地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辐射,象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已越来越成为当代农民的迫切愿望。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追求生活环境舒适、安逸。长期以来,农村服务机构的缺失或单薄,严重地影响 了农民生活质量,一家一户的高档住宅并不能就近购买到优质生活用品,顾了小家也要求顾大家。农村社区建设适应了农民这样客观的需求,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像水电气供应、政府机构打交道而形成的各种证件代办、司法服务求助以及小毛小病预防医疗等基本上可以在小区内迅速供给上,大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使他们生活得舒心、放心。农村社区又往往把解决农民这些“一家一户急需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服务性需求放在了社区建设的核心位臵,从而很快赢得农民的欢迎和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强,无形中又影响和引导了农民生活习惯,倡导和提高了公共环境意识。其次,追求生活方式的文化品位。由于农村缺少必要的文体阵地和有力组织,单调乏味的农村业余生活,无法满足旺盛的文化精神需求。在一些乡村,农民大量的空闲时间被耗费在搓麻将、搞迷信等上,而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却由于缺乏组织化动员,在电视等休闲方式的冲击下逐步走向衰落。农村社区建设较好地为农民追求高品位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加强组织化程度,采取自娱自乐与专业文化、艺术感染与健身休闲相结合等形式,逐步把自发的、分散的群众文化、地方文化引导到有组织、有品位、有意义的发展轨道上来,更好地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第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居住集中小区化,农民熟悉的居住人文环境改变了,邻里之间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了,这种“多元异质”的人组成的生活环境又诱发新的纠纷甚至冲突。在工业发达的镇村,大量外来就业者增加了原居住地农民的不安全感农村社区普遍配有人民调解、警务站、联防队、法律援助等人员和机构,较好地提供了公共安全的环境保障。
(三)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往往直接作用、渗透到最基层一级。政府过度介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何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既使政府行为逐步退出农村,又能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具有自治性质的农村社区组织产生,一方面承担了联系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功能,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呼唤起农民作为社区成员履行自我管理、民主协商义务的主体意识。
2009年10月13日
第三篇: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总体思路
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总体思路
刘志珺
在最近召开的瑞金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瑞金今年将围绕“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一个主旨”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农村新型村落社区。紧扣一个主题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必须紧扣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社区建设的新成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搭建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进而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农村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急需解决而又能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致力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
坚持一个主旨是培育新型农民。农村新型社区要设立农民教育室,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载体,以集中授课、现场实践教学和农民互相交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使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外出务工农民基本掌握一门实用职业技能。围绕着农村新型村落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今年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普遍实施“1234”服务工程。即:建好一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做到服务项目明确,服务设施到位,服务制度上墙。设立两个阵地,一个宣传栏,一个文体活动场所,组织社区村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培育三支队伍,即自主管理队伍、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卫生保洁、维护社会稳定、民事调解、扶贫帮困等服务。开辟四个室,社区服务中心内均设置老年人
妇女残疾人活动室、图书阅览棋牌室、司法信访调解室和多功能教育室。
2、以共建共享为重点。加强与辖区单位的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以“盘活资产、共建共享”为原则要求,统一合理调配闲散国有资产。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用活用好社区的各类广场、学校等场所,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方式,如文化共建、治安共建、环境共建、村校共建等,延伸和拓展社区活动场所空间。
3、以搞好结合为切入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与当前我市农村中心工作、已取得实践成果的特色工作紧密结合。具体地说,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和谐生态村建设相结合。和谐生态村建设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是我市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必须与和谐生态村紧密结合,赋予农村新型社区实实在在的内容。二是与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相结合。坚持“六规范一满意”的工作要求与“三三三四”村务公开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工作。三是与中心村建设相结合。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场所的建设列入中心村建设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整体水平。
江西省瑞金市民政局
第四篇:宿州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
关于宿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农村社区化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近几年来,宿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经过几次实地调研,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市具体实际,积极探索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取得初步成效。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具有宿州市户籍人口638.93万,其中85%的人口为农村户籍,因此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宿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根据宿州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宿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总结过去几年在农村社区建设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农村社区宿州农村发展方向
农村社区在农村以行政村或中心村等一定的地域为范围,以农民为主体,同质人口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连接,已归属感比较强的社会群体结成的富有人情味的开放社会共同体【1】。它是连接个体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的微观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宿州市胡家、赵家、黄家、陈营子4个社区都是农民转为居民,撤村建居而成的村居混合型社区,其特点如下: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二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三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还有就是宿州经济相对落后,是劳动力输出型城市,在一些农村社区存在“386199”现象十分严重: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因而这是宿州市政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农村社区在诸多方面异于城市社区,像经济欠发达农村社区相对封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比较深,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宿州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宿州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是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下辖四县一区,共94个乡镇。近年来,宿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确立了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项目支撑为主抓手的发
展思路,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心全意图崛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的台阶。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04亿元,较上年净增150亿元,同比增长13.5%。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64.1亿元,增长48.5%,连跨两个十亿元台阶,增速居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80元,均增长17%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前八位。积极壮大市场主体,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6%,创历史新高。未来五年,是宿州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2】。纵观全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全面推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我省支持皖北振兴力度前所未有,宿州加速崛起的机遇十分难得。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民政局长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于2007年12月28日和2008年1月10日分别以市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宿州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一个是《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方案确定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百村十镇示范工程”20个重点示范村中选择村庄规划较为完善、农民居住相对集中、产业特色较为明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砀山县黄楼乡神湖村、萧县白土镇费村、埇桥区夹沟镇夏刘寨村和灰古镇八张村、灵璧县渔沟镇申场村、泗县黄圩镇三侯村等6个村先期进行。
2、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总结本市经验的基础上,将农村社区分为三种类型,即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中心村带动型社区和一村一社区型社区。2012年10月19日宿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河南商丘考察,2012年10月30日,砀山县委书记朱学亮,县长王广敏率县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各镇(园区)主要负责人赴河南永城市参观考察,2013年4月22日民革宿州市委一行到埇桥区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观察了夹沟镇夏刘寨村,桃园镇光明村等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埇桥区新型农村社区的项目规划,资金运作建设规模等情况,并就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3、强化投入机制。宿州市财政已将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五化十通十有”标准(五化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十通即通
路、水、电、气、暖、排污、公交、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公共服务设施十有即有学校、卫生服务站、文化健身场所、商场超市、群众工作室、治安警卫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服务室、计划生育服务站、综合服务大厅),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村民学校、图书室等公益性服务场所建设的以奖代补。在进一步巩固全市17个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试点工作的同时,宿州市将在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中选择5个村庄,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图纸”继续开展试点;继续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完成15个乡镇清洁工程项目建设,推广垃圾“村收—镇运—县(区)处理”运行模式,逐步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通过几年的探索,宿州市已在三个方面显现了成效:一是推进了农村城镇化。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改变了村庄零落分散的现状,优化了农村建设布局,形成了一批人口相对集中、设施相对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了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二是加速了农民居民化。农民进社区过上了城市人一样的生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些乡村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生活更加富裕。三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流转复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宿州市埇桥区作为全国文明农业大区被列为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村社区的定位不准,认识模糊。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对到底什么是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都还没有系统的论述,使基层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理论指导。就全国而言,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在思想观念转变、体制机制转换、协调处理各方关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
宿州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社区建设大都靠政府推动,缺少积极的民间力量来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部分居民对农村社区概念的认识模糊,对农村社区没有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未能从“农村人”真正转化成“社区人”。一些居民只要求社区为其提供各种服务,而不愿承担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农村社区建设的难度。
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有待提高。皖北村庄的性质,从农民认同和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看,皖北区域农村属于联合家庭主导的村庄类型,但村庄中的家/宗族文化依然很浓,活跃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家庭联合体,构成了村庄秩序和村级治理的基础【3】。农村社区建设需要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目前许多农村社区居委会成员基本还是原来的村干部。村领导大多数是大家族的领导,不乏有家族斗争,在社区管理中很容易出问题。虽他们之中不乏能手,但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在性质、职能和管理模式上有根本性的不同,社区居委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高于村委会。随着农村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居委会工作具化、复杂化程度与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管理服务质量。一些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无法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3、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的合力有待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到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这项工作虽然明确由民政部门牵头和协调,但是在现有的体制下,靠民政部门直接协调显然是有困难的。“村改居”后,社区居委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却未被赋予相应的权利,致使责权不一致。社区居委会只负责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不能建立经营组织,充实开支。责权的不一致使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开展受到资金的限制。部分地区虽已撤村建居,但是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职权不清,各政府部门职能工作进入社区独立发展,部门之间未形成协调统一的规划建设机制,整个社区未形成合力,社区建设大量繁杂工作成了社区居委会的“独角戏”。除了履行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外,还必须发展、管理原有的村集体经济【4】。
三、宿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思路
1、合村并区、科学规划、集约发展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选择。宿州
市总人口638.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耕地总面积479521公顷,全市357个行政村,村庄规模普遍较小、布局零散。在这些市情下,科学规划,集约发展尤显得必要和紧迫。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合村并区既有利于使村民从散落的状态集中起来,便于管理和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同时也空出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便与发展经济。农村社区布局要因地制宜,体现“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的原则,充分各种制约要素,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要在尊重地方习俗的前提下,满足农民小康和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促进集约经营。
2、农村社区建设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农村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更多的依靠村民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内部“自我整合的机制”的培育和建立,离不开国家外部整合机制和社区内部自我整合机制的有机结合。建立农村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发动农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以投资服务设施、自愿捐款、义务劳动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依托共青团、妇联组织等成立社区志愿者组织【5】。社会组织、村民力量更多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更能够凝聚村民的集体感和归属感,保证农村社区的长久运行。
3、要从农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满足群众公共需求。能否满足农民的需求和尊重农民的意愿,关系是否能够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农村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农民的需求有轻重缓急之分,有层次高低之分,只有在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农民才会关心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对高层次需求感兴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民也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区域的农民需求也会不尽相同。各类需求急缓程度不同,不同地域需求层次差异性明显。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愿望和实际需求,首先要从群众最欢迎、最满意的与拥护活动做起。满足村民需求,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社区
建设才会得到村民的支持与拥护。同时社区干部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服务的态度是体现社区干部能否正确自我定位,能否处理好与群众之间关系的保障。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需要理顺各种关系,强化农村社区功能,以完善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形成有效动员社区内生性资源的机制,以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共建机制在社区服务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强有力的农村社区工作运行体系,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农村社区。参考文献:【1】黄小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J],农业经济问题,2006
【2】http:///
【3】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 郭鹏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豫北安阳调查为例 [M],济南:山东人名出版社,2009
【5】周波、陈昭玖,探析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一个有益载体——村民理事会[J],农业经济问题2006
第五篇:建设农村社区
农 村 社 区 建 设
关键词 :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科学、服务、特色、和谐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深推进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相对城市社区建设而言,新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十分复杂尖锐,解决起来困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农村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创新方法,突出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一、科学规划 提供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而社区设置模式的选择又是规划的前提。社区的本质在于其他地域性特点。因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注重空间设置模式。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村社区布局就应该因地制宜,体现多种设置模式,有的建制村地域相对独立,已经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完整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单独设立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小,多个建制自然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关联性较强的几个建制村共同设立一个社区。有的建制村较大,内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自然村组成,每个自然村自成体系,可以在建制村内设立多个社区。基于集体节约发展‘提高效率、便于管理的考虑。通常情况下还是以建制村为依据实行“一村一社区”比较切合实际的模式,以社区建设 作为村委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当然,在规模较大的建制村,各自然村相互独立,应该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采用“一村多社区”的模式。
农村社区的规划要突出地方优势特色,突出生态取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链接,逐步实现从注重产业和农村住房布局等物质形态的村庄规划到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结合并体现特色功能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建设不同功能的农村社区,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围绕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努力把农村居民住宅区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住宅区,科学构建村庄空间布局,把完善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理念融入规划之中,彰显时代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聚集、稳妥推进的总体要求,保证村庄布局节约、实用、美观。
农村社区化建设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也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选择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移民村、新建村、近郊村和一些富裕户先行试点,集中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小康新村示范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方法 新途径,通过抓点带面,创造模式,逐步推开。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学校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根据村民的需要建设服务性场所,建立多功能的活动室。既可以用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又可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交流。同时还有建设好社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便民的服务设施。外部环境中建立篮球场或健身场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的场所。
二、改善居民条件
打造特色文化
为了实现集体节约型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克服农村传统住宅分散建设所带来的土地、供电、供水等公共资源的浪费问题。必须积极推进住宅集中规划建设,实现公共设施与公共场所所用地的共享减少资源浪费。要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的管理,避免违章建筑情况的发生,保持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
围绕着农民生活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素质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等,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导人,逐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还能通过经常性的互动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长人们之间的情感,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群众的集体荣誉感的增强有很大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建设中当然也是积极挖掘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历史性价值的东西。
三、健全体制机制
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既要明确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措施。又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科学构建社区组织体制。保证服务事项有人做。规范各项办事程序与方法,保证服务事项能做好。健全社区服务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增强服务的公示度、透明度、公正性、高效性。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建设规范高效的农村社区建设协调性,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
四、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整合资源,有效使用涉农资金,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也是今后实施村庄规划的重要资金来源,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议根据规划分类实施的需要、按项目统筹使用资金。建立项目资金帐户、有效管理项目间的资金往来,避免资金的流失。① 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适当归并资金分类。从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对象入手,加强对整合支农资金的政策宣传、强化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可以逐步将现有各项支农资金按性质归并为农业生产类、管理服务类、灾害救助类、生态环境类、农村生活类和农民收入等五大类。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都可以进行整合,归并为一项资金。②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下放资金分配权。针对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监管难度较大等特点,在明确规定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比例,将农业建设项目的决定 权、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县级人民政府,以利于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③遵循人、财、物配套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专款专用,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活力。④实行项目资金财政直拨,县级报帐制度。投向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按项目的隶属级次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实行县级报帐,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包括乡镇应负担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后,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⑤加强涉农资金的全面监管,实施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刚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多方动员,创新资金筹集渠道。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要改变政府 “独挑重担”的格局。在注意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投入和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机制。立足于资源整合,创造出各级积极投资谋发展的环境,多渠道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大农村社区化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走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互结合的道路,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另外,建立激励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建设的 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励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会力量,广泛地参与农村社区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建生《农村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城乡建设》 人们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2】《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网,2005年12月6日
【3】曹承明《共建和谐 经济管理汪金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08月01日
【4】曹首娟《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素质提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05月